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高邮市小麦新品种(系)筛选试验数据分析
高邮市小麦新品种(系)筛选试验数据分析摘要2016-2017年在高邮市汤庄镇汉留村小麦示范方开展小麦新品种(系),对其丰产性、生育期、抗病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等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筛选出扬富麦101、华麦7号等2个品种较适宜在汉留地区种植,高产稳产性最为理想,隆麦28、扬麦20、镇麦12号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有待来年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考察。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高邮是稻麦两熟制地区,小麦产出商品率高,常年小麦种植面积82万亩,亩产稳定在400公斤以上。
近几年,我市小麦品种以宁麦13、扬辐麦4号为主,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有6个品种,1000亩以上有15个品种,品种多,差异大,对栽培技术要求高,因此,筛选适宜我市种植的品种是解决当前品种多、产量多年徘徊不前的有力举措。
2016年秋播,在高邮市汤庄镇汉留村小麦示范方进行了小麦新品种(系)试验示范。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小麦品种展示品种:镇麦9号、镇麦12号、扬富麦101、宁麦13、宁麦19、苏麦8号、苏麦188、隆麦28、农丰88、扬麦20、扬辐麦4号、华麦7号、华麦8号、共13个品种。
1.2 示范展示地点示范展示地点设在高邮市汤庄镇汉留村19组,前茬水稻,土质沙壤,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水系配套,排灌方便。
1.3 肥料运筹肥料运筹。
基肥:11月5日平均亩施45%(15-15-15)高浓度复合肥30公斤;2月13日亩施返青肥10公斤尿素;3月2日施拔节孕穗肥亩施46%(30%氮、6%钾、10%锌)氮钾专用肥25公斤。
1.4 播种情况先用旋耕机将秸秆旋入土中,然后施肥,施肥后用拖拉机碎土、开墒、人工整地、11月7日人工条播。
播量在播种前根据各品种的发芽率、千粒重、田间预估成苗率、设计基本苗等计算出亩用种量、称种到行,每个品种396m2。
1.5 田间管理(1)齐苗后,12月2-3日进行间苗移苗,减少断垄和丛苗。
(2)化除:11月11日用异丙隆+苯磺隆进行封闭化除。
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
胡中泽,衣政伟,王 安,等.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118-12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0.15.020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胡中泽1,衣政伟1,王 安1,马鸿翔2,张岳芳3,王 显1(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江苏泰州225300;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0;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为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及抗赤霉病特性,连续3年采用病麦粒表土接种法对不同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丰产性以及DON毒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是赤霉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麦齐穗后第1个扬花到扬花结束历时天数以及期间的天气情况为赤霉病流行提供了环境条件。
华麦7号、扬麦21、宁麦13、农丰88、宁麦资126等品种对赤霉病抗性较高,扬麦15抗性较差。
华麦7号、宁麦13、宁麦26等籽粒中DON毒素含量较低。
宁麦13、扬麦21、华麦7号、华麦8号、扬麦22、扬麦28丰产性较高。
综合而言,华麦7号、宁麦13、扬麦21等是赤霉病抗性较高、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
随着赤霉病流行年份增多,筛选出适宜苏中地区种植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品种筛选;DON毒素;抗病性;丰产性 中图分类号:S512.1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5-0118-07收稿日期:2019-07-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7YFD0301201)。
作者简介:胡中泽(1987—),男,江苏兴化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大田作物防治等工作。
Tel:(0523)86155806;E-mail:huzhongze@126.com。
通信作者:王 显,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大田作物栽培等工作。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栽培技术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栽培技术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小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满足人们对小麦品质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的小麦品种应运而生,其中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从扬麦13的特点、选种、育种、栽培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扬麦13的栽培技术。
一、扬麦13的特点扬麦13是一种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是以国内外名优小麦品种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群体选择和单株选优等技术手段育成的。
扬麦13具有以下特点:1. 优质高产。
扬麦13的籽粒质量好,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适中,烘烤性能好,适合制作面包、饼干、面条等食品。
同时,扬麦13的产量也较高,单产达到750公斤以上。
2. 抗病性强。
扬麦13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等常见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民的病害防治成本。
3. 适应性广。
扬麦13适应性广,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适合在我国北方、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种植。
二、扬麦13的选种和育种扬麦13的选种和育种是其优良品质的基础。
选种和育种的目的是通过选择和杂交等手段,选出具有良好品质和适应性的基础种质,以此作为育种的原料。
选种和育种的具体方法如下:1. 选择优良品种。
选取国内外优良小麦品种作为育种材料,以其良好的品质和适应性为基础,进行杂交育种。
2. 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育种的手段,将不同品种的优良基因进行组合,培育出具有更好品质和适应性的新品种。
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优良的亲本,控制育种的交叉亲缘关系,保证基因的稳定性。
3. 群体选择。
在杂交育种的基础上,通过群体选择的手段,从大量的后代中筛选出具有良好品质和适应性的个体,作为后续育种的材料。
4. 单株选优。
在群体选择的基础上,对个体进行单株选优,选出具有更好品质和适应性的个体,作为新品种的选育材料。
在单株选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保证新品种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江苏高产高效抗逆绿色小麦品种筛选与评价
朱毅萱,段瑞华,曹 颖,等.江苏高产高效抗逆绿色小麦品种筛选与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5):56-65.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5.009江苏高产高效抗逆绿色小麦品种筛选与评价朱毅萱1,2,张雨婷1,段瑞华3,曹 颖1,刘 畅1,赵 灿1,王维领1,霍中洋1(1.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2.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071000;3.连云港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筛选高产高效抗逆的绿色品种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研究以24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调查品种的产量、氮肥农学效率、赤霉病及白粉病抗性等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绿色小麦品种。
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优势表现不一致,扬麦25、淮麦33、洛麦24等品种的平均产量较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品种的氮肥农学效率整体上呈降低趋势,扬麦29、淮麦33、扬麦25等品种的平均氮肥利用效率较高;各品种赤霉病抗性和白粉病抗性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扬麦15、宁麦13、扬麦20等品种具有较高的赤霉病抗性,而扬麦29、镇麦9号、镇麦10等品种具有较强的白粉病抗性;增加施氮量降低了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扬麦25、宁麦资126、国红6号等品种的抗倒性较好;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种的越冬期抗寒性整体上优于春性品种,但部分春性品种如宁麦13、宁麦26和扬麦29同样具有较强的越冬期抗寒性。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评价,提出扬麦25、扬麦29、宁麦13、镇麦18为适宜在江苏淮南推广种植的绿色小麦品种;淮麦33和洛麦24为适宜在江苏淮北种植的绿色小麦品种。
关键词:小麦;绿色品种;高产;高效;抗逆;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S512.10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15-0056-09收稿日期:2022-11-02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BE2020319、BE2019377、BE2021361);江苏现代农业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计划[编号:CX(21)2001];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PAPD)。
菏泽优质小麦绿色生产的问题及栽培技术措施
2021.4经验交流荷泽优质小麦绿色生产的问题及栽培技术措施刘瑞刚(菏泽市牡丹区科学技术开发中心山东菏泽274000)摘要:为提高优质小麦绿色生产,本文作者分析了影响小麦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土壤资源条件、品种、机械化及栽培技术的现状和问题,并就小麦栽培技术提出解决方案,指导优质小麦绿色生产。
关键词:小麦;自然气候;土壤资源;品种;机械化;栽培技术山东小麦以优质高产闻名遐迩,单产多年位列全国之首,不断地刷新我国冬小麦高产纪录[1]遥小麦 是菏泽市的主要夏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2.7万hm2o 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74.61亿kg,占山东省粮食总量的1/7。
2019年菏泽市小麦种植面积61.5万hm2,单产6387kg/hm2,总产达到39.28亿kg。
自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品种分布、机械耕种、栽培技术等影响了菏泽市小麦生产的发展,本文作者就菏泽市优质小麦生产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栽培技术方案。
1影响小麦优质绿色生产的问题1.1自然气候条件菏泽市系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型气候,平均气温13.8益,无霜期205d,日照时数2534.3h,每年5月25日至6月1日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干热风,早春多年发生“倒春寒”,年平均降雨量589.2mm。
1.1.1冻害在小麦拔节后期,冻害可造成小麦成穗群体下降和品质降低,并且表现出不同点的差异极大。
霜冻灾害是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2-3]。
因为霜冻灾害是出现在温暖季节里,其缩短了作物的生长期,对产量和品质有严重的影响。
霜冻灾害是最为常见的冻害[4-6],晚霜冻害主要为害小麦。
3月底、4月初的冬小麦已经拔节,其抗冻能力下降,当晚霜冻配合较低气温出现时,常造成小麦冻害。
菏泽市的小麦晚霜冻害部位主要是幼穗受冻,脱水成死胎,造成小麦哑穗,或畸形穗。
1.1.2干热风当10~20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大于等于60%时袁土壤相对湿度对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影响显著袁可降低干热风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
不同小麦品种田间种植试验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4月刊14科 研 试 验不同小麦品种田间种植试验盛敬华,徐辰峰(江苏省金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金湖 211600)摘要:为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小麦产量、增加粮食供应,该文详细介江苏省金湖县近年连续开展的小麦品种田间种植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金湖县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
为确定该县主推品种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农户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特性、产量特征提供参考。
从试验结果分析,金湖县可选择种植扬辐麦4号、宁麦13、扬麦25、淮麦30等春性弱春性品种,但要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白粉病;华麦5号、华麦6号2个小麦品种表现较好,今后可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皖麦606、苏麦10号、国红6号、镇麦10号、镇麦9号等品种,需继续进行试验;半冬性品种不适宜当地种植。
关键词:小麦;品种;田间种植试验;比较;筛选盛敬华,徐辰峰. 不同小麦品种田间种植试验[J]. 农业工程技术,2021,41(11):14~16.当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日益重要,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尤为突出。
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轻和避免自然灾害、便于机械化生产,金湖县近年连续开展了小麦品种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该县生产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
1 试验品种与方法1.1 试验品种试验品种主要是生产上主推品种和近2~3年审定的适宜金湖县大面积生产的品种。
2017~2018年试验种植16个品种,包括12个红皮春性品种、4个白皮品种,品种名称与生物特性详见表1。
2018~2019年试验种植14个品种,包括12个红皮春性品种、2个白皮弱春性品种,品种名称与生物特性详见表2。
DOI:10.16815/ki.11-5436/s.2021.11.008表1 2017年秋试验种植小麦品种名称、生物特性表2 2018年秋试验种植小麦品种名称、生物特性1.2 试验地块基本情况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前茬为水稻,稻秸秆全量还田。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要点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要点(1)2009-07-28 信息来源:农村远程信息呼叫系统网视力保护色:【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是我国独创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是小麦育种史上的又一次技术飞跃,其核心内容就是建立一套高效的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技术。
云南省农科院自1993年开始进行此项研究,经13年努力,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结合这一技术体系的应用,自1997年以来,已审定杂交小麦品种3个,累计制种8000余亩;制种纯度稳定在96百分之以上;累计示范应用30万余亩;平均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百分之15以上。
2004年以来,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突破每亩250千克,有10百分之的面积达到每亩300千克;农户制种效益一般在700至1000元每亩。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应用进入了规模化阶段,研究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要点(2)2009-07-28 信息来源:农村远程信息呼叫系统网视力保护色:【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杂交小麦制种工作的具体目标是:提高种子产量、保证种子纯度和降低投入。
客观上来说制种的纯度与产量取决于亲本双方的特征特性,如:父本花粉量大、散粉性好、花期长,而母本不育期长、育性稳定、异交结实性好,就有利于提高制种纯度和产量。
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就是根据亲本双方的特性,人为创造一个适宜环境来挖掘亲本双方的生产潜力,尽可能为提高杂交籽纯度和产量创造条件。
经多年实践和总结,提出杂交小麦高产制种应注意和把握好以下环节:1、根据制种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选择适宜制种区制种区的选择注意以下两点:①所选区域的气候与生态条件,能满足母本(不育系)育性表达要求。
由于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的母本属于环境敏感型不育系(主要温度敏感),温度过高,易造成母本自交结实;因此,要选择母本育性转换敏感期(2—3月份初,一般温度较低、且变温波动较小)制种。
针对云南现生产主要应用的两个不育系而言,保山、昆明、丽江、曲靖等大部分地区,均能满足制种要求。
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
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
扬麦11号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选育的
抗病、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200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并列入国家“863”
中试和省农业三项工程产业化开发推广新品种。
1、特征特性。
春性,熟期比扬麦158早1~2天。
株高95厘米左右,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皮色淡,半角质,籽粒大而饱满,千粒重43~46g,比扬
麦158高3g左右,亩有效穗28万左右,每穗36~38粒,灌浆速率快,后期熟相好。
2、产量高。
2000年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3.74kg,比扬麦158增产
6.26%,居参试品种第1位。
2001年扬州市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42kg,较扬麦158
增产7.8%。
2002年高邮15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475kg,较扬麦158增产9.4%。
3、抗病性强。
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纹枯病轻,耐湿,耐高温逼熟。
4、品质优良。
南京经济学院检测结果:蛋白质13.1%、沉降值50ml,湿面筋30.6%、降落值360s、吸水率59.7%、形成时间4.0min、稳定时间5.2min,主要指标均优于扬麦158,适宜制作优质蒸煮类食品。
5、栽培要点。
(1)适期播种。
我市播种期宜在10月25日~11月5日。
适当
降低基本苗,一般以15~20万/亩为宜,坚持群体质量栽培。
(2)合理运筹肥料。
在施足基苗肥的基础上,控制中期用肥,重施拔节孕穗肥,以充分发挥该品种大穗大粒的特点,提高产量和品质。
(3)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防治赤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的选育与分子鉴定
蔡 瑾,张巧凤,付必胜,等.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的选育与分子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21):50-5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21.008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的选育与分子鉴定蔡 瑾,张巧凤,付必胜,郭 炜,翟文玲,刘 颖,吴小有,吴纪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针对淮南麦区小麦品种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状,本研究配制了资02-193/扬麦15//Tabasco的复交组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系谱法培育出了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参试名:宁麦资15318)。
通过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鉴定到该品种中含有白粉病抗性基因Pm48和赤霉病抗性基因QFhs.crc-2DL。
2017—2019年在江苏省淮南组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508.39kg/667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5 83%。
宁麦资518株高81cm左右,有效穗数为32.0万穗/667m2,穗粒数36.1粒,千粒质量48.4g。
该品种春性、中熟,分蘖能力较强,穗密度较高,结实率高,千粒质量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高,综合抗病性较强。
宁麦资518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适合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关键词:小麦;产量;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宁麦资518 中图分类号:S512.1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21-0050-05收稿日期:2022-01-1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1YFD12006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32101792);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20)3001]。
作者简介:蔡 瑾(1985—),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种质资源研究。
介绍两个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
介绍两个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
葛自强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04(000)018
【摘要】高产、抗病、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扬麦13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定名,并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推广小麦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
2004年被列入农业部科技提升行动优质弱筋小麦指定品种:同年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国家优质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首选品种,被誉为全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新
【总页数】1页(P28)
【作者】葛自强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技推广中心21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
【相关文献】
1.两个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 [J], 晓雅
2.介绍两个优质油菜新品种 [J], 贾文华;戴荣珍
3.介绍两个优质长毛兔新品种 [J], 曹金泉;石增江
4.介绍两个优质花生新品种 [J], 苗华荣;刘光臻
5.介绍两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 [J], 黄文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扬麦12”不同氮肥用量试验初报
“扬麦12”不同氮肥用量试验初报刘荣杰;童相兵【摘要】为明确“扬麦12”在宁海县栽培中的最佳施氮量,特开展了不同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2”在宁海地区施氮量应控制在15~21 kg/667 m2之间,最佳施氮量为18 kg/667 m2.【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95,82)【关键词】扬麦12;氮肥用量;产量【作者】刘荣杰;童相兵【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15600;浙江省宁海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15600【正文语种】中文“扬麦12”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表现为春性,成熟期与“扬麦158”相仿;分蘖力中等偏强,株高92 cm左右;长芒、白壳、红粒,穗呈纺锤型,一般有效穗数28万~30万穗/667 m2,每穗实粒数34粒左右,千粒重40 g;后期灌浆快,熟相好;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苗期耐寒性较好,后期耐高温逼熟,较耐肥抗倒,粉质较优[1]。
为明确其在宁海县栽培的技术要点及最佳施氮量,特进行了“扬麦12”不同氮肥施用量效果试验,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宁海县长街镇山头村某种粮大户承包田内。
该试验田土质为淡涂田,前作水稻。
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化验分析,有机质含量为20.5 g/kg,全氮为1.441g/kg,速效磷为16.0 mg/kg,速效钾为292.0 mg/kg,pH为7.35。
1.2 供试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2”。
试验用肥料均在市场上购买:尿素(含N量46%)产地镇海;碳酸氢铵(含N量17.1%)、过磷酸钙(含P2O5量14%)产地宁波;氯化钾(含K2O量60%)产地加拿大。
1.3 试验设计与处理试验设6个处理(每667 m2用量):不施氮CK(N1),施纯氮 9 kg(N2)、12 kg(N3)、15 kg(N4)、18 kg(N5)及21 kg(N6)。
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的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的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李伯群;余国东;周凤云;马强;廖敦秀;张丕辉;石有明;张继君【摘要】渝麦12号(原代号渝03062)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渝审麦2010001).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抗倒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重庆市及相似生态区平坝和丘陵肥力水平中上地区的旱地或稻茬麦田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及时进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是渝麦12号获得优质和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0(029)006【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小麦;渝麦12号;选育;栽培技术【作者】李伯群;余国东;周凤云;马强;廖敦秀;张丕辉;石有明;张继君【作者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渝麦12号(原代号渝03062)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原重庆市作物研究所)1999年用宛抗42作母本,97-3作父本经5年8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杂交组合。
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渝麦12号(编号:渝审麦2010001)。
为了进一步加快该品种的推广步伐,2008~2009年度在潼南县花岩镇示范种植3.67 hm2,在条锈病重发且冬春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产量达3 873.0 kg/hm2;2009~2010年度在永川“万亩”小麦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片种植了6.7 hm2,在经历了许多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渝麦12仍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和丰产性,经专家组田间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4 677.0 kg/hm2,充分展示了该品种的应用前景,获得小麦专家组和当地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高产多抗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系扬00-139
高产多抗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系扬00-139扬00-139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根据赤霉病抗性累加和抗赤性超亲分离的普遍性原则,以两个中抗至中感赤霉病、农艺性状优良的扬麦158和扬麦6号杂交,结合抗赤霉病性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育成的高产多抗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系。
2004年通过江苏省生产试验并申请审定定名。
1、特征特性。
春性,幼苗半直立,生长健壮,叶片中等上举,叶色深绿。
株高83cm左右,株型略松,茎杆韧性强,抗倒性好,长相清秀。
穗纺缍形,长芒,白壳,大穗大粒,每穗33粒左右。
红粒,角质,籽粒饱满,千粒重约为45克。
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每亩35万穗左右。
2、产量高。
先后参加了江苏省苏中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两年区试平均单产423.41公斤,比扬麦158增产6.99%。
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57.46公斤,比扬麦158增产7.28%,居参试品种第1位。
3、综合抗性强。
中抗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抗倒性强,耐寒性好于扬麦158,中感梭条花叶病毒病。
4、品质优良。
根据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一抽样测定:粗蛋白质(干基)17.4%,湿面筋(14%水分基) 34.6%,稳定时间 4.9 min,优于对照豫麦18。
为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
5、栽培要点。
(1)适期播种。
优化群体起点。
播期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过早播种易发生冬前拔节,造成冻害。
(2)合理基本苗,每亩基本苗以14万左右为宜,缺肥、迟播相应增加基本苗。
(3)合理运筹肥料。
中上等地力上种植一般每亩需施纯N 14-16公斤。
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为5:1:4,注意P、K肥的配合使用。
(4)化学防治。
在秋播及早春阶段搞好化除,以控制杂草滋生危害。
根据病虫测报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大粒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4
大粒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4
佚名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06(000)015
【摘要】扬麦14原名“扬0-139”,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多穗、大粒,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筋小麦新品种。
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
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30408.9,扬州市扬子种业有限公司独占实施。
该品种2005、2006连续两年被列为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补贴品种。
适宜江苏省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在扬麦158种植区域内均可种植。
【总页数】1页(P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02
【相关文献】
1.优质中筋小麦扬麦14号的选育及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3.早熟优质专用中筋小麦新品种靖麦14号选育及应用
4.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
5.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2022年度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2021-2022年度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杨玉萍;花劲;朱秋兵;郜微微;薛根祥;王国平;王晓燕;张晓晨;王艳;王晓丽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23()2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东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小麦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于2021-2022年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东台推广示范基地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产量、茎蘖动态、田间表现等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扬辐麦13、扬麦34、盐麦1号、扬麦33、扬麦28等5个品种增产优势明显,且综合表现较优,可以在东台地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扬麦23、扬麦25、镇麦12号作为东台市主推小麦品种,稳产性丰产性好,可继续作为主推品种进行种植,其余品种要进一步加强试验示范。
【总页数】4页(P80-83)
【作者】杨玉萍;花劲;朱秋兵;郜微微;薛根祥;王国平;王晓燕;张晓晨;王艳;王晓丽【作者单位】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东台市五烈镇农业农村局;东台市唐洋镇农业农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2.2020-2021年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3.2020—2021年度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4.2020-2021年度来安县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5.2021-2022年度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宝应县2022-2023年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宝应县2022-2023年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杨呈芹;高剑波;李国军;许志怀;陈书健;许美刚;杨小康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24()2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宝应县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高效的优良小麦主导品种和后备品种,为全县大面积小麦生产品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主推方向,引进新育成的9个苗头性小麦品种,以镇麦12号为对照组织大区种植比较,综合考察各品种的产量表现、生育期及抗性。
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能和适应性,其中以盐麦2号、镇麦18产量最高,分别较对照增产1.38%、1.18%,其他各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减幅为1.58%~7.34%;盐麦2号熟期早、成穗足、粒数多,抗赤霉病、抗倒性均较好,但白粉病发生重,建议重点关注;其他各品种多为本地第1年种植,建议进一步试验观察。
【总页数】4页(P77-79)
【作者】杨呈芹;高剑波;李国军;许志怀;陈书健;许美刚;杨小康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省宝应县小官庄镇农业农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宝应县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2.2020—2021年度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3.2020-2021年度来安县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4.2021-2022年度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5.2021-2022年度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李伯群;余国东;周凤云;马强;廖敦秀;张丕辉;石有明;张继君;杨明【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0(0)20【摘要】渝麦12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选用河南小麦材料宛抗42作母本,自育中间材料97-3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
根据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资料,采用与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相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C.S.Lin和Shukla分析方法对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渝麦12号小麦丰产稳产性高、适应性较强,农艺性状好,品质指标除湿面筋外均达到中筋小麦类型标准(GB/T17892-1999),适宜加工面条、馒头、饺子等食品和进行产业化开发,渝麦12号(渝审麦2010001)是一个适合重庆地区大面积生产的丰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5页(P166-170)【关键词】小麦;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广适性【作者】李伯群;余国东;周凤云;马强;廖敦秀;张丕辉;石有明;张继君;杨明【作者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相关文献】1.小麦新品种渝麦13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J], 周凤云;李伯群;余国东;马强;高志宏;杨明2.小麦新品种云麦69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J], 乔祥梅;黄锦;程加省;王志伟;杨金华;谭泽林;于亚雄3.小麦新品种温麦28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研究 [J], 刘兢文;王海华;程明凯;孟自力4.应用高稳系数等方法分析小麦新品种邢麦13号丰产稳产适应性 [J], 林静;景东林5.高产小麦新品种云麦76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评价 [J], 王志龙; 程加省; 杨金华; 王志伟; 乔祥梅; 程耿; 黄锦; 于亚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
宋子洲;徐巡军;张峰;陆建刚;钱小保;季丽锋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 扬麦13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抗病弱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安徽、江苏两省淮南麦区推广应用.
【总页数】1页(P55)
【作者】宋子洲;徐巡军;张峰;陆建刚;钱小保;季丽锋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215616;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215616;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215616;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试验
站,215616;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215616;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业试验
站,2156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2号 [J], 陈秀兰;何震天;韩月澎;王锦荣;杨鹤峰
2.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5 [J],
3.高产抗拉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5 [J],
4.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2号 [J], 王锦荣;何震天;韩月澎;陈秀兰;杨鹤峰
5.丰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20 [J], 吴宏亚;张伯桥;高德荣;张勇;吕国锋;臧淑江;程顺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扬麦12号(原名扬95-76)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育成的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的抗病小麦新品种。
于2001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点:该品种春性,株高92cm左右,抗倒性较好。
穗近纺锤形,长芒,白壳,大穗大粒,每穗38粒左右。
红粒,半角质,千粒重为40g左右,容重每升780g以上。
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每667m230~34万穗。
产量三要素协调。
中早熟,熟期与扬麦158相当,后期灌浆快,熟相较好。
主要特点:(1)高产稳产。
在鉴定圃中表现突出,平均667m2产430.Okg,比扬麦158增产8.2%;品比圃中平均667m2产440.Okg,比扬麦158增产7.3%。
1996~2000年参加全国南方大区区试、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区试和生产试验:1996~1997年度较对照鄂恩l号增产16.1%,较扬麦158增产3.4%;1997~1998年度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82%;1999~2000年度生产试验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7个试点均表现比对照增产,增幅为0.51%~10.772。
在长江中下游麦区范围内多年多点试验,无论丰年还是灾年均比对照增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稳产性。
(2)抗性强。
高抗白粉病,分子标记检测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中抗赤霉病,耐寒性好于扬麦158,耐肥、抗倒性较好。
(3)品质优。
主要品质指标与扬麦158相仿,适宜制作面条、馒头等蒸煮类食品。
(4)易栽培。
适播期范围宽,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易争足穗,克服了扬麦158穗数偏少的缺点,生产上好种易管。
适用范围:适宜于长江中下游麦区作为扬麦158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尤其适应于白粉病重发及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
土传病毒重发田块不宜种植。
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优化群体起点:在江苏淮南麦区适期播种范围为10月20日至11月5日,过早播种,易发生冻害。
中等以上肥力田块,适期早播,每667m2基本苗15万左右为宜;缺肥田、迟播,基本苗相应增加。
(2)合理运筹肥料,协调群体生长:在中等地力上栽培,667m2产400kg以上,一般需667m2施纯氮18kg左右,在肥料运筹上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
缺磷缺钾的土壤需增施磷、钾肥。
(3)防治病、虫、萆害:在秋播及早春阶段搞好化除,以控制杂草滋生危害。
因高抗至中抗白粉病,一般不需用药防治。
根据病虫测报,及时做好赤霉病、纹枯病及蚜虫等病虫的防治。
高产、抗病、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
扬麦11号(原名扬96G25)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业大
学细胞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相结合育成的带有抗白粉病基因Pm4a的小麦新品种。
于200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扬麦11号,并列入国家“863”计划中试推项目。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中早熟,熟期比扬麦158早2d,株高95cm左右,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皮色淡,半角质,籽粒大而饱满,千粒重43~46g,比扬麦158高3g左右,籽粒商品品质佳。
每667m2有效穗28万左右,每穗36~38粒。
品质优、抗病性强、灌浆速率快,后期熟相好。
产量高:该品种在1995~1996年度鉴定圃中表现突出,平均667m2产495kg,比扬麦158增产11.2%。
1996~1997年度参加扬州市区试,平均667mz产450kg,比扬麦158增产7.02%。
1999~2000年度江苏省生产试验中,平均667m2产433.74kg,比CK扬麦158增产6.26%,居参试品种第l位。
1999年在宝应石桥乡和天平乡试种,平均单产分别为415kg和433kg,比扬麦158分别增产10%和8%。
1999年在高邮汉留乡大面积试种,平均单产524kg,比扬麦158增产6.5%。
抗病性强: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
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分子标记鉴定,扬麦11号携抗白粉病基因Pm4a;中国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鉴定,扬麦11号对白粉病抗性达高抗水平。
品质优:江苏省作栽站统一抽样,南京经济学院测试结果:扬麦ll号蛋白质含量12.9%、沉降值50ml、湿面筋30.6%、降落值360s、吸水率59.7%、形成时间4.Omin、稳定时间5.2min、断裂时间7.5min、弱化度70B.u、公差指数50B.U。
主要指标均优于扬麦158,适宜制作优质蒸煮类食品(如面条、饺子、馒头等),已列为江苏省农业新品种更新工程蒸煮类专用小麦品种,目前已建立起一批以扬麦11号为主体品种的蒸煮类专用小麦订单生产基地。
适宜应用范围:适宜于长江中下游麦区推广应用,尤其在白粉病重发地区种植更能发挥其抗病增产作用。
土传病毒病重发田块不宜种植。
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
因该品种春性较强,过早播种冻害较重,大面积播种期宜掌握在10月25日至11月5日。
(2)适当降低基本苗,坚持群体质量栽培。
大面积生产基本苗15万左右为宜,控制高峰苗,提高茎蘖成穗率。
(3)合理运筹肥料。
在施足基苗肥的基础上,控制中期用肥,重施拔节孕穗肥,以充分发挥该品种大穗大粒的特点,提高产量和品质。
(4)及时防冶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