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1)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1)](https://img.taocdn.com/s3/m/29bf955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c.png)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习阅读文章时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评价人物的不同角度。
(2)了解比喻与夸张的表达特点。
(3)了解自古以来,我国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
2.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阅读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阅读文章时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评价人物的不同角度。
【难点】学习阅读文章时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评价人物的不同角度。
资料与工具: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交流平台”。
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出示文中重点的语句。
抓住人物语言、神态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3.探讨评价人物的角度。
4.教师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
(1)我们要结合事件,对人物作出评价。
例如,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从他五次历险的经历中分析出来的。
从他叙述历险经过时,添加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点儿虚荣心的特点。
评价人物要立体、全面。
(2)评价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这样就能更好地评价人物。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从“盼望、饿、安静、喜欢、厚”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示例:(1)盼望:漂泊异乡的儿子要回来了,母亲觉得一天的等待仿佛过了一年。
(2)饿: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觉得自己的前胸已经贴在了后背上。
(3)安静:校园里安静极了,连树叶落到地面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4)喜欢:蒙蒙非常喜欢那本书,恨不能把那本书都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去。
(5)厚:东北边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脚下去直接没过了腰。
(二)第二题。
课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74e6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f.png)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名著及其作者,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熟记名著及作者。
2.能够正确理解文本中的生僻字,能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运用课本知识,独立完成文章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等任务。
4.初步了解祖国文化传统,发挥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名著选读:《红楼梦》、《小燕子她爸爸》等。
2.生字词学习:常见生僻字的字形、字义及用法。
3.阅读理解:有关名著及现代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文化故事。
4.写作表达:以《红楼梦》、《小燕子她爸爸》为依托进行写作练习。
5.口头表达:课文鉴赏、说话方言、宋词朗诵等。
三、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
2.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如课外阅读、广告创作、实际体验等。
3.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幻灯片、视频等展示文化信息。
四、教学步骤1. 名著选读1.阅读《红楼梦》和《小燕子她爸爸》等名著的相关章节。
2.朗读、背诵、默写名著及作者,了解其文化内涵。
3.小组合作,以有关名著为题材写作短文,展示个人见解和分析。
2. 生字词学习1.学习常见生僻字的字形、字义及用法,练习写出规范的笔画和读音。
2.运用生字词,比较用词的优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1.阅读有关名著及现代文化的故事,理解其中的人文关怀,掌握其文化内涵。
2.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猜测、推断、概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表达1.以《红楼梦》和《小燕子她爸爸》为依托进行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比较不同文章的结构、语言、用词,分析其表达手法,提高写作表达水平。
5. 口头表达1.课文鉴赏:对教材中的经典句子、成语、谚语进行口头表达,多角度描述和涵义分析。
2.说话方言:运用本地话、方言等进行口头表达和演讲表达,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宋词朗诵:选择部分优美的南宋词句,进行朗诵和鉴赏,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质量和理解能力。
语文园地二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二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81aa4b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3.png)
语文园地二(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主要包括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三个部分。
古诗词鉴赏选取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分析诗词的意境、用词、韵律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文阅读选编了一篇记叙文《草原小木屋》,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主题。
作文训练则是围绕“我的梦想”这一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登鹳雀楼》,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通过阅读《草原小木屋》,培养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指导学生围绕“我的梦想”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登鹳雀楼》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2. 《草原小木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理解。
3. 学生写作时的思路拓展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
2. PPT课件。
3. 黑板、粉笔。
4. 学生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梦想”的理解,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2. 古诗词鉴赏:- 介绍作者背景,解读《登鹳雀楼》。
- 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用词、韵律等。
- 引导学生背诵诗词,感受其韵律美。
3. 现代文阅读:- 介绍《草原小木屋》的背景,引导学生阅读。
- 分析文章内容、人物形象、主题等。
- 讨论文章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
4. 作文训练:- 讲解写作要点,指导学生构思。
-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 选读优秀作文,进行评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1. 古诗词鉴赏:列出《登鹳雀楼》的重点词句,分析其意象、意境。
2. 现代文阅读:列出《草原小木屋》的关键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主题。
3. 作文训练:列出写作要点,提醒学生注意。
作业设计1. 背诵《登鹳雀楼》。
2. 总结《草原小木屋》的主题,写出自己的感悟。
3. 围绕“我的梦想”写一篇作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b3f71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2.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语文园地》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本读本,也是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必修书籍之一。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园地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次教案将对《语文园地》六年级第二册进行解读,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语文园地》。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 熟悉《语文园地》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内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本中的词汇和句子。
2. 了解传统文化,做好相关知识的铺垫。
3.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传统文化。
2.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
2. 案例分析法。
3. 互动答题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资治通鉴1.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资治通鉴这本书的出版背景,作者,写作时间等相关知识,为进一步讲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2. 读一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问题:(1)《资治通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2)《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3)《资治通鉴》的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4)《资治通鉴》收录了什么内容?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子,例如“编年体”等专有名词。
4. 分小组讨论,学生们就什么是编年体以及其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课:大雪红梅1. 教师向学生介绍“大雪”的时间、特点等相关知识,为后续分析文章内容做好准备。
2. 学生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2)文中“大雪红梅”这一搭配有什么意义?(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例如拟人、比喻、象征等,学生们通过阅读分析体会其中的美感。
第三课:诗经1. 教师向学生介绍诗经的背景、起源、代表作品等相关知识,为分析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2. 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诗经进行朗诵和解析,进一步深入了解诗经文化。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40fb4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1.png)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能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4、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学习重难点1、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2、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书中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吧!2、(出示图片)用一两个词来评价这三个人物。
过渡: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走进外国文学作品,去感受人物的魅力呢?3、出示段落:“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
”⑴交流: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性格的汤姆·索亚?教师归纳:充满虚荣心的汤姆。
⑵从这部小说的其他情节中你还能读出怎样的汤姆?引导学生从小说情节中找出具体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⑶师总结归纳:阅读文学名著,可以从具体的情节中,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4、出示段落: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⑴认真读句子,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桑娜?⑵你还能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人物描写吗?预设:“总的说来……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从这段心理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鲁滨逊强大的内心和坚强的意志。
⑶总结归纳: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特点。
5、出示段落:“尼尔斯心里想:……他们会伤心的。
”⑴交流: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尼尔斯?⑵总结归纳: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我们要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不能以偏概全。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14b5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d.png)
文化自信:理解并积累谚语。
思维能力: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语言能力: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审美创造:理解积累谚语。
教学
内容
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理解并积累谚语。
四、日积月累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诗的意思为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不要以为只有你行,也有比你更强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二、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要求大家在阅读名著时,对文中人物作出多角度的评价。
读名著时,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可以对书中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作出评价。由于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所以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例如,读《骑鹅旅行记》时,抓住尼尔斯、鸡群、大黑猫和牛群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可以体会到尼尔斯是一个经常欺负小动物,喜欢搞恶作剧的,淘气、调皮的坏孩子。但读到“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时,又可以体会到尼尔斯是一个热爱家庭、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三、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1f8a1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6.png)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案篇1教材分析:位于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绚丽斑斓,作者用生动明快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色彩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为了我们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
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但他们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六年级学生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及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出五彩池景美情美语言文字更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
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l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含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96460fab9d528ea81c779ab.png)
二、日积月累
1.古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总结了许多名言警句,直到今天仍对我们的言行有指导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理解句意。
(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明朝时期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意思是别以为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出发得更早的人。引申为:不要以为只有你强,还有比你更强的。
饿 安静 厚 盼望 喜欢
三、布置作业
1.评价最近读过的一本书中的一个人物。
2.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某人遇到困难时的样子。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一、词句段运用——修辞的妙用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例句。自读句子,对比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组交流,指名答。
3.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
教学建议:语文园地中需要积累的语文知识,只理解还不够,还应该贴近生活。所以,教学词句段的运用部分时,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反复地训练,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会运用。
鲁滨逊:他充满了探索和冒险精神。因向往海外的天地,他放弃安逸而平庸的生活毅然远行,及至获得成功,亦不肯停息。虽然流落于无人的荒岛28年,但却靠双手在艰苦中赢得了生存的权利。他坚信人的聪明才智及劳动能战胜任何困难。这个信念使他终于成了生活的主人、荒岛的征服者。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051a7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e.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语文园地二中的新词汇和成语;能准确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教授语文园地二中的新词汇,包括词义、用法,并通过例句加深理解。
2. 成语学习:讲解成语的来源、含义和用法,让学生通过例句学会正确使用成语。
3. 课文理解: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造性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新词汇和成语的学习与运用;课文的深入理解。
2. 难点:成语的正确使用;写作中的思维拓展和表达准确。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2. 学具:学生需准备笔记本、文具,用于记录重点和做笔记。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知识学习:讲解新词汇和成语,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3. 课文分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和事件。
4.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词汇:列出重点词汇,附上词义和例句。
- 成语:展示成语及其含义、用法。
- 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标注重点段落。
作业设计1. 词汇练习:用新学的词汇造句。
2. 成语运用:用成语编写小故事。
3. 写作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 教师需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
- 学生应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学生不仅掌握了语文知识,还培养了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二》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二》](https://img.taocdn.com/s3/m/31573aa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3.png)
课题
语文园地二
课时
2课时
课型
基础练习课
教
学
内
容
“一主”教材:语文园地二。
教
学
目
标
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想想哪个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出示学习单小组交流学习
课文
人物评价
评价依据
2.小组派代表交流。
预设1: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预设2:我会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温柔善良而又勇敢啊!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把这种方法复习一下。请大家读课本第1句话,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句。
(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这句话中“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村里的人们看到两个得救的孩子喜极而泣的情景,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4.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 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 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de2c6f4431b90d6d85c746.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2.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句子。
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
【教学重难点】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2.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句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读一读,找规律。
你读了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对书中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人物,因为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
2.练一练,学运用。
读一读下面的段落,说说你对人物有什么评价。
他站在镜子前面闭上眼睛,过了好几分钟才睁开。
当时他估计怪样子肯定消失了。
可是怪样子并没有消失,他仍然像刚才一样小。
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他实在无法忍受,捡起一块石头朝他们扔了过去,并骂道:“住嘴,你们这群乌合之众!”猫稍稍睁了睁眼睛,里面射出了一道寒光。
他先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然后才说:“要我帮你的忙?是不是因为你经常揪我的尾巴?”这时男孩恼怒了。
他已经完全忘记他现在是多么弱小无力。
“怎么着?我还要揪你的尾巴!”他说着便向猫扑了过去。
男孩对猫并不示弱,反而向前逼近了一步。
这时猫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
男孩感觉到猫的爪子穿过他的背心和衬衣,刺进了他的肉皮,锋利的犬牙触到了他的咽喉上。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9204d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5.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学习并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2. 成语天地: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
3. 阅读训练: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4. 写作训练: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难点:理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字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生字词,学习成语,进行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
4.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二2. 副生字词、成语、阅读、写作3. 内容:生字词列表、成语解释、阅读训练题目、写作练习题目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做题: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生字词、成语、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本教案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严谨的用词,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园地二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生字词和成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写作水平。
通过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以及板书设计,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74742b79ec3d5bbfd0a74b1.p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二二、选择题2.在拐角处等我安宁①那是我最敏感脆弱的年少时光,16岁,读高一。
②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个成绩优异又大大咧咧的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照样意气风发。
我也不像骄傲的张小凡,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谁都爱理不理。
男生们都说,“看张小凡的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学习好点,长得漂亮点,有什么了不起呢!不过是个农村来的,哪比得上人家安安。
”③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不愿意这样一次次地被人家拿来与张小凡作比较,尤其不愿意听到“农村”这两个字眼。
我的父母,若是农民也就罢了,但他们却是从农村来到这个城市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居民。
母亲在一家医院做洗衣工,双手长年累月都是破裂红紫的;而父亲,则蹬着一辆三轮车,大街小巷地跑着拉散客。
偶尔,我站在教室的阳台上,会看到父亲迎着风,吃力地蹬着三轮车从校门口驶过。
④但我知道,父亲是不会违背约定,在校门口停留的。
父亲一直都为我这个女儿而感到骄做,所以每个周六下午,不管有多少挣钱的活计,他都不会去做,只为拉我这唯一的客人。
我借着校门口车太挤看不清他,还有我作为学生干部要给老师汇报工作为由,让父亲在离校门口约有一百米的拐角处等我。
⑤张小凡与我一样,会等到所有学生都走了,才离开教室。
她是个非常用功的女孩,所以周六放学后,也要留在学校看书。
而我,就在她均匀的呼吸里,一边“哗哗”翻着课本,一边祈祷她快些离开。
这样,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边的尘灰。
⑥可是,张小凡却总是在把所有事情都做完后,才安静地离开。
照例是轻扬着下巴,眼神冷静淡定。
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楼道里渐行渐远,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继而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
⑦每次父亲老远看到我,都会开心地按铃。
我迎着这清脆的铃声走过去,总会觉得愧疚,然后便恨张小凡。
若不是她,父亲也不会饥肠辘辘地等我那么久。
⑧又一个周六,我在张小凡走后,向学校外的百米拐角处飞奔。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https://img.taocdn.com/s3/m/213f0f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8.png)
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二》。
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与“交流平台”中的阅读伙伴和身边的阅读伙伴交流等方式,既从整体上把握,又留意细节,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人物,从而提升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学为中心”,运用“比较”“拓展”“合作”等学习策略,开阔学生的思维,真正落实学习目标。
分为三部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园地二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习写夸张句。
最后是积累《增广贤文》中的五句名言警句。
二、教学目标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3.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4.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学习仿写夸张性句子。
2.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我心目中,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的语言的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1.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评价人物。
2.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我心目中,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的语言的巧妙之处。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够读懂要求;习作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比较困难,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分角色朗读入景体验法,同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法,仔细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文中的情感,做到读中悟,悟中读,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第2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5d4a3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a.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词语、成语、俗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2. 成语积累:学习本单元的成语,理解其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 俗语学习:学习本单元的俗语,理解其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4. 文学欣赏:欣赏本单元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词语、成语、俗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和俗语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词语盘点: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成语积累:学习本单元的成语,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4. 俗语学习:学习本单元的俗语,通过讲解、举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俗语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5. 文学欣赏:欣赏本单元的文学作品,通过讲解、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2. 词语盘点3. 成语积累4. 俗语学习5. 文学欣赏七、作业设计1. 复习本单元所学的词语、成语、俗语,并能正确运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a45e7e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4.png)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3.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4.积累《增广贤文》中关于读书、做人方面的民间谚语。
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挑选自己喜欢的译文并说明理由。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2.能结合语境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重点)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激趣导入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那些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又怎样评价我们课文中的人物呢?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2.自由读“交流平台”(课件出示)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
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3.合作探究:回顾本单元课文,填写学习单,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和评价依据。
人物课文评价依据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生活能力强,聪明不畏艰难能驯养动物、培育庄稼、建房……3.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方法总结。
①结合与人物相关的具体情节,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具体描写,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0d244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c.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词汇、成语、俗语及其含义。
2. 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成语、俗语进行表达。
3.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教学内容1. 词汇: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新词汇及其用法。
2. 成语:学习并理解语文园地二中的成语及其含义。
3. 俗语: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俗语,并能正确运用。
4.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汇、成语、俗语的学习与运用,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成语、俗语的正确运用,阅读理解的深入,写作的创意与实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语文教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语文园地二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语文园地二中的词汇、成语、俗语,并进行举例说明。
3.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实践:教授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二2. 词汇、成语、俗语列表3. 阅读理解重点4. 写作技巧提示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写作练习,创作一篇短文。
3.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提前了解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语文园地二中的词汇、成语、俗语有了深入的理解,并能正确运用。
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写作技巧也有所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成语、俗语的运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学生的写作创意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786b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9.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和特点。
2.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2.教学材料:相关习题和教师备课笔记。
3.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语文园地二》封面,并向学生介绍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重点强调《语文园地二》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包含了各种丰富的文章和习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
Step 2:解析教材结构教师用黑板将《语文园地二》的目录和各篇文章的题目列出来,然后解释每篇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教学材料或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Step 3:讨论文章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每篇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绎一些情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4: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对不同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展示给全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思考,并帮助他们改善表达能力。
Step 5:巩固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材料和习题,设计一些巩固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口头提问,也可以让学生书面完成相关练习。
Step 6: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做出相应调整和改进。
四、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文章和书籍,提高语文素养。
2.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3.鼓励学生参加语文比赛和朗读比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习题,巩固已学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习得阅读名著的方法。
2.通过词语比较,了解通过夸张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人物心情的方法,并尝试
运用。
3.了解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并积累背诵。
以看出来。
2.出示文中重点的语句。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3.探讨评价人物的角度。《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
孩?除了顽皮、淘气,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他担心父母发现雄鹅不见
后会伤心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个好孩子。)
4.教师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
(1)我们要结合事件,对人物作出评价。例如,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
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从他五次历险的经历中分析出来的。从他叙述历险经过时,
添加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点儿虚荣心的
特点。评价人物要立体、全面。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有淘气、
顽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经历了骑鹅旅行之后,他更是变成了一个具有
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教学重点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
价人物。
2.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
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教学难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学的几篇文章吗?
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说一说从哪里可
欢哪一个。
1.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写出了场面的伟大,
同时给人无尽的遐想,可以是辉煌的,也可以是激动人心的……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
地的眼泪”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日积月累”。
(8) 70岁:古稀之年。释义:出自唐代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用“古稀”指人七十岁。
(9) 80~90岁:耄耋之年。释义:耄耋:指老年,高龄。出自汉曹操《对酒》: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后多用“耄耋”指人八九十岁。
(10) 100岁:期颐之年。释义: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指
年。
(2)饿: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觉得自己的前胸已经贴在了后背上。
(3)安静:校园里安静极了,连树叶落到地面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4)喜欢:蒙蒙非常喜欢那本书,恨不能把那本书都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去。
(5)厚:东北边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脚下去直接没过了腰。
(二)第二题。
课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
1.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并读一读。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题目中涉及的词语都是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
特定称谓。)
3.全班交流每句话的意思。
(1) 13岁:豆蔻年华。释义:出自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2) 15岁:及笄之年。释义: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
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3) 20岁:弱冠之年。释义: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成
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为体犹未壮,所以叫作弱冠。
(4) 30岁:而立之年。释义: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年至三
十就可自立于世。后来就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5) 40岁:不惑之年。释义: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
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
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
这些心理、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尼尔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加点部分的共同特点是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
(6) 50岁:知天命之年。释义: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指
年至五十,能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运。后来就用“知天命”指人五十岁。
(7) 60岁:花甲之年。释义:旧时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故
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复杂。
手法。第一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人们的喜悦和激动。第二句话运用
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节到来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八儿的高兴程度。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物的不
同心情。)
2.从“盼望、饿、安静、喜欢)盼望:漂泊异乡的儿子要回来了,母亲觉得一天的等待仿佛过了一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
价人物。
2.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
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
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
(2)评价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中的鲁滨逊,正是由于受当时英国的航海和冒险热潮的鼓动,而参加的冒险活
动。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通过这些
描写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这样就能更好地评价人物。例如,《骑鹅旅行记》(节
选)中“‘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