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学案 (新版)粤教版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发展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情况,对地理学科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及作用等方面还存在疑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解决。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发展,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了解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发展。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3.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交通运输业为例,让学生亲身参与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讲授法:系统地传授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案例分析的相关资料。
3.制作好PPT,准备好板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的交通运输业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发展等知识,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方式》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方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方式》章节主要介绍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其在地理运输中的应用。
本章节内容是学生对交通运输知识系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认识,理解其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交通运输方式的认识可能仅限于日常生活经验。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去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地理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地图、案例等资料,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地理运输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
2.交通运输方式在地理运输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2.地图教学法:利用地图,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地理分布特征。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地理分布特征。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去分析,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43 交通运输业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资料和地图,了解交通运输的作用。
2.运用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差异,归纳其特点。
2.通过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表,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得出正确结论。
3.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格局,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理解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的培养。
课堂检测:1.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民航2.适合管道运输的是()A.煤炭 B.旅客 C.粮食 D.石油和天然气3.下列关于青藏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B.青藏铁路以西安为起点,拉萨为终点C.该铁路的建成,填补了我国西部尤其是青藏地区的铁路网空白D.该铁路的修建对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铁路运输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读我国部分地区铁路分布图,回答4~6题。
4.从上海到兰州走便捷的线路,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是()A.京沪线、陇海线B.沪昆、成昆、宝成、陇海C.沪昆线、京广线、陇海线D.京沪线、京包线、包兰线5.甲、乙、丙三地交通枢纽名称分别是()A.徐州、郑州、南昌 B.连云港、洛阳、南昌C.连云港、株洲、郑州 D.宝鸡、焦作、柳州。
八年级地理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教案粤教版第一篇:八年级地理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教案粤教版第四章第三节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基本运输方式。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培养民族自豪感。
3.要求学生掌握我国铁路主要干线的分布,记住重要的铁路枢纽。
4.要求学生能读懂列车时刻表,为出行提供便利。
5.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合理布局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6.帮助学生树立交通守法观念,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及应用;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列车时刻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活动练习式。
教具:教材、地理填充图册。
复习旧课1、提问:(1)、海洋有哪些的资源?2)、汕尾当地的休渔期是一年中的哪段时间?2、归纳于小结:(1)、P59;(2)、每年的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有时会有调整。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完第三章,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四章的学习(板书)。
第四章里,我们将学习什么呢?让我们来一睹为快吧(指导学生查书)。
我们今天选讲第三节——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板书)。
讲授新课1、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2、归纳与小结:(1)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或人力、畜力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经济活动。
(2)你们所说的汽车、轮船、飞机、火车分别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另外还有一种特定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参见教材P90图4.33)3、转承:现代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紧张繁忙的铁路运输”(板书),请同学们翻到教材P79。
4、提问:在座的有谁坐过火车吗?等有人回应后,请她(他)谈谈所见所闻。
5、归纳与小结:……,实在没人,教师做现身说法。
6、材料:(1)吴淞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
1866年开始兴建,1876年竣工。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 教案
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交通运输业,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我国铁路干线、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接触过或听说过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二、讲授新课(一)铁路运输铁路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截止2010年,我国已修建铁路9.1万多千米,除澳门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单位都有铁路运行。
1.我国的铁路干线的两大组: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
(1)阅读《地理图册》中“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我国铁路分布特点。
(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东北地区有稠密的铁路网;西南地区的铁路网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2)阅读《地理图册》中“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找一找南北向与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及重要的铁路的枢纽。
南北向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
东西向主要铁路干线:滨洲线、滨绥线、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
(3)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各重要铁路干线的起止点名称,并把这些干线在课本的“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简图”中连接起来并标注干线名称。
2.提问:你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哪一条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之窗》,了解青藏铁路。
3.活动:出示课本活动中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帮珠珠和东东选择合适的车次,并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提示:一般规定,我国开往北京方向的列车车次为双数,远离北京方向的列车车次为单数。
字母Z通常表示准高速列车,字母Y表示旅游列车,字母T表示特快列车,字母K表示快速列车。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是学生在学习了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之后,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关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素材,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评价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发展,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
2.难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如何评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教学法:学生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分组讨论的教室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素材,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 学案
交通运输业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公路和航空运输状况。
2.了解我国的水上运输历史,识记我国重要的海港城市。
3.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学习重点】
1.了解我国的航运。
2.如何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难点】
如何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过程】
课中学习
一、公路运输
1.我国的公路交通路网的类型和组成。
2.我国主要公路的分布。
3.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成就。
二、航空运输
1.我国主要航空港的分布。
2.我国航空的运输状况。
三、水上运输
1.谈谈水上运输的历史。
2.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分布。
四、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通关检测
1.在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D.航空运输
2.祖国大陆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建于1984年,它的起点和终点是()A.广州——深圳B.上海——嘉定
C.沈阳——大连D.北京——天津
3.把一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到拉萨,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
4.从上海到重庆沿途参观,最合适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B.飞机C.海轮D.江轮。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
《交通运输》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通运输方式。
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分析、实例练习、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交通运输工具相对滞后的了解,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学习重点与难点】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方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4—85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交通运输?2.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3.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有哪些?4、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的比喻为什么?二、课堂学习:导学达标:同学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
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呢?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假如没有便捷的运输工具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路,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我国的交通情况如何呢?探究释疑:1、交通运输的概念2、【小组合作学习】对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归纳概括完成下表:3、【总结归纳】根据运输方式特点完成下列填空水路运输运量最,价格最;铁路运输运量较,价格较;公路运输,价格较高;航空运输,价格最。
拓展提高:1、完成课本P86页活动1(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货运:客运;内化迁移:完成课本P86活动2,师生共同讨论问题,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的知识点三、课后复习:1、现代运输是指什么?把交通运输比喻为什么?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样的特点?3、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预习:“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知识点。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说课稿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4.3》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人口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作为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具体内容和实际意义。
此外,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可能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和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3.课堂互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3-《交通运输业》省优获奖教案【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能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结合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2、能说出我国铁路分布大大致格局以及主要的铁路枢纽3、记住我国主要的高速公路、水路航线和相应的交通枢纽、港口和航空中心教学重点:1、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2、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铁路干线的名称和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难免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所以,外出旅游便成了许多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
同学们都到哪些地方旅游过?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走了哪些路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后一节内容“腾飞的交通运输业”。
二、新授1、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师活动:交通运输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它们是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保证,但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还离不开交通运输方式,大家阅读课本92-93页,找出何为交通运输业,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呢?学生活动:交通运输业是利用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输送人和物的生产部门。
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承转:我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是依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自身需求。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总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吧。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量大,运费较低,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速度较快,公路比较灵活,运输量小,运费较高水路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速度较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航空速度快,机动灵活运输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较大2、四通八达的陆路运输网络教师活动:阅读图4.17“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图4.18“中国高速公路的分布”,思考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哪条?学生活动: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案新版粤教版
4.3 交通运输业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
3、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4、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2、我国铁路“五纵三横”的分布格局及铁路交通枢纽的名称与位置。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
”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交通)我国的交通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讲授新课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2、交通运输业的作用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交通运输业的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等。
(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物资的一种方式,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物资都依靠铁路来进行运送,铁路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的优点:很少受天气影响;安全;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运输批量大;可以高速运输;节能。
虽然铁路运输具有这些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货车途中作业需要一定的时间;运费没有伸缩性;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车站固定,不能随时停车;物资滞留时间长;不适宜紧急运输。
(2)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
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业快速发展,运量和周转量也有很大增长。
公路运输方式的灵活性,决定了其运输生产点多、面广的特点,此外,公路运输在零担运输方面具备强大优势。
公路运输按照技术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运输和快速运输.在一般公路上的运输活动称为一般运输,而在高速公路或等级高的汽车专用路上开展的运输活动称为快速运输。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材,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地位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交通运输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深入了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交通运输业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地位,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地位,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交通运输业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交通运输业的知识。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交通运输业案例为例,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交通运输业的相关资料、案例、图片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地位,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交通运输业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主要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交通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较为抽象,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交通运输业了解有限,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案例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交通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案例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地图、案例、多媒体课件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优秀教案
第3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简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资料和地图,了解交通运输的作用。
2.运用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差异,归纳其特点。
2.通过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表,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得出正确结论。
3.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格局,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理解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的培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
五、教学设计(简易过程):。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 学案2
交通运输业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铁路分布状况。
2.能够识读列车时刻表,认识铁路运输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了解我国铁路分布状况。
【学习难点】
识记重要的铁路枢纽。
【学习过程】
课中学习
1.我国铁路建设的情况。
2.阅读课本的“知识之窗”,谈谈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
3.了解并识读列车时刻表。
4.了解我国铁路分布状况。
5.了解铁路运输的重要性。
通关检测
1.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的我国地势最高的一条铁路是
()
A.北疆铁路B.南疆铁路C.青藏铁路D.兰新铁路
2.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其分布特点是()
A.东部稠密、西部稀疏B.全国分布较均匀
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D.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
3.京沪线与陇海线交汇的铁路枢纽城市是()
A.南京B.郑州C.徐州D.株洲
4.下列属于纵贯我国南北,且与长江黄金水道相交的铁路线是()A.京哈线B.成昆线C.京广线D.沪杭线。
《第4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八上
《交通运输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2. 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 理解交通运输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1.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
每个小组需总结出一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2. 实践活动:学生实地考察所在城市或附近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包括公共交通、私家车数量、物流公司等,记录下观察结果,并撰写一份报告。
要求学生对当地的交通运输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3. 角色扮演:设计一个模拟的运输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船长、驾驶员、货主等,模拟各种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通过模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工作流程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4. 思考题: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如某公司选择哪种运输方式进行货物运输的原因分析,让学生思考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结合实际,关注当地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趋势;2. 报告和思考题需详细记录和分析,观点明确;3. 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需积极参与,合作完成任务;4. 作业应按时提交,字迹清晰,逻辑严谨。
四、作业评价1. 小组互评:在完成实践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小组任务后,小组间进行互评,评估成员的表现和贡献;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课堂表现和互评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理解交通运输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交通运输业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
3、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4、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预习要点
1.交通运输业的地位。
2. 各种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三、达标练习
1.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
2. 交通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等。
3. 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物资的一种方式,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物资都依靠铁路来进行运送,铁路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的运输方式。
4. 国航运路线主要有:等等。
5. 下列运输任务与适宜的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
A.四十箱玻璃由腾冲运往昆明--铁路
B.2万吨铁矿石由武汉运往上海--水运
C.一箱急救药由长沙运往拉萨--公路
D.天然气由四川运往云南--河运
6. 某公司要将80万吨水泥由贵港运往广州,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
B. 水路
C.铁路
D. 航空
7. 以下关于俄罗斯的描述,错误的是()
A.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B.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C.铁路运输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D.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以及西伯利亚北部
8. 关于铁路运输的特点正确的是()
A.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B.投资省、运费低
C.连续性强,安全可靠
D.速度快、运费低
9. 与长江干流相交的重要铁路干线有()
A.京广线、京九线、沪杭线
B.京广线、京包线、陇海线
C.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D.京九线、京包线、浙赣线
10. 下列铁路线与其经过的城市,搭配正确的是()
A.京九线-菏泽
B.京沪线-南昌
C.陇海线-太原
D.京广线-济南
探究案
一、要点回顾
1. 夏季一般受的影响;冬季主要受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2. 有我国“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
3.不同温度带水果差异:暖温带适合种,亚热带适合种,热带适合种。
二、问题展示
1.交通运输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2. 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3. 海洋运输与内河运输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4.航空运输的发展概况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1.我国主要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2.交通运输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
是发展经济的“先行
官
”。
3.我国铁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①主要的南北干线有: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京哈线;
②东西干线是: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4.中国航运路线主要有:长江航线(上海到南京、武汉),上海至秦皇岛,上海至广州,环渤海航线等等。
中国主要海港:上海港,宁波港,天津港,广州港,秦皇岛港,青岛港,大连港等。
四、拓展交流
1.我国一批救援药品要从北京紧急运往日本灾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2.下列是我国南北方传统运输方式的是()
A.“南马北船”
B.“北马南船”
C.“南车北船”
D.“南马北车”
3.公路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A.运输量大
B.运价低
C.可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
D.可实现“连续性”的服务要求
4. 我国现代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铁路运输
5.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的交点是()
A.哈尔滨 B.大连 C.满洲里 D.绥芬河
6. 通过辽宁省沈阳市的铁路线有()
A.滨洲线和京哈线
B.滨绥线和哈大线
C.京哈线和哈大线
D.京沪线和沈大线
7.我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是()
A.京沪线
B.京九线
C.陇海-兰新线
D.京广线
8.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铁路交通线的是()
A.哈大线 B.滨州线 C.滨绥线 D.京广线
9. 新疆乌鲁木齐的旅游团要坐火车去上海旅游,若走最近路线,依次是兰新线、陇海线和()A.京广线 B.京沪线 C.沪杭线 D.京九线
10. 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的是()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西伯利亚大铁路
D.贝阿铁路
11. 离北京最近的出海港口是()
A.大连 B.秦皇岛 C.天津 D.青岛
12. 网购已成为新的商业形态,春节一批鲜花从昆明运往北京的最佳运输方式是()A.内河运输 B.航空运输 C.管道运输 D.公路运输
参考答案
一.达标练习
1. 先行官
2.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3. 铁路运输
4. 长江航线(上海到南京、武汉),上海至秦皇岛,上海至广州,环渤海航线
5. B
6. B
7. D
8.D
9. C
10. A
二.拓展交流
1.A
2.B
3.C
4.B
5.A
6.C
7.C
8.D
9.B 10.C 11.C 12.B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