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与党项的崛起

合集下载

分享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思维导图

分享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思维导图

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程标准:学生知道辽、宋、西夏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的政治家的主要功绩;了解宋、辽、西夏和议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设计辽和西夏宋建立简表,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比较辽和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北宋的关系以及汉化过程,培养归纳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辽和西夏这两个少数民族与宋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辽和西夏、北宋的关系;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方法1.教法本课采用阅读法、活动体验法、史料解读法、电教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2、学法本课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法、欣赏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感受法等来学习本堂课。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此学段学生探究欲望强,但形象思维与感性认知仍占主导,分析问题难免缺乏深度。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寇准师:短短的几十秒你们搜索出这位新朋友的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对应信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名门连皇帝都赞不决口的亲信重臣他的人生却又是命运多舛现在我们就跟随寇凖的脚步,探寻他跌宕起伏、充满传奇的一生。

★刚直不阿仕途通达的他到底生活在怎样一个时代呢?(出示课题)★澶州定策名垂青史★遭遇排挤客死他乡111师:(出示辽、宋、西夏并立地图)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割据的局面,但他的版图远不能和汉唐相比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时期。

那我现在有疑问了,能和北宋王朝同时并立的(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们又是怎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受汉文化影响后又有哪些新发展?)现在呀老师就邀请你们来个时空连线,针对屏幕下方的问题结合书上的内容,试着画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3分钟后回到屏幕前一起分享我们的学习成果。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_部编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_部编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材料一:规定宋要给弊辽:岁“岁币币,”每加年重银了1北0万宋两人民,的绢负20担万匹。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 丝织品利、:稻双米方、展茶开频叶繁等的,经换济取文辽化的交羊流,、有马利、于骆民驼族等交。融 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内)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 (白头发)利之:人辽,宋不边识境于长戈期。处 于 相 对 和 平 稳 定 的 状 态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
两,絹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岁币)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北宋获得胜利为什么还要签订和议?
材料一 (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 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契丹族、党项族都去哪儿了?
契丹
大部分与其他民族融合 达斡[wò]尔族
党 项
大部分与其他民族 融合
蒙古族
知识拓展
中华民族历史是 由五十六个民族 共同缔造——
三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战争
(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耶律阿保机( 872—926)
想一想 契丹族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治国措施:耶律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货币Fra bibliotek契丹文字
契丹鸡冠壶
一 契丹族与党项族
2.党项族与西夏政权 (1)党项族的兴起与发展








11世纪 前期
有文献记载 党项诸部开 党项族内 党项族内迁 始强盛起来 附于唐朝

【初中必刷题】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二)

【初中必刷题】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二)

【初中必刷题】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024七下·期中)[2023 安徽池州期中]制作历史知识小卡片是学好历史的一种方法,在下面知识卡片的空白处填写的正确内容应是()隋朝建立时间:581年人物:杨坚都城:长安阶段特征:____A.四分五裂,战乱不断B.北击匈奴,无为而治C.国家统一,社会稳定D.开辟丝路,沟通中外2.(2024七下·期中)[2023 山东青岛期末]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形成了“开元盛世”。

下列材料说明这两个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统治者()A.重视农业生产B.善于虚怀纳谏C.重视选贤任能D.重视整顿吏治3.(2024七下·期中)[2022广东梅州期中]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A .秧马B .曲辕犁C.筒车D.楼车4.(2024七下·期中)[2023 四川泸州中考]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

这些现象()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B.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C.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D.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5.(2024七下·期中)新考向跨学科自然界中鸟可以扮演传播植物种子的使者,从而推动生物圈的物种交流。

下面是模拟这一原理制作的示意图,该图可被纳入的历史学习主题是()A.唐与吐蕃的民族交融B.古代中日两国的交往C.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D.佛教文化的传播历程6.(2024七下·期中)[2023 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张家港黄泗浦遗址(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发现的唐代寺庙建筑基址,其布局与日本唐招提寺极为相似,这最有可能为下列哪一事件提供佐证()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7.(2024七下·期中)[2023 福建南平期末]历史典故往往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并可作为研究历史的依据。

七年级下册部编版历史第7课 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七年级下册部编版历史第7课 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发型,是一种文化。这样的发型,你也许无法接受·······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兴起 (1)背景 ①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 经济、文化 联系日益密切。 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带去了先进的 生产技术 和生活方式。 (2)兴起:9 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 (3)建国:10 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4)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 ,国力不断增强。
解析:本题考查对元昊功绩的准确掌握。A、B、C 三项都是元昊建立政权后,为巩固 政权和发展生产采取的措施;D 项“使东北地区得到开发”说法有误,元昊建立的西 夏政权为开发我国西北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D
[学霸笔记] 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加强统治的相同之处
1.都是少数民族首领。 2.都建立过本民族政权。 3.都创制过本民族的文字。 4.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
chán
澶渊之战
宋辽战争
二、战争与和平
战和
澶渊之盟 宋辽和约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 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后晋的开 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 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 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 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 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辽攻宋,澶渊之战
与澶渊之盟。


保持友好关系,双

方互通使节。

真 宗
宋攻辽失利,采取
防御政策。
1、澶渊之战
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直逼黄河岸边的 澶渊城,都城东京局势危急。有人主张迁都避让, 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 振,射杀辽军统帅,辽军遭受重挫。

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党项羌……其种每 姓别自为部落……而拓 跋最为强族……畜党牦项牛人、 马、驴、羊,以供其食。
不知稼薔,土无 五谷。
——
《旧唐书》
根据以上图片及史料概括契丹族和党项族的生活方式如何?
2、隋唐时期与汉族的关系 ——学习汉族,有所发展
• 契丹族: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 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 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 丹族已经有了弄根、冶铁和纺织等产 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研读史料,合作探究

材料一 (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
邪辽无宋状,议若和无实内患质,上深是可惧双也方。力帝王量用均心衡,条常需件谨下此相。互妥协的结果
• 利材料:二1尽)管北澶渊宋之与盟常辽给、人以西“夏城下订之立盟”—和的—约印【象宋,,】使但李基焘北本《宋内续容资与还治辽是通平鉴、等长西的编,》夏北宋 之并没间有保丢太持大着的面和子平。且稳和定平时的实局现后面,。北宋还能从双方的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 2辽》)朝亦对可社借此会获经得其济必而须物言品,,因避而免双方了都战是划争算带的。来—的齐涛破主坏编《,中促国政进治了通史
哪弊些:积在极一和消定极程影度响?上(加从北重宋了、民辽、众整的个赋中税华民负族担角;度考虑)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 关系怎样? 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 什么?
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
1、战争——西夏攻宋
李元昊建国后,西夏与宋朝的外 交关系正式破裂。在此后的三川口 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 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中,西夏歼 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河曲 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 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保留至今的西夏文印刷品,是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 刷品。
契丹文字
它们的字形结构与汉字是否相似?想想这说明什么?
交往密切,主要是和汉族交往频繁。
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
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汉族
政权

西夏
北宋
时间 10世纪初 11世纪前期 960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元昊, 兴庆府)
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
府)

战和--澶渊之--------澶渊之-----&封)
板书设计
民族政权并立
宋战夏战争
西夏 辽
澶州战之战
宋夏和和约
北宋
澶渊和之盟
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西夏 金 南宋
宋灭北汉之战 高梁河之战 满城之战 雁门之战 瓦桥关之战
宋真宗
寇准
内容: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 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 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1.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 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2.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 3.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 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 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辽(契丹)

契丹与党项的崛起

契丹与党项的崛起

契丹、党项的崛起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存在不少少数民族政权,但是这些政权往往旋起旋灭,以至于被古人讥笑为“胡虏无百年之国运”。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曾长时间地存在,辽、西夏便是存在了很长时间的少数民族政权。

其中,辽由契丹族建立,西夏由党项族建立。

一、契丹的历史与崛起契丹是世居于东北的少数民族,对于其起源,有起源于匈奴之说,也有发源于东胡之说。

契丹民族直到唐朝中前期,仍然处于部落状态,对于中原王朝时叛时降。

在契丹人的政治演进过程中,耶律阿保机是关键人物。

上图是《契丹人饮马图》,从图书我们可以看到马,这反映了什么信息呢?这其实反映了契丹人的游牧民族特性。

其次,图中人物的着装反映了什么呢?可以看出,契丹人的衣着已经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状态,有了一定程度的汉化,这也许说明当时契丹人已经在相当在的程度上接受了中原文明。

原先,契丹人的政治体制有强烈的军事民主制色彩,统治家族的所有男子均有机会获得汗位,而且可汗并非终身制。

耶律阿保机倾慕中原的政治制度,希望可以实施像中原皇帝那样的政治制度。

后来经过“诸弟之乱”,阿保机平定了几个弟弟的叛乱,保持了统治家族内部的稳定。

再后来,又经过“盐池之变”,阿保机诛杀了其它部族的几个领袖,实了契丹部落的统一。

耶律阿保机重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卢文进等汉人,按照他们的意见发展农业,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阿保机从中原地区掳掠人口,收留从中原逃到关外的汉族难民,并建立中原式的城郭来安置这些人口。

这些汉化因素,使契丹可以仿照中原王朝建立一个契丹、汉族因素合而为一的政权。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正式建立契丹国,后国号更名为“辽”。

辽国祚绵延二百余年,至1125年灭亡。

2、党项族西夏是与辽同时存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是由党项族建立的。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曾被称为党项羌。

党项族原本生产、生活状态落后,但是到北宋初年,党项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汉化,史书称,“耕稼之事,略与汉同”。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和 澶澶 渊渊

之之
盟战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板书设计
碰撞中的融合
西夏(党项

1044年
订立和议
建立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
辽(契丹
1005年

澶渊之盟 建立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北宋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汴京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贯通,互市不断;②双方和平相处并开展频繁的 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 统一。
消极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 [来源:学科网]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 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宋夏关系:休 战事 定君臣
西夏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一)战 元昊称帝后,屡次攻打北宋,北宋节 节败退,损失惨重。 (二)议和 1. 原因:西夏建国时间短,人力物力 有限,连年战争损失巨大,人民生活 困苦
北宋
狄青,北宋大将,临阵被发,带 铜面具,所向披靡,屡著战功。
2. 宋夏合约 (1)主要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2)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思考: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
—— 约·诺里斯
北宋的版图远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 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 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1.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3.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探讨这些问题吧!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七下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点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①兴起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唐末,北方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②建国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③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党项族①兴起:唐朝时期,党项族与中原文化的接触逐渐增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②建国:11世纪前期,元吴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③发展:元吴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获胜的西夏也遭受损耗,人民困苦(2)和: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二.金灭辽及北宋四、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存在。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①城市: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②乡镇: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③城乡市镇:城乡之间的市镇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②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③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①积极: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②消极:
和议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赋税负担, 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检测提升
B 1、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朱温
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搜集了“契丹的兴起”“党项族建西夏
D ”“澶渊之盟”“宋夏议和”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导入新课
北宋时期“贵羊贱猪”成为社会饮食风尚, 羊肉地位突出。到神宗时期,宫廷每年食用 羊内高达四十三万斤之多。北宋东京市场上 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有“旋煎羊”“批切羊 头”、“软羊”等数种。
—— 《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问题思考:北宋吃的 羊肉从哪里来?
一、契丹族与辽的建立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游 牧民族。9世纪后期 ,契丹已经有了先进 的农耕、冶铁和纺织 等产业,开始建筑房 屋、城邑。
西夏政权信息:
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大夏皇帝) 民族:党项族 国号:西夏 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李元昊
1003—1048年
西夏王陵 元昊
李元昊在全国上下实施剃发令、造西夏文字、 修宫室、迁新都、建官制、定兵制等一系列变 革。在政治体制上,模仿宋朝官制模式设立军 政管理组织。
西夏货币
“辽”抑或“宋”?
材料11:(宋辽之间)每年贸易总值,仅河北地区,就逼近百五十万贯,对宋 来说,每年可以获得四十余万的利润。而这种利润的收益,大致可以补偿宋在岁 币上所受的损失......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与党项族的兴起,辽和西夏建立的史实。
2.掌握辽和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3.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 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 关系。
学习目录
01
辽、西夏的建立
材料一:(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 邪无状,若无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 。
北宋—统—治【者宋】实李行焘守《内续虚资外治通的鉴政长策编》
材料二: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 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 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的。
2、党项族的兴起与西夏的建立
西夏的兴起与发展
隋朝
隋末
唐初
唐末
11世纪 前期
有文献记载 党项诸部开 党项族内 党项族内迁 始强盛起来 附于唐朝
建立独立政权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 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北方强势民族的雄起----契丹族与党项族
2、党项族的兴起与西夏的建立
发展和统一。
课堂小结
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
三 西 夏 辽国 时





北宋

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各 民 族 之 间 的 相 处 :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互助 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保证
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四时钠钵图:春钠钵 四时钠钵图:冬钠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附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2.了解辽宋、宋夏和战的情况,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自主学习: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背景:隋唐时期,_____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发展:_____末年,北方汉人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和生活方式。

(3)建立政权:①______初,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

②影响: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______,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1)发展: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______、______一带,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建立西夏:①概况:______前期,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_。

②建制:订立_______、军制和_______,鼓励垦荒,发展______,创制_____。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背景:______时,占领______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和:______晚期,北宋与辽保持______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3.战:(1)_____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政策。

(2)澶渊之盟:_______时,澶州之战(_____主站)宋军取胜,签订澶渊之盟,辽朝______,宋朝给辽朝______。

(3)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______局面。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战(1)概况:_____称帝后,多次率领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_____。

(2)影响:西夏由于______,人力和物力有限,____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

2.宋夏和议(1)内容:元昊向宋_____,宋给西夏______。

(2)影响:宋夏边界_____兴旺。

参考答案:一、1、契丹族、唐朝、生产技术10世纪,耶律阿保机上京创制文字2、甘肃东部,陕西北部11世纪党项族首领元昊兴庆府官制法律农牧经济西夏文字二、辽太宗燕云十六州宋太祖友好宋太宗防御宋真宗寇准退兵给辽岁币和平三、元昊惨重立国时间短连年的战争称臣岁币贸易自主检测: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削弱了契丹势力B维持了长期和平C 消除了民族矛盾D 加速了北宋灭亡2、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3、五代后期,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做出贡献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北周武帝D.后周世宗4、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C.加强了民族融合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5、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A步步为营B守内虚外C分兵把守D虚内守外6、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A后周辽B蒙古国西夏C辽西夏D南宋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完成7-8题7、反映的是北宋与()关系A西夏B辽C女真D南宋8、上题引用苏辙的那句话,能体现出()A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B宋辽实力均衡C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D统治阶级为百姓谋利9、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10、辽夏吸取南下劫掠遭抵抗的教训,进而推行()A扩军备战B用严酷刑罚镇压C破坏被占领地区经济D“以汉制待汉人”11、阅读下列材料: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共34张)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共34张)


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
律 契丹各部,提倡农业;制定各项典
阿 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
保 位期间,以汉人为谋士学习汉族政
机 治制度,设置州县,契丹创制文字。
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
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
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
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
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
C.元昊
D.铁木真
8、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 D 坚决主张抵抗。
A、杨业
B、岳飞
C、包拯
D、寇准
9、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 ? C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10、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 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C 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1、西夏的兴起
1)、党项族居中国西 北,游牧;后学农耕 定居 2)、国名:大夏,史 称西夏 3)、建立者:元昊 4)、时间:1038年 5)、定都:兴庆(今 宁夏银川)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 昊在兴庆(今天的银川)登基 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从此西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
2.(2010·贵港中考) 1038年少数民族 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 C、D中的哪一处( C )
3.(2010·连云港中考)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 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
4.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B)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核心素养提升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核心素养提升版)

开封,宋军打退辽军之后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2.澶渊(州)之战
宋真宗
时间: 1004年(宋真宗)
交战双方:
攻方: 辽 守方: 北宋
澶州
交战地点: 澶州(古称澶渊) 寇准
关键人物: 宋真宗
东京
寇准
战争结果: 宋打退辽军,辽宋议和, 签订“澶渊之盟” (1005),辽撤军, 宋给辽岁币。
契丹货币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1.生活区域: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
2.民族历史:原属西羌族的一支 3.唐朝时期: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4.时间:11世纪前期(1038年)
5.建立者:元昊(拓跋氏)(大夏皇帝)
6.民族:党项族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 地理燕位云置十:六大州致,相即当今于北今京北、京天、津天全津境及,河以北及、河山北西北北部部地一区带、。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 瑭军约事为地父位子:。对石于敬北瑭宋按来照说契,丹是的重要要求的把天燕然云屏十障六,州对割于让契给丹契来丹说,,使占得领辽它国则的占疆据域了扩对展中到原长 城地沿区线的。战燕略云主十动六权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9.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创制了西夏文字。
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 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 ,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独特之处。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人教2016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人教2016版)
辽盟约称 澶渊之盟 。
影响 “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 局

复习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争: 元昊 称帝后,多次攻打北宋。 2.影响:连年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困苦。 3.和谈: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 宋给西夏 岁币。
检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兴起:
学习与 探究
1.金为什么能灭辽?
①阿骨打建国以后,国力迅速增强; ②辽政权政治腐朽,剥削严重; ③各族人民不断起来反抗。
2.金为什么能灭北宋?
学习与 探究
(1)金方面:北方的游牧民族,能骑善战,民风彪悍;当时的金 属于新兴王朝,国内上下团结,军民一心;反辽和灭辽的胜利使 得金上层统治者对外扩张的野心更加膨胀,对于灭宋也更加充满 了信心;灭辽的胜利也为金南下攻宋,甚至灭亡北宋提供了充足 的物质保障。 (2)北宋方面:国内政局腐败,奸臣把持朝政,边境防御松弛; 国家对于战争准备不足,北宋不相信金兵会立即南下,对继续和 金保持友好关系存有幻想;朝中主和派占据主导,主战派被贬黜 ,从而导致金人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的灭亡。
二、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
1125年辽
失地,北于宋是朝遣廷使想与借西金金联的夏系势力,收双复方被订辽立占盟领约的,
相北地约宋区夹北节。攻宋1节辽1出败2朝5兵退年。伐,灭辽金辽,却。被势辽如北军破打竹得,大占败领。很而多金 军 区却 (势 大如胜破)竹。1,1相25继年攻,占辽被辽宋金的灭都亡城。和许多地
岳家军
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掳掠。
金军中流传说:
“撼山易,撼 岳家军难!”
郾 城 大 捷(1140年)
直抵黄龙 府,与诸 君痛饮尔

部编版历史第7课辽、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部编版历史第7课辽、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的服饰发型
契丹鸡冠壶
契丹圆盘
契丹货币 “天朝万顺”
辽的制度建设
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元)脱脱等《辽史》
四时捺钵——辽代的政治制度之一。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辽朝皇帝都要到各地巡 视和从事渔猎活动。所谓捺钵,就是辽朝皇帝在渔猎之地所设的行帐,皇帝出猎 时,朝中官员随行在捺钵与南北面大臣商议国事。
所发展。
北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 宋 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阅读教材,找出党 项族兴起的过程
4、西夏的生产生活状况
元昊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 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西夏货币
西夏文字
西夏壁画(服饰)
西夏瓦当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和党项族 的生活生产状况 与中原有什么战争 宋真宗,继续战争,辽军大举进攻北宋
宋真宗
寇准
澶州 开封
宋打退辽军
辽与宋议和 宋给辽岁币 澶渊之盟
澶州之战 的结果如
何?
宋朝在以屈辱换取苟安。此后长时间内,宋辽 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
——范文澜《中国通史》
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此后,辽宋作为兄弟国,宋岁书辽银十万两, 捐20万匹。自是两国不交兵120年。
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 争)”。这说明( A )
A、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B、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削弱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感谢欣赏
在北宋与辽、 西夏的边界开 设贸易场所, 榷(que)场。

初中历史_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堂考核二:材料一: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农业和商业。

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材料二:他是党项族拓拔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

他懂汉族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经史兵书。

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根据汉字创制西夏文字,曾定制官制、法制、军制。

1、材料一、材料二的“他”分别是谁?2、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学情分析一、思想状况分析七年级A5班大部分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他们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不知所措。

二、学习状况分析七年级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

第一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和很浓厚的兴趣.学生成绩稳定;第二类:基础差,但热情高,方法不当;第三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因各种原因成绩(如懒、上课纪律差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的思想作怪等)就是提不上来。

第四类:基础差,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尽量跟住老师.这些孩子的家长当然也在督促。

第五类:跟不上正常的进度.七年级A5班70名中42名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地学习,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12名同学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

其他10名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业,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有6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在自动放弃学习。

三、今后措施1、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加强规范语言训练,提高答题得分率。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相应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世界、注重文献史料的积累借鉴,引导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各课的知识考点,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2019部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共35张PPT)

人教版2019部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共35张PPT)
有草皮的地翻着, 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 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这段材料反映了 12世纪时蒙古草 原的什么局面?
部落间分裂、战争不断
12世纪时,蒙古草 原上分布着许多部 落,相互之间为争 夺人口、草场、水 源、牲畜而频繁发 生战争,生灵涂炭 。人们盼望草原统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3.蒙古族的统一与蒙古政权的建立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中都
临安
南宋
金朝政治制度:
• 1.基本沿袭唐宋 • 2.猛安谋克 • 300编户为一谋克,10谋克编为一
猛安 • 3.金世宗-----大定之治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族
生活在蒙古 草原 善于骑射,过着游牧生活
蒙古帐幕车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背景
有星的天空旋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掠财物。
元 ➢ 忽必烈定都即大元都世祖,1271年
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 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 亡。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
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写下了大义
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
许以高官,他严词拒绝,从容就义,年
仅47岁。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南人
民族
蒙古族 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契 丹和女真族等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 其他各族等
小结
•辽
(916年) 金
• 北宋 (960年) 金
• 西夏 (1038年)
蒙古汗国
•金
(1115年) 蒙古汗国
• 南宋 (1127年) 元

五代十国政治局势论文素材

五代十国政治局势论文素材

五代十国政治局势论文素材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其政治局势的变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五代十国政治局势的论文素材,供您参考:1. 内战与分裂:五代十国时期,中央政权的衰败导致各地勾结农民起义军、藩镇势力等形成割据政权。

此时,各地的军阀势力互相明争暗斗,内战频频发生,导致国家分裂成多个割据政权。

2. 契丹入侵与辽夏之争:五代时期,北方的契丹人逐渐崛起,逐步侵略中国汉地。

尤其是辽国的建立,不仅对五代政权产生了威胁,还插足了两宋之间的争夺。

同时,西北地区的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也纷纷参与到政治斗争中,与中原势力形成对抗。

3. 文化融合与转变: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形成的割据政权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区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天下五代各具风采的文化景观。

在这个过程中,中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和艺术风格。

4. 经济与社会: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农民起义、战争频繁发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经济的衰退。

但同时也催生了很多商业城市的兴起,商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5. 外交与对外侵略:五代十国时期,各个政权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积极进行外交和战略联盟。

一方面,中原政权经常联合宋、辽等国,抵抗契丹、党项等民族的侵略;另一方面,也会采取穿梭外交策略,与契丹、吐蕃等民族结盟,以便对抗其他政权。

这些素材可以作为论述五代十国政治局势的基础,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研究角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论文的撰写和组织。

提醒注意的是,文章的结构要清晰,逻辑要严谨,可以选择从整体政治局势概述入手,再逐渐展开各个方面的分析,以达到准确、全面的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契丹、党项的崛起
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存在不少少数民族政权,但是这些政权往往旋起旋灭,以至于被古人讥笑为“胡虏无百年之国运”。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曾长时间地存在,辽、西夏便是存在了很长时间的少数民族政权。

其中,辽由契丹族建立,西夏由党项族建立。

一、契丹的历史与崛起
契丹是世居于东北的少数民族,对于其起源,有起源于匈奴之说,也有发源于东胡之说。

契丹民族直到唐朝中前期,仍然处于部落状态,对于中原王朝时叛时降。

在契丹人的政治演进过程中,耶律阿保机是关键人物。

上图是《契丹人饮马图》,从图书我们可以看到马,这反映了什么信息呢?这其实反映了契丹人的游牧民族特性。

其次,图中人物的着装反映了什么呢?可以看出,契丹人的衣着已经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状态,有了一定程度的汉化,这也许说明当时契丹人已经在相当在的程度上接受了中原文明。

原先,契丹人的政治体制有强烈的军事民主制色彩,统治家族的所有男子均有机会获得汗位,而且可汗并非终身制。

耶律阿保机倾慕中原的政治制度,希望可以实施像中原皇帝那样的政治制度。

后来经过“诸弟之乱”,阿保机平定了几个弟弟的叛乱,保持了统治家族内部的稳定。

再后来,又经过“盐池之变”,阿保机诛杀了其它部族的几个领袖,实了契丹部落的统一。

耶律阿保机重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卢文进等汉人,按照他们的意见发展农业,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阿保机从中原地区掳掠人口,收留从中原逃到关外的汉族难民,并建立中原式的城郭来安置这些人口。

这些汉化因素,使契丹可以仿照中原王朝建立一个契丹、汉族因素合而为一的政权。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正式建立契丹国,后国号更名为“辽”。

辽国祚绵延二百余年,至1125年灭亡。

二、党项族
西夏是与辽同时存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是由党项族建立的。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曾被称为党项羌。

党项族原本生产、生活状态落后,但是到北宋初年,党项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汉化,史书称,“耕稼之事,略与汉同”。

1032年李元昊担任党项首领之后,党项先是确立了自已的年号,后来又确立官制、兵制,立军名,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

公元1038年李元昊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于1227年为蒙古所灭,党项族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