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线索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
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史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缝产生 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

民国初期(1912-1919): 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一战后:迅速萧条 抗战前夕(1927-36):短暂发展 抗战时期(1937-45):日益萎缩 抗战胜后(1945-49):陷入困境 建国后:重获新生,改造为公
获得新生
★梳理发展线索→找出发展态势→分析态势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1.夹缝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 3.短暂春天:(民国初年至一战期间、1912—1919) 4.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5.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6.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7.新的春天:(建国后1949—1956)
三.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一战) (1912-1919) 1、原因:
2、表现:
3、特点:
时间短暂,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 主义就很快萎缩下去了。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 定了阶级基础。
四.较快发展——国民政府成立后(1927-1936)
阅读思考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 态如何?表现有哪些?原因如何?
共同探究
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 哪些方面的影响?
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 障碍; 2、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3、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 近代工业的热情;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产生,19世纪60~90年代,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迈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到创造条件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短暂繁荣: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前期有的发展,后期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排挤下,日趋委琐。

5、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工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族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1、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敢于斗争、坚持斗争的精神。

2、长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3、创新精神: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三、中外几次重大的思想运动及影响。

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欧洲近代思想解放有两次:①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反教权、反专制、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①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基础。

②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奠定了基础。

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理论上的准备。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国家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

以下是关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描述:
1. 崛起的工业经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于欧洲的一系列工业革命。

这些革命催生了新的工厂和工业企业,为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蒸汽机、纺织机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国家干预的出现:为了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开始采取干预措施,以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关税保护、补贴、控制货币政策等。

国家干预的出现,使得本国工业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市场竞争。

3. 资本主义扩张: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扩张也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扩张和对外贸易的拓展,为本国工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材料。

这使得许多国家能够依靠贸易和资源的开采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

4. 企业家的崛起: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批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通过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管理方式等方式,推动了本国工业的发展。

5. 社会变革: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劳动力市场的变革、社会阶层的流动以及新的社会价值
观念的出现,都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总的来说,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现代经济的基础,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一、发展概述发展线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兴衰背景:鸦片战争前,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战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深远影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1)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积影响。

(2)后天畸形: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3)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

二、发展过程(一)产生阶段1、产生原因(条件):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原因
影响
萧条
四、短发 五、困境 新生 改造
一战结束到国民革命结束 1919——1927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全面抗战 1927——1937 国民党统治后期 1937—1949 (抗战期间、解放战争期间) 新中国初期恢复发展经济 1949——1953 1953——1956
阶段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①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 洋务运动的诱导。 知识初探:为什么在东南沿海 (2)产生: 首先产生? 六七十 ①时间:19世纪 年代。 ②地区:在 东南沿海 地区。 区别识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代表: 洋务派民用企业、外国企业? 发昌机器厂 ①方举赞在上海创办 。 ②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继昌隆缫丝厂 。 ③朱其昂在天津经营 贻来牟机器磨坊 。
●为民族工业兴起提供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
概念区分
官办:洋务企业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民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近代:使用机器非手工 民族:中国的
近代民族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一、历程 二、特点 三、影响 四、认识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阶段 一、产生 二、初步 三、春天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后 辛亥革命到一战结束 1895-1911 1912—1919
自然经济的解体
3、过程:明清时期,已有分解 鸦片战后,开始分解 二丫战后,进一步分解 逐步渐进分解 三大改造,彻底消失。
4、特点: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 倾销商品、掠夺 原料的冲击。 (2)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展 。资本主义入侵 较早的沿海、沿江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解体的速度快一 些,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较慢。 (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 发展的结果,因此 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6.(2012枣庄检测)如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 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对此 认识正确的是( )
①加速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 ②反映了列强商品 输出的要求 ③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 ④便 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2013株洲一模)《台湾通史》认为:“1840年起至 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 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 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这在本质上表明 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 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8.(2012泉州模拟)王韬提出“官办不如商办”的口号, 痛斥洋务派垄断新式企业的行为,主张兴办一切企业都 必须“独任商民勿加官督二字,商之必可以办,官之必不 可以督”。上述材料表明王韬( ) A.反对兴办洋务派企业 B.主张自由创办民族企业 C.反对官民合资办企业 D.反对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
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 处于主导地位。
明朝中后期至鸦战争前夕,中国出现了资 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1843—1844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 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洋货涌入中国市场。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纱、洋布、洋棉“其质即美,其价复廉”, 因此,“江浙之布不复畅销”“闵产之土布、 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 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 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 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业为业 的乡村,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
10.(2012湖州期末)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以“各省制 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 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 缫丝厂。这说明( )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11.(2013株洲一模)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 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统 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 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一、产生: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分布地区:东南沿海地区;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4、原因:(1)列强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5、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

二、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2、原因:(1)19世纪末,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3、代表人物及其企业张謇、荣氏兄弟:(行业特点:轻工业;区位特点:沿海地区)4、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经济基础)三、短暂春天:1、时间:(1912-1919)民国初期;2、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3)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发展的特点:总的来说仍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1)偏:地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轻:行业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纺织业、面粉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4)小:传统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5)短:发展时间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4、影响:(1)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要求进一步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在思想上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准备了阶级基础。

简表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简表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简表
时间
阶段特征
原因
表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④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①1866年孙英德、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
②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甲午战争后
(或19世纪末)
②一战的影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如群众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第一、第二大工业是纺织业与面粉业。
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年)
短暂的发展(较快发展)
①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②币制Fra bibliotek革;(或法币政策)
③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群众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初步发展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①1899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
②1902年荣氏兄弟在无锡创办了保兴面粉厂。
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1912—1919年)
“短暂的春天”(或进一步发展)
①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为资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1935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年)
陷入困境
①战争的破坏;(如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内战)
②恶性通货膨胀;
③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官僚资本的压迫;
⑤捐税沉重。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夹缝产生(19世纪60、70年代)----------初步发展(19世纪末)----------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912—1919)------------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从合理调整到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时间、表现和影响。

1、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时间: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

3、表现:(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4、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表现、和结局。

1、原因:(1)辛亥革命的推动:(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2、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8年)3、表现:(1)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470多家;(2)投资总额增加:投资近亿元,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3)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4、结局: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合作探究】学完短暂春天这段历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短暂春天的逝去,昭示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实业救国”虽成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导语:梳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线索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日益 萎缩 初步发展 夹缝 产生 迅速萧条 陷入 绝境 消亡 时间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获得新生
★梳理发展线索→找出发展态势→分析态势原因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线索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地点:
上海、广东、 天津等沿海 地区
思考:为什么 民族资本主义 最早产生于沿 海大中城市?
a.交通便利 b.受外国侵略 早,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c.经济基础好 d.外资企业和 洋务企业主要 分布在东南沿 海地区
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陈启源 南海县 初步发展 产生
(1)经济: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 会进步,推动中国近代 化。
政治
萌芽
早期反封建民 主启蒙思想
(1)经济: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四步:构架立体网络,实现深化升华 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 (2)思想上: 传入中国 不断冲击和动 摇封建正统思 民主科学思想 想的统治地位, 为资产阶级民 民主革命思想 主思想和马克 思主义思想的 维新思想 传播提供了条 件。 早期维新思想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
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史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缝产生 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
民国初期(1912-1919): 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一战后:迅速萧条 抗战前夕(1927-36):短暂发展 抗战时期(1937-45):日益萎缩 抗战胜后(1945-49):陷入困境 建国后:重获新生,改造为公

结合相关文字列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其特点

结合相关文字列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其特点

结合相关文字列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其特点1)19世纪60、70年代(2)甲午战后到二十世纪初(3)民国初年到一战结束(4)1927年到1936年(5)抗战结束后到1949年之前。

2)兴衰过程:19世纪60.70年: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作用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后到二十世纪初: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民国初年到一战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给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1927年到1936年的十年间: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继续发展。

抗战结束后到1949年之前:官僚资本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合理调整商业,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随着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两个显著特点。

地主、官僚和商人为利润所趋,把部分剥削所得转化为资本,资本原始积累极不充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是商品经济水到渠成的产物,自然经济在列强侵略势力的冲击下解体,但其解体是极其缓慢和不彻底的。

这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

由于受外国企业的刺激而产生,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中生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地区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行业分布不合理,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无从发展。

这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后天畸形”。

2、历史地位: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⑵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10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0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从部门看 重工业基础薄弱
从分布看 分布在沿海地区
从力量看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从时间看
一战结束不久,帝 国主义列强卷土重 来,刚刚有所发展 的民族工业很快又 萧条下去了。
一).民国前10年:较快发展
1.原因:
——(1927年—1936年)
民 族
清 政
资府

主北
义 的
洋 政 府
曲 折
国 民
发政
展府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夹缝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初步发展 20世纪初(1912-1919) 短暂春天
民国前期(1927-1936) 较快发展
抗战时期(1937-1945) 日益萎缩
民国末年(1946-1949) 陷入绝境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曲 折
陈立夫、陈果夫
孔 祥 熙
宋子文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 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 政经界的显赫家族;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 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 结党的衰败家族。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的急剧膨胀,而中国的民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 资本在萎缩 宋氏姐妹孔家财。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不利因素:
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②战争不断,政局不稳 ③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1.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了先 进的生产力;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历程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历程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历程
一、历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2、1854甲午中日战争后到20世纪(1912)“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等呼声不断高涨,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辛亥革命后(1912到191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时至一战国外帝国主义国家没有过多干预我们经济,所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4、1920年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所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消失。

5、(1927到1936年)国民党统治前期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资本主义又出现了短暂的发展。

6、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二战)以及国民党统治后期经济陷入困境,所以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巨大打击。

7、1956年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与“赎买政策”民族资本消失变为社会主义工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简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它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
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教师版)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教师版)
2.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4.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①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
②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思想上——冲击、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提供社会条件。
结论:只有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才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命运,实现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振兴的前提。
③代表人物:张謇(状元实业家),倡导“实业救国”,创办南通大生纱厂。
④发展短暂:一战结束后,迅速萧条。

折6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认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特点:
①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后天畸形(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体系不完整;




一战前后
1912
-
1919
1.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扫除障碍。
2.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及“实业救国“的观念,激发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推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表现:
1.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经历了如下九个历程:1.萌芽——明朝中后期;2.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3.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4.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5.显著发展但受摧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6.破产——抗日战争时期;7.毁灭性打击——解放战争时期;8.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9.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三大改造”后。

二、分析两组原因1.近代史前三个阶段〔产生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发展的原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原因是:①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已经萌芽;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③外商企业的刺激。

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是:①帝国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原因是:①辛亥革命的影响;②“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有力推动;④“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两大思潮;⑤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可概括为三句话:封建主义不愿走,帝国主义不让走,资产阶级想走没走成。

①大地主阶级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考虑,绝不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反对革命,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在中国实行反动统治,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

②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百般阻挠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

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资产阶级带有两重性,不可能承担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都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三、理解两个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冲击着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决定了民族工业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高中历史课件-复习课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叶丽娜)

高中历史课件-复习课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叶丽娜)
4.发展趋势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力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 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这导致了民族资产阶 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完成中国的近代化.
(2015·重庆高考·13)材料二 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 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 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 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8分)
(1)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巩固统治,发展经济. (2)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了经济和贸易发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影响; 加强了政府的经济控制力,推动国家垄断资本形成;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增加了对外 国资本的依赖.
早期资本家来源于 地主、商人、官僚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小荷已露尖尖角
原因
表现
影响
①列强输出资本, 进一步瓦解自然经 济(主要原因)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 源解决财政收入而 放宽对民间设厂限 制(直接原因)
民族资本、企业数 量增加,规模扩大, 由沿海到内地
棉纺织业发展突出;
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5.民族资本主义的重生(1949-1956)
时间
特征
19491953
新的春天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
一、产生: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二、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短暂繁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四、日益萎缩(1927-1937-1945)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

五、山穷水尽: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

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商业受到毁灭性打击。

同时,“金圆券改革”带来的恶性通货膨胀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崩溃。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2、官僚资本垄断经济,挤压民企
3、国民政府的增捐加税,通货膨胀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调整
改造
发展特点
第一,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希缺、传统的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思想观念浓厚
第二,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2、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3、导致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4、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主要)
迅速萧条
“一战”结束后(1919 --1927)
1、“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2、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4、从发展趋势上看,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5、实践和理论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实业救国”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第三,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影响近代民族工业的因素
阻碍因素
1、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希缺、传统的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思想观念浓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蓬勃发展。
棉纺织业、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发展快;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一定程度上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沉重打击
抗战期间
(1937—1945)
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统制经济。
沦陷区:民族企业被毁或吞并
国统区:民族资本萎缩
初步发展(第一个发展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直接)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资本额增加
企业数量增多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短暂春天
(“黄金时代”)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认识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主要)。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诱导。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②从地域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广大西部和内陆地区十分稀少;③从部门分布看,主要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很少,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④从实力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⑤从产生原因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中国自身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到足够程度的结果,而是在“外力”即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冲击下提前产生的一个“早产儿”。
恢复发展;
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
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a.全国的形式上基本统一。
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陷入困境(萎缩)
抗战胜利后(1945—1949)
a.美国的经济掠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繁重的苛捐杂税。
国统区的工商业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新的春天
建国后
(1949—1956)
合理调整工商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