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政治理论是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理论体系的研究,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参考内容:一、政治理论的概念与分类:1. 政治理论的概念:政治理论是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理论体系的研究。

2. 政治理论的分类: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国家政治理论、政治制度理论、政治思想理论、国际政治理论等。

二、主要的政治理论流派:1. 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政府受限等原则,代表人物有约翰·洛克、亚当·斯密等。

2. 保守主义:强调社会秩序、传统价值、权威等原则,代表人物有培根、休谟、爱德华·伯克等。

3. 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国家干预等原则,代表人物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

4. 无政府主义:主张废除国家、自治组织、平等和理性,代表人物有梅兹人和边沁等。

5. 结构主义:关注政治中的结构和制度,强调制度对于政治行为的影响,代表人物有托克维尔、阿兰·德鲁、罗伯特·达尔等。

三、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 权力:政治行为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2. 国家:具有主权的政治实体,拥有领土、政府和人民等组成要素。

3. 社会契约:是一种政治思想,旨在解释政府的合法性和国家权力的来源。

4. 公民权利:公民在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选举权等。

5. 政党:代表特定利益或观念的组织,通常争取和行使政治权力。

6. 民主:民主政治的核心概念之一,强调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意志。

四、政治理论的研究方法:1. 历史研究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政治实践,研究政治现象和规律。

2. 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体系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研究其政治制度和发展。

3. 理论构建法: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搭建理论框架等,来解释和预测政治现象。

政治理论常识及党建业务知识

政治理论常识及党建业务知识

政治理论常识及党建业务知识政治理论常识和党建业务知识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在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家政治局势的发展,为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政治理论常识和党建业务知识。

一、政治理论常识1.国家和政权:国家是一个由特定领土和特定人口构成的独立政治组织,在国际上具有主权。

政权是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表现形式,是国家的管理者。

政府是政权的具体运作机构。

2.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道路。

4.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方式。

主要包括国家体制、国家政权机构以及政府的组织形式。

5.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种组织制度,即在党内实行集中指导、民主集中和个人自由的有机统一。

二、党建业务知识1.党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以及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

2.党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体系包括党章规定的各级党组织和领导机构,主要包括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地方委员会、党的中央委员会等。

3.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内成员应当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

4.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认识,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

5.党员的教育培养:党员的教育培养是指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党性锻炼,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和组织观念,增强党员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总结:政治理论常识和党建业务知识是每个党员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在党员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应当加以重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版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版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版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版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而设计的。

以下是一份相关参考内容,该内容涵盖了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代表性著作以及相关的实践应用等方面。

一、基本概念1. 政治理论:指对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等进行研究和探讨的理论体系,是对政治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化的思考和总结。

2. 政治:是指社会关系中权力分配、资源调配和利益分配等问题的解决过程。

政治领域的重要特征是权力关系和权力斗争。

3. 政治制度: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政治组织和政治体系,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和运行方式。

二、主要流派1.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自主权,主张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主张限制政府权力,提倡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

2.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探索,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主张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 保守主义:保守主义认为社会和政治的变革应该保守已有的制度和价值观,强调传统、秩序和稳定,反对太过激进的改革。

4.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追求公平、公正和社会福利,主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的再分配,以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三、代表性著作1. Adam Smith的《国富论》:这本著作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经典之作,提出了自由放任经济的理念和市场自由竞争的观点。

2. Karl Marx的《资本论》:这本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

3. Edmund Burke的《法国革命论》:这本著作是保守主义的代表作,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批判,强调传统和秩序的重要性。

4. Vladimir Lenin的《国家与革命》:这本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在革命实践上的深化,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

四、相关实践应用1. 国家治理:政治理论为国家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帮助政府合理分配资源、保障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理论知识什么是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学科。

它探讨了政治行为和政治组织的原理、规律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政治理论帮助我们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从而为改善政府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基础。

政治理论的重要性政治理论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治理论帮助人们理解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机构的运作、政治决策的过程以及决策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参与公民的角色,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政治理论还可以指导政治实践。

政治理论提供了关于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的原则和准则,可以作为政策制定和政府管理的参考。

政治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最后,政治理论也是培养人们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政治理论,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政治思想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培养对社会、政治和公共事务的关注与理解。

政治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分析政治事件和警惕政治风险。

政治理论的主要分支政治理论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支。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政治理论分支:1. 传统政治理论传统政治理论主要研究政府机构的构建和政治权力的运行。

它关注政府的组织结构、行政职能、选举制度等方面。

传统政治理论的代表性学派包括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

自由主义倡导自由市场经济、个体自由和民主制度。

它主张政府应该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限制政府的干预和权力。

社会主义则强调平等、社会正义和国家干预。

它试图通过国家的主导来实现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

保守主义则强调传统、秩序和权威。

它试图保护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结构,防止社会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

2. 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学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制度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它关注国家间的政治比较、政府形式和政治文化的影响。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议会制与总统制、多党制与一党制等。

政治学基础知识点清单

政治学基础知识点清单

政治学基础知识点清单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学科,是理解和分析政治行为和政治体系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一份政治学基础知识点清单,帮助您系统地了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国家与政府1.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2. 政府的定义和职能3. 政府形式和制度的分类4.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概念5.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二、政治体系与政治行为1. 政治体系的概念和要素2. 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关系3. 政府权力和社会权力的互动关系4. 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的类型5. 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参与的关系三、政治理论与思想1. 传统政治理论: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2. 现代政治理论:民主主义、多元主义、社会正义3. 政治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马克思4. 概念性政治理论:权力、正义、自由、平等四、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1. 国际体系与国际关系理论2. 主权、领土和国际法的概念3. 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4. 全球化与跨国治理的挑战5. 国际冲突与国际安全的问题五、政府决策与公共政策1. 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过程2. 利益集团和政策制定的影响3. 公共政策领域的典型问题:经济、环境、教育4. 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效力5. 政策评估和政策变革的重要性六、选举与政治代表1. 选举制度与选举类型2. 政治党派和政党竞争3. 选民投票行为和选举结果的解读4. 政治代表的职责和责任5. 公民参与与政治权利的实现七、公民社会与民主发展1. 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的概念2. 公民社会发展与民主化的关系3. 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平衡4. 公民社会参与与社会变革5. 公民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以上所列知识点是政治学的基础要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您将能够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政治学知识框架。

当然,政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仍然有许多深入和复杂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希望这份基础知识点清单能够为您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导和参考。

高中政治需要学会的常用理论常识大全

高中政治需要学会的常用理论常识大全

高中政治需要学会的常用理论常识大全一、常用经济学道理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进步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成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进步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达成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6.产品是采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采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看重产品的水平是为了更的达成其价值。

7.产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厂家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就会在角逐中处于有利地位。

8.价值是价钱的基础,价钱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钱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应求购关系。

(价钱由价值决定,并受供应求购关系影响)9.价钱与供应求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供应求购影响价钱:当产品供不应求时,价钱上涨,当产品供过于求时,价钱下跌。

反过来,价钱也影响供应求购,使供应求购最后趋于平衡。

10.价值规律的用途归根到底是为了达成资源优化配置。

11.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是达成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形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功效,宏观调控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要功效的基础上,需要遵循价值规律。

1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达成形式。

1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功效、及进步措施。

14.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法并存,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要点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5.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角逐性、法制性、开放性的基本特点。

16.提升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功效。

17.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拓展正当角逐,反对不正当角逐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存活和进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目前商品和服务的水平上。

1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要进步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

19、工业的地位及功效,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政治理论是指对于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理论研究和解释。

它涉及到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在政治理论的研究中,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

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价值观、政治权力、公共利益等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政治、国家和权力。

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以及公共利益的识别和实现。

其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包括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等不同的理论观点。

自然法理论认为政治权力应该建立在尊重个体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上,而社会契约理论则主张政治权力是由公民自愿让渡部分自由权利而形成的。

比较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政治体制、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的核心问题是政治体制的比较和分析,以及国家治理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比较政治学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各种制度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公共治理等方面的影响。

比较政治学的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对比分析和统计研究等。

国际政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作用。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家利益、国际冲突、国际合作等方面,以及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演变和变革。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理论建模和模拟实验等。

总结起来,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三个方面。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比较政治学研究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和分析,国际政治学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行为。

这些基础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基础知识1.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家的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1)国家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容。

(2)国家的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用来组织自己政权机关的形式。

(3)国家的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国家政权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国家的国体决定着政体。

国体是政体的本质归宿,国家的政体反映着国体。

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实现其阶级利益和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国家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一国的历史、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体。

因此,在相同性质的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不同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当代国家政体类型:(略)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我国的国家阶级性质的体现,是我国的国体。

它表明,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

(1)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2)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表现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4)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是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内部实行高度的民主,因此,这种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另一方面,是对于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1)民主和专政,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在国体方面的具体体现。

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专政,则是依靠国家政权的暴力对于被统治阶级实行的政治统治。

(2)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

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的。

政治理论考试重点基础知识复习总结.doc

政治理论考试重点基础知识复习总结.doc

政治理论考试重点基础知识总结第一部分1、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领导干部的正确政绩观来源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解。

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站在时代的前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造政绩。

一是要扬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的政绩观,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绩观;二是要扬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狭隘的政绩观,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政绩观;三是要扬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

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要落实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取根本利益上。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结合起来、联系起来,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变化;既要看当前发展的实绩,又要看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党建成效和社会稳定,从而真正建立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坚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

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

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长期稳定。

依法坚决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

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

政治理论基本知识全集

政治理论基本知识全集
1.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意义:(1)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2)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规律及其客观性
1.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
1.考研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2.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
(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1)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2)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3)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2023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2023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2023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题目一问题描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批判,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规律等内容。

题目二问题描述:列宁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答案:列宁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党的领导,通过党的组织和纪律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长期斗争。

题目三问题描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案: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人民战争理论,群众路线,革命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实践。

题目四问题描述:邓小平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是什么?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提倡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建设。

题目五问题描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理论构想。

题目六问题描述: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过程中,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题目七问题描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

题目八问题描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政治立场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政治立场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剥削压迫。

以上是2023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政治理论知识要点

政治理论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社会历史条件: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其次,是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再次,是工人运动的兴起。

(法国里昂工作的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理论来源:一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二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三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3、《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又是以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思想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段推翻资产阶段的第一次伟大尝试)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伟大变革。

⑴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的或者主要的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⑵三个伟大变革:首先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发展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其次是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第三是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上述两个伟大发现是相互联系的,正是由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5、列宁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⑴国际环境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的最主要特征是垄断。

帝国主义时期,三大基本矛盾达到空前尖锐的程度。

第一,垄断使无产阶段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深了。

第二,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极其尖锐。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段革命的伟大同盟军。

第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大大激化。

⑵国内环境:俄国正孕育着一场革命风暴。

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也即何者为本原。

②思维能否认只是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够反映物质是可知论,反之是不可知论。

)正确把握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①为我们研究哲学派别和哲学发展的历史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线索,使我们能够透过形形色色的哲学名词、术语而抓住它们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和本质。

②是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强大思想武器。

③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物质现象:客观世界、实际情况、工作环境等意识现象:主观世界、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若颠倒则为主观主义错误世界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联系: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夜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发展:指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存在和旧事物的灭亡。

原因: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将能战胜旧事物。

②新事物优于旧事物。

③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2、量变质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形而上学)对立统一(矛盾):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又具有特殊性。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2篇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2篇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第一篇政治理论是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和解释的学科。

它是政治学的基础,通过对政治实践与政治思想的整理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原理和政治观点的理论体系。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包括了政治的起源与发展、政治体制与制度、政治权力与权威、政治经济学、政治思想与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内容。

政治的起源与发展是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政治的本质是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而产生的。

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制度到奴隶制、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的政治都具有其特定的特征和规律。

政治体制与制度是政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政治体制是一种组织形式,是政治的基本结构和机制。

政治体制包括了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政治体系。

不同的政治体制和制度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对国家的发展和政治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权力与权威是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政治权力是指通过某种手段对他人采取控制、支配和影响的能力,是政治行为的基本属性。

政治权力受制于政治制度和法律的规范,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建立在对公共利益和人民意愿的尊重和满足基础之上的。

政治权力的运行和管理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政治机构和权力体系,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公正性。

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理论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它研究的是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政治经济学关注的是政治力量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其目标,并分析经济发展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权力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涉及到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内容,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提供参考和支撑。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重要考点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重要考点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重要考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或叫抽象劳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货币使商品循环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经历两个阶段或两次形态变化: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W—G(W指商品、G指货币),即卖;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G-W,即买。

货币具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

《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方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首创了把“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

2023年高考政治基础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点清单

2023年高考政治基础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点清单

2023年高考政治基础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点清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 观念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分析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4. 联系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方法5. 社会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与运用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辩证统一2. 自由平等与公正法治的关系3.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4. 民主与科学的相互促进关系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实践1.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2. 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区别3. 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指导地位4. 党的群众路线与党风廉政建设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基本任务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3.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与战略布局五、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理论1.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党的性质宗旨2. 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重大历史事件3. 党的基本路线与党的代表性思想4. 党的组织建设与党的领导制度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2.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与基本要求4. "九个坚持"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七、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与政治运行机制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4.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与举措九、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1. 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模式的演进2. 国家安全法与国家安全战略3. 国际安全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4. 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任务、方法和特点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布局2.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目标和部署3. 党的领导制度与党的政治建设4.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措施以上是2023年高考政治基础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点清单,试题主要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年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年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题库2023年
政治理论是指对政治实践和政治问题进行反思和理论总结的学科,是政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对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参与政治实践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对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一些参考内容,供您参考:
一、国家和政府
1.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2. 政府的定义、职能和责任
3. 国家和政府的关系及其作用
二、主权和权力
1. 主权的定义和内涵
2. 权力的概念、来源和限制
3. 国家主权与全球化的关系
三、政治制度
1. 政治制度的定义和特点
2. 不同政治制度的种类和特征
3. 民主制度的原则和实践
四、政治参与
1. 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形式
2. 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和方法
3. 政治参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政治权利与权利保障
1. 政治权利的含义和分类
2. 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和实现路径
3. 政治权利的限制及其合法性问题
六、政治意识形态
1. 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和特点
2. 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
3. 政治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七、政治文化
1. 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 不同政治文化的类型和特征
3. 政治文化对治理方式和政策实施的影响
八、国际关系
1. 国际关系的定义和特点
2. 国际政治秩序与国际体系
3. 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机制
以上仅为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一些参考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学习和理解政治理论时,还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不断探索和思考政治现象与问题,以便更好地应对社会和时代的挑战。

政治理论知识学习计划

政治理论知识学习计划

政治理论知识学习计划第一部分: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政治理论是指关于政治发展、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政治行为等一系列重要政治问题的理论研究。

学习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政治规律、政治现象及其发展动态的基础。

在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发展、政治行为学、政治哲学、政治心理学、行政学、国际关系等多个分支学科。

学习政治学概论,将有助于建立对政治学科的整体认识,把握其科学特点和学科基本内涵。

第二、政治学基本概念。

政治学是一个理论性极强,概念性非常丰富的学科。

学习政治学基本概念,有利于掌握政治学思想内涵,深刻理解政治学理论基础,有助于学术研究和相关专业的学习。

第三、政治理论流派。

政治理论流派是指在政治理论领域内,形成一定影响和代表作用的思想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学习政治理论流派,将有助于了解不同的政治学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掌握政治理论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加深对政治理论的全面认识。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是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政治理论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途径。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将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部分:政治理论研究方法学习政治理论研究方法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和手段,掌握好政治理论研究方法,对于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治理论研究方法学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理论研究基本方法。

政治理论研究基本方法是指政治学研究中采用的思维方式、研究手段和科学规律。

学习政治理论研究基本方法,将有助于全面掌握政治学研究的规范和程序,提高政治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二、政治学研究设计的方法。

政治学研究设计是指对政治学问题和政治现象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以便能有效地进行调查、观察和分析,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篇一: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一)1.十八届四中全会(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4)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5)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1)2014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2)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破解的难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

(4)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

(5)现阶段,不得将农民进城落户与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相挂钩。

(6)扶贫项目审批权原则上要下放到县,省市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7)国家教育经费要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即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世界整体上就是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否认静止及其相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

4.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包括两个总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和偶然、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1)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发展变化的观点,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的观点,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篇二:2015—2016年度政治基础知识、易混淆知识点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政治基础知识点(必背知识)姓名:班级:座号:1.责任的含义(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共建和谐美好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3.不承担责任会失信于人,产生信任危机,自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妨碍事业成功,也对他人、对集体、社会利益造成损失。

4.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

5. 承担责任可能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和生命健康,但也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6.不言代价与回报的7.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8.“9. 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青少年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10.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以提升,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

11.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要:①慎重许诺,勇担过错;②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并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青少年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国梦。

12.中国是中国作用。

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13.我国的14. 我国社会的1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6.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党、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9.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0.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我们要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

解决台湾问题的2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我国的发展战略有: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治国方略:依法治国23.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4.实行对外开放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2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6.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27.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8.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

29.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国情):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实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30.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1.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国家要:①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②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④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青少年要:①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②落实环保和节能行动,自觉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例如: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水电、垃圾分类回收等。

③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32.我国的科技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33.科技的重要性: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②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4.教育的重要性: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利于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35.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36.我国重视教育、科技的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7.青少年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敢于、善于创新,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提高实践能力。

38.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9.中华文化的重要性: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