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命观”看柳宗元对《论语》的接受
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观与道德实践
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观与道德实践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天命观与道德实践密不可分。
他认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只有通过道德实践,人才能够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1. 身体力行的道德实践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才能够真正地学到东西。
他告诫学生:“君子先行其言,而后言之。
”也就是说,要先行实践,然后再将实践的成果转化为言语传授给别人。
2. 天命观的基础孔子的天命观是基于他对人生本质的理解。
他认为,人生的本质在于追求道德。
只有追求道德,人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天命,找到自己的命运所在。
3. 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孔子认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但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也就是说,缺乏信仰,人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4. 道德实践的威力在孔子看来,道德实践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将自己的行为也变得正义和道德,才能够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5. 对天命的考虑在孔子的教诲中,对天命的考虑一直贯穿着。
他认为,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也就是说,追求正义的同时,也要推广正义。
综上所述,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观和道德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他认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道德实践,才能够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只有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人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天命,找到自己的命运所在。
我们在今天也可以看到,在现代的社会中,只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积极地投身道德实践,就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一段杰出的角色。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中华文明自盘古时代,经历了漫长的萌芽、积淀期,至春秋战国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论语》作为其中代表流派儒家的经典被流传下来。
公元一九九八年,当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的三分之二在世者于巴黎聚会时,会议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类若生存于21世纪,必须回首2500年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这里所说“孔子的智慧”应该主要是指孔子和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文化,其代表当然首推《论语》。
比如其中的“畏天命”、“和为贵”、“过犹不及”、“其生也荣”、“节用而爱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无不闪烁着浓郁的生态思想。
下面我们根据《论语》原文,并结合有关材料,对其蕴涵的生态思想进行阐释。
秦代由于历史原因而采用了法家的思想,儒家思想并未得到重视。
至汉代高祖安邦定国,经董仲舒等人的努力及汉武帝的推动,儒学成为治理国家的典范理论,从而形成了封建社会历代沿用的儒外法内的治世模式。
自此,由于儒家的特殊地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著作,其意义更为重大。
天本身是在人之中才具有生命力和决定性,人顺天之性,回应天命,是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和天职,对天命的认同和领悟,意味着天人之间积极,亲和关系的建立与确认。
这是对天命之性的承接与顺从,是人对其自身使命的自觉。
孔子将天命与人为的结合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将天命意义的昭显体现为圣人道德智慧的昭显,这种统一是通过“知”的体认和“畏”的实行来实现的。
“知”,不仅是认知之知,而且是实践之知。
“知天命”即体现天命蕴涵,因为知的转换,天命才能由外在的他律化为内心的自律,踏踏实实在人心寻一个安置处。
换言之,天命即人生,天命的意义便体现为人生的意义,天人合一即天命与人生的合一,所谓“体天理立人极”的意义便在于此。
以人生践履天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者的基本精神。
知天命的过程便是体认天命的过程,用自己的一颗心去体贴认知天命,体认天命的过程是人心血的付诸和生命的实现人最初对天的敬畏,缘起于天的存在和力量。
国学名著读后感
国学名著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国学名著读后感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
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
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此书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谓一部全方位的理论教科书。
因为他的教育对象下从庶民起,中到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
而且他的理论对谁都适用。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
《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
《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
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
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
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四书五经”,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收到《国学常识》一书也有一段时间了,由于放假外出,书评也就提交的有些晚了。
说实话,《国学常识》一书并没有看完,里面的东西太多,包含的知识太杂,可以说是中国的一本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书中讲到了很多典故,习俗的来源,每个里面都包含这中国上下五千年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包含了职官典制、法律文化、民生礼俗、衣食住行、体育娱乐、哲学宗教、语言文学、书画艺术、戏曲曲艺、建筑园林、中华医药等方面,可以说涵盖了生活中得方方面面,好多问题可以毫不费力的在其中找到答案。
柳宗元如何批驳天命邪说
柳宗元如何批驳天命邪说柳宗元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远远超过了他的前代,没见有谁敢如此非贤诬圣、批评儒典;柳宗元不信鬼神、妖怪、算命、说梦等迷信,一生与天命论相对,藐视封建等级制度,这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是少见的。
翻开中国历史,社会转型期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百家争鸣,出了一大批思想家;而同是乱世的中唐,成千上万的“浪漫”诗人,伴着闹哄哄的佛道,“泛滥”出的却是各色迷信和天命邪说。
整个唐代思想空寂,唯独出了柳宗元这样一个值得称道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远远超过了他的前代,没见有谁敢如此非贤诬圣、批评儒典;柳宗元不信鬼神、妖怪、算命、说梦等迷信,一生与天命论相对,藐视封建等级制度,这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是少见的。
柳宗元《天说》及与韩愈的论战写于永州后期的《天说》是柳宗元哲学思想的奠基作,是他思想臻于成熟的标志。
《天说》不是天在说什么,或者说天在告诉人们什么,而在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是柳宗元在论说天。
天道尊远,人不可及。
不论是儒释道,还是圣人贤达,都怀着敬畏神秘的心情对待天。
他们信奉天命,怕忌讳不敢说天。
统治者借天命吓唬老百姓。
柳宗元《断刑论》说:从古到今,“所以言天者”,都是为了愚弄那些呆傻的人。
柳宗元这是在刨统治者的命根子。
在君权社会,没人敢这样做。
《天说》是一篇数百字的短文,上下两部分。
占三分之二文字的上篇是引述韩愈关于天的说法,而柳宗元下篇的辩说只有不足二百字。
韩愈的这些话,据说是在贬为阳山令时向柳宗元私下说的牢骚话。
可多年后又旧话重提,显然与韩愈讽刺永贞革新相关,为此引发刘禹锡连写三论来回应这件事。
韩愈说天能“赏功罚祸”,是有意志的人格神。
柳宗元说这是荒谬的。
柳宗元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说了“天人之际”的思想,即阐明了他对天和人关系的看法。
柳宗元认为,天没有意志,天地、元气、阴阳,与人能看到的瓜果﹑疮疖、草木一样都是物质的,它们的变化都是自然现象,哪来的“赏功罚祸”。
“功”“祸”是人世间自己的事,与天地没有关系。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高中10篇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高中10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共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读书笔记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读书笔记吗?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论语十二章读后感中学(精选10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论语十二章读后感中学篇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见、道德观念及教育原那么等。
寒假里,我读了论语这本书,收益许多,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这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意思是“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
”有才有德的君子做人、做事,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因此,当面对别人的毁誉的时候,也就可以泰然处之;因为不为求荣誉,当然也就不怕别人的诋毁。
君子以宽恕的心态来对待别人,所以,不求全责怪,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盼望被了解,却不指责别人的不了解。
君子假如不能了解别人,那也不符合君子的标准了:一方面说明自己的才德修养不够,因此难以宽容地对待别人;另一方面也简单使自己误会别人,由此而产生评价失误。
所以,不必因为别人不了解而悲伤埋怨,但是应当学会了解别人。
我想,在我们与同学相处时,也有这样的时候,当别人因为某件事而误会了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因此而苦恼,从而指责对方心胸狭窄,相互指责的结果就是使彼此的误会更深,而使原本非常亲近的好挚友关系渐渐疏远。
假如在冲突发生的时候,进展换位思索,从对方的角度去思索一下,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可以宽恕对方的行为,体谅别人,不埋怨,不埋怨,不担忧,从而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友情更进一层。
记得有一次,是我做值日生,好挚友小吉是组长,她安排任务,扫地是最脏最累的任务了,大家都不喜爱做,早上,小吉安排任务时,竟然叫我去扫地,我想那么多同学,为什么让我去呢?当时就非常生气,反对她说:“我不扫,爱扫你扫!”小吉说:“上次是东东扫的,今日换一下任务,必需听从安排!”我又气又恼,心里想:有什么了不得的,不就是个组长吗?什么好挚友啊!哼!当天,我虽然硬着头皮扫完了地,心里却非常不安适。
《论语》中“天命”与人的自由
《论语》中“天命”与人的自由传统是不可能被抛弃的。
因此要在新时代承继并革新传统,就有必要从传统中寻找并发扬未被实现的潜能。
在孔子的思想中,从“天命不可违”到“人能弘道”之间,无疑存在着人的主体自由选择。
而人的自由和天命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人对天命的认识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
天命和天生之间又蕴含着怎样的冲突,冲突的结局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整理和分析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标签:孔子;论语;天命;主体自由关于孔子思想中“天”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是一个已经充分讨论过的话题。
但是,仅仅分析“天”的多层含义、形成过程和比较“天人合一”与西方思想的同异,并不足以构成对儒学新的建构和发扬,换句话说,还不足以对新时代的传统文化的集成与改革做出建设性的贡献。
因此有必要从义理角度,对孔子体系中空缺的环节进行发现和填补,并从此引出新的路向。
孔子对天道所言甚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5:13)在《论语》中,天的概念出现了19次,除去明显当做天空意义使用的1次,……子贡曰:“……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19:25)还有18次;命21次,其中与天命、命运概念相当的只有10次;天命连用3次。
关于“天”的统计和杨伯峻略有不同,应该是对(17:17)一条中两次出现的“天何言哉”中的“天”字理解有着分歧所致[1]。
冯友兰将中国文字中的“天”剖析出了五层含义:物质之天(即天空),人格之天,命运之天,自然规律之天,还有义理之天,并认为孔子所言之天皆为人格之天[2]。
上文子贡所言物质之天是平常话,与《论语》的哲学体系无关。
而劳斯光则将天分别为人格天与形上天,其形上天的概念涵盖有冯友兰所谓义理、规律和命运之义。
牟宗三认为孔子的“天命”兼有形而上的实体和人格神的双重含义。
劳斯光则认为孔子尚未有形上天理论,但是以天命为客观限制,并不崇信天命,孔子守义命之分,强调主体之自觉,“知其不可而为之。
2024年高中选修论语读后感800字 高一语文论语十则原文(5篇)
2024年高中选修论语读后感800字高一语文论语十则原文(5篇)高中选修论语读后感800字高一语文论语十则原文一一本好的书,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涤,一本好的书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做指引,一本好的`书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一本好的书可以让我们受益无穷。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想而知它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从内容上看《论语》包括伦理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宗教等方面,许多内容从量上看并不多,但却非常深刻,孔子主张仁,是要推行仁政,希望通过实行仁政,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孔子主张仁是要加强人的自我修养,孔子主张仁最基本的意思是爱人。
从体例上看,它属于早期的语录散文,一是口语化,明白易懂,二是格言话,三是对华能够体现出人的性格品质甚至气质。
从教育的意义上看,它更是意义非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教我们如何有修养,“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教我们如何学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教我们要有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我们要谦虚,“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教我们要珍惜时间。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代都酷爱读书,以书会友,以书为乐,毛泽东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恕不可以一日不读”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我扑在书上,就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在书中遨游,在书中畅想,与书携手,读书,读好书。
高中选修论语读后感800字高一语文论语十则原文二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这段经文出自于《论语·宪问第十四》,意思是孔子说:“如果君上喜好礼的话,那百姓就会容易驱使和管理。
”这段话讲了关于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中的礼,礼是儒家重要的道德条目。
礼,分为几个方面含义:第一,礼是形而上的一种价值,也就是天理、天道。
论语每则读后感
论语每则读后感•相关推荐论语每则读后感(通用28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每则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每则读后感篇1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
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
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
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
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每则读后感篇2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论语》心得感悟(精品10篇)
《论语》心得感悟(精品10篇)《论语》心得感悟篇1《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许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迷恋它对理想的追随。
确实,整部《论语》都隐约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理想的追求。
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别描述了它。
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理想。
子路抢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且人人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
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慢慢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争,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
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帮助实行礼仪的道士。
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专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朋友、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
这时,一直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
”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理想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说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
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是啊,我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追随人的内心心灵和直觉的勇气,因为心灵会告诉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而现在,许多人很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都在为别人而活。
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会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不应该只有一颗冰冷的心。
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这时,你会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能量。
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会很快乐。
儒家思想在柳宗元世界观中的地位
儒家思想在柳宗元世界观中的地位
柳宗元,我国著名诗人,他的世界观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思想。
在中国
古代,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并影响了几千年的历史。
柳宗元的作品大多展示了他对儒家思想的认可与看法。
在柳宗元看来,道德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因素,而儒家思想正是规范这种道
德的基本原则。
在《青莲吟》这首诗中,他把儒家崇尚“孝”,“慈”,“义”,“信”等道德行为作为向文学年轻人警醒的重要讯息。
可以说,他把“孝”作为知识分子必须熟识的道德规范,以表示对社会的尊重与信仰。
柳宗元的诗中也提倡礼物,提醒人们要有恩威并施,以维持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他在诗中写到,要“友爱襟怀悬,诚实用谦逊”,这也是儒家崇尚的礼义。
在另一首诗中,他把所有的重要活动都比作“礼义”,强调人们要讲礼貌才能谦虚,以求长远的友谊。
此外,柳宗元还把“智”,“义”,“仁”,“礼”提高到更高的阶段,他强
调人们应该保持适当的文明礼仪,在遵守儒家思想的前提下,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在柳宗元的世界观中,儒家思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很注重道德规范,如孝、慈、义、信,智、义、仁、礼等,着力把儒家思想运用到生活中,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如今,由于这些洞察力,儒家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并且被深刻地发掘记录。
《论语》中天命观的内涵解读
《论语》中天命观的内涵解读摘要:“天”在《论语》中有三层意义:主宰意义的天、宿命意义的天、自然现象的天;“命”在《论语》中有三层含义:生命意义的命、言辞意义的命、宿命意义的命。
基于此,“天命”在《论语》中的应用传达出的倾向有两种:一是敬畏之情;二是上天之命是不可抗拒。
“知天命”是先儒们对上天意志的把握,是人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可达到的效果。
“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则是强调知天命而为之,“为之”是在尊崇天命的基础上积极做自己能做的,并不是“违之”。
先儒们在积极践行自己的道德标准的时候能心生愉悦,不怨天尤人。
乐天知命是《论语》所反映出的天命观的最终归宿,乐天知命包含着遵天命而又不失自由的内涵。
关键词:“天”; “命”; “天命”; 乐天知命; 《论语》;传世本《论语》中多次谈到“天”“命”“天命”以及“知天命”这样的概念,“天命观”是《论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一个重要范畴。
诚如韩云忠所说:“儒家道德的最高范畴是‘天命’。
”[1]然而,在《论语》文本中,这样的概念通常总是针对具体事件而言的,并未针对概念本身,谢遐龄曾在学术月刊上提及:“《论语》中记载的孔子言论大体上都是就事论事。
”[2]这固然是由中国的学术传统所决定的,但就哲学层面而言,我们有义务对每个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
1、“天”从词源来看,“天,巅也。
至高无上,从一大”[3]521。
在《哲学辞典》里,将“天”定义为处于自然状态范畴时的最高存在,天本来就是处于最高并且无以加上的地位。
“天”字在《论语》中有主宰的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天”字的单独使用中,也体现在诸如“天”“天子”“天道”“天禄”等用法中。
在《论语》文本中,“天”字多次单独使用,就此而言,通常是指人所存在的依据,进一步讲指代的是世间的主宰。
如: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4]65(《论语·八佾》)奥:指的是厅堂的的西南角,古人通常以西南为尊,所以一般在此祭祀神灵。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3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1寒假期间,我没有读莫言的文章,但我用心背诵了老师布置的《论语》。
在背诵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孔子(公元前551至前478年),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思想,他说话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之于《论语》一书。
《论语》里面内容丰富,写有关于父母的内容,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它教育我们作为子女的出门进家要跟父母打招呼,别让父母不知道你去了哪儿,不要让父母担心。
还有写关于人的,比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教导我们每个年龄阶段所要做的事情。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从书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等等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令我们得益不浅。
《论语》读后感2《论语》是孔子写的。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一个大人物,他是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
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分为奉道、尊礼、崇仁、重孝、尚德。
我最喜欢的是这几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习了又常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还有就是“见贤思齐”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看到品德好的人就要和他看齐,要和品德好的人多学习。
读了《论语》的一些文章,使我又多了些知识。
我以后要多读一些关于论语的书籍,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本事,将来更好的卫祖国做贡献。
《论语》读后感3《论语》就像一杯耐人寻味的香茶,越品读就越能体会出文言文之间蕴藏的知识。
走进了《论语》这本书,我看到了万人师表、学识渊博的孔子。
《论语》中的天命观
•••••••••••••••••《论语》中的天命观《论语》中的天命观阳淼内容提要:“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贯注“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重要源头;第二部分,着重讲述儒家经典文献〈〈论语〉〉中的天命观,目的在于阐明在孔子那儿“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将天命在人心中牢牢的矗立起来;第三部分论述了人之为人对天命应有的三个态度:体认、敬畏、持守,人应该在道德的行为中确定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孔子天命体认敬畏持守道德近代以来,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场地震,中国的“天”在下降,“天命”在陨落,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一夜之间坍塌了大半。
灾难之后,如何在原有的废墟之上,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之家,这不仅是精神建筑师的重担,也是故土之子的责任。
我写这篇文章并非出于“整理国故”的目的,而是想找回一些我们已经失落的“家”的感觉。
一.“天命”梳理“天”字,在殷商时代早就有之,但并非有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
《尚书商书盘庚》中有:“先王有服,克谨天命。
罔之天之断命,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1] 在殷商时帝是最高的人格神,它主宰人间的一切。
天是在周时才受到格外的重视。
<<殷墟卜辞综述>>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
”[2] 天的本意是“颠”,即指人的头顶。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对其的注释是:“……颠者,人之顶也。
以为凡高之称。
始者、女之初也,以为凡起之称。
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
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于民事皆曰天是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
故从一大。
”[3] 许慎在说及天的本意时无外乎人的头顶,而天的注释却显得深厚凝重。
在注释的底层有一种建构,即对天的一种意义建构,在周时便赋予天与“帝”不同的内涵。
周人的这番努力为未来的新天进行了新的意义奠基。
柳宗元和孔孟之道的异同点
柳宗元和孔孟之道的异同点柳宗元和孔孟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一些共同之处,同时也有很多显著的差异点。
下面将从世界观、人性观、道德观、政治观和修身观等方面具体展开。
首先,从世界观的角度来看,柳宗元和孔孟之道都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
孔孟儒家思想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体的,人只有符合天道的要求,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柳宗元也强调人与自然相通,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他通过揭示人与自然的联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其次,在人性观方面,柳宗元和孔孟之道也有相似之处。
孔孟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本善,相信人天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潜质,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优秀品质。
柳宗元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恶劣,只要通过修养,就能恢复到本性善良的状态。
然而,柳宗元和孔孟之道在道德观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孔孟儒家思想强调所谓的“仁”,即“爱人”的道德观念,认为人应该以仁慈、礼让来对待他人,追求和谐共处的社会关系。
而柳宗元则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原则,他提倡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自由选择,不受外界道德规范的束缚。
在政治观方面,柳宗元和孔孟之道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孔孟儒家思想主张通过君主统治来维护社会秩序,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约束的力量。
而柳宗元则对统治者持有更为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君主应该听取百姓的意见,尊重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实现民主和法治的政治制度。
最后,在修身观方面,柳宗元和孔孟之道也存在着一些异同点。
孔孟儒家思想倡导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来实现个人的完善,提倡独立自主的人格发展。
柳宗元也认为个人应该通过反思和修养,追求自我解脱和精神上的自由。
综上所述,柳宗元和孔孟之道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世界观、人性观、道德观、政治观和修身观等方面。
虽然二者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性本善,但在道德观和政治观上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柳宗元更加注重个体自由和原则,而孔孟则更强调社会秩序和集体的利益。
论柳宗元的孔子观及其时代意义
论柳宗元的孔子观及其时代意义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提到孔子及其思想,并对孔子进行了高度评价。
柳宗元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仁爱”、“中庸”、“礼”等道德观念,强调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
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柳宗元还认为,孔子的思想具有时代意义。
在唐代,社会面临着各种问题,如政治腐败、社会不稳定等。
柳宗元认为,孔子的思想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他强调孔子的“仁爱”思想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中庸”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保持平衡,“礼”的思想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稳定。
柳宗元的孔子观强调了孔子思想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
他认为,孔子的思想可以为解决唐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可以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价值观。
国学经典《论语》读后感
国学经典《论语》读后感国学经典《论语》读后感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第十三》近日,我品读了一部国学经典《论语》,它是儒家思想代表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共同完成的一部智慧的精华。
《论语》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思想襟怀,千百年来,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我阅读完诸多极富哲理和教育意义的言论与阐述,自然百感交集,收获了许多真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莫属“欲速则不达”这一篇了。
我不但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而且自己也有过刻骨铭心的体会呢!日前,老师在班级考了一次试,试卷一发下来,我就立刻奋笔疾书,做起了试卷。
“快,速度”,心里想的全是第一个做完,忘了还要有质量。
整个班级鸦雀无声,静的连一根针落地都听得见,偶尔听见那笔尖“飞舞”在试卷上的“沙沙”声。
“啊!终于写完了!”我把钢笔往课桌上一掷,身体往后一倾,背倚在书包上。
时间不等人,“嗒…嗒…嗒”分钟转到了收卷的时分。
“收卷!”我信心满满地交上了试卷。
第二天,成绩出来了,“小明100分,小芳100分,小田95分……”我急了,怎么还没有自己的卷子。
我自我安慰,也许后面也有高分插在那儿,可同时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考砸了!果然,我考砸了,一题5分,我才考了75分!那个75分是那么的刺眼,但它是我真实的写照,不去检查,怎么会考得好?不光要追求速度,同时需要注重质量,那就不会考得如此差劲了……想想自己,不正是文中的那个卖橘人了吗?那样地急于求成,因小失大。
同时,我从自己的“影子”中总结了一个道理,做事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目标前进。
这就是《论语》的智慧所在,这就是孔子的睿智所在。
每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却能折射出那么富有深意的哲理,让我们一起享受国学带来的智慧启迪和精神愉悦,让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国学经典《论语》读后感2我读了《论语》后,我知道了很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它的意思是说:“学的知识要时常去复习的,不也很快乐吗?”单单这句话就不仅教会了我一个道理,还教会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呢!从前,老师教过的知识,我放学回家后从来都会自觉去复习,总以为自己脑子聪明,很轻松地在课堂上就能把这些知识全部记住。
2024年儒家《论语》阅读心得感想
2024年儒家《论语》阅读心得感想导言:2024年,我有幸读完了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
这本经典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记录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道德原则。
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刻体悟到了儒家思想对个人修身、治家、治国和平民化的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论语》的阅读心得感想。
一、学习中重视思辨与实践: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而来,不亦说乎?”,这句话将学习与思辨、实践联系起来,给了我很大启示。
学习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只有通过实际的思考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从而使之变得有价值。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民化:《论语》中孔子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民化的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孔子认为个人修身是一切善行的基础,只有修身才能够达到道德的高度。
而齐家治国平民化则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只有家庭和国家的和谐与安定,才能实现个人的长治久安。
三、适度的权衡与尊重:《论语》中强调了“中庸”思想,即适度的权衡和调适。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宝贵的教训。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和困境,如果我们能够适度地权衡和调适,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就能够使我们不偏不倚地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四、孔子的教育观念:《论语》中描写了孔子的教育观念,它对我有很大的启示。
孔子强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另外,孔子也重视品德教育,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至关重要,这也是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
五、孔子的态度:谦虚而有追求:在《论语》中,孔子表现出一种谦虚而有追求的态度。
他常常向学生请教,与学生进行讨论,从中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
这种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
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应该保持谦虚的心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勇于接受批评和挑战,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六、孔子的为人之道:在《论语》中,孔子的为人之道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天命观”看柳宗元对《论语》的接受
摘要:80年代以来,对于柳宗元的哲学思想归属确定为儒学已基本无疑义,柳宗元儒家思想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对孔子思想的创造行诠释来完成的。
本文单从“天命观”的角度来阐释柳宗元对孔子思想的代表作品《论语》的接受情况。
关键词:天命观;柳宗元;论语;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51-02
如今从接受的角度(即读者的角度)研究文学,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柳宗元是一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一个接受者(即读者)的地位也是十分值得引起关注的。
环视柳宗元的接受史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研究者也探讨了柳宗元对于老庄、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等前人的接受情况,但关于柳宗元对《论语》中思想的接受研究则很少见,本文便以“天命观”为切入点,深化柳宗元对《论语》的接受进行突破性的阐释和研究。
一、柳宗元与《论语》的关系
据施子愉的《柳宗元年谱》可考,在柳宗元任永州司马的时期,曾作《辩二篇》,就《论语》的编写作者及卒篇之首为非问对之辞的问题进行论辩。
再者,在唐代,随着儒学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重新确立,作为孔子思想主要载体的《论语》不仅成为君主理政、选人,臣下对策、议政的依据,而且在中央官学教育、科举考试及蒙
学教育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唐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柳宗元出生于官宦世家,由于家庭影响,决定他从小就以读书做官作为努力的目标,可以推断,早年为考进士在《论语》等儒家经籍上是下了大功夫的。
由此可见,柳宗元自幼是仔细研读过《论语》的,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论语》奠定了儒道基础。
二、《论语》中“天命观”所体现的求实精神
在《论语》中多次谈到“天”、“命”,除了对主宰一切的“天”、“命”表示信仰和敬畏外,也曾对“天”、“命”有过怀疑。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八佾第三),但又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第十七),《论语》中孔子谈论“天命”时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的。
究竟天是神还是自然,孔子的回答也是不确定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荀子作《天论》,确定天是无知的自然,没有作为。
东汉王充也论证天是自然并没有作为,同时确认人死不能为鬼。
到柳宗元时,他确定天是无知的自然,没有作为,并充分发挥了这一唯物主义传统思想。
在《论语》中,“天”的涵义有三类,一是自然之天,即天空。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泰伯第八);“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第十七)“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这都是孔子就现象打比方所说的自然之天,是客观存在的。
又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八佾第三),认为若是得罪了上天,必然招致失败或危害,祈祷也没有用。
(宪问第十四)“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
人其如予何?”(子罕第九)认为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他也不会掌握这种文化了;天若是不要消灭这种文化,那匡人将不能把他怎么样。
这是孔子在遭到匡人围困时,对之无可奈何,一面为弟子壮胆,一面又哀伤自己遭遇的叹息之词。
这里的“天”是孔子认识到自然界规律后所说的自然之天,即天神或者天理。
二是在愤激和悲恸时感情激动的表现。
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发誓说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第六)又如,孔子生病了,对“子路使门人为臣”不满,说道:“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
吾谁欺,欺天乎!”(子罕第九)颜渊死了,孔子悲痛地呼喊道:“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第十一)这三种“天”,第一种“天”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发展,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
人们需要顺应这个规律,才能避免失败和危险。
而后一种“天”,是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的,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而流露出的口头语。
我们再来看《论语》中“命”的涵义,一是跟上文提到的第一种“天”类似,即客观规律。
“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第二)“畏天命”(季氏第十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第二十)二是对于无法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表示无可奈何的叹息,将问题归结于命运。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第十四)“亡之,命矣夫!”(雍也第六)
从《论语》中谈论“天命”的语录来看,孔子的天命思想基本上是因袭周代的宗教观念,把天看作有意志的人格化的上帝,看作事
人类和自然界的最高主宰。
孔子在总体上肯定“天”是有权力意志的人格神,然而有时又赋予“天”以自然主义的色彩。
这一矛盾正体现了孔子哲学思想的特色。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罕第九)孔子的回答,说明自己的“多能”是学来的,这不仅否定了太宰认为他是“圣者”,并且有力地驳斥了子贡对“天纵”的吹捧。
孔子生于巫鬼迷信风气盛行的春秋时代,当然会受到天命论的传统影响,但他除了承认有意志的天命论的宗教观念外,则是把“命”视为一种与人对立的、异己的力量。
如伯牛得了重病,孔子握着他的手说:“亡之,命已夫!”(雍也第六)这与“死生有命”(颜渊第十二)“不幸短命死矣”(雍也)的“命”相同,就是平时说的命运的命。
又如“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第十四)孔子认为主张能否实现,均听之于命运,公伯寮是不能左右其命运的。
这个“命”包含着某种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的意思。
王充说:“孔子称命,孟子言天,吉凶安危,不在于人,昔人见之,故归之于命。
”(《论衡·自纪》)在这里,孔子对“天命”和“命”的理解显然与历史上的传统观念有很大的不同。
子曰:“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先进第十一)子贡是孔子弟子中财富最多的,他“连驷结骑”,往来诸侯国之间,“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所谓“不受命”就是说他不听命运的安排,而去经营买卖,由于他测算很准,
所以往往预测成功。
这证明了人的努力战胜了贫穷的命运。
这包含着孔子思想里的一对矛盾。
由于子贡靠自己的努力变贫为富,人力胜过命运,这就突破了天命论的桎梏。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宪问第十四)齐桓公称霸诸侯,不是“天意”,而是靠管仲的力量,排除了天命的支配。
由此可见,孔子既承认天命,但也不废弃人的主观努力,这便是所谓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但可以看出,《论语》中所体现出的对“天命”的怀疑态度是本着实事求是精神的基础上的。
三、柳宗元对《论语》“天命观”的继承与背离
然而“天”、”命”在柳宗元这里,则与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思想已发生背离,柳宗元虽然也是本着求实的理念,但在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上,已不再像《论语》中孔子对“天命”仅仅只是持怀疑态度,而是彻底的批判。
对于自然,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现象,是由元气构成的,并非神造。
柳宗元关于天的论述很多,主要有《天说》、《天爵论》、《时令论》上、下、《断刑论》下、《贞符》并序、答屈原《天问》的《天对》以及《答刘禹锡书》等。
从这些论著中,我们可以看到,柳宗元认真吸取了古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并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唯物论的传统思想,深入探讨了自然之天,深刻地批判了神的天,形成了自己的天命思想体系。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趋势,兴衰成败,系人不系于天,反对皇权神授说。
这在《天说》一文中已有明确阐释,文中阐述天与瓜果草木等自然界一切事物一样,都是无知的,对人不能有赏功罚罪的作用,文章
认为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现象,形态上虽千变万化,不尽相同,而实质上则同为自然范畴的物质。
他肯定天地、元气、阴阳也是无意识的自然物,由于自然物质上没有人格神,因此也绝没有能“赏功而罚祸”的意志,并强调指出,人类“功者自功,祸者自祸”,与天无关,认为天能“赏功而罚祸”的说法很荒谬。
柳宗元对“符命”更是彻底地批判,在《非国语》《贞符》等著述中,否定天命、鬼神和符瑞,反对迷信,批判的锋芒很尖锐。
在《贞符》一文中,他大量列举史实,批判了种种神学迷信观念,例如《河图》中传说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即怀孕而生黄帝,《帝王世纪》中传说握登见长虹即怀孕而生舜,汉代史书中关于高帝斩白蛇、武帝得“仁兽”及宝鼎、王莽奉丹书符命、光武奉赤伏符等迷信传说,以及“封禅”的宗教仪式等,都逐一进行了批判。
他通过透彻分析,痛斥“符命”说纯粹是“妖淫嚚昏好怪之徒”的谬论,是“淫巫瞽史”捏造的欺人之谈。
参考文献:
\[1\](唐)柳宗元.柳宗元集\[m\].中华书局,1979,(1).
\[2\](后晋)刘昫.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3\]施子愉.柳宗元年谱\[m\].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7).
\[4\]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10).
\[5\]孙昌武.柳宗元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6\]赵继红,严寅春.柳宗元研究资料汇编\[m\].延边大
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