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方程讲解

合集下载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十一章 《代数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十一章 《代数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  知识讲解(提高)

《代数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一元整式方程与高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知道一元整式方程的一般形式. 理解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解法.2.理解和掌握二项方程的意义以及二项方程的解法,理解双二次方程的意义,了解高次方程求解的基本方法是降次,会用换元法把双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学会判断双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3.会用“换元法”解特殊的分式方程(组).4.理解无理方程的概念,会识别无理方程,知道有理方程及代数方程的概念,领会无理方程“有理化”的化归思想. 会解简单的无理方程(方程中只含一个或两个关于未知数的二次根式).5.知道二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概念.6.掌握由“代入法”解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由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7.能熟练地列出方程组解应用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查结果是否合理.通过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让学生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情感与价值.【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整式方程1. 一元整式方程:如果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且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个方程叫做一元整式方程;2.一元n次方程:一元整式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n(n是正整数),这个方程叫做一元n次方程.3.一元高次方程:一元整式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n,若次数n是大于2的正整数,这样的方程统称为一元高次方程.要点诠释:一元高次方程应具备:整式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项最高次数大于2次.4.二项方程概念:如果一元n次方程的一边只有含未知数的一项和非零的常数项,另一边是零,那么这样的方程就叫做二项方程.要点诠释:注:①nax=0(a≠0)是非常特殊的n次方程,它的根是0.②这里所涉及的二项方程的次数不超过6次.5.解的情况:当n为奇数时,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x=;当n为偶数时,如果ab<0,那么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如果ab>0,那么方程没有实数根.6.双二次方程概念:只含有偶数次项的一元四次方程.要点诠释:当常数项不是0时,规定它的次数为0.7.解双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因式分解法与换元法(目的是降次,使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通过换元,把双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体现了“降次”的策略.要点诠释:解高于一次的方程,基本思想就是“降次”,对有些高次方程,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降次.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时要注意:一定要使方程的一边为零,另一边可以因式分解.要点二、分式方程1.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要点诠释:(1)分式方程的重要特征:①是等式;②方程里含有分母;③分母中含有未知数.(2)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3)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看联系:分式方程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2.分式方程的解法1、解分式的基本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方法是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在去分母这一步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因为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时必须验根.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化成整式方程(注意: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再找出最简公分母);(2)解这个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3)检验:将求得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若最简公分母不等于0,则这个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若最简公分母等于0,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要点诠释:1、熟练掌握用“去分母”法求解分式方程的方法.2、了解用“换元法”解特殊的分式方程(组).3、领会分式方程“整式化”的化归思想和方法.3.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方程变形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产生增根的原因: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是含有字母的式子,这个式子有可能为零,对于整式方程来说,求出的根成立,而对于原分式方程来说,分式无意义,所以这个根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 要点诠释:(1)增根是在解分式方程的第一步“去分母”时产生的.根据方程的同解原理,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方程是原方程的同解方程.如果方程的两边都乘以的数是0,那么所得方程与原方程不是同解方程,这时求得的根就是原方程的增根.(2)解分式方程一定要检验根,这种检验与整式方程不同,不是检查解方程过程中是否有错误,而是检验是否出现增根,它是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没有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的.要点三、无理方程1.无理方程:方程中含有根式,且被开方数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无理方程.要点诠释:简单说,根号下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无理方程.2.有理方程: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统称为有理方程.3.代数方程:有理方程和无理方程统称为代数方程.要点诠释:代数方程的共同点是:其中对未知数所涉及的运算是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基本运算.4.含有一个根式(根式内有未知数的)的无理方程的解题步骤:①移项,使方程左边是含未知数的根式,其余都移到另一边;②两边同时乘方(若二次根式就平方,三次根式就立方)得整式方程;③解整式方程;④验根;⑤写答案.要点诠释:解简单无理方程的一般步骤,用流程图表示为:5.含有两个根式(根式内含有未知数)的无理方程的解题步骤:①移项,使方程等式的左边只含一个根式,其余移到另一边;②两边同时平方,得到只含有一个根式的无理方程;以下与1步骤相同.要点诠释:解无理方程的关键在于把它转化为有理方程,转化的基本方法是对方程两边同时乘方从而去掉根号,对于简单的无理方程,可通过“方程两边平方”来实施.要点四、二元二次方程组1. 二元二次方程定义:仅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二次方程.要点诠释:22ax bxy cy dx ey f o +++++=(a 、b 、c 、d 、e 、f 都是常数,且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其中22,,ax bxy cy 叫做这个方程的二次项,a 、b 、c 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dx ey 叫做这个方程的一次项,d 、e 分别叫做一次项系数,f 叫做这个方程的常数项.2.二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二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二次方程的解.要点诠释:二元二次方程有无数个解;二元二次方程的实数解的个数有多种情况.3.二元二次方程组概念:仅含有两个未知数,各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为2,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二次方程组.要点诠释:不能认为由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才叫二元二次方程组,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也是二元二次方程组.4.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中所含各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方程组的解.1. 代入消元法代入消元法解“二·一”型二元二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②把这个代数式代入二元二次方程,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④把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二元一次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所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和相应的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分别组在一起,就是原方程组的解; ⑥写出原方程组的解.要点诠释:(1)解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的知识都可以运用于解“二·一”型方程组;(2)“二·一”型方程组最多有两个解,要防止漏解和增解的错误.2. 因式分解法(1) 当方程组中只有一个可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时,可将分解得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与原方程组中的另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两个“二·一”型方程组,解得这两个“二·一”型方程组,所得的解都是原方程组的解.(2) 当方程组中两个二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时,将第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分解所得到的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与第二个二元二次方程分解所得的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新的方程组,可得到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所得的解都是原方程组的解.5.方程(组)的应用应用二元二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设未知数(2个);(3)列二元二次方程组;(4)解方程组;(5)检验是否是方程的解以及是否符合实际;(6)写出答案.要点诠释:一定要检验一下结果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典型例题】类型一、方程的判断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二元二次方程?是二元二次方程的请指出它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2222(1) 1 ; (2)320;1(3)20 ; (4)3 1.x y y y y x x y xy+=-+=+-=++= 【思路点拨】该题主要依据二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答案与解析】(1)是,二次项2x 、一次项y ,常数项-1.(2)不是,因为只含一个未知数.(3)不是,因为不是整式方程.(4)不是,因为不含二次项.【总结升华】对于二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要加深全面的理解.举一反三:【变式】(2015秋•黄浦区期中)在方程2x 2﹣3x=4,xy=1,x 2﹣4y 2=9,中,是二元二次方程的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B.解:2x 2﹣3x=4是一元二次方程;xy=1,x 2﹣4y 2=9是二元二次方程;是分式方程.故是二元二次方程的只有:xy=1,x 2﹣4y 2=9.故选B .2.(2016春•上海校级月考)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无理方程是( )A .B .C .D .+2x=7 【思路点拨】根号下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无理方程,依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答案】C .【解析】解:A 、x 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选项错误;B 、x+1=0是一元一次方程,选项错误;C 、+=0是无理方程,选项正确;D 、+2x=7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选项错误.故选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无理方程的定义,无理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在于被开方数中是否含有未知数,理解定义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闵行区期末)已知下列关于x 的方程:①;②+1=0;③+2x=7;④﹣7=0;⑤+=2;⑥﹣=.其中,是无理方程的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答案】B.解:①根号内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无理方程;故本项不符合题意;②根号内含未知数,所以,是无理方程;故本项符合题意;③根号内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无理方程;故本项不符合题意;④根号内含未知数,所以,是无理方程;故本项符合题意;⑤根号内含未知数,所以,是无理方程;故本项符合题意;⑥根号内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无理方程;故本项不符合题意;所以,②④⑤是无理方程;故选B.类型二、判断方程解的情况3.(2016春•上海校级月考)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 B.x2+x+1=0 C. D.【思路点拨】根据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非负数,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作出判断.【答案】C.【解析】解:A、≥0,4>0,则原式一定不成立,则方程没有实数根,选项错误;B、a=1,b=1,c=1,则△=b2﹣4ac=1﹣4=﹣3<0,则方程无实数根,选项错误;C、当x=0时,=﹣x一定成立,即方程有实数根0,选项正确;D、≥0,≥0,则+≥0,因而+=﹣1一定不成立,没有实数根,选项错误.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理解任何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6春•南京校级月考)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A.x2﹣3x+5=0 B.C. D.【答案】C.解:A、△=9﹣20=﹣11<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A选项错误;B、方程=﹣1没有实数解,所以B选项错误;C 、解得x=﹣1,正确;D 、去分母得x=1,经检验x=1是不是原方程的解,所以D 选项错误;故选C .类型三、解方程4. 解关于x 的方程:1mx nx -=【思路点拨】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时,先化为最简形式ax b =,再考虑有解、无解、无穷多解的模式.然后进行分类讨论.【答案与解析】原方程可化为:()1m n x -=当0m n -≠,即m n ≠时,方程有唯一解为:1x m n=-; 当0m n -=,即m n =时,方程无解.【总结升华】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时,先化为最简形式ax b =,再根据x 系数a 是否为零进行分类讨论. 举一反三:【变式】若关于x 的方程(k-4)x =6有正整数解,求自然数k 的值.【答案】解:∵原方程有解,∴ 40k -≠原方程的解为:64x k =-为正整数,∴4k -应为6的正约数,即4k -可为:1,2,3,6 ∴k 为:5,6,7,10答:自然数k 的值为:5,6,7,105.(2016春•长宁区期末)解方程:2220383x x x x +-=+. 【思路点拨】根据换元法,设213u x x=+,可得关于u 的分式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答案与解析】解:设213u x x =+,则原方程化为:1208u u-=, 解得:1211102u ,u ==-, 当110u =时,2310x x +=,解得:1252x ,x =-=,经检验1252x ,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当12u =-时,232x x +=-,解得:12317317x -+--==,经检验12317317x ,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1252x ,x =-=,3431731722x ,x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的应用,能正确换元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6. 解方程 223152512x x x x ++++=【答案与解析】 251x x y ++=,则2222513153(1)x x y x x y ++=⇒+=-原方程可化为:23(1)22y y -+=,即23250y y +-=,解得:1y =或53y =-.(1)当1y =225115010x x x x x x ++=⇒+=⇒=-=或;(2)当53y =-2510x x y ++=≥,所以方程无解.检验:把1,0x x =-=分别代入原方程,都适合.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1,0x x =-=.【总结升华】本题若直接平方,会得到一个一元四次方程,难度较大.注意观察方程中含未知数的二次根式与其余有理式的关系,可以发现:2231533(51)x x x x ++=++.因此,251x x y ++=,这样就可将原方程先转化为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处理.举一反三: 【变式】解方程()223323532x x x x +-+=+ 【答案】解:原方程变形为,22352354022x x x x -++-+=, 2235x x -+,则23522x x -+=22y , 则方程可化为,22y +y-4=0, 整理得,2280y y +-=,解得,122,4,y y ==-当y=22235x x -+,解得,1211,2x x ==; 当y=-42235x x -+=-4,无解. 经检验,1211,2x x ==都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1211,2x x ==. 7、解方程49324492x x x x +-=+. 【答案与解析】解:设494x y x +=,则214+9x x y=, 原方程可化为,y-1y =32, 整理得,22320y y --=,解得,12,y =21,2y =-当y=2时,492,4x x +=解得,x=34; 当y=-12时,491,42x x +=-无解; 经检验,x=34是原方程的解,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34. 【总结升华】本题中494x x +与24+9x x 之间互为倒数,采用倒数换元法是本题的最佳选择. 举一反三:【变式】(杨浦区校级期中)解方程:4x 2﹣10x+=17. 【答案】解:方程变形为2(2x 2﹣5x+2)﹣﹣21=0 设=t ,则原方程转化为2t 2+t ﹣21=0,(t ﹣3)(2t+7)=0,解得t 1=3,t2=﹣,当t=3时,=3,则2x 2﹣5x+2=9, 整理得2x 2﹣5x ﹣7=0,解得x 1=,x 2=﹣1;当t=﹣时,=﹣,则方程无解,经检验原方程的解为x 1=,x 2=﹣1.类型四、解方程组 8. 解方程组【答案与解析】解:设1=+u x y ,1=-v x y,则原方程组可化为 80+42=7,40+70=7.u v u v ⎧⎨⎩解得 1=,201=.14u v ⎧⎪⎪⎨⎪⎪⎩ 于是,得 11=,+2011=.-14x y x y ⎧⎪⎪⎨⎪⎪⎩ 因此 +=20,-=14.x y x y ⎧⎨⎩解得 =17,=3.x y ⎧⎨⎩检验:把x=17,y=3代入原方程组中所含各分式的分母,各分母的值都不为零.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17,=3.x y ⎧⎨⎩【总结升华】本题中直接去分母解比较麻烦,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方程所含的分式的分母分别是x+y 和x-y ,所以想到“换元”,设1=+u x y ,1=-v x y,则原方程得以简化. 【变式】解方程组11 (1)28 (2)x y xy +=⎧⎨=⎩【答案与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把x 、y 看成是方程211280z z -+=的两根,解方程得:4z =或z=7.∴ 原方程组的解是:1147x y =⎧⎨=⎩或2274x y =⎧⎨=⎩.【总结升华】本题可以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但注意到方程组的特点,可以把x 、y 看成是方程211280z z -+=的两根,则更容易求解. (1) 对于这种对称性的方程组x y a xy b+=⎧⎨=⎩,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方程时,未知数要换成异于x 、y 的字母,如z . (2) 对称形方程组的解也应是对称的,即有解47x y =⎧⎨=⎩,则必有解74x y =⎧⎨=⎩. 9.(2016•黄浦区二模)解方程式:.【答案与解析】解:由②可得,(x+y )(x ﹣5y )=0,即x+y=0或x ﹣5y=0,∴x=﹣y 或x=5y ,当x=﹣y 时,把x=﹣y 代入①,得:2y 2=26, 解得:y=±, 故方程组的解为:或; 当x=5y 时,把x=5y 代入①,得:25y 2+y 2=26,解得:y=±1, 故方程组的解为:或; 综上,该方程组的解为:或或或.【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解高次方程的能力,解高次方程的根本思想是化归思想,次数较高可通过因式分解再代入等方法降幂求解即可.类型五、应用10.(2016•黄埔区模拟)甲乙两人各加工30个零件,甲比乙少用1小时完成任务;乙改进操作方法,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结果乙完成30个零件的时间比甲完成24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少1小时.问甲乙两人原来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思路点拨】设甲乙两人原来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分别为x 个、y 个,根据各加工30个零件甲比乙少用1小时完成任务,改进操作方法之后,乙完成30个零件的时间比甲完成24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少1小时,列方程组求解.【答案与解析】解:设甲乙两人原来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分别为x个、y个,由题意得,,解得:.经检验它是原方程的组解,且符合题意.答:甲乙两人原来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分别为6个、5个.【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注意检验.举一反三:【变式】甲、乙二人同时从张庄出发,步行15千米到李庄.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乙早到半小时.二人每小时各走几千米?【答案与解析】解: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那么甲每小时走(x+1)千米,根据题意,得去分母,整理,得 x2+x-30=0.解这个方程,得 x1=5,x2=-6.经检验,x1=5,x2=-6都是原方程的根.但速度为负数不合题意,所以只取x=5,这时x+1=6.答: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总结升华】本题当中要特别注意理解“甲结果比乙早到半小时”这句话,说明乙用的时间长,要在乙的时间上减去12小时,才和甲所用的时间相等.11.k为何值时,方程组.(1)有两组相等的实数解;(2)有两组不相等的实数解;(3)没有实数解.【答案与解析】解:将(2)代入(1),整理得k2x2+(2k-4)x+1=0 (3)(1)当时,方程(3)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解得:,∴k=1.∴当k=1时,原方程组有两组相等的实数根.(2)当时,方程(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解得:,∴k<1且k ≠0.∴当k<1且k ≠0时,原方程组有两组不等实根.(3)①若方程(3)是一元二次方程,无解条件是 ,即解得:, ∴k >1.②若方程(3)不是二次方程,则k=0,此时方程(3)为-4x+1=0,它有实数根x=. 综合①和②两种情况可知,当k>1时,原方程组没有实数根.【总结升华】因为在(1)、(2)中已知方程组有两组解,可以确定方程(3)是一元二次方程,但在(3)问中不能确定方程(3)是否是二次方程,所以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使用判别式“Δ”的前提条件是能确定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不能使用Δ.12. 求直角坐标平面内到()()0,15,0,9P Q -的距离都等于15的点的坐标.【答案与解析】解:设满足题意的点为A(x,y),由题意得,2222(15)15(9)15x y x y ⎧+-=⎪⎨++=⎪⎩, 解得,93x y =⎧⎨=⎩或93x y =-⎧⎨=⎩, 经检验,两组都是方程组的解,所以A (9,3)或A (-9,3).答:直角坐标平面内到()()0,15,0,9P Q -的距离都等于15的点的坐标为(9,3)或(-9,3).。

初中数学点知识归纳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初中数学点知识归纳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初中数学点知识归纳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初中数学点知识归纳: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代数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形式,关于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代数方程的概念进行较为详细的解释,并介绍几种常见的代数方程解法。

一、代数方程的概念代数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通常情况下,代数方程可以写成形如:ax + b = 0 的形式,其中a和b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

这类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是我们所要求解的。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形式,其一般形式为:ax + b = 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步骤1:将方程中的参数分离。

将x系数(a)和常数项(b)分别移至方程左右两边,形成ax = -b的形式;步骤2: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x系数a,得到x = -b/a,即为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举例说明:例如,解方程2x + 4 = 0,根据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将方程进行转换,并得出解为x = -2。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是一种更复杂的代数方程形式,其一般形式为:ax² + bx + c = 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

1. 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通常适用于方程的系数与常数项能够因式分解的情况。

步骤1:观察方程是否可以进行因式分解,即检查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是否有公因式;步骤2:将方程转化为(x + m)(x + n) = 0的形式,其中m和n是满足方程的解;步骤3:根据方程 (x + m)(x + n) = 0 规律,得出方程的解。

举例说明:例如,解方程x² + 5x + 6 = 0。

首先观察系数和常数项6是否可以因式分解,我们可以得到(x + 2)(x + 3) = 0。

据此,我们可以得到方程的解为x = -2和x = -3。

2. 配方法当一元二次方程无法直接因式分解时,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解方程。

数学初中一年级代数基础概念讲解

数学初中一年级代数基础概念讲解

数学初中一年级代数基础概念讲解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数的运算、数的性质以及运算关系。

初中阶段的代数学习是建立基础知识的时候,其中包括了一些重要的代数概念。

本文将针对数学初中一年级代数基础概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一、代数概念的引入在初中一年级,我们开始接触代数学习,其中最基础的概念就是代数式。

代数式由数和字母组成,其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或变量。

通过代数式,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数学关系,便于进行推理和计算。

例如,x + 3就是一个代数式,其中的x表示未知数,3表示已知的数。

二、代数表达式与算式的关系代数表达式和算式都是运用一些数进行计算,但它们之间有一些差别。

代数表达式中含有未知数或变量,而算式中只有已知的数。

代数表达式是一般性的,而算式是具体的。

例如,2x + 1是一个代数表达式,而2 × 3 + 1 = 7就是一个算式。

三、代数方程的初步认识代数方程是一个数学等式,它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解方程就是找出使方程成立的数的取值。

初中一年级主要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0,其中a和b是已知的数,x是未知数。

通过运用一些基本的代数运算规则,我们可以求解出方程中的未知数。

四、代数等式及其运算性质代数等式是带有等号的代数表达式。

在代数等式中,两边的表达式是相等的。

例如,3x + 2 = 8就是一个代数等式。

代数等式有一些运算性质,如可逆性、传递性、对称性等。

这些性质在代数运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进行方便的计算和推理。

五、代数式化简的基本方法化简代数式是指将复杂的代数表达式简化成简单的形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算。

化简代数式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消去括号、运用运算性质等方法实现。

初中一年级数学中,我们经常要进行代数式的化简,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我们的代数运算能力。

六、代数式的加减运算在初中一年级的代数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代数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初中一年级代数式讲解

初中一年级代数式讲解

初中一年级代数式讲解初中一年级的代数式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两个内容进行讲解。

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为:ax + b = c,其中a、b、c都是已知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如下:1. 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使得方程变为ax = c - b;2. 如果a不等于0,就将等号两边的方程都除以a,得到x = (c -b)/a。

例如,解方程3x + 2 = 8:首先将常数项2移到等号右边,得到3x = 8 - 2 = 6;然后将等号两边的方程都除以3,得到x = 6/3 = 2。

所以,方程3x + 2 = 8的解为x = 2。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

一般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式为:ax + b < c,其中a、b、c都是已知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如下:1. 将不等式中的常数项移到不等号的右边,使得不等式变为ax < c -b;2. 如果a大于0,则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a小于0,则不等号方向反向;3. 如果不等式中的未知数系数不为1,就将不等式两边都除以该系数,得到x < (c - b)/a。

例如,解不等式2x + 3 > 7:首先将常数项3移到不等号右边,得到2x > 7 - 3 = 4;然后将不等号方向保持不变;最后将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得到x > 4/2 = 2。

所以,不等式2x + 3 > 7的解为x > 2。

希望以上的讲解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八年级的数学课程中,第二章是关于代数式和方程的学习。

本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点: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下面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与讲解。

一、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代数式常常用字母表示数,而它的数值大小则与字母所代表的数有关系。

代数式的加减法是很简单的,同类项相加或相减即可。

同类项是指字母与它们的指数都相同的项。

比如,3x和5x就是同类项,因为它们的字母是一样的,指数也相同。

而3x和5y就不是同类项,因为它们的字母和指数都不相同。

乘法运算时,可以直接将代数式中各项的系数相乘,并且将各个字母的指数相加即可。

例如,(2x^2)(3x^3) = 6x^5。

同样地,除法运算也可以通过将代数式中各项的系数相除,并且将各个字母的指数相减来进行。

二、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种字母,且这种字母的最高指数为1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都是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是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并求解。

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使得方程中一边只有x,另一边则成为已知数的形式,从而解出未知数x的值。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移项法。

这种方法是指将方程中含有未知量的项移到等式的另一侧,从而消去方程中的一部分数,并让含未知量的项单独出现在等式的一侧。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加上或减去某个数来移项。

例如,对于方程2x+3=7,我们可以先将3移项,即2x=7-3,然后再将2x除以2,即得到x=2。

2. 相消法。

相消法是通过将方程中等式两边的相同项相减来消去其中一个项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相消法只适用于同时具有正负号的项,因为只有这种情况下它们才能相互抵消。

例如,对于方程2x-3=2x+5,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的2x相减,从而消去2x,即得到-3=5,但是这个方程明显无解。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详解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详解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详解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初中数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代数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还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详细讲解初中数学中的代数知识,包括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与图像以及二次根式等内容。

一、方程与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是代数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它们的解集合是使得方程或不等式成立的数的集合。

方程的解是满足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数,而不等式的解是满足不等式左右两边大小关系的数。

1.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与不等式,其形式为ax+b=0 (a≠0) 或ax+b>0 (a≠0),其中 a、b 为已知数,x 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消去常数项,然后将方程两边的项合并或整理后即可求解。

同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也类似。

2. 二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与不等式。

其形式为ax+by=c (a、b、c 为已知数,且 a、b 不同时为零) 或 ax+by>d (a、b、d 为已知数,且 a、b 不同时为零)。

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是代入法或消元法。

通过代入法,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未知数表示为另一个未知数的函数,并将其代入方程,从而求解另一个未知数。

通过消元法,我们则可以通过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进而求解。

二、函数与图像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函数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可以通过图像的方式直观地表示。

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的定义通常以 f(x) = ... 的形式给出,其中 f 表示函数名,x 表示自变量,... 表示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

定义域是指自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值域是指函数可能取值的集合。

奇偶性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与否,单调性指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趋势。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的第四章主要讲解了一些数学与几何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我们整个中学数学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讲解几大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一、常见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的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代数知识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其中,最基础的代数式是一次式,也就是只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例如ax+b。

在学习一次式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掌握高次代数式的运算法则,例如二次式和三次式。

二、代数方程代数方程是由代数式构成的用等号连接起来的数学表达式,例如ax+b=c。

在学习代数方程时,我们需要掌握解方程的方法,特别是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其定义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在学习三角形的性质时,我们需要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外角和的性质、三边长度关系的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知识点。

四、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似形状的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而对应边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我们需要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方法、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等知识点。

五、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它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平方和。

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需要掌握相关概念以及应用勾股定理求解问题的方法。

六、圆的性质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基本的几何形状之一,它由无数个良好的特性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半径和直径的定义。

在学习圆的性质时,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定理,如弧长定理、圆心角定理等等。

以上便是本文对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这些知识点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掌握它们对后续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希望读者能够认真学习、掌握相关内容,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代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代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代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代数方程基础知识
1. 代数方程的定义:代数方程是一个数学表达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通过等号连接左右两边。

2. 代数方程的解:使等号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代数方程的解。

3. 代数方程的解法: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找到代数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代数方程的解法。

二、一元一次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该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代数方程称为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 + b = 0 (a ≠0)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将一元一次方程化为标准形式,然后求解未知数的值。

三、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该未知数的次数为2的代数方程称为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2 + bx + c = 0 (a ≠0)
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方法和公式法等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四、分式方程
1. 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代数方程称为分式方程。

2. 分式方程的解法:通过去分母、换元和消元等方法求解分式方程的解。

五、二元一次方程组
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包含两个未知数,且每个未知数的次数都为1的代数方程组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通过消元法和代入法等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六、其他类型的代数方程
1. 高次代数方程:含有未知数的高次方的代数方程,可以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方法和公式法等方法求解。

2. 多元高次方程组:包含多个未知数的高次方的代数方程组,可以通过消元法和代入法等方法求解。

解方程的两种方法

解方程的两种方法

解方程的两种方法解方程是代数学中的基本技能,在多种数学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解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等多种形式。

在解方程过程中,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分别是代数法和图像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步骤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代数法代数法是一种通过代数运算的方法来解方程的方式。

主要步骤如下:1. 找到方程中的未知数。

2. 确定方程的类型,并利用对应的方法进行变形,使得未知数的系数或次数逐步降低。

3. 运用代数运算的规则,逐步消去未知数的系数或次数,得到未知数的值。

4. 检验解是否符合原方程,并给出最终的答案。

对于不同类型的方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变形方法,如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利用加减法、乘除法等进行变形,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利用配方法、公式法等进行变形。

在代数法的解题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代数运算规则和方程变形的方法。

相关参考内容:1. 书籍推荐:《高中数学解题大全》、《代数方程题解》等。

2. 在线资源:数学学习网站中常常有关于代数法解方程的详细讲解和例题,如中国好老师网、作业帮、超星学习通等。

二、图像法图像法是通过绘制方程的图像,利用几何和图像分析的方法来解方程。

主要步骤如下:1. 将方程转化为函数的形式,即将方程中的未知数表示为函数的自变量。

2. 在坐标系中绘制函数的图像。

3. 根据图像和问题的具体要求,确定方程的解,包括零点、极值、交点等。

4. 检验解是否符合原方程,并给出最终的答案。

图像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地观察方程的性质和特点,对于一些复杂方程或者无法通过代数运算得到解析解的方程,图像法可以起到辅助解题的作用。

相关参考内容:1. 书籍推荐:《数学图形解》、《数学应用题解》等。

2. 在线资源:数学学习网站中常常有关于图像法解方程的教学视频和实例练习,如中国好老师网、作业帮、超星学习通等。

总结:代数法和图像法是解方程的两种常用方法,代数法注重代数运算和方程变形,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方程;图像法注重几何和图像分析,适用于观察方程的性质和作图求解。

七年级数学代数方程练习题及讲解

七年级数学代数方程练习题及讲解

七年级数学代数方程练习题及讲解代数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为了帮助七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代数方程,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及讲解,希望能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1. 解方程:2x + 3 = 92. 解方程:4x - 5 = 73. 解方程:3(2x - 1) = 184. 解方程:5(x + 2) = 155. 解方程:2(x - 3) + 4 = 10解答过程:1. 题目:2x + 3 = 9首先,我们需要将方程化简,去除括号。

2x + 3 = 9 => 2x = 9 - 3接下来,简化等式右侧。

2x = 6最后,将x的系数2约去。

x = 3所以,方程的解为x = 3。

2. 题目:4x - 5 = 7同样地,我们需要将方程化简,去除括号。

4x - 5 = 7 => 4x = 7 + 5然后简化等式右侧。

4x = 12最后,将x的系数4约去。

x = 3得出方程的解为x = 3。

3. 题目:3(2x - 1) = 18对方程进行化简,去除括号。

3(2x - 1) = 18 => 6x - 3 = 18简化等式右侧。

6x - 3 = 18 => 6x = 18 + 3得出6x = 21,然后将x的系数6约去。

x = 3.5所以,方程的解为x = 3.5。

4. 题目:5(x + 2) = 15化简方程,去除括号。

5(x + 2) = 15 => 5x + 10 = 15简化等式右侧。

5x + 10 = 15 => 5x = 15 - 10得出5x = 5,然后将x的系数5约去。

x = 1方程的解是x = 1。

5. 题目:2(x - 3) + 4 = 10同样地,对方程进行化简,去除括号。

2(x - 3) + 4 = 10 => 2x - 6 + 4 = 10简化等式左侧。

2x - 6 + 4 = 10 => 2x - 2 = 10简化等式右侧。

代数方程解代数方程

代数方程解代数方程

代数方程解代数方程代数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含有未知数的带有运算符的等式。

解代数方程的过程是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代数方程的解法以及一些常见的代数方程类型。

一、一元代数方程的解法一元代数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方程。

解一元代数方程的常用方法包括平方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方法等。

1. 平方根法:对于形如x²=a的方程,可通过取平方根的方式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x²=16,我们可以得到x=±4。

2. 因式分解法:对于形如ax²+bx+c=0的方程,可通过将其因式分解并利用因式分解的性质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x²+5x+6=0,可以因式分解为(x+2)(x+3)=0,从而得到x=-2或x=-3。

3. 配方法:对于形如ax²+bx+c=0的方程,可通过配方法将其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

例如,对于方程x²+6x+9=0,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将其转化为(x+3)²=0,从而得到x=-3。

4. 求根公式方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可以利用求根公式x=(-b±√(b²-4ac))/(2a)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x²-5x+6=0,可以得到x=2或x=3。

二、多元代数方程的解法多元代数方程是含有多个未知数的代数方程。

解多元代数方程的方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高斯-约当消元法等。

1. 代入法:对于多元代数方程组,可通过将其中一个方程的解代入其他方程,逐步求解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组{2x+y=5x-3y=1},可先求得y=5-2x,然后将y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x=2。

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为{x=2,y=5}。

2. 消元法:对于多元代数方程组,可通过逐步消元的方式,将方程组化简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例如,对于方程组{2x+y=5x-3y=1},可通过将第二个方程的3倍加到第一个方程上,得到方程3x-8y=-2。

六年级数学代数式讲解

六年级数学代数式讲解

六年级数学代数式讲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学是一门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学科,尤其是代数部分。

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在六年级,学生开始接触一些比较复杂的代数式,如一元一次方程式、多项式等。

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一下六年级数学代数式的相关知识。

一、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运算符号和括号等符号组成的数学式子。

代数式中通常会包含未知数,表达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在代数式中,字母通常代表未知数,我们称之为代数式的变量。

有一个代数式3x+5,其中的x就是变量,它代表一个未知数。

通过代数式3x+5,我们可以知道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当我们给x赋予一个具体的值时,代数式就变成了一个具体的数值表达式。

当x=2时,代数式3x+5的值就等于11。

二、一元一次方程式在六年级数学中,学生会接触一元一次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ax+b=c,其中a、b、c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要找出未知数x的值,使得等式两边的值相等。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逆运算、等式相等原理、消元法等。

对于方程3x+8=17,我们可以先将等式两边的8相减,然后再将3乘以x的系数相除,得到x的值是3。

三、多项式多项式是由多个项相加(或相减)而成的代数式,每一项又包含一个系数和一个指数。

多项式的一般形式为anxn+an-1xn-1+...+a2x2+a1x+a0,其中an、an-1、a2、a1、a0是系数,n是整数指数,x是变量。

对于多项式2x^2+3x-4,其中2、3、-4分别是系数,x^2、x、1分别是指数。

多项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也可以因式分解、合并同类项等。

通过多项式的运算,我们可以得出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四、应用题在六年级数学中,代数式经常会在应用题中出现。

通过代数式,我们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比如小明买了苹果和橙子,苹果比橙子多了5个,苹果每个1元,橙子每个0.8元,求苹果和橙子的总价。

代数方程

代数方程

AFEoyx智康一对一初中数学讲义课 题 代数方程授课日期及时段2014.12.14 16:30-18:30教学目的1. 了解整式方程,分式方程, 无理方程的概念定义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 知道解整式方程,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的一般步骤,知道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必须验根,并掌握验根的方法;3. 正确地选择恰当的方法解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进一步领会解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把握化二元为一元,化二次为一次的条件,通过解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课前检测 一次函数的应用如图,直线6y k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E 、F ,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

(1)求k 的值;(2)若点P (x ,y )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 的面积为278,并说明理由。

本节课内容解析与例题讲解整式方程1、在方程12=ax 和s bx =2中,x 是未知数;字母a 、b 是项的系数,s 是常数项,它们都表示已知数,我们称这样的方程是含字母系数的方程,这些字母叫做字母系数.方程b ax =的解的情况: 当0≠a 时,方程有唯一的解,解为ab x =当0,0==b a 时,方程有无数解,解为任意实数 当0,0≠=b a 时,方程没有实数解2、整式方程:①如果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且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个方程叫做一元整式方程;②一元整式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n (n 是正整数),这个方程叫做一元n 次方程;其中次数n 大于2的方程统称为一元高次方程,简称高次方程.例1:解方程:(1)5(x-a )=ax+b (2)).1(1122-≠-=-b x bx (3)x 2+2x+a=0思考:含字母系数的方程与不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在解的过程中存在什么区别吗?注意: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在解的过程中,由于字母的不确定性,在使用等式性质和根的判别式时,往往需要进行分情况进行讨论;如果字母能确定,则不需要讨论.变式练习:解方程:(1)a(x-3)=4(a-x) (2) b(x+2)=43、一元高次方程:一元整式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n ,若次数n 是大于2的正整数,这样的方程统称为一元高次方程。

八年级下2代数方程知识点及应用题

八年级下2代数方程知识点及应用题

代数方程化归思想:高次化低次:降次的方法:因式分解,换元分式化整式:化整式的方法:去分母,换元无理化有理:化有理方程的方法:平方法,换元多元化一元:代入和加减消元一、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四种:(1)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mx+n)2=h (h≥0)的一元二次方程。

(2)配方法:适用于所有化为一般形式后的一元二次方程。

但是,具有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才较简便。

配方法是通过配方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mx+n)2=h (h≥0)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基本步骤是:①首先在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②把常数项移到等式的右边;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方程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简为常数;⑤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此方程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注意,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一定要化为1,然后才能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3)公式法:适用于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公式()042422≥--±-=ac b a ac b b x 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当b 2-4ac ≥0时,方程才有实数解;当b 2-4ac <0时,原方程无实数解。

(4)因式分解法:适用于方程右边是0,左边是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含字母系数的整式方程的解法3、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1)二项方程)0,0(0≠≠=+b a b ax n 的解法二项方程的定义:如果一元n 次方程的一边只有含未知数的一项和非零的常数项,另外一边是零,则这样的方程叫做二项方程。

关于x 的一元n 次二项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二项方程的解法及根的情况:一般地,二项方程)0,0(0≠≠=+b a b ax n 可变形为ab x n -= 可见,解一元n 次二项方程,可以转化为求一个已知数的n 次方根,运用开方运算可以求出这个方程的根。

代数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总结

代数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总结

代数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总结代数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问题类型,解代数方程是数学分析与应用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文将总结代数方程的解法知识点,帮助读者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解代数方程的方法。

一、一次方程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常数,x是未知数。

一次方程的解法如下: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保持等式的平衡。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来消去常数项,得到2x = 4。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保持等式的平衡。

例如,对于方程2x = 4,我们可以通过除以2来消去系数,得到x = 2。

二、二次方程二次方程是形如ax²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c是已知常数,并且a不等于0。

解二次方程的常见方法如下:1.配方法:通过乘以适当的常数使得二次项与一次项之和的平方等于某个完全平方数,从而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的解法。

2.公式法:利用求根公式x = (-b ± √(b²-4ac)) / (2a),通过将已知系数代入公式计算解的方法。

三、分式方程分式方程是含有分式的方程,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如下:1.通分法:将方程两边的各个分式通过相同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从而将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解法。

2.消元法:通过消去方程中的分式,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解法。

四、多项式方程多项式方程是一种含有多项式的代数方程,解多项式方程的方法如下:1.因式分解法:将多项式方程因式分解并利用因子为0时的性质,求出方程的解。

2.图像法:通过绘制多项式方程的图像,找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从而求出方程的解。

五、绝对值方程绝对值方程是含有绝对值函数的方程,解绝对值方程的方法如下:1.分情况讨论法:根据绝对值函数的性质,将绝对值方程分解为多个情况进行讨论,求出方程的解。

2.代数运算法:通过运用绝对值函数的定义,将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或二次方程的解法。

初中六年级代数教案: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初中六年级代数教案: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初中六年级代数教案: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一、引言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的解法在代数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二、理论知识讲解1.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和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是指把未知数的最高指数视作2的代数方程。

- 通常形式为 ax² + bx + c = 0,其中a、b和c均为已知常数。

2.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能够因式分解成为两个或更多个由常数组成的乘积时,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进行求解。

- 公式法:利用求根公式可以直接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求根公式为 x = (-b ± √(b² - 4ac))/(2a)。

- 完全平方式:当一元二次方程能够变形为完全平方式时,可通过「配方法」将其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并直接取得x的值。

3. 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应用- 抛物线问题:抛物线模型可以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来描述,在真实生活中,很多物体运动都符合抛物线模型,因此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极为广泛。

例如,一个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就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表示。

- 面积问题:有些与面积相关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

比如,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2,且其面积为20,可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得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 斜抛运动问题:斜抛运动问题也是使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建模和求解的典型例子。

当一个物体以某个角度斜抛时,在空中的轨迹可以描述为一根抛物线。

三、教学步骤1. 介绍解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概念和形式,并给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2. 详细讲解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完全平方式三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进行示范演示。

3. 教师提供各类实际应用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将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并进行求解。

4.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解决相关练习题,加深对于解法的理解与掌握。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代数方程的解题技巧有哪些?

代数方程的解题技巧有哪些?

代数方程的解题技巧有哪些?代数方程,其实没那么难!哎呦喂,说到代数方程啊,我当年可是被它折磨得够呛!那时候,一看到那些 x、y、z 就头大,简直跟看到鬼一样。

不过,后来我发现,其实代数方程也没那么可怕,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解题就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给学生讲解方程,结果他们一个个都愁眉苦脸,好像要被考试折磨得要死一样。

我当时就想起自己学习代数方程的经历,于是就说:“来,我教你们一个小技巧!你们看,这道方程像不像一个迷宫?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找到通往答案的路径!”我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个简单的迷宫,然后指着图说:“你看,这个入口就是已知条件,出口就是我们要找的解。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地找到关键点,然后用等式的性质,也就是‘对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等式仍然成立’这个神奇法宝,就能顺利到达出口啦!”我一边讲解,一边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了迷宫里的关键点,还用箭头标示了解题思路。

学生们一开始还一脸茫然,但是随着我的讲解,他们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小女孩,她之前一直没弄明白如何解方程,但听了我的讲解之后,她突然眼前一亮,兴奋地说:“老师,我明白了!原来就像玩迷宫游戏一样,只要找到关键点,就能找到答案!”从那天起,学生们解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看到代数方程也不再害怕了。

其实,代数方程本身并不复杂,只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就能轻松搞定!后来,我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觉得代数方程难,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解题的乐趣。

他们总是死板地套用公式,却不懂得用灵活的方法去思考。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学习代数方程时,一定要抛开“死记硬背”的观念,多去思考,多去尝试,找到自己的方法。

就像玩游戏一样,充满了乐趣和挑战,你慢慢就会爱上它!当然啦,代数方程毕竟是数学的一部分,它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但只要你用心学习,相信你一定能克服困难,成为解题高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数方程讲解(1)
解下面方程
(1)).1(1122-≠-=-b x bx
(2)n x mx -=+34
(3)1222+=++x a ax ax
(4)x 3-2x 2-4x +8=0.
(5)(x-2)(x +1)(x +4)(x+7)=19.
(6)(6x +7)2(3x+4)(x+1)=6.
(7)12x 4-56x 3+89x 2-56x+12=0.
(8)x 4-10x 3-2(a-11)x 2+2(5a+6)x+2a+a 2=0,其中a 是常数,且a ≥-6.
(9)
(10)
(11)
(12)
(13)
(14)
(15)如果只有一个实数根,求a的值及对应的原方
程的根.
代数方程习题(1)
1.填空:
(1)方程(x +1)(x +2)(x +3)(x +4)=24的根为_______. (2)方程x 3-3x +2=0的根为_____.
(3)方程x 4+2x 3-18x 2-10x+25=0的根为_______.
(4)方程(x 2+3x-4)2+(2x 2-7x +6)2=(3x 2-4x+2)2的根为______.
(7)如果关于x 的方程
有增根x=1,则k=____.
2.解方程
(1)a(x-3)=4(a-x) (2)()09122≠-=+m mx mx
(3) (4x +1)(3x+1)(2x+1)(x+1)=3x 4. (4)x 5+2x 4-5x 3+5x 2-2x-1=0.
(5) (6) (x+2)4+(x-4)4=272.
(7)x 3+(a-2)x 2-(4a+1)x-a 2+a+2=0. (8)
(9) (10)
(11)
(13)m 是什么数值时,方程有根?
(14)如果不论k 为何值,1-=x 总是关于x 的方程
13
22-=--+bk
x a kx 的解,试求b a ,的值
代数方程讲解(2) 解下面方程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
代数方程习题(2)
1.填空:
(6)方程组的解有_____组.
(7)若x,y是方程组
(8)已知3a+b+2c=3,且a+3b+2c=1,则2a+c=_____.
(9)已知实数x,y,z满足方程组
则xyz=________.
2.解方程
(1)
(2)
(3)
(4)
(5)
3.解方程
4.设a,b,c,x,y,z都是实数.若
5.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a(x+1)(x+2)+b(x+2)(x+3)+c(x+3)(x+1)=0 有两根0,1,求a∶b∶c.
6.(1)解方程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