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忧心的历史惯性——读《黄河边的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读完《黄河边的中国》这本书,我被深深触动了。
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黄河的地理历史著作,更是一本深刻揭示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精神的书。
作者通过对黄河沿岸地区人民生活的描述,展示了这条河流对中国文明发展的重大影响。
书中详细记录了黄河流域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还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赞颂黄河的壮丽诗篇,体现了人们对这条大河的敬畏和热爱。
同时,书中也反映了黄河带给当地居民的挑战与困境,如频繁的洪水灾害、水土流失以及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我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
阅读完这本书,我更加认识到保护黄河的重要性,并为我们这一代肩负的责任感到沉甸甸的。
黄河边的中国》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视野,也激发了我对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思考,是一部值得推荐给每个人的优秀作品。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报告
《黄河边的 中国》
小组成员:
曹锦清,男,生于1949年2月, 浙江兰溪人,华东理工大学社 会学教授,校长顾问,学位委员 会委员,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阿拉 善基金会学术顾问。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农村社会变迁,“三农”问题 研究,近现代西方社会思想史 。
2000年9月推出的曹锦清先生的
就是人为地在城乡之间划了一条等级线的前提下, 中国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军工体系和国防。 后来,在国际政治的演变和极端路线的困境中, 决策层感悟到发达国家在市场条件下军事和经济、 技术的进步非苏联模式能比,于是又从计划向市 场转轨,以所谓综合国力为首要目标,一方面试 图建立几个国际级的大都市,并继续在部分军事 科技尖端产品上追赶,另一方面又维持着现有的 低效工业体系和低效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整个 社会可用于发展的财力,大都在上述目标上耗尽, 而农村仍然是国家现代化战略财力所不及的地方。
因此,对农民的摊派各种费用不但是工 业落后的县乡政府财务支出的主要来源, 而且是官员“出政绩”、吃喝贪腐的各 项开支的财务来源。对于单纯靠土地农 耕收入的农民来说,在年人均实际收入 仅有800多元的中原某县乡,从农民身 上提取的各种税费达到了50%左右。已 远超过了农耕社会什一税率,达到了秦 始皇的“泰半之赋”。这样一个片面化 的现代化战略导致的财政制度,只能说 是前现代社会的国家战略财政,而不是 现代国家的社会公共财政。
农村在现代化道路中动力不足
• 曹先生实际上已经看出了中国 农村的现代化根本的出路就是 城市化。但是50年来,中国 决策层始终是沿着一条片面现 代化的战略思路走,城市化的 进程严重滞后。这条现代化战 略的出发点是建立在落后就要 挨打,因此首先要让国家具备 现代战略反击能力,并为此组 建自己的工业体系,为了迅速 达到这一目的,用强大的国家 机器把整个社会资源组织起来 为此服务。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前段时间,用了一些时间读了《黄河边的中国》,读完了全书。
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
”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
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
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
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
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
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2、对于单产提高原因。
作者讲,如果单纯从农村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近5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单位产量在50年内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
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种子的改良,化肥、农药及其他技术的推广,是单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
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得我们只占世界耕地的7%的国家,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3、内地医院差距。
书中写道,原来各医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费医疗这一大块,其次是附近农民的自费医疗。
如今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根本无法支付职工的医疗费用。
不少农民抬着病人来治病,一听如此高昂的医疗药物费,吓得又把病人抬了回去。
近几年,前来医院治病的人锐减,各医院发生“抢病人”的现象:凡介绍一个有支付能力的病人,医院给一定的回扣。
黄河边的中 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是一本深入描绘中国农村社会现状的著作,作者以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黄河流域农村的真实面貌。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乡村的喜怒哀乐,对中国农村的问题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呈现的农村社会,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矛盾与希望并存的世界。
作者走访了众多的农户,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家庭关系以及面临的种种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农民的勤劳与坚韧,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耕耘,为了家庭的生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然而,他们的辛勤劳作却往往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生活依然贫困。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同时,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发展。
这导致农村的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逐渐瓦解。
书中提到的许多农村家庭,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在距离中逐渐淡化。
这种现象不仅给农村的养老和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得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
在政治方面,农村的基层治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的村干部选举存在着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导致基层政权的公信力下降。
而且,部分村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对农民的需求关注不够,使得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未能真正惠及农民。
这让我意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但书中所反映的农村教育状况却令人担忧。
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教育资源匮乏,与城市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许多农村孩子因为教育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从而失去了改变命运的可能。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1《黄河边的中国》是曹锦清的实证考察著作,该文章中集中了作者在开封实地考察时的记录和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的和结论,该文章主要反映了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现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和困境,其中显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本文突出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早已建立却因习惯而被架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
在本文中,百姓超生和政府滥收、数据造假之类的乱象似乎全都由来于此。
信奉“山高皇帝远”的官员们仗着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村民的民主管理权力被相互勾结的官员们剥夺,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一个真正为民做主、为民发声的代理人,申诉无门。
而且在这片充斥着强大习惯力量的穷乡僻壤上,村民也往往因为“小姓”的自卑和民主意识的缺失而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力。
这两项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农村几乎与现代民主绝缘的情况。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
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
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
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
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
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
自己在支农的时候做过调研,也负责了支农活动的全程记录工作,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将书中叙述的调研过程和自己当时的经历结合起来,相互比较。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是一本描写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书籍。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世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黄河流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对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作者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壮丽风景和丰富的资源。
我仿佛置身于黄河边,感受到了那股磅礴的气势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让我对黄河这条古老的河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对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作者详细地讲述了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和历史事件,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和传统习俗,让我对中国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后,这本书还对黄河流域的人文风情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作者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现了黄河流域的人文景观和民生风情。
我仿佛置身于黄河边的村庄和城市,感受到了那份朴实和纯真。
这让我对黄河流域的人文风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的乡村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通过阅读《黄河边的中国》,我对黄河流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0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00字前段时间,自己在老师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
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
”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这本书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孙少平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上学时候吃黑面馒头到他长大成人后成了一名揽工汉,依然很艰苦。
可是哥哥的工厂又倒闭了,全家好几口人的生活压力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开始他承受不了,可后来他坚持住了,还总结出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
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他留下了眼泪。
她知道,只有不让敌人得逞,我们才能赢。
敌人发怒了,残忍地用火将她活活烧死。
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
她的身影一下子变得那么高大。
本句用第一人称来写,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同时用“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
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
……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
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首先,这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展现出中国人物的善良与坚毅、中国的历史沧桑与现实艰难。
作者亲自去到中国的西北地区,沿着黄河边旅行,目睹了那里的风土人情以及自然风光。
在书中,作者写到了许多黄河流域的农民,他们生活在偏远孤独的地方,常年与黄河为伍,承受着特殊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
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去描写农民的日常生活,并且通过个案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坚毅不屈的精神与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通过这些日常的描写,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勇敢,展现了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依旧不放弃追求幸福的信念。
其次,这本书通过对黄河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黄河带来的灾害与挑战。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也是中国人民的希望与灾难。
黄河的泥沙和洪水给黄河流域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但是他们依然热爱着黄河,坚守在这片土地上。
在书中,作者描写了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描绘了黄河流域的美景。
同时,作者也通过对黄河的历史与现实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在黄河边生活的艰辛以及黄河给他们带来的灾害。
黄河的存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也给了人们一个特殊的历史与文化。
最后,这本书给了我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与勇敢,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激情。
在书中,作者还对中国的现实进行了评论,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作者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使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相信,只要每个中国人都能像这些在黄河边生活的人一样,坚定信念,不论环境如何恶劣,都可以克服困难,走向幸福。
同时,作者的思考也提醒了我,在追求美好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与整治。
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好我们的土地与环境,为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园。
总之,《黄河边的中国》是一本充满深情与思考的书。
通过对作者的亲身经历的描述,书中向我们展现了黄河边这片土地的壮丽与悲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与坚毅,展现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的读后有感首先感动我的是作者严谨的调查态度、深入基层实地走访的调查方法,冷静客观理性的立场。
全书就是把作者的调查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偶尔加上一些作者画龙点睛般的评论,对于一些问题的分析常常让我又醍醐灌顶的感觉。
比如其中从中国农民需要代言人的角度对于“致富带头人”的分析,确实是对中国农村许多“强村强人”现象的深刻洞察。
看这本调查报告,就像读小说一样,我食不甘味的一周就读完了。
真正对农村有感情,有责任感的人会喜欢这本书的。
对于农村工作者来说,也有实际意义。
作者对乡村社会调查有着自己的理解:(一)对于乡村社会调查来说,第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入场”,第二个大问题是如何保存“现场”。
对于调查者来说,中国逐级划定的行政区划差不多是各级“诸侯封臣”的“封地”,在大小“封疆”上,到处树立着一块无形的“闲人莫入”的告示。
官吏的防范与村民的疑虑足以使陌生的调查者裹足难前。
正式的“入场”方式只有一途,那就是通过官方的许可与支持,自上而下地逐级深入。
这一“入场方式”的缺陷是,“入场”环节太多,应酬耗时太多,且官员陪同入场本身极易“破坏”现场,从而使调查失实。
另一条非正式的“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
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
(二)访谈式的田野调查,既不是单纯地按预先拟定好的理论框架去收集资料,也不是根据调查资料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一切预设的理论框架差不多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译语”。
有了它很可能套裁“事实”,从而歪曲真相;没有它,我们甚至无法发现“社会现实”。
为了解决社会调查过程中必然遇到的这个“两难问题”。
我所采取的方法是: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
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观社会生活本身。
“无知”是相对于“熟悉”而言的,而“熟悉”,或“习以为常”恰恰是理解的最大敌人。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是一部由著名作家朱自清所著的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他在黄河流域所见所闻,展现了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在读完《黄河边的中国》后,我深受感动,对书中所描述的黄河流域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书中描绘了黄河流域的壮丽景色,以及沿岸的百姓生活。
朱自清通过对黄河流域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同时,书中还记录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遗迹,使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朱自清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通过对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和民间传说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中所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让我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朱自清对中国人民的性格和情感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对中国人民的性格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黄河边的中国》,我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书中所展现的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让我对中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同时,书中所呈现的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总的来说,阅读《黄河边的中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书中的描述,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书中所展现的中国人民的性格和情感,也让我对中国人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著作,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杰作。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读《黄河边的中国》
读《黄河边的中国(上编)》历经多日,对曹老师《黄河边的中国(上编)》的阅读工作终于收官,然其下编更是卷帙浩繁,洋洋洒洒,待日后慢慢品读。
初入中原,曹老师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十多年前的中原农村面貌——吃得上白膜了,民以食为天,那时从吃上我们就能读出一个地方的贫富苦乐。
十多年过去了,曹老师没有再三下中原,现在的中国农村又是什么样的呢?被城市化裹挟的广大农民是否接受了当今的发展原则?中国的农业问题还是水跟土地的问题吗?我们期待又一本“黄河边的中国”的出版。
看完书要写总结,我的总结跟体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二是中部地区发展,三是农村基层政权及自治组织建设。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我们开过此门课程,按说应该知道如何对社会进行调查,但我极力回忆,依然想不出课程学习给我带来什么。
在大二《人类学》课上,知道了“田野工作”这种方法,所谓田野工作,即深入调查一线,亲身观察、体验被调查者的生活,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人类学核心方法。
曹老师在该书中亦采用此种方法。
社会调查,需要解决谁去调查,即调查主体;调查什么,即调查客体;如何调查,即调查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调查主体,毫无疑问就是社会学家,社会学家进入调查目的地,有一个“入场”的问题,即如何成功进入调查点并获取信息。
作为乡村农民眼中的“外人”,怎让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以使其愿意报告信息是调查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曹老师选择了一条在中国古今各地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的途径:启用亲友关系网。
此种方法既能“入场”又能“保存现场”,可谓上策,中国的社会就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循着这张网上的一个接点,就可以到达这张网上的任何地方。
调查客体即社会学家调查的目的,社会调查的目的就是获取调查信息。
曹老师在书中表示,“社会调查的目的是收集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应区分为“社会事件与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社会事件容易理解,也是我们经常的调查对象,而社会心理则是社会事件背后人们的主观评价。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是一部以黄河为主线,展现中国多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纪
录片。
通过影像和文字的结合,作者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让观众领略到了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受触动。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悠
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影片中展现的黄河流域的壮美山川、磅礴河水,让我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片中对黄河流域的多民族文化进行了生动的展现,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感受到了中国民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影片中的一些细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片中展现的黄河壶口瀑布
的壮美景象,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片中对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的展现,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多彩。
这些细节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更加珍惜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黄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黄
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滋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好黄河,传承好黄河文明,让黄河永远流淌下去。
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让我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
的大好河山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希望通过这样的影视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黄河,让黄河文明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愿黄河在中国大地上永远流淌,永远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35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35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徐远珊
; 《黄河边的中国》是曹锦清的实证考察著作,开封文章中集中了作
者在该实地考察时的记录和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的和结论,该文章
主要反映了在面向未来潮流体现冲击下现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和困境,其中显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 ; 本文突出王美岩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早已建立却因习惯
而被架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
在本文中,百姓超生和政府机构滥收、作弊数据造假之类的乱象似乎全都由来于此。
信奉“山高皇帝远”的
官员们仗着政要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官员村民的民主化管理权力被
相互勾结的官员们剥夺,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一个全然为民做主、自强
发声的代理人,申诉无门。
而且在这片充斥着强大习惯力量的穷乡僻
壤上,村民也往往因为“小姓”的自卑和民主意识的缺失而屈服自己
的民主权力。
这两项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农村几乎与现代民主绝缘的
情况。
; ; 对此感到悲哀的同时,又引起我对背后真正根本原因的思索。
这
种现象的本质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习惯与法制的变形,就是当代中
国在无法完全舍弃完全传统又无法与现代监督机制完全融合时所陷入
的困境。
追究到底还是我们时候在中国进行大变革之时操之过急,还
没没法真正明白该如前进却拼命猛冲。
这也提醒我们在改革的公路上
不必一路提醒高歌猛进,不时的放慢脚步,回头看看,也是相当重要
的。
正如当今中国改革新思维进人新常态,自觉放慢GDP增长的速度,而更加注重GDP增长的质量,更多关心民生、环境问题,由此取得了
非凡的成果。
最新整理《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1500字范文.docx
图书简介本书是著名学者曹锦清20xx年5月-11月期间深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是一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证考察著作。
全书记录了正在转型中的中原乡村社会,涉及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人情网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现状;涉及农村、农民、农业、收支、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等诸多方面;涉及日益庞大且凌驾于农村社会之上的地方政府与分散经营的农民为争食有限的农业剩余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涉及作为一种显示力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努力之间的强大张力。
作者所思考的问题、所提示的种种矛盾,均是中国农村在转型期内带有根本性、普遍性的问题,均是高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在努力描述中原乡村社会事实的同时,着力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作者简介曹锦清,男,1949年生,浙江兰溪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这段时间,我阅读的书有《菊与刀》、《黄河边的中国》和其他一些小说,我这次想讲一下《黄河边的中国》这本书,《黄河边的中国》是著名学者曹锦清20xx年5月-11月期间深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
《黄河边的中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作者深入的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九十年代的黄河边上的农村的真实情况。
尽管当时改革开放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中的很多弊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各个家族之间的争斗,农民对于村官的不满,村官腐败的盛行,农民缺乏医疗保障,计划生育屡禁不止等问题还是十分突出。
农民在充分享受到新制度带给他们的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高昂的税收、不断上涨的教育和医疗费用等。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是一部以黄河为背景的纪录片,通过对黄河流域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了黄河流域的壮丽与伟大。
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也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这部纪录片通过对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了黄河的雄伟壮丽和神奇魅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黄河的源头,清澈见底的河水和美丽的山川,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同时,我也看到了黄河的洪水和泥沙,它们给黄河流域带来了丰富的土壤和水资源,也给人们带来了灾害和挑战。
通过这些景观的描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黄河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也更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其次,这部纪录片通过对黄河流域的人文和历史的描绘,展现出了黄河流域的丰富文化和悠久历史。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悠久的历史遗迹,这些文化和历史的积淀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也看到了黄河流域的人民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通过这些人文和历史的描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黄河流域的丰富文化和悠久历史,也更加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最后,这部纪录片通过对黄河流域的现状和未来的展望,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黄河的保护和治理,他们通过种种努力,让黄河的水质得到了改善,也让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
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们希望能够让黄河成为更加美丽和宜居的地方。
通过这些现状和展望的描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也更加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智慧。
总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也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黄河边的中 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是一本深入描绘中国农村社会现状的著作,作者以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黄河流域农村的真实面貌。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也有了许多思考。
书中所呈现的农村景象是复杂而多元的。
一方面,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们依靠着土地辛勤劳作,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自然灾害的侵袭以及农业技术的相对落后等。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在发生着变化,新的观念、新的技术逐渐渗透进来,但这种变化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在经济层面,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
许多农民的收入微薄,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高效农业,也难以在非农产业中找到稳定的就业机会。
此外,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要实现农村的振兴,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技术支持。
社会层面上,农村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家族观念和邻里关系虽然仍然存在,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逐渐变得淡薄。
农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这导致了农村人口结构的失衡,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养老、教育等。
同时,农村的基层治理也面临着挑战,一些地方的干部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无法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文化方面,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式微。
许多古老的技艺、习俗面临失传的危险,农村的文化生活也相对匮乏。
然而,作者也指出,农村文化并非毫无生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仍然在民间传承,只是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这让我意识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农村的振兴至关重要,我们应该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挖掘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对于农村的认识。
过去,我对于农村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只看到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却忽略了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
让人忧心的历史惯性——读《黄河边的中国》之欧阳学创编
对于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来说,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最为重要的素质要求。
特别是一个正处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更要注意从社会上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中发现社会危机的蛛丝马迹,说服同僚采取非常规的决策方式,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挽住历史发展的巨大惯性,以防患于未然。
因为对这类国家而言,事实上一直在进行着民主政治发育的速度与社会矛盾积累的速度之间的比赛,如果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那往往意味着这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中断。
对于目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我认为有两个薄弱环节亟待引起注意:一是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或者说职工下岗、失业的状况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状况不对称,职工下岗、失业过快过多,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受多方掣肘进展缓慢;二是在农村,政府汲取能力与农民负担能力不对称,政府汲取过多且呈刚性增加之势,而农民承受负担的能力相对而言要弱得多。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是事关中国现代化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曹锦清最近的新著《黄河边的中国》对后一问题作了充分的揭示。
一一个社会总是由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两部分人组成的,强势集团的行为肯定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道理,弱势集团的行为也肯定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道理,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力量对比的结果是在很大程度上按照强势集团的逻辑和道理行事。
对农村而言,强势集团就是县、乡、村的各级政府官员(在这里我们把村也视为一级政府,因为对绝大多数地区而言,村党支部、村委会的行为方式和各级党政机构的行为方式并无实质区别),弱势集团就是庞大的农民阶层。
从道理上说,各级政府从它们所管辖的社区内汲取收入,靠这些收入养人、办公、办事,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里的问题只是,政府是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是“老百姓允许我花多少钱就收多少钱”还是“我愿花多少钱就从老百姓手里收多少钱”。
如果是前一种逻辑,则社会能保持持久的良性运转状态;如果是后一种逻辑,则意味着政府的异化,意味着政府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对老百姓的强行剥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来说,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最为重要的素质要求。
特别是一个正处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更要注意从社会上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中发现社会危机的蛛丝马迹,说服同僚采取非常规的决策方式,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挽住历史发展的巨大惯性,以防患于未然。
因为对这类国家而言,事实上一直在进行着民主政治发育的速度与社会矛盾积累的速度之间的比赛,如果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那往往意味着这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中断。
对于目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我认为有两个薄弱环节亟待引起注意:一是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或者说职工下岗、失业的状况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状况不对称,职工下岗、失业过快过多,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受多方掣肘进展缓慢;二是在农村,政府汲取能力与农民负担能力不对称,政府汲取过多且呈刚性增加之势,而农民承受负担的能力相对而言要弱得多。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是事关中国现代化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曹锦清最近的新著《黄河边的中国》对后一问题作了充分的揭示。
一一个社会总是由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两部分人组成的,强势集团的行为肯定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道理,弱势集团的行为也肯定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道理,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力量对比的结果是在很大程度上按照强势集团的逻辑和道理行事。
对农村而言,强势集团就是县、乡、村的各级政府官员(在这里我们把村也视为一级政府,因为对绝大多数地区而言,村党支部、村委会的行为方式和各级党政机构的行为方式并无实质区别),弱势集团就是庞大的农民阶层。
从道理上说,各级政府从它们所管辖的社区内汲取收入,靠这些收入养人、办公、办事,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里的问题只是,政府是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是“老百姓允许我花多少钱就收多少钱”还是“我愿花多少钱就从老百姓手里收多少钱”。
如果是前一种逻辑,则社会能保持持久的良性运转状态;如果是后一种逻辑,则意味着政府的异化,意味着政府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对老百姓的强行剥夺。
不幸的是,我们国家的政府遵循的恰恰是后一种逻辑。
先从养人方面看,基层政府人满为患、人浮于事的状况相当严重。
以兰考县X乡为例,全乡党政机构现在有150人左右,实际只需要30人左右,也就是有五分之四是冗员(第93页)。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在从公社体制向乡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的职能,虽大大萎缩,但机构犹存,人员未去,新机制随新需要而不断增设,人员随之扩大。
二是县人事劳动部门,每年硬性向乡摊派复员军人与大中专毕业生。
本乡几乎没有乡、村两级集体企业,只能安插在乡政府与乡中学内。
这是造成乡党政机构人员逐年扩大的主要原因。
三是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官员安排他们的子女、亲友就业。
“如不给安排,就是不给上级领导面子,你不给他面子,他不给你办事,谁顶得住啊?”四是乡党政主要官员调动频繁,换一茬官员,便增加若干编制,吃皇粮。
随老关系而来的不会随老关系而去,凭新关系进来的不断增加(第92页)。
再从办公、办事方面看,出于炫耀与攀比的目的,即便再穷的地方,乡镇主要领导、县党政机关及直属机构的领导的轿车、大哥大也要配,星级宾馆也要修,新的办公大楼也要建,党政官员的福利也要逐年提高,招待费也要一分不少地花;出于保官升官的目的,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向农民集资,搞一些“短、平、快”的华而不实的项目,强迫农民种这种那却不承担任何后果,结果往往是劳民伤财、劳而无功。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应该说,基层政府官员这样做也是有理由的:在官场上混不就是图个保官升官吗?乌纱帽拎在上级手里,我不听话、不围着上级的指挥棒转行吗?接待上级和其他地方的官员,不讲究点门面和排场、不哄得他们高兴行吗?这些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在这些理直气壮的冠冕堂皇的说辞背后,一个最大的道理——农民也是人,他们也要生存、要生活的道理被毫不留情地遗忘和忽略了。
二目前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负担的沉重确实值得我们同情和忧虑,但这还不是我最为担心的,我最担心的是历史发展的惯性,也就是农民负担非但不见减轻,反而愈来愈重的趋势。
从书中提供的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事实。
第一,不仅农民自己认为负担重,党校领导、报纸编辑、中小学教师认为农民负担重,而且各级政府官员也都认为农民负担重。
比如,信阳县H乡的一位村支书说:“我们这里的农民负担,确实很重。
做村支书的,本不应该这么说,但这是实际情况。
”(第651页)兰考与杞县交界处的Y乡党委书记说:“农民负担确实太重。
”(第459页)几位正在开封党校学习的县乡干部说:“我们来自农村,来自农民,我们的父老乡亲就生活在农村,对过重的农民负担,我们怎么会不知道?!”(第449页)作为过重负担的承受者和直接受害者,农民自己认为负担沉重并不奇怪;作为中立者的党校领导、报纸编辑、中小学教师认为农民负担沉重也情有可原;但连作为农民负担的施加者的各级政府官员自己都承认农民负担重,就可以想象农民负担问题究竟严重到什么地步了。
但他们想因此而减轻农民负担了吗?没有。
他们的说法是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只能说、不能做,“沉重的农民负担,不是想不想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减下来”的问题(第459页)。
第二,基层官员对中央规定的农民负担不超过上年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的条文的抱怨。
这个5%是国务院为农民负担问题硬性规定的最高限额,但基层官员对此并不理解。
X县某乡党委书记说:“按国务院规定,村提留、乡统筹这一块,不能超过上年全乡人均纯收入的5%。
去年,我乡核定的人均纯收入是1030元,人均农负应是50元。
若某村有80 0人口,该村农负总计应是4万元。
村提留、乡统筹各占一半,留给村委使用的全年经费只有2万元。
……全村干部的年薪就占去⒈54万元,村委总得办点事吧,照顾若干五保户啦,干部出差,办公费啦,订阅报刊杂志啦,必要的来往招待啦,村小学的修理啦,这余下的四五千元怎么够花?你叫村委怎么过日子?我们又没有什么村办集体企业,乡里也没有,干部吃饭,办事,只得向农民要钱,按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吃饭都很难顾上,还能办什么事呢?”(第678页)“我也十分坦率地告诉你吧,我在乡政府干了八年,为推行计划生育,为征粮派款,我抓过人,牵过牛,扒过房子,干过许许多多违法乱纪的事。
按法律要判我20年徒刑,也不算过分。
老实说,如完全按目前法律办事,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根本办不成事,二是要认真落实上级任务,必然犯法。
”(第677页)从这位乡党委书记说话的语气我们不难看出,他并不认为自己为“办事”而置国务院规定于不顾的行为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第三,基层官员的素质日益低下,不贪污受贿吃亏的情绪日益明显。
农民负担沉重,好人当官完不成农民负担的收缴任务,于是上级只能物色那些有能力完成自己指派的任务的人当官,而把“德”的考虑置于次要位置,这就必然导致一批素质低下、但办事狠的人登上前台,这批人能满足上级的要求,但同时也肯定会搭车收费拼命给自己捞好处。
这种现象在封建王朝的末期是屡见不鲜的。
可叹的是这种不好的苗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出现了。
兰考县X乡的党委书记说,村委在名义上是一个村自治组织,其实是乡政府的执行机构。
村委的第一把手是村支书。
村支书的素质如今有下降甚至恶化的趋势。
他希望作者在农村调查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现象(第95页)。
应该说,这位乡党委书记是很富有观察力的,但不知道他想过没有,村支书素质的下降与乡级政权有什么关系,村支书素质的下降会产生什么后果,这样发展下去乡级政权会不会步村级政权的后尘?乡村两级官员是直接和农民打交道的,农民认为他们中许多人是贪官污吏,这时他们想的不是通过财务公开等手段证明自己的清白,反而通过一个不是逻辑的逻辑为自己的贪污受贿行为寻找借口。
河南内黄某村的村支书说:现在人人都认为无官不贪,你就是不喝不拿,洁身清廉,别人也不会相信你。
你如明明不贪而别人都认为你贪,这不是明摆着吃两份亏吗?既然这样,倒不如贪一点{第370页}。
X县某乡党委书记说;“有一乡干部甚至发出这样的牢骚:‘反正上上下下都认为我们是些贪官污吏,我们洁身自好还有什么意思呢?’乡村干部也是人,既不见得比普通人更好一点,也不见得更坏一点。
上下对他们的工作给以鼓励与肯定,他们有可能变得更好一点;如上下左右都过分地指责他们,不信任他们,也完全有可能变得更坏一点。
这种充满着猜忌与不信任的社会舆论,本身就有逼良为娼的作用啊!”(第683页)我们真不知道这些乡村干部们说的是哪家的逻辑:明明自己有问题,还不让别人说,别人说我再变本加厉。
在这种逻辑支配下,农民负担状况有可能好转吗?第四,农民负担问题也不单纯是基层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问题。
几位正在开封党校学习的县乡干部说:“谁愿意带着人到村里去挨家挨户征粮索款?!这还不是上面压下来的硬性任务迫使我们这样做的。
这个税、那个费,哪一项是我们发明的,还不是出于上级政府与部门。
老实说乡镇名为一级政府,其实只是市、县党政的执行机构而已。
”(第449页)X县某乡的党委书记说:“如今有一种舆论,一是认为上头的大官都是好的,是替老百姓说话的,二是下面的百姓是最温驯的,最听话的,三是认为乡村两级干部,绝大部分是贪劾簟⑼梁懒由穑焖压蚊裰窀啵闳獍傩铡U庵钟呗廴糁环⑸诎傩罩屑洌锌衫斫猓蛭崃概煽睿喂闹葱姓撸肥凳窍绱辶郊陡刹浚喜阋灿姓飧鲇呗郏盗钊朔艘乃肌R蛭绱辶郊陡刹克葱械娜挝瘢渴抢醋陨厦娴陌。
∠绱甯刹恐腥酚刑肮傥劾簦训老匾陨瞎俪∧诰兔挥校俊趺茨芤晃兜刂冈鹣绱甯刹磕兀课裁醇纫颐歉捎侄晕颐侨绱瞬恍湃文兀空庹娼形野偎疾坏闷浣猓唤鑫野偎疾坏闷浣猓参宜哟ス南绱甯刹浚灰杂幸坏闼伎寄芰Φ模氩豢庖晃侍狻!保ǖ683页)开封县的W副书记说:“县里为落实富民工程计划,我们压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压各村委,村委搞摊派压农户。
市里压我们,我们有什么办法,只能往下压,定指标,派任务,搞检查。
从道理上,人人都会说,这样的做法不对,但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全市各县要搞评比,排名次,名列前者受表彰,落后者挨批评,亮黄牌。
乌纱帽拎在上头,谁不怕丢官去职?!”(第557页)这些基层政府官员的话说的可能不假,看来好象谁都有一肚子委屈,惟有农民承受过重的负担不委屈。
第五,精兵简政困难重重。
减轻农民负担,精兵简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问题是可能性有多大?开封县陈留镇的田书记说:“精兵简政,喊喊可以,做做困难。
关于精兵简政,我们喊了多少年?但在事实上,机构越来越多,人员也越来越多,精兵简政,若动起真格来,得摔掉许多人的饭碗。
如今,进入县乡党政部门,挤入收入丰厚一点的县局委办,如银行、工商、税务、电力、财政、公安等部门,没有背景与门路是根本不行的。
这些稳定且收入较丰厚的部门,差不多成了‘父子兵’的部门了。
就是正规大学生毕业分配,也得凭关系,有门路。
人事关系错综复杂,精简谁都不行。
全县工商系统,近300来人;电力部门足足有500---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