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十一章:课堂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堂纪律的应用模式
• (一)合作型课堂纪律 • 艾伯特认为,学生在课堂里的所有行为甚至是违 纪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的结果。对这些 需要给予关注,可大大减少违纪行为。 • 1、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发生的根源 • 因为学生普遍的心理需要——归属感没有得到满 足,学生违纪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需要的满足。 • 通常学生的违纪行为主要有:引起关注行为;寻 求权利行为;寻求报复行为;规避失败行为。
• 2、预防课堂违纪行为的基本原则 • 合作型课堂纪律的基本思想体现在艾伯特 的三个原则上——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 力,与他人交流以对班集体做出贡献。 • 能力原则。 • 交流原则。 • 贡献Hale Waihona Puke Baidu则。
• (二)非强制性课堂纪律 • 1、对学生违纪行为的解释 • 威廉 ·拉格瑟认为,学生是理性的,他们 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他认为,所有的行 为都是为了满足五种需要的最佳尝试:生 存、归属感、权力、乐趣和自由。当学生 对学校期望感到厌烦或者沮丧时,学生就 会产生大量违纪行为,而当基本需要得到 满足而且不感到沮丧时,学生就会觉得快 乐,相对而言违纪行为较少。
二、课堂管理的意义与任务
• (一)课堂管理的意义 • 课堂管理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明确 的组织与结构,维持课堂秩序,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激发 教学工作的成效。 • 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 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违纪行为; • 激励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 (二)课堂管理的任务
• 3、课堂管理的任务 • 建立课堂纪律和干预违纪行为。前者 主要用来预防、抑制学生课堂违纪行 为的发生,后者则是对于已经出现的 各种课堂违纪行为的干预和处理。
第二节 课堂纪律
• 一、课堂纪律 • (一)课堂纪律的含义 • 从静态的组织结构看,纪律是社会组织为 维护组织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 • 从动态的组织过程看,纪律是实现特定的 组织目标过程中的约束和监督。 • 课堂纪律是教师为维持课堂秩序而确立的 课堂规范之总合,是用来预防、抑制及纠 正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
• (三)保持尊严型课堂纪律
• 理查德· 柯温与艾伦· 门德勒认为,建立课堂纪律 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保持学生的尊严和希望,学生 的尊严是课堂纪律的基石。 • 1、对学生违纪行为的解释 • 他们把学生的违纪行为分为恶性违纪行为(处于 失败的危险之中)和良性的违纪行为(不会使学 生处于失败的危险之中)。 • 发生这类行为的学生具有以下典型特征:失败、 接受过学校的惩罚、与学校相关的自我概念水平 低、没有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希望,与类似的学 生交往密切并使这些行为得到强化。
第三节 课堂违纪行为的管理策略
• • • • 一、行为策略 (一)行为策略概述 1、行为策略的基本原理 课堂里发生的一些违纪行为多是学生用以吸引教 师及其他学生注意力的策略。当学生表现出守纪 行为时,并不能引起教师的关注,反而忽视了学 生的存在;而当他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则一定会 “关注”他。教师在无意之中为学生的违纪行为 提供了有效激励。也就是说曾经受到强化的行为 会反复出现。因此,教师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教 师应仔细研究自己的行为与学生违纪行为之间的 关系;二是如果希望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就必 须要改变自己对学生的行为所做出的行为反应。
• 2、验证学生违纪行为与教师行为反应 之间的关系
• 教师应该考虑:1)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 他期望教师和其他同学做出何中反应;(2) 教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的反应可归纳为: 忽视违纪行为的存在、斥责或制止学生的 违纪行为以及采取其他补救措施;(3)课 堂上其他学生对违纪行为的反应。教师对 学生违纪行为的反应要特别需要予以确定。
• 2、非强迫型纪律的基本原则 • 需要满足原则。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取决 于学校对学生需要的满足。 • 教学引导原则。指挥型教师的特点:支配、 命令、强迫、惩罚;引导型教师的特点: 提供激励环境、鼓励、帮助、友好,不采 用责骂、强迫和惩罚手段。 • 优质教学原则。这是拉格瑟非强迫型课堂 纪律的最核心的部分。优质教学意味着优 质学习,意味着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 1、行为与违纪行为 • 行为,即个体为实现某种预期目的而实施的身体 的活动。可分为好与坏、对与错、有用的和无用 的、有效的和无效的等;从规范的角度,行为可 分为正常行为和违纪行为。具有干扰性和意向性 特征。 • 2、课堂违纪行为的类型:过失违纪行为;故意违 纪行为;有意破坏行为等。 • 查尔斯列举的五种违纪行为:侵害;不讲道德; 蔑视权威;扰乱课堂;吊儿郎当。
本章主要内容
一、课堂管理概述 二、课堂纪律 三、课堂违纪行为的管理策略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 一、课堂管理的含义
• (一)课堂管理的含义 • 教师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措 施和程序以及教师的相关行为和行动。 • (二)课堂管理的主体 • 1、教师作为课堂管理的主导者 • 2、学生作为课堂管理的参与者
• (二)建立课堂纪律的目的
• 1、帮助建立课堂秩序 • 2、帮助学生达到自律。自律可分为法律、 道德与人格三个层次; • 3、帮助学生学会选择。教师可以指出,违 纪行为无论其理由多么充分,都是一种不 恰当的选择;它适合于个体却影响了群体, 干扰了他人。
• (三)课堂纪律的形式
• 1、课堂规则。通常是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 育教学或课堂管理活动中制定或采用的各 种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课堂“规矩”。是 最为具体化的课堂纪律。 • 2、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明文规定的 日常行为要求。 • 3、学生的法律义务。义务是法律要求公民 或社会组织在各项活动中应当履行或承担 的职责。
• 2、保持尊严型纪律的基本原则 • 指导思想是:保证学生的尊严和唤起学生的希望。 尊严是指对生活的尊重以及对个人的尊重。学生 的违纪行为可解释为是学生为了自己的尊严而实 施的防御行为。希望是行动的动力。保持尊严型 纪律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 处理原则。教师以积极因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尽量减少学生违纪行为。 • 尊严原则。把学生作为个体来尊重,关注学生的 需求并理解学生的观点。 • 动机原则。不应该降低学生学习的动机。 • 责任原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而不是着眼 于学生的服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