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村民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村民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它是广大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方式。
村民自治由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部分组成。
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核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諸多问题,对此提出解决路径:严格规范和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为村民选举提供物质保证,提高参与意识;加大教育培训宣传,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理顺乡镇政府与村两委在民主选举中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的监督机制。
标签:村民自治;民主选举;解决路径村民自治是实现广大农民当家做主、依法行使自主权利的有效途径。
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关键性环节,对于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贿选现象;选举程序不正当;村民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宗族势力的影响;村两委与乡镇政府关系不畅通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动村民自治意义重大。
本文即从上述逻辑展开,促进村民自治的探讨。
一、民主选举是村民当家做主的保障“村民自治”由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部分构成,其中民主选举是基础和前提,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选举是指在同级候选人中选择上级领导者的行为,它具有“自上而下”和“公平投票”的性质,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选举;民主即是多数人的统治,也可以称之为人民的统治。
在我国,民主选举以少数服从多数为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遵循“选民登记—公布条件—报名—资格审查—初步选举—正式选举”的选举程序;以投票表决为主要形式;以直接选举为主来选择村干部。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来源,实现主权在民,为候选人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平台,同时也给选民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权利。
民主选举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选结果的权威性,也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我国村民自治经过多年的发展,民主选举得到了落实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民主选举的开展。
农村民主选举问题探析
农村民主选举问题探析一、依法治理与选举制度在农村民主选举中,依法治理是落实选举制度的重要前提。
在一些地方,由于各种原因,选举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法治保障,导致选举过程中出现了违法违规现象。
一些地方存在着选举工作不公开、不透明、不公平的问题,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选举干扰和操纵等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选举结果失去了公正性和民主性,严重影响了选举制度的实施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农村民主选举的法治建设。
要加强对选举制度的立法工作,完善选举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选举的程序和原则,为选举提供更加明确的法治保障。
加强选举监督和法律责任的落实,对于那些违法违规的选举行为,要依法进行惩处,以起到震慑作用。
要加强对选举的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通过法治手段来推动选举的公平公正。
二、选举程序与民主参与农村民主选举的程序规范和民主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选举的公正和民主性。
由于一些地方的基层政治制度建设不够健全,选举程序过于简单粗糙,导致选举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受到了质疑。
由于一些原因,农村民众对于选举的民主参与程度并不高,导致选举往往变成了少数人的游戏。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动选举程序的规范化和公开化。
要对选举程序进行严格规范,明确选举的程序和要求,确保选举的公正进行。
要加强对选举程序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对于选举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使得选举真正成为农村居民共同参与的民主活动。
要加强对选举的监督和评价,引导各方共同推动选举的规范和公开进行。
在农村民主选举中,选举管理是保障选举公正和民主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一些地方的选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导致选举管理不力,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
一些地方的选举管理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程序不够规范、人员素质不足等问题,使得选举管理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动选举管理体制的民主化和专业化。
要优化选举管理机构设置,建立健全选举管理的体制机制,明确各级选举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确保选举管理的公正和专业进行。
浅论农村基础选举状况及对策建议
浅论农村基础选举状况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成果,农村基层选举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农村基层选举的状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我们希望探讨其现状及对策建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前农村基层选举的状况。
一、现状分析1.参与率低在不少村庄,村民大会或村委会选举的参与率不高,很多村民对选举过程缺乏兴趣,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参与选举。
有时,选举的结果只反映了少数人的意愿,失去代表真正意愿的价值。
2.候选人质量参差不齐在一些地方,由于候选人能力普遍较低或无业可从,有些干部任期达数年或数十年,没有新鲜血液参与竞选,导致问题长期存在,受质疑。
3.选举过程不透明有些村民自治组织选举不透明,机构一些出现违法违规选举、贿选等现象,导致选举结果失去公信力,影响社会建设和民主建设。
二、对策建议1.提高选民参与度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选民普及选举知识,让他们了解到参与选举的必要性和意义。
此外,还可以将选举日期确定为休息日,为选民提供方便,积极扩大选民参与范围和数量。
2.加强候选人管理政府应鼓励一批新人承担村民集体和村委会工作,加大招募优秀人才的力度。
同时,应采取措施,实现候选人的平等竞争,确保候选人的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
此外,对于违法违规竞选现象,应依据法律规定进行惩罚或取消其参选资格。
3.完善选举监督制度应完善选举监督制度,加强对选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在选举过程中,可以设置选举观察员等组织,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选举过程公正公开。
4.强化选举水平管理政府应该加大培训和学习力度,加强村干部的专业化培训,加强乡村民主意识和行政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建设,提高整个村庄的民主水平和行政能力。
结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村基层选举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希望从政府角度出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农村基层选举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完善,推动村庄发展。
村级选举中的问题与对策
村级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稳步推进,广大农村群众爆发出了空前的政治热情和参与意识,各级党政部门也相当重视,但在农村的选举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程序方面的,也有实体方面的;既存在于村民身上,也存在党政机关领导身上。
下面从不同角度做一归纳:1、轻视选举程序的重要作用。
重实体,轻程序,是我国落后的传统法制观念的重要内容。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无论是村民,还是有些党政机关的干部,都有这种倾向,忽视选举的步骤、方式的重要作用。
须知,没有一个公正、良好的程序规则,很难实现公正、良好的实体后果。
2、村民强烈的民主意识和落后的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
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广大村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参政、议政热情,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村民法律意识淡薄。
有的对法律法规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片面理解;有的符合自己意愿的选举规程就执行,不符合自己意愿的选举规程就不执行;个别地方出现抢选票、踢票箱等违法现象;也有的地方候选人对选民实行不同形式的贿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家族势力也介入其中,严重影响了选举的质量。
3、党政机关干部在认识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有一部分同志认为农民素质偏低,不具备村民自治的能力,担心村民自治会带来农村的混乱,会削弱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给乡、镇政府带来麻烦。
就会在指导村民选举时,指导变形,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实体上,直接或变相干预村民选举;4、纠错机制软弱,纠错渠道不顺。
有效的纠错机制是保证村委会选举得以正常进行以致民主法制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时间短、经验少等原因,村委会选举的纠错机制目前还比较软弱,甚至没有。
比如:对村民群众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干扰、破坏选举的行为的处罚,缺乏法律依据,缺乏处罚力度。
针对这些问题和现状,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1、切实加强《村委会组织法》的学习教育。
无论是村民,还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都要加强学习。
正确理解《村委会组织法》的立法价值。
农村民主选举问题探析
农村民主选举问题探析农村民主选举一直是中国国家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农村的政治稳定和农民的民主权利。
近年来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影响了农村民主选举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对农村民主选举问题进行深入探析,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推动农村民主选举的进一步发展。
1. 选举程序不规范在一些地方,农村民主选举的程序不规范,存在违反制度、程序、法律规定的情况。
一些选举不按照现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甚至出现了买票、售票、暴力干预等问题,导致选举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
一些地方政府也往往在选举中干预过多,导致选民在选举中的自由意志受到侵犯。
2. 选举管理不到位在一些地方,农村民主选举的管理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选举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处罚。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选举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损害了选民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选举参与度低在一些地方,农村民主选举的参与度较低,缺乏广泛的民意参与和民主讨论。
一些选民对于选举活动缺乏兴趣,缺乏政治觉醒,容易被一些宣传策动和政治势力所左右,导致选举结果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
二、农村民主选举问题的根本原因1. 制度与法治不完善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法律法规尚不够健全完善。
在农村民主选举中,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能够抓住制度和法治漏洞,进行违规操作,导致选举结果的不公正。
2. 宣传教育不到位3. 监督机制不健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和民主意识普及相对滞后,监督机制不健全。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析,找出解决方案,推动农村民主选举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方案要解决农村民主选举问题,首先要完善法治建设,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堵塞法治漏洞,加大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使违规分子付出应有的代价。
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政治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民主选举相关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政治觉醒和民主意识。
只有让农村居民真正了解民主选举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够真正做到自主选举、自愿选举。
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第一篇: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内容摘要】村民委员会选举是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
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早已生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仍然问题多多,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农民对自己权利的运用首先体现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上。
但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来看,农民要真正地通过民主选举。
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却并非一件易事。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对策一、农民无法左右选举有人埋怨甚至指责农民不珍惜手中的选举权利。
可能这些人从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不了解农村的现状。
其实.农民比谁都渴望能有一个贴心人。
替自己说话,为自己办事。
但是,他们更清楚田问行使劳动的权利是有回报的。
而选举的权利是虚的,农民本身根本无法左右选举,没有人尊重那神圣的一票,在选举中是不能选出称心如意的。
带头人的,选举过程的不规范甚至舞弊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参选的热情。
从选民登记开始的整个选举始末,农民只是在现场投票中才显示了自己的存在。
由乡政府一手操办的选举中,其实选票的多少是没有说服力的。
很大程度上,选举只是个必不可少的程序。
只具象征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权力在农村是支配一切资源的绝对力量。
虽然.在我国家村还算不上行政单位,但村干部确实拥有实质性的权力。
他们本身的行为就代表着政府。
村干部也是“官!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深深扎根于国人的灵魂,自然,农民也不例外。
对于权力的渴望和热衷,在农村也表现的尤为突出。
因而在以小农经济为支撑的农村社会里,也就逐渐形成了一支“离土不离乡的村官阶层。
目前,这一阶层逐渐固定化,形成了一个特权群体,自然这些人就可以在“有油水可捞的职位上一千就是多年,也不用担心垮台。
由于村干部手中的权力足以影响村子里的一切,可以动用村子里所有资源,村委会换届则意味着某些人要丧失赖以生存的权力,恋权的村官是不会将手中的权力拱手相送的。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河南农业2019年第9期(上)渐上升趋势。
据调查,外出务工农民回村参与投票的不到20%,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农民要么放弃投票权利,要么委托他人代投。
委托投票方式虽然保证了外出人员的投票权,但在办理委托投票的程序上也存在诸多漏洞。
有的外出务工村民把自己的投票权通过电话委托给他人便完事,至于投谁的票不再过问;有的即使交代了投票的意愿,事后也不会去查证。
因此,委托投票并没有起到反映委托人真实意愿的作用,实际上是受委托人重复行使了选举权。
另外,一个选民可以账目,使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无法开展工作。
对此,有的基层党组织束手无策,个别村党支部甚至公开支持落选村干部不移交公章、账目。
二、对策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体制机制上考虑,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二是从工作层面考虑,规范工作程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一)加强党对农村民主选举工作的领导,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其在领导村民自治、推进民主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其民主法制意识,努力改进基层干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基层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素质,克服封建意识、宗族观念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在自治过程中增强自治意识,学会自治本领。
另外,还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工作正常进行,重点解决贫困地区选举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进一步规范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结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完善配套法规。
一是规范候选人的竞选活动方式。
明确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对候选人可以开展的竞选活动加以界定,增强操作性。
二是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选举程序。
如授予选举委员会资格审查权及对违法竞选活动的处置权等权力,严格委托投票手续,受委托人必须持有委托人的委托书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方能进行委托投票。
三是制定选举后工作移交的程序和纪律规定,保证工作移交及时有序。
(三)加强监督检查,维护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督机关要对选举工作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坚决防止乡镇党委、乡镇政府及其负责人干涉村民民主选举结果,随意撤换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当选的村干部。
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村级两委换届选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换届选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1、拉票贿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候选人通过请客吃饭、送钱送物等方式拉拢选民,试图获取选票。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损害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2、家族势力干扰选举在一些农村地区,家族势力较为强大,他们往往通过家族成员的联合行动来影响选举结果,使得真正有能力、有意愿为村民服务的候选人难以当选。
3、选民参与度不高一些村民对选举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选举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或者对候选人缺乏了解,导致参与选举的积极性不高,投票率较低。
4、选举程序不够规范在选举过程中,存在着选举公告不及时、选举流程不清晰、选票统计不严谨等问题,影响了选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5、候选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候选人缺乏为村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只关注个人利益,当选后不能有效地履行职责,为农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1、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村民和候选人对选举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不明白选举的重要性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后果。
2、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候选人将当选村干部视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参与竞选。
3、监督机制不完善对换届选举过程的监督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处罚措施,使得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得到及时制止和惩处。
4、农村社会结构变化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剧,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受到挑战,也给换届选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如宣传手册、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选举法律法规,提高村民和候选人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选举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选举纪律。
2、严格规范选举程序制定详细、明确的选举流程和操作指南,加强对选举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选举程序合法合规。
2024对当前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情况的分析
2024对当前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情况的分析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农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农民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村委会选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也制约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
本文将从选举制度、选举参与情况、选举程序、选举监督机制和选举结果等方面对当前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情况进行分析。
一、选举制度分析中国的村委会选举制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该法规定了村委会的选举程序和组织方式。
根据该法,村委会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即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候选人的产生方式、竞选方式、投票方式等具体事项。
从制度上看,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村委会选举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在一些地方,选举程序和组织方式存在不规范、不公正等问题,这导致了一些候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当选。
其次,村委会选举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虽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村委会选举的监督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二、选举参与情况分析村委会选举的参与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的参与程度是比较高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一些地区,由于村民对选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参与程度不高。
此外,一些村民对候选人的了解程度有限,往往受到家族、亲友等关系的影响而做出选择。
其次,在一些地方,存在竞选不正当的情况。
一些候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竞选活动,如行贿、威胁、许诺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三、选举程序分析村委会选举程序是保障选举公正性和公平性的重要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选举程序包括候选人产生、竞选宣传、投票选举等环节。
农村民主选举问题探析
农村民主选举问题探析农村民主选举是指农村居民依法选举村委会委员、村委会主任等民主管理者的一种制度。
农村民主选举是我国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农村民主选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探析和解决。
首先,农村民主选举存在选举程序不规范问题。
一些村民受制于文化和习惯传统,对选举程序不熟悉,导致选举程序不合规范,存在无效选票和漏选的情况。
同时,一些村民没能在选举时向选民群众作足密集的宣传,导致选举结果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其次,存在选举中的贿选和强迫选举等现象,这些行为影响了民主选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也破坏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一方面,选民面临经济困难和民主意识薄弱,被不法分子胁迫收买投票,另一方面,选举干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应有技巧和防范措施,难以有效地杜绝这些犯罪行为。
再次,选举结果的使用和监督工作也需要完善。
一些地方的村委会在权力和资源分配上存在问题,为了自身利益,搞“腐败”之风。
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监督机制缺乏针对性,监管难度较大,一些村民代表不能够有效地发挥民意监督作用,不能督促农村政府更好地“服务”农民,使农村发展更加顺畅。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应加强选举程序教育。
政府应在推进农村民主建设的同时,向农民讲解选举程序,普及选举相关知识,并对选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
要让农村居民充分理解选举的重要性和需要遵守的程序。
第二,加强农村民主选举监督。
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对农村选举程序的监督,并对选举形式十分多样化的村委会进行监管与引导。
选举部门应严格执行选举程序,及时公布选举结果,并建立相应的投诉和申诉机制,让选民有保障。
第三,提高村委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村委会应在集体决策的过程中尊重民主程序,科学决策,注重社会公正。
把服务农村发展经济和村民生活放在首位,切实履行职责,以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工作来树立群众形象,提升人民群众对他们的评价和信任。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选 举 权 、 提 名 权 、 投 票 权 、 罢 免 权 等 五 项 实 质 性 权 利 作 了 进 一 步 的 阐 述 。另 外 ,“目前 全 国 业 已有 2 5个 省 级 地 方 政 府 制 定 了 《 委 会 选 举 办 法 》 6个 省 级 地 方 政 府 制 定 村 , 了包括村委会 选举规范 的 《 村组 法> < 实施 办法 》 ”并相应 结 合 地 方 实 际 , 对 村 委 会 选 举 的 程 序 作 了更 为 详 尽 、 具 体 和 操 作 性 更 强 的 规 定 。 虽 然 这 一 使 得 选 举 程 序 的 漏 洞 得 切 到 了一 定弥补 ,但各地选举办法 的实施也使得我 国基层选 举 的 标 准 呈 现 多 样 性 的 态 势 。 也 许 地 方 办 法 更 利 于 地 方 实 际 , 但 对 于 指 导 和 约 束 一 个 参 与 规 模 巨 大 的基 层 选 举 而 言 ,它 更 需 要 的 是 统 ~ 。况 且这 些 地 方 选 举 办 法 中 仍存 在 一 许 多 不 合 理 、 不 规 范 的 内 容 。 例 如 , 对 于 选 举 争 议 的 处 理上 就存 在着 职权 不 明确 、分 工 不细致 的 问题 。与此 同 时 ,更 重 要 的 是 基 层 选 举 工 作 的 主 要 依 据 《 民 委 员 会 组 村 织法》是 l9 9 8年 颁布 的 ,在 某 些 方 面 已与 现在 的农 村 形 势 不 相 适 应 。 为 了 基 层 选 举 的规 范 化 ,标 准 的统 一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为 此 , 一 部 有 关 全 国 基 层 民主 选 举 的 程序 法 的 制 定就 成 为 当务之 急 。 ( ) 乡 镇 行 政 权 力 干 预 乡 村 自 治 二 1 乡 镇 政 府 混 淆 乡 村 关 系 ,插 于 乡村 基 层 选 举 。现 行 . 的 《 民 委 员会 组 织 法 》 第 阴 条 规 定 :“ 、 民族 乡 、 村 乡 镇 的 人 民 政 府 对 村 民 委 员 会 的 工 作 给 予指 导 、 支 持 和 帮 助 ,但 是 不 得 干 预 依 法 属 于 村 民 自治 范 围 内 的 事 项 。 从 ” 而依法 确定 了乡村之 问是 一种指导 关系而不 是领导关系 。 然 而 在 具 体 实 际 中 , 乡 镇 政 府 不 但 参 与 基 层 民主 选 举 的全 过 程 , 而 且 全 面 细 致 “掌 握 ”选 举 工 作 的 具 体 环 节 , 从 而 使 得 基 层 选 举 变 为 徒 有 民 主 的 “ 壳 ” 空 。 由于 在 《 民委 员会组 织法 》 中还规 定 :“ 民委 员 村 村 会 协 助 乡 、 民族 乡 、 镇 的 人 民 政 府 开 展 工 作 。 从 而 在 ” 选 举 工 作 中 乡 镇 政 府 通 过 下 达 各 种 指 标 、 任 务 来 插 手 基 层 合下发 了 《 关于进 一步做好村 民委 员会换届选举 工作的通 选 举 。在 这 种 无形 力 量 的 “因势利 导 ”下 ,“在任 的 村 选下 去 ’的压 力 ,又 要面对 ‘ 选上来 ’ 知》( 中办 发 [ 2] )并进一 步对 村 民的推选权 、 干 部既会 面临被 ‘ 2 0 1 0 4号 山东ຫໍສະໝຸດ 省农 业 管 理干 部 学 院学 报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探析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探析【摘要】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了我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
但是,在当前的村委会选举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危害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
文章结合从不同地区所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民主;选举;问题;经济;权力1.当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1.1浓厚的宗族意识影响选举的公平性在当前的村委会选举中,许多村民宗族派性意识强烈,认为“自家人”当选总比“外姓人”好,家庭声望高,而且日后办事较为方便。
因此,在选举中,缺乏理性的根据来进行选择。
同时,候选人也借这样的宗族意识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本次调查的数据中,可以明显地反映这一问题。
在总体样本中,村长姓氏为本村大姓的村庄占总体的85.42%。
无论东部、西部还是中部,所调查的村庄村长姓氏为本村大姓的所占比例都超过80%。
1.2村长候选人产生不民主问题基层民主选举的倾向是村长候选人由村民提名产生,并且候选人有多名,在选举过程中存在着竞争机制。
而实际情况则是,在调查中,16%的村庄中村长选举人只有一名。
而关于候选人提名问题中,超过一半的村庄候选人不是由村民提名,而是由党支部或其他提名产生的。
同时,在调查结果中发现,越富裕的地方,党支部或乡镇政府对候选人提名的干预更强,候选人产生方式越不民主。
1.3存在严重的“贿选”问题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许多地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贿选现象。
其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形式是施予财物,以小恩小惠收买选民。
有的上门拜访游说,“宣传自己”,笼络感情甚至搞空头许诺。
在调查过程中,100份问卷中有84份中村长候选人有多名,其中有大多数村庄存在贿选情况,且主要形式为上门拜访游说,部分为以金钱等物质贿赂形式。
浅谈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当前,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着贿选、拉选票、破坏选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选举工作的开展,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法规、提高选民素质、加强舆论宣传等多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村委会;换届选举;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村委会直选是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在村委会直选过程中也暴露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村委会直选存在问题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行直选,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大大增强。
由于选举工作面广量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的具体程序还不够健全,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不到位,在换届选举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1.选民名单登记不规范。
有的地方未按照《组织法》的规定,在选举的二十天以前公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单;有的工作不细致,造成部分有选举权的村民漏登,没有选举权的错登,影响了选举工作的进行。
2.候选人提名不规范。
有的地方仍然是搞组织提名,要求村民提组织上定下来的人选;有的地方工作简单化,不是组织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而是搞一户一提名;有的地方确定正式候选人不是依据村民提名的得票数,而是依据领导意图;有的地方为了把“自己信得过的人”列为正式候选人,并能当选,采用“说服”、“劝阻”、“许愿”等形式,动员实力相当的候选人退出;有的地方怕选举时两败俱伤,在村主任候选人安排上做手脚,双方实力强弱悬殊,搞“拉郎配”。
3.农村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各种派别相互交织,操纵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一直以来,农村家族思想、宗族意识在农民群众心中仍然存在,有的还十分顽固。
不少农民在选举中考虑的首先是家庭利益,其次是家族利益,再次是宗族利益,即使别人再好、再能干也不如选家里人、同族人当村干部稳当,认为选别人当干部挨欺负受气。
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摘要】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选举程序不够公开透明、选民意识水平有待提高、选举管理不规范、选举中存在腐败现象以及选举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选举程序监督、提升选民参与意识、加强选举管理规范化、加大打击选举腐败力度,最终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只有通过这些举措,才能确保农村基层选举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决策中来,推动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问题意识、透明、选民参与、规范管理、腐败现象、监督、选举制度、完善、提升意识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作为我国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促进基层民主决策、维护农民权益、推动农村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些地方选举程序不够公开透明,选举结果存在质疑;选民意识水平不高,部分选民被动参与选举;选举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选举中出现腐败现象,损害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选举制度存在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深入研究和解决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选举质量和效果,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探讨如何加强选举程序监督、提升选民参与意识、加强选举管理规范化、加大打击选举腐败力度、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等措施,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改进与完善提供可行建议和思路。
1.2 问题意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决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的选举程序不够公开透明。
一些选举过程中存在着幕后操纵、提前设定候选人等问题,缺乏公开公正的选举程序,导致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
选民意识水平有待提高。
浅析当前我国农村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我国农村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当前我国农村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村委会选举是整个村民自治活动的起点、前提和基础。
现今在村委会选举中出现很多不正常现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约束着村民参与选举,贿选、宗教势力更是损害村民的政治权益。
选举中出现的“两委”矛盾及村民的素质也真接影响着选举的结果。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
本文就农村换届选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完善选举规范、加强选举监督,如何减少宗族势力影响、建立村级班子考核机制,以及协调农村利益团体关系等谈一谈肤浅的看法,并且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对策一、村委会选举的基本情况(一)村委会选举的社会基础我国村委会的直接选举,始于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根据这部法律,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任期为三年。
这一法律规定,在中国选举历史上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但是,在毫无以直接选举为民主手段的历史传统国度里,何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发起并领导了这样一场民主运动呢?不过,如果没有漠视中国农村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那么,就会比较容易地发现,中国体制改革,具体讲就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从而为村委会的选举奠定了坚实了经济、社会、和政治基础。
(二)村委会选举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即1982年-1988年《村委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实施以前。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第二个阶段是发展阶段,即1988年-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实施的十年。
1987年11月24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村委会组织法于1988年6月1日颁布试行,它标志着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村委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农村民主选举问题探析
农村民主选举问题探析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农村民主选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农村民主选举作为目前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形式,是促进基层民主建设和民生改善、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如何对农村民主选举进行合理探析呢?本文将会从民主选举的定义、现实困境以及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探析。
一、农村民主选举的定义民主选举是指候选人向选民许诺要努力争取选民的利益,结合本人执政经验、政治纲领、思想品质等来争取选票,从而获得一个议席或一个官职的选举方式。
农村民主选举是指在农村基层政治组织中针对不同职位和职务所进行的选举,如基层村委会、村民代表等。
二、现实困境1、畏难情绪:在选举过程中,一些合适的人员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被排挤,如年龄、家庭背景等,从而导致一些不那么合适但不易与人发生矛盾的人参与选举;同时,个别选举者畏难情绪也会阻碍选举进程。
2、不公正操作:存在强势村支书、传媒干扰,以及重选、改写质疑等一系列不公正操作,从而导致选举非常动荡。
3、乱象丛生:农村地区条件和人口结构比较复杂,加之选举纪律不严、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导致乱象丛生,如选举贿赂、野蛮拉票等。
三、解决问题的路径1、加强宣传:针对农村民主选举,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对选举的认知水平,同时开展各种多形式、多维度的宣传活动,加深民众对选举的认知和意识。
2、考核机制的建立:制定出基层选举考核办法,考核具体工作实施情况。
监督各个职能部门落实好主体责任和监管职责。
3、依法管理:依法规范基层选举,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应对选举进行有效和严格的监督,尽量避免不公正操作和乱象丛生的情况。
4、投资农村:多资源项目,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促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投资,缓解农村发展的瓶颈。
总之,农村民主选举是重要的民主化建设方式之一。
当前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综合汇集)
当前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综合汇集)第一篇:当前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综合汇集) 当前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的提出农村民主选举是农村改革的产物,也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农村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村级经济实力急剧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特别是武汉市郊的农村,在中心城区的辐射和带动下,充分发挥其地理区位和山水资源优势,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生的变化就更为明显。
在有些村里,农民住上别墅式的新房,村委会拥有商品房、商场等大宗固定资产,村级集体资产达到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由此,选出一个能真心实意服务村民,办事公道正派的村委会,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社会保持稳定的关键。
自1988年6月1日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试行以来,在《村组法》关于“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原则指导下,我国农村自治逐渐走上民主化、法制化轨道。
到2006年底,武汉市郊区农村已经历了六届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的进步,也推动和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同时换届选举工作越来越规范,村民、各级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也逐渐增强。
但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刻影响下,作为大城市近郊的农村出现经济快速发展但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但贫富差距加大,农民共同利益凸显但其中不同群体利益开始分化等新的趋势,农村民主选举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并深入研究,为农村民主政治的进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解决方案。
1.农村社会矛盾因选举而有所激化。
民主选举是民主政治制度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意志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的第一条就是“民主选举”。
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摘要】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选举程序不规范、选民权利受限、候选人选拔不公平、选举结果易被操控、贪污腐败现象普遍。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选举程序,保障选民权利,提升选举公平性,建立监督机制,防止选举操纵和贪污腐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目标,为农村社区的发展和民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问题、选举程序、选民权利、候选人选拔、选举结果、操纵、贪污、法制建设、选举公平性、监督机制、民主选举、政治改革、中国农村、社会发展。
1. 引言1.1 概述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进行的一种基层民主制度,通过选举方式选出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实现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和决策的权利。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加强农村民主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意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实施对于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选举程序一般包括提名候选人、选举候选人、产生村委会或村民代表等环节,参与对象通常是具有选举权的村民。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村务决策和农民利益,因此选举工作的规范与法治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民主选举,村民可以通过投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实现村务管理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正是因为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重要性,才需要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1.2 民主选举的重要性民主选举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确保政府代表民意、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更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民主选举,可以让广大农民参与到基层事务管理中,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进基层干部与农民之间的联系与理解。
民主选举也可以提升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推动基层政权建设。
关于村级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行政管理关于村级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选题的依据村民自治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起点,而村民直选又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村级民主选举的实践不仅对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化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对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政治体系的健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8年11月4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完成村民自治在法律上和政治上的制度安排,但是,我国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与理想状态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前村级选举普遍出现畸形选举现象,选举目的私利化、拉票方式粗俗化、选举程序随意化、妇女参政边缘化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恰恰成为扩大农民民主政治参与的羁绊。
(二)选题的意义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实践,启发了广大农民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
在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信息传播是每个人天赋人权的组成部分。
农村信息传播机制的有效构建对农村基层民主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选举是民主的原动力,通过信息传播,村民可以充分了解村庄的政治格局,理解自己的利益与谁当选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从而可以使村民真正感受到自己参加选举的意义和责任,增强村民的选举积极性,并在深度的选举参与中逐步掌握民主的技能,形成民主的精神,最终有助于村民有效自治。
(三)研究状况概述1、国外研究动向国外学者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层面关注与选举的相关因素。
舒伯特、陶希博总结到,国外学者对村民选举有三个理论视野,即现代主义、制度主义和政治主义。
所谓现代主义的视野,是指以竞争性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主化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
所谓制度主义,是指选举与政治合法性更新以及政治稳定的关系。
所谓政治文化视野,主要探讨的是村民与民主意识的关系。
多数国外学者认为,农村民主有可能突破共产党建立的既有制度框架,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步推进政治民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姓名:学号:年级:专业:行政管理学生类别:指导教师:教学单位:****年*月**日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课题审批表浅谈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内容摘要] 近20年来农村民主选举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的进步,逐渐增强了村民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民主选举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制度,结合农村实际完善选举法规,加强培训、示范和引导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 农村民主选举目录一.我国农村民主选举中产生的问题----------------------------------1 1.农村社会矛盾因选举而有所激化-----------------------------------1 2.部分乡、村干部和村民对选举产生消极情绪----------------------2 3.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3 4.选举成本过高,给地方经济造成压力------------------------------3二.农村民主选举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4 1.对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差----------------------4 2.没有全面、准确落实村民自治的基本要求-------------------------4 3.选举程序安排与农村现实存在矛盾---------------------------------5 4.农村少数党员干部风气不正,降低了农村选举的公信力---------6三.提出解决农村民主选举问题相关的对策和建议------------------6 1.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6 2.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唤起农村群众关心选举、参与选举的积极性----------------------------------------------------------------------7 3.结合农村实际完善选举法规,适当调整选举程序----------------8 4.加强培训、示范和引导,让民主选举走上法制化轨道-----------9四、结论----------------------------------------------------------------10五、致谢----------------------------------------------------------------10参考文献----------------------------------------------------------------11一.我国农村民主选举中产生的问题农村民主选举是农村改革的产物,也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农村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村级经济实力急剧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特别是武汉市郊的农村,在中心城区的辐射和带动下,充分发挥其地理区位和山水资源优势,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生的变化就更为明显。
在有些村里,农民住上别墅式的新房,村委会拥有商品房、商场等大宗固定资产,村级集体资产达到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由此,选出一个能真心实意服务村民,办事公道正派的村委会,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社会保持稳定的关键。
自1988年6月1日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试行以来,在《村组法》关于“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原则指导下,我国农村自治逐渐走上民主化、法制化轨道。
到2006年底,武汉市郊区农村已经历了六届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的进步,也推动和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同时换届选举工作越来越规范,村民、各级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也逐渐增强。
但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刻影响下,作为大城市近郊的农村出现经济快速发展但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但贫富差距加大,农民共同利益凸显但其中不同群体利益开始分化等新的趋势,农村民主选举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并深入研究,为农村民主政治的进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解决方案。
1.农村社会矛盾因选举而有所激化民主选举是民主政治制度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意志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的第一条就是“民主选举”。
选举意味着选民有权在众多候选人中进行比较和选择,因此选举又充满着竞争性和排他性。
在农村选举中,如果选民没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养来对待这种竞争和排他,而是把选举与狭隘的地域、人情、恩怨、亲疏、利益、权力等观念以及各种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联系起来,产生矛盾和冲突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在2005年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期间,就有部分地方发生矛盾激化的现象。
如在新当选的村“两委会”班子中,由于普遍实行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一肩挑”,一部分原来的村主任现在只能担任副主任,有的因此与现任支部书记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
而在村民内部,因历史遗留下来的干群之间、宗族之间、土地和山水自然资源划分利用等纠纷在选举中又被引发出来,形成新的矛盾。
有的村在选举半年过后,才把矛盾逐渐平息。
2.部分乡、村干部和村民对选举产生消极情绪从统计的数字来看,目前村民在选举中的投票率非常高。
如江夏区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登记选民318015人,投票总数286213张,除去委托票12877张,参选率达85.95%。
这个数字既可以一方面反映出村民对农村民主选举的关心和参与程度确实很高。
据江夏区的干部反映,现在村民对选村委会成员比选人大代表还要关心。
当然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选举的组织工作做得很好。
虽然从村民自治角度讲,村委会换届选举是农村村民自己的事,但在目前情况下,各个地方党委和政府都为农村选举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
如江夏区除了成立区、乡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区、乡民政部门全力以赴外,还组织了区、乡两级机关干部1600多人到各村进行工作指导,以推进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但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如部分乡镇干部把农村选举只是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做,他们认为不管谁被选上谁没选上,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选举不出事就行。
在村干部中,心态不稳,无长远规划,怕得不到选票而不敢大胆管事的现象比较突出。
用群众的语言来形容,连任的老村干往往是“一年干、两年看、三年等着换”;新当选的村干则是“一年学、两年干、三年看”。
而部分村民则认为不管选谁都无所谓,你们要我投票就得给补贴,不给钱不给物就不参加。
我们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有54.81%的被调查者没有参与候选人的提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村民参与选举的热情并不太高,甚至产生冷漠厌选情绪。
3.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民主与法制相伴相随,在依法治国深入人心的今天,在农村民主选举中公然破坏法制的行为已十分罕见。
我们在江夏区调研发现,农村换届选举过程总的来说是严格依照《村组法》和省市有关法规开展的,依法选举、按法定程序选举成为众多乡村基层干部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但也不能忽视其中仍然存在个别违法违规现象。
一是少数人利用宗族房头势力对村民施加压力,干扰选举。
如安山镇某村,原支部书记本来可以有希望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但有少数人操纵几个村湾的群众不参加投票,使他的得票率过不了半数,而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又不是党员,不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实现“一肩挑”,镇党委只好另委派一名机关干部去担任村支部书记。
二是候选人私下向村民送钱送物进行拉票活动。
如五里界镇某村一位自荐候选人,给村民送毛巾、肥皂花了3万元,镇领导指出他违规,要他退出选举,但他仍然坚持要竞选。
虽然此人最后还是没被选上,但他的行为影响了另一位争取连任的村干部,他也给村民送肉,结果被村选举委员会终止了候选人资格。
三是个别操作不规范。
如有些没有经过选民登记的人,在投票前回来要求投票,这时有的村选举委员会同意了,而有的村就不同意。
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72.5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黑恶势力干扰影响选举的公正性,17.5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宗族势力干扰,虽然他们这种判断不一定是事实,但二者比例之高仍值得警惕与深思。
4.选举成本过高,给地方经济造成压力民主选举是有成本的。
三年一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除去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不算,在整个选举过程中,直接用于印制宣传材料,发放误工补贴,会议误餐招待等费用已成为一项不菲的开支,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
如江夏区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区财政拨款25万元,各乡镇街及相关部门也有83万多元的投入。
与此同时,各村还有数额不等的开支,每个村平均在1万元左右,其中最高的用了4万元,最少的也要花七八千元。
虽然,与民主选举产生的效果相比,一定成本的付出是值得的,但就目前农村实际情况而言,毕竟给村级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部分穷村甚至出现老债未还清,又添新债务的现象。
二.农村民主选举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1.对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差武汉市农村选举已经历了六届的实践,而且其后三届是直接选举即“海选”,但在农村基层干部和村民中,真正从认识上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村民自治原则二者关系的则并不是很多。
部分干部和村民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主要的误区:一是觉得村委会搞“海选”,成本高代价大,而且给一些平时不务正业,喜欢滋事的人提供了机会,容易造成新的矛盾,引发不稳定因素,还是希望恢复传统体制下的委任制做法。
而另一种认识则表现在片面理解村民自治,认为村干部是村民选出来的,可以不受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制约。
受这两种认识的影响,有人因此觉得“海选”只是形式,实质还是上级指派;也有人因此不敢坚持原则大胆引导,认为一切都由群众说了算。
2.没有全面、准确落实村民自治的基本要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共同构成村民自治的基本路径和工作要求,但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三年一度的换届民主选举普遍得到重视,而作为村民自治基础性、长效性建设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却重视不够且难以到位。
相对于间断性的民主选举来说,连续性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更重要。
仅仅把行使民主权利的重心放在选举上是危险的。
因为候选人在选举前后可能会言行不一甚至发生蜕变,这就需要有持续的参与和监督来保护村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所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心更重要的应放至后三个民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