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与实例
ppt课件--地质填图
LOGO
表1 剖面记录表
LOGO
根据表1,剖面测量的项目分述如下: ①导线号:导线即剖面具体实测的路线,导线点是每一测绳的起点和终点,导线点不一定 是地层分界点,多为地形转折点和导线方位变化点,导线号按0-1,1-2;…顺序编写。 ②导线的方位角和坡度角:由前后尺手用罗盘测出,坡度角仰角为(+),俯角为(-)。
(四)矿床勘查
1:仍使用与矿区评价阶段同一比例尺的地质图。这时须根据工作进展,利用新
资料对原有地质图进行修改补充,不另测图。 2:根据需要测制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
根据各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具体情况不同,该阶段地质填图工作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LOGO
第二节:地质填图前期准备工作
(一)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收集资料主要是收集前人工作成果和相关文献。 主要内容有:地质图、地质报告以及其他各项图件文字资料(实测剖面、专题成
采集的标本样品应及时进行编录、包括填写标本签,编号,并标注在剖面和记录本上,回 驻地后应及时整理,在标本上用记号笔编号,填写标本登记本,外送鉴定者应填写送 样单并妥善包装。
LOGO
5:素描和照相 在测制剖面中,对重要的地质现象和接触关系,岩层特征等应作素描图或照 相。 6:剖面记录 剖面记录可分为两种: ①填写剖面记录表,如表1; ②野外记录本上绘制信手剖面图,素描图及详细文字记录。
LOGO
3:地层剖面的比例尺选择 视地质填图的比例尺确定。一般采用1:5000,1:2000,1:1000,1:500,1: 200,1:100等比例尺 同时考虑以下方面: 地层本身特点:岩性单一,较稳定的地层,比例尺可小些;标志层,含矿层等 则实测较大比例尺剖面。 最小分层的厚度:最小分层的厚度按比例尺在剖面图上应大于1mm。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ppt课件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总结归纳
尽量垂直测区主构造线、穿过已知 异常区及矿(化)点、尽可能多的观 察到基岩或残坡积露头、目的性强、 有疏有密,不能等间距同方向机械地 布置。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填图单元的确定
正式进行野外路线调查前,首先确定工 作区填图单元。
经充分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和野外实地 踏勘后,初步确定工作区基本填图单元后, 通过测制剖面最终确定填图单元。即每个填 图单元都要有1-2条剖面控制。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通过测制剖面,大致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 岩石组合、岩性、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 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和含(控)矿性质、 时空分布变化等。
矿区地质图(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图、 地质构造图、 构造岩相图、 综合地质图等。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地质填图
地质图是由地质人员经野外实地填制而成。 方法:主要是路线地质调查。 首先确定填图单元:根据区内已有地质资料,通过综合 分析、研究、对比,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经野外实地踏勘 及剖面控制划分和厘定测区填图单元,并确定各填图单元 特征、主要标志及相互接触关系等。 同时,填图人员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路线布置必须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即必须将已有资料充分收集研究:包括区域知化探异常、物探异常、矿点、矿化点基本特 征及遥感初步解译成果(环形构造、线形构造及 各类构造交汇部位)等,同时,要经野外实地踏 勘(选择主干路线,进一步了解主要地质体出露 及分布情况、主构造线方向、交通、露头分布)。
地质填图方法详解PPT课件
2021年4月1日星期
3
四
2、特点
• 区域地质填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综合性的基 础地质工作。具有多学科、多工种、综合性强、 服务领域广等特点。
3、任务
• 通过地质填图,查明测区内的地层、岩石(沉积 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地貌、水文地 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其属性、 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以及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 规律等基础地质问题,并提交地质图、说明书与 区调报告等基础性资料。
2021年4月1日星期
17
四
2、实习区填图单位及其代号
• 沉积岩:第四系(Q) 新生界老第三系(E) • 下元古界三合明群(Pt15),分为六个岩段, • 1、下角闪岩段(Pt15-1): • 2、下磁铁矿石英岩(Pt15-2): • 3、片岩段(Pt15-3): • 4、中角闪岩段(Pt15-4): • 5、上磁铁石英岩段(Pt15-5): • 6、上角闪岩段(Pt15-6): • 岩浆岩:以侵入体(含岩脉等)或“岩相”为单位 • 闪长岩()、花岗岩()、伟晶岩()。
3、便于短期资料整理和连图、搬家,少而精。
4、通行条件好、露头佳,地质现象丰富、接触关系明确的, 以穿越路线为主,追索路线为辅。灵活掌握,反对机械。
2021年4月1日星期
24
四
4、地质观察点布置
• 地质观察点:为控制地质体的岩性及其变化、构造形
态及变形特征而确定的点。有岩性控制点、界线点、断裂 点、褶皱控制点、矿化点、化石点等。在野外路线观察过 程中需要及时标定地质观察点,其作用在于
2021年4月1日星期
7
四
7、地形底图
• 用于地质填图的地形图。
8、野外手图
• 在野外用于填制、勾绘各种地质内容的地形底图。 是野外第一手资料。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区域地质填图也称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有1∶1000000、1∶500000、1∶250000、1∶20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等等,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其工作方法略有差异。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只讨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一、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调查区内陆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
三、地质填图方法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DZ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的要求下进行。
并按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地质填图工作。
填图中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加强综合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
不同的基岩出露区,应选择不同的填图方法。
1.沉积岩区沉积岩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构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
(完整版)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与实例
820000
840000
860000
880000
3620000
3620000
3600000
3600000
L1
39 3 2
28 1
3580000
3580000
3560000
3560000
3540000
3540000
760000
780000
800000
820000
840000
Scale 1:750000
基底界面起伏推断模型
浅表天然地基、 浅层防污性能等
含水层 浅层地热能开发 工程地质
划分
利用条件分析 条件分析
深部地热找矿等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1层次:槽型钻+DEM构建浅表(3m)第四纪沉积物粒度三维空
间分布模型,服务土地规划利用,浅表地基工程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2层次:钻探+综合测井构建第四纪地层空间结构模型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与加拿大萨省地调局联合填制并公开发表2 幅1:2万地质图 ①查明古元古代表壳岩和侵入体特征 ②查明构造和变质演化 ③研究VMS铜锌矿成矿潜力 ④提供大比例尺填图参考
2015
2016
构建新的区调技术标准体系 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主要工作
我国区调已形成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但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一是更新和补充的不够。二是标准繁多,重 复冲突现象突出。
加拿大“能源和矿产地质填图计划(GEM )”
包括:1)GEM-能源地质填图;2)GEM-矿产地质填图
GEM 地质填图目的:应用现代地质方法和标准进 行北极地区地质填图,评价能源和矿产资源潜力 。
填图原则:填图采取多单位、多学科综合研究, 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和环境评价相结合,基 岩地质填图与第四纪地质填图相结合。
地质填图的方法与步骤
地质填图的方法与步骤
地质填图是一项地质工程学中重要的技术,它是为了掌握矿床地质学、岩石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综合信息而进行的。
其方法和步骤通常如下:
方法:
1.考察:详细收集地质、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地质等各种资料,对地表岩石、土、泥、砂、矿物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调查和研究。
2.分析:分析选定的工作区域的地质体系,并建立相关的地质模型。
3.采样:实地进行地质采样,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实验,以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信息,从而作为地质图的基础。
4.绘图:结合采样成果和实地勘测结果,通过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等手段,利用符号和色彩将地质情况表现出来,具有较高准确度。
步骤:
1.研究研究区的历史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结构特征和矿化类型等。
2.根据研究区的特点,选择划定地质填图区域的范围。
3.进入现场,进行地质现场调查,对所选区域的地表岩石、土、泥、砂、矿物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采样分析。
4.通过对采样资料和现场勘测等实践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起地质模型。
5.利用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等手段,根据实地勘测和采样资料,将地质模型沿着地图进行绘制。
6.进行地质填图的审核和调整,以确保绘制地质填图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04野外填绘地质图方法
野外填绘地质图方法与要求一、地质填图方法简述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一个地区的主要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地质填图,则是沿着布置的观察路线,将地质点或构造点标在地形图上(即定点),并在地形图上勾绘出点周围的地质界线或断层线等。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步骤1.明确填图的比例尺,确定观察点、线密度为了确保填图质量,1:5000地质图总的要求线距200-250m,点距视构造的复杂程度,基岩的出露情况和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而决定,点距一般应小于线距。
2.确定填图单元填图单元的划分是地质填图的基础,根据比例尺及岩性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确定本次实习区的地质填图单元,本次填图单位为:莲沱组(Nh1l);南沱组(Nh2n);陡山沱组(Z1d)一、二、三、四段;灯影组(Z1dn)一、二、三段;第四系(Q4)。
3.布置观察路线布置观察路线一般有两种方法:(1)追索法:在制绘不同时代地层的地质界线时,沿地层走向,或者为了解决某一地质问题(如断层),而沿着一特定方向进行地质观察来填绘地质图的方法。
追索法适应下列情况:A.地层岩性、厚度变化大,只有在追索过程中才能准确地了解其横向变化,掌握地质界线的延伸和分布;B.地质界线不明显,一定要经过追索才能填绘;C.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区,为了更好的填绘出断层线而采用追索法;D.山脊、沟谷、水系平行于地层走向分布,地形条件有利于追索性。
(2)穿越法: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地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布置观察路线进行地质观察和填绘地质图的方法。
穿越法适用于下列情况:A.露头好,岩性、厚度变化不大,地层分界清楚;B.构造相对较简单;C.地形平缓,且沟谷、水系多垂直或斜交地层走向分布。
穿越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岩层的厚度、地层剖面及纵向变化。
实习区地形、地质条件适合用穿越法,可以采用以穿越法为主,局部地段选用追索法。
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填图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填图方法及注意事项前言:地质填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求,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
现将地质填图的方法及一些要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一般程序收集资料—地质踏勘—剖面测量、正确划分填图单元—剖面地质小结—开展正式填图工作。
2、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由剖面法、追索法和穿越法。
1:50000和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穿越法辅以少量追索法,即地质观察路线垂直(或斜交)于主要岩层及构造线方向进行,但对重点研究对象,如标志层、含矿层、矿体露头、化石层、重要岩浆岩体及构造线等,则作追索性的布置;1:5000-1:5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追索法或剖面法,地质简单区可辅以少量穿越法。
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三个原则:(1)、地质观测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2)、在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蚀变带、矿化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测部位,必须布设地质观测点;(3)、按地质实际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
一般岩性控制点不超过总地质点数的30%,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地质观测点位测定可用半仪器法(或GPS)标绘在图上,重要的观测点,如主要的地质构造、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需用仪器法测定(高精度GPS亦可)。
3、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充分收集原始资料,切忌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
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的观察记录重点应该各有侧重。
(1)、地质观测点记录的内容如下:①、沉积岩: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碎屑物成分、粒度、形态、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岩石命名、风化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
地质填图的方法
地质填图的方法(2008-01-21 09:14:23)标签:杂谈地质填图一、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㈠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
地质填图在固体矿产普查找矿工作中和矿床(区)评价工作中,是一项基本的,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手段。
㈡地质填图矿产勘查全过程中,常采用的比例尺有1:25000、1:10000、1:5000、1:2000、1:1000五种。
从使用的范围和目的出发,一般在普查找矿阶段。
在物化探及重砂异常找矿中、在矿床(区)勘探期间的矿区外围找矿时,常使用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在矿床(区)详查、勘探阶段,常进行1:5000~1:1000比例尺地质填图。
在确定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时,还必须综合考虑矿区范围的大小、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石质量或矿化均匀程度等因素,通常是当矿体形态较复杂、矿层厚度或矿石质量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时,地质填图比例尺应适当放大。
㈢布置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目的,在于阐明测区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用以找矿和扩大矿床(区)远景。
测区范围一般应包括:与已知矿床有地质联系的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地段;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的综合异常地段。
㈣ 1:5000-1:1000地质填图是在矿床(区)普详查或勘探阶段进行,主要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
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为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地质资料。
测区范围通常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但应包括探矿工程布置范围。
二、地质填图准备工作㈠资料收集:收集工作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成果资料。
1、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
如果有包括测区的小比例尺地质图(1:10万或 1:20万等)也应收集。
2、测区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要点解析及实践体会
科学勾图
填图成果
合理布线
填图路线
划定单元
填图关键
认准岩性
填图基础
(一)提高岩石野外定名的精度是基本功(认准岩性)
1、岩石定名
有重点地掌握各类岩石分类命名(看书记要)原则,查阅前人已有相
关岩石学资料,回忆填图区踏勘路线,看岩石标本并对照薄片资料认识,做
到对填图区各填图单元不同岩类的岩石进行野外较精确定名。填图路线上对 岩石进行较精确的快速定名,多看(地形、露头状况、岩石风化或蚀变程度) 以代表性进行定名,风化蚀变零星露头不多磨。岩石定名主要依据原生色、 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结合岩石组合、地质产状(背景),要防止次生色易造 成同岩异名,太新鲜看不清隐约的标志性结构构造。为加快进度部分难定或 局部“夹层”岩性采用暂名(取样)或作舍弃处理。填图实践中不断提高岩 石野外定名正确率是必经的实践过程。
客观地体现合适的专业精度,统一填制目的层位的基本内容与划界标志,防止遗
漏必填与可填的地质构造信息,提高图面信息对称、多向接图、格式化成图。
3.地质填图单元的改进过程 拟定-完善-厘定:收集资料中分析前人划分的填图单元,踏勘中了解不同级
别与有侧重的填图单元,地质调查设计(草图)阶段按要求与可能拟定地质填图单 元并明确重要的非正式填图单元,填图中修改完善地质填图单元,最终地质成果图 中厘定各类地质填图单元。
2、学习相关准则
• 在填图中认识岩石同时,要结合实际学习岩石分类学、岩相学及相关的准则:
如火山碎屑岩分类命表(李兆乃,1984)和火山岩相学;深成岩分类命名图 解(IUGS,1989)与粒级划分;沉积岩大类的分类,(陆源碎屑岩、石灰 岩、白云岩)与粒级、层厚、沉积构造、沉积相;变质岩按变质程度和结构 构造的岩石分类;褶皱构造分类表(里德、兰姆萨)、断裂力学性质鉴定特 征表(周济源)等。(描述的基础) • 有针对性、选择性地阅读下列区域地质调查常用工具书:《浙江省地质志》 (1989);《浙江省岩石地层》 (俞国华等,1996);《浙江省区域地质 调查工作细则》 (陆祖达等,2001);《浙江省成矿系列与成矿带研究》 (朱安庆等,2002)。(结合实际选读提高)
区域地质填图主要手段
第九章区域地质填图主要手段区域地质填图的常规方法通常主要有剖面测制、路线填图。
带有方法研究以及专题研究任务的地质填图项目,还需要进行专题性和专门性的地质填图与研究。
第一节剖面调查一、剖面测制的目的任务地质剖面是区域地质填图的基础。
因为区域地质填图从根本上来说是填绘地质填图单位,即将各填图单位及其空间关系和相互关系按规范和技术要求并按一定比例尺填绘在某种载体上(纸质或计算机桌面系统)。
因此,地质填图单位建立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填图的质量,而剖面测制是建立地质填图单位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无论实测或修测图幅都必须按规范要求测制地质剖面。
通过地质剖面测制,建立各类地质体(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混杂岩等)的填图单位和建造顺序(地质体内部和地质体之间的相对顺序),合理确定区域地质填图中各类地质建造体的填图单位,最大限度地提取各项区域地质填图所需指数(如时代指数、古环境指数、古气候指数、岩质指数、土质指数、水质指数、环境污染指数等)。
如沉积岩沉积层序,沉积盆地充填样式、沉积相、古地理、古生态和古气候等方面区域地质填图都是从剖面测制入手的。
剖面通常有实测剖面、修测剖面、详细路线剖面3种。
二、实测剖面方法与技术1.实测剖面的质量要求实测剖面是指在踏勘选定的某一地段内,沿一定方位实际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的过程。
是对剖面通过区地层时代、层序、岩性特征、厚度、古生物演化特征、含矿层位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手段。
在实测剖面工作中,凡是剖面线所经过的所有地质现象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进行测量和收集;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都要详细进行研究。
包括沿剖面线的地形变化;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厚度;古生物化石层位及所含化石的种属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及化石标本,采集各种分析样品等。
剖面实测多用导线法,对于极短的剖面可用直线法。
为了使实测剖面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选择好剖面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选择剖面线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剖面线要通过区内所有地层,即在剖面线最短的情况下,通过的地层越全越好。
地质填图常用图例汇总.
常用图例、花纹、符号123硅质白云质碳质有机质凝灰质复成分(硬砂质)砂质泥质钙质SiC粉砂质生物碎屑结核藻类超基性e基性中性酸性碱性玻基橄榄质玄武质安山质1.岩石特征成分、结构构造图例不等粒斑状似斑状等粒(花岗岩为例)英安质不等粒斑状片麻状S巨厚层状厚层状中层状页片状枕状杏仁状珍珠状(球粒)火山弹火山泥球球泡流纹质薄层状球状石泡气孔斑点状集块岩屑晶屑玻屑浆屑(塑性玻屑)用于火山碎屑熔岩渗透状用于熔火山碎屑岩用于熔结火山碎屑岩1、、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 000)。
2、赵温霞,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与高新技术应用,20033、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DD2001-02。
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时行)碎屑角砾状砾状条带石瘤状竹叶状用于沉火山碎屑岩鲕状透镜状豹皮状、斑花状结晶条纹(痕)状眼球状分枝状网状香肠状松散堆积物花纹砾U漂砾雾迷状岩块、碎屑砾石角砾砂细砂粉砂黄土砂砾石砂姜中砂粗砂红土粘土钙质粘土碳质粘土有机质粘土蠕虫状粘土淤泥泥炭土冰水泥砾贝壳层植物堆积层沉积岩花纹角砾岩砂质角砾岩泥质角砾岩钙质角砾岩硅质角砾岩铁质角砾岩人工堆积化学沉积腐殖土层填筑土巨砾岩砾岩粗砾岩中砾岩细砾岩含角砾砾岩FeFeFe砂砾岩石英砾岩石灰砾岩复成分砾岩钙质砾岩硅质砾岩凝灰质砾岩铁质砾岩冰碛砾岩砂岩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FeFeFe含磷砂岩含油砂岩交错层砂岩斜层理砂岩粉砂岩含砾粉砂岩含砂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粘土砂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长石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碎屑砂岩复成分砂岩粘土粉砂质砂岩泥质砂岩钙质砂岩含铜砂岩海绿石砂岩#·#·#·#··#·#凝灰质砂岩铁质砂岩铁质页岩铝土页岩含锰页岩含钾页岩油页岩粘土岩(泥岩)高岭石粘土岩水云母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泥晶灰岩(泥状灰岩)铁质粉砂岩含碳质粉砂岩含钾粉砂岩页岩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钙质页岩硅质页岩碳质页岩含碳质页岩凝灰质页岩砂质灰岩含泥质灰岩砂质砾岩硅质灰岩礁灰岩(未分)含藻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燧石条带灰岩结核灰岩页片状灰岩条带状灰岩斑点状灰岩碎屑灰岩角砾状灰岩砾状灰岩球粒灰岩瘤状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豹皮状灰岩亮晶灰岩粒泥灰岩颗粒灰岩串珠状灰岩泥粒灰岩泥灰岩砂质泥灰岩白云岩砂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3.岩浆岩花纹橄榄岩镁铁橄榄岩角状白云岩硅质岩纯橄榄岩角砾云母橄榄岩(金伯利岩)辉石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橄榄辉岩辉岩二辉岩MgFeFe紫苏辉石岩古铜辉石岩顽火辉石岩透辉石岩角闪石岩角闪紫苏辉石岩角闪透辉石岩斜长岩角闪辉石岩角闪二辉岩苏长岩辉长岩泥质灰岩含长辉岩含长紫苏辉岩含长二辉岩含长透辉石岩二辉辉长岩橄榄辉长岩玢岩辉长玢岩辉绿岩辉长辉绿岩辉绿辉长岩石英辉绿岩辉绿玢岩闪长岩辉长闪长岩辉石闪长岩角闪闪长岩黑云母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堇青花岗闪长岩闪长斑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岩角闪花岗岩紫苏花岗岩更长环斑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白岗岩花岗斑岩花斑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斑岩正长岩辉石正长岩角闪正长岩黑云母正长岩石英正长岩英辉正长岩正长斑岩霞石正长岩霞石正长斑岩霞斜岩霓霞岩人人人人人人霓辉岩碳酸岩方解石碳酸岩白云石碳酸岩稀土碳酸岩煌斑岩混合角闪正长岩碎斑状花岗斑岩斜长煌斑岩花岗质伟晶岩云煌岩辉长伟晶岩苦橄岩苦橄玢岩玻基橄榄岩玻基辉橄岩斑霞正长岩喷出岩熔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玻基纯橄岩玄武岩苦橄玄武岩橄斑玄武岩辉斑玄武岩拉斑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方沸玄武岩伊丁玄武岩碱玄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黑云母安山岩安山玢岩英安岩流纹岩流纹斑岩石英斑岩碱流岩霏细斑岩霏细岩珍珠岩松脂岩黑曜岩浮岩粗面岩角闪粗面岩黑云粗面岩石英粗面岩粗面斑岩粗安岩粗安斑岩响岩霞石响岩白石榴响岩黝方石响岩细碧岩角斑岩碱性粗面岩火山碎屑岩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流纹质熔集块岩流纹质熔角砾集块岩流纹质熔角砾岩流纹质熔凝灰角砾岩流纹质熔角砾凝灰岩流纹质熔凝灰岩流纹质熔结集块岩流纹质熔结角砾集块岩流纹质熔结集块角砾岩流纹质熔结角砾岩流纹质熔结凝灰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岩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角砾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集块岩流纹质角砾集块岩流纹质集块角砾岩流纹质角砾凝灰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流纹质浆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玻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玻屑凝灰岩流纹质沉集块岩流纹质沉集块角砾岩区域变质岩流纹质沉凝灰角砾岩流纹质沉角砾凝灰岩流纹质沉凝灰岩流纹质沉火山角砾岩凝灰质板岩(中性)绢云板岩绿泥板岩空晶板岩红柱石板岩千枚岩钙质千枚岩石英千枚岩绢云千枚岩绿泥千枚岩板岩钙质板岩硅质板岩砂质板岩碳质板岩Si Si Si Si Si Si Si SiC C C CCCCC 流纹质集块熔岩流纹质角砾集块熔岩流纹质集块角砾熔岩流纹质角砾熔岩流纹质凝灰角砾熔岩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绿泥片岩石墨片岩石榴片岩阳起片岩十字片岩红柱片岩堇青片岩蓝闪片岩滑石片岩蛇纹片岩橄榄片岩斜长绿泥片岩角闪石英片岩榴云片岩蓝晶硅线片岩十字黑云片岩钠长绿泥片岩黑云钾长片麻岩二云钾长片麻岩角闪钾长片麻岩辉石钾长片麻岩硅线钾长片麻岩二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十字黑云片麻岩硅线二云片麻岩白云母钾长片麻岩阳起蛇纹片岩帘石黑云片岩含蓝晶石黑云片岩蓝晶黑云片岩角闪石榴云母片岩正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片麻岩、副片麻岩钾长片麻岩硬绿云母片岩白云石绿泥片岩蓝晶云母片麻岩榴云片麻岩浅粒岩变粒岩变质砂岩长石石英岩石英岩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紫苏钠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变粒岩榴辉变粒岩橄榄变粒岩麻粒岩蓝晶石正长麻粒岩紫苏辉石长英麻粒岩辉石麻粒岩透辉石培长石麻粒岩绢云绿泥千枚岩片岩石英片岩角闪片岩黑云片岩二云片岩堇青石黑云母角岩红柱石黑云母角岩硅线石角岩硅线石堇青石角岩紫苏辉石角岩透辉石角岩透闪石角岩石榴石透辉石角岩橄榄石尖晶石角岩红柱石堇青石角岩石榴透辉硅灰石角岩角岩斑点角岩石英角岩黑云母角岩堇青石角岩绢云母角岩红柱石角岩辉石角岩含石英大理岩含磷大理石磷灰石大理岩蛇绿石大理岩滑石大理岩绿帘石大理岩方柱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阳起石大理岩黝帘石大理岩符山石大理岩符山石硅灰石角岩长英角岩辉绿角岩大理石大理石化灰岩白云质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石大理岩钠长大理岩硅灰大理岩石墨大理岩石榴石大理岩石榴石辉石大理岩镁橄榄石大理岩透辉石大理岩透辉石硅灰石大理岩镁橄榄石透辉石大理岩透辉石矽卡岩硅灰石卡岩矽石榴石卡岩矽透灰石石榴石卡岩矽条带状石榴石卡岩矽镁橄榄石硅镁石卡岩矽刚玉岩硬玉岩变流纹岩变安山岩变玄武岩紫苏麻粒岩绿帘石卡岩矽阳起石卡岩矽方柱石石榴石卡岩矽角砾状方柱石卡岩矽角砾状石榴石卡岩矽混染岩动力变质岩碎裂岩碎裂花岗岩碎裂灰岩压碎岩闪长压碎岩灰岩压碎岩构造角砾岩闪长质混染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化闪长岩玻化岩千糜岩花岗千糜岩绢云千糜岩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混合质片岩条带状混合二云片岩眼球状混合质黑云变粒岩混合质片麻岩混合质副片麻岩混合质黑云中长片麻岩混合质正片麻岩糜棱岩化闪长岩混合质变粒岩 混合岩渗透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香肠状混合岩混合质糜粒岩斑点状混合岩条纹(痕)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分枝状混合岩网状混合岩角砾状混合岩雾迷状混合岩黑云斜长角砾状混合岩角闪雾迷状混合岩均质混合岩斜长角闪均质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符山石卡岩矽方柱石卡岩矽钙铝榴石卡岩矽透辉石岩尖晶石透辉石岩镁橄榄石尖晶石岩方柱石化透辉石化阳起石化电气石化绿帘石化黝帘石化黑云母化白云母化绢云母化硅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叶蜡石化滑石化蛇纹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磁铁矿化黄铜矿化白云母混合花岗岩气成热液蚀变(多用于平面图,红色表示)夕卡岩化角岩化大理岩化白云岩化石英岩化碳酸盐化5.常用岩石名称符号v v 辉长岩斜长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黑云母闪长岩正长闪长岩σδδο δβ ξδδv 辉长闪长岩Γ γ ηγ γκ γδ γβ 未分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白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ξγ η ηο Γο ξ γξ 钾长花岗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斜长花岗岩类正长岩花岗正长岩浅成侵入岩βμδμγπι 辉绿岩辉绿玢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细晶质岩石γιλπγδπηπ 花岗细晶岩石英斑岩花闪长斑岩二长斑岩ξπργρχ 正长斑岩伟晶质斑岩石花岗伟晶岩煌斑岩深成侵入岩其他常见岩石br cg ss ds st sh cr ms ls ml 角砾岩砾岩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页岩粘土(泥)岩泥岩灰岩泥灰岩dol si sl ph sch gn og pg gnt 白云岩硅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正片麻岩副片麻岩变粒岩mi im mss hs mb tr sb ml pm 混合岩均质混合岩变质砂岩角岩大理岩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糜棱岩千糜岩脉岩符号石英脉酸性岩脉细晶岩脉伟晶岩脉中性岩脉辉长岩脉煌斑岩脉玢岩脉基性岩脉矿脉符号用元素符号()第四纪沉积相花纹冲积洪积冲积洪积坡积残积6.第四纪堆积物成因类型及沉积相花纹风积(砂)黄土冰碛冰水堆积湖积海积沼泽堆积化学堆积火山堆积成因类型及符号Q Q Q Q Q Q Q Q Q Q Q alpl pal el dl eld col dp ch s ca 冲积洪积洪冲积残积坡积残坡积崩积地滑堆积化学堆积人工堆积洞穴堆积7.沉积构造图例平行层理水平层理板状交错层理藻席纹层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丘状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鱼骨状交错层理包卷层理滑塌层理帐篷构造有胶结物晶洞层状晶洞叠瓦构造钻穴潜穴生物扰动缝合线逆粒序正粒序爬升层理叠层石核形石雹痕雨痕龟裂生物礁石膏假晶石盐假晶示底构造鸟眼构造平面遗迹收缩裂隙对称波痕不对称波痕沟模槽模重荷模碟状构造压刻痕变形层理8.化石图例无脊椎动物化石(未分)脊椎动物化石(未分)植物化石及碎片有孔虫叠层石笔石动物三叶虫苔藓动物珊瑚动物海绵动物古杯动物笑疑源类菊石腹足动物竹节石鹦鹉螺箭石放射虫牙形石介形虫叶肢介孢粉钙藻海绵骨针鱼类遗迹化石棘皮动物腕足动物双壳动物9. 地质体接触界线符号部分地段整合,部分平行不整合接触性质不明断层接触(用于柱状图)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岩层水平产状岩层垂直产状(箭头方向表示较新层位)倒转岩层产状(箭头指向倒转后的倾向)片理产状交错层理及倾斜方向片麻理产状10.地质体产状及变形要素符号实测整合岩层界线推测整合岩层界线推测角度不整合界线推测平行不整合界线实测平行不整合界线岩相界线混合岩化接触界线(符号红色)花岗岩体侵入围岩接触界线(箭头表示接触面产状)花岗岩体超动接触界线花岗岩体脉动接触界线花岗岩体涌动接触界线角度不整合火山喷发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实测角度不整合界线(点打在新地层一方,下同)实测正断层(箭头指向断层面倾向,下同)实测逆断层倾向及倾角平移正断层平移逆断层实测走滑断层推测走滑断层DcfDcf断层破碎带剪切挤压带直立挤压带区域性断层韧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实测复活断层推测复活断层早期剥离断层(英文字母为代号)晚期剥离断层(英文字母为代号、齿指向断层倾斜方向)逆冲推覆断层(箭头表示推覆面倾向)飞来峰构造构造窗隐伏或物探推测断层基底断裂背斜向斜复式背斜复式向斜箱状背斜箱状向斜梳状背斜梳状向斜短轴背斜短轴向斜倾伏背斜扬起向斜鼻状背斜穹窿隐伏背斜隐伏向斜背斜轴线向斜轴线复式背斜轴线复式向斜轴线箱状背斜轴线箱状向斜轴线梳状背斜轴线梳状向斜轴线短轴背斜轴线短轴向斜轴线倾伏背斜轴线扬起向斜轴线倒转向斜(箭头指向轴面倾斜方向)倒转背斜(箭头指向轴面倾斜方向)向形构造倒转背斜(箭头指向轴面倾向)倒转向斜(箭头指向轴面倾向)背形构造手标本光片标本薄片标本岩心标本构造标本定向标本煤岩标本岩石物性标本光谱分析样品化学分析样品水化学样岩组分析样差热分析样稀土分析粒度分析古地磁样同位素地质年龄样同位素组成样岩相标本微体化石样无脊椎动物化石脊椎动物化石植物化石12.标本和样品符号。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案例分析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案例分析在当今时代,地质勘查工作对于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在地质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深入分析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实践。
一、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一)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传统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分辨率和精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如高精度重力测量、高精度磁力测量和高密度电法等,能够更准确地探测地下地质结构和矿产分布。
以高精度重力测量为例,它可以探测到微小的重力异常变化,从而发现深部的隐伏矿体和地质构造。
(二)遥感技术的创新应用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但近年来在技术上有了显著的创新。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出现,使得地质工作者能够更清晰地识别地表的地质特征和线性构造。
此外,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更多的光谱信息,有助于对岩石和矿物的类型进行准确判断。
(三)地质信息系统(GIS)与三维建模技术GIS 技术可以将地质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管理和分析,为地质勘查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三维建模技术则能够直观地展示地下地质结构,帮助地质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通过将 GIS 与三维建模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地质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和预测。
(四)无人机勘查技术无人机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高分辨率影像,并且能够到达一些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
无人机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如可见光相机、多光谱相机和激光雷达等,可以收集丰富的地质信息,为地质填图和矿产勘查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技术创新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实践案例(一)某金属矿区的高精度勘查在某金属矿区的勘查中,采用了高精度重力测量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高精度重力测量,发现了一处微弱的重力异常区域,初步推断可能存在深部矿体。
巢湖实习—野外地质填图
野外地质填图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提纲
• 一、地质填图概述 •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 三、填图要求 • 四、地质填图报告的编写
巢北地质基础实习
一、地质填图概述
巢湖忠庙、姥山
一、地质填图概述
地质填图是由地质工作者在工作区范围内,选择一定的观 测路线和观测点对地质露头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和描述;并 通过一定的方法,采用各种符号,色谱和花纹,按一定比例尺 将出露在地表的地层,岩体,褶皱、断裂和矿产等概括地投影 到地形图上的工作。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1、确定填图单位
为了工作方便,习惯上常在野外填绘的地质草图(地形图) 上用铅笔绘成方格,每个方格一般2×2cm2。
A B CD E FGH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2、观测路线的布置 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有追索法、穿
越法和全面踏勘法。 • 穿越法:观测路线横穿岩层走向和主要构造方向 • 追索法:沿着各种地质界线进行走向追索 • 全面踏勘法:又称露头圈定法,没有严格的路线
2、区域地质填图 又称中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20万,少数地区用1:10万。这种地质图通常是在已经 做过踏勘性地质填图的地区进行,目的在于了解该区域内 较详细的地质情况、矿产分布及其价值。
一、地质填图概述
3、详细地质填图 又称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5万或1:2.5万。这种地质图往往是在区域地质填图圈定 的含矿地段或成矿有利地段、或在理论上有意义的地区进行, 目的在于对该区的地质情况作进一步详细了解,初步查明矿 产的储量、质量(或品位)、赋存条件。
C2
C1
1万填图技术要求
二、1:10000地质填图(一)工作方法1.1:10000地质草测采用追索法为主,结合穿越法进行。
观测点插统一编号的小红旗作标记,点线密度不作具体要求,地质点密度为18-20个/km2,以能合理控制主要地质体为目的。
对矿化、构造蚀变带等重要地段视具体情况适当加密,以准确反映其特征。
2.观测点用半仪器法(结合GPS)交汇于手图上,并按观测点的地质意义实地勾绘成图,在地质、构造线转弯处要定点控制。
3.填图中,对较难辩认的岩石、矿石及其它构造现象须及时采集标本进行鉴定或研究,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应做素描或照相。
4.对重要的地质体、构造、接触带、含矿层、矿化蚀变带等须沿走向追索,必要时采用槽探工程予以揭露。
5.填图时,对大于10米的地质体应标绘于图上,对小于10米具有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6.地质观察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
其内容及格式如下:(1).点号:DXXX(2).点位:利用测量控制点后方交绘。
(3).点义:如岩性控制点、岩性分界点、矿化点、构造控制点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4).岩性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颗粒大小、形状、含量。
地质构造、矿化、蚀变、地貌特征等。
(5).标本及样品编号。
(6).路线地质:各地质点间的路线地质均应认真细致观察,做好路线地质记录,对一些小的地质体及矿化、蚀变现象均应有所反映。
7.地质点的分布应均匀地布设,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野外记录要求单点描述,不得合并。
8.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须及时校对记录和手图,对采取的各种样品及时核对、登记外送,完成手图着墨、转点以及野外记录本中所有数据的着墨工作。
9.要加强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清图的日常整理,及时着墨。
同时,要在地质图上编绘主要地质剖面图。
10.要加强地质填图的室内整理工做,特别是文字记录补正、图件整饰着墨等。
大比例尺填图工作方法之一 侵入岩地区填图-王涛
际材料图、最终图)
5. 高质量文章、报告
6. 有影响力(举办有影响的野外现场会)
3. 高标准
1. 立项把关,问题明确、队伍强大。
2. 野外验收,任意检查图、路线,抽查率不少于?
3. 最终验收,同行专家评议为准。评审专家公开。
4. 公开发布(挂网、出版),前人图、实际材料图、最 终图,责任、荣誉。 5. 高质量文章、报告。 6. 有影响力(举办有影响的野外现场会)。
一、 专题填图几个问题 (四)如何做好专题填图
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
1. 高效---有效、省时、省力、省钱
底图用自作地形图或航片。不买图、不放大、不保密。成图再按要求 先编图。充分利用前人资料和遥感等技术。找出问题,有目的填图 路线布置,灵活,露头好,省力 手图+数字化,手图-实际材料图-最终图一体化: 手图+掌上机填图。手图用于野外填图、连图,每天-每周入机,可不交? 省去整理、涉密 工作量科学、满足要求 路线<400km(一幅5万,新规范) 剖面测制实效。不强制要求,满足要求的信手剖面
编制图件,明确遗留问题,确定主攻目标
承担队伍
一、 专题填图几个问题 (三)如何开展专题填图? 3. 填图
观测点、路线多种方式
工作量取决于控制程度和问题的解决
一种(大)比例尺为主,多比例尺配套填图。
如 5-2.5 万为主,配上大比例尺( >2 万)解剖图和小比例尺 (25-50万)框架图(如矿区、蛇绿岩、混杂岩填图需要 1:1万 等)。
高质量5万构造填图,揭示秦岭杂 岩向西挤出抬升。JG评语“This is very good paper(Wang T
et al., 2006, J. Geol.)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最终稿)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一、通过剖面测统一地质填图单元在开展地质填图之前,必需建立统一的地质填图单元。
此项工作主要是通过实测地质剖面研究建立地质填图单元。
测制能控制全测区各时代地层的地层剖面、岩浆岩剖面变质岩剖面及构造地质剖面,划分出可供填图使用岩石地层单位(含火山岩)及岩浆岩单元和变质岩单元和构造单元(断裂和褶皱)。
剖面必须部署在地质体露头良好和具有代表性的剖位测制。
剖面测线尽可能垂直地层走向,夹角一般不要小于30º(特殊情况例外)。
(一)地层剖面在无明显变质或浅变质沉积岩区,按1:5000精度测制主干地层剖面和辅助地层剖面。
建立起工作区基本地层层序,尽可能开展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层序地层的划分及沉积岩相和沉积盆地演化及地层含矿性的综合研究,并采集相关测试样品和古生物样品。
研究区内至少有一条比较完整的地层剖面能对测区出露地层达到基本控制。
当测区内剖面不能满足研究要求时,即应在相邻图幅补充测制剖面进行完善。
辅助剖面测制重点主干补救主干剖面尚未很好解决的地质问题和控制岩相变化。
(二)岩浆岩剖面岩浆岩剖面包括火山岩剖面和侵入岩剖面两部分。
火山岩剖面:具有岩浆岩剖面和地层剖面的双重特性,一般在地层剖面中部署,按岩浆岩研究要求观察研究并采集相应测试样品。
由于火山岩的岩相变化较大,应尽可能性能部署辅助剖面控制。
侵入岩剖面:剖面部署一般垂直于岩体长轴和面理(或线理)方向测制。
正确划分不同期次(或序次)侵入体,并进行相带划分,采集必要的岩矿标本、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稀土和同位素年龄样品。
对岩体侵入接触变质带要作重点研究。
重点研究岩体含矿性及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
剖面比例尺大小据岩体大小和岩石和岩相复杂程度而定。
大型岩体(大岩株和岩基)的剖面测制可用高精度GPS仪测量数据定位成图。
(三)变质岩剖面变质岩剖面包括有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三个部分。
在各条地质剖面测制过程中,均应有变质岩剖面的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数字地质填图
美国(自主研发): 在阿拉斯加试行 澳大利亚(自主研发): 全面实施, 并将掌上机采集的野外原始数据全部 入库上网(不写报告和说明书)
英国(自主研发):最早提出研发数字填图技术,但一直没在野外推广, 仅限于室内建库。
通过1:25万填图,细化玄武岩北部边缘特征,理解古近纪构造 ,上、下板块的构造关系及和上、下板块接触带有关的浅成低 温贵金属矿床潜力
通过1:5万填图,限定古老大陆(28亿年)和较年轻的洋壳碎 片(27亿年)的接触关系,解决构造演化和矿产资源潜力 确定晚太古代绿岩带构造岩石和构造位置;确定古元古代构造 热事件的范围、性质;调查晚太古代大陆地幔和下地壳演化; 识别基本的构造边缘;研究矿产资源与区域地质、构造历史的 关系 通过1:5万基岩和第四系地质填图,了解前陆地层、生物地层、 相分布和构造特征,调查矿产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潜力 解决地体间相互关系,矿床古地理位置模型,构造事件的时间 和性质,相对于北美克拉通地体的活动性,构造边缘性质
英国地质填图
基岩地质图 地表沉积图 基岩+地表沉积地质图 地表沉积+简化基岩图 综合地质图 不同比例尺的三维地质图
英国地质图系列
1:250000地质图系列 1:50000地质图系列 1:25000地质图系列 1:10000地质图系列
三维地质图在油气勘 探和CO2储存中的应 用示意图
国内外区域地质调查 技术方法简介
引自 英国地质填 图野外工作指南 (Jerram and Petford , 2011)
张克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
2018- 3- 25
中国地质填图 技术方法简介
我国近年执行的区域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特殊区填图试点
高山峡谷区 基岩裸露区 岩溶区 戈壁荒漠区 荒漠草原区 浅覆盖区 森林沼泽区 南方强风化区 平原区 深覆盖区
基底界面起伏推断模型
深部地热找矿等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1层次:槽型钻+DEM构建浅表(3m)第四纪沉积物粒度三维空
间分布模型,服务土地规划利用,浅表地基工程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2层次:钻探+综合测井构建第四纪地层空间结构模型
服务地下空间利用,含水层划分,浅层地热资源开发
中砂 粗砂 粘土 地质
黄土区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发育区
我国现今试行的区域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特殊区填图试点
示例:平原区多层次填图方法
三个层次目标、有效技术方法组合、成果创新和应用探索
深覆盖平原区多层次地质结构调查
填图 目标 遥感
浅表地质填图
第四纪以来松散层地质填图 第四纪地 质钻探 多重地层 划分
冀北尚义陆相盆地1:5万填图:岩石地 层+沉积相和盆地分析要素填图
内幕花岗岩谱系单位填图及大比例尺构造填图
辽西火山机构+岩性组合+岩相作 为图面表达的基本要素
狼山地层(岩石)+构造-构造系统填图
祁连蛇绿混杂带基质+岩块+变形填图
北衙“岩体-蚀变-矿化”填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现今的国际填图合作
与西澳地调局联合填制出版3幅地质图(西澳1:10万2幅、中国1:5万1幅) ①厘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②首次在混杂岩北部发现典型埃达克岩;③提出 北山地区构造演化新模式;④1:5万区调技术标准修订、样板图幅参考
国际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 大利亚等国的地质填图有比我国更为系统的系列 “填图指南”,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使用的 《Basic Geological Mapping地质填图基础》、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Field沉积岩野外工 作》、《The Field Description of Igneous Rocks火 成岩野外描述》、《The Field Description of Metamorphic Rocks变质岩野外描述》、《The Mapping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地质构造填图》、 《Field Geophysics 野外地球物理》,美国出版的 《Suggestions to Authers of the Rep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美国地质调查报告 编写建议》 。简称“欧美填图六指南”
加拿大“国家地质填图计划”主要项目及目标任务
项目名称
Slave省 Prairie省第四纪地质 安大略地表地质
项目目标
开发丰富的地学数据库,用于贱金属和贵金属勘查和土地利用 及环境规划,并理解地质演化 开发第四纪矿床综合模型 通过地表和亚地表填图,识别区域含水层
英属哥伦比亚省尼查 考项目
苏必略太古代大陆和 大洋构造演化与矿产 丘吉尔河西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与加拿大萨省地调局联合填制并公开发表2 幅1:2万地质图 ①查明古元古代表壳岩和侵入体特征 ②查明构造和变质演化 ③研究VMS铜锌矿成矿潜力 ④提供大比例尺填图参考
2015
2016
构建新的区调技术标准体系 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主要工作
我国区调已形成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但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一是更新和补充的不够。二是标准繁多,重 复冲突现象突出。 构建三个系列标准
自然伽马等测井参数来反映地层粒度、泥质含量和分选性,确立各个钻孔 主要地质时期的地质分界线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3层次:区域重力反演+浅层地震勘查推断深部基岩和地质界面
服务区域稳定性评价、深部地热资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关键地质问题区填图试点
开展了陆相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前寒武纪变质岩、复杂构造区、 蛇绿混杂岩、矿区等不同类型填图试点,初步总结方法
英国
1:1万为主,标准图幅25km2 少量1:2.5万
1:10000 sample
1:25000 sample
英国
1:1万约完成陆域国土面积1/2 1:2.5万仅在西部和北部少量地方开展
1:1万
1:2.5万
澳大利亚地质填图
地质图要客观、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图区内的地质 实际,为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提供可靠、实用、 便于使用的基础地质资料 填图 理念 地调与 矿产 资 料 收 集 野 外 工 作 地调与 科研 成 果 表 达 地质 背景 支撑 条件
国外新一代地质填图计划(目的任务)
美国 “国家合作地质填图计划(NCGMP)” (1992年启动)
加拿大“国家地质填图计划(NATMAP)” (1991年启动 ) 加拿大“能源和矿产地质填图计划(GEM) ” (20082013年) 澳大利亚“国家地质填图协议(NGMA)” (1990年启动 )
① 规范:1:5万区调/1:5万覆盖区
② 方法指南:四大岩类区/造山带/特殊区/野外工作手册
③ 术语和产品格式:岩石分类命名/图例/数据库建设/岩 石地层单位代码
提供样板图幅,建立野外填图培训示范基地
国外发达国家 地质填图简介
美国地质填图标准与填图方法
美国地质图符号标准; 北美科学语言标准; 北美地层规则(与加拿大共同制定); 1:2.4万构造地质填图要求; 数字填图技术(阿拉斯加地区试用); 元数据; 地质特征的科学描述和位置精度标准; 美国地质报告编写建议(1909年第1版,1991年 第7版); 9. 对评审地质图与剖面图的建议; 10. 出版指南。 1. 2. 3. 4. 5. 6. 7. 8.
丹麦:从中国引入,试行
所有国家都建数据库
地质填图的 基本准则
区域地质调查的最基本准则:
取全取准各类 地质观测资料
突出野外如何调查? 突出所获野外第一手资 料齐全、真实、科学、 前沿!
温家宝1960年在北京周口店地质填图实习
取全取准各类地质观测资料
温家宝1972年野外地质填图记录
取全取准,需地、物、化、遥综合运用 遥感数据收集与利用 遥感地质解译工作重点是:区域构造格 架解译;各类地质填图单元解译;矿产地 质解译(如已知成矿、控矿地质体、地质 构造追索圈定,与成矿、控矿相关的遥感 线、环、纹、斑、色调等特征影像提取, 与成矿、控矿相关的隐伏岩体圈定等)。 灾害、环境地质解译(如滑坡、泥石泥、 地裂缝、地面塌陷圈定等)。
实施 过程
质量 控制
社会服务(用户评价)
(1)根据矿业开发的需要, 优先选择成矿有利部位,逐步 推进。 (2)根据成矿带特征,分别 设置不同的填图小组,持续在 一个地区开展工作,形成区域 专家—国际地质大会 (3)根据地质特征分配人员
西澳项目组织
俄罗斯地质填图
提出了填绘国家地质图系列、国家地质生态图系列 和国家海域地质图系列的计划。
英属哥伦比亚省东北 部和西北区南部 古太平洋边缘
加拿大“能源和矿产地质填图计划(GEM )”
包括:1)GEM-能源地质填图;2)GEM-矿产地质填图
GEM 地质填图目的:应用现代地质方法和标准进 行北极地区地质填图,评价能源和矿产资源潜力 。 填图原则:填图采取多单位、多学科综合研究, 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和环境评价相结合,基 岩地质填图与第四纪地质填图相结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英国、澳大 利亚等国地 质填图的系 列“填图指 南”
美国1:2.4万构造 地质填图要求
捷克1:2.5万地质 填图技术要求
我国在20年前(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 期)为提高填图质量,大力引进地学新理 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相继开展了一系列 区调填图方法研究与总结,出版了《沉积 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 《火山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 南》、《花岗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 法指南》、《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 图方法指南》,习称为“四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