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降水、蒸发、径流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水循环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水循环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水循环知识点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水的循环则是水能够持续存在于地球上的重要环节。

在八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水循环的知识点,下面就来一起回顾一下吧。

一、水循环概述水循环,也被称为水循环系统或水循环过程,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之间持续不断的循环运动。

水循环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

二、水循环的四个过程1. 蒸发蒸发是指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水体表面。

蒸发的速度受到温度、湿度、风速和气体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2. 凝结凝结是指水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大气中的云层中。

当水蒸气遇到较低温度时,会凝结成云、雾或露水。

3. 降水降水指的是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从云层中下降到地面的过程,包括雨、雪、霰、冰雹等形式。

降水主要受到气压、温度、湿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4. 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指经过降水和蒸发之后,水在地表流动的现象。

它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地下涌泉等水体,以及山洪、洪水等水文地质灾害。

三、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优质的水资源,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稳定。

水循环对于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

四、水循环的调控水循环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地球自转、地球的形状和地形等。

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水循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过度开采地下水、污染水体、砍伐森林等活动都会影响到水循环。

因此,合理地管理和调控水资源,建立健全的水循环系统至关重要。

总之,水循环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对于地球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希望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加重视和爱护水资源,合理地管理和调控水循环系统,为人类的未来创造美好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水循环》知识清单

《水循环》知识清单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知识点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和地下)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动力及原因: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水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态变化。

3.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为大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四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①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②看发生领域:海陆间循环的发生领域既有陆地又有海洋,陆地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陆地,海上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海洋。

③看过程和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蒸腾和降水,海上内循环只包含蒸发和降水。

④看参与水量: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少。

4.影响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下渗的因素(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4)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风带和季风)、距海远近、地形等。

(5)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近海地区大气水汽含量丰富,降水较多)、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大气环流、下垫面(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降水多)、人类活动(人工降水、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等。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知识点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大气水、海洋水与陆地水的相互转化),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量总体上不增不减,但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可能发生变化)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小学科学水循环的知识点

小学科学水循环的知识点

小学科学水循环的知识点水循环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的变化和分布,培养科学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

一、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地循环流动的过程。

它包括了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自然循环系统。

二、水循环的过程1. 蒸发:太阳的热量使水从水源(如河流、湖泊、海洋)表面转化为水蒸气,升入大气层。

2.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冷遇凉,转化为液态水或固态水(云或霜)。

3. 降水:凝结后的水滴(或雪花)落回地面,形成降水,包括雨、雪、雾凇等形式。

4. 地表径流:部分降水在地表流动,形成河流、湖泊等水域,或渗入地下层,并进入地下水系统。

三、水循环的意义1. 维持地球上的水资源: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分得以重新分配和补充,维持了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

2. 调节气候和温度:水循环通过蒸发和降水的过程,调节了大气中的湿度和温度,对气候和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3. 支持生物生存:水循环提供了生物生存所需的水资源,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4. 净化和循环物质:水循环可以帮助清洁和循环物质,例如通过降水将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洗净,或者通过地表径流将养分输送到植物根部。

四、水循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节约用水:通过了解水循环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意识到水的宝贵和有限性,从而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2. 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对水循环的研究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应对干旱和洪涝:了解水循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减少灾害风险。

5. 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河流等水域,可以促进水循环的正常运行,改善生态环境。

结语: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循环流动的自然过程,通过水蒸气的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过程,维持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平衡,调节了气候和温度,支持了生物生存,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2.降水、蒸发、径流基本知识

2.降水、蒸发、径流基本知识

降水大气中的液态或固态水,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空气阻力,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称为降水。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和降雪,前者为液态降水,后者为固态降水,其他的降水形式还有露、霜、雹等。

凡日降水量达到和超过50mm的降水称为暴雨。

暴雨又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三个等级。

小雨:12小时内降水量为0.1-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为0.1-9.9mm降雨。

中雨:12小时内降水量5.0~1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4.9mm的降雨过程。

大雨:12小时内降水量15.0~2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0~49.9mm的降雨过程。

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0~6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0~99.9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0~13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0~249.9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140.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250.0mm的降雨过程。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一、降水要素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

在水文学中一般只讨论降水时空分布的表示方法和降水资料的整理及应用。

描述降水的基本物理量(即降水的基本要素)介绍如下:(1)降水量(深)。

降水量的概念是时段内(从某一时刻到其后的另一时刻)降落到地面上一定面积上的降水总量。

按此定义,降水量应由体积度量,基本单位为m3。

但传统上总是用单位面积的降水量即平均降水深(或降水深)度量降水量,单位多以mm计,量纲是长度。

水文学知识点

水文学知识点

水文学知识点1. 水文学的定义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水文过程以及水文特征的学科,它涉及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循环和利用等方面。

通过对水文学的研究,可以对水文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测,为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了蒸发、降水、径流和地下水等环节。

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水蒸气,降水是指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液态水或固态水,并以降水形式返回地表。

其中,一部分降水会形成地表径流,沿地表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另一部分降水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3. 水文循环对水资源的意义水文循环是维持地球上水资源平衡的重要过程。

通过水文循环,水从海洋、湖泊和河流等水体蒸发升华进入大气,再通过降水形式返回地表和地下,使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

水文循环不仅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的淡水资源,还维持了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

4. 水文循环的影响因素水文循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

气候条件决定了水蒸气的蒸发量和降水量,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降水量也会相应增加。

地形地貌对水的径流和地下水流动具有重要影响,高山地区容易形成降水集中的河流,而平原地区则更容易形成地下水。

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也能影响水分的渗透和蒸发过程。

5. 水文学参数和指标水文学研究中使用了一些参数和指标来描述水文过程。

例如,降水强度指标可以描述降水的总量和强度,径流系数可以衡量降水中多少比例转化为地表径流,含水层厚度可以用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这些参数和指标对于水文学的研究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6. 水文模型水文模型是通过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对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的工具。

水文模型能够通过输入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的数据,模拟出水文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如洪水预测、干旱预警等。

水文模型在水文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7. 水资源管理水文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神奇的水循环:自然科学知识点

神奇的水循环:自然科学知识点

神奇的水循环:自然科学知识点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神奇的现象,那就是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个过程,水得以在地球的不同地方传输和储存,维持着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为您介绍水循环的基本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奇妙的过程。

1. 蒸发:水循环的起点蒸发是水循环的第一步,它指的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太阳的能量使得水体受热,其中的分子开始加速运动并逐渐脱离水表面。

水蒸气从此进入大气中,形成云层。

2. 凝结:云的形成当水蒸气逐渐上升到高空时,遇到冷空气而迅速冷却。

水蒸气再次转化为液态,形成小水滴或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云朵。

这一过程称为凝结。

3. 降水:水的净化与转归云朵中的水滴或冰晶共同携带着空气中的污染物,这促使它们逐渐增大而重,最终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面。

降水分为雨、雪、露、霜等形式,通过这种方式,降水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带回地面,起到净化作用。

4. 地表径流:水的回归一部分降水在接触地面后,会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埋藏层。

这种流动被称为地表径流,它使得水回归到了地球的不同地方,为生物提供了水资源。

5. 蒸发与降水的平衡蒸发和降水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它们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

如果蒸发多于降水,地球将变得干旱;反之,如果降水多于蒸发,地球将变得湿润。

这种平衡是由气候、地形和水体分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6. 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它不仅维持了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也对气候和天气产生着巨大影响。

同时,水循环还参与了地球的能量平衡和物质循环,维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7.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水循环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

人类通过水的蒸发和降水来进行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活动,同时也会对水资源进行污染和过度利用,从而影响水循环的平衡。

因此,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人类的重要任务。

结语:水循环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自然过程,它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水循环简要知识点总结

水循环简要知识点总结

水循环简要知识点总结一、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的过程。

在水循环中,太阳的热能使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并凝结成雨、雪、露、霜或冰,在地表和地下流动,最终回到大海、湖泊、河流等水体中,形成水资源的再生和再利用。

二、水循环的过程1. 蒸发:太阳能使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

2. 凝结:水蒸气逐渐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积聚成为云块。

3. 降水:云块中的水滴因为重力作用而落下,形成降水,包括雨、雪、露、霜或冰。

4. 表面径流:降水流向地表,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湖泊等。

5. 地下径流: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最终回到大海、湖泊、河流等水体中。

三、水循环的意义1. 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水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再利用。

2. 促进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对陆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保证了陆地上植被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

3. 人类生活和生产:水循环提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淡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

四、水循环的影响因素1. 太阳能:太阳能是水循环的动力源,是水蒸气的主要来源。

2. 表面特征:不同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都会影响地表水蒸发和降水的分布。

3. 气候条件:气温、湿度、风力等气候条件都会影响水循环的进行。

4. 人类活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水循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污染等都会影响水循环的进行。

综上所述,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对地球生态平衡、人类生活和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水循环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好地维护地球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循环知识点

水循环知识点

水循环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不断转化和循环的过程。

了解水循环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本文将介绍水循环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水循环的概述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之间不断转化和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了蒸发、降水、融化和蒸发散等过程。

当太阳的热量照射到地球上的水面上时,水分子就会蒸发成为水蒸气,形成云层,最终在形成雨滴的过程中降落到地表。

二、蒸发和融化蒸发是指水在受热的条件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湖泊、海洋、河流和植物的表面。

太阳的热量能量会加速水分子的运动,从而使得水分子逐渐转变为水蒸气。

而融化是指固态的冰转变为液态的水的过程。

当温度升高时,冰的结构会变得不稳定,从而使冰转变为水。

三、降水和蒸发散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水滴,最终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气候条件。

而蒸发散是指水分子从土壤和植物表面蒸发回大气的过程。

植物通过根系吸水后,通过表面蒸发散发出大气中的水分子。

四、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地表径流是指雨水、融雪等流经地表向地势较低的地方流动的水。

地表径流能够带走地表的污染物和营养物,对维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具有重要作用。

而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下土壤和岩石孔隙中的水。

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和地下水河流,对维持水资源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五、水循环与生态系统水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蒸发和蒸发散,水循环调节了大气中的湿度和温度。

同时,水循环也为陆地生态系统提供了水分的补给。

例如,雨水能够滋润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地表径流为河流、湖泊等水域提供了水源,维持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六、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不断再生的重要过程。

它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水源,也调节了气候。

二建水利知识点汇总

二建水利知识点汇总

二建水利知识点汇总
以下是二建水利考试的知识点汇总:
1. 水文学基本概念: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水文循环等。

2. 水文观测与数据处理:降水观测方法、蒸发观测方法、径流观测方法、水位观测方法等;数据处理方法、频率分析等。

3. 水文地质学基本概念:地下水形成与分布、地下水的运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等。

4. 降水量计算方法:雨量站计算、等效降水量计算、降水量等值线的勾画等。

5. 水量计算方法:径流计算、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建立、洪水频率计算等。

6. 水库工程基本知识:水库规划与布置、水库防洪、水库设计洪水等。

7. 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知识:水泵站、水电站、水利发电机组等。

8. 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基础:水利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报告编写、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规范、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计划等。

9.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水资源规划、水资源管理等。

10.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水污染控制、水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水环境治理技术等。

以上是二建水利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水循环知识点总结物理

水循环知识点总结物理

水循环知识点总结物理一、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体在海洋、陆地、大气等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上自然界水的迁移和再分配过程。

水循环包括了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植物蒸腾等一系列过程。

在水循环过程中,太阳能的热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阳能使得水体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中,然后形成云,最终通过降水的形式回到地表。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地球上气候、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重要要素。

二、水循环的过程1. 蒸发: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水受热后,会由液态变为气态,从地表蒸发出去,形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中。

蒸发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表面。

2.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层中冷却后,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这个过程就是凝结。

凝结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在达到一定大小后,会由于自身重量而下落到地表,形成降水,包括了雨、雪、冰雹等形式。

4. 地表径流:降水后,在地表上形成的水体会沿着地势,流向低处的水体,这个过程就叫做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是水循环中水体在地表上流动的一种方式。

5. 地下径流:部分降水会渗入地表,形成地下水,这个过程叫做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是地下水与环境中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

6. 蒸腾:植物通过其根系吸取地下水,并将其蒸发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叫做植物蒸腾。

植物蒸腾是地表水向大气中转移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上可以看出,水循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许多环节。

这些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三、水循环与环境的关系1. 水循环与气候:水循环是地球上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的多少和分布对于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冷暖空气的相遇也是降水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水循环对于地球上气候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水循环与生态系统:水循环对于地球上生态系统的运转也有重要作用。

水循环知识点

水循环知识点

水循环知识点水循环,也被称为水的循环或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的循环过程。

在水循环中,水以不同形式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循环。

这个过程是由太阳能的驱动和地球的引力所控制的。

水循环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循环之一,对维持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水循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首先,太阳的热量使得地表的水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这个过程也包括植物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释放水分到大气中。

蒸发过程最常见的地方是海洋和湖泊,但也可以发生在土壤、植物和其他水体表面。

蒸发后,水蒸气在大气中上升,冷却后会凝结成云。

这个过程称为凝结。

云是由水蒸气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体组成的。

云的形成也与大气中的微小颗粒有关,如灰尘、盐粒或气溶胶。

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体增长到足够大时,它们会落下地面,这个过程被称为降水。

降水可以以雨、雪、雨夹雪或冰雹的形式出现。

降水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它为陆地上的生物提供水源,滋润植物和土壤。

降水后的水分有两个去向:一部分水直接蒸发回大气中,形成新的水蒸气;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或流入地表水体,形成径流。

地表径流是指降水在地表上流动形成的水流,可以进入河流、湖泊或海洋。

地下径流是指水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水,可以通过井泉或地下水位上升到地表。

水循环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过程,如冰雪融化、植物蒸腾、地下水补给和河流蒸发等。

这些过程都与水循环密切相关,共同维持着地球上水的平衡。

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调节着地球的气候和气温,影响着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

水循环还为植物提供水分,维持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同时,水循环也影响着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对人类的生活、农业和工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阶段。

它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循环之一,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水资源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地球上的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高一必修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转化和流动的过程,也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中,水循环被视为水文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知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一地理课程中关于水循环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1. 水循环的概念和基本过程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不断地由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进行转化和流动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等基本过程。

首先,太阳的热量使水体蒸发成水蒸气,然后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云和雨滴,最后通过降水形式返回地面,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再次进入水循环的循环过程。

2. 水蒸发与水汽含量水蒸发是指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

水蒸发主要受气温、湿度、风速和水面积等因素影响。

水汽含量指单位体积的大气中所含有的水汽的质量。

水蒸发与水汽含量是水循环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因素,水汽含量越高,蒸发速率也越高。

3. 云的形成与降水云是由凝结的水蒸气聚集而成的气象现象。

当大气中的水蒸气饱和时,水蒸气会凝结成云。

云的形态和高度与气候和地形有关。

降水是指云中的水滴或固体颗粒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形式有雨、雪、雾和霜等,降水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地表径流与地下水地表径流是指雨水在地表流动并返回到海洋或湖泊的过程。

地表径流受降雨量、地表形态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影响。

地下水是指地下的水体,位于岩石或土壤孔隙中。

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降雨和地表径流的渗漏。

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地表径流过程中的水资源不足问题。

5. 水循环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过程之一。

水循环的不平衡会导致旱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等。

我们应当关注水循环的平衡,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应对全球水资源问题。

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水循环知识点总结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的不断循环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

下面将对水循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 水循环的定义与概念水循环,又称水圈,指的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媒介(大气、地表、地下)之间不断转移和变化的过程。

它通过蒸发、降水、冰雪融化和地下水补给等环节,使地球上的水分得以重新分布,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水循环的环节与过程(1)蒸发:水分在海洋、湖泊、江河等水体表面受热汽化成水蒸气,升入大气层。

(2)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形成云、雾等固态水。

(3)降水:由于云内小水滴或冰晶增大,并与其他水滴或冰晶接触时粘附结合,变得足够重以克服空气阻力而下落到地面,形成雨、雪、露等形式的降水。

(4)地表径流:雨水或融雪流入河流、湖泊、海洋等地表水体。

(5)地下水补给:部分降水渗透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供给植物生物和水源补给。

(6)融化消融:冰川、冰雪等融化后流入江河湖海,补给地表水体。

3. 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维持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平衡。

通过水循环,水分得以重新分布,使干旱地区得到水源补给,湿润地区的水源得以减少,从而实现了全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水循环对气候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会释放或吸收大量热量,从而影响着大气环流、云的形成和降水的分布,调节着地球的气候系统。

(3)水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水循环为陆地上的植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分,维持着湿地、河流和湖泊等生态系统的稳定。

(4)水循环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水循环使得水资源能够被人类利用,供应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各方面的需求。

4. 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1)蒸发: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将地表水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2)降水:降水使得水蒸气从大气中沉降到地表,维持大地生态的水分供给。

(3)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水文面试专业知识

水文面试专业知识

水文面试专业知识1. 引言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和水资源的学科,对于水资源管理和水灾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文学领域,进行面试时,对于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要有所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文面试中常见的问题和对应的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面试。

2. 水文学基础知识2.1 什么是水文学?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和水资源的学科,包括对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等水文要素的观测、分析和预测。

2.2 什么是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后从大气中下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

2.3 什么是蒸发?蒸发是指水体表面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主要受温度、湿度、风速和水体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2.4 什么是径流?径流是指降水或融雪后从地表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量。

径流的形成受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2.5 什么是地下水?地下水是指地下岩石或土壤中的水,主要供给地下水源和地下水井。

3. 水文观测与数据分析3.1 水文观测的方法有哪些?水文观测的方法包括降水观测、蒸发观测、水位观测、流量观测等。

其中,降水观测常用的方法有雨量计、激光降水仪等;蒸发观测常用的方法有蒸发皿法、蒸发计等;水位观测常用的方法有测流仪、液压水位计等;流量观测常用的方法有流速仪、流量计等。

3.2 如何分析水文数据?分析水文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进行。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频率分析等。

通过对水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一些水文特征参数,如年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最小水位等。

4. 水文预测与水资源管理4.1 什么是水文预测?水文预测是根据过去的水文数据和气象预报等信息,利用模型和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水文情况进行预测。

4.2 水文预测有哪些方法?水文预测常用的方法包括统计模型、水文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等。

统计模型基于历史观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水文模型基于水文律和物理过程建立模型进行预测;人工神经网络利用神经网络的模拟能力进行预测。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①开源措施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节流措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 (4)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 (4)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一、物质的循环1. 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是指地球上水资源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过程。

具体来说:•蒸发:太阳的热量使得水从地表、水体和植物中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层。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后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长到一定大小后,就会由于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形成降水,包括雨滴、雪花等形式。

•地表径流:降水后的水分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渗入地下,剩余的水经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大海等。

2. 陆地生态系统与物质循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有机物的分解和无机物的转化。

具体来说:•有机物的分解:指植物、动物的腐殖质在环境条件下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

•无机物的转化:包括氮循环、碳循环等过程。

例如,氮循环中,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并通过植物的生物活动进入食物链。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环境问题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造成空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土地开发和建设,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

•能源消耗:过度的能源消耗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生活方式: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等生活方式也对环境造成了压力。

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经济可行性:经济发展应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社会繁荣。

•社会可接受性:发展过程中需考虑社会公平、社会福利和社会正义。

•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需保护和修复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三、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1. 大气环流系统与全球气候带大气环流系统是指地球大气运动的总体规律,主要由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组成。

工程水文学知识点

工程水文学知识点

第一章1.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样水体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作用下,经过蒸发、水汽输送、冷凝下降、下渗,形成径流的来去循环过程。

外因:太阳辐射、地球重力以及地形地貌等下垫面因素。

内因:水拥有固液气三态互相转变的物理性质2.在太阳辐射下,不断地蒸发变为水汽进入大气,并随气流输送到各地,在必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回到地球表面,此中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和土壤积蓄,经过蒸发散返回大气,另一部分以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式汇入江河湖库,最后回归海洋。

在水循环过程中,太阳辐射强度、大气环流体制和海陆散布决定了水汽的运转规律。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必定地区内均匀每年产生的淡水量,是陆地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样地表和地下淡水水体的动向水。

往常用多年均匀年降水量和多年均匀年径流量描绘/地球表面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称为水资源。

4.我国水资源散布的趋向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空间散布十分悬殊。

5.河流的水资源之因此络绎不绝是因为自然界存在着永不断止的水文循环过程。

使水拥有再生性6.工程水文学任务三个阶段:(1)规划设计阶段,主要任务:确立工程的规模,依据工程的特征和规划设计要求,展望和预估将来工程使用限期的水文形势,供给用于确立工程规模的设计洪水或设计径流。

(2)施工建设阶段,主要任务:将规划设计的工程付诸实行用于预估暂时性水工建筑物设计洪水,并为施工期的防洪安全供给短期洪水预告。

(3)运用管理阶段,主要任务:在于使建成的工程充发散挥效能。

经过水文预告,预告来水量大小和过程,以便进行合理调动,充发散挥工程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修正本来预估的水文形势数据,改良调动方案或对工程推行扩建、改建,使得工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7.工程水文学内容(1)水文信息采集和办理(2)降雨径流关系剖析揭露流域径流的形成规律,描绘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

(3)水文剖析与计算揭露水文现象的成因规律与统计规律,研究水文因素与地理因素之间的联系实时空散布特点,预估将来(很长期间内)水文形势的方法和门路(4)水文预告:短期预告方法,估计水文变量在预示期内的大小和时辰变化。

水循环知识点

水循环知识点

水循环知识点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不停地流动和变化,这种永不停息的运动过程被称为水循环。

水循环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气候稳定以及人类的生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循环主要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水汽输送等环节。

蒸发是水循环的起始环节。

太阳的能量使得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湿润的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广阔的海洋是蒸发的主要场所,因为它的面积巨大,蕴含着丰富的水量。

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并且有足够的凝结核时,水汽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当云层中的水滴或冰晶足够大时,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地面,形成降水。

降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雨、雪、冰雹等。

地表径流是指降水落到地面后,沿着地表的斜坡流动,最终汇入江河、湖泊和海洋。

地表径流的速度和流量受到地形、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地表径流的速度较快,容易形成山洪;而在平原地区,地表径流的速度相对较慢,水流较为平缓。

地下径流则是指降水渗入地下后,在地下岩层和土壤孔隙中流动的水。

一部分地下径流会在适当的地方涌出地面,形成泉水;另一部分则会慢慢汇入河流和海洋。

地下径流对于维持地下水资源的稳定和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水汽输送是指大气中的水汽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的移动。

它将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得不同地区的水分得以交换和平衡。

水循环对于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水循环调节着全球的气候。

通过蒸发和降水,热量得以在不同地区之间传递和分配,从而影响着气温和湿度的分布。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气候更加湿润和温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水循环带来的海洋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影响。

其次,水循环为生物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生物都依赖水来生存和繁衍。

无论是植物的生长、动物的饮水,还是微生物的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循环使得水资源能够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主要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3.类型:❶海陆间循环❷陆地内循环❸海上内循环项目甲乙丙类型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范围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组成环节A、C A、C、B、D、E、F A、C各环节名称A蒸发(蒸腾)、B水汽输送、C降水、D下渗、E地表径流、F地下径流、G植物蒸腾特点对内陆地区影响大对人类影响最为深刻水量最大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过量的使用和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2)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程❶塑造着地表形态:降水和地表径流❷联系海陆间的纽带:地表径流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❸吸收、转化和传输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影响全球自然环境2.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1)江河水的更新周期最短,约为16天。

(2)湖泊水更新周期较短,约为17年。

(3)深层地下水、海洋水、高山冰川、极地冰川等更新周期相当慢,其中极地冰川更新周期可达2500年。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不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其中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为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大气中的液态或固态水,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空气阻力,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称为降水。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和降雪,前者为液态降水,后者为固态降水,其他的降水形式还有露、霜、雹等。

凡日降水量达到和超过50mm的降水称为暴雨。

暴雨又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三个等级。

小雨:12小时内降水量为0.1-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为0.1-9.9mm降雨。

中雨:12小时内降水量5.0~1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4.9mm的降雨过程。

大雨:12小时内降水量15.0~2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0~49.9mm的降雨过程。

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0~6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0~99.9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0~13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0~249.9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140.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250.0mm的降雨过程。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一、降水要素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

在水文学中一般只讨论降水时空分布的表示方法和降水资料的整理及应用。

描述降水的基本物理量(即降水的基本要素)介绍如下:(1)降水量(深)。

降水量的概念是时段内(从某一时刻到其后的另一时刻)降落到地面上一定面积上的降水总量。

按此定义,降水量应由体积度量,基本单位为m3。

但传统上总是用单位面积的降水量即平均降水深(或降水深)度量降水量,单位多以mm计,量纲是长度。

降水量一般用专门的雨量计测出降水的毫米数,如果仪器承接的是雪、雹等固态形式的降水,则一般将其溶化成水再进行测量,也用毫米数记录。

但在进行水资源评价等考虑总水量时多用体积度量降水量。

降水多发生在大的面积上,但仪器观测的点位相对面积很微小,常作为几何的点看待,因此又有“面降水量”和“点降水量”之说。

随着雷达测雨等现代技术的应用,直接测量面雨量也逐步成为现实。

(2)降水历时和降水时间:原始意义的降水历时的概念是一次降水过程中从某一时刻到其后另一时刻经历的降水时间,并不特指一次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历时。

若指一次降水过程从降水开始到降水结束所经历的时间,则称为次降水历时。

降水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

降水历时通常以min、h、或d计。

(3)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是评定降水强弱急缓的概念,有单位时间降水量的含义,一般以mm/min或mm/h或mm/d计。

mm/min或mm/h多评定瞬时降水强度,mm/h或mm/d多评定时段降水强度。

(4)日降水量。

概念上是每日0:00~24:00的降水量。

我国水文测验规定以北京时间每日8:00时至次日8:00 时的降水量为该日的降水量。

(5)降水面积。

降水笼罩范围的水平投影面积称为降水面积,一般以km2计。

此外,降水的另一个主要得要素是暴雨中心,指暴雨强度较集中的局部地区。

二、降水的分类降水通常按空气抬升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气旋雨。

1.对流雨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过大,大气稳定性降低,下层空气膨胀上升与上层空气形成对流运动。

上升的空气形成动力冷却而致雨称为对流雨。

因对流上升速度快,形成的云多为垂直发展的积状云,降雨强度大,历时短,雨区较小。

2.地形雨空气在运移过程中,遇山脉的阻挡,气流被迫沿迎风坡上升,由于动力冷却而成云致雨称为地形雨。

此外,山脉的形状对降雨也有影响,如喇叭口、马蹄形的地形,若它们的开口朝向气流来向,则易使气流辐合上升,产生较大的降雨。

地形雨的降雨特性,因空气本身温湿特性,运行速度以及地形特点而异,差别较大。

3.锋面雨锋面:两个温湿特性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在其接触区由于性质不同来不及混合而形成一个不连续面,称为锋面。

锋区:所谓不连续面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带,所以又称为锋区。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习惯上把锋线简称为锋。

锋面的长度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不等,伸展高度,低的离地1~2km ,高的可达1Okm以上。

由于冷暖空气密度不同,暖空气总是位于冷空气上方。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锋面向冷空气一侧倾斜,冷气团总是摸人暖气团下部,暖空气沿锋面上升。

由于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差别,因此,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锋面雨:锋面活动产生的降水统称锋面雨。

暖锋: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称为暖锋。

暖锋锋面坡度较小,约为1/50,暖空气沿锋面缓慢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绝热冷却,水汽凝结致雨。

暖锋的雨区出现在锋线前,宽度常在300~400km,沿锋线分布较广。

特点:降雨强度不大,但历时较长。

在夏季,当暖气团不稳定时,也可出现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

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在某一地区停滞少动或来回摆动的锋称为准静止锋,简称静止锋。

静止锋坡度小,约为1/200,有时甚至小到1/300,沿锋面上滑的暖空气可以一直伸展到距地面锋线很远的地方。

特点:云、雨区范围很广。

降雨强度小,但持续时间长,可达10天或半月,甚至一个月。

锢囚锋:当三种气团(热力性质不同的)相遇,如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相遇,暖空气被抬离地面,锢囚在高空,称为锢囚锋,如图2-12(d)。

由于锢囚锋是两条移动的锋相遇合并而成,所以它不仅保留了原来锋面的降水特性,而且锢囚后暖空气被抬升到锢囚点以上,上升运动进一步发展,特点:使云层变厚,降水量增加,雨区扩大。

4.气旋雨气旋是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大气旋涡。

在北半球,气旋内的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并向中心辐合,引起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水汽因动力冷却而致雨,称为气旋雨。

按热力学性质分类,气旋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类,相应产生的降水称为温带气旋雨和热带气旋雨。

三、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1、气温气温由地面气象观测规定高度(国际为1.25~2.00m ,我国为1.50m )上的空气温度反映。

气温的单位用摄氏度(℃)表示,有的以华氏度(0F )表示,我国气温记录一般采用摄氏度(℃)为单位。

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关系是:)32(95-=f c 。

空气温度记录可以表征一个地方的热状况特征,因此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

接近地表的大气温度较高,距地面越高,气温越低,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约下降0.65℃,称为气温直减率。

2、气压单位面积上所受大气的重力称为气压,以hpa计。

某高度上的气压就是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该高度以上空气柱的重量,由于空气岁高度的增高而变得稀薄,所以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3、温度湿度是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在此意义下,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等物理量来表示湿度。

(1)绝对湿度。

是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质量,其一般单位是g/m3。

绝对湿度的最大限度是饱和状态下的最高湿度。

绝对湿度只有与温度一起才有意义,因为空气中能够含有的湿度的量随温度而变化。

在不同的压强(自然高度中)绝对湿度也不同,因为随着压强(自然高度中)的变化空气的体积也变化。

但绝对湿度越靠近最高湿度,它随压强(自然高度中)的变化就越小。

(2)相对湿度。

是绝对湿度与最高湿度之间的比,它的值显示水蒸气的饱和度有多高。

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是饱和的空气。

相对湿度是50%的空气含有达到同温度的空气饱和点的一半的水蒸气。

相对湿度超过100%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一般会凝结出来。

随着温度的增高空气中可以含的水蒸气就越多(最高湿度增大),也就是说,在同样多的水蒸气的情况下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就会降低,因此在提供相对湿度的同时也必须提供温度的数据。

4、风空气的运动称为风,多数情况仅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用8或16个地理方位表示。

风速是指空气水平运动的速度,以m/s计,取小数一位。

风速的大小常用几级风来表示。

风的级别是根据风对地面物体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

在气象上,一般按风力大小划分为(0~12)13个等级。

在自然界,风力有时是会超过12级的,象强台风中心的风力,或龙卷风的风力,都可能比12级大得多,只是12级以上的大风比较少见,一般不具体规定级数。

阵风是指风速忽大忽小的风,此时的风力是指忽大时的风力。

风在图中可由风矢标示,风矢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在北半球,风向秆箭头指出风的方向,风羽表示风力,风羽由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3、4个短划和三角构成。

四、流域降雨量的计算目前,降雨量观测结果均为点雨量,流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等。

在面积较大的流域,最好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的平均降水量;小流域常用加权平均法;在平地上可用算术平均法和等雨量线法。

1、算术平均法对于地形起伏不大,降水分布均匀,测站布设合理或较多的情况下,算术平均法计算简单、而且也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121n p p p nP +++=式中:n p p p 、、21 —— 为各测站点同期降水量(mm )P ——流域平均降水量(mm )n ——测站数2、加权平均法在对流域基本情况如面积、地类、坡度、坡向、海拔等进行勘察基础上,在每个地类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降水观测点,把每个测点控制的地类面积作为各测点降水量的权重。

)(12211n n p A p A p A A P +++= 式中 P ——流域平均降水量(mm )A ——流域总面积(hm 2或km 2)n A A A 、、21——每个测点控制的面积(hm 2或km 2) 3、泰森多边形法如果流域内的观测点分布不均匀,且有的站偏于一角,此时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平均降水量较算术平均法更为合理。

在地图上将降水观测点两两相连,形成三角形网,对每个三角形各边作直平分线,用这些垂直平分线构成以每个测站为核心的多边形。

假定每个雨量站的控制面积即为此多边形面积(流域边界内)。

)(12211n n p A p A p A AP +++=蒸发蒸散发:是水文循环中自降水到达地面后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水汽返回大气的阶段。

蒸散发类型: 水面蒸发: 蒸发面为水面时称为水面蒸发;植物散发蒸发面是植物茎叶则称为植物散发;土壤蒸发:蒸发面为土壤表面时称为土壤蒸发;陆面蒸发: 因为植物是生长在土壤中,植物散发与植物所生长的土壤上的蒸发总是同时存在的,通常将二者合称为陆面蒸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