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创新及启示

合集下载

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

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

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一、20世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发展脉络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育观念不断发展、体制不断变革时局不断变化,美国的教育展战略也相应地有了一系列要的发展。

1985年,美国邦教育部、促进科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等12个机构,启动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于1989年推出了阶段性果《普及科学——国2061计划》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初中等教育的目标、步和科学依据,开了美国科学育改革的先河,引起了高的关注。

其核心思想是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上定一个示范性、指导性的基本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希望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此来普及科技教育,从使下几代人具备科学技术的本素质。

普及科技教育不是盲目增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的教学重应集中在最根本的科学基础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在1991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时美国总统的老布什正提出了面向21世纪美国四项教育战略和六条国家育目标,其中科学教育被列教育目标之一,并称到2000年“美国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要世界上名列前茅”。

1994,克林顿又签署了此基础上发展的《美国2000年教育改法案》。

1993年美国育部提出了《1998——2000年战略方案》。

方案提出了三大目标及其体目标和方案,其中三大目标是:助所有学生达到富有一定挑战性的业标准,以使他们为成为有任感的公民和为进一学习以及富有产出性的就业做准备。

为所有儿童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保证所有生享受中学后教育和终身教育。

2001年,基于美国全国对“教育重要性和教育部在国家教育目标的领导地位”的认识,国联邦教育部发表了《2001——2005年战略划》,提出了美国教育发展使命和四大战略目标。

但由半年后“9·11”件的发生,促使美国家战略发生了一些重大化,最终终止了《2001—2005年战略规划》的实。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及其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及其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及其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素质的目的。

家庭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育人教育理念、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学校则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社会则是学生获取多元文化、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经验的重要环境,学生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社会素质。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素质的目的。

在家庭方面,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孩子充足的心理支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世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学校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交流沟通,提高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家庭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素质的影响;在社会方面,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及启示

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及启示

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及启示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各国在基础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芬兰在基础教育上的创新。

芬兰的教育系统被誉为世界最成功的教育系统之一,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个体发展和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芬兰教师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发展空间,他们被视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

这种注重教师素质和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另一个经典案例是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创新。

新加坡一直以来在国际教育排名上名列前茅,其成功之处在于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加坡教育体系非常重视学生的学术成绩和社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刻苦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新加坡不断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保持教育的前沿性和现代性,这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此外,美国的基础教育创新也值得关注。

美国一直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美国的教育体系灵活多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此外,美国还鼓励学校与社区、家庭和企业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基础教育创新是各国教育事业的必由之路。

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育体系,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各国能够在基础教育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初探及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初探及启示
发生的。
间展示个人对问题的分析、 推理与解决, 更不能反映学生能
美国第三次教育改革是2 世纪 8年代初开始的。改革 用学到的知识做什么。因此, 0 0 考试非但不能激励学生向高标
的动力来 自 教育的外部和教育的内部。教育的外部 因素是 准努力 , 反而会强化低标准的使用, 使学习成为单纯对考试
促进 学生评价 改革 , 挥评 价促进 学生发展 、 发 教师提 高和改进教 学的功能, 具有一定启示。 [ 关键词] 学生评价 ; 多元化; 态化 ; 动 质性化
[ 中图分类号] G 1 . [ 52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27 2o )5 060 6 1 7(060 — 6 - 2 0 3
分重要的影响。
3把学生评价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 使评价本身成
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一部分, 用游戏活动化和动态化的评价方
有目的、 有组织的游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 注重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技能, 法。所谓游戏化评价是指通过有计划、 强调对事物各部分关系的理解 , 推崇学习者之间的直接对话 戏化活动, 探NJ童心理发展潜能, L 考核达成预期教育 目标 与交流, 尊重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对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来 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动态化评价方法通过评价与教学的 说, 不能检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出的学习过程与结果。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并由此带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 的预备 , 而不是获得智慧和能力的途径。面对这种高标准要 深刻变化; 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 日 益激烈。然而, 求和低标准考试的矛盾冲突, 美国基础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 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经过一年半的调查 , 发表了题为 模的学生考试评价改革。 《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的报告。结果显 示, 与其他经济强国相比, 美国的教育质量大为逊色, 落后于

基于5C标准的美国基础外语教育及启示

基于5C标准的美国基础外语教育及启示

基于5C标准的美国基础外语教育及启示作者:李磊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年第03期1996年,一向不太重视外语教育的美国颁布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作准备》,并于1999年进行了重新修订。

从此,美国的基础外语教育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这个纲领性文献的出台意味着美国把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此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要求。

国内的一些学者大都只对标准本身进行了分析或译介,本文旨在透过5C标准的内容及要素,探讨美国的基础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

笔者认为,美国把基础外语教育上升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层面上,无疑对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我国的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标准的内容和基本要素简述所谓“标准”就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或供同类事物比较与核对的尺度。

对于基础外语教育来说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

美国的《外语学习标准》就是美国基础外语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该标准开宗明义:语言交际是人类经验的核心。

美国须教育学生用语言和文化来武装自己,从而在美国这个多元化社会以及国外都具备成功使用语言和文化交际的能力。

这样,未来的学生除提高英语水平之外至少能熟练应用一种外国语或古典语言,而非英语背景的学生也有机会发展他们的第一语言,并提高其熟练程度。

依据这一宗旨,《外语学习标准》提出了中小学外语学习的五大目标,分别以五个以字母C 开头的单词来表示:(1)交际:用语言交际,而不仅仅用英语交际。

(2)文化:获取知识,体验和理解多元文化。

(3)联系:外语学习应与其他学科加强联系并获取更多信息。

(4)比较:通过获取更多信息和学习外语与文化,来识别其他学科独特的观点。

(5)社团:中小学生能用外语参与国内外多种文化的社团活动,简称5C标准。

为了落实“知道什么、什么时候、为什么说以及说什么和对谁说”的外语课堂教学问题,5C标准还提出了“七个要素”,即:语言系统、交际策略、文化内容、学习策略、他学科的内容、严谨的思维能力和技术。

论现代美国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可编辑范本】

论现代美国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可编辑范本】

论现代美国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内容摘要美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形成了美国基础教育中地方分权管理下办学的自主性、中学课程多样性、尊重学生个性、注重人的多方面发展以及学校与家庭紧密联系等突出特点,其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业水平较差.美国基础教育中的得失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教育中国教育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是美国一项庞大的事业,历来受到高度重视。

中小学问题常常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二战以来,美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教育改革,无论是50 年代出台的《国防教育法》,还是80年代发表并在全美引起巨大反响的《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都以中小学的问题和改革为核心。

美国的基础教育在管理、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学校生活的组织等方面有着许多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决定了美国教育的许多优势,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长期困扰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些问题的根源。

美国发展基础教育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尤其是对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

这些特点是美国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产物.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基础教育,以便借鉴它成功的经验,避免其失误。

(一)地方管理下办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基础教育由地方管理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可以追溯到新英格兰地区社区办学的传统。

美国始终没有形成像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那样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根据美国宪法,联邦政府不直接参与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办教育主要是州和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

州政府的立法机构制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而对中小学的具体经办和管理则由地方学区委员会来负责。

美国大约有16 000个这样的学区.大多数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由选民民主选举产生,少数由县、市委派,一般5—7 人,每届任期4—6 年不等。

学区委员并非专业教育工作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通常是社区内有影响的人物,他们不拿报酬,是义务性的。

美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美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之所以存在这种基础教育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各中小学所在的学区经济差异引起的。而学区经济差异(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价值差异)直接导致各学区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我们以美国中小学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为例。美国中小学生均经费在50多个州的分布特点是南部地区中小学生均经费较低,北部地区较高。东部地区中小学生均经费较高,西部地区较低。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1994~1995年度,美国中小学生均经费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5)在美国,学区是上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最后支出者,有权根据本学区情况对获得的资金和学区自筹资金作统一分配和使用,包括对教师工资的确定和发放。
2.关注财政充足与教育效果的关系
伴随着教育自身的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公立中小学教育已经开始更多地关注教育质量,关注学生的教学成绩等教育效果。教育的问题是否就是一个资金的问题?教育的效果如何衡量?这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美国基础教育“新”财政体制关注的重点。对教育效果的关注使得人们将教育投入与产出、结果联系起来。如果说,对财政公平的关注使人们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教育投入上的话,那么对财政充足的关注则使教育投入和产出有机地联系起来。于是,单纯从投入角度考虑的教育财政公平的焦点问题逐步被连接着投入和产出的财政充足所取代。
密执安州 马里兰州 佛蒙特州 威斯康星 缅因州
6001-6500 6465 6427 6367 州6301 6029
怀俄明州 西弗吉尼 俄勒冈州 明里苏达 夏威夷州
5501-6000 5753 亚州5663 5649 州5626 5597
1979—1980 96.881 9.8 46.8 43.4
1989—1990 208.548 6.1 47.1 46.8
1990—1991 223.340 6.2 47.2 46.7

基础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基础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基础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启示基础教育被广泛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个人的成长、国家的未来以及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国家在基础教育的理念、结构及实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本国的教育体系。

本文将对多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进行国际比较,探索其成功之处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教育体制的多样性各国的基础教育体制通常受到文化、经济、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例如,芬兰的教育体系以其高效的教学质量和低压力的学习环境而闻名。

在芬兰,教育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教师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自主权,课程设置灵活,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与兴趣,强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这一模式强调了教育公平性和质量的有机结合,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美国的基础教育则呈现出较大的人口分化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在美国,不同州和地区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显著,导致学校的教育质量差异较大。

尽管如此,美国的教育体制也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中发展自身的兴趣和能力。

在亚洲,尤其是新加坡和日本的基础教育体系各具特色。

新加坡的教育系统以其严格的选拔和高标准的教育质量著称。

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极高,且教育政策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强调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在这些领域的兴趣和能力。

这一精英教育体系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学生压力过大的问题,如何平衡竞争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亟待解决的挑战。

日本的教育体系则突出了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生从小就被教育要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这种文化背景也影响了日本的教育理念。

严格的升学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学术水平,但过于集中的竞争也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不同国家在基础教育的理念和课程设置上表现出不同的核心关注点。

许多欧美国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启示齐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500)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石,是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在这个谁在教育上处于领先地位,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的时代,我国已经认识到教育改革对国家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并付之行动的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又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美国的教育改革,将为我们推进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概述1.改革的序幕。

1983年,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提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拉开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美国一直存在危机意识,美国对于危机内容的研究也不断地出现,不断地推出改革基础教育的新举措,以解决基础教育改革问题的出现。

2.改革的预热。

在1989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成功竞选连任之后不久,组织各州长召开了至今未有的“教育”峰会,在2000年,第三次峰会在IBM纽约总部举行,“提高教育质量”被提到改革的日程上来。

3.改革的发展。

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提出,标志着美国的教育基础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该法案美国创造了四个历史第一:1)历史上第一次对学校进行统一评估;2)第一次对教学质量实行严格的规定;3)第一次将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与每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联系起来;4)最先关注全国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1.对我国考试改革要重视。

在阅读文献中,了解到中学或大学等的入学考试几乎成为制约改革思想的严重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选拔人才的制度从古代顺延到现在就是考试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普通的学生提供一条走向成功的途径,但考试制度的存在,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我们只有将我国考试制度重新审视,引入与新改革理念相符合的考试制度,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2.教师面临的困扰不可小视。

美国科学教育案例及启示

美国科学教育案例及启示

意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 动手和创新能力差, 以致许多 学生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 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 得束手无策。在唐纳女士的教学案例中“, Hands on”( 动 手做) 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获得了很多动手机会, 持 续 地 、独 力 思 考 和 合 作 学 习 的 时 间 大 大 加 强 。 过 程 自 己 探索, 结论自己总结, 兴趣和个性得到升华和张扬。学生 在实践活动中自我感知、感悟和体验, 获得解 决 实 践 问 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 因而不时迸发出智慧的光芒, 熟 悉了科学学习的方法, 建立了充足的学习信心。正像唐 纳女士所说“: 让学生在科学中发现自我”。
在长达 150 分钟的时间里, 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 接 纳 的 、支 持 的 、宽 松 的 课 堂 气 氛 。 在 学 生 进 入 教 室 时 , 唐纳女士用和蔼的微笑迎接着每一位同学, 这不仅让学 生感觉温暖、亲切, 而且也让听课的老师感受到 了 一 种 和谐、温馨, 减轻了“ 她是一位外国人”的心理压力; 在作 “ 学情调查”活动时, 唐纳女士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 言 , 她那专注倾听的神情, 使每个孩子从中产生“ 我 就 是 这 节课的主角”的心理;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她创造了一 种宽松自主的问题情境, 实现了让学生“ 充分想”和“ 动 手做”。在她的信任、尊重和不时的肯定中, 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被大大激活, 展示自我的欲望和热情被充分点 燃, 每一位学生都感到“ 我能行”, 并随即得以认证。
培养未来普通公民基本的科学技能和能力。其主要内容 力”等, 唐纳女士对此分别作出了不同反应。在这一过程
包括三个方面: ①关于科学知识的认识; ②关于科学方 中, 唐纳女士始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来阐述自
法和科学本质的理解; ③关于科学、技术、社会间的相互 己的观点, 而未加一句任何的解释, 但她从未 放 弃 任 何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国外课改】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需要评价体系的配套发展,但是现在所呈现的却是课程改革与评价脱节。

评价牵引着现代教育与课程发展的方向。

美国课程评价体制中体现的合理内核,尤其是其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可以成为我国课程评价的一个基点研究。

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整体上看,美国课程评价越来越强调从不同角度阐释评价现象,强调价值多元或价值差异,强调学生个别化和适应性,注重课程评价者之间、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建构,注重“多元伙伴参与”以及评价对象的体验和经历,结果解释体现了人性化和质性化特点。

很显然,这些观点更能够靠近“人的教育”的本性,更能够体现课程评价的“人文精神”和“生成性”。

具体而言,美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评价取向:从科学取向不断向人文取向发展课程评价取向是指每一种课程评价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实际上是对课程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支配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

科学取向(Scientistic Approach)和人文主义取向(Humanistic Approach)可以看做是评价连续体上相对立的两端。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社会推崇技术统治思想,追求“科学课程”理念中的效率和标准化,导致了“将科学管理引入学校的行为”,这种强调通过标准化达到普及、通过效率达到进步的转变,不仅适应了美国迅速变化的社会需要,而且成为唯一有价值的知识。

这种主流意识反映在课程与评价中,便是追求技术效率,关注问题解决而不是问题的发现或界定;换言之,评价注重评价手段的量化、科学、简单、高效,忽视评价在“人际协商”条件下的肯定性价值。

20 世纪30年代,课程评价作为测量手段诞生于美国一次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即“8年研究”。

在当时的课程实验中,课程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课程实验的结果,即学生的行为变化进行调查和分析,它侧重于控制,把课程当作一种“产品”,可以根据一些预先确定的准则或其他标准加以评价。

【推荐下载】分析20世纪90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

【推荐下载】分析20世纪90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

分析20世纪90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 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的教育发展战略有一系列重要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其颁布的一系列贴合时代背景的报告和法令上。

以下为为您编辑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脉络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教育观念不断发展、体制不断变革、时局不断变化,美国的教育发展战略也相应地有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

1985年,美国联邦教育部、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等12个机构,启动了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并于1989年推出了阶段性成果《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

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初、中等教育的目标、步骤和科学依据,开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先河,引起了高度的关注。

其核心思想是: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上制定一个示范性、指导性的基本标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希望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据此来普及科技教育,从而使下几代人具备科学技术的基本素质。

普及科技教育不是盲目增加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的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最根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

在1991年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正式提出了面向21世纪美国的四项教育战略和六条国家教育目标,其中科学教育被列为教育目标之一,并宣称到2000年“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要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1994年,克林顿又签署了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美国2000年教育改革法案》。

1993年美国教育部提出了《1998——2000年战略方案》。

该方案提出了三大目标及其具体目标和方案,其中三大目标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富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为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和为进一步学习以及富有产出性的就业做好准备。

教育案例美国(2篇)

教育案例美国(2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美国作为世界教育强国,其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和实践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以美国教育为案例,探讨其创新与实践,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启示。

二、美国教育创新与实践1.教育理念(1)以人为本:美国教育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倡导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终身教育:美国教育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提倡教育与社会、企业、家庭等各方面密切结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3)教育公平:美国致力于缩小教育差距,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支持,确保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2.教育体系(1)基础教育:美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完善,包括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等。

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与企业、研究机构紧密合作。

(3)职业教育:美国职业教育发达,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

3.教育实践(1)课程改革:美国教育注重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

课程设置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方式创新:美国教育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评价体系改革:美国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减少对考试成绩的过度依赖。

(4)教师队伍建设:美国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三、启示与借鉴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兴趣和特长。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

借鉴美国教育体系,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论面向新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面向新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确 定 了方 向 。 11 建 立 课 程 标 准 . 由 于地 方 分 权 ,美 国 基 础 教 育 在 全 国甚 至 州 历 来 都 没
值 得 我 们借 鉴 的经 验 . 此优 化 我 们 的基 础 教 育 改 革 以
关 键 词 Βιβλιοθήκη 基 础教 育 改革 美 国 启 示 二 战后
论 面 向新 世 纪 美 国基 础 教 育 改革 及对 我 国 的启 示

中图 分 类 号 : 3 G6 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日日
( 山西大 学教 育科 学学 院 山 西 ・ 原 太
00 0 ) 3 0 6
文 章 编 号 :6 2 7 9 ( 0 )4 0 2 — 2 17 — 84 2 1 2 — 0 4 0 1
有统一 的教材大 纲和教材 书 ,教学也没有统一 的标准和要 求 ,教 与学 的放任 自流是基 础教育质量不高 的一个 重要原 因。虽然前几次美 国对基础 教育进行一番改革 , 但取得的成 效不大 。( 0 0年 目标: 国教 育法 》 20 美 的颁 布 , 把制 定具 体的 国家教育标准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操作 。例如课程标准 、 学 习机会标准 、 技能标准和职业标准等一 系列要求 , 供全国各 州采 。其 目的是提高美国公 民的素质 , 加强其参与 国际竞 争 的能 力 。 1 加 强 各 州统 考 . 2 同家要求统一课程标 准 ,这一标准 的确立要求各 州在 统一课程标准 的基础上进行统 一考试 ,促进基础教育水平 的提高 。改革 以后 的高中毕业 统一考试增加 了新 的教 育内 容 , 高了课程难度 , 提 而且每年 的及格分数在逐 步提高 。
W W T f
Au h rS a d e s S h o fE u a in S in eS a x n v — t o ’ d r s c o l d c t ce c .h n iU ie o o

美国基础教育的概况特点与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的概况特点与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的概况特点与启示美国基础教育系统是世界上最发达和最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模式,对全球各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本文将对美国基础教育的概况、特点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进行探讨。

首先,美国基础教育的概况需要从教育体制和学校层面来进行分析。

美国教育体制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个层级,由于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权有限,教育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管理。

美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公立学校,同时也存在许多私立学校和宗教学校。

学生从幼儿园开始接受教育,到高中毕业为止。

其次,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在于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美国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发展独特的才能和兴趣。

学校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包括艺术、音乐、体育等领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美国教育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学习和项目制等方式,帮助学生发展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再次,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还在于其灵活的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美国学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仅注重学术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社交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同时,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实验和探究来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辩论和进行实验,培养出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美国基础教育的概况特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教育体制,将教育的责任下放到地方,充分发挥地方的资源和特色优势,提高教育的质量。

其次,我们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推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合作和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借鉴美国的多元化评价方法,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外,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总之,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概况、特点和启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美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及启示

美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及启示

美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及启示一、美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传统殖民时期的美国教育完全是宗主国教育的移植自17世纪 40 年代,欧洲的各类学校先后在不同殖民地区设置。

与此同时,英国和欧陆的教育思潮也滚滚而来。

培根、洛克的思想都曾先后登陆美国,影响世人对当时的教育目的、教育机会的理解。

美国建国以后,把教育视为立国、强国之本。

从19世纪起,美国前往德国留学者不绝于途,派往欧洲考察的人员也络绎不绝。

1816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创立幼儿学校;两年后,波士顿市即筹款五千元仿设。

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很广泛,除了进行普遍的无神论教育外,还设置了包括诸多自然学科的科目。

欧文主张,初生至五岁的儿童,应给他们以最好的营养,两岁前在保育室,两岁后进入幼儿学校,受到合适的体力锻炼,给他们打下发展智力,获取知识,培植优秀的意志、习惯、技能和道德的基础。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始创幼儿园,并取得成功。

1855 年,舒尔茨夫人在威斯康辛州的沃特镇(Watertown)移植福禄贝尔的幼儿园一所;南北战争后,又陆续举办约十所。

1860 年,皮拨代在波士顿仿照德式幼儿园设置了英语幼儿园。

在福禄贝尔式的幼儿园中,教师利用唱歌、游戏、讲故事、玩“恩物”等充实和美化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待幼儿稍长,就可以从事种植花木的园艺游戏和制造船只、房屋等建造游戏。

纵览美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传统,我们不难发现,美国这个时期的幼儿园课程具有典型的移植性。

19 世纪初移植英国的幼儿园课程,19 世纪中后期则移植德国的福禄贝尔式幼儿园,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无不一一照搬。

当时在美国开创幼儿教育事业的常是曾在德国留学的人或是生在美国而接受德国教师教导的人,他们大都标榜福禄贝尔的理论或主张。

二、美国幼儿园课程的现代流变美国南北战争促使美国大踏步现代化,幼儿园开始扩充。

幼儿教育也被纳入学校体制。

与此同时,教育科学的发展在美国也方兴未艾,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研究工作取得突破,并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

美国基础教育制度特点及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制度特点及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制度特点及启示引言: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基础教育制度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美国基础教育制度的特点,并从中汲取一些启示。

第一部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美国基础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资源的均衡分配。

在美国,无论是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每个学校都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

这种均衡分配的做法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教育条件,避免了教育资源的不公现象。

这一特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对于保障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益至关重要。

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存在着教育资源的不足问题,这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差异。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第二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美国基础教育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在美国的学校中,学生不仅仅被灌输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们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通过实践和实验来验证和实现这些想法。

这种注重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做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践和实验来验证和实现这些观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第三部分: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美国基础教育制度的第三个特点是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

在美国的学校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和课程,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此外,美国的教育方式也非常多样化,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项目制学习等。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设置。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课程,并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民教育监测报告 , 据报告统计 , 0 年世界各国公共 I 2 5 0 影响 , 国的基础教育也存在众 多的问题。1 8 美 9 3年 4
教育支 出占国民生产总值 (N ) G P 的百分 比按地 区划 : , 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 了《 美 月 国家在危急中 : 教 分, 北美和西欧最高 , 达到 5 %, 平均 . 其次为拉美 和 l 7 育改革势在必行》 这份报告 , 它揭 示了美国基础教育 加勒 比海地 区及 撒哈拉 以南 的非洲 地区的 5 %, l . 中 0 中存在的严重 问题。
知 识 的创 新 和生 产 。 所 以 , 知识 将 成 为新 世纪 经 济 增 : 括 所 有 学生 要 想 在 2 世 纪 获得 成 功 所 必 须 懂得 的 概 1
长 的原动力 。知识源于教育 , 教育也将成为新世纪的 l 内容 。
先事。 导 业

美 国实行 的是 1 年制的义务教育 ,由于美 国各 2
东欧 49 东亚和太平洋 47 阿拉伯国家 45 南 : .%, .%, .%,
亚 和 西 亚 3 %, . 中亚 32 6 . %。
当美 国社会为教育质量下降而忧虑 的时候 , 国 美
1 的另一种教育思想开始主导基础教育改革 。 美国当代
人类为什么选择教育优先发展的道路? 我们可以 l 教育家 申克提 出了与杜威不 同的教育思想 , 他主张提
成就为核心的 新一轮教育改革浪 潮。 l 经济发展不平 衡, 教育改革只有 地方积极投身其中, 当 代美国 政府的 实际 行动代表了美国基础教育 l 才能真正落到实 我国 前教育管理的中 权模 处。 当 央集
《 学与管 理 》 教
2 1 年 3月 2 01 O日
当 代美国 基础教育的变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及启示

美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及启示

美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及启示进入新世纪,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由于其固有的封闭性、单一性等弊端而受到批评,开放的教师教育观念日渐为大家所接受。

美国教师教育自19世纪初到现在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发展变化的影响,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先后经历了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中的教育学院三种历史形态。

师范学校的广泛建立:1830-1870是美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的大发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中央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推动下,学校教育蓬勃发展,公立学校的大发展使得师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成为当务之急,在教师的培养目标方面,这一时期的师范院校希望将教师培养成学生的“楷模”,在培养方式上,师范学校是主要的教师教育场所,专业教育模式为“工匠式”学生不需要对学科做深入的研究,也不需要学习过深入的专业知识,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师傅的教学技能,遵循他的指导和建议来进行学习。

在课程方面,一是授予学生一门专业知识,二是传授科学的教学方法,三是进行教育实习。

师范学院的普遍建立:工业革命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开始有正规的教学训练,在教育理论方面,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使得实用主义思想取得主导地位。

受进步主义教师观的影响,这一阶段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教育工作者”。

教师教育着眼于培养师范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专业方面更加强调“教学艺术”。

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时期(20世纪中期至今)。

1850年,美国布朗大学设立师范教育部,成为美国首个设立专门院系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综合性大学。

至此,美国教师教育开始朝着主要由综合性大学中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方向发展。

在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的过程中,美国主要采用“大学+师范”的模式,即新生人学后,先在大学的各院系接受3—4年的文理学科教育,然后进入综合性大学中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接受1—2年的教师专业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基础教育创新及启示——赴美培训考察的体会(韩园林) 2006年3月3日一流的校园环境当一回演员享受大家庭的温暖当一回钳工到州议会当一回议员跟印地安人学钻木取火2005年10月10日至12月30日,我作为深圳市教育系统赴美培训班第九期的48位成员之一,并作为班长带队前往美国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学习考察,收获颇丰.在培训考察中,我切身感受到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长处,特别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信,自主,个性,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归来,我就美国基础教育创新及启示作了思考.一,美国教育现状:发达+创新在美期间,我学习10周由艾登(Professor Adam Lee)教授执教的《西方教育模式》(Western Models of Instruction),由马丽老师执教的《班级管理》(Issure in Classroom Management);《education :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careers 》(教育学),其中《教育》由协和大学派教师在深圳成教学院讲授(内容主要包括美国教育史和西方教育哲学) 出席了8场专题讲座;参观了11所中小学,其中深入到8所学校听课并与这些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交流对话;特别有趣的是参加了教育资源之行,参观了10所博物馆或教育中心;参观了美国哈佛,斯坦福等9所全美著名大学;饶有兴趣地感悟了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最后是美国东部考察之行.行程数万里,纵横东西,走近美国的现代教育和文化生活.1,美国教育简况(1),美国学校体制A.没有统一的国家教育体系,没有国家课程.B.联邦政府不办学校.C.地方学区控制学校运作(local school district);社区选举学校董事会(school board).D.宪法规定教育权属于各州,实际控制政策,财政,课程,评价等.E.公立和私立12年学校教育,公立学校免费.F.幼小连接(K-5/K-6),5岁幼儿园,6岁小学一年级.2,尔湾(Irvine)基本情况:(1)尔湾社区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城市居民区,位于洛杉矶以南五十公里处,占地面积88平方公里,属于橙县(Orange County)管辖.她成立于1971年12月28日,当时只有一万四千多人,目前有近十八万人生活在这个社区中,从人口的结构看,以白人和亚裔占大多数,其中学历在大学以上的人口占40%.(2)尔湾学区有23所小学, 6所中学,4所高中,一所职业学院,协和大学和加州大学在尔湾均有分校.良好的社区环境,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优秀的教师和家长队伍,造就了尔湾区学校优良的学风和优秀的学业成绩.在每年举办的加州统一测试(SAT)中,尔湾区的学校平均分在整个州中名列前茅,四所高中的升入大学的比率高达90%以上.在过去的十年,共有九所学校被确认为州或国家的卓越学校,两所小学成为国家模范学校,一所中学和一所高中被评为国家级蓝带学校,一所小学,两所中学和两所高中被评为加州卓越学校.中小学教育以信息技术,艺术教育和假期活动为特色.二,美国基础教育八大启示启示一:教育理念:爱——对人的高度尊重在美国,这种"爱",来自于从小到大刻入骨髓的宗教文化的熏陶即博爱;来自于美利坚民族形成过程中吸纳了法国启蒙思想:博爱,民主,平等;来自于美国现代教育思想"多元智力理论"的认识.这种爱是深刻,广泛,细腻,自然而然的;这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启示二:学校和班级文化:实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上,充分体现杜威的实用主义,几乎没有巨大的,奢侈的,形式的东西.我们所到加州的中小学都是"五无"学校:无校门,无保安,无围墙,无标志性建筑,无题字.一个字:实!但一走进校园,走近班级,马上就会被现代的,文化的氛围所感染.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的角落,个个办公台虽有些零乱,但非常具有个性特色,放上家人的照片或爱好的东西.教室里四面墙上挂满学生的各种作品,班规班训,名言警句;教室的侧面或后面放有三,五台电脑,以供随时上网查找资料,把传统的"教室"变成了师生的:"学室".启示三,道德修养与爱国主义:润物无声道德修养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细微的地方.每一间教室或重要的地方都悬挂美国国旗;每一所中小学每天面对国旗宣誓;国家意识无处不体现.道德修养很大程度是由宗教的力量,宗教的宣传,宗教的影响和宗教的感悟来培养的.在学校和班级,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非常具体.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的榜样作用是活生生的体现.美国的公民教育(或者说思想品德教育).Fairness(公正),Responsibility(责任),Respect(尊敬),Generosity(慷慨),Acceptance(信念),Friendship(友谊)是他们非常重视的个人品质,是学校,社会,家庭对孩子的一致要求.美国学校不仅要求教师以专业工作者的形象出现,而且也要求教师成为道德的化身,以道德榜样的形象出现.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起到示范的作用,所有的教师都要追求真理,尽力奉献,具有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向学生传播基本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教育作用,树立教师的道德形象,美国学校重视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训练,以增加教师的必要知识并提高技能,更好地履行道德教育的职责,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启示四,美国基础教育的特色:鼓励学生自信,自主,个性,创新.在课堂上,我们听到美国教师用得最多的词语是:"very good","good job","excellent","wonderful"等等,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发展自信心.为学生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选择一些必修课以外的课程,有些学校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了AP课程(属于大学课程),在一些小学,我们还看到学校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设特殊班级,由专家和专门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与辅导.各个学校都鼓励学生创新,老师欢迎学生有不同的判断,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学生的各种见解与创意都会受到老师的肯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像猜测,不束缚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品格.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学生了解创造发明的过程,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创造,小发明等,逐步提高创造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干变万化的未来社会.启示五:课堂教学智慧与策略:永恒的追求在培训中感悟教学智慧与策略,三位美国教师Mary,Adam,Marion在教学中采用或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精心设计的活动和游戏.表面上看这些游戏的作用或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人称之为warm up,或是为了上课前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他们称之为sponges(海绵,海绵吸水,用来比喻吸收学生的注意力).但在使用这些游戏时,并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有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某种品格,有些是为了让学生练习某种技能或让学生快速地记住或复习某些知识点.Mary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介绍了一个叫soft ball的游戏,并让学员参与,先让学生全坐在课桌上,相互传一个软球,你想给谁都行,接不住的或在游戏过程中发出声音的罚坐回原位.最后获胜的那些学生奖励一块口香糖,学生吃完后教师拿着垃圾篓让学生把嚼剩的口香糖丢进去.Mary随后解释到这个游戏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活跃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不要乱丢垃圾.这种方式比简单地要求学生做效果更好,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你可享受充分的自由.Adam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各种游戏与活动.这些游戏或活动形式多样,有的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有的则需要学生合作完成.他所采用的每一个游戏都有特定的目的,例如他在讲jigsaw(拼图法)这种教学模式时就带了一把电锯到教室,锯木条,并把事先准备好的用全班集体照做成的拼图让大家拼.这样即可以引起大家的好奇心,又可以让学生对要学的概念产生某种预期.这种活动有一个专门的英文术语:Anticipatory Set(预期设计)Marine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100多种美国学校常用的课堂游戏.在校外的各种教学资源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活动.当我们参观水族馆时,指导老师先让学生站成一个圆圈,然后把太阳,草,各种动物图片分发给同学,最后拿出一根绳子要求大家根据谁吃谁,谁被谁吃相互联系起来,非常轻松地就讲清楚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启示六:课堂教学特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重平等,重过程,重体验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下课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下课时,老师站在门内让学生们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我发现,学生们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老师开门.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们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老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我们有幸走进11所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们一起听课.教师常常采用动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随机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如单双数分组,按生日分组,按颜色分组等.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同学去设想和体会在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另外,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活动.启示七: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亟待学习美国优越的社会教育资源让人叹为观止.各种类别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水族馆,纪念碑(堂),主题公园及其它娱乐设施随时对中小学开放.且每一个馆所都必须满足各州制定的教育标准(根据美国宪法,美国的教育最高决策权在州).每一个馆所都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Homepage,为欲到此参观者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每一个馆所都印有大量的教育和宣传资料,免费提供给参观者;每一个馆所都有专职老师给学生现场上课.所以每天您都会看到学生坐着黄色的专用校巴到这些教育场所学习.启示八:学校,家庭,社区的完美结合:值得借鉴在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邀请每个学生家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家庭情况,志愿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的学校还规定每个学生家长义务工作20小时.在美国,家长都非常踊跃,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和社会自愿者们走进课堂对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或陪同老师们组织好学生的各项活动.学校的老师定期把小孩的学业情况用四个等级(Limited Propress低限标准Expected Progress希望标准 Meeting Standard达到标准Exceeding Standard 超过标准)的方式送家长,使家长了解孩子成长和学业情况,有利于及时与学校沟通,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社区的资源全免费向学校,老师,学生开放并全方位配合学校教育.美国基础教育也有四个不够完善的地方: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2,老师课堂组织的活动有效性不足.3,教师之间的教研探讨不足.4,教师工作繁重,但经济地位就美国标准不够高.三,吸纳中美教育精髓取长补短考察归来,应理性分析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现状,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对未来深圳,广东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创新提四点建议:1,教育思想:东方教育思想(新儒学思想)的精髓与西方教育思想精华的完美结合未来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走势必定是东西方教育精髓的包容和吸纳.如从孔子到韩愈到陶行之几千年所提炼的:"仁,爱;忠,孝,礼,义,信;学,问,思,辨,行"与西方的教育哲学:本质主义Essentialism,永恒主义Perennialism,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社会重建主义Social Reconstructionism,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等合理内核的借鉴与吸纳.2,提升国民素养:培养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推进,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更多的体现在人的素养上.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必须加速提升国民素养,从科学与人文,民主与法制等方面,培养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而且从小,从实,从细抓起.3,课程,课堂以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东西方教育的相互借鉴美国自二战后始终把保程改革做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历次教育改革都以中小学课程作为突破口,强化教育的社会功能,认为"学生学会了什么或没学会什么决定着社会的兴衰","人们把课程看作是许多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的原因或补救方法",美国及现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几乎都是以此为导向.当然,有时夸大学校及课程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使学校职能过分庞杂,课程无限膨胀也是不可取的.但我们要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有充分认识,重视课程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即要把课程改革置于教育改革的核心地位去认识,更应该把它置于国际间竞争的背景下去理解,因为课程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如何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只有具备这种观念,才会在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美国,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评价者通常要考虑到3个问题:这节课的目标具有价值和挑战性吗?教师是以尊重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吗?学生对这节课的目标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美国是在向我们学习的.以美国加州为例,他们每年5月全州统考,8月出成绩,学校也以此成绩的优劣来排名次.学生成绩也可以作为申请大学时的依据之一.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以此把学校按1 10的等级排队(称之为学业表现指标:Academic Performance Index——API),学生成绩则分5类:高级,精通,基础,基础之下和远远低于基础(Advanced,Proficient,Basic,Below Basic,Far Below Basic).而国家(联邦政府)考查一所学校则根据其达到精通水平(Proficient)的学生数所占的百分比的大小(即年进步率— Annual Yearly Progress)来给学校排队.4,重建新世纪的学校文化,中美共同面临的课题学校是关注生命培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提升生命价值的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种求真务实,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文化;是一种"网络文化";是一种团队学习,优质服务的文化;管理哲学和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物资文化等方面.(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校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