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课时 练习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6单元《第8课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6单元《第8课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第8课时。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本课时将引导学生学习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掌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成规则图形,并运用相应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
2.运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直观感受。
4.运用“引导发现”的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规则图形,如三角形、圆形、心形等。
2.准备直尺、剪刀等工具,以便学生操作。
3.准备黑板、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不规则图形,如三角形、圆形、心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图形分割成我们熟悉的规则图形,然后用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求解呢?”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不规则图形,如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8课时 解方程(二)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8课时解方程(二) 人教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解方程。
在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解一些更复杂的方程。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使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的第8课时,主要内容是解方程(二)。
我们将学习如何解一些含有分数、小数和整数的方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苹果、香蕉和橙子三种水果,其中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两倍,橙子的个数是苹果的三倍,请问小明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2. 讲解与演示:我会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
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引导学生跟我一起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和演示之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解答。
这些练习题会包括一些简单的方程,以及一些含有分数、小数和整数的方程。
4. 板书设计: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板书,将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展示给学生。
5. 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将会是一些含有分数、小数和整数的方程,要求学生们独立解答。
六、作业设计1. 请解下列方程:(1)2x + 3 = 7(2)5 3x = 2(3)4x 1 = 9(4)3(x 2) = 152. 请解下列含有分数、小数和整数的方程:(1)3x 1/2 = 11/6(2)5x + 2.5 = 17.5(3)4x 3 = 1.2(4)2(x 4) = 8.8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也可以给学生们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让他们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索,例如:“请问如何解含有二次方的方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二、讲解与演示在讲解与演示环节,我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配套教案:第8课时_练习课【精品】
第1单元小数乘法第8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14练习三第6~10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过程,熟练掌握小数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讲解。
迁移推理,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回顾问题1.回顾问题,加深认识。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在计算中你有什么感受?(指4-5名学生回答:包括学困生、中、优生)学生说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也就是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出示练习⑴1.25×7.7×8=□×□×7.7⑵6.1×5.4+3.9×54=(□+□)×5.4⑶2.5×(10+4)=□×□+□×□⑷13×10.1=13×(□+□)=□×□+□×□让学生在独立填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填空的依据,加深对乘法运算律的认识和巩固。
(交流时找中下等学生回答)2.运用定律,快速判断。
每组题中你只需在A或B中选一题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会选哪题呢?请你做在练习纸上。
A、(8×5.27)×1.25 A、4.5 ×99 A、2.3×0.6+2.3×0.4B、(8×5.27)×1.24 B、4.5×100-4.5×1 B、2.3×0.6+0.4为什么选?运用什么定律?(汇报时指名中等学生回答)二、分层练习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8)∣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8)∣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我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这是关于第5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八课时。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版,这一课时主要讲解的是方程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则是学生能够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情景引入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
2. 讲解与演示:我会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讲解如何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和演示之后,我会安排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将关键的解题步骤和知识点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就是我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
在教学内容部分,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版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5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八课时。
这一课时主要讲解的是方程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方程解决问题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8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解决问题部分,具体涉及的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包含对已知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通过四则运算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具模型等。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教师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讲解与示范: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并给出标准解题步骤。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与分享: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解题过程,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解题步骤等方面展开,以清晰、条理分明的形式展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思考题三个层次,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主要围绕教学效果、学生反馈和改进措施三个方面进行。
教师应认真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严格按照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第8课时 解决问题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2.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每个小瓶可以装0.5千克水。
(1)4个小瓶可以装水多少千克?(2)如果装1.5千克水,需要几个小瓶?(3)如果装1.8千克水呢?学生自主解答,指名回答。
师: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P39例10第(1)题。
(1)阅读与理解。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已知每个瓶子最多可以盛0.4kg,求2.5kg香油需要几个瓶子。
(2)分析与解答。
①自主探究。
师:该如何解答呢?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能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来:2.5÷0.4=6.25(个) ②交流汇报。
师: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该怎样取近似值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即2.5÷0.4≈6(个)。
师: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学情预设】学生计算后发现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所以需要7个瓶子。
③小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6.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因为最后一次所剩的油无论是多少,都必须用一个瓶子装。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2)题。
(1)分析与解答。
①自主探究。
组织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②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能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来:25÷1.5=16.666…(个)师: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汇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8课时解决问题 (教案)先学后教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课时(8):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9及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6~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信息。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分段计费问题。
2、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质疑引导。
迁移推理,小组交流。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2)”(板书课题)过渡语: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二、出示学习目标。
(30秒)1、学会用乘加、乘减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2、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师:能顺利达标的请举手。
生:(举手)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16页例9。
思考:1、如何理解3千米以内7元,超过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2、怎样计算出各个里程的价钱?(6分钟后检测,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四、探索新知1.由生活实际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出示: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标签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汇报。
(1)出租车3 km以内(含3 km)收费7元。
(2)单程行驶3 km以上部分每千米1.5元。
(3)不足1 km按1 km计算。
2.出示教材第16页例9。
教师:题目中的出租车行驶了6.3 km的路程,你们能帮这个乘客算算共需要付多少钱吗?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
同桌相互交流订正。
教师引导:(1)由于路程总共只有6.3 km,但不足1 km按1 km计算,那共需要付7km的费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8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8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计算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教学内容:1. 本单元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和练习。
2. 针对本单元的重点、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梳理重点、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二、课堂练习1. 老师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计算题、应用题等。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共同探讨问题。
三、针对性练习1. 老师针对本单元的重点、难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四、总结与反思1. 老师对本节课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合作交流、问题解决等。
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1. 课本、练习册等教材资源。
2. 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数学论坛等。
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难度的把握,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过于困难。
2. 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单元 第8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8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35例9,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和P37~38“练习八”第12~14题。
教学目标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
2.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借助计算器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1.出示计算器。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有什么作用或优点?计算器在我们生活中主要用来干什么?2.导入新课:在数学这座宫殿中,有许多神奇的数和式子存在,今天,我们将利用计算器一起去领略数学的魅力,探究神奇所在。
(出示课题)二、互动解疑1.教学例9。
(1)出示例9。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0.0909…2÷11=0.1818…3÷11=4÷11=5÷11=请同学自己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学生汇报,全班订正。
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5÷11=0.4545…(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提问:观察这5道题有结果,你出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总结规律。
交流、汇报。
引导总结规律:商都是循环小数,被除数是几,循环节就是9的几倍。
(3)运用规律写商。
师:你能根据这一规律直接填出下面一组题的商吗?6÷11=7÷11=8÷11=9÷11=说说你是怎样写出这个商的。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 第5单元 第8课时 解方程(二)
问题:1. 你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这个方程吗? 2. 为什么解方程过程中两边要选择用乘法? 3. 为什么要乘7呢?
2. 小诊所。
x÷1.5=1.5
解:
x=1.5÷1.5
x=1
x÷1.5=1.5 解: x=1.5×1.5
x=2.25
问题:说说解方程的过程对吗?如有问题,请你把它 改正过来。
解:20-x+x=9+x
20=9+x 9+x=20 9+x-9=20-9
x=11
方法二
根据加、减、乘、除 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0-x=9 解: x=20-9
x=11
提示: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为了 突出利用等式的性质,所以我们要采用方法一。
20-x=9 解:20-x-20=9-20
x=9-20 ?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1 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 :3x=18
3x=18 解:3x÷3=18÷3
x=6 自学:你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吗?请你试一试、
写一写。
3x=18 解:3x÷3=18÷3
x=6
问题:1. 你能借助天平解释一下解方程的过程吗? 2. 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除以3?
所以,x=2.8是方程的解。
2.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50-x=98
解:150-x+x=98+x 150=98+x
98+x=150 98+x-98 =150-98
x=52
检验:方程左边=150-x = 150-52 =98 =方程右边
所以,x=52是方程的解。
小试牛刀
3.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选题源于教材P70练习十五第3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8 解决问题(1)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第8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8及练习四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引发应用估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回顾反思,使学生感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使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8课时 分段收费解决问题》人教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在直线上和封闭图形周围植树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2. 直线上的植树问题3. 封闭图形周围的植树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封闭图形周围的植树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掌握不同情况下植树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在直线上和封闭图形周围植树的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在直线上植树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解决封闭图形周围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直线上的植树问题和封闭图形周围的植树问题的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植树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课后作业环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够,部分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时练习课 精品教学课件
3.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 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4.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 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二、数学文化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三、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八”第36、37页第4、5、6、10题。
WAN XIANG SI WEI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基础练习
(教材第37页第9题)你会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吗?试试看!
<
<
>
比较时要把循环小 数的简便记法进行 还原。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知识点3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找出规律,直接写出后三题的得数。(教材第37页 第12题)
1234.5679× 9= 11111.1111 1234.5679×18= 22222.2222 1234.5679×27= 33333.3333 1234.5679×36= 44444.4444 1234.5679×45= 55555.5555 1234.5679×54= 66666.6666Biblioteka 基础练习(教材第36页第3题)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40÷14
2.9
2.86
2.857
26.37÷31
0.9
0.85
0.851
45.5÷38
1.2
1.20
1.197
注意:除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基础练习
(教材第37页 第8题)
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 305 km,用了2.6小时。平均 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 留两位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8课时 解方程(二) 人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8课时解方程(二)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
2. 解方程的步骤:将方程化简,将未知数移到方程的一边,将已知数移到方程的另一边,求解未知数。
3. 解方程的方法:代入法、消元法、移项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方法,特别是消元法和移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
3. 讲解解方程的步骤:将方程化简,将未知数移到方程的一边,将已知数移到方程的另一边,求解未知数。
4. 讲解解方程的方法:代入法、消元法、移项法等。
5. 案例分析:通过一个具体的方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解方程方法进行求解。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决一个方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方程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方程概念和解方程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步骤,让学生掌握了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8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
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8及第17页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标:1.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秋季是旅游的好季节,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估算,并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2.揭题:刚才这道题是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的内容——整数乘法的估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有关估算的知识,学习运用小数乘法的估算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课题)二、解决问题,形成经验1.教学例8。
(课件出示例8)(1)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你发现的信息填在课前准备的表格内。
(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理解题意,填写表格)(2)尝试估算,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
2.回顾与反思:(议一议)(1)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问题的?(2)我们刚才解决的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3)解决这样的问题,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解答更简便?①对比用计算器和估算两种方法,我们很容易发现,有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简单。
②比较估算的两种方法,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是把数往大了估,还没有超过100元,说明带100元钱够买这些东西了,第二种方法是把数往小了估,正好等于或大于100元,说明带100元钱不够。
3.小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运用小数乘法的估算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使估算更合理,估算的结果更加贴近实际结果。
让学生明确:要知道买完大米和肉之后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自主计算,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用估算来解决问题比较容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 (2)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件PPT
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RJ 五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知识点 1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填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3台同样的耕地机,5小时可以耕地2.4公顷。
(1)2.4÷3表示( 每 )台耕地机( 5 )小时耕地的公顷数; (2)2.4÷5表示( 3 )台耕地机( 每 )小时耕地的公顷数; (3)2.4÷3÷5表示( 每 )台耕地机( 每 )小时耕地的公
4.
(166.8-4.8×15)÷7.9=12(本) 答:买了12本连环画。
易错点
5.一间教室长8.05 m,宽4.9 m,用边长是0.9 m 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买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不考虑损耗) 8.05×4.9=39.445(m2) 0.9×0.9=0.81(m2) 39.445÷0.81≈49(块) 答:至少需要买49块这样的方砖。
提升点 2 解决实际问题
7.实验小学食堂买来8桶油,每桶油质量相等。如 果从每桶油中各取出10.5 kg油,则剩下的油与 原来3桶油的质量相等。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10.5×8÷(8-3)=16.8(kg) 答:原来每桶油重16.8 kg。
8.小东在计算23.69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 右多点了两位,结果是10.3,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
顷数。
2.李奶奶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 千克,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220.5÷3÷7=10.5(千克) 答: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知识点 2 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甲、乙两地相距126千米,一辆轿车从甲地到 乙地用了1.8小时,一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用 了2.4小时。轿车的速度比客车的速度快多少? 126÷1.8-126÷2.4=17.5(千米/时) 答:轿车的速度比客车的速度快17.5千米/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8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
2. 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纸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二、基本步骤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列出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检验。
2. 教师通过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按照基本步骤和方法解决问题。
3.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三、实际问题的解决(15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可以参考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提示,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决。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每个小组将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际问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或查找资料,了解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8课时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2)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 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 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你能列一下算式吗?
分析与解答
探究新知
25÷1.5= 16.666 …(个) 包装17个礼盒,丝带
够吗? 1.5 ×17 =25.5(m),丝带 不够。
这里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 都要舍去,取整数为16。
请你想一想,到底需要几个袋子呢?
需要3个袋子。
巩固练习
2. 有5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可以装满几个 袋子?
50÷9= 5.555…(个)
可以装满6个袋子,可对以吗装?满说几说个你袋的子理呢由?。
可不以对装,满用5个50袋÷子9,。商5还余5个,剩下的 5个无法再装满一袋。
巩固练习
3. 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 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 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 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个)
《名师面对面》编写组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第8课时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 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 瓶里,需要准备几个 瓶子?
阅读与理解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结果 应该取整数。
2.5÷0.4=6.25(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6.25≈6,需要6个瓶子。
6个瓶子只能装2.4kg,需要源自准备7个瓶子!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探究新知
回顾与反思
第(1)小题,不管小数部分 是多少,都要进一取整数。
第(2)小题,不管小数部 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 整数。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 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小数乘法
第8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14练习三第6~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过程,熟练掌握小数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讲解。
迁移推理,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顾问题
1.回顾问题,加深认识。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在计算中你有什么感受?(指4-5名学生回答:包括学困生、中、优生)
学生说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也就是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出示练习
⑴1.25×7.7×8=□×□×7.7
⑵6.1×5.4+3.9×54=(□+□)×5.4
⑶2.5×(10+4)=□×□+□×□
⑷13×10.1=13×(□+□)=□×□+□×□
让学生在独立填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填空的依据,加深对乘法运算律的认识和巩固。
(交流时找中下等学生回答)
2.运用定律,快速判断。
每组题中你只需在A或B中选一题来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会选哪题呢?请你做在练习纸上。
A、(8×5.27)×1.25 A、4.5 × 99 A、2.3×0.6+2.3×0.4
B、(8×5.27)×1.24 B、4.5×100-4.5×1 B、2.3×0.6+0.4
为什么选?运用什么定律?(汇报时指名中等学生回答)
二、分层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练习。
0.25×368×40 1.7×101 7.8×9+7.8
5.5×9.8 12.5×2.5×0.8×4 19.7×5.3+4.7×19.7
学生独立练习的同时,指名板演,做后共同订正。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⑴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6题。
组织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分析:每箱有24瓶,每瓶1.3元,则每箱要(24×1.3)元,图中一共有5箱,一共需要(24×1.3×5)元,该算式用交换律计算比较方便。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⑵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7题。
师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指出板演学生是否正确。
⑶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8、11题。
先理解题意,获取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三、拓展新知
(1)说一说:7.69×101 2.5×(3.8×0.04) 0.125×72
观察这三道算式,哪个数最引起你的注意?你马上想到了几?它的好朋友8在哪里?你能找到吗?
小结:我们要找出能凑整的数时,要根据它不同的“藏”法,采用不同方法把它“找”出来。
⑵试一试:1.5×0.8+1.5×0.2 1.5×0.8+15×0.02
第一小题:能直接说出得数吗?运用了什么定律。
第二小题:能直接说出得数吗?还能直接用运算定律吗?为什么?。
利用积不变,因数变化规律进行变形15×0.02=1.5×0.2,
1.5×0.8+15×0.02=1.5×0.8+1.5×0.2出现了相同因数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小结: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技巧把数进行凑整,使计算简便。
⑶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
每千克白菜0.45元,妈妈买了3.7kg,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思考:
分析解答: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出算式0.45×3.7≈1.67(元)。
教师提示:因为人民币常以“元”作为结算单位,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中,“分”所对应的是百分位数。
所以在计算有关钱的问题时,即使没有要求取近似数,如果最后结果的小数位数多于两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9、10题。
【板书设计】
练习课
24×1.3×5
单价×数量=总价
0.45×3.7≈1.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