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word完整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

但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与外国的对比.发现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

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

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

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

(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

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

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成为了各界的关注焦点,人们对基础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

本文将从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课程改革的推进显著。

国家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

这个改革方向的确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但是一些学校在贯彻时仍存在难题,如改革的速度不够快,缺乏足够的教师培训等。

另外,评价制度的改革也初见成效。

这些改革在考试压力和教育质量之间寻求平衡。

例如,一些地区开始试行综合素质评价,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但是,由于传统的升学评价制度根深蒂固,这些改革需要更长时间来推动。

再者,教学模式的创新逐渐受到重视。

以往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正逐渐变为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一些先进的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在普遍推广时仍面临着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

二、教育改革的未来趋势基于当前的形势和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到教育改革的未来几个趋势。

首先,发展幼儿教育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而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遍规模小、师资力量不足等。

因此,加强幼儿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数字化教育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虚拟实验室、网络课程等创新形式将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然而,数字化教育需注意平衡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避免盲目追求技术而忽视教育的本质。

另外,跨学科教育的发展也备受期待。

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单一学科的教学将不再是主流。

跨学科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最后,品德教育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成为了当务之急。

学校应该通过教育改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状与变化: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析

现状与变化: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析

现状与变化: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析孙绵涛于江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强调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校教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弊端是,仅仅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对象和客体,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和束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起步、兴起与发展、全面深化、创新与科学发展四个阶段。

经历了这四个阶段以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管理课程政策改革现状变化趋势作者简介:孙绵涛,哲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基本理论、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行政和教育效能;于江,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8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的一次巨大转折,它把我国带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阶段。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上,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化上,从一元文化转为多元文化。

从此,我国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变革的社会更是需要教育作出迅速的应对,教育必须为变革的社会培养一代新人。

基于对教育功能的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由于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学校从注重强调应试教育向强调素质教育转变,从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合格公民转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备受关注。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一)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

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涵盖了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传统的学科界限逐渐被打破,课程内容朝着整合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课程内容不断优化,删减陈旧、繁琐的知识,增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具有时代性的内容,让学生所学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强调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灵活的课程安排、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路径。

例如,采用分层教学、走班制等模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

(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线课程、教育软件、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学习空间。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开展实验课程、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一)教育资源不均衡尽管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投入不断加大,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仍然存在。

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资源等方面相对薄弱,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效果。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很多变化和发展,我们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知识型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学习能力素养以及创新精神素养等。

这些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注重实践教育其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是注重实践教育。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注重实践教育,并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三、个性化教育另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是个性化教育。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传统的集体式教育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因此,个性化教育成为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跨学科整合最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是跨学科整合。

传统的学科之间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而缺乏交叉融合。

跨学科整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交叉应用能力。

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注重跨学科整合,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实践教育,个性化教育以及跨学科整合。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教育环境的不断变革和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分析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目的以及主要方向,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回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后,将重点探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包括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评价体系的完善与优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也期望能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回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史诗。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时代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进步。

回顾历程,我们可以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改革,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开始逐步走向多元化和现代化。

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提倡素质教育。

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跨学科学习,提倡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几十年的改革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终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显著成效,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精选文档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精选文档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 转型 概念重建: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课程改革的实质:重建“学校文化”
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 转型 (一)纲要明示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体
现了课程政策的转型
●课程政策的转型:“ 三级课程管理”
美国斯坦福大学最新提出的公式: 成功=20%(IQ)+40%(EQ)+40%(SQ)。 SQ——Speed Quotient 是“大脑运转效率商数”的英文简称即为 “速商”,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大脑在单 位时间内对外界信息的摄取量和对外界事 物变化的应变能力。 简单的来说,SQ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进行 客观认知和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指数。
性实践 ●同他人的对话/社会性实践
●同自身的对话/伦理性实践
二、概念重建: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5.区分若干概念:
● 学力基础——性格因子、生理因子、
一般智能因子 ● 基础学力——以3R(读、写、算)为中心 ● 发展性学力——它是以问题解决与创造 性相结合的、有个性的思考力为核心 的学力,又叫“创造性学力” ● 基础学力与发展性学力不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是一个概念范畴的两个侧面
息技术是所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信息能力”。
无限广阔的虚拟世界。 ● 发展基于网络,建设信息库当然是必要的,但 关键是软件建设(课堂搬家、应试教育精致化) ● 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 (信息污染、 信息垃圾)
4.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 打倒分科主义”,学科群。 ●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学
语文实际上是思想、道德、伦理、信念的一种载体。语文
能力是做人的起码基础。(技术专精未必是合格的公民) ●母语的价值。放弃母语亡国。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吴霓教育部中国教科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内容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这一讲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好坏关系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未来。

下面我给大家就相关内容进行一个讲述。

一、我国基础教育概况首先我给大家介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况,我国基础教育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幼儿教育,另外一个方面是小学教育,再一个方面是普通中等教育。

截止到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有这样一些数据。

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有幼儿园15.04万所,在园的幼儿包括学前班有2976.67万人,学生教育的毛入园率达到56.6%。

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小学教育,截止到2010年全国共有小学25.74万所,在校小学生有9940.7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0%。

基础教育的另外一个学段是初中,我们国家在截止到2010年,初中学校有5.49万所,其中包括职业初中0.01万所,在校初中生279.33万人,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0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7.5%。

另外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人。

再一个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包括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2.86万所,在校学生4677.3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5%。

这是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基础教育目前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高中大概的一个情况,这个数据是截止到2010年的数据。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什么样的类型?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

这样一个分级管理的体制它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从中央也就是我们国家的中央主管部门就是教育部,教育部的职责就是:负责制定有关基础教育的法规、方针、政策及总体发展规划和基本学制;设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师范教育的专项基金;对地方教育部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等等,这是教育部的职责。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问题与发展方向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问题与发展方向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问题与发展方向作者:孙泽文来源:《基础教育》 2013年第3期孙泽文(荆楚理工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荆门448000)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表现出注重传统性与现代性、基础性与发展性、共同性与个性化、学术性与生活性统整的特点。

但由于在一些方面的改革过于激进,采取了一种颠覆性的革命方式,导致课程内容存在与素质教育整体性目标相悖的问题。

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应按照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求建构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文化整体,将一个完整的世界呈现给学习者,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化建设。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3.03.005 在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

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通过自身改革为适应社会急剧变迁与促进学习个体和谐成长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呼应。

内容无疑是课程组织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从某种意义上看,课程的目标、结构、实施和评价等都是围绕着内容的安排及其结果而展开的[1]。

因此,检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特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寻思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需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特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与国际上成熟的课程相趋近的内容体系。

主要体现在:改变了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化了与学习者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等方面。

相较于传统的课程内容体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呈现出如下特点:(一)传统性与现代性内容并举建国后的50多年,我国历次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从来没有作出过整体性的变革,力图保持基本框架的相对稳定。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把传统的学术性内容仍然作为核心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有必要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以确保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多元化和个性化。

多元化的趋势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

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育部门不断鼓励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

例如,有些学校引入了STEM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能力;还有些学校鼓励学生开设社团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兴趣。

个性化的趋势体现在课程实施方面。

教育部门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然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量大而广,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繁多,导致教师只能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和实施的不平衡也是一个问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学生无法享受到全面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解决资源不平衡的问题,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实施者,他们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其次,要加强学校和家长的合作。

学校和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他们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校可以与家长开展多样化的沟通方式,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制定更合理的课程方案。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础教育改革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那么,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教育理念也在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方向转变。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课程设置的更新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的更新。

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基础教育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育管理的改革基础教育改革还需要从教育管理的层面进行。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此外,对于教育考核和评估机制的改革也是必要的,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考核评估体系,更加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方式也在发生变革。

未来基础教育将更加注重技术手段的应用。

通过网络技术、智能设备等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方式。

同时,技术手段的应用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五、国际化教育交流合作基础教育改革也需要加强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

借鉴和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与世界各国的学校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不断丰富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经验,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课程设置的更新、教育管理的改革、技术手段的应用以及国际化教育交流合作。

只有不断协调这些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基础教育的教育改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的教育改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的教育改革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石,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经的阶段。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从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基础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一、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当下社会的一大热点。

在基础教育中,教育改革更是必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

在教育改革中,最着重的是课程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1.课程的改革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基础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

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

2.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加多样化,灵活性更高。

我们应该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与此同时,鼓励创新和实践,促进实际操作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3.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改革需要更多专业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具有更加精湛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思想。

高质量的教育师资队伍能够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二、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基础教育中,教育改革的发展会呈现出以下趋势:1.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未来的教育将会更加注重科技融合,学习教育将会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将会向网络和互联网倾斜。

未来教育将以多媒体为主要形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个性化教育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关注个性化教育,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在教育中,将会创造更加丰富的教育模式,实现定制化教育。

3.全球化和国际化未来的基础教育将趋向全球化和国际化。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近年来,我国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旨在使学生更好地迎接迅速变化的全球化世界的挑战。

这一改革的总体趋势可表现为几个关键方面。

正在转向对教育采取更加平衡和全面的办法。

传统上,我国教育的重点是轮回记忆和以考试为重点的学习。

然而,新课程改革力求促进更加全面和全面教育,同时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将艺术、音乐和体育等新科目纳入课程就是例证。

改革的另一个主要趋势是将现代技术融入课堂。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越来越有必要精通使用和理解技术工具。

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学校采用互动白板,平板设备,上线学习评台等教育技术。

人们越来越重视实用和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认识到实用技能和职业培训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因此更加重视实践学习经验和职业培训方案。

这包括在学校和地方产业之间建立更多伙伴关系的举措,以及在高中课程中发展专门的职业轨道。

改革还力求提高我国学生的国际化和全球意识。

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其公民越来越需要深刻了解国际问题和跨文化交流技能。

对此,新课程包括更加关注全球问题,以及促进外语学习和国际交流方案。

除这些趋势外,改革还包括努力减轻学生的学术负担。

这是针对对我国学生所经历的高度压力和压力的担忧,特别是在激烈的大学招生竞争方面。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减少所需课程和考试的数量,以及促进学生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途径。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是走向更加平衡,现代化,国际化的方针。

通过促进更加整体的教育,综合技术,强调实用技能,减轻学术负担,改革力求使我国学生更好地做好迎接21世纪全球化世界挑战的准备。

我国学校采用新的艺术和音乐课程,反映了教育向更加平衡和整体的转变。

这一变化承认在学生中培养创造力和艺术表现以及传统学科的重要性。

教育学-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二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我们充分感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它政策的变化调整。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比较国内外的政策,科学的预见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那什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是在集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于一体, 并深入研究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现状, 在充分的酝酿基础上实施的, 因此我们的目标应是最大限度避失误, 保持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我们的识。

但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却不那么令人满意, 有许多问题还是缺乏预见性或是超过了已有的预见的, 比如没有很好地考虑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条件问题; 也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的一些现实条件比如生存状况问题等等。

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是什么?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的理论研究中, 许多教育理论术语本身的含义与以往传统中的基础育术语的含义不同,比如课程!这一教育理论术语的含义, 本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的意义非常明确, 可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各项教育科研理论成果中, 其含义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这反而不利于先进教育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同时这本身也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传统的一种间接否定。

那么如何认识基础教育传统中的继承与批判问题呢? 传统的东西往往是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变的, 教学论在困惑中做出的抉择, 无论以怎样的时代特色展示出怎样的冲突, 无论那些改革家们怎样充满自信地宣称他们的超越,继承都是不可改变的, 具体的改变超越不了抽象继承。

如果论特色,具体是它的形式, 抽象继承却是它的实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形式上的新课程仍然不能长期掩盖实质上的教育传统。

浅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浅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浅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问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然而,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并解决相应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问题进行探讨。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1. 多元化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让教育更多元化、更具有适应性,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案》,将加快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人才,加快高水平科技教育资源的聚集,使教育更加国际化。

2. 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方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学生自主发展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推进信息化教育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帮助教育更好地发展并适应现在发展已经成为趋势。

与此同时,利用现代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和教育创新也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加快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模式,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体系。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问题1. 教育公平的问题在我国教育领域,教育公平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贫富差距、家庭条件差异等因素导致学校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仍然存在,加大了贫困地区和弱势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难度,甚至导致一些孩子失去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2. 考试过重的问题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考试一直是教育中的“重头戏”。

中小学的考试在评价学生能力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了教育质量。

对学生过度依赖这种评价方式,轻视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教育质量越来越低下。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由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过对教育内容、方法、形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它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育教学进行的一次全面革新。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新课程改革的回顾1. 特点和意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知识为基础,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以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公平和人类发展。

2. 改革的内容和进展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针对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施,以及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

在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施方面,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组织编写完成,并于同年开始实施。

在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方面,多个省市成功实行了综合素质评价试点,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和指导方案。

3. 改革的成效和问题通过新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推进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评价为导向的改革。

在教育教学领域,学科间的“小交叉”、“大交叉”、“超大交叉”得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教育公平方面,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和倾斜,促进了教育公平。

但是,新课程改革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课程内容的繁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教师培训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三、新课程改革的反思1. 扎实基础、减轻负担新课程改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对国际竞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膨胀”的问题。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的认识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的认识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的认识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 强调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2. 加强课程的多样性。

本次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的多样性,包括开设了许多新的课程,如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教师更加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演示、讨论、实践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工具。

通过教育信息化,教师可以更加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学习工具,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加强课程的多样性。

本次课程改革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如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

3. 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采用了更加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4. 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

以上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会继续深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不仅是语文学科、人文社会学科,而且是数理学科、自 然学科应当关注的问题 ●语言是文化。欧洲国家的语文学科课时占一半以上。强调 民族人文精神的弘扬。 语文实际上是思想、道德、伦理、信念的一种载体。语文 能力是做人的起码基础。(技术专精未必是合格的公民) ●母语的价值。放弃母语亡国。 ●古典文学与现代语言的关系 (学习是享受) ●科学素养: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伦理、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 转型
(二)纲要凸现了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体现了课程结
构、教学规范及评价制度的转型
●课程综合化与知识的统整 ●课程生成(设计)的模式
阶梯型:目标—成就—评价(一元化、划一化) 泰勒原理、B.F.Skinner“程序学习” 、 B.S.Bloom“掌握学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 转型
概念重建: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课程改革的实质:重建“学校文化”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 转型
(一)纲要明示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体 现了课程政策的转型 ●课程政策的转型:“ 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思想的转型:从“ 精英主义”到 “ 大众主义” ●课程改革的理念: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权”,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分析、符号化、言语化
理性认识
与 综 合 并 举
(自
外环 然 部社 世境 会 界
内化
反馈 (发现法则性、规则性、

内经
描述
部 表象
世验
逻辑性) 科学世界
的)
文 化


表达

色彩、音、身体、语词

外化
反馈
感性认识
(发现本质)

艺术世界
语文 学 术
英语 、
数学 科 科学 学
、 社会 艺
美术 术 音乐 、
(信息污染、 信息垃圾)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4.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 打倒分科主义”,学科群。 ●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学
校不应当是文化的孤岛(爱 国主义 基地) 贴近生活世界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社会和经济。 ● 在民众学校的发展史上,把人当“人”的教学并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二、概念重建: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2.三种学习理论 ●反应的习得 ●知识的习得(信息分配者/信息处 理者) ●知识的建构 (活动、内化) (熟能生巧——熟能生笨,熟能生 厌)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二、概念重建: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3.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假定 (1) 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主 动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2) 所以,学习涉及的概念是不断精致化的 (3) 学习具有主观性和个别性 (4) 学习具有情境性与脉络化 (5) 学习具有社会性,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美国斯坦福大学最新提出的公式: 成功=20%(IQ)+40%(EQ)+40%(SQ)。 SQ——Speed Quotient
是“大脑运转效率商数”的英文简称即为 “速商”,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大脑在单 位时间内对外界信息的摄取量和对外界事 物变化的应变能力。 简单的来说,SQ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进行 客观认知和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指数。
登山型:主题—探究—表达(多元化、个性化) 项目学习、问题学习、服务学习、 体验学习、表达学习、投入学习
●教学规范的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灌输中心的教学(教学观摩、观摩焦点、课堂法庭)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对话中心 的教学 ( 图1,2)
图一、思维活动中的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分 图二、分科与综合并举的课程结构
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教学往往成为压抑“人” 的生命活力的“人工窒息机”。……即便在21世纪 前夜的今日,教学沦为“人工窒息机”的状况依然 没有改观,如今,在受到教学窒息的学生们中间, 疲于奔命甚至断送性命者,屡见不鲜。
——佐藤正夫:《教学原理》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二、概念重建: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STSE)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3.突出信息技术 ● 未来的课堂教学都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换言之信 息技术是所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信息能力”。
无限广阔的虚拟世界。 ● 发展基于网络,建设信息库当然是必要的,但 关键是软件建设(课堂搬家、应试教育精致化) ● 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6) 学习具有情意性。这些因素包括自我 认识、信念、个人期望等
(7) 学习任务同学习者发展与需求的关联 性、 生活涉及的真实性,对学习者的 挑战与新奇性
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 转型
(四)改革纲要的亮点
纲要的亮点,也是需要关注的课题,也是国际 教育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1. 强化品德教育 ●摆正基本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基因歧视、安乐死、
辅助 生殖……、校内暴力)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2. 关注人文精神
技 体育 术
等等 体 系
构 直接经验
问题解决学习
综合性学习(我综国合基学础科教育、课综程合改实革特践点活和动趋势)
学科教学
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 转型
(三) 纲要打破了“ 一纲多本”的传统课程编 制
的束缚,体现了课程开发方式的转型
●课程开发方式的转型
●教材生产的多样化、优选化与规范化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一) 重建“学习”与“学力”的概 念
(二)重建“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三)重建“教师”的概念 (四)重建“学校”的概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和趋势
二、概念重建: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一) 重建“学习”与“学力”的概念 1.直线式发展还是循环式发展? ●不是线性式发展,而是反复出现的发展周期 (既要着眼于较低水准,也要着眼于最佳水准) ●基因/支持性学习环境(多元智力) ●多元智能理论:语文、数理逻辑、空间、音 乐、肢体运动、社交、自我认识、…… ●IQ-EQ-SQ-PQ(体能商数 ) ●人生无时不关键:“人类是文化的生物”。 人的可塑我性国基与础教关育课键程改期革特点和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