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流行性腮腺炎完整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完整ppt课件

对社会公共卫生影响
传染性强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通过 飞沫传播,患者在潜伏期 和发病期均可传染给他人 ,易造成疫情爆发。
群体免疫缺失
人群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的免疫水平普遍较低,易 出现大规模感染和传播。
医疗资源占用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数量增 多会占用更多的医疗资源 ,如床位、医护人员等, 给医疗系统带来压力。
耳聋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内耳,导致听力损 失,严重者可致耳聋。
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01
02
03
疼痛不适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腮腺肿 胀、疼痛,影响正常进食 和言语,给患者带来极大 的痛苦和不适。
社交障碍
腮腺炎患者面部肿胀变形 ,影响外貌美观,可能导 致患者自卑、焦虑等心理 问题,影响社交活动。
学习工作受影响
腮腺炎患者疼痛不适、发 热等症状可能影响学习和 工作效率,甚至需要请假 休息。
临床治疗与药物研发
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同 时也在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疫苗研发与应用
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安全、有效的流行性 腮腺炎疫苗。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基于基因测序和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针对个体的定制 化治疗方案。
多学科交叉融合
流行性腮腺炎完整ppt课件
目录
•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措施 • 并发症与危害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 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 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
发病原因
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人体 后在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增殖, 导致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从而引起 腮腺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PPT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2.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病毒唑),静脉注射5-7天 3.对症治疗 金黄膏、青黛、仙人掌和鸡蛋清外敷。
4.并发症治疗 •胰腺炎 应禁食,静脉输液加用抗生素。
•心肌炎 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重症并发脑膜脑炎 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伴有颅内压增高者, 可静脉注射20%甘露醇进行脱水疗法。
• 1. 传染源 •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肿前7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 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仅有其它器官受累者, 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 2. 传播途径 • 本病毒在唾液、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亦可接 触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 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睾丸炎 可用棉花及丁字带将睾丸托起,局部冷敷以减轻疼 痛。重症病例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静滴。
1 2 3 4
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有关 疼痛 与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病毒的排出有关 潜在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
• 一、隔离与消毒 采用呼吸道隔离 对病人隔离至腮腺完全消肿; 对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周; 病室用紫外线消毒,被病人污染的食具 用煮沸法消毒,被污染的物品可用1%甲 酚皂及紫外线消毒。
ppt课件完整腮腺炎病毒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血循环腮腺中枢神经系统腮腺炎脑膜炎进一步繁殖再次进入血流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腺体和器官经口鼻侵入人体发病机制ppt课件完整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儿科 杨巧华
患儿:余欣雅 科室:儿科 号:5床 住院号:143916

腮腺炎与预防ppt课件

腮腺炎与预防ppt课件
妈妈:“医生,您快看看孩子的脸 怎么突然胖起来,昨天还好好的。”
医生: “孩子患了流行性 腮腺炎。”
下一 页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 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特征:主要为腮腺的非化脓 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 有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各种脏 器,以5-15岁儿童多发。
下一 页
临 床 表 现
下一 页
下一 页
下一 页
流行性腮腺炎怎样预防?
2、切断传播途径:对流行性 腮腺炎发生的学校教室要注意 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 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 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
下一 页
流行性腮腺炎怎样预防?
3、保护易感人群。“可通过接 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 用于预防。 学校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学 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 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
下一 页
谢 谢!
下一 页Βιβλιοθήκη

2024版儿科学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精品版)

2024版儿科学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精品版)
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 主,呈周期性流行。
临床表现及分型
潜伏期
8~30天,平均18天。
前驱期
部分患者在腮腺肿大前1~2天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 欲减退等前驱症状。
腮腺肿痛期
以腮腺肿痛为主要表现,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 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 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途径探讨
加强疫苗接种
及时准确诊断
提高疫苗覆盖率,特别是在易感人群中加强 疫苗接种,是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和复 发率的关键措施。
通过加强医生培训、提高诊断设备性能等方 式,实现流行性腮腺炎的及时准确诊断,以 便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个性化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包括合理的药物选择、治疗周期等,以提高 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
发病原因
腮腺炎病毒经飞沫传播,人群普遍 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 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 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无免
饮食受限
患儿因腮腺肿痛而导致张 口困难,影响进食和饮水, 长期饮食受限可导致营养 不良。
心理影响
长期患病和疼痛不适可对 患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般治疗原则
隔离患者
确诊后应立即隔离,直至腮腺肿胀完 全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 (2)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 (2)ppt课件
也可用干扰素 • 4.对症及并发症治疗 • 脑膜脑炎 脱水治疗,激素 • 睾丸炎 可试用乙烯雌酚1mg 3/日口服
13
预防 1.隔离患者 2.疫苗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孕妇禁用)
14
护理措施 • 减轻疼痛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注意饮食;局部冷敷 • 减低体温 多饮水,物理或药物降温;减少并发症 • 观察病情变化 有无脑膜脑炎、睾丸炎、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 预防感染传播 隔离;接种减毒腮腺炎活疫苗
瘟”。
2
肿 大 的 腮 腺
3
病原学
分类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 仅一个血清型。 理化特性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 存在部位 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
4
概 述—发病情况 • 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冬春易流行。 • 发病年龄:多发于15岁以下儿童,年轻成人亦可发病。1岁以内
婴儿很少发病。 • 传染性及免疫力:传染性强,患病后(包括隐性感染者)可获
卵巢炎 占成人女性患者5-7%
4.其它 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炎等
11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多正常 2.血清和尿淀粉酶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 高。 3.血清学检查 中和抗体、补体结合、血凝抑制等方法。
12
治疗 • 1.一般治疗 • 口腔清洁,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2.局部用药 • 紫金锭、青黛散外敷,硫酸镁湿敷 • 3.病原治疗 可试用利巴韦林1g/日,儿童15mg/kg静滴,疗程5-7天;
流行性腮腺炎常规护理
儿科 张玉梅
;.
1
概述 • 流行性腮腺炎(mumps,epidemic parotitis)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各种唾液腺提及其他器官均可受累,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03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 毒随飞沫传播给他人。
接触传播
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 可经口-口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病毒在空气中存留时间较 长,可经呼吸道感染。
02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行 性腮腺炎的最有效方 法。
疫苗接种应优先考虑 儿童和青少年等高风 险人群。
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 染风险和减轻疾病症 状。
需要及时就医检查,针对不同 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 食习惯。
05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与推广
制作和发布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 种的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和 视频等,向公众普及疫苗接种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与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 等渠道广泛宣传疫苗接种信息,扩大 宣传覆盖面。
能。
提供在线咨询和热线服务,解答 公众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疑问和 困惑,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和能力。
加强疫情监测与防控措施
建立健全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为 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如隔离治疗、消毒等,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 延。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如教育、卫生、交通等部门,共同做好流 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
THANKS。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
脑膜炎通常在腮腺炎发病后1-2周内出现,需要积极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降低颅 内压、对症治疗等。
心脏疾病
01
02
03
04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会影响人体 的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共32张PPT)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共32张PPT)
• 简称流腮
• 腮腺炎病毒引起 •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 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
• 丙类传染病
•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 可从唾液、血、尿、脑脊液 等分离出病毒
• 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 甚敏感
–紫外线、甲醛、56℃均可灭活 –耐低温,4℃能存活数天,-70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较快减轻脑膜炎症状,成人5mg,小儿2mg。
• 卵巢炎:5%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胀痛及感觉过敏,进食酸性食物时为甚(肿热痛)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
• 其他:心肌炎、乳腺炎、甲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腰穿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禁食水,以避免在治疗中发生呕吐和吸入秽物引起肺炎, 2、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 症状 – 直接侵入引起; – 多见于儿童患者; – 以脑膜受累为主
65%脑脊液有异常;
– 一般预后良好。
• 胰腺炎 发热:38℃ ~ 40℃
:恶心、呕吐、腹痛;<10%
睾丸炎:14~35%、单侧
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及尿量
• 睾丸炎:14~35%、单侧 流行情况:以冬春季为主。
密切观予药物降温,使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双侧性: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
• 治疗:抗病毒 ;对症治疗
• 护理:1、消毒隔离;2、口腔护理;3、饮食指导; 4高热护理;5、病情观察;6、腰穿护理;7、心 理护理。
思考题
• 1、腰椎穿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 2、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 3、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的正常值?
• 发病1~2天后出现 • 双侧性: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

流行性腮腺炎【儿科】 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儿科】  ppt课件

病 理
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本病的主要病变, 腺体呈肿胀发红,有渗出物,出血性病灶 和白细胞浸润,腮腺导管有卡他性炎症, 导管周围及腺体间质中有浆液纤维蛋白性 渗出及淋巴细胞浸润,管内充塞破碎细胞 残余及少量中性粒细胞,腺上皮水肿、坏 死,腺泡间血管有充血现象,腮腺四周显 著水肿,附近淋巴结充血肿胀。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流行性腮腺 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 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 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 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 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 播在空气中。


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空气, 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 就有可能患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 病毒一般于发病前6天至腮腺肿大 后9天可从患者唾液中分离出来。 在腮腺肿大前1天和腮腺肿大后3天 这段时间内传染性最强。于病程早 期,也可从血液、脑脊液、尿或甲 状腺等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再次进入血液循环(第2次病毒血 症),并侵犯上次未波及的一些脏 器。病程早期时,从口腔、呼吸道 分泌物、血、尿、乳汁、脑脊液及 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也有研究者从胎盘和胎儿体内分离 出本病毒。

有人认为病毒对腮腺有特殊亲和性, 因此进入口腔后即经腮腺导管而侵入 腮腺,在腺体内繁殖后再进入血液循 环,形成病毒血症,累及其他组织,

部分患儿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 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 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 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 10~14天。


④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稍降 低,分类计数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血及尿中淀粉酶增高。

⑤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 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 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 者。

流行性腮腺炎讲课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讲课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 避免接触:避免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人接触,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 保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注意口腔卫生,增强免疫力。 及时就医:如有疑似流行性腮腺炎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应隔离治疗。
Part Four
定期加强免疫,提高抗体水 平
合理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及时接种腮腺炎疫苗,预防 疾病发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减少病毒传播
加强疫情监测与控制措施
监测手段: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病例报告和监测数据的分析
控制措施: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 防性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的 并发症包括脑膜 炎、心脏疾病等, 对儿童和青少年 健康造成严重威
胁。
接种腮腺炎疫 苗是预防流行 性腮腺炎的有 效手段,家长 应按时带孩子
接种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 的早期症状包 括发热、头痛、 肌肉疼痛等, 出现症状应及
时就医。
加强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有效减少病毒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腮腺炎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和疫苗接种服务。
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并发症
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可能导致脑部受损、智力障碍等。
睾丸炎:男性患者易患,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卵巢炎:女性患者易患,可能导致月经失调、不孕等。 胰腺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严重并发症
脑膜炎:流行性腮腺 炎病毒会影响脑部, 引发脑膜炎,表现为 头痛、呕吐、发热等 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全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全
❖ 卵巢炎:发生于5%的成年女性,可出现下腹疼痛。
一般不影响生育能力。
❖ 胰腺炎:常于腮腺肿大数日后发生,可有恶心、呕吐
和中上腹疼痛和压痛,发病率低于10%。
12
六 实验室检查
(一) 常规检查:WBC计数和尿常规一般正常。
有并发症者WBC可以升高。有肾损害者尿中可出现 蛋白和管型。
(二) 血清和尿液中淀粉酶测定:90%的患者
8














9
下颌下腺肿大
10
五 临床表现
脑膜炎
并发症
其他
睾丸炎
卵巢炎
11
胰腺炎
五 临床表现
❖ 脑膜炎:患者出现头痛、嗜睡和脑膜刺激征。一般出
现在腮腺炎发病后4-5d,有的患者脑膜炎先于腮腺炎 ,一般症状在一周内消失。
❖ 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又出现发热,睾
丸明显肿胀和疼痛,睾丸炎一般为单侧,约1/3的病 例为双侧受累。急性症状持续3-5d,10d内逐渐好 转。
流行性腮腺炎
感染科
1
目录
1
概述
2
病原学
3
流行病学
4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
5
临床表现
6
实验室检查
7
治疗原则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后与预防
2
3
一 概述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 ❖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 主要临床特征是腮腺肿胀和疼痛
4
三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飞沫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

典型临床表现
腮腺肿胀
常为双侧性,以耳垂为中心,向 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触
之有弹性感及压痛。
疼痛
腮腺局部疼痛,咀嚼或吃酸性食 物时胀痛加剧。
发热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 温可达39℃以上。
其他症状
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特殊类型及其特点
并发症型
可并发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此时症状较严重, 需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01
02
03
血清学检查
通过检测特异性IgM抗体 可确诊近期感染,IgG抗 体可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 行病学调查。
病毒分离与鉴定
从患者的唾液、尿液或脑 脊液中分离出病毒,并通 过PCR等方法进行鉴定。
并发症相关检查
根据受累器官不同,可进 行相应的检查,如胰腺炎 相关酶学检查、睾丸炎的 超声检查等。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 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 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
的物品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 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
青少年。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 春季为主,呈周期性流
行。
临床表现及分型
01
02
03
04
潜伏期
一般为14~25天,平均18天。
预防措施及疫苗应用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加 强室内通风换气等。
疫苗应用
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该疾病的有效手段。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目前常用的疫苗有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和单独 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发症
脑膜脑炎 睾丸炎、副睾炎 心肌炎 卵巢炎 耳聋 胰腺炎 肾炎 其他

怎么样治疗
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抗病毒 口服液 对症支持治疗:解热镇痛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类、头孢类 中医治疗:散风解表,清热解毒。 板蓝根、银翘、银花等等
并发症的治疗
家庭护理
单纯性腮腺炎患者可在家隔离治 疗护理。 患者需要多饮水、适度户外晒晒 太阳。病情轻者或退热后可适当 活动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引起的以腮腺或其他唾液腺 (颌下腺、舌下腺)非化脓性肿 痛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亦可见于成人
好发于冬、春季
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 方易暴发流行
怎样得病
传染源:流行性腮腺 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 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 性感染者。
我们学到什么?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谢大家
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 流通。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 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 毒。
要科学合理安排饮食,多吃些富 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 食。在急性期不要吃酸、辣、甜 味及干硬食品。症状明显好转后 可以吃一些促进唾液分泌的食物, 以促进腮腺功能的恢复。
我们该怎么样预防
腮腺炎病毒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 作用均甚敏感,1%甲酚皂溶液、 70%乙醇、0.2%甲醛溶液等均可 于2~5 min内将其灭活,暴露于 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加热至55~ 60℃时经10~20min即失去活力。
起病1-2 天腮腺肿胀, 一般先见于一侧,12天后对侧肿胀。以 耳垂为中心.向周 围蔓延,边缘不清 楚,局部皮肤不红, 表面灼热,有弹性 感及触痛。
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者感到局 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咀嚼 时更明显。部分患者有颌下腺、 舌下腺肿胀。同时伴中等度发热, 少数高热。
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 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 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
接种疫苗是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最 有效的方法。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 期间,尽量减少到 人员拥挤的公共场 所。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 到“四勤一多”:勤洗手、 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 炼身体、多喝水。
发现孩子患疑似 流腮,有发热或 出现上呼吸道症 状时,应及时到 医院就诊,有利 于早期诊治。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 飞沫、唾液污染食物、餐具和玩 具等途径传播。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染,其易感 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多见于 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病愈后 可有获得持久免疫力。
有什么症状
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 触史。
初期可有发热、乏 力、肌肉酸痛、食 欲不振、头痛、呕 吐、咽痛等症状, 但多数患者症状不 重或不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