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华西都市报》的受众定位
论《华西都市报》的改革与成就
论《华西都市报》的改革与成就摘要:《华西都市报》,连续多年蝉联全国报纸十强并在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享有庞大的读者群和绝对的公信力。
2004年、2006年、2007年三次荣登全球日报发行100强,多次获得国内外媒体大奖,并且成为六大核心新闻传播学术刊物论文的研究次数最多的对象。
这对一份地方性都市报而言,可以说是巨大的成就,而它的成就始于其创始人席文举的早期改革。
改革后的华西都市报从市场需求出发,特色鲜明,定位明确,这不仅使该报获得了巨大成功,也引发了国内报纸尤其是都市报的改革浪潮,对国内新闻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就针对华西都市报的兴起,改革,特点,和成功做一下分析。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席文举,都市报,市场定位,市民报,改革创新《华西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因全面系统地创立了报纸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和全新的竞争策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
一,华西都市报的成就与研究价值作为一家四川地区都市报类报纸,华西都市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发行量为115万份,是中国西部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日报,在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享有庞大的读者群和绝对的公信力,连续多年蝉联全国报纸十强。
2004年、2006年、2007年三次荣登全球日报发行100强。
并且多次获得国内外传媒大奖,仅2008一年就荣获“年度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媒体”,“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7年度中国最具品牌传播力的强势媒体30强”,“中国标杆品牌”等荣誉。
不但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良好的口碑,在学术研究上,《华西都市报》也一直是各大新闻传播学术刊物论文热衷于研究的对象。
众所周知,学术关注度大小是一家媒介社会影响力高低的最直接体现。
而据文献分析,2000年以来:在六大核心新闻传播学术刊物《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中国记者》、《新闻与写作》、《新闻界》、《新闻记者》中,华西都市报被作为研究对象的数量排名全国第一。
都市报的定位
一、都市报的概念与定位在信息爆炸,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益的今天,新媒体如网络等不断形成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而传统媒体也在寻求新的变化和突破。
都市报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锐代表,发展迅速,已成为城市报纸的主力军。
关于都市报的概念,学界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都市报是指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也有人认为都市报是定位于服务城镇市民百姓、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包括早报和晚报;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给都市类报纸下的定义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强调新闻性、综合性和生活服务性,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报纸。
这些说法都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对都市报的概念有所阐述,一般认为,都市报是一种定位普通市民阶层,市场化程度高,突出新闻时效性,信息的综合性,生活服务性的报纸,它既包括传统的早报和晚报,也包括新兴的大型综合报纸如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
本文结合地缘特征,具体研究对象为湖南两家表现主流形态的都市类报纸:《潇湘晨报》和《三湘都市报》二、版面策略版面的沿革我国报纸的编辑形式长期受书籍的影响。
古代的报纸在幅面大小、编排形式上与书籍没什么两样。
即使是近代报纸,虽然报纸的幅面增大,但是在初期,它的编排形式依然没有书籍的窠臼。
版面只是简单地排列新闻,既无字号、字体的区别,也无栏的变化,报纸版面只不过是书籍的版式的放大。
就算只是往后推三、四十年,甚至都可以说报纸是没有版面设计的,新闻稿件就是按照一定的分栏把报纸排满,然后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加一个标题。
因为那时候的采编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水平还不是很高,如何在截稿期内把新闻采访好写好并印成报纸是大部分报社最关心的,而报纸的“外表”似乎并不太重要。
在这个时候,版面的能动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求得编排的秩序,使人阅读不至于发生技术上的困难,不费目力而已,人们还不能从版面的编排上了解内容。
这样的版面排印工人就能顺带完成,版面还没成为报纸的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工作。
除了采编技术和印刷技术以外,人们不太重视报纸“外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电子传媒尚未产生。
华西都市报营销策略设计
华西都市报营销策略设计1、计划概要2000年9月12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立,除党政机关报《四川日报》外,下辖《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两张子报。
成都地区都市类报纸的整合期由此拉开了序幕。
2 001年,通过行政手段,《商务早报》和《蜀报》先后于5月19日和20日停刊,与此同时,新成立的《成都日报》成为成都的市委机关报于6月1日试刊,而原先的市委机关报《成都晚报》正式定位为都市类报纸,并于7月进行了全方位的改版。
同年秋季,《四川青年报》休刊,退出零售市场。
2002年9月26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宣布成立,包括《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
这一时期整个成都报业市场相对平稳,出现了整合趋势。
华西报成功开创都市类报纸模式后,商报立即对其进行“克隆”,一举由昔日的精英报突变为大型综合性日报,华西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商报就将其衍变为“读者至上”,前者以普通市民作为主要读者群,走主打社会新闻、都市新闻的路子,商报就“打成都版上大新闻”。
1998年9月,原新华社四川分社主办的《蜀报》改版,更是对华西报等报纸进行全面模仿,变为同华西报、商报风格几乎一致的都市类报纸;1999年,《商务早报》、《天府早报》、《四川青年报》相继加入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成都报业竞争进入白热化时代,模仿成为该时期最突出的特点。
通过相互模仿,各报在风格、定位、版面乃至新闻操作和广告模式都逐渐趋同,最终导致七报一面。
低价倾销、虚报发行量、广告杀价、盲目提高发行成本甚至在新闻报道上相互诋毁,这些恶性行为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并愈演愈烈。
而《成都商报》一跃成为成都报业市场的领先者,抢占了都市类报纸中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市场中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因此,如何更好的发挥集团力量,促成《华西都市报》的又一次飞跃,实现由市场竞争者向市场领先者的转变,是该营销策划的核心所在。
现结合市场营销学有关理论对《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及营销组合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的一些思考。
“市民气质”我为先--《华西都市报》超常规发展探秘
强化可读性——《华西都市报》一改日报过去硬梆梆的语言风格,以拉家常的口吻与市民平等交流,力求成为“通俗报”,力戒变成“精英报”;讲究报纸的通俗化,避免报纸的媚俗化。就拿其《街坊》副刊来说,果敢摒弃了传统副刊“名人写,写名人”的办刊思路,大胆确立了“凡人写,写凡人”的办刊方针。《街坊》副刊所设置的栏目,也尽显市民情调:小杂文、小言论的栏目名为“街头巷议”,介绍成都的历史沿革、市政街道、民俗民风、军阀土匪、神医国手、节日节气、趣闻轶事的栏目名为“盖碗茶”,探讨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的栏目名为“家经难念”……每一个栏目都瞄准了通俗化和可读性,人情味十足、贴心性极强。
为了充分凸现“市民生活报”的独特魅力,1995年1月1日创刊的《华西都市报》,以“导向正确让党和政府满意,贴近生活令市民百姓喜欢”为办报宗旨,努力做到:用市民的语言来反映市民的生活,用市民的话语来叙说市民的故事。基于这一办报方略,《华西都市报》竭力在实用性、信息性、可读性上下功夫。
突出实用性——《华西都市报》创刊俟始,在仅有的8个版面中,专门开辟了《生活服务》专版。当报纸扩版后,“实用”和“服务”的理念便成为各个版面的主题词,力求从每一个侧面为市民提供“到位”的服务。《华西都市报》的实用信息分为两个层面,一类是服务性新闻,帮助市民决定是否做某事,或者如何做某事;另一类是虽无新闻性,但很实用的服务性知识。时下,实用性内容已占报纸版面的1/4至1/2。
《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特色研究
《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特色研究作者:高慧玲来源:《新闻世界》2015年第05期[摘要]本文分析了《华西都市报》新改版的副刊“宽窄巷”的特色。
首先对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作出了解读;运用了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抽样的方法用量化评估“宽窄巷”的新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
此外,本文认为,“宽窄巷”的地域文化特色、中国风特色和浓重的平民色彩都为都市报副刊的未来点明了道路。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地域文化副刊肩负着传承文化、回顾历史、传播思想的任务,是报纸中最开阔、最自由的平台。
优秀的报纸副刊,如《羊城晚报》的《花地》和《晚会》、《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和《四合院》等等,这些报纸副刊都坚守着较为高雅的文化品味,它们在贴近读者的同时,也不失其独立的品格。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国的报纸副刊究竟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又有了怎样的创新和变化?经过搜集整理,发现在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副刊的论文著作中,整体感觉仅仅触及表层,未能深入实质,并且对报纸个案的分析也少之又少,即便有,也仅仅是对东南部沿海地区的报纸副刊的研究,针对西南部城市报纸副刊的个案分析研究是存在缺口的。
另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兴起,对传统报纸构成强大威胁,人们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对报纸生死存亡的担忧。
“台湾报纸的副刊一个接一个消失……大陆的副刊在转型经济中面临同样的问题”龙应台这样说。
有的报纸副刊为了招揽读者,赢取更多的广告收入,轻则同质化现象严重,毫无自己的特色和立场,重则不惜降低自身文化品味设法寻找低级趣味,导致副刊娱乐化和庸俗化的现象风行。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选择革新副刊,将“大周末”一改“宽窄巷”,其风格和定位也随之变动。
《华西都市报》意在为何?“宽窄巷”又何去何从?希望能通过对《华西都市报》副刊的个案研究找到副刊的发展路径,给现代都市报副刊提供借鉴,促进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荣获“中国报业创新奖”,是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
华西都市报介绍
8
新潮版面
玩乐 周刊
房产 周刊
潮流 周刊
汽车 周刊
学习 周刊
健康 周刊
9
完成情况
11
站长之家PPT模板
LOGO
XX XX XX 公司名称
第一季度工作报告
报告人:XX
经验总结
13
规模不受众
1、读者规模
《华西都市报》是四川省七城市颇 具影响力癿报纸媒体,是各类广告 主实现各种营销目癿时进行广告投 放癿首选报纸。《华西都市报》癿 阅读率达到了26.6%,读者规模达 110万人。
李 鹏
华西主要人物
2002年成为华西总编辑,他 倡导华西应该用一种新癿姿态 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谈到如何 应对后来居上癿竞争对手《成 都商报》时,他说:“有一句 话叫做‘丌叫癿狗最会咬人’。 如今,华西正酝酿着变革,成 都报业市场其实就是活火山, 过去爆发过,现在正是休眠期, 谁都知道下一次喷发迟早要来, 熔岩癿活力和杀伤力谁都明 白。”
7
板块简介
体育新闻版 一是搞好重大 赛事癿报道; 二是在无赛事 期间,争取全 国报纸和体育 部门癿特约记 者来稿,建立 自己癿体育新 闻供稿网络。 国际新闻版 由两个小版块构 成。一是国际新 闻,对世界上发 生癿大事进行精 编;二是国际副 刊,介绍世界各 地癿知识,注重 知识性、趣味性 、可读性。 文摘版 荟萃全国各 地媒体癿知 识和信息精 华,加强同 读者癿贴近 性,进而形 成自己癿风 格。
刘为民
未来展望
中国癿都市报业经过90年代癿成长 、壮大和成熟之后,已经渡过了那段喧 嚣、炒作癿时期,大部分癿都市报都适 应了市场竞争癿模式,也有了准确癿自 身定位和较为稳定癿读者群,形成了一 定癿品牌效应。 作为中国都市报癿鼻祖,一向以张 扬、自信,有着奇思异想著称癿《华西 都市报》在2012年将强力启劢五大战 略:内容创新不升级战略、营销创新不 变革战略、全媒体平台构建战略、区域 市场深度拓展战略、人才储备秘结构优 化战略。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抢 抓新机遇,华西都市报将续写新癿传奇 ,再创中国报业新辉煌。
《华西都市报》内容分析研究报告
《华西都市报》内容分析研究报告作者:易萍张琼文来源:《商情》2011年第31期【摘要】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家都市报,一直发挥着强烈的新闻纸作用,是中国西部发行量大、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的综合性日报之一。
本文从版面内容分析为入口,对《华西都市报》的版面设置、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并对版面内容的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内容分析一、研究目的都市报业秉承“内容为王”,好的内容是大众媒介取胜的根本理念。
因而科学、定量、客观地对《华西都市报》进行内容分析,有助于总结《华西都市报》的内容特色,也为其在报业竞争激励环境下、报纸同质化严重的现状下提供一些创新的依据,为其它报业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华西都市报》版面内容进行分析。
过程大致如下:1、内容分析的对象为2009年9月1日至12月1日间华西都市报。
2、简单随机抽样。
以周为单位抽样,选择9月1日到11月30日共13周报纸,编码1至13,随机抽取3个编号为大样本,包括21个工作日华西都市报作为最终样本。
具体为:10月20日-26日、11月3日- 9日、11月24日-30日共21期华西都市报。
停刊则做缺省处理。
3、本文主要选择从报道议题分类上进行内容分析。
主要对以下议题进行了分析: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省内新闻;省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财金新闻等。
并进行了编码。
4、运用计算机对全部编码内容进行统计。
主要统计方法是描述统计方法。
主要采用excel 软件,辅于SPSS10.0统计软件。
统计主要采用百分比数量概念,因而得出数据较粗略,可能并不具备精确统计学意义,但仍可供思考。
5、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分析统计结果本文对《华西都市报》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省内新闻、省会新闻、娱乐、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数据如右:得出如下分析:1.内容多样,信息量大。
《华西都市报》日均40.43版,新闻内容分为“要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都市新闻”、“蜀都新闻”、“成都新闻”、“新闻评论”,另有“专题报道“、“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证券新闻”、“理财新闻”、“新闻”、“证券新闻”、“财金新闻”、“教育新闻”、“健康知识”、“旅游讯息”、“购物资讯”、“时尚前沿”、“房产讯息”、“汽车信息”、“商品广告”等。
都市报在市场经济竞争下的发展趋向
都市报在市场经济竞争下的发展趋向【摘要】随着人口结构向城市化的发展,都市报进入新闻领域,它根据都市社会受众的需求和都市化发展的本身发掘新闻资源,扩大社会沟通渠道和信息传播空间。
都市报的大众传播实践证明新闻传播将由单向宣传向互动性转变,成为重新建构社会的一个重要工具。
都市社会中的大众传媒积极引导大众参与社会,充分挖掘和体现自己有特色的传播功能,丰富、扩大了社会传播的意义。
【关键词】都市都市报大众传媒受众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结构转型,我国新闻传播业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各都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以都市人为对象的都市报从市民受众需求和都市生活本身发掘新闻资源,充分表明社会转型背景当中舆论引导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也可以看作是大众传媒从宣传工具走向社会纽带的积极尝试。
转型社会的建构过程和新闻信息的扩散过程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大众传媒越是提供重要的信息指导和服务功能,受众就越依赖媒介;受众越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信息,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就越明显。
另一方面,当个人和集体的需要、利益和动机在社会活动中显现出来时,又反过来开始寻求来自大众传媒方面的满足感,表达对传媒强烈的反馈性。
凡是能够引起社会关注的重大新闻主题,往往容易得到受众的积极回应。
如果说以前的大众传媒定位观念更倾向于说“事”,而今后的大众传媒会更多地考虑到说人。
大众传播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从“接受什么”转变到“什么人在接受”。
从追求社会效果和市场效益的目的出发,都市报可在传播策略上采取下列对策。
1.贴近平民生活,从单向传播走向互动传播现今的社会人们渴望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都市报如何确立自己的报道品位,如何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注普通人的精神状态,这就要看它是如何从信息和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沟通都市社会,是否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平民的生存状态以及其中的喜怒哀乐,对都市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呼吸提供信息服务,从都市社会流动的心理现象出发来披露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秩序。
开栏语格式
开栏语的撰写一定要做到三问:一问位置的对面,追求对读者的吸引力;二问位置的旁边,确立对同行的竞争力;三问位置的根基,寻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力。
三力合一,就是一家报纸的综合实力。
“定位”一词,在新闻界越来越流行;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却又人言人殊。
与其在纯理论中兜圈子,不如解剖一些成功的定位实例。
好在我们面前就有一个,1995年元月由四川日报社创办的华西都市报,定位明确,效益显著,仅仅两年多,发行量突破30万份,被同行誉为“中国西部报林黑马”。
那么,它是如何定位的?该报总编辑席文举说:“报纸的定位,就是你的位置放在哪里,你的位置对面坐的是谁,你面对谁讲话。
”“华西都市报的读者对象,就是现代都市的广大市民。
我们在全省大中小城市发行,就是全省大中小城市的市民。
我们重点在成都发行,重点是成都市的广大市民。
”华西都市报面对的是普通的中下层市民,要办成一张“市民生活报”。
问位置的对面,具体就是问读者是谁,如何吸引他们?按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论”,读者选中某个媒介是要获得满足。
尽管有人把受众可能获得的满足一口气列举出二、三十项,越琐屑越难于抓住要领。
大处着眼,媒介提供的满足实际是两种成份,有用和愉快的混合物。
既然如此,报纸要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也不外乎两个指向:突出实用性,增强可读性。
实用性有深浅两个层次。
浅的就是服务性报道,它传递日常生活中“怎样”、“如何”的实用信息。
华西都市报创刊伊始,八个版面中就专辟了“生活服务版”。
扩版后更将“实用”、“服务”灌注到其他版面中。
它的实用信息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服务性新闻。
为读者提供最新信息,帮助读者决定是否做某事,或者如何做某事。
另一类,缺乏新闻的基本要素,但仍是很实用的服务性知识。
如供电局通知哪些地方停电;如开通“服务热线”、“消费指南”,解答“买家电吃亏咋投诉”、“气表进水何处修?”等等。
这两类实用信息,实际上就是回答“怎么办”的“服务性报道”。
它是可供日常生活使用的“行为指南”,读者能从中得到“直接报偿”。
一纸风行到一端在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探析
502021年第7期总第385期VIEW ON PUBLISHING一纸风行到一端在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探析文/刘洁作为机关党报市场化探索的衍生物,都市报以其贴近百姓生活、报道社会热点为优势,以地域性市民服务为主要特色,在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经历了繁荣时代。
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作为当时的“新媒体”,《华西都市报》把受众群体定位于普通市民圈层,强化“为市民服务的办报”的特色,坚定“市民新闻报”的定位,加强报端与读者的实时互动,开辟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一时间成为风靡全国的报纸。
随后,各地都市报纷纷涌现。
由此,都市报逐步完成了中国报业市场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繁荣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变,且受众的阅读习惯开始迁移,“读屏”日益取代传统纸媒阅读,融媒体转型成为关乎都市报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命题。
在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中,从《华西都市报》到破茧重生的封面传媒,为都市报在互联网浪潮中转轨新型主流媒体起到了启发作用。
一、融媒体时代都市报所面临的挑战都市报的兴起、繁荣、衰退与媒介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伴随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资源、媒介技术、竞争方式、受众需求发生巨变,“屏端”日益取代“纸端”,轻量新闻视频愈发比文字报道更具吸引力,纸媒都市报不可逆转地面临严峻挑战。
1.生存空间收缩发行量与广告营收是都市报生存发展的根本,更是其内容水平、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与业界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20世纪90年代末,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环境下,都市报凭借当时的潮流纸媒风口,精准填补了不断激增的市民阶层的信息需求。
《华西都市报》创刊仅一年就以月均1万份的发行增长速度震惊中国报业,截至1997年,《华西都市报》仅创刊两年便取得总发行量超50万份、年广告营收过亿的惊人成绩,《华西都市报》逐渐以行业巨头地位驰骋西南都市报业。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及网络新闻用户数量激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9.40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7.25亿,占网民整体的77.1%[1],新闻阅读载体大规模迁移到“网端”,海量、迅猛、多元的实时交互资讯更加催生了“机不离手”的大众常态。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分析《华西都市报》是四川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日报,是中国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之一,1995 年1月1日创刊于四川成。
它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 自2004年以来《华西都市报》五次进入全球日报发行100 强,其中在2009 年名列第66 位,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报纸;此外,《华西都市报》还曾四次入选“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在2009 年以30.07亿元的品牌价值在四川乃至所有西部媒体中排名第一。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报业充分发挥其优势的重要基础。
所以,《华西都市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它成功的并且随时而变的市场定位是分不开的。
每一份媒介都有自己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
《华西都市报》办的就是一张区域城市组合报,即立足成都和重庆,辐射周边市县的区域组合城市报。
希望它能够加强成都与重庆、与周边地区的新闻信息网的建设,从而推动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以及两个城市经济带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四川经济的发展。
同时《华西都市报》的目标是办一张“市民生活报”,即其受众身份是“老百姓或市民”,这样的受众定位找到了受众的一个共性和空白点,即无论是都市白领还是寻常百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市民”。
由于将报纸定位于广大市民,也使得报纸的广告市场得到拓展,因为提供市民需要的各种信息,使得报纸的有效发行大大提高,为报纸吸引了大量的广告商,提高广告收入,此外,《华西都市报》的市民生活报的定位为其在报业市场竞争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对其后创办的很多都市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华西都市报》是如何确定市场定位的,它的方法值得其他媒体的借鉴。
首先明确竞争目标,确定自己的覆盖范围和经营领域,界定媒介的类型,制定具体的竞争战略。
《华西都市报》1995年1月1日出世前,通过调研确定:覆盖范围是全四川省,类型是市民生活报,竞争战略是“服务为宗旨”。
谈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的选择
谈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的选择作者:冯冬梅叶令轩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07期相对于党报而言,都市报在读者定位、报道内容、新闻文风等方面与之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对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的选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本文将对这种“特殊的要求”加以分析,尝试寻找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选择的一般规律。
一我们的报纸在为谁服务这是我们在谈稿件选择之前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
众所周知,都市报是市民生活报。
那么它的读者是所有的市民吗?不是!因为市民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这里面有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也有识不了几个字的文盲。
的确,传播应该追求最大化的受众群,但最大化不是全部。
目前在目标读者群问题上,某些都市报类媒体走入了求全误区:既想抓住高端读者,又不愿放弃低层对象,结果把报纸弄成了“四不像”,两头抓不住。
所以,我们不主张都市报的读者定位实现“全覆盖”,这不仅不可能,也不现实。
我们办报的目的是什么?除了搞好宣传,弘扬主旋律外,就是要为报社创造广阔的广告空间,增强发展和生存的能力。
而广告商投放广告要看报纸有一个什么样的受众群。
如果我们报纸的受众群定位不明确,不是广告商所需要的,那么他会投广告吗?当然不会!如果给都市报的读者进行定位,那就是生活、工作在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或区域组合城市的所有市民。
而这样的一群人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处于社会中等阶层,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他们能够决定家庭的消费决策,文化层次中下,但属人群最多的那部分市民。
只有受众定位准了,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选稿。
二读者需要什么一句话,都市报刊登的新闻应该是都市市民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
市民看报有一种“趋利”心理,这张报纸对我有没有用?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是让我了解了相关信息,还是让我得到了娱乐,或者是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所以说新闻稿件里有没有百姓关心的信息十分重要。
都市报的影响力不能仅靠纯粹的“信息超市”,还得靠市民的爱读、必读、信赖、美誉、公信力和忠诚度,靠市民在报业市场的比较中,感觉到它是一张“有用”“有趣”的报纸。
浅谈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以《华西都市报》副刊为例
收稿日期:2020-04-27作者简介:黄勇,男,华西都市报社主编,主任编辑,主要从事报纸新闻学研究。
浅谈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以《华西都市报》副刊为例黄 勇(华西都市报社,四川成都610012)摘 要:近年来,各地报纸副刊相继复苏,成为市场竞争的一大抓手。
文史文章作为报纸副刊文章的品种之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端。
但文史文章的文本如何表达,却没有约定俗成的规范,也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
本文从《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实际编辑工作出发,提出了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应去新闻化、去学术化、去文学化的观点。
关键词:报纸副刊;文史文章;文本表达;《华西都市报》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9-0006-02 从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创办的附张《消闲报》至今,报纸副刊已经走过了120多年。
近年来,因网络飞速发展,报纸新闻受到极大挑战,曾经可有可无、处于从属地位的副刊成为报纸吸引读者的一大重要手段,各地报纸副刊相继复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新时期的报纸副刊,由于定位不同,其版面用稿也有所侧重,但大多以新闻类副刊为主。
2011年4月9日,《华西都市报》几乎在时隔10年后重启副刊,固定在周末两天出刊,取名《星期六》《星期天》,以新闻类副刊形式呈现。
几经调整后,2014年2月22日,副刊改名为《宽窄巷》,定位明确为:“办一份有文化品位的副刊”。
逐渐转向非新闻类副刊形式。
在《宽窄巷》的版面中,文史文章如今占有一定的比例。
这些文史文章字数基本上在四五千左右,一篇文章占一个整版(从对开报改为四开报之前),因其行笔深入,细节性强,文化底蕴深厚,深受读者喜爱。
在文本表达上,文史文章与新闻、文化类文章肯定是不同的,但没有约定俗成的规范,至今也不见有相应的理论研究。
本文从《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实际编辑工作出发,拟从报纸副刊文史文章应去新闻化、去学术化、去文学化三个方面,浅谈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
地方报纸要做好“地方”文章
地方报纸要做好“地方”文章徐嘉瑛【摘要】地方新闻,是地方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在多媒体时代的当下,地方报纸更要在“地方性”上下足功夫,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确保地方新闻的数量和质量,大批量地提供老百姓身边的新闻和咨询,才能经受住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才能吸引住本地读者,从而在地方新闻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2页(P210-211)【关键词】地方报纸;地方新闻;本土化;发展【作者】徐嘉瑛【作者单位】丹阳日报社,江苏丹阳2123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迅速分流着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网浏览新闻和资讯。
在电视、网络这些立体媒介的冲击下,地方性平面报纸的生存、发展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威胁。
不过,即便在如此严峻的挑战下,地方报纸也同样有着“绝处逢生”的机遇,那就是地方性新闻,这是大众从其他媒体难以即时、全面获得的。
而地方报纸,是地方发展一举一动的见证人,也可以说是地方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这些独特因素,都能为地方报纸的发展注入永恒的生命和活力。
地方报纸新闻从业者,要很好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将地方新闻做大、做强、做优。
1 用足用好地方资源,塑造报纸品牌形象目前,不少地方报纸在定位上比较模糊,总想包罗万象,将自己的覆盖面扩大、信息量增加,却无形当中让地方新闻的口味在渐渐消退。
笔者近日翻阅某地方报纸,发现在20个版面中,真正与地方经济和民生有关联的新闻仅有4个版面,总共只有12篇报道以及几张图片,提供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如国内外大事要事新闻。
客观上来看,这种“广撒网”的传播方式,也并没有给地方报纸的社会影响和群众口碑等带来裨益。
地方新闻资源是地方报纸最重要、最宝贵、最独特的财富,是地方报纸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争取地方受众的重要资源。
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去“广撒网”,不如突出地方报道重点,凸显自身新闻特长,将地方本土的新闻做好、做精。
浅论报纸的受众定位
浅论报纸 的受众位
张乐 (中国传媒 大学 10 2 00 4)
受众 有 以下三 个特 点 。第 一 ,广泛 性 。指 受众成 员组 合和 地 摘要 :在媒体 竞争 日益激烈 的今 天 ,对 于新 闻媒体 而 言,准确 的认识和把握受众的概念、特 点、类型及其对媒介的影响 ,清晰明确 域分 布上 的广 泛性 。新 闻媒介 的高 度开 放 决定 了受众 的广 泛性 ; 的受众定位是必不可少的。本 文以报纸 的受众定位为论述对象 .围绕 第二 ,混 杂性 。因为新 闻媒介 的受 众广 泛地 分布 在 全社会 的各 个
角落 ,就 相应 造成 了受 众 成员 的混 杂性 特征 :第 三 ,隐蔽 性 。受 众 对媒 介是 一种笼 统 的 、隐蔽 的存在 。 还 有 以下 三个 “ 兴 ”特 点 。第一 ,在 急剧 的社 会变 动和 开 新 放 的社会 联系 面前 ,受 众表 现 为旺 盛的 信息 需求 。求 新 、求变之 受众 的概 念 、分类和 特 点 心 表现 尤 为强 烈 ( 受众 对信 息 的需 求 比以往 更旺盛 );第 二 ,市 1受众 的概 念 . 受众 一词 来源 于传 播学 的 “ 受传 者 ”,英 语为 AD E C 原 场 经 济条 件下 决策 主体 增加 , 带来受 众 对硬 性 的决策 参考 性信 息 U IN E 受众 对 决策 参 考性 信 息 需求增 加 ) ;受众 群体 ・ 来仅 指观 众和 听众 ,在 传播 学 中包 括 了读者 ,成 为对 观众 、 听众 的需 求增 加 。 ( 受 和读 者 的统 称 。 “ 众 ”一 词最 早 出现 在 由威 尔 伯 ・ 拉姆 著 、 分 化趋 势 明显 ,新 增群 体涌 现 ,造成 受众 需 求 的多元 与分 化 ( 受 施 余也 鲁翻 译 的 《 学概 论— —传 媒 、信 息与人 》 ~书 中 。书 中给 众 呈现 出多元 与分 化 )。 传 “ 受众 ”一词 下的 定义 是 : “ 传播 过程 另一 端 的读者 、听众 与 在 二 、受众 定位 的概念 2世 纪7 年代 美 国著 名广 告经 理 里斯 和特 劳特提 出 “ 0 O 定位 ” 观 众 的总 称 。 ” 中 国社 科 院新 闻传 播 研 究所 陈崇 山对 “ 受众 ” 词所 作 的注释 是 : “ 众 ,是 一个集 合 概念 ,不 论 国家元 首 、 的概 念,定位起 始于产 品。一件商 品、一项服 务、一家 公司、一所 受 政 党 领 袖 、社 会 名 流 还 是普 通 老 百 姓 , 只要 通 过 报 刊 、 书籍 、 机构甚 至是一个人 ,定位 的对 象不是产 品 ,而 是针对潜在顾 客的心 广 播 、电 影 、 电视 等 大 众 传通 媒 介 接 收 信 息 的人 ,统 统 称 为 受 理采取行 动 ,即要将 产 品留在 潜在顾客 的大脑 。时至今 日,媒介定 众 。 ”可见 ,在 大众 传播 学 中 “ 众 ”是作 为传 者 传播信 息 的 目 位 已发展 成为这样一 个综合性 的概念 :指媒介在研 究 目标市场 竞争 受 环境 ,研 究 目标受众 需求基础 上 ,根据 媒介 自身特 点和资源 条件 , 标 接受 者而被 指称 的,带 有 明确 的对 象性 。 确 定媒介 的经营 目 。媒介 定位 可 以体现 在媒介 战略定位 、内容 定 标 2 受众 的分类 . ( )按照 接 触 的媒 介类 别 分 , 可 以划 分为 报 纸读 者 、广 播 位 、受众 定位、形象 定位 、个性 与风险 定位 、营销定位 等 。 1 受众 定位 的概念 是传 播 对象 由 “ 大众 ”趋 向 “ 众化 ” 。而 分 听众 、 电视 观众 ,彼此 交 叉。 ( )按照 人 口统 计 学 原理 , 受众 群 体 内部 可 以按 照 性别 、 媒介 的受 众定 位 ,是建 立在 受众 本位 思 想基 础上 的 。受众 本位 , 2 与媒 介本位 相对 ,它是 指大 众传 播媒 介在 信 息传 播活 动 中, 以受 年龄 、职业 、地域 、教 育水 平等再 划分 为不 同的 次属群 体 。 ( )按照 接触 媒 介 的频 率 ,可 以分 为稳 定 受众 和 不 稳定 受 众 为 中心 , 以最大 程度 地维 护 受众 的根本 利益 为 出发 点 ,满足 受 3 众 获取 信 息的 需要 。而媒 介 本位 以媒 介所 有者 的 利益 为 出发点 , 众 。稳 定受 众是各 个媒 体 的重点争 取对 象 。 ( )按照 受众 不 同 的信 息 需求 ,可 以分 为 一般 受 众和 特 殊 较 少顾 及受众 特 点,其传 播 具有 明显 的针对性 不强 的特 点。 4 不 同的 社会 环 境 因素 影 响 并 促成 了受 众 的 不 同特 征 。从 2 0 受众 。主要 是依信 息需 求 的指 向性 的清 晰程度 来划 分 的。 0 ( )按 照 接 触 新 闻 媒 介 的 确 定 性 分 为 现 实受 众 和 潜 在 受 世 纪6 年代 开 始 ,美 国就开 始 出现媒 介从 满足 大众 需 求转 向满足 5 广 窄播 ”从 众 。凡是 已经 确定 使用 新闻媒 介 的受 众称 为现 实受 众 。凡 是具 备 部 分人 、满足 某 方面 需求 转变 ,也就 是从 “ 播 ” 向 “ 大众 ” 向 “ 分众 ”的转 变 。 正常 的媒介 接 触能 力 ,但是 还没 有接 触 、使用 媒介 的受 众 称为潜 “ 传 媒 分众 化 策 略 ,就 是 要 在 无序 的 、 自由的 大 众 中 ,根 据 在 受众 ,即其 具备 成为媒 介受 众的 可能性 。 ( )按 照 新 闻媒介 明确 的传 播 对象 ,可 以分 为 核心 受 众和 各种 不 同 的理解 ,对 受众 市场 给 予不 同组 合 ,使其 同类 需求 得到 6 边 缘受众 。 最大 化满 足 。按 照经 济学 观点 ,就 是用 最 小的成 本 ,实现 最 大化 3 受众 的特点 . 的 效益 ( 包括 社会 效益 和 经济 效益 ) 。尽管 今天 中 国的传媒 市场 竞
席文举是如何创立华西都市报的
席文举是如何创立华西都市报的[作者:佚名转贴自:传播学论坛发布时间:2004-6-27 3:04:28 点击数量:1467]引子九十年代中叶,从中国西南四川盆地的报林中突然飙起一匹黑马——《华西都市报》。
乍一出现,她就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创造了创刊四年,发行量超过50万份、广告收入上亿元的奇迹。
一夜之间,蜚声报坛,成为中国报林群星灿烂的天幕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
不仅她自己很快成为一张名牌报纸,而且还在全国各地掀起一阵阵“《华西都市报》冲击波”,迅速形成“都市报”这个新的报种,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都市报时代。
《华西都市报》创办人、总编辑席文举创造的一套全新的办报理论、思路和方法,对中国报业、以至中国传媒的影响都是相当大的。
席文举不仅善于实践、而且善于总结,在继自己创立的“市民生活报”办报理论一炮走红、泽被全国各地城市报纸以后,又从自己的办报实践出发,适时总结、与时俱进,先后提出了“主流媒体”理论、整合型媒介理论,不断地丰富、极大地完善了中国市场化报纸的办报理论,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的大众报纸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的理论。
席文举的新闻思想对中国报业、中国传媒的贡献是很大的。
第一编席文举是如何创立《华西都市报》的席文举创立《华西都市报》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精髓,集中体现在他的三个重要讲话之中。
第一章创立的过程第一节第一次讲话(上)市场定位等办报方针诸要素的确立1994年冬,《华西都市报》的筹办已接近尾声。
10月20日,席文举在《华西都市报》编采人员培训班上作了题为《为创办一流城市报纸而努力奋斗》的讲话。
这次讲话,席文举对《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及其思维过程、以及《华西都市报》的办报宗旨、战术原则、报纸风格等办报方针诸要素作了详明的阐述——创办《华西都市报》的初衷1993年,作为“中国省报”四强之一、一直遥遥领先于成都晚报的四川日报社,当年广告收入却只有3000多万元,比成都晚报少了一半。
媒介营销案例分析
3)代言人: 代言人是杂志形象的具体化和 人性化的体现,也是杂志品牌宣传的一种 重要策略。为此,“画报’选择了李艾、 古宇。两位代言人模特出身,或英俊,或 美丽,其气质较一般模特都更显个性。
三、内容+价格+渠道:品牌的实现 1、在内容采编上力求做到与众不同,从选题 ,写作风格,到封面图片“宠儿”专题的 拍摄,有很多既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又颇显 时尚的元素。 创刊中刊 《城市32》主要介绍北京、上海 、广州等大城市的生活资讯。 编辑方针始终围绕“第一要好看,第二要 有用” 画报”的内容紧拍“新生活”,力图从专 题报道、旅游、电影、感情等多角度、全 方面的展现都市新生活的精彩
媒介营销案例分析
——《华西都市报》和《城市画报》为例
《华西都市报》简介
• 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诞生在成都。按 照市场规律办报,引依据读者需要采编 稿件,第一次提出“市民生活报”的定 位,提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 针和嫁接各类畅销报优势的办报思路。 • 自创“敲门发行学”,建立了三千多人 的自办发行网络,使华西都市报迅速走 进了四川盆地大中小城市的千家万户。
谢谢观赏
《城市画报》
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前身为已有41 年历史的《广东画报 》,1999年10月起全 面改版,更名为《城 市画报》,是一本以 反映都市年轻人新生 活为主要内容,资讯 、时尚、新闻与娱乐 并重的生活类杂志, 核心读者为国内大中 城市中25-35岁的年 轻人。
• 《城市画报》以品牌为中心的经营和营销策略 与“城市年轻人”的读者定位密切徊关。《城 市画报》要让这些喜欢“可口可乐”、“耐克 ”的年轻人接受,必然也要象“可口可乐”、 “耐克”一样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品牌优势。它 的目标不仅要从国内8000多份杂志中脱颖而出 ,更希望能使年轻人像买“可口可乐”一样习 惯于买“画报”。
报纸刊--2021年
报纸刊--2021年篇一:报纸期刊数据-新2021-2021首要年报纸行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数据表数据分析:2021年度全国报纸印刷品总印量印刷为2211亿印张,较2021年的2270亿印张降低了2.59%。
全国报刊杂志年度总印刷量,在经历了2021、2021两年的下降和2021、2021两年的增长后,2021年度我市报纸总印刷量有近2.6%的下降。
2021年度全国报刊杂志总印刷量较2021年有近5%的下降。
数据分析:报业发行收入与报纸广告经营额基本呈现同步增减趋势,经历2021年到2021年增长后,2102年、2021年呈下降的趋势。
下降原因:主要的原因是行业资源结构性过剩和新媒体震动企业传,导致报纸发行量的减少小报和报纸广告经营额下降。
电子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感染力强,突破读者评注识字等局限。
基于网络平台的二进位媒体出现,给传统报纸带来了极大的震荡和强烈的冲击。
互动性强、感染力强、选择性高、动态实时、容量巨大,保护环境等独特竞争优势,是传统报业所无法比拟的。
数据分析:2021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67种,平均期印数16767万册,总印数33.48亿册,总印张196.01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52.68亿元。
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0.18%,平均期印数下降0.67%,总印数增长1.91%,总印张增长1.70%,定价总金额增长5.98%。
2021年较2021年比较,种类,期印数,总印数,总印张,广告收入上均有所减少,这和报纸行业有相同的原因。
2021年全球期刊、报纸行业资本市场分布格局1、报纸读者市场占有率分析:根据WAN-IFRA发布的数据:报纸读者最多的芬兰东部要数冰岛,每天约有96%的全国人口都在看报,其次是日本(92%)、挪威(84%)、瑞典(83%)、瑞士(82%)、芬兰以及香港(80%)。
资料来源:WAN-IFRA2、全球期刊报纸行业市场分布格局据WAN-IFRA统计,就发行规模而言,亚洲地区已经成长为全球的期刊报纸发行市场,亚洲地区期刊报纸发行量占刊物全球的36.2%;其次是欧洲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4.3%;北美市场占比中约为22.6%,略低于欧洲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华西都市报》的受众定位
作者:陈敏
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6期
【摘要】作为开中国都市报先河的《华西都市报》,自1995年创办起就迅速发展壮大,对中国报业带来重大影响,其成功的原因除了新颖的经营方式,还是国内较早萌发“受众定位”意识的报纸。
本文主要探讨其“受众定位”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对当时提出的“受众定位”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都市报受众定位《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家都市报,开中国都市报的先河。
1995年1月1日,这份由四川日报社主办的子报,最终创出发行量50万份、广告收入上亿元的奇迹,在中国报业市场掀起都市报的热潮。
作为中国第一份都市报,从出现到兴盛,其成功的原因除了新颖的经营方式以外,还是国内较早萌发“受众定位”意识的报纸。
一、时代背景
1994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国家新政策的引导下开始改革与创新之路,这一时期中国的报业发展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折。
在市场经济这一政策刚刚提出来之时,中国正处于半计划经济体制半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运行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报纸的市场化生存始终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当时,报业主要是机关报和由晚报热所兴起的晚报独揽天下,然而两者的发展却都有自己的局限。
机关报作为政府的喉舌,在改革开放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它的生存更多的是取决于行政手段对新闻资源、新闻格局的配置和划分,机关报一统报业市场,中国报业呈现出典型的一元化特征,这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致。
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晚报的复苏,虽然从社会背景上看是中国报业与经济互动的产物,但是从报业发展的角度去探究,晚报主要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完成了对中国报业资源的二次分配,即晚报二次分配机关报的“行政意义上的读者资源”后的“生活意义上的读者资源”,从而进入人们茶余饭后的生活视野中。
经过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报业主要为机关报和晚报所占据,虽然晚报是有针对“生活意义上的读者资源”的倾向,但是不得不指出的事实是:中国的报纸在当时对于读者还是属于“稀缺资源”,报人对受众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没有什么受众定位意识。
而《华西都市报》则抓住了报业市场的这种无“明确受众”的市场现状,从而为其创办和兴盛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市场定位和受众定位,即争夺晚报的市场,“面向城市的广大市民,办一张走向千家万户的市民生活报”。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受众定位使得《华西都市报》能够在报纸成功的路上抢占先机。
二、受众定位
作为中国较早的明确提出受众定位的报纸,《华西都市报》是研究中国报业早期受众定位比较典型的范例,现详细分析《华西都市报》初创时期的受众定位。
1、受众区域定位
《华西都市报》立志办一张区域城市组合报,即立足成都和重庆,辐射周边市县的区域组合城市报。
区域组合城市报的提出是针对国外区域组合城市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中国在经历国外已有的城市化浪潮下,也必然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区域组合城市虽然在中国没有形成气候,但却是一种发展的趋势。
《华西都市报》如此定位也由它的现实条件所决定。
在1995年前后成都经济带形成,即四川的“经济一条线”,绵阳、德阳、成都、乐山,已经在朝区域组合城市的方向发展,这为其提出报纸的区域定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那么,《华西都市报》这样的区域定位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它立足于成都和重庆,这就是所谓的“本土新闻”观念的影响,体现了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要素,即受众的求近心理和地理上的接近性,这虽然在《华西都市报》上的体现不是特别明显,它毕竟不是一份纯本土化的报纸,但是这样的观点在报纸上还是有一定体现的,这对它日后的报道与发行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是辐射周边的市县,这样的定位更多是基于报纸本身的建设作用。
将《华西都市报》的报道区域辐射到周边的市县,是希望它能够加强成都与重庆、与周边地区的新闻信息网的建设,从而推动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以及两个城市经济带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四川经济的发展。
2、受众职业身份定位
《华西都市报》的目标是办一张“市民生活报”,即其受众身份是“老百姓或市民”,这样的受众定位找到了受众的一个共性和空白点,即无论是都市白领还是寻常百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市民”。
《华西都市报》的创刊词标题是:“做市民的忠实公仆”,创办人席文举也曾在创刊时的讲话中指出:“《华西都市报》要办成一张什么样的报纸?回答就是一句话:办成一张市民生活报。
”其办报宗旨也是“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可以看出“市民”是其报纸受众的身份定位。
上面说到晚报所争取的是“生活意义上的读者资源”,它是《华西都市报》所要争夺的市场,但是晚报市场却不具有竞争力,首先它不是竞争的产物,一旦把它放在市场竞争的平台上也就失去活力,其次它只是机关报的一个补充,晚报出版时效也不具有完全市场化的时效,最重要的是它的受众正在分层,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华西都市报》夺得市场受众提供了条件。
正是因为有读者身份的定位——市民或老百姓,才使得《华西都市报》创办之初就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第一、突出实用性,将“实用”和“服务”的观点灌输到它的版面上;第二、提供大容量的信息,全方位覆盖。
创刊之初《华西都市报》就提出要改变“日报的补充”、“茶余饭后”等传统晚报观念,满足广大市民阶层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如同走进信息“超级市场”;第三、报纸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一改过去日报生硬的文字,让报纸更加通俗化。
由于将报纸定位于广大市民,也使得报纸的广告市场得到拓展,因为提供市民需要的各种信息,使得报纸的有效发行大大提高,为报纸吸引了大量的广告商,提高了广告收入。
此外,《华西都市报》市民生活报的定位为其在报业市场竞争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对其后创办的很多都市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引导受众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四川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活节奏也有其地方的典型特点,人们常说成都人很喜欢在到茶馆里喝喝茶聊聊天,这种独特的市民文化现象为《华西都市报》所发现和发挥,因为这种文化的存在使得市民有时间去阅读这样的一份报纸,报纸本身有销售市场;因为这种文化的存在使得《华西都市报》能够在报道上更加的通俗和有趣,用市民自己的语言来反映生活,用老百姓的话讲述自己的小故事。
报纸在内容上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但是,报纸所说的是通俗而不是媚俗,更不是庸俗,那些有伤大雅的内容,迎合个别或少数读者追求低级趣味的内容都不能出现在报纸上,《华西都市报》希望追求的是高格调高品位的可读性。
这样的定位使得报纸很快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合理的营销策略下很快打开市场。
三、受众定位的思考
《华西都市报》是面向市民生活的综合性日报,早在1995年之初就在自己报纸创办之前结合市场和当时的国情,对报纸的受众和市场做了详细研究,后作出较为细致的受众定位,这也是它能够开都市报的先河,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报纸还被认为是“稀缺资源”的时候能够“俯下身”来将市民作为报纸的核心读者,“为市民服务”,这是一个创举。
就其本身它能够
有“受众定位”这种思想意识在当时本身就是十分前卫和时尚的,它很早就意识到“新闻本土化”的观念和核心受众的重要性。
“新闻本土化”的确立让报纸在内容上和报道方式上更适合当地的读者,地缘上的接近性加上心理的接近性也是推动其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市民生活报”如上文所述,打开了中国报业受众职业身份的空白点,因为没有报纸是专门面对市民而办,市民的数量之大,报纸市场和广告市场都非常的广阔,对其内容和日后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出的问题是:《华西都市报》的受众定位在国内毕竟是尝试,在受众定位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受众是市民,这虽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职业定位,但是笔者觉得这样的定位太过于宽泛,从几岁的孩童到八十多岁的老翁,各种职业的,只要生活在城市中,都可以叫做市民,这样的年龄定位过于繁杂,受教育程度等更是纷繁复杂,无法估量。
对于一份综合性日报,这样的定位由于受众定位上的一些缺陷,使得报纸本身具有可模拟性和可复制性,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能够引起都市报滥觞的一个原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华西都市报》后来才提出“由市民生活报向新市民生活报的转移”,即对其受众作进一步的细分和明确,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从《华西都市报》的受众定位我们可以学习它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抓住“市民”这一核心受众,为它的成功埋下了伏笔,引领中国都市报的热潮。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它在受众定位上的不足。
扬长避短才能将受众定位合理应用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国报业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喻国英,《论报纸的“卖点”》[J].《新闻传播》,1998(4)
②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③杨卫平,《都市报与市民定位》[J].《新闻前哨》,1998(3)
④席文举,《每篇报道都要让读者喜欢》,1996年5月4 日在编辑部会议上的讲话稿
⑤席文举,《研究读者市场提高办报艺术》[A].《都市报现象研究》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新闻学学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