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豆与豆粕套利的一点思考

合集下载

大豆、豆粕和豆油相关性分析

大豆、豆粕和豆油相关性分析

大豆、豆粕和豆油相关性分析在国际期市上,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货及其期货期权组成了大豆完整的套利品种体系,期市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大豆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豆油期货合约推出将近一年,对于跨品种套利者而言,已经成国内第一个成体系的期货品种系列,无疑会增加丰富的投资机会。

由于大豆与豆粕、豆油之间存在着“100%大豆=18.5%豆油+80%豆粕+1.5%损耗””的关系,三者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三角套利关系。

大豆价格+加工费用+压榨利润=豆粕价格×出粕率+豆油价格×出油率是成熟的套利模型。

一、大豆类产品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大豆的主要用途是压榨,因此本文所谓的套利均以压榨的整个生产过程为基本点。

压榨公式S----大豆价格F------压榨费用S+F+R=Mα+Yβ R----压榨利润 M-----豆粕价格Y -----豆油价格α---出粕率β---出油率一般来讲,大豆与豆粕、豆油之间存在着“100%大豆=18.5%豆油+80%豆粕+1.5%损耗”的关系,同时也存在着“100%大豆×购进价格+压榨收益(含加工费用)=18.5%豆油×销售价格+80%豆粕x销售价格”的平衡关系,因此大豆、豆粕与豆油这3种商品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套利关系。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豆、豆粕和豆油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了以上这样的关系对下面我们要研究的套利是至关重要的。

二、相关产品价格关系豆油的相关产品主要有大豆、豆粕和替代植物油。

作为生产豆油原材料的大豆,其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豆油的生产成本。

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含油率高、成本低,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较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因此中国豆油价格越来越多地受到进口大豆价格的影响。

豆粕与豆油都是大豆的加工产品,其价格一般存在着反向联系。

油厂通常有固定的收益率,当豆粕价格高涨的时候,豆油价格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而当豆粕出现滞销的时候,大豆加工厂会降低开工率,豆油产量就会减少,豆油价格往往会上涨。

大豆、豆粕的合理价差与套利成本计算

大豆、豆粕的合理价差与套利成本计算

(一)假设2013年5月16日买进一手豆粕1309,合约价格为3249元/吨,同时卖出一手豆粕1401,合约价格为2999元/吨,价差为250元/吨,1手=10吨。

半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1%,一般月份的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6%1、豆粕跨期成本(一吨套利计算)套利成本=仓储费+仓单检验费+交割手续费+交易手续费+增值税+资金占用成本(1)仓储费:0.5元/吨天0.5*127=63.5(2)仓单检验费:3元/吨3*2=6(3)交割手续费:1元/吨1*2=2(4)交易手续费:2元/手2/10*2=0.4(5)增值税:税率17% 250/(1+17%)*17%=36.32(6)持仓资金占用成本:保证金率按6%近期:3249*6%*(1+6.1%)*127/360=72.97远期:2999*6%*(1+6.1%)*127/360=67.35 套利成本=63.5+6+2+0.4+36.32+72.97+67.35=248.54元/吨2、豆粕合理价差计算合理价差=仓储费+交割手续费+交易手续费+增值税+交割资金占用利息+保证金占用利息交割资金占用利息:3249*6.1%*130/360=71.57保证金占用利息:3249*6.1%*(75*7%+7*11%+7*16%+7*21%+11*26%+21*31%)/365=9.76 (保证金制度:一般月份的保证金率为6%,交割月前一月第一交易日、第六交易日、第十一交易日、第十六交易日、交割月第一交易日、交割月第五交易日起比例为10%、15%、20%、25%、30%、50%,另外分别加上交易所的1%的保证金率)则合理价差=63.5+2+0.4+36.32+71.57+9.76=183.55元/吨(二)假设2013年5月16日买进一手豆一1309,合约价格为4789,元/吨,同时卖出一手豆一1401,合约价格为4679元/吨,价差为110元/吨,1手=10手,半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1%,一般月份的保证金和约为6%1、豆一的跨期成本(一吨套利计算)(1)仓储费:5月1日—10月31日是0.5元/吨天,11月1日—4月30日是0.4元/吨天35*0.5+90*0.4=53.5(2)仓单检验费:3元/吨3*2=6(3)交割手续费:1元/吨1*2=2(4)交易手续费:2元/手2/10*2=0.4(5)增值税:税率17% 110/(1+17%)*17%=15.98(7)持仓资金占用成本:保证金率按6%近期:4789*6%*(1+6.1%)*(35+90)/360=105.86远期:4679*6%*(1+6.1%)*(35+90)/360=103.43 套利成本=53.5+6+2+0.4+15.98+105.86+103.43=287.17元/吨2豆一的合理价差交割资金占用利息:4789*6.1%*133/360=107.93保证金占用利息:4789*6.1%*(75*7%+7*11%+7*16%+7*21%+11*26%+24*31%)/365=15.13 则合理价差=53.5+2+0.4+15.98+107.93+15.13=194.94元/吨上图为2012年4月2日至2013年5月16日,豆粕1309和豆粕1401的价差,其中最高价差为399元/吨(2012年8月31日),最低价差为-643元/吨(2012年3月12日)豆粕的合理价差为183.55元/吨,在2012年7月27日以后大部分时间都超过了合理价差。

大豆豆粕套利分析 )

大豆豆粕套利分析 )

大豆豆粕套利分析套利分为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跨市套利及期现套利。

其中所谓跨商品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期货合约价格差异进行套利的一种投资方式,它通过买入某种商品某一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同时卖出另一相互关联商品相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然后在有利时机将这两个合约进行对冲平仓而获利。

由于其获利不是基于单个商品合约价格的上涨和下跌的绝对值,而是基于不同品种合约之间价差的扩大和缩小的相对值,因此,相对其他投资方式,跨商品套利具有同等收益下风险较低的特征。

对于大豆和豆粕这两种商品来说,由于豆粕是大豆加工后的主要产品之一,因此,其价格和大豆价格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涨同跌的趋势非常明显。

然而另一方面,豆粕价格除了受到大豆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外,还受到饲料养殖状况、替代品(如其它油籽粕、鱼粉和肉骨粉)的价格、以及大豆加工的另一主要产品--豆油的价格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国内目前的期货合约设计上,黄大豆一号合约只能用国产大豆通过设置在大连的交割仓库进行交割,而豆粕合约主要用进口大豆压榨后的豆粕通过集中在华南和华东的交割厂库或厂库进行交割,这些因素又常常会造成豆粕与大豆价格间价差的波动,为我们进行大豆与豆粕间的跨品种套利提供机会。

一、大豆豆粕相关性分析大豆与豆粕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由以下公式可以看出:压榨利润=压榨收益-压榨成本=豆粕出厂价×0.82+豆油出厂价×0.17-大豆入厂价-120(*)--已除去1%的损耗;--(*)该值取东北、华东、华南地区压榨费用平均值1、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与豆粕套利获利范围定量分析根据对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与豆粕期价比值的历史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其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从2005-5-9到2006-7-24这一年时间里,波动范围在1.09到1.20之间,最低值出现在2005-08-01的1.09,当时大豆期价为2795元/吨,而豆粕期价2553元/吨,最高值出现在2005-5-9的1.20,当时大豆期价为3007元/吨,而豆粕期价2502元/吨。

我国大豆与豆粕跨品种套利分析2

我国大豆与豆粕跨品种套利分析2

我国大豆与豆粕跨品种套利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迅速,商品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套利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更加活跃起来。

跨品种套利是套利交易的主要方式。

通过对期货市场—理论与实务一书的学习,了解了套利在期货市场的重要性。

期货套利是指利用相关市场相关合约之间的价差变化,在相关市场或相关合约上进行方向相反的交易,一起价差发生有利变化而活力的交易行为。

套利分为跨期套利、跨市套利以及跨商品套利,本文我利用跨商品套利即利用大豆与豆粕—这两种相关联的产品之间的期货合约差异进行套利交易,即买入某一交割月份某种商品的期货合约,同时卖出另一相同交割月份、想和关联的商品期货合约,然后刺激同时对冲获利。

大豆与豆粕是两种相关联的产品,本文通过对大豆与豆粕的作物特性、相关性等的分析,研究大豆与豆粕之间的跨品种套利。

得出我国大豆和豆粕期货市场套利盈利。

关键字:跨品种;大豆豆粕;期货市场套利目录我国大豆与豆粕跨品种套利分析 (I)目录 (II)1. 大豆与豆粕的作物特性 (1)1.1. 影响大豆价格的因素 (1)1.2. 影响豆粕价格的因素 (2)1.3. 大豆与豆粕相关性的分析 (2)1.3.1. 大豆豆粕价差分析 (3)1.3.2. 季节性价差变动 (4)1.3.3. 价差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4)2. 大豆与豆粕跨品种套利 (5)2.1. 套利交易原则 (5)2.2. 案例分析 (5)2.1.1. 买近期大豆期货,买远期豆粕期货 (5)2.1.2. 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套利——买豆卖粕 (6)2.1.3. 套利风险 (6)3. 结论 (7)参考文献 (8)1.大豆与豆粕的作物特性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影响商品价格波动的因素无非就是供与求。

1.1. 影响大豆价格的因素1.大豆的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对国内市场上大豆价格影响非常大。

美国是全球大豆最大的供应国,其生产量的变化对世界大豆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我国是国际大豆市场最大的进口国之一,转基因大豆的进口量和进口价格直接对国内大豆供给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对非转基因黄大豆的价格产生影响。

豆和豆粕豆油套利研究

豆和豆粕豆油套利研究

豆和豆粕豆油套利研究豆和豆粕、豆油套利研究大豆、豆粕和豆油套利研究大豆、豆粕的套利,理论依据当然来自于大豆的压榨,只不过是根据恒定的豆油价格来制定的。

而现在豆油合约已经上市交易,更多的生产商在销售豆油的时候就会参考豆油期货价格来定价,豆油的现货价格的波动增强了,生产商单纯利用大豆和豆粕进行价格锁定就显得不科学了。

既然大豆、豆粕、豆油三者齐全,那讨论一下完整的压榨套利就很有必要。

一个加工企业能否盈利,关乎的无非是三大块,主要是原料进货成本,加工成本(包括工人工资、折旧等等),还有就是产品销售收入。

对于大豆加工商来说,单位大豆的压榨利润=豆油价格*单位大豆出油率+豆粕价格*单位大豆出粕率-单位大豆价格-加工费。

大豆压榨的加工费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为一常值,美国平均为16美元/吨,我国平均为100元/吨,虽然近来随着能源价格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大豆加工费可能会出现上涨,但也是固定的;因此大家也就只关心加工毛利的变化了。

压榨毛利是根据每吨(莆式耳)大豆经过压榨生成的豆粕和豆油的价值减去大豆的成本从而得来的。

如果这个数值小于加工费用,可能就会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停产,直接的结果就是大豆库存增加,豆粕、豆油库存减少,这种状况维持一段时间以后,又这将促进加工毛利的上升。

压榨毛利是衡量大豆加工商能否通过压榨获得加工利润的主要指标。

在CBOT的交易模型中,有两种正的和负的模型,即所谓的“豆油提取套利”和“反向石油提取套利”。

大豆提油:就是买入大豆卖出豆粕和豆油,反向提油套利:就是卖出大豆买入豆粕和豆油。

他们之间的分配比例:在美国公布的是1莆式耳大豆=11磅豆油+44磅豆粕+4磅残渣,大豆单位是5000莆式耳/手,豆粕单位是/手,豆油是6万磅/手,因此5000莆式耳大豆能生产22万磅豆粕以及55000磅豆油,因此一手大豆相对应1.1手豆粕和0.92手豆油,如果是10手大豆对应11手豆粕和9手豆油。

至于压榨毛利的数据,经过价格换算后,每莆式耳大豆理论压榨毛利=11*豆油价格+0.022*豆粕报价-大豆报价.CBOT最近推出了大豆压榨价差期权合约。

大豆和豆粕套利

大豆和豆粕套利

一、传统的大豆豆粕豆油套利关系豆粕和豆油是大豆的加工产品,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对固定的价格关系,这种价格关系是由价格所属时期压榨行业平均生产技术和社会平均压榨利润决定的。

当前国内大豆,1吨大豆可以加工出0.785吨豆粕和0.18吨豆油,加工费用一般是120元/吨左右。

因此,大豆、豆粕、豆油就形成了这样的价格关系:大豆价格+120+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785+豆油价格*0.18在大豆压榨套利中,可以用压榨利润作为指标来衡量大豆和豆粕、豆油的价格关系是否合理,上述公式中的“压榨利润”就是确定大豆、豆粕、豆油价格关系是否进入套利区间。

指标公式是: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785+豆油价格*0.18-大豆价格-120根据压榨利润异常波动,压榨套利分为正向提油压榨套利和反向提油压榨套利。

当压榨利润较大时,油厂会加大压榨力度,扩大豆粕、豆油供应量,并提升大豆需求总量,促使豆粕、豆油价格下降,大豆价格走高,从而压榨利润回归到正常水平。

当压榨利润不足时,油厂会缩减产量,在减少豆粕、豆油供给的同时,削减了大豆需求总量,令豆粕、豆油价格上升,大豆价格下降,从而令压榨利润走高,油厂的种种加工习惯使得压榨利润一般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二、大豆豆粕套利可行性分析1.从大豆与豆粕的相关性看出,也属于强相关,符合套利的前提。

见图表12.大豆豆粕的价格比值。

通过以往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的10年,豆粕与大豆的价格比值几乎都在0.73-0.9之间波动,而在2013年新豆上市后的5个月,豆粕与大豆的价格比值将至历史最低点0.641并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但这一态势在4月和5月出现了企稳迹象,具体见图表2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如果豆粕与大豆的价格比值要回归到以往的平均值(大约在0.84附近)就会出现豆粕持续强于大豆的现象,由于此时豆粕与大豆的价格比处于历史最低的位置,且因豆油价格处于低点,油厂压榨亏损幅度处于历史高位,油厂的压榨积极性不高,这限制了豆粕的供给,理论上豆粕的价格应该会适当走高,但由于前段时间国内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豆粕的需求受到了抑制,因此体现在价格上就是不断走弱,而大豆价格由于2012年价格暴涨,今年供应的大豆大部分是在去年签订的订单,因此价格相对较高。

cta套利策略原理

cta套利策略原理

cta套利策略原理你知道 CTA 套利策略不?这玩意儿可有点意思!简单来说,CTA 套利策略就是在市场里找那些价格有偏差的机会,然后趁机赚上一笔。

就好像在一个大集市上,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摊位卖的价格不一样,咱就瞅准这个差价,低买高卖,是不是很机智?比如说,有两种相关的商品,正常情况下它们的价格应该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

但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比例失调啦,那这就是套利的好机会。

就像一对好兄弟,平常都是形影不离,步伐一致。

突然有一天,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那咱们就可以在他们之间操作操作,等他们恢复正常,咱们就赚到啦!再举个例子,假如大豆和豆粕,一般来说它们的价格是有关联的。

如果大豆价格猛涨,豆粕价格没跟上,那咱们就可以买入豆粕,卖出大豆。

等市场反应过来,价格调整好了,咱们就稳稳地把钱赚到手。

那为啥能套利呢?这就得说说市场的不完美啦。

市场有时候就像个有点迷糊的小孩,会犯错,会反应不及时。

可能是消息传递不及时,可能是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反正各种原因导致价格出现偏差。

而咱们的 CTA 套利策略,就是要抓住这些市场的小迷糊时刻。

而且哦,CTA 套利策略相对来说风险还比较低。

为啥呢?因为咱们不是在赌市场的涨跌,而是在利用价格的不合理。

就算市场整体行情不好,只要有价格偏差,咱们就有机会赚钱。

这就好比不管天气好坏,咱们都能在混乱中找到那一丝赚钱的缝隙。

还有啊,CTA 套利策略可灵活了。

它可以在不同的市场里找机会,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哪里有偏差,咱们就去哪里。

就像个聪明的小蜜蜂,在各个花丛中飞来飞去,采集最甜的花蜜。

不过呢,也别以为 CTA 套利策略就是稳赚不赔的。

市场可是个狡猾的家伙,有时候偏差很快就纠正了,咱们还没来得及操作,机会就溜走了。

有时候偏差还会越来越大,让咱们先亏上一笔。

但总体来说,只要咱们眼尖手快,多研究市场,多积累经验,还是能从里面捞到不少好处的。

怎么样,朋友,是不是对 CTA 套利策略有点感觉啦?这玩意儿虽然不是魔法,但用好了也能像变魔术一样给咱们带来惊喜哦!。

大豆压榨套利

大豆压榨套利

反向大豆压榨套利 (reverse crush spread)
• 反向大豆压榨套利却是大豆加工商更经 常进行的套利交易。有时大豆成品—— 豆油和豆粕的供应较充足,但由于一些 特殊情况,如大豆出口增多,国内大豆 供应量明显减少,造成大豆原料价格上 升。这样,大豆原料与豆油、豆粕等成 品的正常价格关系遭到了破坏。大豆价 格的提高可能会使大豆加工商无利可图。
• 豆油必须在全球市场与其他油类——葵花油、 棕榈油、椰子油、油菜籽油相互竞争,经常 自行涨跌,强弱势和大豆、豆粕全然无关。 有时候,充足的豆油存货会使GPM缩小,缺 货时GPM则会扩大。
• 有时单是豆粕的需求,可以主导GPM的方向。牲畜数 量通常以很快的速度扩增,吃掉所有来得及加工的豆 粕,和其他谷物的价差交易一样,气候因素十分要紧。 出口需求和结转数量也很重要。成功的压榨交易者必 须了解他们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型态,并密切注意美国 农业部发表的所有相关报告。
反向压榨套利
• 因此,大豆加工商就会在原料与成品价 格倒挂的情况下,做反向压榨套利,即 卖出大豆期货约,买进豆油和豆粕的期 货合约。同时缩减生产,减少豆粕和豆 油的供给量,三者之间的价格关系会趋 于正常。这时,交易者分别平仓。
• 反向大豆压榨套利在理论上似乎风险较 少,但在实践中,如果时间掌握不好, 选择不适当的交割月份,也会有很大的 风险。因为反向套利要等到价格恢复正 常后进行平仓,才能避免损失,也就是 反向套利的交)为例说 明
• 压榨套利交易是以豆粕和豆油的综合销 售价值,与大豆价格的差价报价。
• 大豆以每蒲式耳多少美分报价,豆粕以每吨 多少美元报价,豆油则以每磅多少美分报价, 所以必须把豆粕和豆油的价格转换成每蒲式 耳多少美分,才能和大豆相比。
• 压榨套利是交易以1蒲式耳60磅重的大豆为基 准。这可以制造44磅的豆粕和11磅的豆油, 总共55磅,另外5磅在加工过程中流失。

大豆、豆油、豆粕三者背后的价格逻辑

大豆、豆油、豆粕三者背后的价格逻辑

大豆、豆油、豆粕三者背后的价格逻辑豆、油、粕三者相互联系,但又有各自的个性。

三者互为上下游,就如同一条线上的蚂蚱,牵其一而动全身。

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等式很简单:100%大豆=18.5%豆油+80%豆粕+1.5%损耗(近似等式)。

即大豆榨豆油,同时形成副产品豆粕,三者的供需变化会传导到另外两者的价格变化上。

一、影响大豆价格变动因素(一)大豆供应情况分析1、国际市场供应情况全球大豆以南北半球分为两个收获期,南美(巴西、阿根廷)大豆的收获期是每年的4-5月,而地处北半球的美国、中国的大豆收获期是9-10月份。

因此,每隔6个月,大豆都有集中供应。

美国是全球大豆最大的供应国,其生产量的变化对世界大豆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2、国内大豆的供应情况作为一种农产品(行情000061,买入),大豆的生产和供应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大豆种植、供应是季节性的。

第二,大豆的生长期大约在4个月左右,种植期内气候因素、生长情况、收获进度都会影响大豆产量,进而影响大豆价格。

3、进口量我国是国际大豆市场最大的进口国之一。

因此,国际价格水平和进口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国内大豆价格。

(二)大豆消费情况分析1、国际市场需求因素分析大豆主要进口国是欧盟、日本、中国、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欧盟、日本的大豆进口量相对稳定,而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大豆进口量变化较大。

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的大豆进口量锐减,导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

2、国内市场需求因素分析大豆的食用消费相对稳定,对价格的影响较弱。

大豆压榨后,豆油、豆粕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不定,影响因素较多。

大豆的压榨需求变化较大,对价格的影响较大。

二、影响豆油价格变动因素(一)豆油的供应情况1、大豆供应量豆油作为大豆加工的下游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豆油的供应量,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产大豆,另一部分是进口大豆。

(1)国产大豆供应情况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维持在1600万吨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大豆用于压榨。

豆油与豆粕套利规律

豆油与豆粕套利规律

豆油与豆粕作为大豆压榨最终产品,其长期走势受大豆价格影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油厂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在豆油价格相对较高时,常常会降价处理豆粕;而当豆油价格相对低迷时,豆粕的价格则会较为坚挺。

由于豆油与豆粕消费旺季不同,两者比值有季节性特征。

一般每年7~9月份为豆粕消费旺季,此时豆油由于受到棕榈油和菜籽油的替代影响需求减少,两者比值阶段性下降。

10月份以后气温变低,棕榈油的替代效应减弱,豆油消费趋旺,而养殖业对饲料需求开始下降,豆粕消费进入淡季,两者比值逐渐上升,这一趋势通常会持续到春节前后的豆油消费高峰。

另外,同为养殖业饲料的玉米和豆粕之间也可以做跨品种套利。

见惊雷认为,目前投资者可以关注多豆粕空玉米的套利机会。

“这两个都是饲料,价差大致波动范围一般在800元到2300元之间,最集中的区域一般在1300元以上。

目前价差维持在1000元左右,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偏低。


大豆主要分为春播、夏播。

春播大豆一般在4-5月播种,9-10月收获。

全球大豆以南北半球分为两个收获期,南美(巴西、阿根廷)大豆的收获期是每年的4-5月,而地处北半球的美国、中国的大豆收获期是9-10月份。

因此,每隔6个月,大豆都有集中供应。

消费者食用禽肉、猪肉较多,养殖业、饲料业比较发达,对豆粕的需求量较大。

亚洲国家的经济景气状况对豆粕的需求有较大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亚洲地区的进口量就少;经济复苏、增长,豆粕进口量就会增加。

4~8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淡季。

大商所大豆、豆粕期货合约套利可行性分析

大商所大豆、豆粕期货合约套利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 。
货交易重要组成部分的套利交易在增加市场流动性 、为套期保 值者承担转移风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根据均值理论 , 关联 品种
价格关系具有稳定性 ,短期波动造成价格关系对长期均衡 的偏
1 大豆 、 粕 间产 业链 关 系分 析 豆
大豆与下游产品豆油 、 豆粕具有紧密 的产业链关系 , 其核心 在 于压榨利 润 :压 榨利润 =豆 粕的价 格 X出粕 率 +豆油 的价
0 引言
商 品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 、 价格发现重要功 能 , 而作为期
四分之一 , 居世 界大豆期货市场 的第二位 , 位 品种 套利交易市场 基础较好 。本文分析 了大豆 、 豆粕产业链关系 , 实证研究 了大商 所大 豆 、 豆粕 0 9主力期 货合约历史数 据 , 验了两 品种套 利 的 检
[ 1 ]王赫 . 筑工程质量 事故分析 . 京 : 建 北 中国建 筑工业 出版社 ,
1 99 9 .
层 的抹 灰 、 窗台 的粉饰 、 铝合 金窗的安装及外 墙面砖粘贴等 , 要 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先做好 样板块示范 ,验收
【 2 ]崔千祥.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 学出版社 , 0. 北京 科 2 2 0 [ 3 ]宋晓华 . 房屋建 筑工程发 生渗 漏的原 因及防治 [] 岛建 筑 J. 青
封闭 ; 外墙装饰面完成后 , 可采用无色透明的墙面防水剂防水。
2 加强 施 工过程 的现 场监 管 力度
1 )块材 贴面时严把原材 料的质量关 和砂浆施工 配合 比控
制 。砂浆 随拌 随用 , 浆必须在 规定 的时间内用完 , 砂 严禁把隔夜 砂浆加水拌合后继续使用 面市场上推出 了许多新型外墙
防水堵漏材料 ; 另一方面施工工艺 的推陈 出新 , 使得建筑物外墙 渗漏 问题得 到基本解决 。由于外墙渗漏的原因很多 , 因此 , 认真 搞好 设计 、 施工 、 监理 中的各个 环节 , 筑墙面渗漏 的现象是完 建

三品种豆油、豆粕、大豆的套利案例分析1

三品种豆油、豆粕、大豆的套利案例分析1

豆油套保套利案例分析 2006年08月07日 01:54 大连商品交易所案例一:榨油厂豆油卖出套期保值作为豆油生产企业,一定希望自己的产品都处于一种上涨的趋势,最担心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导致利润受损。

因此榨油企业可以采用卖出豆油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价格风险。

假定在5月1日,某地国标四级豆油现货价格为5600元/吨,当地某榨油厂每月产豆油2000吨。

而当年前4个月进口大豆和豆油持续大量到港,同时油菜籽产量可能比去年大幅提高。

该榨油厂担心豆油销售价格可能难以维持高位,出现下跌。

为了规避后期现货价格下跌的风险,该厂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进行套期保值交易。

当日大商所7月豆油合约期货价格在5650元/吨附近波动,该厂当日在大商所以5650元/吨卖出200手7月豆油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大商所豆油的计量单位为手,1手=10吨)。

正如榨油厂所料,随着加工厂加快大豆压榨速度和油菜籽的大量上市,豆油价格开始下滑。

6月15日,该厂在现货市场上以5400元/吨的价格抛售了2000吨豆油,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以5420元/吨的价格买入200手7月豆油合约平仓。

虽然现货价格出现了下跌,油厂的销售价格降低,但由于该厂已经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套期保值,企业的销售利润在油价下跌中受到了保护。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一笔完整的卖出套期保值涉及两笔期货交易。

第一笔为卖出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抛售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合约,对冲原先持有的头寸。

第二,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顺序是先卖后买,所以,该例是一个卖出套期保值。

第三,该榨油的套期保值操作是在基差向强势转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对卖出套期保值操作非常有利,基差从5月1日的-50元/吨转换为6月15日的-20元/吨,基差不断扩大,卖方套期保值操作结果是赢利大于亏损,保值者得到了完全的保护。

虽然豆油现货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给工厂带来了不利影响,其最终销售价格只有5400元/吨,同5月的5600元/吨的售价相比,降低了200元/吨,导致了该厂在现货市场上少盈利40万元,但由于在期货市场采取了套期保值操作,在基差扩大的情况下,在期货市场的卖出套期保值头寸给该厂带来巨大赢利,盈利达到46万元,弥补了现货价格下跌产生的损失。

三品种豆油、豆粕、大豆的套利案例分析

三品种豆油、豆粕、大豆的套利案例分析

豆油套保套利案例分析 2006年08月07日01:54 大连商品交易所案例一:榨油厂豆油卖出套期保值作为豆油生产企业,一定希望自己的产品都处于一种上涨的趋势,最担心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导致利润受损。

因此榨油企业可以采用卖出豆油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价格风险。

假定在5月1日,某地国标四级豆油现货价格为5600元/吨,当地某榨油厂每月产豆油2000吨。

而当年前4个月进口大豆和豆油持续大量到港,同时油菜籽产量可能比去年大幅提高。

该榨油厂担心豆油销售价格可能难以维持高位,出现下跌。

为了规避后期现货价格下跌的风险,该厂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进行套期保值交易。

当日大商所7月豆油合约期货价格在5650元/吨附近波动,该厂当日在大商所以5650元/吨卖出200手7月豆油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大商所豆油的计量单位为手,1手=10吨)。

正如榨油厂所料,随着加工厂加快大豆压榨速度和油菜籽的大量上市,豆油价格开始下滑。

6月15日,该厂在现货市场上以5400元/吨的价格抛售了2000吨豆油,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以5420元/吨的价格买入200手7月豆油合约平仓。

虽然现货价格出现了下跌,油厂的销售价格降低,但由于该厂已经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套期保值,企业的销售利润在油价下跌中受到了保护。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一笔完整的卖出套期保值涉及两笔期货交易。

第一笔为卖出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抛售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合约,对冲原先持有的头寸。

第二,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顺序是先卖后买,所以,该例是一个卖出套期保值。

第三,该榨油的套期保值操作是在基差向强势转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对卖出套期保值操作非常有利,基差从5月1日的-50元/吨转换为6月15日的-20元/吨,基差不断扩大,卖方套期保值操作结果是赢利大于亏损,保值者得到了完全的保护。

虽然豆油现货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给工厂带来了不利影响,其最终销售价格只有5400元/吨,同5月的5600元/吨的售价相比,降低了200元/吨,导致了该厂在现货市场上少盈利40万元,但由于在期货市场采取了套期保值操作,在基差扩大的情况下,在期货市场的卖出套期保值头寸给该厂带来巨大赢利,盈利达到46万元,弥补了现货价格下跌产生的损失。

大豆压榨套利投资策略分析

大豆压榨套利投资策略分析

大豆压榨套利投资策略分析大豆、豆油与豆粕三种商品在国内与CBOT期货市场都已上市,为大豆产业链的三种商品进行套利交易提供了条件。

大豆压榨套利是期货市场上经典的套利模式,本文首先分析大豆压榨套利的原理,然后利用历史样本数据对大豆压榨套利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当前大豆、豆油与豆粕的价格分析潜在的套利机会与存在的风险。

一、大豆压榨套利原理大豆作为豆粕、豆油的原材料,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价格联系,这个联系就是压榨利润。

投资者可以根据压榨利润公式计算出压榨利润,与正常区间的压榨利润进行对比,从而据此确定套利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进口大豆的出油率为19%-22%,进口大豆的出粕率:78%-79%;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17%,国产大豆的出粕率为79%-80%,大豆压榨的加工成本一般为100-120元/吨。

大豆的压榨利润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压榨利润=豆粕价格×出粕率+豆油价格×出油率-加工成本—大豆价格。

当压榨利润偏高时,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大豆,卖出其压榨产品豆油与豆粕,反之亦然。

大豆压榨套利分为大豆提油套利与反向大豆提油套利两种。

(1)大豆提油套利大豆提油套利是大豆加工商在市场价格关系基本正常时进行的,目的是防止大豆价格突然上涨,或豆油、豆粕价格突然下跌引起的损失,或使损失降至最低。

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由于大豆加工商对大豆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不能够同时进行,价格变动风险。

大豆提油套利的作法是:购买大豆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豆油和豆粕的期货合约,并将这些期货交易头寸一直保持在现货市场上,购入大豆或将成品最终销售时才分别予以对冲。

这样,大豆加工商就可以锁定产成品和原料间的价差,防止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2)反向大豆提油套利反向大豆提油套利是投资者在市场价格反向时采用的套利方法,当大豆价格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大幅上涨时,卖出大豆期货合约,同时买进豆油和豆粕期货合约。

(3)大豆压榨套利操作策略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大豆压榨利润将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波动,当压榨利润超过正常的区间,如图1中的A点,即可以采取提油套利交易策略;相反,当压榨利润低于正常的区间水平,如图1中的B点,即可以采取反向提油套利交易策略。

豆类套利方案

豆类套利方案

大豆、豆粕、豆油价格不合理分析
从交易所提供的《黄大豆交易手册》可以了解到,每吨大豆大约压榨出0.18吨豆油,0.8吨的豆粕。

一、价格分析
大豆4841>豆粕3341*0.80+豆油8832*0.18=4261元/吨【以09合约2013年2月1号盘中的某个价格计算,大豆目前价格高于豆油、豆粕折算回压榨前的价格,从数学上分析,这是一个不等式。

】而且在压榨过程中还会产生加工费。

目前折算后价差高达(4841+加工费-4261=580+加工费)所以可以推断是以下几种情况导致。

1.大豆价格偏高,豆粕、豆油价格正常;
2.大豆价格偏高,豆粕价格偏高,豆油价格偏低程度非常严重;
3.大豆价格偏高,豆油价格偏高,豆粕价格偏低程度非常严重;
4.大豆价格正常,豆粕、豆油价格偏低;
5.大豆价格正常,豆粕价格正常,豆油价格偏低非常严重;
6.大豆价格偏高,豆粕、豆油价格偏低;
……………..
二、深度分析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豆已经在高位盘整一段较长时间,所以可以肯定出现上面1和6的可能性比较大(不排除其他情况出现)。

三、操盘建议
1.举力做空大豆。

2.(买入豆粕、豆油,卖出大豆)按压榨比例,买入折算后等量于大豆的豆粕和豆油,卖出等价于豆粕和豆油总值的大豆。

以上分析只是个人意见,只提供参考。

不造成客户投资的直接建议,对由此依据而进行投资的客户,责任自负。

豆粕跨期套利

豆粕跨期套利

02 跨期套利的基本概念
跨期套利的定义
跨期套利是指在同一种商品但不同交 割月份的两个期货合约之间进行套利。
当同一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约价格 走势出现偏差时,可以通过买入或卖 出某一月份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 另一月份合约的方式,赚取价差收益。
跨期套利的原理
跨期套利的原理基于不同交割 月份的期货合约价格之间的相
同时或稍后,根据套利策略,决定买 入或卖出远月合约。
04 豆粕跨期套在进行豆粕跨期套利时,应合理控制仓位,避免因市场波动导
致过大损失。
止损设置
02
设置止损点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一旦达到止损点,应及时
平仓,避免损失扩大。
风险分散
03
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策略的风险,提高整体投资的安全性。
VS
关注市场走势和预期变化
通过分析豆粕市场的供求关系、政策影响 等因素,预测未来市场走势,选择合适的 套利时机。
执行套利操作
买入或卖出近月合约
根据确定的套利策略,决定买入或卖 出近月合约。
买入或卖出远月合约
调整持仓比例
根据市场走势和预期变化,适时调整 近月合约和远月合约的持仓比例,以 降低风险或增加收益。
互关系。
由于商品价格的季节性波动 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不同交 割月份的合约价格之间通常
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当这种相关性被打破,即出现 价格偏差时,就可以通过套利
交易赚取价差收益。
跨期套利的策略
01
买入套利
当预期未来价格上涨时,可以买入较远交割月份的合约,同时卖出较近
交割月份的合约,赚取价差收益。
02
卖出套利
套利操作。
案例总结
01
豆粕跨期套利的成功关键在于 准确判断市场供需关系以及相 关影响因素,如气候、政策等 。

大豆压榨套利投资策略分析

大豆压榨套利投资策略分析

大豆压榨套利投资策略分析大豆、豆油与豆粕三种商品在国内与CBOT期货市场都已上市,为大豆产业链的三种商品进行套利交易提供了条件。

大豆压榨套利是期货市场上经典的套利模式,本文首先分析大豆压榨套利的原理,然后利用历史样本数据对大豆压榨套利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当前大豆、豆油与豆粕的价格分析潜在的套利机会与存在的风险。

一、大豆压榨套利原理大豆作为豆粕、豆油的原材料,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价格联系,这个联系就是压榨利润。

投资者可以根据压榨利润公式计算出压榨利润,与正常区间的压榨利润进行对比,从而据此确定套利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进口大豆的出油率为19%-22%,进口大豆的出粕率:78%-79%;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17%,国产大豆的出粕率为79%-80%,大豆压榨的加工成本一般为100-120元/吨。

大豆的压榨利润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压榨利润=豆粕价格×出粕率+豆油价格×出油率-加工成本—大豆价格。

当压榨利润偏高时,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大豆,卖出其压榨产品豆油与豆粕,反之亦然。

大豆压榨套利分为大豆提油套利与反向大豆提油套利两种。

(1)大豆提油套利大豆提油套利是大豆加工商在市场价格关系基本正常时进行的,目的是防止大豆价格突然上涨,或豆油、豆粕价格突然下跌引起的损失,或使损失降至最低。

由于大豆加工商对大豆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不能够同时进行,因而存在着一定的价格变动风险。

大豆提油套利的作法是:购买大豆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豆油与豆粕的期货合约,并将这些期货交易头寸一直保持在现货市场上,购入大豆或将成品最终销售时才分别予以对冲。

这样,大豆加工商就可以锁定产成品与原料间的价差,防止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2)反向大豆提油套利反向大豆提油套利是投资者在市场价格反向时采用的套利方法,当大豆价格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大幅上涨时,卖出大豆期货合约,同时买进豆油与豆粕期货合约。

(3)大豆压榨套利操作策略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大豆压榨利润将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波动,当压榨利润超过正常的区间,如图1中的A点,即可以采取提油套利交易策略;相反,当压榨利润低于正常的区间水平,如图1中的B点,即可以采取反向提油套利交易策略。

连豆与豆粕比价套利的季节性分析

连豆与豆粕比价套利的季节性分析
合 约绝 对 价 格 的水 平 变化 . 多地 转 向期 货 合 约 更
相 对价 格 的水平 变化
2 大 豆 与 豆 粕 关 系 分 析
大 豆 与 豆 粕在 价 格 走 势上 有 许 多 共性 , 目前 衡 量 其 间关 联 性 及 价 格 关 系 是 否 合 理 主要 通 过 大 豆压 榨生 产 过程 中的利 润值 来衡 量
同交 割 月 份 的期 货 合 约 . 然后 在 有 利 时机 将 这 两
豆粕 , 因此 。 口大 豆 压 榨 利 润 值 计 算 公 式 为 : 进 大 豆 进 口价 格 + 榨 利 润 = 油 价 格 x .8 压 豆 O1 +
豆粕 价格 x .7 一 工 费 O7 5 加
个合 约进 行 对 冲平仓 而获 利 。由于其 获利 不是 基 于单 个 商 品合 约 价格 的上 涨 和下 跌 的绝 对 值 . 而
从 图 1 以看 出 : 可
期货天地
1 4
砑广螽20 ̄ 1 期 08- 9
F i ol l∽ Ir ms { If  ̄
2可 以看 出 .0 8年 的 比价 走 势 和 其 比价 的 季 20
节 性 走 势 高度 吻合 .后 市 比价 有 可 能 出现 季 节 性 的走 高 。
是 基 于 不 同 品 种 合 约 之 间 价 差 的扩 大 和 缩 小 的 相对 值 . 因此 , 对 其 他投 资 方式 , 品种 套 利 具 相 跨 有 同等收 益下 风 险较低 的 特征
对 于大 豆 和豆 粕 这两 种 商 品来 说 . 由于 豆粕
23 通 常 意 义 上 而 言 . 豆 与 豆 粕 、 油 之 间 存 . 大 豆
钢碍广函 08 1 期 20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大豆与豆粕套利的一点思考(2009-03-13 09:40:18)转载▼罗文斌当前市场比较流行的,针对大豆和豆粕之间价差的套利方法主要有两种,我们从逻辑、实证两方面来分析这些套利方法的原理、效果和优缺点。

第一种观点:《大豆、豆粕期价的数理统计和回归模型》(此文发表于05年期货日报,可以网上搜)该文采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大豆期货价格和豆粕期货价格相关性问题和回归性问题进行实证定量研究。

运用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 AR)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与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反映大豆期货价格和豆粕期货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

其采用的样本数据区间为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均为日收盘价数据。

(所有合约加权)最后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大豆加权平均期价与豆粕加权平均期价在该时间段内的回归模型为:M=1.0468A - 576.6018 (2114≤A≤3931)式中:M表示为豆粕加权平均期价,A表示为大豆加权平均期价。

该回归模型的含义是:在2002年3月到2005年6月间,豆粕价格等于大豆的价格减去一个常数。

如果豆粕的实际价格偏离该回归模型计算出的价格,偏低时买粕卖豆,粕价偏高时卖粕买豆。

模型中豆的系数为1.0468约等于1,操作时基本是1手粕对应1手豆的价差套利。

此方法就是市场比较流行的大豆豆粕价差套利。

第二种观点:《大豆与豆粕套利实证研究》(此文发表于09年期货日报,可以网上搜)该文研究以模型为基础的统计套利,提供一种更加持续和更加普遍的期望或赢利模式。

该文研究采用数据为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和豆粕的主力合约每日收盘价数据,时间从2005年1月到2008年11月,共956个数据。

作者检验发现:大豆和豆粕价格序列均为非平稳,但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得到,在5%的置信水平下,大商所大豆和豆粕的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个品种之间保持着长期均衡关系。

用FA表示大豆期货价格、FM表示豆粕期货价格、△FA表示一阶差分后的大豆期货价格、△FM表示一阶差分后的豆粕期货价格、Spread表示两者之间的价差。

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估计后得到FA、FM序列的标准化协整向量为[1,-1.561],表明从长期均衡角度看,FA和FM序列的价差为:Spread=1.561FM-FA (价差数值为1.56手豆粕价格减去1手大豆价格)对由上式生成的价差序列进行去中心化后得到M_spread序列:M_spread=Spread-mean(Spread) (去均值化价差为价差数值减去价差平均值)作者通过对价差序列的分析构建合理的套利交易头寸——买入1张大豆合约需要抛空1.56张豆粕合约,由于期货合约是整张交易,因此作者采取10张大豆对应15张豆粕的方法进行交易。

但该文作者也发现,大豆和豆粕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短时期的偏离必然向长期均衡回归,从理论上讲,套利交易不会出现亏损,但实际套利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原因是这种偏离持续的时间可能超过了该文研究中所生成的连续期货价格序列转换合约的时间(即合约到期时,偏离还没有回归),这时作者只能进行平仓了结。

该文最后结论是,对该时间段样本内数据采取如下的交易策略:1,当去均值化价差小于该序列0.76个负的标准差时,买进15手豆粕合约,同时卖出10手大豆合约。

2,当去均值化价差大于该序列0.76个正的标准差时,买入10手大豆合约,卖出15手豆粕合约。

3,套利头寸一旦建立,当M_spread回落至0.76个标准差区间之内时,进行反向操作,了结头寸。

4,当所选择的合约到期后,无论价差是否回落,需反向对冲了结套利头寸,不进行展期操作。

5,套利头寸建立之后,当M_spread落在±3个标准差区间之外时,平仓了结头寸。

该策略的实际意义是,在2005年1月到2008年11月的时间段内:1,粕相对于豆,价格差低至一定程度时,买粕卖豆。

2,粕相对于豆,价格差高至一定程度时,卖粕买豆。

3,当价差回到正常区间,或继续偏离到一定程度,或合约到期,都进行平仓了结头寸。

4,操作时,均以15手粕对应10手豆。

对第一种观点的实证分析:选取数据为文华财经的豆一指数和豆粕指数每日收盘价。

时间段为08年4月至09年2月,共记300个交易日。

根据其回归模型M=1.0468A - 576.6018 计算的豆粕的理论价格,始终高于豆粕的实际价格。

其中08年4月到9月,大豆价格高于3930元,已经超出其回归模型建立时的区间,且豆粕实际价格低于理论回归值900元。

那么是否意味着:自07年8月起随大豆价格上涨突破3930,该回归模型是否要重新建立?新模型能否适用于之后大豆价格继续上涨的时间段?自07年8月起至08年3月,豆粕的实际价格肯定也是低于新模型的理论价格,并一直越来越偏离,在这个时间段内,即使按照新模型来套利,也会出现持续扩大的亏损。

怎么办?08年10月开始,大豆跌破3930元,回到原来模型的价格区间内,此时粕价仅仅比理论价偏离-100元,能否用原回归模型来买粕抛豆套利?而之后08年10月到现在,实际粕价偏离理论值从-100元逐步扩大到-550元,以该回归模型为依据进行操作仍然会严重亏损。

那么,以02年到05年的数据计算出来的回归模型,为什么在之后的行情中明显不适用了呢?对第一种观点的逻辑分析:油厂压榨大豆后,得到豆粕和豆油,豆粕价格偏离回归模型计算的理论值时,并不一定会回归,而会随着豆油价格的上涨,持续偏离。

而即使在偏离理论值-400元这样的时刻介入买豆粕卖大豆的价差套利,其实质也是风险极大的。

我们从逻辑上进行推理:100吨豆=78吨粕+19吨油+压榨利润(本公式中,压榨利润假定为常数,为使公式简单,将压榨利润折算成2单位的M和1单位的Y。

)价格表示:豆A 粕M 油Y ,简化后100A=80M+20Y即5A=4M+Y,也就是常说的5吨大豆压榨得4吨粕1吨油。

那么认为粕价偏低时,买10手豆粕卖出10手豆,即10M-10A=10M-8M-2Y=2M-2Y,其实际意义等同于买入2手豆粕,卖出2手豆油。

在豆粕偏离理论值较多的时刻(如下图中07年8月,豆与粕价差700以上,粕价偏离理论值达到近3年最低点)介入买豆粕卖大豆的价差套利,比如买10手豆粕卖出10手豆,其实质等同于买入2手豆粕,卖出2手豆油。

在随后的豆油上涨行情中,即使豆粕与豆油同步上涨,其亏损结果也可想而知,以之前数据得到的回归模型也完全被否定。

而下图中豆油价格走势图,与上面大豆豆粕价差图中同时间段(06年5月至今)价差走势何其相似。

我们认为,根据过往数据,运用回归模型,以大豆的价格来计算豆粕的理论价格,此方法的关键缺点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变量——豆油的价格,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固定值。

该模型正好在豆油振荡的时间段内选取数据,得到结论是豆粕围绕一个理论值波动,且偏离较多时会回归。

这符合振荡市场的操作思路,但一旦遇上豆油的趋势行情,该套利方法看似对豆粕和大豆的价差进行回归操作,但本质是逆豆油的大趋势而操作。

而且价格变化较大时,甚至回归模型本身也会被新的数据改变。

对第二种观点的逻辑分析:统计套利的结论核心仍然是:粕相对于豆,价格差低至一定程度时,买粕卖豆。

粕相对于豆,价格差高至一定程度时,卖粕买豆。

但其不是采用简单的价差来给出信号,也不是采用1手豆对应1手粕的头寸,其采用价差序列的离散程度来给出进出场信号,并运用新的头寸比例,以买10手豆,对应卖15手粕。

这种操作的实质意义就是:10A-15M=8M+2Y-15M=2Y-7M由上面等式可知,认为粕价相对高,买10手豆,卖15手粕则其效果等同于买入2手油,卖出7手粕。

我们先不论其操作方向是否正确,至少买10手豆卖15手粕效果等同于买入2手豆油,卖出7手粕。

完全可以以更少的保证金和手续费来完成同样的交易目的。

本质关系类似于下图中豆油与豆粕的比值套利。

对第二种观点的实证分析:选取08年4月到09年2月的数据。

价差序列Spread=1.561FM-FA,价差序列去均值化后,如下图最下一根曲线,其标准差为318。

根据第二篇文章的操作策略,买粕卖豆的时机出现在5月9日、11月5日,以事后的观点来优化选择价差序列值回到0时才离场,(该文策略是选择回到0.76个标准差之内时,即离场)日期分别为6月2日,10月20日;买豆卖粕的开平仓操作出现在6月18日和10月20日。

三次操作均动用10手大豆、15手豆粕的保证金,以10%计算约15万元,三次操作赢利合计约12500元(不含成本),年化收益约8%。

豆指数粕指数2008-5-8 开仓4677 3436 买粕15 卖豆10手2008-6-2 平仓4781 3672赢利45802008-6-18开仓5161 4129 卖粕15 买豆10手2008-10-20平仓3366 2767赢利68102008-11-5开仓3392 2579 买粕15 卖豆10手2009-2-6平仓3541 2800赢利1105前面逻辑已经证明,卖10手豆对应买15手粕,本质等同于卖2手豆油买7手粕。

从08年4月至今,在前述的油粕比值大幅下挫回归的过程中,该方法仅录得8%的收益,(且未考虑盘中持仓浮亏)那么在08年4月之前,油粕比值大幅向上偏离的时候,该方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结论:1,大豆、豆粕、豆油三者之间由于压榨关系存在相互的影响,以回归模型或类似的方法对大豆和豆粕采取对应手数的价差套利,而不考虑豆油价格的变化是行不通的。

如买10手豆粕卖出10手豆,其实际意义等同于买入2手豆粕,卖出2手豆油。

其实质是假定豆油价格在一个区间内振荡,一旦豆油价格突破模型建立时的区间,该方法认为是优良的套利信号,但操作实质是逆豆油突破趋势而为,也就是常说的反趋势系统。

2,以统计套利的形式,跟踪大豆豆粕的价差序列,以其离散程度来给出套利进出场信号,是基于一定时期内的纯数学原理。

以该时间段内的全部数据构建模型,然后再从头应用于该时间段内,可以说是以现在的眼光看过去。

那么若是以07年之前的数据构建模型,该模型从07年至今的表现又将如何呢?另外,该方法以买15手豆粕对应卖10手豆,其效果等同于卖出2手豆油,买入7手粕。

完全可以用更少的保证金和手续费来完成同样的交易目的。

3,根据前面的逻辑等式,大豆和豆粕的套利,无论以什么样的比例操作,都可以简化为更少量的豆油和豆粕的操作,使用更少的保证金和交易成本。

4,在当前大连市场,大豆压榨原料进口豆和国产豆并存,豆一号合约并不适用于提油套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