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塑性力学(2015-06-10)

合集下载

岩土弹塑性力学教学课件(共13章)第3章_应变状态

岩土弹塑性力学教学课件(共13章)第3章_应变状态

§3.1 应变状态11
• 三个刚性转动分量及6个应变分量合在一起,才全 面反映了物体变形
xyz x y z xy yz zx
B
B’’ 刚性转动
B’’’
B’
变形
A 刚性平动 A`
§3.1 应变状态12
• 工程应变: ln l0
l0
变形后长度 原始长度
不适用于大变形
• 自然应变/对数应变:
在塑性变形较大时,用-曲线不能真正代表加载和变形的状态。
x y z
• ——弹性体一点的体积改变量
• 引入体积应变有助于简化公式。
• 大于零表示体积膨胀,小于零体积压缩。
• 注意:土力学中塑性体应变符号约定相反。
§3.2 主应变与应变主方向8
应变Lode参数: 为表征偏量应变张量的形式,引入应变Lode参数:
22 3 1 3
1
(1.66)
如果两种应变状态με 相等,表明它们所对应的应变莫尔圆 相似,也即偏应变张量的形式相同。
Vz y
;
zx
Vz x
Vx z
;
§3.3 应变率张量 2
小变形情况下,应变速率分量与应变分量间存在如下关系:
x
Vx x
du x dt
d dt
u x
x
u x
y
Vy y
dv y dt
d v
dt
y
y
v y
z
Vz z
z
dw dt
d w dt z
z
w z
线应变速率
j
Vj,i )
(1.56)
§3.3 主应变与应变主方向 4
由于时间度量的绝对值对塑性规律没有影响,因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3)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3)

•σ1、σ2、σ3为三个塑性势函数:
6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
3 塑性位势理论(续)
d ijp d1 1 2 d2 d3 q 3 ij ij ij
d1 d1p , d2 d 2p , d3 d 3p
di求法:等向强化模型的三个主应变屈服面
v ij p v q ij p q
1
2

ij

p
3

p v p q p
v
ij
q
ij

ij

p v p q p
v
ij
q
ij

ij
不完全等向硬化
等向硬化
硬化模量为:A=1
8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
3 塑性位势理论(续) •屈服面与塑性势面的关系:
(1)塑性势面确定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屈服面确定 塑性应变增量的大小; (2)屈服面必须与塑性势面相应,如塑性势面为q, 则相应的塑性应变与硬化参量为qp ,屈服面为q方向 上的剪切屈服面fq(ij ,qp),即qp的等值线; (3)三个分量屈服面各自独立,体积屈服面只与塑性 体变有关,而与塑性剪变无关; (4)由dq、d引起的体变是真正的剪胀 ; (5)屈服面与塑性势面相同,是相应的一种特殊情况。
2

12
Q d qp d q
1 Q d p d q
d与只有在势面为圆形时相等
1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
3 塑性位势理论(续) •举例:米赛斯,屈瑞斯卡,统一剪切破坏条件 3.3 传统塑性位势理论剖析
•岩土界的四点共识:
(1)不遵守关联流动法则; (2)不具有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应力唯一性假设; (3)岩土材料应考虑应力主轴旋转; (4)莫尔-库仑类剪切模型产生过大剪胀;剑桥模 型不能很好反映剪胀与剪切变形;

岩土塑性力学原理—广义塑性力学(郑颖人)

岩土塑性力学原理—广义塑性力学(郑颖人)



2 zx

I
3


x
y
z

2
xy
yz zx

x
2 yz

2
y zx

2
z xy
II121(12
3 2
2
3

3
1
)
I31 2 3
应力张量第一 不变量 I1 ,是平均应力p的三倍。
26
应力张量分解及其不变量
应力张量
岩土材料的稳定性、应变软化、损伤、应变局部化
(应力集中)与剪切带等问题
11
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土的单向或三向固结压缩试验:土有塑性体变
初始加载:
卸载与再加载:
e e0 ln p
e ek k ln p
12
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土的三轴剪切试验结果:
(1)常规三轴
土有剪胀(缩)性; 土有应变软化现象;
3
第1章 概 论
岩土塑性力学的提出 岩土塑性力学及其本构模型发展方向 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岩土材料的基本力学特点 岩土塑性力学与传统塑性力学不同点 岩土本构模型的建立
4
岩土塑性力学的提出
材料受力三个阶段: 弹性 → 塑性 → 破坏
弹性力学 塑性力学 破坏力学 断裂力学等
19世纪40年代末,提出Drucker塑性公论,经典塑性 力学完善;
1773年Coulomb提出的土质破坏条件,其后推广为 莫尔—库仑准则;
1957年Drucker提出考虑岩土体积屈服的帽子屈服面;
1958年Roscoe等人提出临界状态土力学,1963年提出 剑桥模型。岩土塑性力学建立。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3)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3)

p p p d1 dv , d2 d q , d3 d
f v f v ( ij , vp ) 等向硬化模型时 p f q f q ( ij , q ) f f ( ij , p )
vp f v ij f v ( p, q, ) qp f q ij f q ( p, q, ) p f ij f ( p, q, )
(1)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应力增量的方向有关,因 而无法用一个塑性势函数确定塑性应变总量的方向,
5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
3 塑性位势理论(续)
但可确定三个分量的方向,即以三个分量作势面; (2)采用三个线性无关的分量塑性势函数; (3)dk不要求都大于等于零; (4)塑性势面可任取,一般取p、q、 ,也可取 σ1、σ2、σ3 ;屈服面不可任取,必须与塑性势面相应, 特殊情况相同; (5)三个屈服面各自独立,体积屈服面只与塑性体 变有关,而与塑性剪变无关; (6)广义塑性力学不能采用正交流动法则。
n H ( p ) F ( p, q, ) p 2 1 p k
子午平面上不封闭,π平面上封闭
(2)体积屈服面类型 ①压缩型:右图(a)②压缩剪胀型: 右图(b)③软化型
4.4 硬化定律的一般形式
硬化定律是给定应力增量条件下会引起多大塑性应变的一
条准则,也是从某屈服面如何进入后继屈服面的一条准则, 目的为求d(A或h)
13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
4 加载条件与硬化定律(续)
d hd h 1 d ij d ij ij A ij
硬化定律以引用何种硬化参量而命名 A的一般公式:混合硬化模型 ( ij ij , H ) 0

土塑性力学

土塑性力学

第一章 绪论土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一、弹塑性材料: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两种。

物体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为弹性变形,不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为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阶段:e εε= 应力与应变一一对应,采用弹性理论进行研究 弹塑性变形阶段:p e εεε+=应力与应变不一一对应,采用塑性理论进行研究 弹性变形 线弹性(各向同性、各向异性)非线弹性 几何(大变形:描述方法:拉格朗日法,殴拉法) 材料1. 金属材料的基本试验:(1)钢材拉伸试验: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应力s σ,强度极限b σ钢材圆柱形试件在常温下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变形阶段与弹塑性阶段有较明确的界限。

卸荷载——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加工硬化 加载应力+s σ卸荷后重新加载没有出现强化现象,被称为理想塑性或塑性流动阶段。

卸荷曲线与加荷曲线构成一个滞后回线,其平均斜率与初始阶段的弹性模量相近,可理想化为一条直线。

卸荷阶段一般金属Ep σεε-=不变,卸荷模量与初始模量相同。

单向压缩压缩一般也有类似情况,压缩时候的弹性极限与拉伸时候的弹性极限相近。

包辛格效应(包氏效应)—拉伸塑性变形后,使得压缩屈服应力有所降低,反之成立。

0=+-+s s σσ有些材料没有包氏效应即:s s s σσσ>=-+ (2)静水压力试验:试验表明: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体积应变实际上与静水压力成线性关系。

对于一般金属材料,可以认为体积变化基本上是弹性的,除去静水压力后变形可以完全恢复,没有残余的体积变形。

因此,在传统塑性理论中常常假定不产生塑性体积变形,而且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体积变形与塑性变形相比,往往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在塑性变形较小时,忽略体积变化,认为材料是不可压缩的假设是有实验基础的。

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静水压力对材料的屈服极限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因此在传统塑性力学中,完全不考虑体积变形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但也有一些金属例外,如铸造金属等。

岩土塑性力学教学课件

岩土塑性力学教学课件

岩土塑性力学教学课件岩土塑性力学教学课件岩土塑性力学①岩土的抗剪强度和刚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其抗剪强度不仅由粘结力产生,而且由内摩擦角产生。

②岩土为多相材料,在各相等压作用下,岩土能产生塑性体积变化,称岩土的等压屈服特性。

③岩土材料在剪应力作用下可产生塑性体积应变,称岩土的剪胀性。

④由于岩体中存在软弱结构面和夹层,而抗拉和抗压强度明显不同,因而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性质。

①岩土的抗剪强度和刚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其抗剪强度不仅由粘结力产生,而且由内摩擦角产生。

②岩土为多相材料,在各相等压作用下,岩土能产生塑性体积变化,称岩土的等压屈服特性。

③岩土材料在剪应力作用下可产生塑性体积应变,称岩土的剪胀性。

④由于岩体中存在软弱结构面和夹层,而抗拉和抗压强度明显不同,因而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性质。

2.1 岩土类材料的特点岩土类材料是由颗粒材料堆积或胶结而成,属摩擦型材料。

摩擦材料的特点是抗剪强度中含有摩擦力项,它的抗剪强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因而岩土材料的屈服条件与金属材料明显不同。

我们称此为岩土的压硬性,即随压应力的增大岩土的抗剪强度与刚度增大。

岩土为多相材料,岩土颗粒间有孔隙,因而在各向等压作用下,岩土颗粒中的水、气排出,就能产生塑性体变,出现屈服。

而金属材料在各向等压作用下是不会产生塑性体变的。

一般称此为岩土的等压屈服特性。

由于岩土是摩擦材料,岩土的体应变还与剪应力有关,即在剪应力的作用下岩土会产生塑性体变(剪胀或剪缩),一般称为岩土的剪胀性(含剪缩)。

这在力学上表现为球张量与偏张量的交叉作用,即球应力会产生剪变(负值),这也是压硬性的一种表现;反之,剪应力会产生体变。

显然,纯塑性金属材料是不具有这一特性的。

基于岩土是摩擦材料,因而必须采用摩擦型屈服条件,并考虑体变与剪胀性。

现代岩土塑性力学必须反映这些特点,显示出岩土塑性的本色。

5.结论(1)广义塑性力学消除了经典塑性力学中的传统塑性势假设、正交流动法则假设与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从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了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岩土塑性力学的理论基础

岩土塑性力学的理论基础

岩土塑性力学的理论基础——广义塑性力学原理郑颖人刘元雪(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 400041)Theoretical Bases of Geotechnical Plastic Mechanics——Principle ofGeneralized Plastic MechanicsZheng Yingren,Liu Yuanxue(Logistical Engi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Chongqing 400041)摘要实验表明,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究其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与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

广义塑性力学就是放弃这些假设,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它既适用于岩土材料,也适用于金属。

关键词塑性力学塑性势屈服面应力主轴旋转Abstract Experiments show, the classic plastic mechanics is difficult to reflect the real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geometerials, the reason is that the classic plastic mechanics is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the traditional potential theory, the hypothesis of the associated flow rule and the hypothesis of not considering rotation of stress principal axes. The generalized plastic mechanics gives up all these hypothesises and gets all its plastic formulas from solid mechanics directly, so it can be used for both geomaterials and metal.Key words plastic mechanics plastic potential yield surface rotation of stress principal axes1 经典塑性力学与岩土变形机制的矛盾岩土属于摩擦材料,与金属有很大不同,除有塑性剪应变外,还有塑性体应变。

《岩土弹塑性力学》课件

《岩土弹塑性力学》课件

02
数值模拟的精度和稳 定性
数值模拟的精度和稳定性是评价数值 模拟技术的重要指标,需要不断改进 数值方法和模型参数,提高模拟结果 的可靠性和精度。
03
数值模拟的可视化和 后处理
可视化技术和后处理技术是数值模拟 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观地展示模 拟结果和进行结果分析,需要不断改 进和完善相关技术。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弹塑性力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弹塑性力学将进 一步发展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新能源、环保、生物 医学等。
Part
02
岩土材料的弹塑性性质
岩土材料的弹性性质
弹性模量
表示岩土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能力,是 材料刚度的度量。
泊松比
描述材料横向变形的量,表示材料在单向受拉或 受压时,横向变形的收缩量与纵向变形的关系。
各向同性假设
假设材料在各个方向上具 有相同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即材料性质不随方向变 化而变化。
弹塑性力学的历史与发展
弹塑性力学的起源
弹塑性力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 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行为有了更深 入的认识。
弹塑性力学的发展
弹塑性力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 体系和研究方法,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支持。
《岩土弹塑性力学》 PPT课件
• 弹塑性力学基础 • 岩土材料的弹塑性性质 • 岩土弹塑性本构模型 • 岩土弹塑性力学的应用 • 岩土弹塑性力学的挑战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弹塑性力学基础
弹塑性力学定义
弹塑性力学
是一门研究材料在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共同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的学科。

第1章 岩土弹塑性力学

第1章 岩土弹塑性力学
应力球形张量 应力偏斜张量
1 平均正应力: m ( x y z ) 3
1 Kronecker 符号: ij 0
在弹性理论和经典塑性理论中:
i j i j
应力球张量只产生体应变,即受力体只发生体积变化而不发生 形状变化; 应力偏张量则产生剪变形,即只引起物体形状变化而不发生体 积大小的变化。
法则,即塑性应变增量方向沿着屈服 面的梯度或外法线方向
粘性本构关系
材料的应力或应变随时间而变化
常常和弹性或塑性性质同时发生,因此,材料的粘性本构 方程分为 粘弹性
粘塑性
粘弹塑性 在工程中,常称材料的粘性性质为流变 常称应力下变形随时间的不断变化为材料的蠕变 常称应变下应力随时坏 破坏力学
2 1 22
2 J 2 3 8
与应力偏张量有关
Lode 角及其参数:
Lode 角及其参数:
平面上应力在x、y轴上的投影为:
x OP cos 30 P P cos 30 ( 1 3 ) 1 2 2 3 3 2

1 2
( 1 3 )
斜面上的剪应力
2 2 2 v px p2 p y z N
2 主应力与应力主方向
斜面ABC为主微分面,面上只有正应力σ 投影到坐标轴上
p y m
p x l
p z n
p x xl yx m zx n p y xy l y m zy n p z xz l yz m z n
弹性
岩石力学性质 塑性 粘性
体力和面 力Fi,Ti
平衡
位移ui 相容性 (几何)
本构关系
应力ij 应变ij

土塑性力学

土塑性力学

第一章 绪论土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一、弹塑性材料: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两种。

物体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为弹性变形,不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为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阶段:e εε= 应力与应变一一对应,采用弹性理论进行研究 弹塑性变形阶段:p e εεε+=应力与应变不一一对应,采用塑性理论进行研究 弹性变形 线弹性(各向同性、各向异性)非线弹性 几何(大变形:描述方法:拉格朗日法,殴拉法) 材料1. 金属材料的基本试验:(1)钢材拉伸试验: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应力s σ,强度极限b σ钢材圆柱形试件在常温下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变形阶段与弹塑性阶段有较明确的界限。

卸荷载——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加工硬化 加载应力+s σ卸荷后重新加载没有出现强化现象,被称为理想塑性或塑性流动阶段。

卸荷曲线与加荷曲线构成一个滞后回线,其平均斜率与初始阶段的弹性模量相近,可理想化为一条直线。

卸荷阶段一般金属Ep σεε-=不变,卸荷模量与初始模量相同。

单向压缩压缩一般也有类似情况,压缩时候的弹性极限与拉伸时候的弹性极限相近。

包辛格效应(包氏效应)—拉伸塑性变形后,使得压缩屈服应力有所降低,反之成立。

0=+-+s s σσ有些材料没有包氏效应即:s s s σσσ>=-+ (2)静水压力试验:试验表明: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体积应变实际上与静水压力成线性关系。

对于一般金属材料,可以认为体积变化基本上是弹性的,除去静水压力后变形可以完全恢复,没有残余的体积变形。

因此,在传统塑性理论中常常假定不产生塑性体积变形,而且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体积变形与塑性变形相比,往往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在塑性变形较小时,忽略体积变化,认为材料是不可压缩的假设是有实验基础的。

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静水压力对材料的屈服极限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因此在传统塑性力学中,完全不考虑体积变形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但也有一些金属例外,如铸造金属等。

岩土类材料弹塑性力学模型及本构方程

岩土类材料弹塑性力学模型及本构方程

岩土类材料的弹塑性力学模型及本构方程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岩土类材料的特性,开展研究其在受力变形过程中的弹性及塑性变形的特点,描述简化的力学模型特征及对应的适用条件,同时在分析研究其弹塑性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关于岩土类介质材料的各种本构模型,如M-C、D-P、Cam、D-C、L-D及节理材料模型等,分析对应使用条件,特点及公式,从而推广到不同的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为弹塑性理论更好的延伸发展做一定的参考性。

关键词:岩土类材料,弹塑性力学模型,本构方程不同的固体材料,力学性质各不相同。

即便是同一种固体材料,在不同的物理环境和受力状态中,所测得的反映其力学性质的应力应变曲线也各不相同。

尽管材料力学性质复杂多变,但仍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说可将各种反映材料力学性质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归类并加以总结,从而提出相应的变形体力学模型。

第一章岩土类材料地质工程或采掘工程中的岩土、煤炭、土壤,结构工程中的混凝土、石料,以及工业陶瓷等,将这些材料统称为岩土材料。

岩土塑性力学与传统塑性力学的区别在于岩土类材料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

岩土类材料是颗粒组成的多相体,而金属材料是人工形成的晶体材料。

正是由于不同的材料特性决定了岩土类材料和金属材料的不同性质。

归纳起来,岩土材料有3点基本特性:1.摩擦特性。

2.多相特性。

3.双强度特性。

另外岩土还有其特殊的力学性质:1.岩土的压硬性,2.岩土材料的等压屈服特性与剪胀性,3.岩土材料的硬化与软化特性。

4.土体的塑性变形依赖于应力路径。

对于岩土类等固体材料往往在受力变形的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及塑性变形具备相应的特点,物体本身的结构以及所加外力的荷载、环境和温度等因素作用,常使得固体物体在变形过程中具备如下的特点。

固体材料弹性变形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变形是可逆的。

物体在变形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以能量(应变能)的形式贮存在物体内,当卸载时,弹性应变能将全部释放出来,物体的变形得以完全恢复; (2)无论材料是处于单向应力状态,还是复杂应力状态,在线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应变成线性比例关系;(3)对材料加载或卸载,其应力应变曲线路径相同。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2)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2)

3.2 传统塑性位势理论 •定义:
d ij d
p
d p
Q=0
dp dvp
Q
ij
d

ij
(假设)
p
塑性应变的分解
15
K
6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
2 屈服条件与破坏条件(续)
(1)二次曲线——辛克维兹条件
(a)双曲线:
(b)抛物线:
F

d m a
m
2


b
2 2
1 0
2
F (
d ) a
2
0
(c)椭圆:
m d F a


b
2 2
1 0
(2)g(30o)=1, r(30o)=rc; g(-30o)=k, r(-30o)=rl K由实验得到或近似用:k= rl/rc=(3-sin)/(3+sin)
9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
2 屈服条件与破坏条件(续)
(3) =±30o时:
d g ( ) d 0
莫尔-库仑线→双剪 应力角隅模型→Lade 曲线→Matsouka →清 华→后工
辛克维兹式系数已作修正
7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
2 屈服条件与破坏条件(续) 2.2.5 岩土材料的统一破坏条件(14种条件):
F p
2
1 p k
n
0
概括了前面所述的所有破坏条件
2.2.6 Hoek—Brown条件(适用岩体):
F 1
3

m c
3
s
2 c
10
岩土塑性力学简介

岩土弹塑性力学

岩土弹塑性力学

岩土弹塑性力学1 塑性屈服准则在组合应力状态下,材料所服从的屈服准则一般用下式表示:()0=ij f σ (1)函数f 的特定形式是与材料有关的,其含有若干个材料常数。

根据材料塑性准则是否与静水压力有关,可以将材米分为两类:与静水压力无关材料和与静水压力相关材料,这两类材料一般分别称为无摩阻材料和摩阻材料。

通常情况下金属材料属于静水压力无关材料,而土、岩石、混凝土等地质材料属于与静水压力相关材料。

与静水压力不相关的材料是由剪切力控制着它的屈服,在工程中一般采用Tresca 准则和von Mises 屈服准则,而与静水压力相关的材料一般采用最大拉应力准则、Mohr-Coulomb 准则和Drucker-Prager 准则。

下面就开始讨论这些塑性屈服准则。

1.1 Tresca 屈服准则Tresca 准则于1864年提出,该屈服准则假定,当一点的最大剪应力达到极限值则发生屈服。

以主应力表达这一准则,则在屈服时三个主应力两两之差值绝对值的一半中的最大值达到k ,这上准则的数学表达式为:k =⎪⎭⎫ ⎝⎛---13322121,21,21max σσσσσσ (2) 如果材料常数k 由单轴试验确定,则可以得下述关系20σ=k (3)其中,0σ为单轴加载屈服应力。

为了以图形表示二维空间中的屈服曲线形状,假定一双轴应力状态,其中仅1σ和2σ为非零,在1σ轴和第一区间两轴角平分线间的应力顺序为021>>σσ,所以,由式(2)可以导出k =21σ 或 01σσ= (4) 在21σσ-坐标系中绘出服从Tresca 准则的屈服轨迹(图1)。

利用主应力与应力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将式(2)变换为02)31s i n (2),(22=-+=k J J f πθθ ( 600≤≤θ) (5) 式中,式中θ成为相似角或Lode 角。

Tresca 准则与1I 无关,暗示不依赖于静水压力。

由于Tresca 准则与1I 无关,故可将屈服面演绎成主应力空间的规则平行六面棱柱体(图2),它就是Tresca 准则屈服图形。

岩土弹塑性力学(中南大学课件)共179页文档

岩土弹塑性力学(中南大学课件)共179页文档

➢经典塑性理论对材料性质的假设
(1)静水压力只产生弹性体积变化,不产生塑性体应变;因 此,材料屈服与静水压力无关。
(2)材料属于理想塑性材料或应变硬化塑性材料(即稳定性材料), 故不可能发生软化现象(不稳定性材料)
(3)抗拉屈服极限与抗压屈服极限相同 (4)材料具有Bauschinger效应 (5)塑性应变增量方向服从正交流动 法则,即塑性应变增量方向沿着屈服 面的梯度或外法线方向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第一章 岩土弹塑性力学
参考书
§1-1 概述
➢材料受力三个阶段: 弹性 → 塑性 → 破坏
弹性力学 塑性力学 破坏力学 断裂力学等
弹性阶段:内力与变形存在着完全对应的关系,外力 消除后变形就完全恢复。 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是一 一对应的,知道了应力立即可求应变。这种应力和应 变之间能建上一一对应关系的称全量关系。
CD段:曲线下降,岩石开始解体,岩石强度从峰 值强度下降至残余强度,这种情况叫做应变软化 这是岩土类材料区别于金属材料的一个特点。在 软化阶段内,岩土材料成为不稳定材料,传统塑 性力学不适应
岩石类介质的压缩试验结果
围压对三轴应力应变曲线和岩体塑 性性质有明显影响。当围压低时. 屈服强度低,软化现象明显。随着 围压增大,岩石的峰值强度和屈服 强度都增高,塑性性质明显增加。
试验表明,在压力不太大的情况,体积应变实际上与静水压 力成线性关系;对于一般金属材料,可以认为体积变化基本上 是弹性的,除去静水压力后体积变形可以完全恢复,没有残余 的体积变形。因此,在传统塑性理论中常假定不产生塑性体积 变形.而且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体积变形与塑性变形相比往往 是可以忽略的 。 Bridgman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确认:在静水压力不大条 件下、静水压力对材料屈服极限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因此在 传统塑性力学中,完全不考虑体积变形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岩土塑性力学读书报告

岩土塑性力学读书报告

岩土塑性力学读书报告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弹塑性力学这一课程,在刘老师的讲解和自学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弹塑性力学的基础知识。

我们是岩土工程专业的学生,弹塑性力学知识相当重要,是后续课程的基础,由于专业的实用性,我们阅读了郑颖人、孔亮编著的《岩土塑性力学》一书。

这本书将不少弹塑性力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岩土工程中,从弹塑性力学的角度来理解岩土这种特殊介质的力学性质,阅读之后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阅读本书后的一些总结。

一、岩土材料的特点岩土塑性力学与传统塑性力学的区别在于岩土类材料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

岩土类材料是颗粒组成的多相体,而金属材料是人工形成的晶体材料。

正是由于不同的材料特性决定了岩土类材料和金属材料的不同性质。

归纳起来,岩土材料有3点基本特性:1.摩擦特性。

2.多相特性。

3.双强度特性。

另外岩土还有其特殊的力学性质:1.岩土的压硬性,2.岩土材料的等压屈服特性与剪胀性,3.岩土材料的硬化与软化特性。

4.土体的塑性变形依赖于应力路径。

二、岩土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由于塑性变形十分复杂,因此无论传统塑性力学还是岩土塑性力学都要做一些基本假设,只不过岩土塑性力学所做的假设条件比传统塑性力学少些,这是因为影响岩土材料塑性变形的因素较多,而且这些因素不能被忽视和简化。

下列两点假设不论是传统塑性力学还是广义塑性力学都必须服从:(1)忽略温度与实践影响及率相关影响的假设。

(2)连续性假设。

岩土塑性力学与传统塑性力学不同点:(1)岩土材料的压硬性决定了岩土的剪切屈服与破坏必须考虑平均应力和岩土材料的内摩擦。

(2)传统塑性力学只考虑剪切屈服,而岩土塑性力学不仅要考虑剪切屈服,还要考虑体积屈服。

(3)根据岩土的剪胀性,不仅静水压力可能引起塑性体积变化,而且偏应力也可能引起体积变化;反之,平均应力也可能引起塑性剪切变形。

(4)传统塑性力学中屈服面是对称的,而岩土材料的拉压不等,而使屈服面不对称,如岩土的三轴拉伸和三轴压缩不对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点的应力只和其位置坐标有关! 积分此时可得到不同形状的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 实测结果表明,用Boussinesq解计算的地基应力与实测值 非常接近,我们用分层总和法时就用的这样得到的应力。
半无限空间弹性体在条形荷载作用下地基中 任意点的应力
半无限空间弹性体在圆形荷载作用下地基中 任意点的应力
R f 1 sin 1 3 3 E t 1 K p i a p 2 C cos 2 sin 3 a
2

n
(8) 当卸载与再加载时,~关系接近直线。在不同固结压力3下,做加 荷—卸荷试验,确定相应的弹性模量Eur。通过至少两个土样的试验数据在类 似坐标系下求出如下关系式:
目前poisson比t的确定一般都采用经验值,而不用上式计算。
(10)作业:求切线模量 首先准备三个土样,在不同固结压力下做固 结排水试验,或做固结不排水试验同时测孔隙水压力,取得应力与应变的数 值,例如下表给出两个不同固结压力下的试验结果,按下表整理试验数据。 然后按前面的定义计算。
3
200kPa 300kPa 1 (%) 1 100 150 2 125 179 4 150 210 6 166 230 8 175 237 10 179 247 12 180 253 14 186 253 16 187 253 uf 124 200
由于地基土不是均质的,所以很少用这个公式计算。但所采用的单 向分层总和法,基本概念还是按照弹性体计算的,只不过不同土层 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模量和初始空隙比。
5. 土力学中常用的一下模量的关系和用法
6. 弹性力学的解法
1. 理论上,联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虎克定律,加 上边界条件,可以解弹性体的受力和变形问题。但 实际上对于即使非常简单的问题要求得解析解是非 常困难的,通常要采用有限元方法来解决。 2. 弹性力学没有破坏准则,任何应力组合都是可能的。 但实际材料总会破坏或变形过大,因此不同材料都 要建立破坏准则。
7.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双曲线模型
(σ1-σ3)u (σ1-σ3)f ε1≥15%
1 b 1 a 1 3
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岩土材料都是非线性的。如果假定为弹性非线性(弹性 模量随应力水平变化)更接近实际情况。邓垦等根据康纳(Kondner)的建议, 将三轴剪切试验中当3=常数时的1-3~1关系近似的用双曲线来表示
四、应力空间及应力不变量
以主应力为坐标,则任何一点的应力对于应力空间的一点。可以证明,有些应 力(或应变)的组合并不随坐标系而变化,称为不变量。应用这些不变量,可 以使一些公式的表达更为简洁,而且物理意义明确。
(三)边坡稳定问题—力矩极限平衡+破坏准则 (土坡的极限高度和坡度)
四、弹性力学(门派之二)
如果不考虑变形只能解决稳定问题。土力学依赖弹性力 学的结果来计算土中的应力和变形。 1. 弹性力学:单元体首先满足平衡方程和几何方程
2. 由此可推得半无限空间弹性体(假定地球不是圆的) 在点荷载作用下地基中任意点(实际上是微元体)的应 力(Boussinesq解)
在平衡状态,看不见的三 个面上的应力与相对的面 上的应力相等
可以证明,总存在三个正交的主应 力面,其上的剪应力均为0
二、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及基本方程
F
1 平衡方程(最基本的方程) 当外部荷载变化时(见,单元体初始应力都会变化。单元的应力变化应满足 平衡方程(我们关心的其实就是物体受荷时的应力变化量)。 平衡方程对于任何力学都是必需满足的条件。 当单元正应力方向与坐标方向相同时,应力的增量和外荷载之间必须满足平 衡方程。1 Βιβλιοθήκη 3 1a b 1

1
3 u
1 a b1

1
1
a b 1
1

1
b
(1)由图(b)可以得到初始切线模量Ei
d a Et 1 3 d 1 (a b 1 )2
Ei
1 a
(2)还可以得到极限应力 ( 1 3 )
1 3
1 1R f 1 Ei 1 3 f
2
d 1 3 R f 1 3 Et 1 Ei 1 3 f d 1
3 (6)初始模量 Ei与固结压力3的关系可用Janbu公式表示 E i K i p a p a
{ } [D ]{ }
或者
{ } [D ] { }
1
K
对于任一分量,有以下几种 假定的应力-应变关系
4. 破坏准则:
在外部荷载施加后,单元体产生的各应力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 关系,即有的应力组合是可能的,有的应力组合是不可能存在 的,这与材料的特性有关系。应力只可能在某区域内变化。 例如:土的抗剪强度(莫尔圆、强度线为界)
T xy yz zx x , y , z , , , 2 2 2
1 D E 1 1 1 2

1 1

4. 破坏准则
强度线
所以土力学解决稳定问题只依靠平衡方程和摩尔库仑破坏准则
(一)土压力问题(作用在 挡墙上的极限土压力)
土推墙--主动土压力
墙推土--被动土压力
(二)地基极限承载力问题:地基能够承受的极限荷载
条形基础整体平衡模式 极限平衡法,Prandtl 与 Reissner 的解答
为了考虑土自重对地基承载力的贡献,Taylor加上了第三项(近似, 只能通过试验或试算确定)
1-3 1-3
注:uf 为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
1) 绘出 ( 1 3 ) 1及 (1-3)u;
1 3
1
求初始切线模量 Ei 及极限强度, 1 关系曲线,
2)求初始切线模量 Ei 的模量系数 Ki 及幂次 n; 3)求破坏比 Rf 及试样的,c; 4)写出试样切线弹性模量 Ei 的具体表达式。
E ur
3 K ur p a p a

n
式中Kur及n分别为卸载再加载时的模量系数与指数;确定方法与Ki及n 的 方法相同。
(9)切线poisson比t的确定:邓肯张模型的确定方法如下:
3
t
h 1 1 d 1
h G F lg 3
d 3 G F lg 3 / p a d 1 d 1 3 1 R 1 sin 3 K p / p n 1 f 1 i a 3 a 2C cos 2 3 sin

n
需要做至少两个土样, 得出不同的σ3和Ei,来 得到n和Ki
lgki
3 Ei lg( ) lgK i nlg p Pa a

(7) 综合起来,可得到切线模量的表达式要确定切线模量Et,需要通过至少 二个土样的试验来确定ϕ,C,Ki,n及Rf共五个试验常数。
1
0 0 0 1 2 1
0 0 0 0 1 2 1

1 1
Sym
0 0 0 0 1 2 1 0
4. 土力学中的沉降计算方法
从理论上说,各方向的变形量可以通过积分虎克定律的各项求得。 例如,对于均质半无限空间体,竖向沉降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2. 几何方程(应变与变形的关系) 当外部荷载变化时,单元的产生变形,变形与单元原尺度的比值为正应变, 形状的变化称为剪应变。应变变化应满足几何方程(也就是应变的定义)。 如果考虑应变的高阶项,就变成几何非线性的大变形问题,非常复杂。
[ ]
dx dv dy du
3. 物理方程 荷载变化后,对于某种材料,应力和应变应满足一定关系, 这就是物理方程。将应力和应变都写成向量形式,则物理 方程为(向量与矩阵的表示方法)
dz A
A(x,y,z)
当dx、dy、dz—>0 时,即为该点应力
我们习惯用六个面上的应力(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的六个应力分量(x、y、 z、xy、yz、zx)(共9个,因为剪力互等略去三个)或三个主应力(1、2、 3)及三个主方向(cos、cos、cos)来表示一点的应力状态;用六个面上 的应变分量(x、y、z、xy、yz、zx)或三个主应变(1、2、3)及三个主 方向(cos、cos、cos)来表示一点的应变状态。(土力学中以压力为正, 以下我们主要讨论有效应力)
x
E 1 x y z 1 1 2 1
D 虎克定律的矩阵形式
式中{}及{}分别为应力和应变列向量,即:
x , y , z , xy , yz , zx T
u
1
b
(3)土样达不到极限值时就已经破坏(例如应变达到15%),可以得出 破坏时的应力值
( 1 3 )f
破坏时的强度 1 3 f 强度的极限值 1 3 u
由此定义破坏比Rf定义(对不同σ3的值可能不同,取平均值)
Rf
(4)摩尔-库仑破坏准则
(5)切线模量
3. 应力应变关系 对于弹性力学,单元受力后发生变形,单元体的应力应 变关系应满足虎克定律:。知道应力就可以计算应变。
式中 E 为弹性模量,为泊松比,G 为剪切弹性模量,其值为:
G E 21
虎克定律的各种形式:用应变表示应力
E 1 y x y z 1 1 2 1 1 E 1 x y z z 1 1 2 1 E E xy xy ; yz yz 21 21 E zx zx ;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