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复习题(附答案)
中考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复习题
中考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复习题单选题1.人口密度以及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研究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数据.根据表格数据判断()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出生率(%)死亡率(%)张村145 4.5 2.7李村182 3.2 2.9A. 李村人口总数少B. 李村人口密集C. 张村人口增长慢D. 张村人口密集【答案】B【解析】解: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张村人口密度小于李村,李村人口密集;人口的自然增率=出生率-死亡率,据此计算可得,张村人口的自然增率=4.5%-2.7%=1.8%,李村人口的自然增率=43.2%-2.9%=1.3%,张村人口增长块.根据题意,选项B符合.故选:B.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地理考察,途经A、B、C、D四地.读图完成下列题。
2.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A. ABCB. BCDC. ACDD. ABD3.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的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A. AB. BC. CD. D【答案】【小题1】B 【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与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读图根据它们的位置可知,A属于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雨热同期,适于耕种,人口稠密;B是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高寒,人口稀疏;C地居于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人口稀疏;D位置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A人口稠密,BCD 人口稀疏。
故选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理解记忆即可解答。
读图可知,A处是印度半岛,其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6月至10月是印度的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降水。
探险队员曾遭遇“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A处;B处地处高原,少暴雨,C处地处内陆,降水较少,D气候寒冷,降水少,BCD不会有暴雨。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小瑜跟随爸妈去某地旅游,他们在该地参观了如图所示的民居景观,欣赏了极具当地特色的舞蹈。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民居建筑风格反映出当地___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
()A. 湿热B. 干旱C. 冷湿D. 高寒(2)根据图中的民居和舞蹈判断其民族类别及所在省区的简称()A. 藏族、藏B. 维吾尔族、新C. 傣族、滇D. 蒙古族、内蒙古【答案】(1)A(2)C【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的国家,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如云南省的南部、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1)由图中民居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出,该建筑底层架空,多用竹木为材料,说明该地区湿热的自然环境特征。
(2)由图可知,该地区的民居是底层架空的竹楼,右边表示的舞蹈是傣族的孔雀舞,这是主要生活在云南南部傣族的民居和舞蹈;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故答案为:(1)A;(2)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典型的民居及独特的民族风情,把握有特色的民族风情是答题的基础,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答题。
2.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
读“南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县(市)中,既濒长江又临黄海的是()A. 海门B. 如东C. 如皋D. 海安(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A. 11人/平方千米B. 91人/平方千米C. 110人/平方千米D. 910人/平方千米【答案】(1)A(2)D【解析】【分析】南通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以上四个县中,既濒临长江又临黄海的是海门县,海安市没有濒临长江,如东县没有濒临长江,如皋市没有濒临黄海,故选A。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由南通市的面积和人口总数可知,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910人/平方千米,故选D。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复习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图为某区域局部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B. 该半岛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C. 该区域主要分布黄色人种D. 由甲到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增强【答案】 A【解析】【分析】由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A正确;该半岛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B错误;该区域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C错误;由甲到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 便利的交通B. 平坦的地形C. 自然资源贫乏D. 水源充足【答案】C【解析】【分析】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聚落形成的条件一般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自然资源丰富等。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对学生来讲比较简单,生活化教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3.下列世界遗产不属于四川省的是()A. 九寨沟B. 皖南古村落C.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D. 青城山—都江堰【答案】B【解析】【分析】皖南古村落属于安徽省,而不是四川省。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地方地理,这种考法地方性比较突出,需要学生有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见识,提醒学生要多走出去看看。
4.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A. 英语B. 法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答案】(1)A(2)C【解析】【分析】(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A。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图为某区域局部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B. 该半岛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C. 该区域主要分布黄色人种D. 由甲到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增强【答案】 A【解析】【分析】由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A正确;该半岛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B错误;该区域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C错误;由甲到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2.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A. 因纽特人的冰屋B.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C. 东南亚的高脚屋D. 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答案】 C【解析】【分析】解: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的冰屋是为了保温防寒,所以A错误;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黄土直立性强,窑洞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所以窑洞是为了适应当地冬冷夏热的自然环境,所以B错误;东南亚气候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在东南亚一带避免炎热、潮湿,避免虫蛇,当地木、竹较多,人们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来居住,所以C正确;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是为了便于拆卸和搬运,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
3.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民居主要分布在()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黄土高原(2)该民居体现当地的气候特点是()A. 终年高温B. 终年低温C.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D. 终年温和【答案】(1)D(2)C【解析】【分析】(1)图中的民居是窑洞,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故选D。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如图中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A. 浙江绍兴的斜顶房B. 西亚厚墙小窗民居C. 北极地区的冰屋D. 东南亚的高架屋【答案】B【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浙江斜顶房适宜降水多的气候;西亚厚墙小窗民居适宜炎热干燥的环境;北极冰屋分布在寒冷的地区;东南亚高架屋适宜湿热的气候环境。
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民居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下列世界遗产不属于四川省的是()A. 九寨沟B. 皖南古村落C.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D. 青城山—都江堰【答案】B【解析】【分析】皖南古村落属于安徽省,而不是四川省。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地方地理,这种考法地方性比较突出,需要学生有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见识,提醒学生要多走出去看看。
3.2019年3月8日,《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在CCTV-9播出,读下面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山脉是()A. 武夷山B. 太行山C. 雪峰山D. 戴云山(2)右图是福建沿海某岛屿的传统民居石厝,其低矮、窗小、顶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A. 防震B. 防风C. 防洪D. 防沙(3)关于福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B. 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C. 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D. 闽江在宁德市注入南海【答案】(1)D(2)B(3)D【解析】【分析】(1)图中①山脉是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
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当地传统民居石厝的特点是:低矮、顶缓、窗小。
石厝是当地居民从实用出发,针对海岛资源和气候发展起来的一种石结构建筑。
当地缺砖少木,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
风是海岛民居最可怕的敌人,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
故答案为:B。
(3)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闽江在福州市注入东海。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A. 非洲的北部B. 亚洲的东部C. 亚洲的南部D. 欧洲【答案】 A【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多数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都是人口稠密区,非洲的北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等。
这些人口稠密地区都处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平原和盆地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2.读不同宗教风格建筑图,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下列有关世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B. 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最多C. 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D.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均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答案】 C【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A不符合题意;B.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B不符合题意;C.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C符合题意;D. 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而佛教起源于古印度,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3.我国没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是()A. 平遥古城B. 安徽皖南古村落C. 傣族竹楼D. 丽江古城【答案】 C【解析】【分析】解:聚落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城市和乡村;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山西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丽江古城等;傣族竹楼尚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最新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盐城)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小题。
(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A. 蒙古包﹣青藏高原B. 竹楼﹣西双版纳C. 窑洞﹣云贵高原D. 冰屋﹣东北平原(2)目前,图中窑洞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湿地破坏C. 森林砍伐D. 河流污染【答案】(1)B(2)A【解析】【分析】(1)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
故选:B(2)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故选:A【点评】(1)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2)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法语B. 阿拉伯语C. 汉语D. 英语【答案】 C【解析】【分析】解: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A. 英语、汉语B. 汉语、法语C. 汉语、英语D. 汉语、日语【答案】 C【解析】【分析】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语言五分之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最新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昆明)关于世界人种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B. 黑色人种的故乡是南、北美洲C. 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D. 佛教建筑物为清真寺【答案】 A【解析】【分析】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A正确;黑色人种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非洲,B错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C错误;佛教建筑物为佛塔或寺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D错误。
故选:A【点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2.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
爱护聚落,人人有责。
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小题。
(1)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A. 林海雪原B. 沟壑纵横C. 高楼林立D. 大漠辽阔(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A. 禁止焚烧秸秆B. 珍惜每寸土地C. 杜绝乱扔乱放D. 实行达标排放【答案】(1)C(2)C【解析】【分析】(1)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
读图可知,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高楼林立;结合题意。
(2)读图可知,该漫画是乱扔乱放垃圾,从以上四的标语中来看杜绝乱扔乱放是比较贴切的;结合题意。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广安)下列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A. 巴格达B. 开罗C. 麦加D. 耶路撒冷【答案】D【解析】【分析】耶路撒冷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
故选:D【点评】耶路撒冷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古城。
阿拉伯人习惯地把它叫做“古德斯”,即“圣城”。
在犹太人的语言希伯来语中,“耶路”是“城”的意思,“撒冷”是“和平”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和平之城”的意思。
耶路撒冷建城几千年以来,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奉它为“圣城”。
2.下列世界遗产不属于四川省的是()A. 九寨沟B. 皖南古村落C.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D. 青城山—都江堰【答案】B【解析】【分析】皖南古村落属于安徽省,而不是四川省。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地方地理,这种考法地方性比较突出,需要学生有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见识,提醒学生要多走出去看看。
3.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A. 英语B. 法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答案】(1)A(2)C【解析】【分析】(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A。
(2)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C。
【点评】(1)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2)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最新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盐城)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小题。
(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A. 蒙古包﹣青藏高原B. 竹楼﹣西双版纳C. 窑洞﹣云贵高原D. 冰屋﹣东北平原(2)目前,图中窑洞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湿地破坏C. 森林砍伐D. 河流污染【答案】(1)B(2)A【解析】【分析】(1)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
故选:B(2)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故选:A【点评】(1)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2)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
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A. 甲B. 乙C. 丙D. 丁(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A. 气候湿热B. 地形平坦C. 交通闭塞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A. 甲地--海上明月B. 乙地--炊烟袅袅C. 丁地--小桥流水D. 戊地--激流飞瀑【答案】(1)A(2)C(3)D【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处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因此甲地是图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故选A。
(2)图中丁聚落位于河流支流的上游河谷之中,地形较为封闭,且只有乡道与外界沟通,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丁地的古聚落保存的最为完好,故选C。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复习题(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昆明)关于世界人种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B. 黑色人种的故乡是南、北美洲C. 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D. 佛教建筑物为清真寺【答案】 A【解析】【分析】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A正确;黑色人种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非洲,B错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C错误;佛教建筑物为佛塔或寺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D错误。
故选:A【点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2.读“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大洲面积最大,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B. 乙大洲发达国家集中,人口稠密,增长快C. 丙大洲大部分位于热带,人口稀疏,增长慢D.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区【答案】 A【解析】【分析】解: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乙大洲是欧洲,该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大洲,但人口增长缓慢,许多国家出现了负增长;丙大洲是非洲,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人口分布较稠密,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故答案为:A【点评】当前世界上共有70几亿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
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复习题(及答案)10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图是波斯湾沿岸灯光图。
该地区城市大致分为能源城(能源开采、冶炼为主:其工业区昼夜开工)、消费港口城(贸易、金融等非能源产业为主)和沙漠新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常年彻夜灯火通明,此处城市多属于()A. 能源城B. 消费港口城C. 沙漠新城D. 旅游城市(2)丙地灯光较少,原因可能是()A. 农田广布,民居分散B. 高温多雨,没有城市C. 炎热干燥,人烟稀少D. 畜牧业发达,城市少【答案】(1)A(2)C【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地常年彻夜灯火通明,说明此处城市多属于昼夜开工的能源城,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故选A。
(2)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阿拉伯半岛,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生存条件恶劣,人烟稀少,故选C。
【点评】(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些大型油轮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
(2)“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水资源成为制约中东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2.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读下面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屿城市分布主要特点是()A. 在岛上均匀分布公路B. 沿海、沿交通线分布C. 沿河、沿海分布D. 沿交通线、沿河分布(2)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A. 公路运输、海洋运输B.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C.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D.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3)下列有关该岛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是()A. 广泛种植温带水果B. 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C. 加大对西部班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D. 大力发展服务业【答案】(1)B(2)C(3)A【解析】【分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上的城市分布沿海、沿交通线分布,故选B。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A. 欧洲西部B. 两极地区C. 亚洲东部和南部D. 北美洲东部【答案】B【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地区,这些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如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工农业历史发展悠久,经济发达;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这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两极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
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1亿以上的7个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5%以上。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A. IB. ⅡC. ⅢD. Ⅳ(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答案】(1)B(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错误。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复习题(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长沙)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型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A. 防御风沙B. 防御台风C. 防御风雪D. 防御地震【答案】 C【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每到冬季,这里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
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粘合,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以便于防御风雪。
故选:C。
【点评】考查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要理解记忆。
2.我国台湾省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 16万(2010年数据),其人口密度约为()A. 643.3人/平方千米B. 0.001 6平方千米/人C. 0.064人D. 15.54平方千米/人【答案】 A【解析】【分析】解: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通过公式计算可知台湾的人口密度是23160000/36000= 643.3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A【点评】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它的主要工业类型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3.剪纸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
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A. 四合院B. 竹楼C. 蒙古包D. 窑洞(2)图示景观所属地形区是()A. 云贵高原B. 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D. 内蒙古高原(3)这种民居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建筑特点是()A. 通风散热B. 隔热防潮C. 冬暖夏凉D. 冬冷夏热【答案】(1)D(2)B(3)C【解析】【分析】(1)读图观察可知,图中的传统民居是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长沙)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型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A. 防御风沙B. 防御台风C. 防御风雪D. 防御地震【答案】 C【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每到冬季,这里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
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粘合,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以便于防御风雪。
故选:C。
【点评】考查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要理解记忆。
2.我国台湾省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 16万(2010年数据),其人口密度约为()A. 643.3人/平方千米B. 0.001 6平方千米/人C. 0.064人D. 15.54平方千米/人【答案】 A【解析】【分析】解: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通过公式计算可知台湾的人口密度是23160000/36000= 643.3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A【点评】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它的主要工业类型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A. 英语、汉语B. 汉语、法语C. 汉语、英语D. 汉语、日语【答案】 C【解析】【分析】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语言五分之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考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复习题
1居民与聚落单选题1. 人口密度以及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研究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数据.根据表格数据判断( )A. 李村人口总数少B. 李村人口密集C. 张村人口增长慢D. 张村人口密集【答案】B 【解析】解: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张村人口密度小于李村,李村人口密集;人口的自然增率=出生率-死亡率,据此计算可得,张村人口的自然增率=4.5%-2.7%=1.8%,李村人口的自然增率=43.2%-2.9%=1.3%,张村人口增长块.根据题意,选项B 符合.故选:B .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地理考察,途经A 、B 、C 、D 四地.读图完成下列题。
2. 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A. ABCB. BCDC. ACDD. ABD3. 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的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A. AB. BC. CD. D【答案】【小题1】B 【小题2】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与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读图根据它们的位置可知,A 属于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雨热同期,适于耕种,人口稠密;B 是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高寒,人口稀疏;C地居于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人口稀疏;D位置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A人口稠密,BCD 人口稀疏。
故选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理解记忆即可解答。
读图可知,A处是印度半岛,其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6月至10月是印度的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降水。
探险队员曾遭遇“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A处;B处地处高原,少暴雨,C处地处内陆,降水较少,D气候寒冷,降水少,BCD不会有暴雨。
故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读“不堪重负的地球”图,完成下题。
4.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A. 环境问题B. 人口问题C. 资源问题D. 水污染问题5.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 劳动力普遍短缺B. 资源短缺C. 国防兵员不足D. 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答案】【小题1】B 【小题2】C【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怀化)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A. 麦加B. 巴勒斯坦C. 耶路撒冷D. 拉萨【答案】 C【解析】【分析】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地方.故选:C.【点评】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2.2019年3月8日,《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在CCTV-9播出,读下面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山脉是()A. 武夷山B. 太行山C. 雪峰山D. 戴云山(2)右图是福建沿海某岛屿的传统民居石厝,其低矮、窗小、顶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A. 防震B. 防风C. 防洪D. 防沙(3)关于福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B. 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C. 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D. 闽江在宁德市注入南海【答案】(1)D(2)B(3)D【解析】【分析】(1)图中①山脉是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
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当地传统民居石厝的特点是:低矮、顶缓、窗小。
石厝是当地居民从实用出发,针对海岛资源和气候发展起来的一种石结构建筑。
当地缺砖少木,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
风是海岛民居最可怕的敌人,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
故答案为:B。
(3)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闽江在福州市注入东海。
故答案为:D。
【点评】(1)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峰岭连绵不断,山地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素称“东南山国”。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复习题(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图是波斯湾沿岸灯光图。
该地区城市大致分为能源城(能源开采、冶炼为主:其工业区昼夜开工)、消费港口城(贸易、金融等非能源产业为主)和沙漠新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常年彻夜灯火通明,此处城市多属于()A. 能源城B. 消费港口城C. 沙漠新城D. 旅游城市(2)丙地灯光较少,原因可能是()A. 农田广布,民居分散B. 高温多雨,没有城市C. 炎热干燥,人烟稀少D. 畜牧业发达,城市少【答案】(1)A(2)C【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地常年彻夜灯火通明,说明此处城市多属于昼夜开工的能源城,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故选A。
(2)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阿拉伯半岛,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生存条件恶劣,人烟稀少,故选C。
【点评】(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些大型油轮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
(2)“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水资源成为制约中东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2. 2019年4月15日,当地时间18时左右,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失火,遭受重大损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著名建筑与巴黎圣母院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是()A. 白金汉宫B. 罗马古斗兽场C. 卢浮宫D. 奥林匹克遗址公园(2)下列有关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文化遗产是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B. 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C. 云南丽江古城改建成现代化商业城市D. 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保持河多桥多的特色【答案】(1)C(2)C【解析】【分析】(1)欧洲旅游资源丰富,如英国的白金汉宫,意大利的罗马古斗兽场,法国的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希腊的奥林匹克遗址公园;C符合题意。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绥化)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A. 平遥古城B. 丽江古城C. 皖南古村落D. 威尼斯城【答案】 D【解析】【分析】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都属于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和意大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搜集相关资料解答即可。
2.2019年3月8日,《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在CCTV-9播出,读下面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山脉是()A. 武夷山B. 太行山C. 雪峰山D. 戴云山(2)右图是福建沿海某岛屿的传统民居石厝,其低矮、窗小、顶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A. 防震B. 防风C. 防洪D. 防沙(3)关于福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B. 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C. 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D. 闽江在宁德市注入南海【答案】(1)D(2)B(3)D【解析】【分析】(1)图中①山脉是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
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当地传统民居石厝的特点是:低矮、顶缓、窗小。
石厝是当地居民从实用出发,针对海岛资源和气候发展起来的一种石结构建筑。
当地缺砖少木,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
风是海岛民居最可怕的敌人,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
故答案为:B。
(3)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闽江在福州市注入东海。
故答案为:D。
【点评】(1)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峰岭连绵不断,山地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素称“东南山国”。
主要山脉有武夷山脉、杉岭山脉、太姥山脉、戴云山脉、玳瑁山脉、博平岭山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遵义)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认增长率最高的是大洋洲B. 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 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 人口对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答案】C【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
故选:C【点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过快带来的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A. IB. ⅡC. ⅢD. Ⅳ(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答案】(1)B(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错误。
故答案为:(1)B;(2)B;【点评】(1)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问题以及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2)考查几个地区和国家的人口问题,一般主要考查几个大国,学生要特别注意。
3.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A. 英语B. 法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答案】(1)A(2)C【解析】【分析】(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A。
(2)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C。
【点评】(1)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2)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4.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答案】(1)B(2)D【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
(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
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5.“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是()A. 阿拉伯人B. 因纽特人C. 柬埔寨人D. 菲律宾人【答案】 A【解析】【分析】解:根据题干中描述可知,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是为了防太阳辐射,防风沙,信仰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A。
【点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
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此外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的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已经成为阿拉伯人的一种标志。
6.某国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10‰B. 3‰C. 17‰D. 7‰【答案】 B【解析】【分析】解: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7‰=3‰;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
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苏、内蒙、云南和东北四地传统民居邮票,读图可推知()A. ①地降水充沛,河网密布B. ②地气候湿热,森林茂密C. ③地冬季严寒,降雪较多D. ④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答案】 A【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①表示的是江苏民居,是江南水乡特色,说明了该地区降水充沛,河网密布,A符合题意;B.②是位于内蒙古民居——蒙古包,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草原广布,B不符合题意;C.③是位于云南等地的竹楼,说明当地气候湿热,降水丰富,C不符合题意;D.④是东北民居,屋顶是斜顶,说明了该地冬季降雪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8.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
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下图)。
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地坑院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夏季多雨,易于储水②窑顶平坦,便于耕作③冬暖夏凉,调节气温④就地取材,造价低廉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图中的省区有地坑院分布的是()A. B.C. D.【答案】(1)B(2)C【解析】【分析】(1)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地坑院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调节气温,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得,A是贵州省,B是辽宁省,C是陕西省,D是青海省,其中陕西省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上,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1)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中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
(2)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分。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在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9.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 便利的交通B. 平坦的地形C. 自然资源贫乏D. 水源充足【答案】C【解析】【分析】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聚落形成的条件一般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自然资源丰富等。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对学生来讲比较简单,生活化教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10.下图是老王在银川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的建筑代表的宗教是()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印度教(2)银川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 川B. 甘C. 宁D. 青【答案】(1)B(2)C【解析】【分析】(1)图中建筑为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结合题意。
(2)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行政中心银川市,银川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城区内多穆斯林风格建筑,以鼓楼为中心,城南有大型的清真寺和承天寺塔等著名古迹;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B ;(2)C 。
【点评】(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