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下卷六麻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合集下载

读经典|声律启蒙(下卷六)·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

读经典|声律启蒙(下卷六)·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

读经典|声律启蒙(下卷六)·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
【注释】
蜂衙:众蜂簇拥蜂王,如朝拜屏卫,称蜂衙。

宋陆游《青羊宫小饮赠道士》诗:“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赪:赤。

白堕:酒名,北魏河东人刘白堕善酿酒,故名。

后世泛指美酒。

碧沉:茶名。

筚篥:少数民族管乐器,用以警马。

【注释】
陶秫:秫,即今高梁。

陶潜为彭泽令,种秫百亩。

邵瓜:秦代东陵侯邵平在秦亡后,种瓜长安城,有五色,甚美。

竹根:酒杯名。

桐叶:茶盏名。

七碗:卢仝,中唐诗人。

其《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七碗吃不得也,但觉两腋习习生清风。


【注释】
酒钱:刘延之与陶潜二万钱,陶全还酒家。

诗债:宋苏轼诗:“口业不停诗有债。


仙槎:昔有人寻河源,泛槎至天河,逢织女。

送笋:范元授见人盗笋,苦于过沟,乃伐树为桥与盗过,盗惭,将笋送还。

还瓜:晋桑虞见人盗瓜,以园篱多刺,乃开一道。

盗感之,还瓜叩头请罪。

汨水:楚大夫屈原以忠见疑于楚怀王,乃自沉汨水。

长沙:贾谊为洛阳才子,文帝谪为长沙太傅。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唐风宋韵赏诗词2019-11-23 10:46:29作者简介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序言蒋允焄序自骈偶之体兴,而著述家多捃摭故实,俪白妃黄,以为能事,若《编珠》、《岁华丽记》之类,洵为征引宏博,穷讨四库矣!邵陵车万育先生,尝取对偶,自一二字以至十余字,叶以上下平三十韵,所用故实,多取习见,且细为评注,分为二卷,名曰《声律启蒙撮要》。

余偶得写本,见其切近,易于记诵,思付剞劂,遍授童蒙。

且今功令,凡大小试以及考课馆阁,莫不以声律为殿最。

是书也,匪仅为幼学切要之功,且可俾操觚之士,就是书所习见故实,进而求之。

因以穷讨四库,备极宏博,用谐声律,以鸣当代之盛,岂不休哉!则即以是书为《编珠》、《岁华丽记》之羽翼,殆无不可。

书刻成,用题数语,以弁其端。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季春赐进士出身知福建福州府事前翰林院检讨金竹蒋允焄题于郡署存朴斋《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并得以广泛流传。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1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2。

郏鄏鼎,武城弦3,木笔对苔钱4。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5。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6。

————————注释————————1一先:平声字因为数量较多,所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61 声律启蒙六麻(一)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61 声律启蒙六麻(一)

历史典故
到了半夜,刘琨再一次登上了城楼,拿出一支胡茄,开始吹奏。敌人 们也是从北方来的,千里迢迢跑来打仗,这时候听到故乡的音乐,开 始想家了。有的人甚至忍不住哭了起来。敌军阵营里乱成了 一团。 等到天亮,刘琨又一次吹起了胡笳。这下敌人再也扛不住了,刚开 始是一个两个放下武器回头往故乡的方向跑,后来是三个五个,再 来就是五十个一百个。逃跑的人越来越多,没过多久都跑光了。 晋阳的包围,就这么被解除了。
历史典故
没过几年,白居易果然就考上了进士,还是考中的人里最年轻的一 个。唐代考进士特别难,整个大唐一年也就只能考中十几二十个。 所以啊,当时人们都说,三十岁能考中进士,算是年轻的了。白 居易那年才二十七岁呢,可见他不是一般的厉害。 白居易考上了进士,就到朝廷里当了官。当着当着,朝廷里出了一 件大事:有人刺杀了朝廷的宰相。 宰相不是特别大的官吗?谁胆子这么大,敢刺杀宰相呀? 这事啊,得从那个会跳舞的胖子安禄山说起。安禄山发动了安史 之乱,把整个天下都给搞乱了。后来,朝廷虽然消灭了安禄山,可是 没有力量把他的手下都消灭掉。 这些人就分散在各个地方,占据了好多城池,当上了土皇帝。宰相 就是想要再努努力,把这些土皇帝都给干掉。结果呢,消息泄露了, 土皇帝们反倒派人先刺杀了宰相。 白居易看不过眼啊,就向皇帝建议,要赶紧抓住凶手,还宰相一个公 道。可是,朝廷里也有人向着这些土皇帝,他们不光不听白居易的, 反而故意陷害他,把他给贬了官。
历史典故
这个“筚篥”呀,是一种从西域来的乐器,和胡猫还有点像。自从 张骞通西域以来,好多西域的东西都沿着丝绸之路传进了中原,这 里头就有筚篥。 筚篥在唐代特别流行,据说连皇帝都能吹上两曲呢。那时候民间 有个孩子叫薛阳陶,才十二岁,可是就已经特别擅长吹奏筚篥了。 大诗人白居易还专门给他写了首诗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啊,也 算是白居易的成名之作。不过他年轻的时候,还不出名,到了首都 长安以后啊,就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前辈。 前辈问:你叫什么名字啊?他回答了:我叫白居易。前辈就拿“居易” 两个字开玩笑,说:“长安这个地方,什么都贵,居住在这里可是太不 容易啦。”说完,前辈拿出白居易的诗来看,就是刚刚说的这首诗 读完以后,前辈觉得这诗特别好,白居易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么好 的诗句,以后肯定是个了不起的大诗人。 前辈改变了之前的态度,特别严肃地对白居易道歉:“年轻人,刚才 的话我是开玩笑的。你的诗写得这么好,天下任何一个地方,你想 住哪儿都不难!”

声律启蒙下卷六麻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下卷六麻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yuè yí méi yǐng shàng chuāng shā 月移梅影上窗纱
dòng què duì hūn yā 冻雀对昏鸦
sà sà qiū fēng 飒飒秋风
bái duò jiǔ ,bì chén chá 白堕酒,碧沉茶
dù chéng tóu zhī bì lì 度城头之筚篥
pǐn dí duì chuī jiā 品笛对吹笳
声律启蒙六麻之三wduchshdub吴对楚蜀对巴lurdulixi落日对流霞jiqindushzhi酒钱对诗债biydusnghu柏叶对松花chyjfnxinch驰驿骑泛仙槎bydudnsh碧玉对丹砂shqiopinsngsn设桥偏送笋kidojnghungu开道竟还瓜chgudfchnmshu楚国大夫沉汨水luyngcizzhchngsh洛阳才子谪长沙shqiqnnng书箧琴囊nishlihuj乃士流活计yolchdng药炉茶鼎shxinkshngy实闲客生涯解析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
邵平瓜:秦朝东陵侯邵平,秦亡以后成为平民,种瓜于长安城东青门外。其 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畦(qí):古代称田五十亩为一畦。
[明]刘基《绝句漫兴》诗云:“寒暑又随风日转,东陵谁种邵平瓜?” 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 竹根:用竹根制作的酒具。 [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偶擎桐叶,啜卢仝七碗之茶 偶擎桐叶:上联提到了诗仙李白,下联所以用诗圣杜甫的诗意相对。杜甫曾 有《重过何氏五首》诗云:“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 诗。” 七碗之茶:唐代诗人卢仝在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篇中,描述了连喝 七碗新茶的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 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简直是要飘飘欲 仙的感觉。

《声律启蒙》 六麻

《声律启蒙》 六麻
.
【仄起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
【仄起七律】
❖過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对对子练习
❖松对柏 ❖赪魴对白鹭 ❖品笛对吹笳 ❖云门饼 赵州茶 ❖飒飒秋风 迟迟晚照 ❖秋凉梧堕叶 春暖杏开花
.
【平起七絕】
❖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 渡陰山
【平起七絕】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 又逢君
.
【仄起七律】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 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 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 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 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 松径莓苔又一层
.
❖ 【仄起七律】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落日对流霞 仄仄对平平
❖酒钱对诗债 仄平对平仄 ❖梧叶对松花 平仄对平平
.
❖驰驿骑 泛仙槎 平仄仄 仄平平 ❖仙槎:在天河中浮游的竹筏木筏。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年年八
月,有 浮槎 来去不失期。
❖碧玉对丹砂 仄仄对平平

.
❖设桥偏送笋 开道竟还瓜
《梁书 处士》 南朝 梁 范元琰(字伯 珪 又字长玉)

《声律启蒙》下平声六麻韵

《声律启蒙》下平声六麻韵

• 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
• 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
• 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
• 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 • 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 • 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

• 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
茶。
• 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 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 •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 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
李商隐和牛李党争
• 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让李商隐与其 子交游 ,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并“岁给资装, 令随计上都”。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曾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 地。 • 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并将女儿嫁给了他。 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 的政治漩涡:——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 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 被解读为对老师和恩主的背叛,并且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 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 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开成三年(838年)春天,李商隐参 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这件事对李商隐最直接的影 响是使得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
• 泊秦淮 【唐】 杜牧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作者南朝亡国之 君陈后主陈叔宝,陈叔宝穷奢极欲,沉湎声色,是 一个典型的昏君。当时,北方强大的隋时时准备渡 长江南下,陈这个江南小王朝已经面临着灭顶之灾, 可是这个陈后主,却整天与宠妾张贵妃、孔贵人饮 酒嬉戏,作诗唱和。王朝灭亡的过程也正是此诗在 宫中盛行的过程。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六麻原文及翻译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六麻原文及翻译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六麻原文及翻译六麻松对柏,缕对麻1,蚁阵对蜂衙2。

頳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3。

白堕酒,碧沉茶4,品笛对吹笳5。

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6。

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7。

[译文]松树和柏树相对,丝线和麻线相对,排列成队的蚂蚁和聚集成群的蜜蜂相对。

红色的鱗鱼和纯色的白鹭相对,冬天的麻雀和黄昏的乌鸦相对白堕美酒、碧沉铭茶,聆听笛声和吹奏胡笳相对。

秋天凉风阵阵,梧桐叶片片落下;春天暖风拂面,杏花怒放。

连天阴雨,墙缝长满了青苔;月亮西下,梅花的影子渐渐移上了窗纱。

秋风掠过像吹奏的筚篥飒飒作响,西下的夕阳,在江面上投下的倒影,像闪动的琵琶。

[注释]1缕(音lǚ):丝线。

2蚁阵:蚂蚁迁徙时队列整齐,故称蚁阵。

蜂衙:蜂窝中,众蜂簇拥卫护着蜂王,好像下属保护着上级,故称蜂衙。

3頳(音chēng)鳞:红色的鱼。

頳,红色。

鳞,代指鱼。

4白堕:人名,姓刘,为南北朝时北魏河东(今山西)人,善酿酒,其酒醇美异常,名声远播,高官贵族都以之为馈赠佳品(见于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

后便以白堕作美酒的代称。

碧沉:即绿沉,凡物之深绿色者均可叫绿沉。

碧沉茶,一种绿茶。

唐人曹邺《故人寄茶》诗有“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的句子,就是形容碧沉茶味道之美的。

“沈”,古同“沉”。

5笳(音jiā):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的一种管乐器,其声悲怆,为少数民族所习用。

初时卷芦苇叶为之,后来以竹管制造。

6长(音zhǎng):使……扩大、使……生长。

移:使……移动。

实际上是月亮移动而使梅花之影映上窗纱。

7筚篥(音bìlì):也作觱篥,又叫悲管、笳管,也是笳一类型的管乐器,本出两域龟(音qiū)兹国,后传入中国。

优对劣,凸对凹1,翠竹对黄花。

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2。

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

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下卷)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下卷)

《声律启蒙》全⽂及注释(下卷)《声律启蒙》是清朝⼈车万育编写的,是⼀本专门训练⼉童作诗对对联、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全⽂⾳韵铿锵,琅琅上⼝,直到今天,还散发出迷⼈的光彩。

《声律启蒙》节奏响亮、声调和谐、⽤语简练易懂,按照韵脚编写,内容包罗万象,有⼈物、鸟兽、天地、花⽊、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对仗⼯整。

同时,此书还引⽤了⼤量的典故,涉及历史、神话传说以及许多⼈们熟知的俗语。

熟读此书,⾃然能掌握平仄对仗,锻炼出强烈的语感,对写诗对句作⽂⼤有裨益。

作者:车万育,字与三,号鹤⽥,邵阳⼈。

康熙甲⾠进⼠,改庶吉⼠,官兵科掌印给事中。

车万育所撰《声律启蒙》⼀书,为清代家喻户晓之启蒙读物,⾄今仍在流⾏。

⼀先晴对⾬,地对天。

天地对⼭川。

⼭川对草⽊,⾚壁对青⽥。

郏鄏⿍,武城弦。

⽊笔对苔钱。

⾦城三⽉柳,⽟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露;练横树杪,⼏丝杨柳残烟。

【注释】⾚壁:即苏⼦泛⾈处。

青⽥:地名,位于浙江。

唐司空曙诗:“青⽥红树起乡愁。

” 郏鄏:《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于郏鄏。

” 武城:孔⼦弟⼦⼦游为武城宰,曾以弦歌教化民众。

⽊笔:《群芳谱》:“⾟夷⽈⽊笔花。

” 苔钱:苔藓散地如钱。

⾦城:关中⾦城千⾥皆植柳。

⽟井: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井莲,花开⼗丈藕如船。

”前对后,后对先。

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对龙渊。

击⽯磬,观韦编。

⿏⽬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家,⽺⾓风摇沽酒旆;长川⼀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注释】莺簧:谓莺啭如笙簧。

蝶板:谓蝶两翅如拍板。

虎⽳:《三国志·吕蒙传》:“不⼊虎⽳,焉得虎⼦。

” 龙渊:古⼈谓藏龙之渊,实即深潭。

《淮南⼦·地形》:“清⽔有黄⾦,龙渊有⽟英。

”⼀说剑名。

击磬:孔⼦曾击磬于卫。

韦编:孔⼦读《易》,由于翻阅过多,致使“韦编三绝”。

⿏⽬:《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谓元载⽈:獐头⿏⽬⼦乃求官耶!鸢肩:《新唐书·马周传》载,岑⽂本谓马周⽈:⽕⾊鸢肩必速贵。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声律启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目之一,其中的《声律启蒙诗》更是备受推崇。

本文将对《声律启蒙诗》进行详细注释,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内容和意义。

以下是对各个章节进行细化解释的内容。

第一章: 难字解读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解读《声律启蒙诗》中涉及的难字及其意义。

通过解读这些字,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文本的内容。

第二章: 音韵解析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声律启蒙诗》中的音韵进行详细解析。

通过分析每一个字的音韵特点,读者将能更好地领略作者想要表达的音乐性。

第三章: 诗意解读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声律启蒙诗》的诗意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解读每句诗的意义和隐喻,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整体的主题和情感。

第四章: 文化背景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声律启蒙诗》所蕴含的文化背景。

通过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含义和象征。

第五章: 诗歌形式分析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声律启蒙诗》的诗歌形式进行分析。

通过了解其诗体、格律等特点,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结构和美感。

第六章: 诗人简介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声律启蒙诗》的诗人背景和生平。

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和背景,读者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动机和意义。

完成《声律启蒙诗》的详细注释后,本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 难字解读表附件2: 音韵解析表附件3: 诗意解读表附件4: 文化背景资料附件5: 诗歌形式分析表附件6: 诗人简介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规定了作品的版权归属和使用权的范围。

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知识和创造性产出的所有权利,包括版权、专利等。

3.动机:指诗人诗歌的内在动机和目的。

4.意义和象征:诗歌可以通过隐喻和象征表达更深层的意义和思想。

5.诗体:指诗歌的文学体裁,如古体诗、近体诗等。

6.格律:指诗歌的韵律和字数规律。

《声律启蒙》注释

《声律启蒙》注释

《声律启蒙》注释一、简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声律启蒙》全书分上下两卷,上下卷各15篇。

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明清以来,如《训蒙(pián)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二、作者: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康熙二年(1663年),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gāi)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藏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三、全文注释:上: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声律启蒙第62讲:六麻之二煮酒烹茶不可不察

声律启蒙第62讲:六麻之二煮酒烹茶不可不察

声律启蒙第62讲:六麻之二煮酒烹茶不可不察声律启蒙下卷·六麻之二声律启蒙·六麻021:12来自一水诗塾打开今日头条,体验完整音频内容【解析】优对劣,凸对窊。

凸(tū)窊(wā)凸出凹进;高起低下。

[唐]元结《杯樽铭序》:“石有窊颠(低高)者,因修之以藏酒。

”翠竹对黄花。

指眼前境物,出自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黄华,同黄花,即菊花。

此外,二者相对,一是鲜明色彩的对应,二是竹菊都有文士赋予的高雅情操,同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之列。

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

松杉:指松树、杉树。

因其枝干直而耐寒,常用来比喻人品坚贞。

《隋书·刘庄传》云:“而今以后,方见松筠之节。

”[唐]陈翊《寄邵校书楚苌》诗云:“云际开三径,烟中挂一帆。

相期同岁晚,闲兴与松杉”。

杞(qǐ)梓(zǐ):两种优质木材,常用来比喻优秀人才。

《晋书·陆机陆云传论》云:“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

”[唐]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云:“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菽(shū)麦:豆与麦。

比喻容易分辨的东西。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

”[唐]方干《别胡中丞》诗云:“幽贱粗能分菽麦,从容岂合遇公卿。

”桑麻:为农家养蚕、纺织所需,后借为农事之代称。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不断,水无涯。

山脚连绵不断,山山相连。

[唐]杜甫《蜀道画图》诗云:“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华夷山不断,吴蜀水相通。

”水流无边无际,奔流不息。

[唐]唐彦谦《中秋夜玩月》诗云:“一夜高楼万景齐,碧天无际水无涯。

”[宋]万俟咏《诉衷情》词云:“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

”煮酒对烹茶。

煮酒:就是把酒加热,温酒。

《下卷-六麻》(笠翁对韵)简介及原文全文

《下卷-六麻》(笠翁对韵)简介及原文全文

《笠翁对韵》下卷·六麻关于笠翁对韵《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作者,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六麻原文清对浊,美对嘉。

鄙吝对矜夸。

花须对柳眼,屋角对檐牙。

志和宅,博望槎。

秋实对春华。

乾炉烹白雪,坤鼎炼丹砂。

深宵望冷沙场月,绝塞听残野戍笳。

满院松风,钟声隐隐为僧舍;半窗花月,锡影依依是道家。

雷对电,雾对霞。

蚁阙对蜂衙。

寄梅对怀橘,酿酒对烹茶。

宜男草,益母花。

杨柳对蒹葭。

班姬辞帝辇,蔡琰泣胡笳。

舞榭歌楼千万户,竹篱茅舍两三家。

珊枕半床,月明时梦飞塞外;银筝一曲,花落处人在天涯。

圆对缺,正对斜。

笑语对咨嗟。

沈腰对潘鬓,孟笋对卢茶。

百舌鸟,两头蛇。

帝里对仙家。

尧仁敷率土,舜德被流沙。

桥上授书曾纳履,壁间题句已笼纱。

远塞迢迢,露碛风沙何可极;长沙渺渺,雪涛烟浪信无涯。

疏对密,朴对华。

义鹘对慈鸦。

鹅群对雁阵,白苎对黄麻。

读三到,吟八叉。

肃静对喧哗。

围棋兼把钓,沉李并浮瓜。

羽客片时能煮石,狐禅千劫似蒸沙。

党尉粗豪,金帐笼香斟美酒;陶生清逸,银铛融雪啜团茶。

声律启蒙第63讲:六麻之三送笋还瓜善念如花

声律启蒙第63讲:六麻之三送笋还瓜善念如花

声律启蒙第63讲:六麻之三送笋还瓜善念如花声律启蒙下卷·六麻之三【解析】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

吴:春秋战国时期,(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

另,东汉末期,孙权在今江苏南京称吴王,是为三国时期的吴国,亦称“孙吴”。

楚: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位于湖北湖南地区,战国时期曾为“七雄”之一。

蜀:西周中期以后,居在四川的氏族首领蚕丛自称“蜀王”。

公元前316年被秦所灭,置为“蜀郡”。

另,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汉帝,是为三国时期的蜀国,亦称“蜀汉”。

巴:相传商朝末年,以廪君为首领的氏族,在湖北、四川交界地带不断发展。

周武王克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

公元前316年被秦所灭,置为“巴郡”。

酒钱对诗债,柏叶对松花。

酒钱买酒钱。

[宋]苏轼《小儿》诗云:“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酒钱与诗债对应,当指酒债,欠人家的酒钱。

[唐]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诗债别人索诗或要求和诗,尚未酬答,有如负债,故称“诗债”。

[唐]白居易《晚春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诗云:“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

”柏叶指柏叶酒。

因柏叶后凋而耐久,古代人取其叶泡酒,元旦共饮,以祝长寿。

[南朝梁]庾肩吾《岁尽》诗云:“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盛有葱、蒜等五种辛味的盘子)。

”松花指松花酒,用松花浸的酒。

[唐]岑参《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诗云:“五粒松花酒,双溪道士家。

”驰驿骑,泛仙槎,碧玉对丹砂。

驰驿骑旧时官吏急召人进京或奉差外出,由沿途驿站供应差夫、马匹和粮草,兼程而行,不按站止息,叫“驰驿”。

[明]何景明《鲥鱼》诗云:“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泛仙槎古代神话中能往来于海上与天河之间的木筏。

[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下》云:“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设桥偏送笋,开道竟还瓜。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声律启蒙•十二文之一jia dui gu6, wu dui wen 家对国,武对文si fu dui san jun四辅对三军jiu jing dui san shi九经对三史ju fu dui lan fen菊馥对兰芬ge bei bi, yong nan xun歌北鄙,咏南薰er ting dui yao wen迩听对遥闻shao gong zhou tai bao召公周太保li guang han jiang jun 李广汉将军wen hua shu mfn jie cao yan 闻化蜀民皆草偃zheng quan jin tu yi gua fen 争权晋土已瓜分wu xia ye shen巫峡夜深yuan xiao ku ai ba di yue猿啸苦哀巴地月heng feng qiu zao衡峰秋早yan fei gao tie chu tian yun 雁飞高贴楚天云【解析】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皇帝身边的四大辅佐大臣。

《尚书大传》称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为“四辅”。

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

而在中华文传统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

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

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诗云:“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1/10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云:“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隋炀帝以“明经”科取士,唐承隋制,规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

声律启蒙亲子课六麻①

声律启蒙亲子课六麻①

声律启蒙亲子课六麻①
松对柏
缕对麻
缕:线。

千丝万缕。

麻:我们在大象字课里讲过这个字,是一种植物,纤维也可以织布。

蚁阵对蜂衙
蚁阵:蚂蚁排队,好像战斗时候的阵势。

蜂衙:蜜蜂成群结队簇拥蜂王,好像是官府衙门里面的人拜见上
级。

比喻人们追逐名利,就像是蚂蚁群集,蜂拥而至,不知疲倦。

頳鳞对白鹭
冻雀对昏鸦
頳:红色。

鳞:指鱼。

白堕酒
碧沉茶
白堕酒:北魏刘白堕,特别擅长酿酒,他酿的酒就叫白堕酒。

后来也泛指各种美酒。

碧沉茶:绿茶。

品笛对吹笳
笳: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秋凉梧堕叶
春暖杏开花
梧桐树落叶最早,立秋的时候,叶子就落了。

所以有“一叶知秋”的说法。

见一叶落而知天下之秋。

雨长苔痕侵壁砌
月移梅影上窗纱
苔痕:苔藓的痕迹。

砌:台阶。

九佳③读过“砌蚓对墙蜗”。

飒飒秋风
度城头之筚篥
飒飒:风吹的声音。

度:指的是筚篥声音趁着风飘走了。

筚篥:是常见于边疆的一种类似于胡笳的乐器。

迟迟晚照
动江上之琵琶
晚照:夕阳余晖。

琵琶:也是一种乐器。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62 声律启蒙六麻(二)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62 声律启蒙六麻(二)
ǒu qínɡ tónɡ yè chuài lú tónɡ qī wǎn zhī chá
偶 擎 桐 叶,啜 卢 仝 七碗 之 茶。
历史典故
说起茶,这可是咱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古人曾说,开门 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 看出啊,在古代,喝茶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呢。 咱们现在都说“泡茶”或者“沏茶”,可是你看文段里这一“煮 酒对烹茶”,为什么用的是“烹调”的“烹”字呢?
六麻(二) y优ōu d对uì劣liè ,凸tū 对duì凹āo,翠cuì竹zhú对duì黄huánɡ花huā。
声律启蒙
六麻(二)原文朗读源自六麻(二) y优ōu d对uì劣liè ,凸tū 对duì凹āo,翠cuì竹zhú对duì黄huánɡ花huā。
sōnɡ shān duì qǐ zǐ shū mài duì sānɡ má
松 杉 对杞梓,菽 麦 对 桑 麻。
shān bú duàn shuǐ wú yá zhǔ jiǔ duì pēnɡ chá
(shū)菽麦对桑麻
菽麦:豆与麦。菽,豆类的总称。
译文:豆与麦对桑和麻
山不断,水无涯
译文:山岭连绵不断,水流广阔无边。
煮酒对烹茶
译文:煮酒对煎茶
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
译文:鱼在池水中游动,鹭鸶在沙岸上停留。
百亩风翻陶令秫(shú),一畦(qí)雨熟邵平瓜
陶令,指陶渊明。秫,黏高粱,多用以酿酒。 一畦:古代称田五十亩为一畦。 邵平瓜:秦东陵侯邵平于秦亡之后,在长安城东种瓜,瓜味甜美,人称“邵平 瓜”。
译文:风吹过陶渊明种的百亩高粱,雨催熟了邵平种的一畦瓜。
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 偶擎桐叶,啜卢仝七碗之茶。
竹根:这里指竹根制作的酒器。 李白一壶之酒:唐代诗人李白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诗句。 桐叶:即铜叶,薄铜片。凡器物以薄铜片镶嵌、制作者,皆可名“铜叶”。《声 律启蒙》此处,既与“竹根”对偶,索性就将“铜叶”写作“桐叶”了。

《声律启蒙》精讲【下卷(1)】下卷

《声律启蒙》精讲【下卷(1)】下卷

《声律启蒙》精讲【下卷(1)】下卷声律启蒙(下卷)一先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j iá鄏rǔ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zhuì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miǎo,几丝杨柳残烟。

山川:山岳河流。

川,河流。

赤壁:山名,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qí县西北。

还有一种说法是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

苏轼曾经游览赤壁,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

杜牧曾经写过《赤壁》一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青田:山名。

在浙江省青田县。

这里是道教圣地之一,以出产青田石著称。

明朝的刘伯温(刘基)是青田人。

郏鄏鼎:地名,东周的都城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

鼎,定鼎,建都的意思。

武城弦:武城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座城市,孔子的学生子游曾经在这里担任县令,他用儒家的礼乐治理百姓,孔子来这里的时候,听到城里传出琴瑟伴奏众人唱歌的声音。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论语》)弦,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木笔:植物名。

即辛夷。

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苔钱:苔点形圆如钱,故曰“苔钱”。

金城三月柳:东晋的桓温带兵北伐路过金城的时候,看到自己年轻时种植的柳树都已经长得非常粗壮了,心生感慨,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然后拉着树枝,痛哭流涕。

后来人们用金城柳来指世事兴废。

南宋辛弃疾在《水龙吟》一词中有“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句子,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玉井九秋莲:玉井在华山西峰下镇岳宫院内。

井深丈余,井水清澈甘冽,民间传说玉井内生有千叶白莲,吃了白莲人可以升仙。

唐朝韩愈的《古意》诗中说:“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耦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密,一片入口沉疴痊。

”九秋,秋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所以叫九秋。

蔷薇:花名。

北宋黄庭坚《清平乐》词写到蔷薇:春归何处。

〈声律启蒙〉六麻(2)PPT

〈声律启蒙〉六麻(2)PPT

XXX XX
麻 二 声

律 二
宣 讲
启 年
月蒙
优对劣,凹对凸,翠竹对黄花。 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 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 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 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 偶擎桐叶,啜卢仝七碗之茶。
注释:①凹:四周
优对劣,凹对凸, 高中间低,凸字与
译文:鱼儿自由自在地 在池面上游动,白鹭悠 闲地伫立在岸边沙地。
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
注释:①百亩风翻陶令秫:陶渊明任彭泽县令 时,种了一百亩高粱用来酿酒。秫,高粱。 ②畦:古代以五十亩为一畦。③邵平瓜:邵平 是秦朝官员,秦灭亡后沦为平民,以种瓜为生。 他种的瓜有五种颜色,味道甜美。 译文:一阵风吹翻晋朝陶潜的万亩高粱,一场 雨催熟秦朝邵平种的一畦香瓜。
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
注释:①竹根:一种盛酒的器具,用竹 根制作的酒杯。南北朝时庾信的《奉赵 王惠酒诗》中即有“野炉然树叶,山杯 捧竹根”之句。 译文:闲来无事,捧起酒杯,像李白一 样喝壶美酒。
偶擎桐叶,啜卢仝七碗之茶。
注释:①擎:举起。②桐叶:形状像 梧桐叶子的茶盏。③啜卢仝七碗之茶: 唐代卢仝曾作诗抒发自己喝七碗茶的 感受。啜,喝。 译文:偶尔端起茶碗,如卢仝般品尝 一壶刚抄的新茶。
其相反。
翠竹出和凹陷
相对,翠竹和黄花
相对。
松杉对杞梓, 菽麦对桑麻。
注释:①杞梓: 两种树木名。② 菽:豆类的总称。 译文:松杉和梏 梓相对,菽麦和 桑麻相对。
山不断, 水无涯, 煮酒对烹茶。
译文:青山连绵不 断,碧水无边无涯, 煮酒和烹茶相对。
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谢 谢 感
谢 聆 听

《声律启蒙》下平声六麻韵

《声律启蒙》下平声六麻韵
《麻韵
• 麻花霞家茶华沙车牙蛇瓜斜邪芽嘉瑕纱鸦遮叉 奢涯巴耶嗟遐加笳赊槎差[差错]蟆骅虾葭袈裟
砂衙呀琶耙芭杷笆疤爬葩些佘鲨查楂渣爹挝咤
拿椰珈跏枷迦痂茄桠丫哑划哗夸胯抓洼呱蛙
六麻韵
• 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
• 赪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
• 白堕酒,碧沉茶,品笛对吹茄。 • 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 泊秦淮 【唐】 杜牧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作者南朝亡国之 君陈后主陈叔宝,陈叔宝穷奢极欲,沉湎声色,是 一个典型的昏君。当时,北方强大的隋时时准备渡 长江南下,陈这个江南小王朝已经面临着灭顶之灾, 可是这个陈后主,却整天与宠妾张贵妃、孔贵人饮 酒嬉戏,作诗唱和。王朝灭亡的过程也正是此诗在 宫中盛行的过程。
• 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
• 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
• 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
• 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 • 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 • 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
• 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
茶。
• 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

唐代歌妓、女伶通称“秋娘”,亦称为“秋 女”。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 成每被秋娘妒”。古人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四季相 配,因为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故以商 配秋,称为商秋。由此可见“商女”即秋女、秋娘, 也就是歌妓、女伶了。 •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 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 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 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遣兴》:“阮咸卧摘孤风在,白堕闲倾一笑新。”郭应祥《鹧鸪天》:“倾白 堕,拥红裙,不知谁主复西宾。”
可惜这已是白堕酒最后的风光,仅凭江湖的传说,终究没能将这一名酒的招 牌留存到现世。
碧沉茶:一种绿茶,冲泡之后,茶叶沉于杯底,其色碧汤清,香味馥郁,养 眼爽口,怡鼻清心。
[唐]曹邺《故人寄茶》诗云:“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 数朝诗思清。”
chí chí wǎn zhào 迟迟晚照
qiū liáng wú duò yè 秋凉梧堕叶 【解析】
dòng jiāng shàng zhī pí pá 动江上之琵琶
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
此三组对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细品却有共同之处,即而密的特点。
声律启蒙·六麻之一
sōng duì bǎi ,lǚ duì má 松对柏,缕对麻
chūn nuǎn xìng kāi huā 春暖杏开花
yǐ zhèn duì fēng yá 蚁阵对蜂衙
yǔ zhǎng tái hén qīn bì qì 雨长苔痕侵壁砌
chēng lín duì bái lù 赪鳞对白鹭
蚁阵:蚂蚁群出时,排列有序,犹如一字长蛇阵;
蜂衙:蜜蜂围绕蜂巢进出,成群结队,密而不乱。如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
班参见,秩序井然。蚁阵蜂衙常比喻人们追逐名利,像蚂蚁群集,蜂拥而至。
[宋]陆游《睡起至园中》诗云:“更欲世间同省事,勾回蚁阵放蜂衙。”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曲云:“看蚁阵蜂衙,虎争龙斗,燕去鸿来,兔
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秋来梧桐落叶最早,故有“一叶知秋”的典故。 明朝民谣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宋]杨泽民《四园竹》词云:“井梧堕叶,寒砌叫蛩,秋满屏帏。” 春天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是春景中不可忽视 的美。 [唐]罗隐《杏花》诗云:“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宋]王安石《北陂杏花》诗云:“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 雨长苔痕侵壁砌: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缘,草色入 帘青”诗意的化用。壁砌:门前台阶。 月移梅影上窗纱:这是元朝诗人刘秉忠《焚胜梅香》中“檐外杏花横素月, 恰如梅影在西窗”诗意的化用。 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 城头上的筚篥声,乘着飒飒秋风远扬。 筚篥:又称“悲篥”,类似胡笳的一种簧管乐器。。[宋]庄季裕《鸡肋编》 云:“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边地(指今新疆),其声悲亦然……” 筚篥与琵琶相对应,一则二者都是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出身“门当户对”, 二来,二者都是同旁词组,可为同旁对。三者,两种乐器都善作哀怨之声。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云:“龟兹筚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
同为饮品,白堕酒醉人,碧沉茶醒神。这寥寥六字对,在色彩、字义、品类、 功能,以及音律等方面完美属对,对联之美,由此可见一斑。
品笛对吹笳。 笛和笳的对应,在于二者同为中国民族乐器,且在形态上颇有相似之处,都 是吹奏类管乐器。但在诗词世界中,笛声常代表着思乡之情,如: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 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云:“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 翻似烂柯人”。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而笳在诗词中则常用于渲染悲凉之情,如: [唐]杜甫《秋兴八首》诗云:“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唐]杜牧《边上闻笳》:“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 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词云:“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 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yuè yí méi yǐng shàng chuāng shā 月移梅影上窗纱
dòng què duì hūn yā 冻雀对昏鸦
sà sà qiū fēng 飒飒秋风
bái duò jiǔ ,bì chén chá 白堕酒,碧沉茶
dù chéng tóu zhī bì lì 度城头之筚篥
pǐn dí duì chuī jiā 品笛对吹笳
白堕酒,碧沉茶。 白堕酒:南北朝时,北魏河东(今山西)人刘白堕酿造的美酒。 今人说起美酒,尤其是诗词世界里的美酒,或许,大多都会想到曹操曾为之 代言的杜康。事实上,在中国的酒文化里,白堕酒曾经是可以与杜康齐名的佳酿。 北魏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里曾有记载,刘白堕善酿美酒。不同 于当时普遍浑浊、易变质的酿酒工艺,刘白堕的酒清澈透明,暴晒不坏,饮之香 美而醉,经月不醒。 曾有南青州刺史毛鸿宾去山东上任,买了一批刘白堕酿的酒,路上遭强盗打 劫,连那批酒都被强盗抢走了。强盗见了酒那还会客气啊,结果喝得人人烂醉, 被随后赶来的官兵一网打尽。白堕酒也因此得了个“擒奸酒”的别号,以至于江 湖游侠儿传言:“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到了宋朝,酿酒工艺突飞猛进,市面上的好酒数以百计,可惜已经没有了白 堕酒。但是诗词江湖还流传着白堕的美名,还时常以此指代美酒佳酿。例如陆游
走鸟飞。”
赪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 赪(chēng)鳞:鱼的赤色鳞片,亦指鳞片赤色的鱼。常被视作吉祥之兆, 在诗词画作中,也常作为鲜活的点睛之笔。 [汉]刘向《列仙传·吕尚》:“吕尚隐钓,瑞得赪鳞。”
[隋]于仲文《侍宴东宫应令》诗云:“花惊度翠羽,萍散跃赪鳞。” 白鹭:是古典诗词中的常客,以欺霜胜雪的白羽,常能为诗词画面增加一抹 灵动的亮色。 [唐]杜甫《绝句》诗云:“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刘禹锡《白鹭儿》词云:“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 喧呼独凝寂”。 冻雀:冬日里受冻挨饿的雀鸟,常以此比喻饥寒交迫的黎民百姓。如[宋] 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诗云:“啼号升斗抵千金,冻 雀饥鸦共一音”。 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天色苍茫而鸦声扰人,往往能倍增羁旅之客的寂寞 孤苦之感。此中况味,最著名的句子,莫过于[元]马致远的散曲名篇《天净沙·秋 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