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逍遥游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

(完整word版)逍遥游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

庄子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逍遥游》出自《庄子》一书,是《庄子》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文章。

它阐释了庄子逍遥无为的思想,无名、无功、无己三种境界对应道家-—-—-圣人、神人、至人三种理想人格.本文庄子首先举鲲鹏南飞的例子,表达自己向往像鲲、鹏一样逍遥自由,扶摇而上,一飞万里的思想。

通过鲲、鹏的描写,庄子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将人类在思想上的追求提升到无穷,由自由而游的鱼、海,到鲲的天地,进而达到展翅高飞的大鹏和大鹏的广阔天地,而远眺遥远的天池南冥。

所谓“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等境界何其壮阔!但是这种境界上需要再求上升,从悠游於北冥的鲲,酝酿变化而成为翱翔万里的鹏。

这里展现出“道”的无边无际。

同时这一变化也是一种提升,一种对道追求的提升。

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境界,只是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深远.鲲鹏仍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需要直上九万里而积负大翼之风,而后图南。

为说明积厚方能负重的道理,庄子举了水负舟的例子.紧接着通过“蜩与学鸠之笑"来引出对“小知与大知”的论述。

运用鲲鹏以及蜩鸠的寓言,藉由小鸠的无知,以写出俗人浅陋、不识大体的境界.鲲鹏之大与志在远方,与蜩鸠之小且无知,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

正如小年无法体会大年,因为小年本身生来的限制,根本无法去经验大年,生命长短是不可违的律则,而蜩鸠先天的限制也无法使他遨游千里。

这反映出庄子大志无法为世人理解可悲现实,同时也是庄子的一种自嘲。

在此我认为庄子并没有对小知者的嘲讽,只是承认有小知与大知之分,并且承认这是先天限制的结果。

作为大知者注定无法被小知者理解接受他们的思想,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持自己的独特,不为小知者所扰,不追求名利,即所谓的无为逍遥,达到无名之境。

接下来庄子又列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定乎内外之境,辨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欲风而行"的列子。

逍遥游表达3种境界的句子

逍遥游表达3种境界的句子

逍遥游表达3种境界的句子1. 庄子《逍遥游》中揭示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境界的句子.注重表现生活理想和人生境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交融;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讲述道理,其寓言注重细节刻划和夸张渲染,具有寓真实于诡诞、超乎言意之表的特点;大胆借鉴神话传说,突破常规性思维的局限,展开奇异丰富的想象,富于浪漫色彩;文章汪洋恣肆,行文跌宕开阖,变化多端,语言奇峭富丽,生动泼辣,有时用韵,颇富有诗意. 《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

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

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课文选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

第1段,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这一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描述鲲鹏的形象。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第二层,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南飞,鹏鸟所待的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山野中蒸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所待的是“以息相吹”。

为了强调鹏鸟的“有所待”,作者连用了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芥草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第三层,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

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逍遥,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

“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的不一样。

鹏鸟背宽翼大,要乘厚风行万里;蜩与学鸠身轻翼小,枪榆枋而知足。

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都是各适其性而有所待。

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别,反而嘲笑鹏鸟南飞是多此一举。

庄子|人生三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人生三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人生三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说人生有三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听上去很神奇,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

那就看看庄子说的“无已”、“无功”、“无名”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宋荣子的境界庄子.逍遥游(七):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宋荣子又是什么人物?他算是个道家的高人了,是一个充满了个性的高人。

没有什么官位,一生穷困,就像灰雀嘲笑大鹏一样,宋荣子一生都在批评君王。

天下之人,小到一乡之名人,大到一国之君,都是成功学的奴隶,都在追求大鹏之志,把自己的荣辱看得比命还重。

这宋荣子却我行我素,因为他根本不在乎别人的夸赞,也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批评,这就是“辩乎荣辱之境”。

天下之人一起夸奖他,他也不以此为荣,不会因别人夸奖就更加励志;天下之人一起批评他,他也不以此为耻,不会因别人批评而垂头丧气。

宋荣子为什么如此潇洒?因为他已经接近了“无已”的境界,这其实就是《齐物论》南郭子綦“吾丧我”的境界,灭了自己的小宇宙,自然把与生命无关的种种累赘分得清清楚楚。

这就是老子说的“宠辱不惊”。

珍重生命,无视荣辱。

至人无已,不等于不食人间烟火,无已无的是自己的成心,不是天下。

《庄子.天下篇》说宋荣子:“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

意思是说:宋荣子心系天下民生,自己却不讲究,还经常挨饿,连弟子也饿得招架不住了,都这般窘困,还是心怀天下。

这么了不起的人,庄子却笔锋一转,说宋荣子也没有达到极致。

这其实只是一种笔法,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没有极致。

列子的境界庄子.逍遥游(八):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搜狗百科

庄子·逍遥游—搜狗百科

庄子·逍遥游—搜狗百科释义《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

单看内七篇,三种人格,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荣誉。

称号,此三者所以不同。

但作为三种人生境界,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譬如至人到底比圣人高明在哪,庄周又未尝赋予深意。

'至人无已',无已便彻底打破了对立面,进入到所谓'吾丧我'(《齐物论》)的超然状态,由此看来,大约至人的境界最为高了。

但是,《大宗师》载女仍讲授'圣人'治道的步骤,即'外天下'——'外死生'(生指性)——'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撄宁'。

此处说的'不死不生'即指'外死生'(《天下篇》),'撄宁'即指打破了一切对立,这也就是'无己'。

可见,'圣人'的境界与'至人'的境界,理论上没有根本的不同,凡终其天年,视死如归,打破一切对立面的人,都算修成了正果,只是作为一种荣誉,'至人'、'神人'、'圣人'才表示不同的品位。

如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逍遥游》);老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他们分别代表着'圣人'、'神人'、和'至人'。

又《大宗师》中还提到过'真人',但关于'真人'的几段描述,张恒寿先生指出是后人杂人的文字,此说是也。

《刻意人》、《秋水》《田子方》、《徐无鬼》、《列御寇》、《天下》、赌篇均见'真人'一语,但也不象《大宗师》中的'真人'那样纯然是一派神仙方术家之言,《大宗》关于'真人'的几段文字,当是汉初人所为。

浅析庄子逍遥的境界

浅析庄子逍遥的境界

14气 功丹 道2012.04第一种境界是“自足之乐”。

庄子之所以逍遥,既为脱却身心之拘碍,而与道合真而得逍遥,内无所累,外无所碍,而得“至足”之境界。

林希逸先生所言庄子的《逍遥游》,即在一个“乐”字。

而此中之乐,不是欲望之乐,而为不羡慕功名利禄,不挂怀自身的死生祸福的精神“至足”之乐。

如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在《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这就是得道之真人、圣人,他们可以忘怀自己的死生、功名利禄,他们无所求,他们无忧,他们一切都自然而然,一切至足逍遥无为。

第二种境界是“有功而不居功”。

人生在世无非是建功立业,常自恃以沾沾自喜,向世人炫耀。

最终的结果往往却是功名自焚。

而达逍遥境界的至人、神人则不同。

虽无心立功名,但却能名盖天下;虽然功名盖世,却又能韬光晦迹,不居功名,而逍遥自得。

如《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所讲:“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不争之人才是真正没有人可以跟他争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人次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

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

”在《应帝王》中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

”由此可以看出圣人虽然得大功德大造化,并马信任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提出了“逍遥”一词。

自此“逍遥”这一词语作为人们心之所向,一直被世人所追求;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却不知道如何达到逍遥的境界。

通过庄子《逍遥游》文本的解读,可以看出,庄子逍遥的境界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层级概念,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种境界。

浅析庄子逍遥的境界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5丹 道气 功2012.04且名闻天下,但是却仍然能推功于外,恬淡无心,由此而得逍遥。

读懂庄子的《逍遥游》,你就明白了何为人生最高的境界!

读懂庄子的《逍遥游》,你就明白了何为人生最高的境界!

读懂庄子的《逍遥游》,你就明白了何为人生最高的境界!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当你感到焦虑时,怎么办?因为各种压力感到身心交瘁,又如何缓解?作家冯唐给出的建议是:读书,读《庄子》。

然后就会明白:宇宙浩瀚,人间沧桑,我们放不下的种种,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他自嘲说,自己之所以没有在汲汲营营的岁月里变成精神病患者,要归功于《庄子》。

这本书,是道家文化的经典,它的首篇《逍遥游》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庄子用简洁优美的文字,讲述了几个小故事,引出了对人生境界的思索。

文章很短,故事很简单,却蕴含着为人处世的深邃智慧。

1关于认知•原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

说的是眼界与局限。

人生如旅,你来我往,每个人有自己要去的地方。

史铁生也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和见识短的人争辩,纯属浪费精力;与层次低的人说理,就像对牛弹琴。

关于这一点,庄子两千多年前早就用讲故事的方式说过。

在北海,有一条大鱼,在起风的日子里变成大鹏鸟,因为它要借着这阵大风飞到南方去。

这一过程历尽艰辛。

蝉、斑鸠、麻雀这些小东西对大鹏鸟的举动不能理解,也很不以为然,讥笑鹏多此一举。

它们觉得,一辈子生活在草莽树丛就很好啊。

对于外界的各种不解、质疑、讥笑,大鹏没有多发一言,而是坚定自己最初的信念,乘风而行,一往无前。

人类社会,同样如此。

有些人惯用小聪明,有些人拥有大智慧。

有些人像故事里的斑鸠麻雀那样鼠目寸光,为眼前一亩三分地沾沾自喜;有些人和大鹏一样志存高远,愿意为远大志向砥砺前行。

认知决定层次,眼界决定境界。

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能为友。

《庄子·秋水》中有三句话,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和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和见识浅薄的人谈论天地大道,这些,都没有必要。

每个人都有认知局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有些人偏偏喜欢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这才是最深的局限,也是最大的悲哀。

论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三个层次

论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三个层次

论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三个层次作者:孙优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8期摘要:《逍遥游》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整体考量庄子“逍遥游”思想内涵后,再对《逍遥游》反复研读,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梳理出三个层次:“至人无己”逍遥、“神人无功”逍遥与“圣人无名”逍遥。

“三无”思想是理解庄学思想的重要门径,庄子正是以此构筑起庄学思想巨塔的。

关键词: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08-01《逍遥游》作为《庄子》的扛鼎之作,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

历代庄学研究者都给予特别重视。

我们可将其梳理为三个层次:“至人无己”逍遥、“神人无功”逍遥与“圣人无名”逍遥。

“逍遥”一词曾在《诗经》中出现,如《诗经·郑风·清人》所说的“河上乎逍遥”。

而在《庄子》中出现更多,有“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可知“逍遥”二字含义一般指悠闲的状态。

逍遥境界的阐释可概括为:逍遥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是无所挂牵的心境,属于内在心灵世界的追求,要除去各种束缚,顺乎自然本性的在宇宙间遨游。

一、“至人无己”:“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庄子对“至人无己”思想是这样展开论述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申明自由的难得,并说明大小的分别,指出逍遥是有层次的,他所向往的是最高层面的逍遥!他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能做到逍遥游。

陈鼓应解读无己为:没有偏执的我见,即去除自我中心;亦即扬弃为功名束缚的小我,而臻至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达到“无己”逍遥的至人,庄子认为主要表现在自身与外物的关系上,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至人神矣。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从哲学的角度谈一谈逍遥游与庄子之乐的人生启迪与感悟

从哲学的角度谈一谈逍遥游与庄子之乐的人生启迪与感悟

从哲学的角度谈一谈逍遥游与庄子之乐的人生启迪与
感悟
逍遥游是庄子的一篇重要哲学著作,描述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境和生活态度。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逍遥游与庄子之乐给我们带来了以下人生启迪与感悟:
1.追求内心的自由:逍遥游提醒我们,人生不必过于拘泥于外界的期望和约束,而应该关注内心的真实需求和追求自我实现的自由。

通过超越物质欲望和社会价值观的束缚,我们可以寻找到内心深处的快乐和满足。

2.永恒变化的本质:庄子强调世界的无常和变化性,人们应该接受并顺应这种变化。

逍遥游中的主人公蓬莱仙岛即使移位千里,亦能保持无所谓的心态。

这启示我们要对待生活中的改变和挑战时保持灵活、积极的态度,学会适应变化,以达到心灵上的自由和平衡。

3.合乎天道与个体发展:庄子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相处。

逍遥游中的无为而治和散发生命力的境界告诉我们,在个人的成长和追求中,应当符合自己的天性和内在需求,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

总之,逍遥游与庄子之乐鼓励我们从内心出发,超越世俗的追求,寻找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这可以启发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洞察人生的本质以及调适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追求心灵上的平静与宁静。

谈《逍遥游》中的三重境界

谈《逍遥游》中的三重境界
失 、有 无 、 对 错 、 是 非 、进 退 等 都 是 身 外 之 物 ,只 有 内在 经被陶渊 明诠 释为悠然 的南山躬耕 ,也 曾经 被王维诠释为
的 自我 才是真实 有用 的,所 以庄子称颂这 种大智大 贤,赞 辋川 闲居 的题诗 作画 ,也 曾经被 李叔 同诠 释 为佛前 一炷
无 法享天年 ,死于非命 。由于人们 觉得它无用 ,它方能活 最高理想,也是他 认知 的最高境界 。
到今 天 ,所 以人 们 的 “ 无用 ”对 树 本身 才是 真 正 的 “ 有
用 ” 。所 谓 大 而无 用 ,也 是 无用 而 大 。
这种 自由,是在大 干世界 自然规 律了然于心 的前提 下 心灵 自由的驰骋 ,是社会 自然进 化下无为的状态 。心 的 自
八 千岁为秋”。而彭祖 “ 乃今以久特 闻” ,庄子的理想境界是得道者能够 “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者”。不依靠任何外物,达到绝对 自由,这才是庄子 的最高理想。老庄在 逍遥游》中,展现 了人 与 自然的三重境 界 :小、大和无极。真正的无极在我们 的心中。
关键 词 : 《 逍遥 游 三 重境 界 小 、 大和 无极
人 其 《 秋水》 中写道 “ 秋水 时至 ,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 ,两挨 我 们 描 述 。 在 《 间 世 》 中 有 一 栎 树 “ 大 蔽 数 千 牛 , 渚 崖 之 间 , 不 辨 牛 马 。 于 是 焉 河 伯 欣 然 自喜 , 以天 下 之 美 絮 之 百 围 ,其 高 临 山 十 仞 而 后 有 枝 ,其 可 以 为 舟 者 旁 十 为尽在 己”,不辨牛 马的黄河让河伯 ( 黄河水神 )以为天 数 ” ,这 棵 大 树 被 人 们 奉 为神 树 。 庄 子 有 个 朋 友 叫 惠 施 ,

论庄子《逍遥游》的意义及境界

论庄子《逍遥游》的意义及境界

论庄子《逍遥游》的意义及境界战国之世,九家之说崛起,诸侯互争,外则交相攻伐,内则加强统制,庄子生当其时,身心俱受重重之拘束与压迫,故思探求一绝对之自由,超脱一切限制,使其精神获得彻底之解放,故有逍遥思想之产生。

「逍遥」为一迭韵连词。

与今日所谓「自由」相当,乃不为物所役,不为事所困之意。

林景伊先生说:「庄子悲天下之沈浊不可处也,故求徜徉自得,高远无所拘束,与天地同运,与造物者游,以极其逍遥之致。

夫能极其逍遥之致,而无所拘束者,盖即随心所欲,亦今所谓自由也。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纲,是对于人生的理想,对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从主观形体和客体现实环境中破空而出,故对逍遥游的理解,是理解庄子的关键。

庄子内七篇,即以逍遥游为中心,陈品卿先生述内七篇之关系中说:「盖能泯除物论,视万物齐一,而怀道抱德者,自能适性而逍遥矣。

修养生主,达观死生,而得其县解者,则可尽年而逍遥矣。

虽处人世,然心通至道,而虚静应物者,故能逍遥于人间矣。

德充乎内而符验于外,此乃至德内充,冥合真宰,以达逍遥者也。

师法天道,外乎死生,顺天任化,此乃真人之逍遥也。

帝王为政,应乎无为,任之自然,此乃上下之逍遥也。

可知逍遥游道,乃庄子之终极目的矣。

」又说:「能游道而逍遥者,自能齐一物论;物论既齐,则生主得养;生主全养,则可虚静以处人世;应世无为,其德内充,自能符验于外;德充外符,则能冥同真宰,以道为宗;冥合大道,任性自然,则上下逍遥矣。

」庄学逍遥游亦是生命寄托的一种途径,儒学积极经世,佛学无欲止观,皆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追求。

庄子逍遥游所标举的精神解放,为普天下无助苍生另辟一条生路,给予在自然与社会重重制约下的人生,以自由的希望,因而受到后世推崇。

因此,本文即在探讨庄子「逍遥游」的意义,「逍遥游」一文的内容分析及逍遥游的境界。

以为对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初步。

二、「逍遥」的意义自魏晋以降,对逍遥游的提出解释者众多,如向秀、郭象、支遁等,兹就各家论述逍遥游之义,以了解逍遥之本义,并藉此说明对庄学研究之流变。

《庄子·逍遥游》不同逍遥境界

《庄子·逍遥游》不同逍遥境界

浅析《庄子·逍遥游》不同的逍遥境界摘要:《逍遥游》为《庄子》全本第一篇,是《庄子》其他篇章的总起。

“逍遥”是《逍遥游》的中心,同时也贯穿着《庄子》的始末。

“逍遥游”玄妙无比,引入深思。

笔者仔细研读庄子《逍遥游》后,从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出发,将“逍遥游”总结出三个逍遥境界进行论述,以期对庄子《逍遥游》和其中“逍遥”思想有更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肉体境界“逍遥,得道后无所依赖,进入自由王国的一种境界。

字面意义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游’,泛指人的一切活动。

在《庄子》书里,有时指人的外在活动,有时指内心活动。

”我认为,逍遥游中“逍遥”是目的,“游”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载体。

“游”既是外在活动,也是内心活动,“游”不仅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动、植物等其他自然界的事物。

外在活动一般与肉体相关,内心活动通常与精神联系。

逍遥游,可以是外在活动的逍遥,也可以是内心活动的逍遥,即肉体逍遥和精神逍遥。

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到的大鹏和蜩、学鸠,普通人与宋荣子、列子的对比,都是从不同层面来说明不同程度的逍遥游,根据逍遥游的程度不同,我将之分为三个逍遥境界,分别是初级逍遥境界——肉体逍遥,高级逍遥境界——精神逍遥,终极逍遥境界——肉体精神皆逍遥。

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三个不同程度的逍遥境界进行详细的解析。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肉体逍遥和精神逍遥的例子,都是指相对的肉体或精神逍遥的情况,绝对的肉体逍遥或精神逍遥或肉体精神皆逍遥是不存在的。

一、初级逍遥境界——肉体逍遥把肉体逍遥作为逍遥境界中最初级的境界,是因为肉体逍遥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办到的。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穿了一双比自己的脚小的鞋,那这个人的脚会非常地拘束,走路非常不方便,在不考虑路面平整度等条件下,若他想要脚立刻变得自在舒适,最简单的方法是脱掉鞋。

脚是人体的一部分,属于肉体层面,穿了一双比脚小的鞋,脚被束缚起来,就不自在了,如果想要得到自在逍遥,只需要把鞋脱掉就行了。

庄子的三重境界是什么

庄子的三重境界是什么

庄子的三重境界是什么庄子的三重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这也是庄子描绘的人生最高境界。

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

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庄子内篇逍遥游》(2)人的境界划分

《庄子内篇逍遥游》(2)人的境界划分

《庄子内篇逍遥游》(2)人的境界划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上次我们谈到了《逍遥游》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人要有境界,境界越高,我们看事物就看得越透。

那么人的境界有多少层次呢?庄子进行了归纳,分为七种人:第一种人:知效一官。

就是有做官能力的人,或者说某些方面知识很渊博,很擅长的人。

基本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专家,权威的那种比较有能力的人。

第二种人:行比一乡。

在一定地域内的领袖人物,无论能力,德望都是这个地域裡最高的。

第三种人:德合一君。

这种人能力更强,能和最高领袖配合得很好,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在古代可能称为“名相”,在现代可能是称为“总理”的那种人。

第四种人:徵一国者。

不用说了,国家领袖。

古代叫“一国之君”,“皇帝”,现代来讲应该是“主席”或者“总统”之类的。

第五种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这种人的境界开始超出普通人范畴了,能够“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

世间任何事物现象,都看得是清清楚楚,分分明明。

很难得的一种人,基本你我这种普通人是见不到的,如果非要找个名词代表这类人,我想“君子”比较合适。

第六种人:仙人(御风而行,令然善也)。

这裡庄子拿他老师列子来举例,列子已经能够飞了,摆脱了“行”的束缚。

按佛经讲,是具有“神足通”的了。

注意啊,无论是道家还是释家,神通都不是特意修来的,而是到了某个境界,自然而然带来的副作用。

释家为了防止弟子沉迷神通,甚至有不得使用神通的戒律。

但这种人是不是就了不得了呢?还没有,庄子说了,“犹有所待者也”,还是不能解脱乾淨,还“有所待”。

第七种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简单的理解,就是“逍遥”了,没有能束缚他的了,不单不受束缚,还能掌握利用之(仙侠小说裡那些很牛的男主/女主,掌握了天道规则之后,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事物与他对立的了。

没有相对,那就是绝对,释迦牟尼出生说的第一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讲的就是这个境界。

庄子:人生七种境界,最高的人才能真逍遥

庄子:人生七种境界,最高的人才能真逍遥

庄子:人生七种境界,最高的人才能真逍遥上学时,课本上有庄子《逍遥游》的节选,还要求背诵,在早读课的念念有词、囫囵吞枣中,以为眼界最宽、境界最高的,是那只从“北冥有鱼”变化而来的大鹏鸟。

那些蜩、学鸠、斥鷃之类的小鸟,看到大鹏鸟“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都笑它傻——飞那么高,飞那么远,那么千辛万苦去到远方,何必呢!大鹏鸟没法向它们描述南冥天池,它们也不能懂得大鹏鸟的心之所向。

庄子曰:夏虫不可语冰。

你跟生于夏天死于夏天的蝉虫没法谈论冬天的冰雪。

说的就是境界的差别产生的思想隔阂,这种隔阂难以用语言消除。

芸芸众生,富人住高楼广厦,流浪汉睡桥洞,漂亮的脸蛋一战成名扶摇直上,更多的红男绿女一辈子像蜗牛一样沿着井壁一点点往上爬。

所有人,借住在一个星球,却活在千岩万壑之中,你坐看云起,他坐井观天。

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种。

四种境界,像四层高低不同的平台,功利境界熙熙攘攘,道德境界冷冷清清,天地境界更是无言独上西楼。

站在上一层平台,能够看见下一层的人;下一层的人,未必能够明白上一平台的观念。

在《逍遥游》中,庄子将人生的境界分为七种。

哪七种呢?他先用大鹏鸟其兴,说了一个“大小之辩”的道理,也就是境界、认知不在同一层面的人,难以沟通。

然后,他写道:“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徽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这一句话写了四种人才。

第一种人才,他头脑灵活,办事能力强,考上公务员,当了一官半职,所谓“知效一官”。

第二种人才,他的能力要比第一种人才更大些,能照顾到一乡百姓,所谓“行比一乡”。

第三种人才,他万里挑一,全省公务员考试第一名,被选拔到中央,所谓“德合一君”。

第四种人才,他是人中龙凤,统领一国,他能够制定方针,掌管全局,所谓“徽一国”。

这四种人才,一种比一种能力强,一种比一种级别高,一种比一种看得远。

可是,在隐士宋荣子眼里,这四种人,根本就是一类人。

对这四种人才,“宋荣之犹然笑之”。

从《逍遥游》里领悟人生

从《逍遥游》里领悟人生

心之逍遥,形之游_____论《逍遥游》的人生美学选题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庄子《逍遥游》中蕴含的人生美学。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富有特色的哲人和美学家,他的思想“至博、至大、至深、至约”。

庄子美学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巨大影响,近年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

有人认为,其哲学即其美学。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庄子的逍遥游中体现的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人生自由的强烈愿望。

庄子人生哲学就是要寻求一种逍遥自由,适意自得的艺术的、审美的人生境界。

庄子基于对人生命的关切和超越人生困境的渴望,提出了逍遥游思想,逍遥,不是任性,不是随意,是随顺事物自然的规律,凭借其势而自然运行。

讲的是物适其性,没有什么谁更好、谁更差的区分,追求精神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但逍遥并非完全脱离人间世,而是要与人间世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以求得悠游于世。

论文大纲:一、心灵的逍遥“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

对于人生哲学问题庄子主张采取一种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

《逍遥游》一文通过极富诗意的隐喻来说明人如何看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使人心灵达到纯洁的境地,从而达到“圣人”、“神人”、“至人”的境界。

先看“逍遥”二字,“逍遥”有行动自如、无所拘束、自由自在等含义。

“逍遥”是本文的要旨,全篇文章就是对这种境界的赞美。

可以说,追求逍遥是庄子思想的一个根本方面。

他认为: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能与天地混同一体,遨游在绝对的自由之中。

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必须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不但自己不能参与到名利的争夺之中,而且还必须对外在世界毫无用处,这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和侵害。

所以庄子所极力描绘的逍遥也不仅是行动上如何自由无碍,更重要的是人心如何超越是非、万物、物我之间的界限,实现“心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逍遥”既是心灵的逍遥,亦可以说是人心所达到的某种境界。

二、逍遥之“有待”与“无待”所谓“有待”,就是有所依赖,是指人的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谓“无待”,即无所依赖,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逍遥游》解读与探究(上)

《逍遥游》解读与探究(上)

《逍遥游》解读与探究(上)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逍遥游》解读与探究(上)预习提示《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的小动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

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名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共有三段,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铺陈,主旨是为了说明文章最后提出来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至人,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的文章深赜古奥,对于中学生,难度很大。

阅读时,要注意下面两点:第一、把握庄子的风格。

这是一篇谈论人生哲学的文章,但除了在关节眼上点明意旨外,几乎全用寓言,借助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道理,这对初读《庄子》者造成一定的障碍。

因此,阅读《逍遥游》首先应对本篇的思想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不被文中各个恣意变化的故事所牵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第二、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主旨较难理解,但是“遵路斯得真”,只要理清思路,就不难把握。

文章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等等,其实是从反面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

直到文章的最后,庄子才提出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关于庄子逍遥游的三重境界

关于庄子逍遥游的三重境界
夫人必大其心,而后可以入道"故内篇首之以逍遥游,游,谓心与天游也"逍遥者,汗漫自适之义"夫人之心体本自广大,但以意见自少,横生障碍"此篇极意形容出个致广大的道理,令人展拓胸次,空诸所有,一切不为世故所累,然后可进入道"昔人有云: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士君子不可无此气节;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大丈夫不可无此度量"清孙嘉淦以鲲鹏蜩鸠喻人,指出只有心大才可以跳出生理限制,达到逍遥。
可见,逍遥游是庄子的扛鼎之作,庄子思想的微言大义以总括的形式体现在逍遥游中"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有其独特的视角,我们一旦掌握他的这个视角,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就好理解了,故准确地理解逍遥游是把握庄子思想的一个必经之路"
一至人无己——逍遥游的第一个层面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把逍遥游看作是一种不局限于个人心灵认识偏见的感物方式并把达到逍遥游的方式归纳为无待:无待者,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也就是说,欲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消弭物和己!事和功及实和名之间的对立关系,即无待"这种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就是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高度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至人无己.三句话,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庄子全书,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台湾学者陈天启声言逍遥游篇为一种精神自由论,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便是无己!无功和无名:
吴怡于其中国哲学发展史中从辨小!大入手,指出庄子的大,并非在形体上!财物上以及势位上比别人多的大"庄子的大,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关于小之形成,括而言之在于两端:一端是受拘于经验;另一端是执著于偏见"吴怡以井蛙和夏虫之譬喻为例,断言此喻重点不在时空,而在曲士之束于教"也就是受制于固陋的经验,而不能加以拓广小成,就是小有成就"小有成就如果不能打破,便自以为是,变成了偏见"执着偏见,就使自己永远拘限于小"。

《庄子》逍遥游篇主要讲什么?人生的三种格局

《庄子》逍遥游篇主要讲什么?人生的三种格局

《庄子》逍遥游篇主要讲什么?人生的三种格局小而自是小而不知其小,自以为大,这是人生的一种格局。

其实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过落于此格局,蝇营狗苟者是也。

我们看苍蝇,每日在垃圾间翻飞,追逐一些碎屑麦皮果腹,倒也自得其乐。

于苍蝇而言,那些被人不屑丢弃的东西,它却看得很重;而人为之奔忙的东西,以它的眼界却根本不可能理解。

庄子列举了三个例子:一、尧让天下尧对许由说:“先生就像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一样,而我只像一只小火把;先生就像及时雨一样,而我只像小池塘。

先生如此高德,如果成为君王的话,天下一定会得以大治。

而我还徒居其位,我自己感到惭愧极了,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尧让天下给许由,对于许由来说,大概就像苍蝇捡了一块美味的食物残渣想要献给人一样吧!所以许由说:“你呢,在你那个位置上已经做的很好了,我来接替你是为了什么呢?为名?名不过是实之末;为利?我只需要吃饱喝足就足够了。

所以你还是请回去吧,就算你不想治理天下,我也不会自降身份去干这个事。

”后来,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得道的高士,不禁怅然若失,忘记了自己居于治理天下的地位。

也就是说,尧认知到了自己的小,从此有了更高的追求。

二、蜩鸠笑鹏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

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

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是啊,就像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

在浅水里漂浮的小草,也能自在地四处游行,然而放一只杯子进去,就会粘滞住而动弹不得,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

蝉和小斑鸠这两个小东西又知道什么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热20已有928 次阅读2010-06-09 09:25内容提要: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这也是庄子描绘的人生最高境界。

境界,从其基本的意义上来看,就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从人生的角度来诠释,就是指人的理智所面对的那个客观世界里,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所达到的层次,或者说人的主观理智超越客观存在的能力。

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在庄子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逍遥游》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庄子的代表之作。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逍遥游》的文风最能体现庄子的这种风格。

当然,文以载道,《逍遥游》最精华的还在于文章的哲理性。

全文的主旨是论证绝对自由。

庄子认为,一个人应当突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达到优游自在,无牵挂、无阻碍的境地。

全篇以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用寓言和比喻的方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要使人的精神活动入乎优游自在、无拘无束的境地,必须顺其自然,超脱现实,明“无用之用”,臻于“无己”、“无功”、“无名”之境,将自己与万物混为一体,而切不可为外物所役,为功名利禄、权势尊位所束缚。

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来阐述他的逍遥境界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文章开头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在那无风洪波百丈,溟溟无端崖的海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当它腾空而飞之时,断绝云气,背负青天,垂阴布影,若天边弥漫之云。

这只鸟并不甘心在荒凉的北冥蛰居,它向往“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自由翱翔,它向往南冥的生活,于是,它振翅奋飞,击水三千,然后盘旋而上,高飞九万,飞至半年,到达天池,才满志而息。

在文中,他先是以大鹏形体之大、飞翔之高、凭借风力之厚和蜩与学鸠形体之小、飞行之低、凭借风力之薄作对比,描绘了不畏艰难险阻、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展翅翱翔的大鹏形象,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安于现状、不知进取、没有追求的蜩与学鸠。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对于学鸠的嘲讽,庄子斥责曰:“之二虫又何知!”。

接着,庄子转而从生命的长度上来论述见识的差异。

他展开想象,虚构出了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的冥灵甚至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并提出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并由此得出结论:此小大之辩也。

他善于运用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来阐释自己的哲学,毫不吝惜,却又真诚无比。

读庄子的文章不能在这些事情上较真。

庄子真正要解决的不是鸟的问题,也不是树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这些东西只是铺垫和过渡罢了,真实与否并不重要。

当铺垫得足够时,他就把自己神游的思想收拢到了现实中。

在《庄子》中,在《逍遥游》中,庄子行走在现实大地上的时间不多。

但这不多的现实正是庄子哲学的点睛之处。

这则寓言,从庄子对鲲鹏生活态度的肯定和对蜩与学鸠生活态度的否定,可见庄子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此,需要辩明一个长期以来的传统观点。

郭象与成玄英是研究庄子的大家,他们研究的角度和观点虽颇多不同,但在解释《逍遥游》中的鲲鹏与蜩、学鸠的对比上,二人的理解大致相同,都主张物各异其性,性各异其情,不应按照一个统一的要求来衡量是否逍遥自由。

大鹏抟风九万,小鸟决起榆枋,虽然远近相差很大,在适性方面来说是一样的,各自都能尽己之能,取得自由。

故而,“虽复升沉性殊,逍遥一也。

亦犹死生聚散,所遇斯适,千变万化,未始非吾。

”应当说,这样的解释是违背了庄子《逍遥游》本旨的。

后人多承袭两人的观点,是没有理解透庄子的思想在达观中蕴涵着进取。

毛泽东念奴娇词中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往下看”中的豪情满怀,就是汲取了庄文中的乐观进取精神。

庄子不仅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他高举着理想主义大旗,引导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积极拼搏、努力探索、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同时他还告诫我们要重视积累,为实现人生的跨越打下基础。

他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以风为喻,强调了积累对成功的重要性。

进一步延伸来讲,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分子,如何去看清自我,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呢?关键是从自身的条件、所处的环境、积蓄的能量来认识。

也就是《逍遥游》中所讲的明乎“小大之辩”。

人不论能力大小,只要善于积累,立志高远,那么即使如蜩、学鸠般决起榆枋,如芥为之舟般游于坳堂,也是以积极态度的态度入世。

“天生我才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终有展翅高飞的时候。

鲲鹏与蜩、学鸠的寓言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有的人安于现状,不愿为理想付出艰苦的努力;有的人却把自己的生命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司马光)“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激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人生不能没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生是可悲的。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就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如果人生能像大鹏一样遨游于九万里的高空、傲视万物,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是不是就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呢?是不是就应该自我满足了呢?作为洞悉万物、洞察内心的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人生正确的答案,提出了人生应当有更高的追求。

对于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的成就有些沾沾自喜,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

显然,宋荣子的人生境界要高出他们,他能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宋荣子能不被荣誉所累,不被世人的诋詈所毁,坚持真理,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探索,这实是难能可贵的。

庄子以宋荣子为例,阐释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战胜自我,继续追求。

联系现实,庄子指出:一个人即使是能力胜任一个职位,德行堪为一方楷模,品质优异使国君信任,智慧足够治理一个国家,这些人也不应该洋洋得意。

他们的见识和蜩与学鸠差不多:不过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了逍遥罢了。

这些人跳不出三种情况:要么是为贪欲私心所累,要么是为功业之心所累,要么是为名誉声望所累。

所以,超脱了名利之心的宋荣子要笑话他们。

任何理想人格的构想,都离不开社会、时代的土壤,都要以一定的现实为基础。

庄子所构想、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庄子对其所生活现实的回应、超越。

庄子生活于战国,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急剧动荡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转型时期,伴随着剧烈的阵痛。

其表现为战乱频仍,群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根据史载统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的战争达480多次,弑君36起,灭国52个。

面对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灵涂炭,敏感的知识分子能无动于衷吗?在庄子看来,“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庄子?人间世》)庄子认为,追求名义、仁义、道德,这不但不能使社会达到太平,反而是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

庄子假孔子之口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人间世》)名誉、仁义不仅是祸乱的根源,而且还会造成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

“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

”(《天运》)庄子对理想人生的蓝图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人只有在反璞归真的自然生活中才会得到幸福。

庄子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自有上下等级分别以来,群己关系本已极不自然,一般统治者往往以圣贤自居,或自认为天命在身,因而日事忧劳,以利众人,他们的本心固然是好,但所提倡的仁义,礼乐和赏罚等分级,使社会纷扰不已,对此,庄子主张统治者的任务是要本乎群众的常性,维持一个素朴社会的存在,这才是君民正常相处的群己之道。

在这素朴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不再有一切相对价值观念,如尊卑、贵贱、高下、大小、美丑、善恶、得失、是非……所引生的惶恐和争斗。

耳目的错觉和欲望的纷驰都会被净化,因之,一切人为加诸于人类身心的羁绊也都解除,人生便能获得自在逍遥的境界了。

庄子对人生的探索不止于此,他指出宋荣子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为什么呢?作者以列御寇御风而行却犹有所待为例,说明他们未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跨越。

那么,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第三重境界是什么呢?庄子最后把逍遥的境界定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而游无穷”。

在这几句话中,包括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逍遥也不是虚无的,实现逍遥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掌握并驾驭自然规律”。

准确地讲是使自己的行为和自然规律完全吻合,从而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即把自然规律完全内化成精神意识,把自己对客观规律的遵从转化为自觉和自然。

不但如此,庄子还把人生的最高境界描绘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那是一种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没有功利目的、心中无我的崇高境界。

只有如此,才能潜心学习,为人生的腾飞打下厚实的基础,才能不畏险阻,翱翔于九万里的蓝天,才能战胜自我,不被荣誉所累,才能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以热爱作为奋斗的动力。

其实,在几千年后,有一个官员倒是对庄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无欲则刚。

这个官员是林则徐。

但林则徐是有事业之心的,他写的两句诗证明他有功名事业之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他把国家看得重过了自己,所以他无怨无悔地死在流放地新疆。

以庄子的标准,虽然林则徐写出“无欲则刚”这样的话,他充其量只能是“至人”而已,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雷锋差不多在一个层次上。

当然,庄子以“苟全性命于乱世”为目的,他讲的“无欲”是无一切欲,是在做人上刚;林则徐以“挽狂澜于既倒”为己任,他讲的无欲是“无私欲”,是在做官上刚;雷锋讲共产主义理想是在阶级斗争上刚。

虽然由于知识局限,庄子没有将他的意思更科学准确地表达出来,甚至由于当时文章体制的不成熟,他也没有明确地把自己所讲述的逍遥境界分出层次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