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青岛市城市供水管理规定

青岛市城市供水管理规定

青岛市城市供水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1.12.18•【字号】青政发[1991]360号•【施行日期】1991.12.1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青岛市城市供水管理规定(1991年12月18日青政发〔1991〕360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充分发挥供水设施效能,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和经济建设用水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青岛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范围。

第三条市公用事业总公司主管城市供水的管理、监督工作。

市自来水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负责城市自来水的生产、经营工作,并依照本规定负责城市供水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城市供水须在满足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工业用水和其他用水。

第二章供水申请第五条凡申请由城市供水系统供水和增加用水量的单位或个人,应向公司提出书面供水申请,并提供下列资料:(一)配置图(1/500,标有座标);(二)平面图(1/500);(三)剖面图(纵1/200、500、横1/100)。

第六条公司应在接到供水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并勘察现场,对符合规定的,应予批准;对不符合规定的,应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七条经批准供水和增加用水量的用户,须按有关规定,向公司缴纳供水增容费。

第八条经批准供水和增加用水量的用户,须按公司确定的接水点、管径、管道走向、水管材质、水表品种、水表口径及水表池位置等办理设计与施工的有关事宜。

非公司确定品种的水表,须经公司鉴定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第九条水表池由用户按公司提供的标准图施工,从配水管放叉卡子起到水表后第一个阀门前的供水设施,由公司设计施工。

从水表后第一个阀门起到用水点的用水设施由用户自行设计施工,亦可委托公司设计施工;用户自行设计的,须经公司审查同意后施工;工程竣工后,经公司检查确认合格方可接水。

城市供水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理,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生产和其它用水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公共供水和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供水遵循合理开发水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安排工业用水和其它用水。

第四条城市供水部门的职责是:满足城市规划区内的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需要,加强对城区供水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和使用,确保城市供水,做好供水经营工作。

第五条城市供水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要全面做好城市供水、用水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供水工作遵循合理开发、保护水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供水,实行统一规划、加强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优化资源配置,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供水的现代化水平。

第七条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公共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城市公共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第二章城市供水水源第八条地下水资源属国家所有。

城市水源保护区为:东到东外环外1公里和**镇、西到西外环外1公里和**镇、南到**路外1公里、北到***。

第九条严格限制城市自来水可供区域内的各种自备水源。

在城市公共管网覆盖范围以内,供水能力能够满足需要的,禁止新建自备水源。

对原有的自备水源能达到出水量及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交城市供水部门统一管理,对达不到供水标准要求的一律关闭。

第十条关闭后的自备水井,由城市供水部门采取技术措施予以封闭,对符合饮用水质量标准的自备水源井作为城市应急供水备用水源。

第十一条对取用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取水申请,应当征求城市供水部门意见后,用水单位或个人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取水许可证由水行政部门备案后,用水单位或个人方可按照城市供水工程的技术规范设计施工。

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制度

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制度

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制度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制度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范供水用水行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和其他各项用水,维护城市供水、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以及规划、环保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供水,是指公共供水、自建设施供水和二次供水。

本规定所称公共供水,是指自来水供水企业通过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提供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

本规定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本单位提供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将来自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道的水加压、贮存,再向水站或用户提供的用水。

本规定所称用水,是指因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直接使用供水。

第三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使用城市供水和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城市供水用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做到合理开发水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用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水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用水工作。

规划、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卫生、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建设和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供水用水工作。

第六条水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供水发展规划,经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鼓励城市供水、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供水、节约用水的现代化水平。

第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对在城市供水、节约用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供水水源管理第九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规划、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卫生、水行政管理部门编制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

城市供水安全运行管理标准

城市供水安全运行管理标准

城市供水安全运行管理标准一、概述本标准旨在规定城市供水安全运行管理的各项要求,包括水源管理、水质管理、供水系统运行、应急管理、监督与检测、安全防范措施、事故处理与报告、持续改进与培训等方面。

以确保城市供水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水源管理1. 确保水源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2. 定期进行水源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建立水源水质数据库,对水源水质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

4. 对水源地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

三、水质管理1. 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制定水质检测方案和频率。

2. 对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水质合格。

3. 对水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对水质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四、供水系统运行1. 制定供水系统运行方案,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对供水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对供水管道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防止管道漏损和污染。

4. 加强对供水系统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水问题。

五、应急管理1. 建立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和应对。

2. 配备应急设备和人员,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及时完善和改进预案。

4. 及时向社会公布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情况,增加公众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5. 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六、监督与检测1. 加强对供水系统的监督和检测,确保供水安全和质量。

2. 定期对供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对水源和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确保水源和水质的安全和可靠性。

4. 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检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东莞市水务局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

东莞市水务局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

东莞市水务局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饮用水安全、根据《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二次供水,深度净化处理水)的水质。

本办法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给用户的形式。

本办法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

第三条在本市从事城市供水生产、经营以及水质检测、监督、管理活动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本市供水水质监管遵循企业自检、行业监测、行政督察、公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市水质监测中心具体负责供水水质的监测工作。

第六条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编制全市城市供水水质年度监管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度城市供水水质检查。

第七条市水质监测中心应根据全市城市供水水质年度监管计划,对相关城市供水的水质进行监督检测。

第八条市水质监测中心监测的内容包括水源水质、出厂水水质、管网水水质、二次供水水质以及突发性污染水质。

第九条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对其供水水质负责,其中,经二次供水到达用户的,二次供水水质由二次供水管理单位负责。

城市供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十条城市供水企业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城市供水单位应当选用获证企业的产品。

城市供水单位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在使用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城市供水设备、管网应当符合保障水质安全的要求。

用于城市供水的新设备、新管网或者经改造的原有设备、管网,应当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潍坊市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

潍坊市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

潍坊市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供水安全,根据《城市供水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活动及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自建设施供水(包括原水、二次供水和深度净化处理水)的水质。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办法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它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单位,是指从事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

第四条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县市区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城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机构负责全市城市供水水质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涉及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供水、卫生主管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的规定分工负责。

第五条建立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

市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服务质量监测中心负责全市城市供水水质的监测工作。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机构,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逐步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燉T206-2005)关于水质监测的要求。

第六条符合法定条件的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向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得《山东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七条城市供水水质实行企业自检、政府监管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第八条城市供水单位对其供水水质负责,其中经二次供水到达用户的,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对其二次供水水质负责。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原水水质检测工作。

发现原水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所在地城市供水、水利、环保、卫生主管部门。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重发)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重发)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重 发由第132号令重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67号一九九九年二月三日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供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城市供水条例》,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自建设施供水及进行深度净化处理的水质。

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中包括原水和二次供水。

本规定所称原水是指由水源地取来的原料水。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规定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炭、反渗透、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或者以其他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

第三条 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进行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实行企业自检、行业检测和行政监测相结合的制度。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行业监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网络组成。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水质中心)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组成,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地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以下简称地方网),由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国家站和经过省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地方站)组成,业务上接受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国家站为地方网中心站。

第七条国家水质中心根据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行使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职能。

岳阳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定-岳阳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

岳阳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定-岳阳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

岳阳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定正文:---------------------------------------------------------------------------------------------------------------------------------------------------- 岳阳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岳阳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7月14日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罗碧升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岳阳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城市供水条例》、《湖南省实施<城市供水条例>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自建设施供水。

本规定所称城市用水,是指城市用水户的生活、生产、经营性用水和其它用水。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和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城市供水用水,遵循合理开发水源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市供水用水事业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订有利于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鼓励多渠道投资建设城市供水基础设施。

第六条岳阳市水务局是本市城市供水用水的行政主管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1、贯彻实施城市供水用水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全市供水用水行业管理;2、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市供水用水规划,制定行业发展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3、参与有关城市供水、用水工程的审查、论证和验收;4、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工业用水量的水平衡测试,组织开展城市供水用水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工作,监督、检查和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5、管理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水质和水压,定期上报水质资料和发布水质公报;6、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7、负责供水市场的特许经营审核、城市供水企业的资质管理和二次供水单位供水设施管理工作;8、依法查处城市供水用水违法违规行为。

城市供水管理规范

城市供水管理规范

城市供水管理规范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供水管理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良好的供水管理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供水规范、供水安全、供水管网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城市供水管理的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供水规范1.供水标准确定城市供水水量和质量标准是供水管理的基础。

应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用水需求和水资源的情况,制定合理的供水标准。

供水标准应包括供水水量指标、水质指标和供水设备要求等内容,以保证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健康安全。

2.供水设施建设建设和维护完善的供水设施是保障城市供水的重要任务。

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标准,明确管网、水库、水泵等供水设施的建设要求和管理责任。

同时,加强对供水设施的巡检和维护,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供水服务提供良好的供水服务是城市供水管理的关键。

应建立健全的供水服务机制,加强对供水质量、供水时间等方面的监测和管理。

并通过建立供水热线、APP等方式,及时解决居民的供水问题,提高供水服务的满意度。

三、供水安全1.水源保护水源的安全和保护对于供水管理至关重要。

要建立完善的水源保护体系,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和管理。

禁止在水源地周边开展危险化学品储存、废弃物排放等活动,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水源的安全和纯净。

2.水质监测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是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手段。

应制定水质监测的标准和方法,明确监测的频率和检测的项目。

同时,将监测结果及时公示,保障供水安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3.应急处理针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对供水系统的影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

明确应急预案和责任分工,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使用。

并通过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供水管网管理1.管网维护供水管网的维护对于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应加强对管网的巡检和维护,定期清洗和疏通管道,及时修复漏损和破损部位。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明确各级管理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水主管部门如实报告供水水质检测数据;
(七)按照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
主管部门的要求公布有关水质信息;
(八)接受公众关于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的查询。
第十二条 城市供水单位上报的水质检测数据,应当
是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的数
据。水质检测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客观、公正地
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涉及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建设、卫生主管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
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 53 号)的规定分工负责。
第五条 对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二)按照有关规定,对其管理的供水设施定期巡查
和维修保养;
(三)建立健全水质检测机构和检测制度,提高水质
检测能力;
(四)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有关标
准、方法,定期检测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
(五)做好各项检测分析资料和水质报表存档工作;
(六)定期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
出具检验结果。水质检测数据按以下程序报送: (一)城市供水单位将水质检测数据报所在地市、县
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审地方网中心站将汇总、分析后的报表和报告送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
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
第六条 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城
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络组成。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
测中心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等经过国家质量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2004年修正)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2004年修正)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200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07.23•【文号】•【施行日期】1999.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发布日期:2007年3月1日实施日期:2007年5月1日)废止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1999年2月3日建设部令第67号发布,2004年7月23日根据《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供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城市供水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自建设施供水及进行深度净化处理水的水质。

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中包括原水和二次供水。

本规定所称原水是指由水源地取来的原料水。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规定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反渗透、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或者以其他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

第三条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进行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实行企业自检、行业监测和行政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行业监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络组成。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水质中心)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组成,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城市供水活动,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二次供水、深度净化处理水)的水质。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规定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

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单位,是指从事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深度净化处理供水)的企业和单位。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涉及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主管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的规定分工负责。

第五条对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络组成。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等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组成,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指导。

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为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中心站,承担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

地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以下简称地方网),由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的国家站和其他城市经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地方站)组成,业务上接受所在地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指导。

城市供水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管理规定一、引言城市供水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城市供水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运行,各地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供水水源保护、供水设施建设与维护、供水水质监测与控制、供水费用管理等方面,探讨城市供水的管理规定。

二、供水水源保护(1)水源保护区划设为了确保供水水源的安全和质量,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进行一切对水质有害的活动,包括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等。

(2)水源监测与保护建立完善的水源监测体系,定期对水源进行采样与检测,确保水源的水质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

对于发现的水源污染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供水设施建设与维护(1)供水设施规划城市供水管理部门应制定供水设施建设规划,合理规划供水管网、水处理厂等设施的布局,以满足城市供水的需求。

(2)设施建设与维护供水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应符合相关建设和安全规范。

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巡检、养护和维修,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供水水质监测与控制(1)水质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常规指标如PH值、浊度等以及特殊污染物的检测。

(2)水质控制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供水水质稳定,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卫生标准。

对于发现的水质异常问题,应及时通知居民,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五、供水费用管理(1)价格制定与调整根据供水成本、市场需求和居民支付能力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供水价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收费管理建立供水费用的收费管理制度,确保收费的透明、公正和合法性。

加强对供水费用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弄虚作假等行为。

六、总结城市供水管理规范是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水源保护、供水设施建设与维护、供水水质监测与控制以及供水费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可以确保城市供水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运行。

城市供水管理规范

城市供水管理规范

城市供水管理规范第一章城市供水管理总则 (4)1.1 管理目的与原则 (4)1.1.1 管理目的 (4)1.1.2 管理原则 (4)1.1.3 管理范围 (4)1.1.4 职责划分 (5)第二章供水规划与建设 (5)1.1.5 规划背景与目标 (5)1.1.6 规划编制原则 (5)1.1.7 规划编制内容 (5)1.1.8 建设目标 (6)1.1.9 建设原则 (6)1.1.10 建设内容 (6)1.1.11 改造与扩建目标 (6)1.1.12 改造与扩建原则 (6)1.1.13 改造与扩建内容 (7)第三章供水水源管理 (7)1.1.14 水源保护区划分 (7)1.1.15 水源保护措施 (7)1.1.16 水源监测 (7)1.1.17 水源评估 (7)1.1.18 应急准备 (8)1.1.19 应急响应 (8)1.1.20 应急结束与恢复 (8)第四章供水水质管理 (8)1.1.21 水质标准 (8)1.1.22 水质监测 (8)1.1.23 水质处理技术 (9)1.1.24 水质处理设施 (9)1.1.25 类型 (9)1.1.26 处理措施 (9)第五章供水设施运行与维护 (9)1.1.27 运行原则 (9)1.1 供水设施运行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原则,保证城市供水稳定。

(9)1.2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供水行业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10)1.2.1 运行管理制度 (10)2.1 建立完善的供水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运行记录、交接班、设备维护保养、水质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10)2.2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10)2.3 定期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10)2.3.1 运行监控 (10)3.1 供水设施运行参数实时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0)3.2 建立供水设施运行数据档案,定期分析运行情况,优化运行方案。

(10)3.2.1 维护保养原则 (10)1.1 维护保养应遵循预防为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的原则。

城市供水规章制度

城市供水规章制度

城市供水规章制度城市供水规章制度一、供水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平、合理、透明、高效、安全是省、市城市供水的基本原则。

任何供水的管理和服务均需遵循以上准则的要求,以保证公民的用水健康、安全和可靠。

二、供水的服务范围省、市城市内的住宅、商业、工业、公共机构和其他用水单位均应纳入供水的服务范围,但需遵守水资源管理局的规定,不得恣意浪费水资源。

三、供水的收费标准水的收费标准需经省、市物价部门审核后执行,并须公布于社会公开渠道中,供社会公众各方面查询。

在整个收费过程中,透明度、公平性、合理性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四、供水的质量(一)供水单位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水质量监测的相关规定,每日对供水的水源、水质和水压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供应到各用水单位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二)供水单位需建立完善的供水质量监测系统和样品管控制度,对于每一个水源、每一道工序,要根据相应工艺流程进行定期监测,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保障水质持续符合标准。

(三)对于供水存在的水质问题,供水单位要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供水水质达到国家设定标准。

五、供水的保障(一)供水单位要将供水保障作为其最基本的任务。

确保水源安全、水压稳定、供水质量优良、供水管道清洁卫生、以及供水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完善管理,以保障城市各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二)如果出现供水中断、水压不足、供水不平衡等情况,供水单位应立即通知相关方面,并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三)供水单位要定期对供水管网、水源、供水站等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减少设备损坏造成的供水中断的风险。

六、供水管理的责任(一)供水单位需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建立信息化平台等,以得出科学、合理的供水方案。

(二)供水单位需不断推进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管理工作,为公众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

(三)供水单位应当有切实的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以保证供水管理部门能够正常运作并保证供水的有效管理。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供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城市供水条例>>, 制定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自建设施供水及进行深度进化处理的水质。

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中包括原水和二次供水。

本规定所称原水是指由水源地取来的原料水。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规定所称深度进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炭、反渗透、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或者以其他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有的水。

第三条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进行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实行企业自检、行业检测和行政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行业检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网络组成。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网,由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水质中心)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组成,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地方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网(以下简称地方网),由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国家站和经过省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站(以下简称地方站)组成,业务上接受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国家站为地方网中心站。

第七条国家水质中心根据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行使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职能。

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站业务上接受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并接受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实施该城市行政区域供水水质的检测工作。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 156 号)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 156 号)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156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6 号《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已于2006年12月26日经建设部第11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汪光焘二○○七年三月一日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城市供水活动,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二次供水、深度净化处理水)的水质。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规定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

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单位,是指从事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深度净化处理供水)的企业和单位。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涉及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主管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的规定分工负责。

第五条对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由国家供水的水质由二次供水管理单位负责。

城市供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八条城市供水原水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原水水质检测工作。

发现原水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水利、环境保护和卫生主管部门。

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供水管理,提高供水质量,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环境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合于城市供水管理相关部门、供水企业以及等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城市供水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供水应保证公众的平等权益,不得存在任何歧视行为;2. 安全稳定原则:供水应确保供水设施安全可靠,供水水质稳定;3. 环境友好原则:供水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 经济节约原则:供水应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供水设施建设第四条城市供水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维护和管理,保证供水设施的安全可靠,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

第五条市级供水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供水设施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组织专业人员对供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六条供水企业应建立健全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加强设施的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供水正常运行。

第三章水资源管理第七条市级供水管理部门应制定水资源开辟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和配置供水资源,确保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

第八条供水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采取措施节约用水,防止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第九条应合理用水,不得滥用水资源,遵守供水企业的用水管理规定。

第四章供水质量管理第十条供水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水。

第十一条供水企业应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第十二条应正确使用自来水,不得私接私拉水源,遵守用水卫生管理规定。

第五章权益保障第十三条供水企业应依法签订供水合同,明确供水服务内容、水价、计费方式等。

第十四条供水企业应确保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供水中断,保障的正常用水。

第十五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供水设施存在故障或者供水水质异常,有权向供水企业投诉,并要求供水企业及时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市级供水管理部门有权依法进行处罚,要求违法者即将整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6号《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已于2006年12月26日经建设部第11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汪光焘二○○七年三月一日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城市供水活动,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二次供水、深度净化处理水)的水质。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规定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

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单位,是指从事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深度净化处理供水)的企业和单位。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涉及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主管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的规定分工负责。

第五条对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络组成。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等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组成,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指导。

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为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中心站,承担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

地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以下简称地方网),由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的国家站和其他城市经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地方站)组成,业务上接受所在地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指导。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点、水质检测机构的能力和水质监测任务的需要,确定地方网中心站。

第七条城市供水单位对其供应的水的质量负责,其中,经二次供水到达用户的,二次供水的水质由二次供水管理单位负责。

城市供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八条城市供水原水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原水水质检测工作。

发现原水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水利、环境保护和卫生主管部门。

第九条城市供水单位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城市供水单位应当选用获证企业的产品。

城市供水单位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在使用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条城市供水设备、管网应当符合保障水质安全的要求。

用于城市供水的新设备、新管网或者经改造的原有设备、管网,应当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编制供水安全计划并报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二)按照有关规定,对其管理的供水设施定期巡查和维修保养;(三)建立健全水质检测机构和检测制度,提高水质检测能力;(四)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有关标准、方法,定期检测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五)做好各项检测分析资料和水质报表存档工作;(六)按月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如实报告供水水质检测数据;(七)按照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要求公布有关水质信息;(八)接受公众关于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的查询。

第十二条城市供水单位上报的水质检测数据,应当是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的数据。

水质检测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结果。

水质检测数据按以下程序报送:(一)城市供水单位将水质检测数据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地方网中心站汇总;(二)地方网中心站将汇总、分析后的报表和报告送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三)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汇总、分析地方网中心站上报的报表和报告,形成水质报告,报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城市供水单位从事生产和水质检测的人员,应当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但是,仅向本单位提供用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除外。

第十四条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水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水质管理,定期进行常规检测并对各类储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

不具备相应水质检测能力的,应当委托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测。

第十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供水水质检查和督察制度,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进入现场实施检查;(二)对供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三)查阅、复制相关报表、数据、原始记录等文件和资料;(四)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就有关问题做出说明;(五)纠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十七条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知悉的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八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监督检查和督察,并提供工作方便。

第十九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现场检查时应当做好检查记录,并在取得抽检水样检测报告十五日内,向被检查单位出具检查意见书。

发现供水水质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改正。

第二十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应当委托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监测站或者其他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水质检测。

第二十一条被检查单位对监督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监督检查意见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检查的机关申请复查。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及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报上一级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布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年度报告。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本规定行为的,有权向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举报。

第二十四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依据所在地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二十五条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六)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措施;(七)应急供水设施、设备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后,应当立即向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或者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报告。

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接到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报告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接到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报告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通知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

第二十七条发现城市供水水质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后,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者扩大,并保障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用水;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立即组织人员查明情况,组织抢险抢修。

城市供水单位发现供水水质不能达到标准,确需停止供水的,应当报经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并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八条发生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事故后,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取证。

调查取证应当全面、客观、公正。

调查期间,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证据,不得谎报或者隐匿、毁灭证据,阻挠、妨碍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取证。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一)供水水质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二)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按规定进行水质检测或者委托检测的;(三)对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选用未获证企业产品的;(四)城市供水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净水剂及有关制水材料的;(五)城市供水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城市供水设备、管网的;(六)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按规定对各类储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的;(七)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隐瞒、缓报、谎报水质突发事件或者水质信息的;(八)违反本规定,有危害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十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城市供水单位未制定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二)城市供水单位未按规定上报水质报表的。

第三十一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不履行本规定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因城市供水单位原因导致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