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

合集下载

日本人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国民性摘要:所谓国民性就是由于一个民族在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当中为了生存而演化培养出来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民族心理习惯,并以一种文化形态加以定格,成为民族行为方式的具有道德约束的异化同时又内在化的力量。

双面日本人_________矛盾的性格关键字:日本人国民性间人主义自我意识羞耻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民族特点。

美国社会重视自我,所以美国人大都个性较强,有点儿个人英雄主义的味道。

英国社会也很崇尚礼仪道德,所以有英国绅士之说。

德国社会最讲规则,所以德国人循规蹈矩世界著名。

日本社会重视协调一致,讲究团队精神,所以日本人随大流者居多,人为己为,人云亦云,这是日本人的天生秉性。

从日本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民族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显著特点,具体如下:美国文化人类学者R.Benedict于1946年发表了著名的『菊と刀』一书,1948年由长古川松治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一度成为畅销书。

书中与美国的“罪恶文化”相对比,提出了日本文化为“羞耻文化”。

所谓“罪恶文化”,是说美国人用罪恶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行事之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是犯罪。

所谓“羞耻文化”,是指日本人很重视羞耻二字,在意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所以自身的言行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左右,甚至会丧失自我,根据他人的标准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和日本人接触过的人都有感觉,觉得日本人说话吞吞吐吐,办事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不痛快,其实都是源于顾虑羞耻。

羞耻之心限定了日本人的思维和行为,具体表现在自我意识薄弱,不突出表现自己,喜欢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保持一团和气。

当然,日本人也有自我意识很强、不顾羞耻的时候。

我有一个朋友是大连某高级宾馆的总经理,他曾向我咨询说:“日本应该是礼仪之邦,可是外国游客中最属日本人挑剔多,不好接待,是何道理?”我告诉他:“日本人对内和对外的意识不同,对内讲协调配合,对外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所以也就顾不了什么礼仪和羞耻了,这是日本人的两面性吧?”这个事例说明,日本人的羞耻心只表现在日本人之间,对外国人的行为应该是另当别论。

从日本人的生活看日本的民族性

从日本人的生活看日本的民族性

从日本人的生活看日本的民族性作者:李晨来源:《人间》2016年第02期摘要:大和民族在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的同时还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宗教等,是融合发展起来的民族。

在文化交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速、便捷的今天,日本文化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异化。

在近代以后作为亚洲国家中的一个中心影响着其他民族文化。

特别是日本从古代到近世吸收了中国的文化,日本向中国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大量的吸收中国大陆的技术和文化。

并且大量吸收从大陆而来的渡来人。

日本与中国近在咫尺、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日本之所以能够强大起来,也是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民族性的。

关键词:民族性;日本;特征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93-01民族性的定义:所谓的民族性就是一个民族所持有的特性、心理上的特质、风气、思潮、精神和素质等。

在学术上来讲,属于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等研究领域。

分析民族性的手法有观察法、面谈法和心理测试等。

所谓的观察法就是观察每个人的行为,将行为抽象化,再从行为方式将文化种类抽象化,然后从文化类型将风气、思潮、素质等抽象化。

用这种方式,可以准确的抓住和掌握群体文化的特性。

心理测试法在文化群体中最常见的是探索分析个性的种类。

国民的统一性国民性就是一个民族为了与环境相适应而演化培养出来的心理习惯。

日本人提倡共同进步、协调一致,讲究团队精神。

所以,日本人大都人云亦云。

这也是日本人长期遗留的心理习惯。

美国学者发表了著名的《菊与刀》一书。

日本学者将这部作品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行,并受到广泛好评。

在书中,日本人提出了与美国学者相对应的“羞耻文化”,并指出,日本文化是“羞耻文化”。

由此可见,日本人很注重羞耻,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自身言行总是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左右,甚至迷失自我。

与日本人相处,发现他们事事小心谨慎、顾虑重重。

其实,这都源于日本人自我意识薄弱、随波逐流、讲究步调一致的统一性。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

浅谈日本的国民性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

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作为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不管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的从经济文化各方面影响着日本,而日本的国民性格却反过来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剖析日本复杂国民性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

一、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解读1、日本国民性格中的侵略意识作为群岛国家的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周围几千个岛屿构成,面积不过万平方公里,与周围的中俄相比,它的生存空间相形见绌。

而且,由于日本坐落在环太平洋的断裂地震带上,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4次,境内有100多处随时可爆发的活火山,还受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除此之外,日本资源匮乏,可耕地面积少。

这样的地理环境给日本民族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使日本人总感到生存的困难,造就了日本人民敏感和捎带自卑的心理特征以及危机和生存意识。

而更具悲剧色彩的是日本本身国土面积狭小,与之相邻的确是一个国土广袤、人口众多、政权统一的大国。

与同处孤岛的英国相比,英国相邻的是一个民族主权国家纷争不已的欧洲大陆,与日本相邻的则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统一国家,而且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文明都是领先于日本的。

这点区别意味深长。

前者使英国有优越感,后者是使日本民族始终有深层自卑感、压迫感,这种自卑感表现到极致就会使日本民族产生强烈的侵略意识,这种意识是对现状的不满和自卑导致的强烈嫉妒心里。

2、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开放探索精神日本是一个太平洋岛国,四面环海,虽然陆地资源狭小,但是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狭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渔业资源、优良的港湾,陆地资源的紧迫和岛国环境带来的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迫使急于寻找出路的日本人民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与中国的闭关锁国不同,日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日本人民族特性日商谈判风格

日本人民族特性日商谈判风格

日本人民族特性日商谈判风格(一)具有强烈群体意识,集体决策。

这种态度常常意味着放弃用另找买主或卖主获取眼前利益作法。

而在对方处于困境或暂时困难时,则乐意对合同条未采取宽容态度。

在商务谈判中,如果与日本人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友情,赢得日本人信任,那么合同条款商议是次要的。

欧美人愿意把合同条款写尽可能具体详细,特别是双方责任、索赔内容,以防日后纠纷,而日本人却认为,双方既然十分信任了解,万一做不到合同所保证,也可以再坐下来谈判,重新协商合同条款。

合同在日本一向被认为是人际协议一种外在形式。

日本是礼仪社会。

所做一切,都受严格礼仪约束。

许多礼节在西方人看起来可笑做作,但日本人做起来一丝不苟认认真真。

如果外国人不适应日本人礼仪,或表示出不理解轻视,那么就不大可能在推销和采购业务中引起日本人重视,不可能获得信任好感。

尊重并理解日本礼仪,了解日本文化背景,理解尊重他们行为。

日本人最重视人的身分地位。

在日本社会中,人人都对身分地位有明确概念。

在公司中即使在同一管理层次中,职位也是不同的。

较好方法是把建议间接表示出来,或采取某种方法让日本人自己谈起棘手话题,或通过中间人交涉令人不快问题。

第二,避免直截了当地拒绝日本人。

如果不得不否认某个建议,尽量婉转表达或做某种暗示,可陈述不接受客观原因,绝对避免使用羞辱威胁性语言。

第三,不要当众提出令日本人难堪不愿回答问题。

有的谈判者喜欢运用令对方难堪战术打击对方,这种策略对日本人最好不用。

如果感到在集体中失了面子,完满合作不存在。

第四,十分注意送礼方面问题。

赠送各种礼品是日本社会最常见现象。

日本税法鼓励人们在这方面开支。

送礼习惯在日本是根深蒂固。

(四)耐心是谈判成功保证日本人在谈判中耐心举世闻名。

日本人耐心不仅仅是缓慢,而是准备充考虑周全,洽商有条不紊,决策谨慎小心,只要能达到他们预想目标,或取得更好结果,时间对于他们来讲不是第一位。

日本人具有耐心还与他们交易中注重个友谊、相互信任有直接联系。

2日本的国民性

2日本的国民性

八.日本人的服务意识
(1)在坐新干线的列车时,每个座位的背后都表明了 所在车厢和周围几节车厢的设施,注明厕所、垃圾箱 、电话的位置,这些设施都用图案表示,在说明的最 后一行,又用日文、英文特别说明这些图案代表什么 ,如一男一女并列表示厕所 (2)日本的地图非常周到体贴。空中俯拍式的,人冲 着地图,就能立即找到前后左右 (3)饭店门口的橱窗用蜡做着逼真的食物,展示出来 的模型食物的内容、形状、数量等和实物一模一样
六.独立自强的精神
(1)日本人深信:在这个世界上不是表面上看起来 的那么美好,人类的生存是需要勇气、耐力、智慧的, 如果将下一代放在温室里成长,得到的必然是营养不 良的劣质品 (2)日本人从小就教育孩子: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 自然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小孩 外出旅游要自己背包;中学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挣钱; 富人家的孩子也同样要打工挣钱;让幼儿园的孩子大 冬天在室外集体洗凉水澡
四.领土意识
(1)韩国独岛与中国钓鱼岛两岛之争 (2)冲之鸟礁12-24海里(岛200海里)
五.规则意识
1.规则意识的表现
(1)上车下车上飞机下飞机都井然有序。平时吃饭、参 观、游玩、付费甚至上厕所都讲究排队 (2)维持排队的秩序也是很有讲究的。排队场地设回旋 区域,用最小的区域容纳最多的人等候。同时还在队尾标 注等候的时间,后来者根据前面的排队情况决定自己是否 要加入排队队伍。 (3)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集团主义表现
(1)重视群体行为,抹杀个性
下班集体活动;放假集体旅游等
(2)服从协调者的权威
权威与权力;职业精神(小野田宽郎的故事)
(3)等级森严,长幼有序 (4)集团归属意识强
很难进入新集团;排外意识较强;很少跳槽
下班后喝酒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李卓[摘要]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比较普遍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

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化风土,造就了日本人实用主义、集团主义及注重等级秩序的国民性特征,从而构成日本人与日本社会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

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关键词]国民性实用主义集团主义等级秩序国民性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范国内比较普遍的、甚至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

构成国民性主要特征的,是规定人们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

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l实用主义长期以来,。

中日同文同种”的观点对中国人影响甚大,日本是“儒教国家”的提法也成为评价日本的主流话语,其结果是导致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在国家形成及后来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如果对日本的社会与文化进行探人考察,就会发现日本人是一个很注重现实利益的民族,甚至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这种实用主义使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中表现为取自己所需。

有些中国文化、制度一度传到了日本,而后来销声匿迹了,如中央集权制度,科举考试制度;也有一些东西从一开始就被拒之门外,如人们熟知的“唐时不取太监,宋时不取缠足,明时不取八股,清时不取鸦片”。

除此之外,在人伦、制度的很多方面与儒家伦理格格不入。

oooo比如,同姓不婚的制度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因素传到了朝鲜半岛,却最终投有渡过海峡传到日本。

日本人在8世纪初期制定律令的时候,许多内容都是对中国相关法律条文的照搬照抄,却对“十恶”中属于近亲相奸、紊乱人伦的“内乱”罪弃之不取。

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日本社会内近亲结婚是普遍的现象,皇室与王朝贵族尤为典型。

连参与制定律令的重要人物藤原不比等也是与同父异母妹结婚。

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

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

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亲身感受日本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的性文化!厉害!!厉害!亲身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虽说自古孔圣人就有“食色性也”的名言传世,但在天朝还是谈性色变尽量回避。

而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性就如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普遍,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情色文化之绚丽让人瞠目结舌,一点都不回避“性”的问题。

性是大自然的生产力,日本这个国家,就是性爱的结晶,是性的创造品。

面对性,日本人坦坦荡荡。

日本的性文化,是性的最高境界,虽然有一些在外界眼中有些变态,但是常规来说从日本的性文化中不难总结出以下几点。

1、无束缚的开放的日本性文化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对性很开放的国家,性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在这样文化影响下的年轻人们,相对保守了上千年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就会比较的……open,(*^__^*) 嘻嘻…这一定让某些男童鞋们很是向往…在日本很多人做爱都不愿意带TT,即使出于安全和健康考虑不得不带,也大多选择舒适无感的超薄TT,TT薄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蝉翼薄,无感薄等等各种薄,比如久奈安全套的生产商不二株式会更是实现了0.02MM的工艺,薄如蝉翼才能倍感激情。

日本的文化也带动了日本安全套产业的发展,所以日本安全套的舒适感和至薄无感,都是最先进的。

2、情趣化的日本性文化大部分中国人缺少情趣所以享受不到做爱的真正快感,但是日本不同,说到日本的性文化,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那些形象逼真的充气娃娃、画面唯美性感的情色影片,市场上随处可买到的各种男用女用的情趣用品,安全套也是如此,日本久奈安全套的情趣系列有环纹的花纹的甚至还有夜光的,足见日本人的性生活充满情趣,激情洋溢。

3、崇尚生殖器的日本性文化自史前时期始,在日本随处都可见到用岩石和粘土雕塑而成的生殖器官图像。

人们在十字路口和村庄旁边塑起具有明显的生殖器形象的浅红色神像,以祈保吉祥平安。

日本的民族性

日本的民族性

日本的民族性:其一,日本民族是一个冷漠和热情的结合体。

其二,日本民族是优雅与残忍的结合体。

其三,日本民族是服从于反叛的结合体。

其四,日本民族的群体性非常鲜明。

这带来了日本民族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日本非常强调个人对团体的绝对服从。

其五,日本民族非常热衷于学习和改造。

其六,遵守纪律、追求完美日本这种民主性形成的原因:资源贫乏,地域狭窄的地理特点决定了日本的文化特征。

美国人的性格:热情大方、坦承与直率、独立进取、竞争的意识强、时间的观念强、遵纪守法、有礼貌讲公德、讲求实际、看重成功的价值。

评析:日本式管理的超越与被超越-------------------------------------------------------------------------------- 2002年09月09日08:55 经济观察报本报记者方军/文现在,西方管理大师们争相为“不具竞争力的”日本工业提供建议,他们的潜台词是“日本需要学习西方的管理方式”。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在《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中说,日本公司需要通过定位于利润、制定明确的战略和加强雇员激励来创造竞争优势,也就是接受西方的“战略性思维方式”。

在美国《商业周刊》眼中,法国人卡洛斯·戈恩因拯救日产汽车公司 Nissan 而成为“日本民族英雄”,他的成功源于抛弃日本的传统做法——放弃按资历支付薪酬和升迁的日本方式、为员工提供股票期权和奖金、划分明确的责任并赋予经理直接管理权。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讨论日本企业管理的语气与现在完全不同。

当时,日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强国,它的工厂以惊人的高效率生产着高质量的产品,大量的美国经理人飞越太平洋去丰田和索尼“朝圣”。

1981年出版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是当时最畅销的商业书之一(其他几本也都是关于如何面对日本的挑战),当时最热门的管理时尚是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连续改进和适时制造——也就是西方人眼中的日本企业管理方式。

日本社会与国民性

日本社会与国民性

一位佐藤全国の0.95%,100万人左右
中国的姓具有血缘性特征
1 人的出生、世系的标志, 2 附属于个人,人皆有姓, 3 严格维护自己的姓氏,不随意改姓,“大丈夫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日本的姓具有社会性特征
封建時代,姓氏是统治阶级身份地位的 象征,平民没有姓氏。
姓作为家的象征而存在,很多情况下为 继承人独享。
2011 絆
2010 暑
年号的使用:
从645年作为大化元年开始至今1367年中, 日本共有248个天皇年号,出自106部中国 典籍。
出自《尚书》(37次) 出自《周易》(27次) 出自《诗经》(15次) 当今世界唯一的以帝王年号纪年的国家
第二种类型:先学后弃型
曾经模仿实施,在实践中发现并 不符合本国国情,因而中途放弃。 主要表现在制度层面,如古代官制、 法律、科举制度、历法等等。
二位 王 伟 281568 四位 李 伟 260980 六位 李秀英 244637 八位 张秀英 236266 十位 张 敏 233708
2007年统计数字
日本1~10位的姓氏 (单位:户)
1佐藤 2鈴木 3高橋 4田8628 327593 268869
6伊藤265902 7山本264577 8中村256902 9小林250901 10加藤211491
3)姓氏的可变性
“除了天皇家族之外,几乎所有日本人
的家族都有与异姓混血的历史”。
“即使再出色的家族,也不可能把血缘 关系上溯到数代以前,因为家系和血系 是很难一致的”。
——引自太田亮:《家系系图的合理研究法》
日本养子的特征
1、异姓大量存在 2、婿养子普遍化 3、辈分意识欠乏 4、收养的开放性
地理学家小川琢治的四个儿子:

日本人有什么特点

日本人有什么特点

日本人有什么特点去日本留学的学生肯定需要对日本人做一些了解,那么日本人有啥特点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日本人解析为即将来日本生活或对日本感兴趣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日本人的一些特点,以便大家能更快的融入日本社会。

简单归纳起来,日本主要有以下一些国民性特征:1.等级意识。

几个日本人聚在一起时,就会以年龄、社会地位等为基准,意识到彼此的身份和地位,言行举止也会受到这种意识的左右。

在语言使用上就会自觉使用敬语或谦逊语。

2.表达方式暧昧。

中国人或欧美人往往会直接向对方提出自己的主张或意见,但日本人则会注意对方的感觉和立场,有所行动时也会考虑这些因素,往往以婉转或暧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避免使用明确的“好”或“不好”的表达方式。

3.“内”“外”有别。

日本人在生活中各有各的小圈子,各自的小圈子形成一个“内”的世界,外人很难进入。

一旦进入这个小圈子则会受到彼此的关照,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小圈子以外则被看作“外”的世界。

对“外”面的人则是谦恭有礼,但内心却是封闭的。

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个“认生”的民族。

因此能和日本人交上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言行谨慎,谨小慎微。

日本人在做出某些重大决策时往往论证再三,甚至对细枝末节也十分注意。

某些日本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失败的例子,也可以看作是其国民性使然。

但是,日本人这种谨小慎微的行为方式,又使他们的产品精巧美观,得以为全球喜爱。

5.强调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服从意识。

不但领导如此,在团队或集体中的个人也是如此。

基于此种认识,日本人在上级决定好的事情上,往往会一丝不苟地去完成,其过分认真的程度在有些人看来很“死板”。

但很多大企业的成功经验也正在于此。

从另一方面看,也是日本人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原因。

6.缺少对人生的幽默感,或许是由于地域狭小的原因所致。

一般的日本人都难以理解过分的玩笑,或者将玩笑认真看待,如果不了解这个特点,与日本人交往当中很容易造成误会。

日本强大的背后——日本民族特征中的几大优秀品质

日本强大的背后——日本民族特征中的几大优秀品质

日本强大的背后——日本民族特征中的几大优秀品质日本资源匮乏,领土狭小,自然灾害不断,但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1968年日本GDP超过当时的联邦德国,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与神话,直到2010日本GDP总量才被中国超过,但至今日本经济依然稳居世界第三。

日本经济及综合国力长期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必然有其内在因素,日本国民特征中的一些优秀品质对日本的发展的确具有极大推动作用,我们需要的是学习与了解它,正如魏源先生所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下面对日本民族特征中的几个优秀品质简单介绍:一、勤奋:这里所说的日本勤奋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工作、学习等勤奋,是一种以牺牲个人利益为集体利益的勤奋。

日本的特殊国情造就了日本人民危机意识感,只有更努力工作创造更多财富才能带来相对的安全感,日本人的勤奋让全世界为之称道,是一种“工蜂”般的舍我勤奋。

二战后日本各方面处于极其落后局面,为了生存与发展,日本各个阶层都在努力工作,勤奋劳作,很多日本工人、工程师、各级领导者上班时认真工作,一丝不苟,决不会出现“磨佯工”、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当到了下午五点下班时间,很多工人与工程师依然主动加班加点到八九点,这是不计报酬的,长期的忘我工作以及加班,以至于很多人“过劳死”,当然现在的日本人年轻人没有他们父辈如此勤劳了。

日本人为何如此卖命工作,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当时日本条件落后,不努力工作无法获得生存;二是日本文化中的耻感文化影响,如果别人在努力工作,在加班,你偷懒或提前回家,会被别人耻笑,日本人是最不能接受别人的耻笑;三是日本企业文化模式是一种论资排辈,长期努力工作,时间越长,资格越老就越能得到薪资与待遇的提升,就越有可能获得高层管理的职位,这就激励日本工人忘我努力工作。

日本人为集体利益勤奋工作,极大提高了日本企业的效率,对日本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二、好学:日本人有着如饥似渴般地好学精神,只要是优秀的、有用的都加以学习并融合到日本各个层面。

日本地理特点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地理特点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地理特点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摘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当中,由于不同的民族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形成各自相异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意识,而这些不同的因素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自然地理环境等,这些所有因素当中,自然地理环境是其他一切因素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

日本是坐落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各种自然资源不平衡,气候条件比较复杂,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影響之下,形成了日本独有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性格。

本文将会从日本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切入,找到日本文化的根源。

关键词:日本地理环境;日本文化;影响日本的地理环境是非常独特的,社会民族文化在整个亚洲来说独具自身特色,被称为东方的西方世界,曾经有人对日本文化进行这样的评价,日本兼备文雅和蛮横的民族文化特色,既和善又好斗,既顺从又不甘于被摆布,既勇敢又胆怯,总之是一个相对而言矛盾的集合体,这些日本民族文化的特点,有一定的历史和经济形成的原因,但也跟日本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禀赋有着不可切割的联系,本文将从日本的地理特点进行详述,通过这些特点找到日本地理环境和自然禀赋的优势和缺点,再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去分析日本文化诞生的原因。

一、日本地理环境综述1.地理位置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大陆的动物园和西北太平洋的岛国,周边被海洋所包围,包括太平洋、东海、黄海、日本海、朝鲜海峡等,与朝鲜半岛、中国以及俄罗斯形成海洋的邻国,北邻库页岛,南接台湾岛,国土呈现“东北-西南”弧形的狭长状态。

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十分独特,能够便于保存自有的传统文化,能够时刻与欧亚大陆的相邻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2.自然资源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所以自然禀赋资源相对来说不均衡,储量规模也不大,且分布较为零散。

金属矿藏当中铜储量大约100多万吨,主要分布于关东地方,九州北部以及四国北部等区域;硫磺储量8000万吨,铁矿石储量420万吨,煤矿以及铁矿储量都极少,主要依赖于进口,近年来在本周中部以及少部分西南部区域发现铀矿,在阿贺近海发现油气田;全国的森林覆盖率较高,约占67%,森林面积达到25万平方公里;日本的海洋资源相对陆地资源来说更为丰富,北海道渔场是世界的四大渔场之一,有丰富的海洋水产资源。

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的国民性

3
参考意义
·什么是国民性?
国民性,是由一个国家的全体社会成员 在共同创造民族文化中形成的一种群体人格。 其成因非常复杂,一般多表现为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 复出现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等。
一、日本国民性内容各Βιβλιοθήκη 其所集体主义忠义勇武
神道
危机意识

实用主义
等级制度
双重性格
集团主义
日本人喜欢合群、重视集团的共同行 动,反对内部个人竞争,坚持集体利益 大于个人利益, 因此很难产生足以改朝换代的阶级对 抗。 在侵略战争中,因为是集团行为,既有 “上级命令”,又“大家都一样”,这 就形成一种“无责任集团”,干坏事的 时候没有犯罪感,干完之后也没有责任 感。
·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日本国民性的形成
2-1
岛屿环境 农耕型社会 自然灾害频繁 资源极度匮乏 生存条件恶劣
地理环境
危机意识强烈 集体主义至上 从容冷静 享乐主义
忍从精神
2-2
历史因素
镰仓和室 町时代武 士道精神
德川幕府统
治的影响
中国文化 的影响
近代明治维 新的影响
·镰仓和室町时代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 国民性形成的非常 重要的原因。武士 道精神武士道的精 髓即“忠义勇武”, 要求武士对于主君 的绝对效忠。讲求 对大名和将军的绝 对忠诚和彻底的服 从
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性格既好勇斗狠 而又待人态度温和;黩武而又 爱美;尊大自傲而又彬彬有礼; 冥顽不化而又柔弱善变;表面 服从而又心存怨恨,不甘受人 摆布;忠诚而又诡诈;勇敢而 又怯懦;保守而又易于接受新 的方式......
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日本人的一般国民性格关于中日两国的国民性,最流行的说法有三,一是说日本人天性团结,中国人天性好内斗。

二是说日本是个擅长学习的民族,他们学习中国,却不学缠足和宦官,很有‚取其菁华,去其糟粕‛的风范。

三是说日本人有个特性,他们一旦被别人打败,不象中国人那样恨人家,而是学习人家。

这三种说法,当然没有完全认识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差异,一般认为日本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亲近自然崇尚和谐日本人尊崇自然,主张人和自然的协调、和谐。

这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女性社会学家富劳莱丝〃克拉克霍恩认为:‚美国人和苏联人认为自然应该由人来征服的东西,墨西哥的农民认为人应屈服于自然,而日本人则认为人应与自然保持调和。

‛另外,日本人的自然观与中国人也有较大不同。

中国人一方面对自然的威力表现出坚强的忍耐精神,另一方面又主张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来‚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甚至发展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这也与日本有着相当的不同。

西方人的自然观来自于自然环境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基督教。

基督教认为,人和自然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但人是上帝按自己的样子创造的,因而人优越于自然,人应该支配自然。

在中国,则与自然环境和有关天的信仰相关。

中国的自然环境并不太优越,中原一带经常处于干旱和洪涝的交替影响之下,从而养成了中国人顽强、忍耐的精神;但是,这种灾害在某种程度上有是可以预防的,可以经过人们的努力减少损害,人们的努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从而又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思想。

在信仰方面也是这样,在中国人的信仰里,天一方面有着绝对、普遍的创造者、主宰者的支配性格,另一方面又有着是‚理‛(道德)的最高体现者的教化性格。

人们对天而言,一方面对其支配要忍耐、服从,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努力和修养成为圣人,协助和参赞天的化育。

日本人的自然观与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的固有神道信仰有密切的联系。

在神道信仰中,日本列岛及自然万物都是神所创造的,其运动变化是神的自我展现,在自然中蕴藏着一种内在而不可见的、神秘的力量。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1000字日本民族性格是指在日本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共同特征。

以下从礼貌、集体主义、勤奋、自我控制与表达、社会性、保守性等方面浅析日本民族性格。

首先要提到的是礼貌,这是日本民族性格最为突出的体现之一。

日本人非常注重礼貌,从礼仪、面子到关系互动,都体现出极其严谨的礼貌。

日本人视之为一种美德,为了避免冒犯他人、尊重对方背景和立场,他们会很注重言行的举止和外在的形象表现。

其次是集体主义,即日本人在利益、观念和价值等方面更倾向于整体而不是个体。

家族、团队、国家都是重要的整体,个人则要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整体利益的背后或者以整体利益为前提。

所以,在日本,团队合作意识很强,更注重的是团队目标而非个人能力。

勤奋是日本民族性格的另一个标志。

日本人勤学苦练,严谨认真是日本人培育出软硬实力的重要基础。

除了学生时期的勤奋学习,日本人在职场中也非常勤奋,对工作视为一份责任和荣誉,并且习惯于通过工作成就来证明自身价值。

日本人同时也是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和表达能力的民族。

他们往往控制情绪,减少表达情感,因为过于激昂显得不稳健也不文艺,他们追求冷静与理性的表达方式。

同时,日本人更习惯性的通过默示、比喻、暗示等方式对意思进行传达。

这种表达方式既可以通向他人理解,也能够保护自己不被“伤感”。

社会性是指日本社会非常注重社交,人际交往是社会的基础。

在职场、学校甚至私事中,日本人习惯以借口、礼物搞好关系,面子和人情关系在这个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从而构成了人际以感性和缓对待的气氛,这也是日本人在世界上以非暴力、和平形象表现出来最可信的特质之一。

最后是保守性。

日本民族观念在基于传统文化所设定的稳定性上而形成着浓厚的保守气质。

日本人在许多方面都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与传统相符,包括礼仪、衣着、饮食等等。

它使得日本社会温和而稳定,相应地,这也意味着日本社会在某些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受到了限制。

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透视日本民族性_王豫秦

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透视日本民族性_王豫秦

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透视日本民族性王豫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 陕西西安 710071)【摘 要】 本文从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会现象出发,分析了日本人的敬业、一丝不苟以及“和”的精神所带来的日本特有的“委婉、暧昧”、“恩情”和“集团意识”等民族性,并分析了这些国民性所产生的历史和地理根源以及对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日本人;生活习惯;民族性 日本人说;“中国は近くて遠い国です(中国是既近又远的国家)。

”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日本,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日本人,一个时而友好时而敌视的民族,这是许多人对日本及日本人的看法。

日本人自隋唐开始研究中国,继而研究欧洲上百年,才造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地位。

面对昔日远方来朝,今日成就显赫的国度,我们既不能稳坐汉唐辉煌的史书之上轻蔑其为蕞尔小国,更不能自贬身价、盲目哈日。

研究一下日本近代能够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取长补短,对于我国自身的发展将会大有裨益。

然而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际地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以在日本实际生活的所见所闻来探讨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性,为我们全面了解日本及日本人尽微薄之力。

一、经济发达背后的日本民族性留学日本德岛大学的四年,最让我难忘的是那里农村与城市的完美结合。

四国是日本四大岛屿中最小、最不发达的一个岛,而德岛是日本四国地区的一个小地方,是居住在大城市的许多日本人从不问津的地方。

去之前,问起日本人有关那里的情况,你首先会听到:“徳島は田舎です(德岛是农村)”这样的回答。

带着我们中国人对农村固有的印象来到了这片土地的时候,眼前的景色令人大吃一惊。

灯火通明的百货大楼,大街小巷的超市,随处可见、建筑模式统一、标志醒目的24小时便利店。

入其店堂,方知什么是服务的周到,言语之典雅谦恭,举止之得体周详,还有你购物后所受到的深深地致谢,彷佛使你真的感到店家的生存就是依靠你的垂爱,原来所谓的“顾客是上帝”是这样一种感觉。

日本人的人格分析

日本人的人格分析

姓名:xx学号:29xx人的人格分析报告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日本人,主要由大和族组成,通用日语,汉字亦是日本流行文字。

日本人在古代隋唐时期深受我国汉唐文化的熏陶,不管在朝廷制度、礼仪,还是服饰、茶道等各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华夏元素。

日本自己亦以“小中华”为荣,视其他各国(如荷兰、西班牙等)为蛮邦。

同时,日本人自古深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有着对外侵略的本性,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菲律宾等国的战争。

日本民族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民族。

在谈到日本民族时,我们既会说他们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常以彬彬有礼的姿态出现;我们也会说他们是一个蛮横、顽固的民族,决不会轻易服从于别人的控制,这种性格在战争中的日本人身上是尤为明显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一个人所处的大文化背景与他的成长经历会对其性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文化背景是主要因素。

与西方的欧美“罪感文化”及东方的中国儒家“仁道”文化相对比,日本文化可以被总结为一种独特的“耻感文化”。

“罪”是要靠内心来主动反省的,而“耻”则是因外力而被动感受的,前者隶属于个人,而后者依附于群体,和“罪”相联系的是“赎罪”,是良心的自责和忏悔;和“耻”相联系的是“雪耻”,是人前的报复和炫耀,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日本人来说,“耻感”却是高于一切的,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义务认可。

虽然是一衣带水的紧邻,但很明显中日两个民族在文化和心理上的巨大差异。

一方面,日本的神道教让它自足,尊大,偏执和佞狂;另一方面日本又是个岛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华文化的边缘,这又构成了日本文化人格中的那种脆弱,敏感,悲苦和孤绝的色彩;这两方面使日本这个民族显得极其特别。

日本人性格有其矛盾的一面,在很大的程度上,日本人即好斗又和善,即尚武又崇美,即蛮狠又有礼,即刻板又善变,即温驯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即忠心耿耿又容易背叛,即勇敢又怯弱,即保守又易接受新的方式。

他们极为关心别人对他们行为的看法,但他人对其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为负疚感所困囿。

日本人的民族性,价值观

日本人的民族性,价值观
日本的常识正视历史,和平共处 Nhomakorabea目录




日本人的性格,特点 日本人的集团主义 日本人的亲自然性 日本人的生死观 武士道精神 和文化
日本人的性格,特点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1.一般家庭的子女上大学或者是找工作之后,开始独立生活 整体来说与父母的联系比较少。 2.一般的情侣除了背叛对方的行动意外,比较尊重对方的私生活。 3.婚后望父母给自己买房,买车的期待值比中国低一些。 4.日本年轻人的攒钱意识比中国年轻人差 5.日本的网络游戏玩家比中国少, 很多人不愿意把很多时间花费在网络游戏上。 6.日本人出去喝酒一般是平分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日本人给人印象比较深的生活习惯有以下这些: 勤洗手 勤刷牙 勤洗澡 勤换衣 不随地吐痰 不边走边吃 鞠躬代替握手 说话轻声细语 香烟灰有专用袋 垃圾分类盛放 朋友亲友串门较少 主妇每日打扫卫生 日本人有送礼习惯
日本人的生死观


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是多数日本人的 人生信念。一些日本人的房子与墓地靠得那么近, 似乎那也是居所的一部分。把窗户一推,一排排的 墓碑尽收眼底。日本的墓碑小巧玲珑,墓地虽然拥 挤,但井然有序。在墓碑前的花瓶里,总是插有白 色或黄色的菊花,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使墓地 透出几分雅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很多宾馆 里,一边办葬礼一边办婚宴的情况时有出现。两个 气氛完全相反的仪式都集中到一幢漂亮的大楼里, 有时甚至在一个大厅的两端举行,中间仅仅用拉板 隔开。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樱花飘落 一样灿烂地死去是日本人追求的境界。为何日本人 有生死皆坦然的生死观?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自 然资源的匮乏,加上频繁的灾害,在漫长的时间里 雕塑着日本人的气质。
日本人的亲自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李卓[摘要]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比较普遍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

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化风土,造就了日本人实用主义、集团主义及注重等级秩序的国民性特征,从而构成日本人与日本社会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

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关键词]国民性实用主义集团主义等级秩序国民性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范国内比较普遍的、甚至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

构成国民性主要特征的,是规定人们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

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l实用主义长期以来,。

中日同文同种”的观点对中国人影响甚大,日本是“儒教国家”的提法也成为评价日本的主流话语,其结果是导致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在国家形成及后来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如果对日本的社会与文化进行探人考察,就会发现日本人是一个很注重现实利益的民族,甚至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这种实用主义使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中表现为取自己所需。

有些中国文化、制度一度传到了日本,而后来销声匿迹了,如中央集权制度,科举考试制度;也有一些东西从一开始就被拒之门外,如人们熟知的“唐时不取太监,宋时不取缠足,明时不取八股,清时不取鸦片”。

除此之外,在人伦、制度的很多方面与儒家伦理格格不入。

oooo比如,同姓不婚的制度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因素传到了朝鲜半岛,却最终投有渡过海峡传到日本。

日本人在8世纪初期制定律令的时候,许多内容都是对中国相关法律条文的照搬照抄,却对“十恶”中属于近亲相奸、紊乱人伦的“内乱”罪弃之不取。

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日本社会内近亲结婚是普遍的现象,皇室与王朝贵族尤为典型。

连参与制定律令的重要人物藤原不比等也是与同父异母妹结婚。

可见同姓不婚的法律根本不符合当时日本的风俗。

再如,“异姓不葬”这一在中国至关重要的人伦规范在日本能够得到轻易变通。

异姓的养子女婿在改变了姓氏之后,就可以进入家庭,继承家业,而是否具有血缘关系并不重要。

反之,如果没有继承和管理家业的能力及良好的资质,即使是亲生儿子也可能被剥夺家业继承权。

据日本学者考证,从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时期,日本男子的四分之一是养子,且主要是异姓的女婿』·]这就是所谓“暖帘重于家业”,十足体现出日本人的实用主义原则。

日本人重家业而轻血缘的态度打破了家族血缘关系的封闭性,使人们可以在关键的时候,依据品德和才能标准选择家业继承人,这种态度不仅维护了家业和家族企业的延续,使日本随处可见拥有百年以上、甚或数百年历史的企业或店铺,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又如,日本人为了家族的整体利益,连自然的、血缘的辈分秩序也可以进行调整。

辈分是在中国家族内部用以区别长幼、规范血缘秩序的等级制度,辈分秩序不仅深深潜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也显现在人的姓名中。

而对于注重纵式家族秩序的日本人来说,“代”是按家业继承情况而划定的,即使出生就决定了的人伦关系——祖孙、父子、兄弟,也可以因家业继承的需要而改变之。

因此,在日本历史上,常常有弟弟当哥哥的养子,孙子当爷爷的养子这样的。

差了辈”的现象。

在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人们对现实利益的追7l啦国露他日语学习与研究求,而没有“礼”的束缚。

家族人伦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上述在中国人看来实属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在日本都可以发生,那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政治伦理、社会伦理也都有发生变化的可能。

日本是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然而,随着两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彼儒学已非此儒学。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而事事用中国的儒家道德来衡量日本的制度、文化及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就无法了解日车社会与日本人,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东方国家的近代化首先发生在日本,两不是儒家文化的故乡——中国。

如日本人接受了儒家的孝道,但是从时间上看,孝道是经过幕府大力提倡,到德川时代才普及珂全体庶民的。

经过武家社会数百年的发展,。

忠”不仅成为武士的最高道德,也影响到庶民阶层。

故在日本国民道德体系中,“孝”始终居于从属于“忠”的地位。

于是,中国的“忠孝难全”在日本可以变为“舍孝求忠”与“忠孝一致”,这可以视为儒家文化“变形”的一种。

再比如,父权家长制是中日两国都存在的制度,而与家统一尊的中国的家长制相比,日本的家长也要受到家的利益的制约,要求家长以旺盛的精力与良好的品行立于家长之任。

如果家长既达老龄,或体弱多病,或品行不端,就要隐居——将家长权让渡给继承人,从家长的地位上引退,代之以年富力强的新任家长。

这一制度后来也演变成制约官吏的机制,在江户时代,即使是藩主,如果不胜其职,便可以经藩中重臣的台议.强制让其隐居。

在久留米藩、冈崎藩、加纳藩等藩都发生过家臣强迫藩主隐居的事件。

[2]人们都说日本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但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又都是形成本民族文化模式的过程;古代日本人虔诚地吸收唐风文化,然后转化为本民族的和风文化;明治维新后励精图治,积极嗳收欧洲文化,使日本成为东方唯一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吸收美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日本现代文化。

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外来文化,并融合本民族文化传统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吸收、选择、融合,三者缺一不可。

在这个过程中,贯穿了日本人的强烈的务实精神。

这种务实,不仅表现在他们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方面。

也表现在他们对外来文化中不适于自己的内容进行鉴别和改造方面。

日本人接受了儒家文化,却只吸收了有益于其统治的部分政治伦理,两722007年●5MB革132用对作为儒家人伦根本的婚姻、家庭伦理或加以排斥,或进行变通,以适应本国的国情及实际利益的需要。

虽然这个过程往往伴有功利主义的目的.但不能否认,儒家伦理对日本人的束缚远较中国人为轻,因此,他们的家族关系较为开放,建立在此之上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也相对简单。

在面对近代化挑战时,日本所遇到的障碍也就比中国小得多。

2集团主义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性特征,这是人们随着El本近代化的成功及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所形成的共识。

当一个使用同一语言的人群身居异乡,面临生存竞争的时候团结一致,这种集团主义是很好理解的。

在鲜有外族以战争形式登陆的岛国日本,人们仍然习惯于以集团的原则行事,这就是国民性使然。

日本人的集团主义特征如同思想家加藤周一所说,在日本,“超越集体的价值决不会占统治地位”。

[副在思维方式上,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人们时时意识到自己属于集团的~员,“自我”是以社会群体方式体现的。

个人应该属于某一集团,集团成员由一种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

这种集团的概念,对于现代日本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所供职、求学的企业、机关、学校。

个人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是服从集团,集团内部反对个人竞争.人们崇尚“枪打出头鸟”的处事哲学。

在行为方式上,日本人与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喜欢合群和重视集团的共同行动,人们总是自觉地把自己纳入集体之中。

一位西方评论家表达过这样的看法:日本人就象池子中的一群小鱼,秩序井然地朝着一个方向游动.直到~块石子投入水中,搅乱了这个队列,它们就转变方向朝相反的方向游去,但仍然队列整齐。

成群游动。

在价值观念上,中国人与西方人都重视个人的天赋,强调个人的作用,而日本人更多的是重视集团的作用。

有人曾将日本人与美国人作比较:美国人奉行的原则是,我只要做别人尚未做的事,发挥出个人的能力就会成功;日本人奉行的原则刚好相反,只要我认准社会的主流,坚定不移地把自己汇入社会的主流中去,就一定会成功。

美国人总是极力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日本人则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与大家一样。

Ⅲ日本的集团内部反对个人竞争,不认可以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带动大家的做法,他们认为鼓舞大家工作热情的动力不是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面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5朝直摹L32■能的。

明治维新之后,新政权对身份关系进行了重组,由皇族、华族、士族、平民序列构成的新的。

四民”取代了旧有的士、农、工、商等级制度,并标榜“四民平等”,为许多没有家系背景的人通过接受正规教育或办实业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提供了可能。

不过.在重家系门第的传统观念面前,要使这种可能完全变为现实是相当困难的,必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明治维新后官吏的登用,表面上是依据学问才识,不分出身贵贱,实际上明治初年的官吏多是过去的封建家臣。

通过华族制度的制定,旧贵族、藩主阶层又获得了新的特权与荣誉,而且不断有维新功臣、高级官僚、大资本家、军人等成为华族新成员,按其功勋可得到爵位,并可世袭,从而赋予门第、出身以新的内涵。

因此,家系和门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拥有不凡的家系照样是高人一等的资本,从过去的世袭制度到靠受教育来决定等级地位的过渡经历了很长时间。

日本人真正实现不靠继承、家族背景,而是靠个人的努力和接受正规教育获得在社会上完全平等的地位,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等级秩序,但中国人或者西方人很难赋予这种秩序以合理性,FI本的特点则在于人们对等级秩序的认同。

在日本人看来,只要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等级秩序,日本社会的稳定就有了保证。

西方学者评价日本人“各安其分”,对秩序和等级制充满信赖。

而这种“各安其分”的表现就是“安分守己”.每魑国熨他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其身份地位,认真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这就是日本社会所提倡的『分限J意识。

r分限j意识的形成,首先来源于日本人的家庭。

在传统家族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尊卑差序,家业继承人的地位比其他兄弟姐妹高,本家比分家地位高,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并严格按此行事,从而养成服从的习惯。

r分限J意识无疑也是身份制社会的产物。

“士农工商”的始作俑者——战国时代齐国宰相管仲提出“四民分业”的I+1的之一是让从事各业之人“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而迁焉”,两千年后,这一思想被日本人所利用,并加以改造和发挥,“四民有业”变成了。

人有四等”,既是统治秩序,又是职业体系。

武士阶级垄断了权利,不事生产,权力和财富的关系被削弱;农工商各阶层被剥夺了步入仕途、参与政治的权力,只得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专事生产,使江户时代农业发展,商业繁荣,豪农、豪商脱的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隔阂和不信任。

潆。

罄辛懑塔羹遂察霎.嘘嘈蠼鼍油嚣;戥酣驰孺寰囊蠹}囊;g辔讨鲥裂蚶裁驰瓠囊判支;甄薹!噎惟属睫躬雅样霎屋jl酗鼙箍复蔫i§鍪嚆劲抽若;驰骱鏊雾川雏堑耋篓落囊茎[5]王文元.1993.樱花与祭——日本经济奇迹之根源[咖,北京出版社(第l版)t66,【6]加藤周一.木下腰二,丸山真男,武田清子.1984.日本文化力加<札允形[M].岩坡害店:28.[7]Jll岛武宜.1957.日本社会力家族的棒成[M].岩技音店.18--z2.[8]中根千枝.1982.日本社会[M].天津人民出版杜(第1版):31.[9]矢术明夫1969.身分力社会史[M].秤蒿杜:214.参考文献李卓.1997.家蓐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作者:李卓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刊名:日语学习与研究英文刊名:NIHOUGO NO GAKUSHU TO KENKYU年,卷(期):2007,(5)引用次数:3次1.湯沢雍彦日本にぉける養子綠組の統計的大勢 1983(3)2.商家店铺入口处悬挂的半截布帘,印有商家的商号,本用于遮光、防尘,后来逐渐被商人作为家业的象征3.笠谷.比古士の思想 19934.加藤周一.木下順二.丸山真男.武田清子日本文化のかくれた形 19845.王文元樱花与祭--日本经济奇迹之根源 19936.加藤周一.木下順二.丸山真男.武田清子日本文化のかくれた形 19847.川島武宜日本社会の家族的構成 19578.中根千枝日本社会 19829.矢木明夫身分の社会史 196910.李卓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 199711.李卓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 20041.学位论文张玲池莉小说的文化透视2007近年来,一批作家开始将笔触伸向普通市民的普通生活,抒写普通民众的普通生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家池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