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史文献综述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献综述
精品文档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前言: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大学教育的支撑。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部分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髓和灵魂,在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在增强院校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及形成办学特色中,在培育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发挥创造力,从而实现院校发展战略目标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为先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大学校园文化,它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所以,本次研究,从实地调查资料入手,来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一些建议。
二、主体:(一)关于校园文化的渊源: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称学校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 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王林的《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内涵》中提到“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沃勒1932 年提出的。
他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年青人体现出来的;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教师代表成人文化。
两者常常发生冲突。
到了20 世纪50 年代,研究校园文化的人逐渐增多,因此看出每一所学校都有一种娱乐亚文化,它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作用。
我国自1985 年以后也有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对“校园文化”予以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周立红 新文化史研究综述
新文化史研究综述新文化史是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史学新思潮,目前已经发展成当代西方史学的主要趋势之一,正如新文化史的主将、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所说:“新文化史是今天文化史研究中最主要的形式,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研究中最主要的形式。
”按照彼得·伯克的说法,新文化史分作七类:1、物质文化史,亦即饮食、服装、居所、家具及其它消费品的历史;2、身体史,它与性态史、性别史相联系;3、表象史,即对自我、民族及他人等的形象、想象及感知的历史,也就是法国人所称的“表象社会史”。
它正逐渐取代“集体心态史”;4、记忆社会史或“社会记忆史”;5、政治文化史;6、语言社会史;7、旅行史。
新文化史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国际学界的一场集体运动,不同国家的学者都参与其中,如美国的克利夫特•吉尔兹(Clifford Geertz)、英国的爱德华•汤普森(Edward Thompson),法国的乔治•杜比(Georges Duby)、意大利的卡洛•金兹伯格(Carlo Ginzberg)、俄国的阿伦•古列维奇(Aron Gurevich)。
新文化史是对旧的新史学的反动,它更注重考察历史中的文化因素,借助人类学、语言学、文学理论等学科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符号、仪式等文化象征的分析,用文化的观念解释历史。
1989年美国新文化史家林•亨特在《新文化史》一书的导论“历史、文化和文本”中首次将这种史学研究新类型称为“新文化史”,以区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和约翰•哈伊津哈(Johan Huizinga)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史。
我们通过与古典文化史的比较,可以看出新文化史的三个特色:首先,古典文化史的一个主要基础就是假定认为文化是具有一致性的,在他们那里,文化只是一个单数名词。
在许多传统文化史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黑格尔的一个著名的词“时代精神”。
他们将文化看成是具有时代性的,特定时空下的文化是统一的,表现出共同的特征。
“新文化史学”资料合集
“新文化史学”资料合集目录一、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二、历史研究中的统一性与不统一性从年鉴学派到新文化史学的演变三、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四、历史研究中的统一性与不统一性——从年鉴学派到新文化史学的演变五、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六、彼得伯克的新文化史学思想研究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有幸来到剑桥大学,参加了一场由彼得伯克教授主持的座谈会。
彼得伯克教授是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也是新文化史学的领军人物之一。
座谈会的主题是“新文化史学的兴起”,旨在探讨新文化史学的发展及其对历史学研究的影响。
在座谈会上,彼得伯克教授首先介绍了新文化史学的起源和发展。
他指出,新文化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强调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历史,历史中的人性和社会关系。
与传统历史学相比,新文化史学更加注重微观研究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历史中的人和事件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中进行分析,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
随后,彼得伯克教授详细阐述了他对新文化史学的理解。
他认为,新文化史学是一种对历史现象的全面理解,将历史中的人和事件视为一种文化表达,并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
同时,新文化史学也强调对历史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在讨论环节,与会者纷纷就新文化史学的兴起及其影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些学者认为,新文化史学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历史学的研究范式,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新文化史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历史的解读过于主观化、缺乏对历史的宏观把握等。
在总结环节,彼得伯克教授强调了新文化史学的重要性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新文化史学将继续推动历史学的发展,并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他也指出,新文化史学需要在跨学科的研究中寻求更大的突破,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中的复杂现象。
新文化史文献综述
新文化史文献综述摘要:“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早已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仅从“文化”一词在社会中的使用率就可以略有体会,例如:“企业文化”,“民族文化”,等等这些数不胜数,在网络上输入“文化”这一词条,出现的相关内容更是多达100,000,000个,可见“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展完善的历程,“文化”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就着重对涉及“新文化史”的过去、现在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整理,以期梳理一些线索,为未来的写作提供一些便利。
关键词:文化文化史新文化史文化的外延很宽泛,涉及的内容也很多,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
但是吉尔茨对文化的定义,被许多新文化史家所广泛采用。
他写道:“我所采用的文化概念……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符号学的概念。
同马克斯﹒韦伯一样,我认为人是一种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中的动物,我认为文化就是这些网。
”1文化史,即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分支,它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就其狭义而言,文化史曾与学术思想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如蔡尚思所著《中国文化史要论》。
一方面文化史研究或文化研究多集中于文化总体,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性、中西文化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问题的研讨;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文化史应集中于精神文化的历史,研究重点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时尚、宗教崇拜、方言、习俗、娱乐等。
2新文化史是最近三十年来,西方历史学界出现了一股新的国际性潮流,由于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将社会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而被称作“新文化史”,又被称为“社会文化史”。
3一、新文化史在西方发展的文献回顾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我们可以将此事件看作为开端,在1989年,由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主编的《新文化史》一书,他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打出了“新文化史”的旗号,而亨特为此书所作的导论《历史、文化和文本》又从历史编纂的角度申明了新文化史研究的主旨,其被看作是新文化史的一篇宣言书。
继而新文化史开始出现发展的势头,随着后来大批优秀作者的涌现,新文化史传播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尤以美、法两国为甚。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孙政庭学生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于对校园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的研究,学生文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活动,一般不包括学科类的教学活动。
它与校园文化的概念和活动的概念紧密相关。
是应用文化活动的教育意义在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为学生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措施。
对于学生文化活动这一领域的文献检索工作是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分三部分开展的。
即以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教育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开展文献检索,试图通过三方面的文献积累和研究,对于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我也发现,针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不是很多,有的是从德育角度论述,也有的是从社团活动或者主题教育活动方面展开,对于学校整体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并不多。
针对学生文化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散见于一些杂志短文或专题活动的论述中,也没有能检索到比较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对校园文化理论的文献研究在校园文化的相关文献中研究得之,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开始已久,但主要集中在国外的理论学者中,国内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
有很多的理论研究是晚于现象产生的,校园文化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然而相关的研究却没有展开。
由此可见我国的理论研究已经滞后于校园文化这一现象的产生。
1986年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率先召开的“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成为校园文化理论兴起的标志的,大家也普遍把从1986年到1989年这段时间作为校园文化的发起阶段。
1986年,沈辉发表了第一篇讨论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浅析》,随后又发表了《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从而引起了有关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兴趣。
反思作文之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性反思文献综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性反省的文件综述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二十世纪初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事件。
它立足于古今中外交汇点上,使古老的中国走向近现代化,拥有重要意义的重点一步。
一个世纪过去了,当我们用新的目光,新的视角去对待新文化运动,不停会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历史文化反省。
一个世纪从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遭到三座大山压迫的同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停探究追求新的救国良方。
重点词: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现代性;反省在中西碰撞、古今更替的历史背景下,在国家和民族面对救亡图存之时,“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德”“赛”两面旌旗,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启发作用。
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的文化启发并没犹如人们所愿,真实实现科学与民主。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发运动相像,是促成中国文化近现代转型的文化启发运动,但不同的是,作为一种外源性启发,它是在中西文化碰撞、矛盾中发生的,表现为文化比较视域下的文化启发。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东西方文化无处不在明示着文化时代性的巨大落差,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文化时代性突显表现为“世界主义”偏向的形成和“变”的思想的激进化。
从东西文化论战中能够看出,对科学与民主的肯认、对东西文化之间根天性差别的认识,新文化派与文化守旧主义者是一致的,但二者在东西文化的差别性质的判断、新旧文化的理解、世界文化将来走向等方面表现出截然不一样的理解。
科学与民主是西方启发运动孕育出的两大成就,“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试图在缺少二者的社会基础上,经过对二者的倡导往返应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表现出科学与民主的泛化趋势。
新文化运动领先兴起,民主和科学的两大口号,旌旗鲜亮要和过去分裂。
在当时的境遇情况下,用通盘否认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激烈的批评。
对待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一度吹嘘,甚至有人提出通盘西化的理念。
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反省和从头审察。
在全面理解其缺点基础上,进行文化批评,甚至对认识论进行重修。
关于今日继承传统文化,汲取借鉴西方文化,拥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文化研究进展一、引言企业文化作为组织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一直备受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文化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对企业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部成员共同遵循的、具有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
它反映了组织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是组织的软实力和竞争优势所在。
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符号象征、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是组织成员共同遵循和信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企业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企业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最初,学者们主要关注企业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强调文化与战略的一致性。
随后,企业文化被视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强调文化对组织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文化研究逐渐向跨文化比较和文化融合方向拓展。
四、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谢因格的组织文化理论、邦德的企业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为企业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五、企业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企业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文化与战略的关系、文化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与员工行为的关系、文化与领导力的关系等。
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六、企业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探讨企业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
定性研究主要通过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手段,探讨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定量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和统计模型等手段,验证企业文化对组织绩效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不同方法的结合应用,有助于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思想、价值观、道德观念以及艺术形式等。
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明,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这一主题。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论语》。
这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道德准则和社会伦理,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学者将《论语》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如仁、义、礼、智等。
其次,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性。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作品。
这些诗歌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根”。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史书,记录了自传说时代到汉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境况,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
此外,中国的书法艺术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一篇书法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卓越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代表之一、此外,《千字文》是一篇古代初学者学习字母、词汇和语法的基本读本,它是中国古代书法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之一最后,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音乐和舞蹈。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乐器演奏方式而闻名,如古琴、二胡和笛子等。
同时,中国传统舞蹈也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节奏和动作,如京剧、花鼓戏和唐装舞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民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者们通过对《论语》、《诗经》、《史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千字文》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等文献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文化的文献综述
Culture, a term widely used by sociologists and Humanists, is relative to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racter of all human mental activities and its products.. And the notion of "culture" is an all encompassing concept. ‘Culture’ is also a technical term emerged in the writing if anthropologists in the mid-19 century. According to Sapir,Edward, a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and linguist, culture may be defined as a society does and thinks.The fact that culture is defined as more than 180 species, in itself, means that culture is 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defined.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will b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The culture of the living soul is often enlivened to these differences.Cultural Stud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experienced about half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about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90s landing in china. There are three main research patterns in cultural studies: production based, textual, and the study of living culture. Now the "cultural studies" is sometimes very empty, very bewildered: the world situation, human conflict, to drink, drink tea, have flaunt culture.In our nation, generally no direct abuse of the theory, but as an implication, it lies more or less in many specific views on cultural development.Now, almost all of the cultural studies into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ields, as if everything is culture. Of course, these are enlightening, but often the literature itself is lost. There are an army of worries about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ur research should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istic culture, and embody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advanced culture".In my opinion, the study of culture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modernization and the ordinary people's life.On the one hand, cultural studies have formed their own relatively fixed themes and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cultural studies are rich and varied, difficult to locate the field of knowledge.Only by studying the concern of the mass culture,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e, it may include people's life style and cultural practice. The power of culture can change a city, acountry, a nation, or even a world.If we do not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we will be crushed by other cultures, the loss of the original soul, the attribution of faith and spirit.All in all,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studies is to develop a sense of self analysis, to encourage the active audience.。
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红色文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国内文献综述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在红色文化的内涵方面,一些学者将其定义为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观念的继承与传承,如《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一文指出红色文化体现了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核心价值观。
同时,也有学者将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将红色旅游景点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进行研究,如《红色文化景区的价值评估与开发研究》一文探讨了红色文化景区的开发与评估方法。
从国外文献综述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一些国外学者也开始关注红色文化的研究。
例如,美国的一些学者将红色文化视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探讨中国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一文中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对于了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的一些学者则将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相联系,如《中国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一文中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界,还涉及到社会实践和政策制定。
在国内,红色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重要课题。
例如,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项目《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旨在通过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推动红色文化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如《关于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和保护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
在国外,一些国际组织也开始关注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一些红色文化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延安革命纪念地、中共一大会址等。
同时,一些国外的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也开展了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项目,如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项目《中国红色文化的历史与当代意义》旨在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历史和当代意义进行研究,促进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
理论与方法的推陈出新_新文化史研究综述_王亮
、 《 、 ( ( 彼得大帝统治时代的俄国史 》 此后 , 他又逐次完成 《 论世界各国的风俗与精神 》 6 年) 3 年) 1 7 6 1 7 5 《 ( 路易十五时代 》 等作品 , 这就构成了一副从古代到他所处文明时代的完整画面, 刻画了各 9 年) 1 7 6 个时代的人类文化成就 。 伏尔泰对文化史的研究处于开创阶段 , 但其叙述历史的宏大视野 、 关注先哲 的文化思想 , 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史观 , 影响巨大 。 其 “ 部分继承了伏尔泰的文化史观 ” 的, 是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 · 克里斯托弗 · 布克哈特 ④ 。 布克哈特对伏尔泰文化史观的继承体现在宏观视野方面 , 以此来考察欧洲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和社会风貌 , 并吸收同时代学者的思想 。 他曾求学于柏林大学 , 受三 位 教 授 的 影 响 : 兰克“ 如 实 直 书” 的精神指导了他的论文写作 ; 弗兰茨 · 库格勒 “ 艺术作品时代性 ” 的观点 , 使他从对艺术史的兴趣转向
·2 6· 美国人类学家 “ 收集了从爱德华 · 泰 勒 开 始 的 多 达 1 这个数字显然将会更加庞 6 4 条 有 关 文 化 定 义,
① 。 可见 , 文化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含糊而多义的词汇 , 大” 随着时代的变化渐有新义汇入 , 于是文化有
了时代性 。 对文化进行研究 , 特别是从事历史考察 , 往往能窥见时代的印记 。 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是 法国的伏尔泰 。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 , 学识渊博 , 涉猎广泛 , 成就卓著 , 因此 1 8 世纪被称为是伏尔泰的世纪 。 鉴于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诸多建树 , 学界又为其戴上 “ 文化史之父 ” 的桂冠 , 肯定他在近代文化观念的 。 这部 耗 ( 塑造与文化史传统的奠基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 , 而这一贡献源于 《 路易十四时代 》 1年) 1 7 5 费作者 2 撰写目的并不局限于路易十四本人的雄 才 大 略 , 而是要展示人类的精神文 0 年心血的巨著 , 化成就 , 即“ 致力于叙述值得各个时代注意 , 能描绘人类天才和风尚 , 能起教育作用 , 能劝人热爱道德 ,
文献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综述
简单的结构线能打破整体装扮的单调和沉闷感觉,同时还体现出中国风的古典韵味,选择有结构线的款式自然拥有了优雅的品味。如下图2-3
图2-3
中国风元素二:典雅蓝色
蓝色在中式服装中运用的最多,不仅是因为蓝色是传统服饰的代表颜色,蓝色还能吸收肤色中的黄,让皮肤看起来更加白皙。如下图2-4
[18] Pibool Waijittragum. The Design Concepts of Islamic Graphic Design[J]. 2012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专业教研室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其次它也具有历史性,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知识,流传久远。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2、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文杰在2009年的《试论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中写道“标志设计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通过特殊的图形表达出来。”[3]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中国的造型艺术承袭了中国传统美术观,它不重“写实”重“传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飘逸境界,它是具体的、绘形的、确定的,又是抽象的、入神的、未定的。近年来,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于现代标志设计中,使作品的意趣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审美效果。如图2-1所示:
[10]倪洁诚钱欣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对欧洲品牌服装的渗透[J].纺织学报.2006第7期.
[11]周颖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C].美术学. 2010.
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2020-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红色文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詹丽雯1蔡婕2(1.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九江学院科研处,江西九江332005)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内涵的分析,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的革命之路,深入了解中国发展史和民族精神。
弘扬红色文化,增强人们的政治素质及民族凝聚力,建设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197.1;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0-0178-02文化研究一、前言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
红色文化产生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年代,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弱民贫,落后挨打,人民长期生活在饥饿与战争之中。
为了改变中国人民及国家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中国人民的自由平等而努力。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以及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价值观的影响,享乐主义、追名逐利、贪图享受、奢靡之风盛行。
精神文明的退化,急需我们发扬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他们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不忘初心的精神支柱。
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体现。
因此深入探寻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播与传承,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现实需要。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学者们对于红色文化的研究颇多,新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学者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国特有的标志性文化,国内学者对于红色文化的研究颇多。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和传承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
本文将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论文文献综述,探讨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未来的责任和担当。
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现状1. 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国都在不断完善和调整相关政策措施。
研究者通过对各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比较分析,探讨其特点和优势,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等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修复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3. 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研究者通过对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比较和借鉴,探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遗产管理体系,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和水平。
4. 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是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在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研究者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1.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高精度记录和保护,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展示提供新的可能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文献综述范文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面对时代变革的新要求,推动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
本文将综述一些相关研究文献,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以及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意义。
通过阅读本文,您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通过文化创新,我们能够调动社会创造力、凝聚人心、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并为实现中国梦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二、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始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文化建设都被强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精神在文化领域涌现,先后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文化创作作品,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倡导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观念。
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等核心内容,以这些价值观为指引,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积极意义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文化影响力得到增强。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新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获得感。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结论通过阅读上述研究文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相辅相成,为中华民族进行中国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力量保障。
在下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研究,提高文化创新水平,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小编整理)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小编整理)第一篇: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一、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从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1978-1985年,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娱乐业从无到有,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文化观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录音机首次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与革命歌曲不同,当时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尤其是每年春节晚会后人们对港台歌星的迷恋,引发了录音磁带的热卖,使得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音像出版得到率先和快速发展。
这一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刺激和引领了社会的文化消费。
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这事实上确认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产业”的性质。
(二)1985-1992年,文化产业的自发培育和成长阶段。
以广告公司和演艺公司的大量出现为标志,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
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一词,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三)1992-2001年,文化产业走向自觉阶段。
1992年“十四大”之后,我国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文化企业的自由度也逐步加大。
社会的商业化推动了文化的市场化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迅速从以政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下解放出来,全面导向大众市场。
1996年广东在全国率先组建报业集团,形成了多种媒体协同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舆论宣传体系;1998年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并于1999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成立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揭开了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大幕,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学科开始在各大学成立和发展。
文献综述的范文3篇
文献综述的范文第一篇: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化中的男女角色定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角色的定位往往是不同的。
男性通常被赋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权力,而女性则被视为弱者和次要的角色。
这种立场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得到了表现,其中《红楼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本文将通过对该小说中男女角色的分析,以探讨中国文化中男女定位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从男性角色来看,《红楼梦》中的男性大多具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权力。
作为贾家的继承人,贾宝玉一直是家族中的重要人物。
同时,他也在社交场合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贾母也是高贵而有势力的女性,可以为自己的孙子占据更多的资源。
另外,父亲和兄长通常也处于更高的地位,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利去保护自己的家族。
然而,从女性角色来看,《红楼梦》中的女性往往受到限制和压迫。
贾母虽然有权力,但她的地位还是比不上她的丈夫或儿子。
林黛玉虽是贾家中的贵族,但她在家族中的地位仍然不如贾宝玉和其他男性成员。
她甚至被迫接受了一个不喜欢的婚姻,成为和黄氏三女儿的侍女。
另一位女主角薛宝钗则因为家族背景而成为贾家中的亲戚,她的人际关系也比不上林黛玉和贾母。
这种男女角色定位的差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角色的不同定位。
在中国,男性往往被视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和社会的中心,而女性则被视为母亲、妻子和女儿等辅助角色。
这种观念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有所改变,但仍然存留着。
其次,从女性角色来看,《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尽管她们的权力和地位往往被限制在家庭范围内,但她们仍然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林黛玉不仅是一位美女,她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而妙玉则有着高超的女红技艺,可以用她的双手为自己的朋友们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
这表明,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女性角色的定位固然比男性角色较低,但她们仍然在某些方面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自由和权力。
由于家庭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角色在婚姻和家庭传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文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结合所选论文题目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500-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论美式英语的文化特色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Language)(1921)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刑福义,2002)。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在相辅相承中共同发展、共同完善、共同进步(王丹,任自峰)。
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
说它是最重要的载体,是相对于其他载体而言。
其他载体只能向人们显现文化的一个部分,甚至是文化的一个角落,而语言则全面地储存着文化的整体信息。
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特别是词汇承担着负载文化的主要任务。
文化对语言系统的影响首先集中体现在对三大要素形成与发展的制约作用上。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那是因为其所承载的文化在不停的发展变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包含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任京生,2008)。
美国文化具有她独特的地方特色。
美国学者斯图尔特认为,“美国文化通常指主要由白人男性中产阶级成员构成的美国主流社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美国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基督宗教为主流、以种族关系为基础、以多元化为特色、以大众文化为主宰的文化。
”美国的主流文化是WASP (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盎格鲁 - 萨克逊白人新教徒)文化,其核心是崇尚人人平等自由和个人奋斗的价值观(林畅畅,2008)。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孙政庭学生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于对校园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的研究,学生文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活动,一般不包括学科类的教学活动。
它与校园文化的概念和活动的概念紧密相关。
是应用文化活动的教育意义在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为学生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措施.对于学生文化活动这一领域的文献检索工作是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分三部分开展的.即以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教育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开展文献检索,试图通过三方面的文献积累和研究,对于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我也发现,针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不是很多,有的是从德育角度论述,也有的是从社团活动或者主题教育活动方面展开,对于学校整体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并不多。
针对学生文化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散见于一些杂志短文或专题活动的论述中,也没有能检索到比较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对校园文化理论的文献研究在校园文化的相关文献中研究得之,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开始已久,但主要集中在国外的理论学者中,国内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
有很多的理论研究是晚于现象产生的,校园文化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然而相关的研究却没有展开。
由此可见我国的理论研究已经滞后于校园文化这一现象的产生。
1986年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率先召开的“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成为校园文化理论兴起的标志的,大家也普遍把从1986年到1989年这段时间作为校园文化的发起阶段。
1986年,沈辉发表了第一篇讨论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浅析》,随后又发表了《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从而引起了有关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化史文献综述摘要:“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早已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仅从“文化”一词在社会中的使用率就可以略有体会,例如:“企业文化”,“民族文化”,等等这些数不胜数,在网络上输入“文化”这一词条,出现的相关内容更是多达100,000,000个,可见“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展完善的历程,“文化”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就着重对涉及“新文化史”的过去、现在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整理,以期梳理一些线索,为未来的写作提供一些便利。
关键词:文化文化史新文化史文化的外延很宽泛,涉及的内容也很多,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
但是吉尔茨对文化的定义,被许多新文化史家所广泛采用。
他写道:“我所采用的文化概念……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符号学的概念。
同马克斯﹒韦伯一样,我认为人是一种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中的动物,我认为文化就是这些网。
”1文化史,即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分支,它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就其狭义而言,文化史曾与学术思想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如蔡尚思所著《中国文化史要论》。
一方面文化史研究或文化研究多集中于文化总体,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性、中西文化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问题的研讨;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文化史应集中于精神文化的历史,研究重点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时尚、宗教崇拜、方言、习俗、娱乐等。
2新文化史是最近三十年来,西方历史学界出现了一股新的国际性潮流,由于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将社会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而被称作“新文化史”,又被称为“社会文化史”。
3一、新文化史在西方发展的文献回顾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我们可以将此事件看作为开端,在1989年,由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主编的《新文化史》一书,他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打出了“新文化史”的旗号,而亨特为此书所作的导论《历史、文化和文本》又从历史编纂的角度申明了新文化史研究的主旨,其被看作是新文化史的一篇宣言书。
继而新文化史开始出现发展的势头,随着后来大批优秀作者的涌现,新文化史传播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尤以美、法两国为甚。
可以说这一时期新的文化史的研究倾向是“逐渐兴起一种新的文化史研究倾向,强调意义的阐释而非执着于历史因果的追求,重视文化的建构力。
”4西方新文化史在兴起之初,它的研究者大部分是研究社会史或者是历史社会学的,因为新文化史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看作是站在对已有的社会史理论框架的批判、修正的立场上展开的,进而这些学者有着先天的优势,同时这些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突破了原有史学研究中的一些诟病,例如以往史学研究中僵化,枯1周兵《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河北学刊》,2004年11月第6期2百度百科3豆瓣读书4张仲民《典范转移:新文化史的表达与实践》,《社会科学评论》,2006年第4期燥,描述的大多是宏观史实,不具体,相对比较生涩等这些问题,他们主要是小人物见长,善于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在小事件中反映当时的历史。
新文化史著作数量可谓是壮观,例如: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的《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这部书充分体现了新文化史的特点,作者主要是在讲述生动的故事,他将印刷工人的反抗跟诡异的屠猫仪式相联系;他还通过一份为人忽视的城市概况解读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还可以利用一份警探的档案,重新制造文字狱的恐怖气氛等等,他将18世纪法国的思考方式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为人们呈现了另类的法国文化史。
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法国作家米歇尔﹒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在文章中描述疯人院,愚人船,精神病院等对那些并非是我们现在医学上所谓的精神病人的管束或者说是对待方式等来表现一些当时社会的人权关系,这是对这些人的一种理性的专断与谋杀,还有“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马丹·盖赫返乡记》;这不过是讲述了一个冒名顶替的骗子被揭穿的故事情节,这是个真实与虚假相互交叉的故事,亦如我们面对的历史,有真实也有虚幻的景象,但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教授在这部作品中要让我们明白,我们所面对的,总是是非善恶缠绕在一起的现实,不是非善即恶的那么分明,当身为历史的旁观者,我们该如何真正理解局中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选择,当身为现实的局中人,如何真正洞察全局面貌和周遭环境,要处理好这样的角色转换;法国历史学家勒华·拉杜里1975 年出版的《蒙塔尤:1294—1324 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阿兰·科尔班的《大地的钟声》和《污秽与芳香:气味与法国的社会想象》;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的《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西蒙·沙玛的《财富的窘境:黄金时代荷兰文明的一种解释》;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金斯伯格的《夜间的战斗:16、17 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等等”这些作品大多都是在小人物或者小事件中,新文化史学家们却发现了更深层的内涵,体现着他们的智慧。
然而这些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新文化史中有趣的著作还有很多:例如:(英)布里吉斯《与巫为邻: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美)马克·科尔兰斯基《鳕鱼》、《盐:生命的食量》;(英)多尔比《危险的味道;香料的历史》,(美)瓦莱丽·斯蒂尔《内衣:一部文化史》;(英)普兰温·科斯格拉芙《时装生活史:人类炫耀自我 3500 年》;(美)劳丽﹒罗勒《世界鞋史》;(美)马修﹒哈特《钻石的历史》;(美)马克﹒彭德格拉斯特《镜子的历史》;(法)西尔吉《人类与垃圾的历史》;(法)米歇尔﹒沃维尔《死亡文化史:用插图诠释 1300 年以来死亡文化的历史》;(美)吉姆﹒道森《尴尬的气味:人类排气的文化史》;(法)罗塞林﹒雷伊《疼痛的历史》;(美)朱莉·霍兰《厕神:厕所的文明史》;(德)克劳斯·克莱默等《欧洲洗浴文化史》;(法)法碧恩·卡斯塔﹒洛札兹《调情的历史:纯真与堕落的游戏》;(丹)克里斯托夫·尼罗普《接吻的历史》;(法)穆尚布莱《魔鬼的历史》;(美)亚历山大·罗伯逊《贪婪:本能、成长与历史》;(法)让·克洛德·布罗涅《廉耻观的历史》;(美)保罗·纽曼《恐怖:起源和演变》;(荷)简·布雷默、赫尔曼·茹登伯格《搞笑:幽默文化史》等等5,这里只是选取了一些从书名上就给人以新鲜感的书目,从这些书目中我们不难看出新文化史领域著作涉及内容的宽泛程度。
与此同时这些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片,语言生动,并没有过多使用以往的史料,有的使用以往的史料,也重新对史料进行诠释,发现以往并没有提到过的想法,略带有一些文学的味道。
然而,就像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那样,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审视自身,这些敏感的新文化史家也在不断的审视自己,他们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文化是不是可以解释一切事情,是否可以过多的依靠主观经验来进行写作,历史是在讲故事,但讲故事也要一定的逻辑,或者说有一定的理论性,这些新文化史家在思考新文化史学该走向何方?在1999年,维多利亚﹒邦内尔(Victoria E . Bonnell)与林恩﹒亨特共同主编了论文集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超越文化转向》,书中尝试地提出了超越局限的大概方向:第一,从“一切皆文化”到文化史与社会史的调和;第二,从旧范式的崩溃到新范式的超越;第三,对“文化”的重新界定;6提出了方向,要真正做到超越,除了提出方向,还要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其一,在叙述的风格上,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预言的新的历史叙述的复兴和格尔兹“深描”的理论对其影响巨大,虽然受其影响巨大,但不能只强调“深描”,这样可能将会导致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虽然历史不能完全划归于科学,但其科学性必须得到重视,不能随意的解读,这样会丧失历史应有的严谨性。
其二,在历史书写的对象上,新文化史家不再只聚焦于精英的舞台,而是转向平凡人们或者是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但古时候下层民众的话语,都不是话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一些话语或者行为,都是依赖于“精英”的记录,这些记录会不会有失偏驳都需要新文化史学家对其进行分辨,这也是需要新文化史家们反思,进而突破的问题。
其三,在被人批判的,新文化史学容易造成碎片化上这一问题上,新文化史家们,也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走向完善。
5周兵《精彩纷呈的新文化史》,《历史教学问题》2007 年第 1 期6徐达《新文化史:一种历史研究范式的困惑与超越》,《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7期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反思,我们不难看出,新文化史家们,也在不断的审视自己的出现的问题,并逐渐完善,这也说明了,没有任何一种历史研究范式是一尘不变的,或者说是始终正确的,都是在问题中反思,纠正,并且与其他的历史研究方式相吸收的过程。
二、新文化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随着新文化史发展的上升趋势,我国也受到了新文化史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学者也对新文化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新文化史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台湾,最初的倡导者则是当时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的卢建荣,在他的主持下出版了几批西方新文化史的经典译注,这在岛内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后就产生了更多的倡导者,“近些年来,从物质文化史、商业文化史、旅行史、家庭史、消费史、表象史到身体史、医疗史、阅读史、大众文化、宗教文化、性别研究、记忆研究各个领域,台湾学者都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果,新文化史研究在台湾史学界也渐渐居于主流。
”7但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明确的出现“新文化史”出现在1999年,是在史学家彼得﹒伯克访华时,在他的鼓吹下,才有一些相关的翻译文章和介绍文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原来的一些翻译作品中也有一些涉及,只不过是当时的译者多是从事文学、西方历史或者史学理论研究的,他们很少以新文化史家自称,与台湾相比较来说,大陆所受到社会史的影响比较大,所涉及的领域大多是,日常生活、历史人物学等,相对来说,领域涉及的范围没有台湾那边的广泛,相对单一一些,这些成果往往都会被归到社会史的研究中,虽然这些成果更适合归类于新文化史。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的文化史研究持续进行,但是还是与社会史的发展不能同日而语,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我们可能还是缺乏一些对西方新文化史与我国历史发展相结合研究的认识,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像西方那么经典的著作,但还是要说,我们在研究成果上还是有一定建树的,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也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如刘志琴主编的三卷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李长莉的《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严昌洪的《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忻平的《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 1927—1937》、孙燕京的《晚清社会风尚研究》、王笛的《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等、杨念群、孙江等主编的《新史学》论丛、孙江、黄东兰、王笛等主编的《新社会史》论丛,也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