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管理第9章 创业企业成长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葛雷纳“五阶段模型” 哈佛大学教授拉瑞·葛雷纳(LarryE.Greiner)提出 的五阶段模型在学术界被引用的频率较高,影响较为广泛。 该模型描述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演变与变革的辩证关系,很 好地解释了企业的成长,进而成为研究企业成长的基础。他 利用五个关键性概念(组织年龄、组织规模、演变的各个阶 段、变革的各个阶段、产业成长率)建立了组织的发展模型, 把组织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即创业阶段、指导阶段、分权阶 段、协调阶段、合作阶段(见图9-1)。
但据港湾内部人士透露,在这些人中,没有一个能很好弥 补李一男在管理和领导上的不足,结果是谁也不服谁。于是 “有的人就认为自己应该是领军人物,从而与其他人展开政治 博弈”。据说港湾在全国28个办事处的主任每年都要经历一次 大的震荡,最突出的2004年,为了争取在上市前巩固各自的势 力,结果是换完了办事处主任又换员工。“公司始终没有形成 一个核心的价值观,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感,投机气氛很浓 厚,经不起一点波折。”一名港湾研发人员无奈告诉记者。
尽管李一男在华为做到高级职位,但他所管理的基本都没有 离开过技术,而且也几乎没有站在企业家高度考虑问题的机会, 而一个技术方面的好领导和一个企业的好领导显然是区别的,前 者需要领导者的前瞻视野和技术嗅觉,而后者则是一个更加综合 的角色。与此同时,权威的真空导致了下面的派系之争。港湾有 4位副总,分别负责海外市场和战略合作、国内运营商市场、国 内企业网市场、公司内部管理。
港湾网络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 管理混乱、企业家精神缺失等。“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缺人 和”。一位港湾高层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痛陈。“成 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位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经理用了这样 一个词来形容李一男。李一男是一个技术天才,但不是一个称 职的企业领导;作为技术天才,人们佩服他,服从他,风险投 资机构选择了他,而不称职的领导则将港湾带入死地。
图9-1葛雷纳“五阶段模型”
该模型突出了创立者或经营者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决策 方式和管理机制构建的变化过程,认为企业的每个成长阶段 都由前期的演进和后期的变革或危机组成,而这些变革能否 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持续成长问题。
目 第九章 创业企业成长管理

第一节
创业企业成长理论
第二节
管理障碍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创业企业成长战略及模式
第四节
创业企业成长的管理控制
【引例】 李一男与他的港湾公司
港湾网络为原华为技术常务副总裁李一男创立, 20002004年间共吸引风险投资超过10亿元,成为当时风投金额最多 的企业。2001-2003年,销售额分别为2亿、4.5亿、12亿,成 长速度惊人;但从2004-2006年,港湾网络因为内部控制等问 题,导致上市失败,同时遭到华为强力阻击,最后到2006年6 月被华为收购,港湾网络昔日的辉煌不复存在。
9.1.1.1 企业成长及其多边界性 新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阿费里德·马歇尔认为:成长是
一个适者生存、自然淘汰的过程,强调了纯粹竞争市场条件 下的企业成长。在传统企业理论中,成长的目标在于利润最 大化;经理型企业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马里斯认为: 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企业规模的增长。
近年对企业成长的研究认为:现代企业增长必须赋予结 构变化和创新的含义。
李一男说:“由于管理层,尤其是我本人在知识和能力方 面的欠缺,导致在公司战略的制定和内部的管理上都存在很多 不足,错失了企业发展的机遇,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对此 也感到深深的自责。”
9.1 创业企业成长理论
9.1.1 创业企业成长及其模型
企业成长,一直是人们关心与谈论的热点话题。对于一 个创业者,如果不能在创业后的一定时期内,使企业健康地 成长起来,将会使创业家壮志未酬。
当2004年港湾第一次上市遇挫时,这种投机文化的脆弱性很 快便呈现出来:一大批骨干相继离职,据说超过了数百人,其中 包括副总裁王斌,据说是港湾项目开发能力最强的人之一,后来 他去了华为3 COM,现在已经是该公司的市场副总裁,就连常务 副总裁彭松也是公司名义上的二号人物,此君在华为时就积累了 大量运营商关系,他到港湾后又将大量老部下叫了过来,最高峰 时据说几乎所有港湾办事处主任都是他的嫡系,也在此时萌生退 意,但被李一男留下了。
表9-1 企业多重边界的特征
比较项目
规模边界
边界名称
交易边界
制度边界
社会边界
考察对象
产品产量
交易
制度
权利、责任
主要决定因素
技术、市场结 交易费用市场

结构
工业化程度社 会制度结构产 权结构
社会制度结构 法律框架经济 体制
主要特征
相当大的域可 相当大的域可
变性
变性
可变性选择性
清晰的法律的
改变边界的途径
现代企业成长是指现代企业在利润性和社会性相统一 的基础上的多目标结构引导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与企业 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空间结构和技术结构等结构发展 变化相适应的企业规模增长的机制和行为。企业成长不可 能是无限度的,也不是在任何规模下都是有效率的。企业 边界是指企业成长有效率的限度或范围。
企业经理经常要面对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是否要扩大某些产品的产量(规模经济); (2)是否接管上下游企业,购买还是自己制造(交易经济); (3)是否应该变革组织结构和制度结构(组织经济和制度经济); (4)是否应该扩大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改变企业与政府 之 间的关系模式(企业、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责权划分)。 由此,企业成长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边界:企业的规模边界、企业的 交易边界、企业的制度边界以及企业的社会边界。
主要约束 主要决策主体
规模型成长或 水平合并
纵向一体化或 多角化
制度变迁创新
资源、技术 市场
制度系统
wk.baidu.com企业
企业
企业与政府
权责变动
社会制度系统 政府
9.1.1.2 创业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
20世纪50年代,企业生命周期成长理论得到了学术界 的更为广泛关注。马森·海尔瑞于1959年最早提出“企业 生命周期”的概念。迄今为止,已有20多种生命周期模型 问世。虽然划分的阶段书目有所不同,但其中仍有很多一 致的部分。下面就比较典型的理论模型予以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