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ANSYS实验上机实例

合集下载

有限元上机实验报告

有限元上机实验报告

有限元ANSYS实验报告
学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院:机械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2010
指导老师:纪占玲
(一)带孔板壳模型静力分析一、新建文件
二、预处理,选择材料模型类型等。

三、建模
四、划分单元
五、施加约束、载荷
六、求解
七、查看结果
(二)内六角扳手静力分析
问题:
一个截面宽度为10mm的内六角扳手,在手柄的顶部施加扭矩为100N,然后在相同的部位施加垂直向下的力20N,分析在两种荷载作用下扳手的应力分布。

尺寸如下:截面宽度10mm、形状为正六边形、手柄长20cm、杆长7.5cm,倒角半径1cm、弹性模量2.1×10¹¹Pa,泊松比0.3 。

一、新建文建,预处理和上面一样,把不同的模型类型选择如下:
二、建模
三、划分单元网格,并生成实体模型
四、施加约束、载荷
五、查看结果
(三)其它练习实例。

上机实例练习ANSYS.

上机实例练习ANSYS.

《弹性力学有限元》上机作业一、一带孔条形板形状、尺寸如图所示,l=300mm,w=200mm,r=20mm,h=30mm,t=5mm,板两端受均布拉力作用,q=100MPa。

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E=210GPa,μ=0.3,求板有孔截面上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k。

报告要求:1.简述建模过程;2.画出应力分布规律图;3.求出应力集中系数;4.思考:变形最大的地方是不是应力也最大?提示:1.平面应力问题,取1/4结构进行建模,采用N、mm、MPa单位制。

2.创建矩形:(0,0)(150,100),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3.创建矩形:(0,0)(20,30)4.创建直角扇形:(0,30)(R=0-20,θ=0-90°)-Modeling-Create-Areas-Circle-Partial Annulus5.从大矩形减法小矩形和扇形:Main Menu-Preprocessor-Operate-Booleans-Subtract6. 创建单元类型:-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Solid-Plane42\82\182\183, Option-Plane Stress with thickness input7. 建立实常数:-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 Add/Edit/Delete-给单元厚度5mm8. 定义材料模型及其属性:-Preprocessor-Material- Material Models-左窗口Material Model Number 1, 右窗口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给出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及密度。

9. 网格剖分: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 Tools-, 注意随时保存模型。

ANSYS上机报告

ANSYS上机报告

目录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内容 (3)2.1机械构件的静力分析——带孔薄板两端承受均布载荷 (3)2.1.1问题描述 (3)2.1.2问题分析 (3)2.1.3求解步骤 (3)2.2机械构件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飞机机翼模态分析 (14)2.2.1问题描述 (14)2.2.2问题分析 (14)2.2.3求解步骤 (14)3 实验结论 (23)1 实验目的1.熟悉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有限元软件ANSYS的静力分析和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操作;3.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正确评价。

2 实验内容2.1 机械构件的静力分析——带孔薄板两端承受均布载荷2.1.1 问题描述图3.1所示为一中心带有圆孔的薄板承载示意图,薄板平均厚度为0.2mm,两端承受均布载荷pa,求薄板内部的应力场分布。

(薄板材料弹性模量为220GPa,泊松P1000比为0.3)图2.1薄板承载示意图2.1.2 问题分析对于涉及薄板的结构问题,若只承受薄板长度和宽度方向所构成的平面上的载荷时(厚度方向无载荷),一般沿薄板厚度方向上的应力变化可不予考虑,即该问题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

根据平板结构的对称性,选择整体结构的1/4建立几何模型,进行分析求解。

2.1.3求解步骤1. 定义工作文件名和工作标题1)选择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Jobname 命令,出现Change Jobname对话框,在[/FILNAM] Enter new jobname文本框中输入工作文件名EXERCISE1,并将New log and error files设置为Yes,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2)选择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Jobname 命令,出现Change Title 对话框,在[/TITLE]Enter new title 文本框中输入ANALYSIS OF PLATE STRESS WITH SMALLCIRCLE, 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FEA-03-ANSYS建模与分析

FEA-03-ANSYS建模与分析
用下述步骤指导如何将IGES模型读入ANSYS数据库: 1. 2. 3. 4. 进入 ANSYS. Utility Menu: File > Import > IGES … 选择 OK 接受所有缺省设置. 选择文件 base.igs.
§3.3 ANSYS由上向下的建模步骤 使利用ANSYS 中的六种3-D体素
(2)定义线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Lines
• 有许多方法定义线,如下所示: • 如果定义面或体, ANSYS 将自动生成未定义的线,线 的曲率由当前激活坐标系确定。 • 建立线的关键点必须可用。
Create > Lines > Create > Lines > Create > Lines > Lines Arcs Splines Operate > Extrude
打开面编 号的结果
打开编号显示:
Utility Menu: PlotCtrls > Numbering ...
选取需要的 项目,然后 选择OK. 控制是否编号 和颜色同时显 示 (缺省), 只 显示编号, 或 只显示颜色.
注意区分图元
编号显示在图元的“ 热点”上. • 对于面或体,热点为图 形中心.
2
§3.1 实体模型与有限元模型
现今几乎所有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都用实体模型建模. 类似于 CAD,ANSYS以数学的方式表达结构的几何形状,用于在里 面填充节点和单元,还可以在几何模型边界上方便地施加载荷 . 但是, 几何实体模型并不参与有限元分析. 所有施加在几何 实体边界上的载荷或约束必须最终传递到有限元模型上(节点 或单元上)进行求解.

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几何模型

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几何模型

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几何模型
实习类型:操作性
实习要求:必修
一、上机目的
通过上机实践,熟悉ANSYS软件建模的过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学会简单的绘制几何图形的操作过程,学会布尔运算的基本操作。

二、上机内容
本实例是关于一个角托架的简单加载,线性静态结构分析问题,托架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如图1所示。

托架左上方的销孔被焊接固定,其右下角的销孔受到锥形的压力载苟,角托架的材料为A36优质钢。

因为角托架在Z方向的尺寸相对于其在X和Y方向的尺寸很小,并且压力载荷仅作用在x、y平面上,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分析为平面应力状态。

角托架的材料参数为:弹性模量E=30e6,泊松比μ=0.27。

图1 托架图
三、上机要求
1.绘制图1所示的几何图形;
2.要求几何模型上要显示出点、线、面的编号。

四、上机绘制的图像
几何图形
几何模型上的编号。

ansys工程实例(4经典例子)

ansys工程实例(4经典例子)

输气管道受力分析(ANSYS建模)任务和要求:按照输气管道的尺寸及载荷情况,要求在ANSYS中建模,完成整个静力学分析过程。

求出管壁的静力场分布。

要求完成问题分析、求解步骤、程序代码、结果描述和总结五部分。

所给的参数如下: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200Gpa; 泊松比0.26;外径R₁=0.6m;内径R₂=0.4m;壁厚t=0.2m。

输气管体内表面的最大冲击载荷P为1Mpa。

四.问题求解(一).问题分析由于管道沿长度方向的尺寸远大于管道的直径,在计算过程中忽略管道的端面效应,认为在其长度方向无应变产生,即可将该问题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选取管道横截面建立几何模型进行求解。

(二).求解步骤定义工作文件名选择Utility Menu→File→Chang Jobname 出现Change Jobname对话框,在[/FILNAM] Enter new jobname 输入栏中输入工作名LEILIN10074723,并将New log and eror file 设置为YES,单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定义单元类型1)选择Main Meun→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te命令,出现Element Type 对话框,单击[Add]按钮,出现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

2)在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复选框选择Strctural、Solid、Quad 8node 82,在Element type reference number输入栏中出入1,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3. 定义材料性能参数1)单击Main Meun→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出现Define Material Behavion 对话框。

选择依次选择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选项,出现Linear Isotropic Material Properties For Material Number 1对话框。

ANSYS上机实例实体圆柱体计算

ANSYS上机实例实体圆柱体计算
编号显示设置对话框
选择菜单Solution >Define Loads>A
pply>Structure>
Force/Moment O n Keypoints,载 荷分别如下:8 点承受Z方向集 中载荷Fz=5000 N和Y方向集中 载荷Fy=-5000N; 10点承受X方向 集中载荷Fx=50 00N;3点承受Z 方向集中载荷Fz =-5000N;6点 承受X方向集中 载荷Fx=-5000N。 施加载荷,如图 所示。
圆柱实体示意图
(1)选择单元类型 运行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弹出Element Types
对话框,如图所示。
由于12.0版本后对单元类型进行了 合并,之前的很多单元类型在12.0 以后在添加页面不见了,但是可以 用命令流的形式调用。格式如下:
圆柱实体示意图
(7)求解 选择Solution>Solve>Current LS, 开始计算,计算结束会弹出计算完毕对话框,单击Close。 关闭对话框计算完毕。
(8)后处理 运行 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 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运行DOF Solution>Displacement vector sum和 Stress>von Mises stress,分别显示圆柱体的位移和应力云图。
ET,1,45
单元类型对话框
然后单击Add,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窗口,如图所 示,选择SOLID45单元,单击OK。
单元类型库对话框
(2)设置材料属性 运行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

ansys上机报告

ansys上机报告

实验一:如图所示,使用ANSYS分析平面带孔平板,分析在均布载荷作用下板内的应力分布。

已知条件:F=20N/mm,L=200mm,b=100mm,圆孔半径r=20,圆心坐标为(100,50),E=200Gpa。

板的左端固定。

图1-1 带孔平板模型1.建立有限元模型1).建立工作目录并添加标题以Interactive 方式进入ANSYS,File菜单中设置工作文件名为Plane、标题为plane。

2).创建实体模型(1)创建矩形通过定义原点、板宽和板高定义矩形,其操作如下:GUI: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Areas > Rectangle > By 2Corners弹出Rectangle by 2 corners对话框(如图1-2所示),如图填写。

WPX 和WP Y表示左下角点坐标。

生成矩形如图1-3所示图1-2 生成矩形图1-3 矩形图1-5 生成圆面(2)生成圆面首先在矩形面上生成圆,然后挖去生成圆孔。

生成圆面得操作如下:GUI: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Areas > Circle > Solid Circle弹出Solid Circular Area对话框(如图1-4所示),依图输入圆面几何参数。

得到圆面如上图1-5所示。

下面通过布尔“减”操作生成圆孔,其操作如下:GUI:PreProcessor > Modeling > Operate > Booleans > Subtract > Areas先选择矩形面为Base Area ,单击OK 按钮,然后选择圆,单击OK 按钮。

布尔操作完毕之后,实体模型为带孔平板。

如图1-6所示图1-6 实体模型3).定义材料属性材料属性是与几何模型无关的本构关系,如弹性模量、密度等。

ANSYS经典实例汇集(共72个例子)

ANSYS经典实例汇集(共72个例子)
2
47.非线性分析考虑刚度退化 .............................................................................................237 48.一个圆形水池的静力分析 .............................................................................................238 49.ANSYS 中混凝土模式预应力模拟的算例......................................................................239 50.悬臂梁受重力作用发生大变形求其固有频率.............................................................241 51.循环对称结构模态分析.................................................................................................243 52.三角平台受谐波载荷作用的结构响应.........................................................................245 53.三角平台受一地震谱激励的应力分布和支反力.........................................................247 54.三角平台受时程载荷作用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过程.....................................................249 55.经典层合板理论.............................................................................................................251 56.定易圆轨迹的例子.......................................................................................................258 57.模拟门式刚架施工-单元生死...................................................................................258 58.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模型例子.......................................................................................261 59.在荷载步之间改变材料属性例子...............................................................................263 60.含预应力的特征值屈曲计算.......................................................................................264 61.振型叠加计算及工况组合例子...................................................................................266 62.柱子稳定分析算(预应力,特征值屈曲,初始缺陷)...........................................269 63. module MConcrete !混凝土模板 ............................................................................272 64.混凝土开裂实例.............................................................................................................280 65.螺栓网格划分...............................................................................................................281 66.自由液面的土石坝平面渗流分析...............................................................................282 67.导出刚度矩阵...............................................................................................................286 68.某混凝土拱坝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温度场仿真分析...............................................287 69.移动温度荷载计算.......................................................................................................294 70.SHSD 用于壳-实体装配实例 An .................................................................................296 71.ansys 显示-隐式-回弹分析实例 .........................................................................300 72.工况组合的经典例子...................................................................................................315

ansys第一次上机报告

ansys第一次上机报告

实验一实验报告一、题目图示折板上端固定,右侧受力F=1000N,该力均匀分布在边缘各节点上;板厚t=2mm,材料选用低碳钢,弹性模量E=210Gpa,μ=0.33.二、有限元分析的目的1、利用ANSYS构造实体模型;2、根据结构的特点及所受载荷的情况,确定所用单元类型;正确剖分网格并施加外界条件;3、绘制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图,给出最大应力和变形的位置及大小;并确定折板角点A处的应力和位移;4、研究网格密度对A处角点应力的影响;5、若在A处可用过渡圆角,研究A处圆角半径对A处角点应力的影响。

三、有限元模型的特点1.作业类型本作业属于平面应力分析类型2.单位制选择本作业选择N(牛),mm(毫米),MPa(兆帕)。

3.建模方法采用自顶向下的实体建模方法。

4.定义单元1)材料属性:EX=2.10E5MPa, PRXY=0.332)单元类型:在Preferences选Structural,Preprocessor>ElemmentType>Add/Edit/Delete中定义单元类型为Plane-82,K3设置为Plane strs w/thk3)实常数:THK=2mm5.划分网格在MeshTool下选SmartSize,拖动工具条进行网格密度设置,再用Mesh进行网格划分。

6.加载和约束过程四、以下网格划分用智能网格进行对比1、网格密度设置为“4”(单元数:200;节点数:981)时应力和位移图如下:2、网格密度设置为“3”(单元数:512;节点数:1641)时应力和位移图如下:应力图3、网格密度设置为“2”(单元数:769;节点数:2436)时应力和位移图如下:应力图对于不同网格尺寸下A点的应力和位移数据如下:由此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网格密度的增大,A点处应力也增大。

有限元的解出现了大的偏差,属于不正常情况,因A点是一个折点,属于应力奇异点。

六、A处圆角半径对A处角点应力的影响当A处圆角半径为4mm(智能网格划分的网格密度为“3”)时,A点应力图如下:当A处圆角半径为6mm(智能网格划分的网格密度为“3”)时,A点应力图如下:当A处圆角半径为7mm(智能网格划分的网格密度为“3”)时,A点应力图如下:对于不同圆角半径下A点的应力数据如下由此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A处圆角半径的增大,A点处的角点应力随着减小。

(完整word版)ansys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ansys实验报告

有限元上机实验报告姓名柏小娜学号0901510401实验一一 已知条件简支梁如图所示,截面为矩形,高度h=200mm ,长度L=1000mm ,厚度t=10mm 。

上边承受均布载荷,集度q=1N/mm 2,材料的E=206GPa ,μ=0.29。

平面应力模型。

X 方向正应力的弹性力学理论解如下:)534()4(622223-+-=h y h y q y x L h q x σ二 实验目的和要求(1)在Ansys 软件中用有限元法探索整个梁上x σ,y σ的分布规律。

(2)计算下边中点正应力x σ的最大值;对单元网格逐步加密,把x σ的计算值与理论解对比,考察有限元解的收敛性。

(3)针对上述力学模型,对比三节点三角形平面单元和4节点四边形平面等参元的求解精度。

三 实验过程概述(1) 定义文件名(2) 根据要求建立模型:建立长度为1m ,外径为0.2m ,平行四边行区域 (3) 设置单元类型、属性及厚度,选择材料属性: (4) 离散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5) 施加位移约束 (6) 施加载荷(7) 提交计算求解及后处理 (8) 分析结果四 实验内容分析(1)根据计算得到应力云图,分析本简支梁模型应力分布情况和规律。

主要考察x σ和y σ,并分析有限元解与理论解的差异。

由图1看出沿X 方向的应力呈带状分布,大小由中间向上下底面递增,上下底面应力方向相反。

由图2看出应力大小是由两侧向中间递增的,得到X 方向上最大应力就在下部中点,为0.1868 MPa 。

根据理论公式求的的最大应力值为0.1895MPa 。

由结果可知,有限元解与理论值非常接近。

由图3看出Y 的方向应力基本相等,应力主要分布在两侧节点处。

图 1 以矩形单元为有限元模型时计算得出的X 方向应力云图图 2 以矩形单元为有限元模型时计算得出的底线上各点x 方向应力图(2)对照理论解,对最大应力点的x σ应力收敛过程进行分析。

列出各次计算应力及其误差的表格,绘制误差-计算次数曲线,并进行分析说明。

ANSYS模态分析教程及实例讲解

ANSYS模态分析教程及实例讲解

结构动态特性的改善方法
增加结构阻尼
通过增加结构阻尼,可以有效地吸收和消耗振动能量,减小结构 的振动幅值和响应时间。
优化结构布局
通过合理地布置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分布,可以改善结构的动 态特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加强关键部位
对于关键部位,应加强其刚度和稳定性,以减小其对整体结构的振 动影响。
ansys模态分析教程及实例讲解
目 录
• 引言 • ANSYS模态分析基础 • ANSYS模态分析实例 • 模态分析结果解读 • 模态分析的优化设计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的和背景
01
了解模态分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价值,如预测结构的振动特性、 优化设计等。
02
掌握ANSYS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
挑战
未来模态分析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处理大规模复杂结构 、模拟真实环境下的动力学行为以及提高分析的实时性 。随着结构尺寸和复杂性的增加,如何高效地处理大规 模有限元模型和计算海量数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 时,为了更准确地模拟实际工况下的结构动力学行为, 需要发展更加逼真的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设置方法。此 外,提高模态分析的实时性对于一些实时监测和反馈控 制的应用场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模态分析基于振动理论,将复杂结构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模态,每个模态具有 特定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模态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结构的动态行为,预测结构的振动响应,优化结构设 计。
模态分析的步骤
建立模型
施加约束
求解
结果分析
根据实际结构建立有限 元模型,包括几何形状、 材料属性、连接方式等。
根据实际工况,对模型 施加约束条件,如固定

ANSYS经典应用实例(入门和提高好帮手)

ANSYS经典应用实例(入门和提高好帮手)

ANSYS经典应用实例(入门和提高好帮手)第5章ANSYS静力分析实例中南大学5.1 结构静力学分析中用到的单元ANSYS软件中结构静力分析用来分析由于稳态外载荷引起的系统或部件的位移、应变、应力和力。

稳态外载荷包括稳定的惯性力如重力、旋转件所受的离心力和能够等效为静载荷的随时间变化的载荷。

这种分析类型有很广泛的应用如确定确定结构应力集中程度预测结构最大应力等。

类别形状和特性单元类型1. 杆普通LINK1,LINK8双线性LINK102. 梁普通BEAM3,BEAM4截面渐变BEAM54,BEAM44塑性BEAM23,BEAM24考虑剪切变形BEAM188,BEAM189第5章ANSYS静力分析实例中南大学类别形状和特性单元类型3. 管普通PIPE16PIPE17PIPE18浸入PIPE59塑性PIPE20PIPE604. 二维实体三角形PLANE2四边形PLANE42PLANE82PLANE182超弹性单元HYPER84HYPER56HYPER74粘弹性VISCO88大应变VISO106VISO108谐单元PLANE83PLANE25P单元PLANE145PLANE146第5章ANSYS静力分析实例中南大学类别形状和特性单元类型5. 三维实体块SOLID45SOLID95SOLID73SOLID185四面体SOLID92SOLID72层SOLID46各向异性SOLID64SOLID65超弹性单元HYPER86HYPER58HYPER158粘弹性VISO89大应变VISO107P单元SOLID147SOLID1486. 壳四边形SHELL93SHELL63SHELL41SHELL43SHELL181轴对称SHELL51SHELL61层SHELL91SHELL99剪切板SHELL28P单元SHELL150第5章ANSYS静力分析实例中南大学类别形状和特性单元类型7. 接触单元面面TARGET169TARGET170SURF171SURF172SURF173点面SURF174点点CONTAC48CONTAC49 刚性表面CONTAC12CONTAC52CONTAC268. 专业单元弹簧COMBIN14COMBIN39COMBIN40质量MASS21控制单元COMBIN37表面效应单元SURF19SURF22SURF153SURF154铰COMBIN7线性激发器LINK11矩阵MATRIX27MATRIX50第5章ANSYS静力分析实例中南大学类别形状和特性单元类型9. 耦合场声学TARGET169TARGET170SURF171SURF172SURF173 压电热应力SURF174磁结构CONTAC48CONTAC49流体结构CONTAC12CONTAC52CONTAC26第5章ANSYS静力分析实例中南大学5.2 结构静力学分析的类型静力分析线性静力分析非线性静力分析非线性静力分析允许有大变形、蠕变、应力刚化、接触单元、超弹性单元等。

ANSYS实验上机实例

ANSYS实验上机实例
Exercise
2012-5-16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七(活塞受力分析)
计算结果
Exercise
2012-5-16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八(模态分析)
Exercise
问题描述
上图所示为一个模型飞机的机翼。机翼沿长度方向轮廓一致,其轮廓 由直线和样条线定义。机翼一端固定在机体上,另一端为悬空自由端, 且机翼由低密度聚乙烯制成,试分析该结构的模态。 有关材料参数为:弹性模量E=38×103psi,泊松比为0.3,密度为 1.033×10-3slug/in3。
2012-5-16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二(光盘分析)
进入ANSYS 程序 →ANSYS 生成几何模型
创建矩形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Areas →Circle →Annulus 输入如下数值:X=0,Y=0,Rad1=0.12, Rad2=0.015→APPLY
施加约束结果
2012-5-16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八(模态分析)
Exercise
模态计算结果
2012-5-16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八(模态分析)
2012-5-16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二(光盘分析)
Exercise
计算结果
总变形图
Von Mises等效应力图 径向应力分布图
2012-5-16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三(齿轮建模问题)
Exercise

ANSYS实验分析报告

ANSYS实验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实例一和实例二建模过程遵从ansys的基本建模步骤:(1)建立有限元模型在ANSY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主要步骤:①建立或导入几何模型②定义材料属性③划分网格建立有限元模型(2)施加载荷并求解在ANSYS中施加载荷及求解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主要步骤:①定义约束②施加载荷③设置分析选项并求解(3)查看分析结果在ANSYS中查看分析结果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2个主要步骤:①查看分析结果②检验分析结果(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实例分析一:例一所要分析的问题是平面带孔平板在均布载荷作用下板内的应力情况分布。

实例类型为ANSYS结构分析,分析类型为线性静力分析。

通过在ansys中基本的实体建模操作,布尔运算和网格细化,施加均布载荷,到最后的求解,方可得到显示变形后形状和应力等值线图、单元信息列表等等结果。

下面查看分析结果,对于静力分析主要是模型位移及等效应力等值线图或者节点结果数据列表。

模型变形图如下所示:最大变形量图如下所示:等效应力等值线图如下所示:列表显示位移结果数据如下所示:列表显示节点应力值如下所示:实例分析二:例二所要分析的问题是大坝在约束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情况。

实例类型为ANSYS结构分析,分析类型为线性静力分析。

通过在ansys中基本的实体建模操作,网格划分,施加载荷,到最后的求解,方可得到显示变形后形状和应力等值线图等结果。

下面查看分析结果,对于静力分析主要是模型位移及等效应力等值线图或者节点结果数据列表。

模型变形图如下所示:最大变形量图如下所示:等效应力等值线图如下所示:列表显示位移结果数据如下所示:列表显示节点应力值如下所示:以下是两个结构的*.log文件:Plane:/BATCH/COM,ANSYS RELEASE 12.0.1UP20090415 17:04:30 03/24/2011 /CWD,'E:\Ansys.work\3-24-plane'/TITLE,plane/REPLOT!*/NOPR/PMETH,OFF,0KEYW,PR_SET,1KEYW,PR_STRUC,1KEYW,PR_FLUID,0KEYW,PR_MULTI,0/GO!*/COM,/COM,Preferences for GUI filteringhave been set to display:/COM, Structural!*/PREP7!*ET,1,PLANE82!*KEYOPT,1,3,3KEYOPT,1,5,0KEYOPT,1,6,0!*!*MPTEMP,,,,,,,,MPTEMP,1,0MPDATA,EX,1,,2e5MPDATA,PRXY,1,,0.3!*R,1,20,!*SAVEFINISH/SOLFINISH/PREP7 BLC4,0,0,200,100CYL4,100,50,20 ASBA, 1, 2 SAVEAESIZE,ALL,20, TYPE, 1MAT, 1REAL, 1 ESYS, 0 SECNUM,!*MSHAPE,0,2DMSHKEY,0!*CM,_Y,AREAASEL, , , , 3 CM,_Y1,AREACHKMSH,'AREA' CMSEL,S,_Y!*AMESH,_Y1!*CMDELE,_YCMDELE,_Y1CMDELE,_Y2!*SAVEFINISH/SOL!*ANTYPE,0FLST,2,1,4,ORDE,1 FITEM,2,4!*/GODL,P51X, ,ALL,0FLST,2,1,4,ORDE,1 FITEM,2,2/GO!*SFL,P51X,PRES,-1,/STATUS,SOLUSOLVEFINISH/POST1PLDISP,0!*/EFACET,1PLNSOL, U,SUM, 0,1.0/RGB,INDEX,100,100,100, 0 /RGB,INDEX, 80, 80, 80,13 /RGB,INDEX, 60, 60, 60,14 /RGB,INDEX, 0, 0, 0,15/REPLOTFINISH! /EXIT,ALLDam:/BATCH/COM,ANSYS RELEASE 12.0.1UP20090415 20:54:59 03/24/2011 /TITLE,dam_fenxi!*/NOPR/PMETH,OFF,0KEYW,PR_SET,1KEYW,PR_STRUC,1KEYW,PR_FLUID,0KEYW,PR_MULTI,0/GO!*/COM,/COM,Preferences for GUI filteringhave been set to display:/COM, Structural!*/PREP7!*ET,1,PLANE42!*KEYOPT,1,1,0KEYOPT,1,2,0KEYOPT,1,3,2KEYOPT,1,5,0KEYOPT,1,6,0!*!* MPTEMP,,,,,,,,MPTEMP,1,0MPDATA,EX,1,,2.1e11 MPDATA,PRXY,1,,0.3SAVEK,1,0,0,,K,2,1,0,,K,3,1,5,,K,4,0.45,5,,FLST,2,4,3FITEM,2,1FITEM,2,2FITEM,2,3FITEM,2,4A,P51XFLST,5,2,4,ORDE,2 FITEM,5,1FITEM,5,3CM,_Y,LINELSEL, , , ,P51XCM,_Y1,LINECMSEL,,_Y!*LESIZE,_Y1, , ,15, , , , ,1 !*FLST,5,2,4,ORDE,2 FITEM,5,2FITEM,5,4CM,_Y,LINELSEL, , , ,P51XCM,_Y1,LINECMSEL,,_Y!*LESIZE,_Y1, , ,20, , , , ,1!*TYPE, 1MAT, 1REAL,ESYS, 0SECNUM,!*MSHAPE,0,2DMSHKEY,1!*CM,_Y,AREAASEL, , , , 1CM,_Y1,AREACHKMSH,'AREA'CMSEL,S,_Y!*AMESH,_Y1!*CMDELE,_YCMDELE,_Y1CMDELE,_Y2!*SAVE*DEL,_FNCNAME*DEL,_FNCMTID*DEL,_FNCCSYS*SET,_FNCNAME,'dam'*SET,_FNCCSYS,0! /INPUT,dam.func,,,1*DIM,%_FNCNAME%,TABLE,6,3,1,,,,%_FNCCSYS% !! Begin of equation: 1000*{X}*SET,%_FNCNAME%(0,0,1), 0.0, -999*SET,%_FNCNAME%(2,0,1), 0.0*SET,%_FNCNAME%(3,0,1), 0.0*SET,%_FNCNAME%(4,0,1), 0.0*SET,%_FNCNAME%(5,0,1), 0.0*SET,%_FNCNAME%(6,0,1), 0.0*SET,%_FNCNAME%(0,1,1), 1.0, -1, 0, 1000, 0, 0, 2*SET,%_FNCNAME%(0,2,1), 0.0, -2, 0, 1, -1, 3, 2 *SET,%_FNCNAME%(0,3,1), 0, 99, 0, 1, -2, 0, 0! End of equation: 1000*{X}!-->FINISH/SOLFLST,2,1,4,ORDE,1FITEM,2,4/GO!*!*SFL,P51X,PRES, %DAM%FLST,2,1,4,ORDE,1FITEM,2,1!*/GODL,P51X, ,ALL,0FLST,2,1,4,ORDE,1FITEM,2,2!*/GODL,P51X, ,ALL,0/STATUS,SOLUSOLVEFINISH/POST1PLDISP,1!*/EFACET,1PLNSOL, U,SUM, 0,1.0!*/EFACET,1PLNSOL, S,EQV, 0,1.0PLNSOL,S,EQV!*ANCNTR,10,0.5PLNSOL,U,SUM!*ANCNTR,10,0.5!*PRNSOL,U,COMPPRRSOL,FINISH! /EXIT,ALL。

ANSYS上机操作指南及大作业

ANSYS上机操作指南及大作业

“有限元基础”本科生课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上机操作指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动力工程系2012年12月目录Project1 简支梁的变形分析 (1)Project2 坝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受力分析 (3)Project3 受内压作用的球体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5)Project4 受热载荷作用的厚壁圆筒的有限元建模与温度场求解 (7)Project5 超静定桁架的有限元求解 (9)Project6 超静定梁的有限元求解 (11)Project7 平板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 (13)大作业题目 (15)Project1 梁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计算分析模型如图1-1 所示, 习题文件名: beam。

NOTE: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截面分别进行计算。

梁承受均布载荷:1.0e5 Pa图1-1梁的计算分析模型梁截面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截面(单位:m):矩形截面:圆截面:工字形截面:B=, H= R= w1=,w2=,w3=,t1=,t2=,t3=进入ANSYS程序→File →change directory→选择工作目录File →change Jobname→输入分析文件名:beam设置计算类型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选择Structural → OK选择单元类型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Beam 2 node 188 →OK (back to Element Types window)→Close (the Element Type window)定义材料参数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Elastic→Isotropic→input EX:, PRXY:→ OK定义截面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Sections →Beam →Common Sectns→分别定义矩形截面、圆截面和工字形截面:矩形截面:ID=1,B=,H= →Apply →圆截面:ID=2,R= →Apply →工字形截面:ID=3,w1=,w2=,w3=,t1=,t2=,t3=→OK生成几何模型生成特征点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Keypoints →In Active CS→依次输入三个点的坐标:input:1(0,0),2(10,0),3(5,1)→OK生成梁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Lines →lines →Straight lines →连接两个特征点,1(0,0),2(10,0) →OK网格划分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Mesh Attributes→Picked lines →OK→选择: SECT:1(根据所计算的梁的截面选择编号);Pick Orientation Keypoint(s):YES →拾取:3#特征点(5,1) →OK→Mesh Tool →Size Controls) lines: Set →Pick All(in Picking Menu) →input NDIV:5→OK (back to Mesh Tool window) → Mesh →Pick All(in Picking Menu) → Close (the Mesh Tool window)模型施加约束最左端节点加约束ANSYS Main Menu: Solution→Define Loads →Apply→Structural →Displacement → On Nodes→pick the node at (0,0) → OK→select UX, UY,UZ,ROTX → OK最右端节点加约束ANSYS Main Menu: Solution→Define Loads →Apply→Structural →Displacement → On Nodes→pick the node at (10,0) → OK→select UY,UZ,ROTX → OK施加y方向的载荷ANSYS Main Menu: Solution→Define Loads →Apply→Structural →Pressure→On Beams→Pick All→VALI:100000 → OK分析计算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OK(to close the solve Current Load Step window) →OK结果显示ANSYS 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Deformed Shape…→select Def + Undeformed→OK (back to Plot Results window) →Contour Plot→Nodal Solu →select: DOF solution, UY, Def + Undeformed , Rotation, ROTZ ,Def + Undeformed →OK退出系统ANSYS Utility Menu: File→ Exit →Save Everything→OKProject2 坝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应力应变分析计算分析模型如图2-1 所示, 习题文件名: dam 。

ansys幕墙应用实例03

ansys幕墙应用实例03

石材计算:一、按规范计算过程:验算裙楼分格尺寸为1000mm ×700×30mm 的花岗岩石材板块(5.5m 处): 风荷载计算:风荷载标准值:k ω=2.5kN/m 2风荷载设计值:ω=1.4k ω=1.4×2.5=3.5kN/m 2地震作用标准值:A G a q k E Ek /max β==5.0×0.08×0.84=0.336 kN/m 2 地震作用设计值:k E E q q γ==1.3×0.336=0.4368kN/m 2荷载作用组合标准值:S ′=Ek k q 5.00.1+ω=1.0×2.5+0.5×0.4368=2.718 kN/m 2荷载作用组合设计值:S =E q 5.00.1+ω=1.0×3.5+0.5×0.4368=3.719 kN/m 2石材面板与骨架采用点式连接,采用四个支点(1)石材面板抗弯强度验算近似为四角支撑板计算:a/b=0.7,查表得弯矩系数m=0.1383226t mSb o =σ 21222-3/721.315.20.8/429.303100010719.31383.06mm N f mm N g ==<=××××= 所以,30厚石材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石材面板背栓处剪应力验算:)]tan (cos /[2ααπβτ⋅+×=h D h n qba22-3125257.0/14.325425.1700100010719.3)(×+×××××××==0.5572/mm N 22/3.40.8mm N f g 1.86==< 故石材面板抗剪应力满足要求。

二、ansys 计算过程:计算依据:板块尺寸:1000×700×30mm材料特性:E=0.8e5 N/mm 2 ν=0.125 γ=2.8e-5 N/mm 3 铝板荷载条件:石材上的荷载组合设计值S =3.719 e-3 N/mm 2用于强度计算建模: 建模说明:1.采用shell63单元模拟石材面板(适用于较大的石材板块,板块太小建议用实体模型,因为已经不再是薄壳面板了)2.支撑条件为四点支撑(均约束xyz 平动,考虑实际情况每个背栓约束的情况是一致的,故在此做统一处理)。

ANSYS实例分析75道(含结果)

ANSYS实例分析75道(含结果)

【ANSYS 算例】3.4.2(1) 基于图形界面的桁架桥梁结构分析(step by step)下面以一个简单桁架桥梁为例,以展示有限元分析的全过程。

背景素材选自位于密执安的"Old North Park Bridge" (1904 - 1988),见图3-22。

该桁架桥由型钢组成,顶梁及侧梁,桥身弦杆,底梁分别采用3种不同型号的型钢,结构参数见表3-6。

桥长L=32m,桥高H=5.5m 。

桥身由8段桁架组成,每段长4m 。

该桥梁可以通行卡车,若这里仅考虑卡车位于桥梁中间位置,假设卡车的质量为4000kg ,若取一半的模型,可以将卡车对桥梁的作用力简化为P 1 ,P 2和P 3 ,其中P 1= P 3=5000 N, P 2=10000N ,见图3-23。

图3-22位于密执安的"Old North Park Bridge" (1904 - 1988)图3-23 桥梁的简化平面模型(取桥梁的一半)表3-6 桥梁结构中各种构件的几何性能参数构件 惯性矩m 4 横截面积m 2顶梁及侧梁(Beam1) 643.8310m -⨯322.1910m -⨯ 桥身弦梁(Beam2) 61.8710-⨯31.18510-⨯ 底梁(Beam3)68.4710-⨯ 33.03110-⨯解答 以下为基于ANSYS 图形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 , GUI)的菜单操作流程。

(1) 进入ANSYS (设定工作目录和工作文件)程序 → ANSYS → ANSYS Interactive → Working directory (设置工作目录)→ Initial jobname (设置工作文件名):TrussBridge → Run → OK(2) 设置计算类型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 → Structural → OK(3) 定义单元类型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 Add…→ Beam: 2d elastic 3 → OK(返回到Element Types窗口)→ Close(4) 定义实常数以确定梁单元的截面参数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Real Constants…→ Add/Edit/Delete → Add…→ select Type 1 Beam 3 → OK → input Real Constants Set No. : 1 , AREA: 2.19E-3,Izz: 3.83e-6(1号实常数用于顶梁和侧梁) → Apply → input Real Constants Set No. : 2 , AREA: 1.185E-3,Izz: 1.87E-6 (2号实常数用于弦杆) → Apply → input Real Constants Set No. : 3, AREA: 3.031E-3,Izz: 8.47E-6 (3号实常数用于底梁) → OK (back to Real Constants window) →Close(the Real Constants window) (5) 定义材料参数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 → Structural → Linear → Elastic → Isotropic → input EX: 2.1e11, PRXY: 0.3(定义泊松比及弹性模量) → OK → Density (定义材料密度) →input DENS: 7800, → OK → Close(关闭材料定义窗口)(6) 构造桁架桥模型生成桥体几何模型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Keypoints → In Active CS → NPT Keypoint number:1,X,Y,Z Location in active CS:0,0 → Apply →同样输入其余15个特征点坐标(最左端为起始点,坐标分别为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4,5.5), (8,5.5), (12,5.5), (16.5.5), (20,5.5), (24,5.5), (28,5.5))→Lines →Lines →Straight Line →依次分别连接特征点→ OK网格划分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eshing → Mesh Attributes → Picked Lines →选择桥顶梁及侧梁→ OK → select REAL: 1, TYPE: 1 → Apply →选择桥体弦杆→ OK → select REAL: 2, TYPE: 1 → Apply →选择桥底梁→ OK → select REAL: 3, TYPE:1 → OK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Meshing → MeshTool →位于Size Controls下的Lines:Set → Element Size on Picked → Pick all → Apply → NDIV:1 → OK → Mesh → Lines → Pick all → OK (划分网格) (7) 模型加约束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 On Nodes →选取桥身左端节点→ OK → select Lab2: All DOF(施加全部约束)→ Apply →选取桥身右端节点→ OK → select Lab2: UY(施加Y方向约束)→ OK(8) 施加载荷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 Force/Moment → On Keypoints →选取底梁上卡车两侧关键点(X坐标为12及20)→ OK → select Lab: FY,Value: -5000 → Apply →选取底梁上卡车中部关键点(X坐标为16)→ OK → select Lab: FY,Value: -10000 → OK →ANSYS Utility Menu:→ Select → Everything(9) 计算分析ANSYS Main Menu:Solution → Solve → Current LS → OK(10) 结果显示ANSYS 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 → Plot Results → Deformed shape → Def shape only →OK(返回到Plot Results)→ Contour Plot → Nodal Solu → DOF Solution, Y-Component of Displacement → OK(显示Y方向位移UY)(见图3-24(a))定义线性单元I节点的轴力ANSYS 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Element Table → Define Table →Add →Lab: [bar_I], By sequence num: [SMISC,1] → OK → Close定义线性单元J节点的轴力ANSYS 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Element Table → Define Table →Add →Lab: [bar_J], By sequence num: [SMISC,1] → OK → Close画出线性单元的受力图(见图3-24(b))ANSYS Main Menu → General Postproc → Plot Results → Contour Plot → Line Elem Res →LabI: [ bar_I], LabJ: [ bar_J], Fact: [1] → OK(11) 退出系统ANSYS Utility Menu:File → Exit → Save Everything → OK(a)桥梁中部最大挠度值为0.003 374m (b)桥梁中部轴力最大值为25 380N图3.24 桁架桥挠度UY以及单元轴力计算结果【ANSYS算例】3.4.2(2) 基于命令流方式的桁架桥梁结构分析!%%%%% [ANSYS算例]3.4.2(2) %%%%% begin %%%%%%!------注:命令流中的符号$,可将多行命令流写成一行------/prep7 !进入前处理/PLOPTS,DATE,0 !设置不显示日期和时间!=====设置单元和材料ET,1,BEAM3 !定义单元类型R,1,2.19E-3,3.83e-6, , , , , !定义1号实常数用于顶梁侧梁R,2,1.185E-3,1.87e-6,0,0,0,0, !定义2号实常数用于弦杆R,3,3.031E-3,8.47E-6,0,0,0,0, !定义3号实常数用于底梁MP,EX,1,2.1E11 !定义材料弹性模量MP,PRXY,1,0.30 !定义材料泊松比MP,DENS,1,,7800 !定义材料密度!-----定义几何关键点K,1,0,0,, $ K,2,4,0,, $ K,3,8,0,, $K,4,12,0,, $K,5,16,0,, $K,6,20,0,, $K,7,24,0,, $K,8,28,0,, $K,9,32,0,, $K,10,4,5.5,, $K,11,8,5.5,, $K,12,12,5.5,, $K,13,16,5.5,, $K,14,20,5.5,, $K,15,24,5.5,, $K,16,28,5.5,,!-----通过几何点生成桥底梁的线L,1,2 $L,2,3 $L,3,4 $L,4,5 $L,5,6 $L,6,7 $L,7,8 $L,8,9!------生成桥顶梁和侧梁的线L,9,16 $L,15,16 $L,14,15 $L,13,14 $L,12,13 $L,11,12 $L,10,11 $L,1,10!------生成桥身弦杆的线L,2,10 $L,3,10 $L,3,11 $L,4,11 $L,4,12 $L,4,13 $L,5,13 $L,6,13 $L,6,14 $L,6,15 $L,7,15 $L,7,16 $L,8,16!------选择桥顶梁和侧梁指定单元属性LSEL,S,,,9,16,1,LATT,1,1,1,,,,!-----选择桥身弦杆指定单元属性LSEL,S,,,17,29,1,LATT,1,2,1,,,,!-----选择桥底梁指定单元属性LSEL,S,,,1,8,1,LATT,1,3,1,,,,!------划分网格AllSEL,all !再恢复选择所有对象LESIZE,all,,,1,,,,,1 !对所有对象进行单元划分前的分段设置LMESH,all !对所有几何线进行单元划分!=====在求解模块中,施加位移约束、外力,进行求解/soluNSEL,S,LOC,X,0 !根据几何位置选择节点D,all,,,,,,ALL,,,,, !对所选择的节点施加位移约束AllSEL,all !再恢复选择所有对象NSEL,S,LOC,X,32 !根据几何位置选择节点D,all,,,,,,,UY,,,, !对所选择的节点施加位移约束ALLSEL,all !再恢复选择所有对象!------基于几何关键点施加载荷FK,4,FY,-5000 $FK,6,FY,-5000 $FK,5,FY,-10000/replot !重画图形Allsel,all !选择所有信息(包括所有节点、单元和载荷等)solve !求解!=====进入一般的后处理模块/post1 !后处理PLNSOL, U,Y, 0,1.0 !显示Y方向位移PLNSOL, U,X, 0,1.0 !显示X方向位移!------显示线单元轴力------ETABLE,bar_I,SMISC, 1ETABLE,bar_J,SMISC, 1PLLS,BAR_I,BAR_J,0.5,1 !画出轴力图finish !结束!%%%%% [ANSYS算例]3.4.2(2) %%%%% end %%%%%%【ANSYS算例】3.2.5(3) 四杆桁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下面针对【典型例题】3.2.5(1)的问题,在ANSYS平台上,完成相应的力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加载荷和约束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七(活塞受力分析)

计算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THE END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问题描述

上图所示为蒸气轮机连杆的几何模型,连杆的厚度为0.5m,在小头孔 的内侧90度范围内承受P=1000Pa的面载荷作用,利用有限元分析该 连杆的受力状态,连杆的材料属性为弹性模量E=3×107Pa,泊松比为 0.3,密度为7800kg/m3。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五(连杆受力分析)

不同类型单元连接处单元转换结果 (20node95 to 10node92)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六(对称性及分割问题)

施加载荷和约束后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六(对称性及分割问题)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二(光盘分析)

设定单元类型

Exercise
单元类型plan42,定义Option K3设为plane strs w/thk,设 定实常数RealConstants中加入厚度常数1.2e-3m.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二(光盘分析)

计算结果
Exercise
总变形图
Von Mises等效应力图 径向应力分布图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三(齿轮建模问题)
Exercise

问题描述

上图所示为一个直齿轮的结构示意图,结构参数为模数m=6、齿数 z=28。建立有限元模型。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2-6-29
ANSYS实例二(光盘分析)

进入ANSYS 程序 →ANSYS 生成几何模型

Exercise
创建矩形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Areas →Circle →Annulus 输入如下数值:X=0,Y=0,Rad1=0.12, Rad2=0.015→APPLY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四(平面应力对称性问题)

建立模型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四(平面应力对称性问题)

划分网格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四(平面应力对称性问题)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一(连接板建模)

将工作平面转换到极坐标下,创建圆孔

Exercise


Workplane →Display →WPSetting.选择POLAR为工作平面。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Circle →SolidCircle,输 入圆心为(0,0),半径为1。 平移工作平面原点至右侧矩形底边的中点上,操作为: Workplane →Offset WP to Keypoints,选择右侧矩形底边上的 左右两点。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Circle →SolidCircle,输 入圆心为(0,0),半径为1。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一(连接板建模)

进入ANSYS 程序 →ANSYS 生成几何模型

Exercise
创建矩形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Areas →Rectangle →By Dimension 输入如下数值:X1=0,X2=6,Y1=-1,Y2=1 →APPLY 输入第二个矩形的坐标数值: X1=4,X2=6,Y1=-1,Y2=-3 →OK

建立模型步骤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五(连杆受力分析)

建立模型(续)、划分网格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五(连杆受力分析)

施加载荷和约束
Exercise
械工程系

约束和载荷施加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四(平面应力对称性问题)

计算变形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四(平面应力对称性问题)

计算变形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设定每段线段划分10份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二(光盘分析)

施加约束
切换坐标至总体柱坐标,把所有节点变换到总体柱坐标下 使用Select工具,选择Node →By Location →X →0.0075 →Aplly. 选择内孔所有节点。 (在柱坐标系下,X代表径向,Y代表周向)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2-6-29
ANSYS实例六(对称性及分割问题)

建立模型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六(对称性及分割问题)

划分网格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六(对称性及分割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2-6-29
ANSYS实例七(活塞受力分析)

导入IGS模型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七(活塞受力分析)

划分网格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七(活塞受力分析)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一(连接板建模)

将面积布尔运算加为一体

Exercise
Preprocessor →Modeling →Operate →AddAreas,选择pick All.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Line Fillet. 选择标号为 L17和L18的线段,并设置半径为0.4。 创建过渡圆弧面积,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Areas →Arbitray →By Lines.选择小圆弧及与其相交的两直线。 Preprocessor →Modeling →Operate →AddAreas,选择pick All.

求解结果(1/16结构)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六(对称性及分割问题)

求解结果(结构扩展)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七(活塞受力分析)
Exercise

问题描述

上图所示为汽车活塞的几何模型,在Pro/E中已经建立模型。在活塞 顶部承受P=1000N的面载荷作用,利用有限元分析该活塞的受力状 态,连杆的材料属性为弹性模量E=2.06×1011Pa,泊松比为0.3,密 度为7900kg/m3。
ANSYS实例五(连杆受力分析)

计算结果
Exercise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六(对称性及分割问题)
Exercise

问题描述

上图所示为轮子的2D平面图,其中列出了该轮的基本尺寸(单位为英 寸),中间筋板上的孔有8个,圆周均布。现要分析该轮仅承受Z轴旋 转角速度作用下,轮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已知角速度ω=525rad/s, 材料属性为弹性模量E=30×10^6Psi,泊松比为0.3,密度为 0.00073lb/in^3。

创建补丁面积,并布尔相加



2012-6-29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ANSYS实例一(连接板建模)

创建圆孔,两个小圆孔

Exercise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Circle →SolidCircle,输入圆 心为(0,0),半径为0.4。 将工作平面原点移至总体总标系原点,Workplane →Offset WP to →Global Origin。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Circle →SolidCircle,输入圆 心为(0,0),半径为0.4。 Preprocessor →Modeling →Operate →Subtract → Areas,先选取 矩形面,点击APPLY,再选取两个小圆,点击O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