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小古文整理)附问题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读书学习的小古文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说:__________ 省: _________ 信: 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分别写出文中论述求知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每方面写一句即可)。
求知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邴原泣学《初潭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
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 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凡得学者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吾徒相教④徒以有先生也
2. 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译文:
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译文:
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
3. 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答:
(三)读书之法朱熹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②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③,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④而无以立矣。大率⑤徐行却立⑥,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⑦;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选自朱熹《童蒙须知》)
[注释]①纷错:纷繁错杂。②遽:仓促。③之所之:至V所要去的地方,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④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⑤大率:大多。⑥却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谨慎。⑦节目:木头节子,即关键之处。
参考译文:
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说法纷繁错杂,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先假定一种说法自己单独列为一说,然后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道理的说法,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就已经自己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那么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用平静的心态来观察发展变化,如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如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有所不通的地方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朱熹读书法:中国古代学者对如何读书有不少论述,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朱熹读书法。朱熹一生读书万卷,学识广博。他的读书方法有六条: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杜撰前人的学说);4切已体察;5着紧用力(发愤努力、抓紧时间);6居敬持志(专心、沉静)。后人把这六条称为“朱熹读书法”。)
(苏轼读书法: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向求教于他的人介绍了一条读书经验:“每次
作一意求之” “勿生余念”,意思是每一次读书只带着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去研究,不要涉及旁的问题。他读《汉书》时列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等若干方面,每读一遍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几遍读下来,对这几个方面都有了比较精深的理解。苏轼的这种读书方法,得到了不少后人的赞同,人们称之为“八面受敌”的读书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然后可以有得尔(2 )则其尤无义理者
(3 )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4 )复以众说互相诘难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勿遽取舍于其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V论语>十
则》)
B .以验其通塞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而求其理之.所安何陋之有(《陋室铭》)
D .则似是而非者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先提出____________ 的观点,接着分析了如何读书,最后运用两个比喻分别论
证了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读书方法。(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①,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
截蒲②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③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
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