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完整版.ppt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第九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第九章

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困境的自我调适
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
坦然面对异性交往
慎重婚前性行为
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二、大学生恋爱挫折的自我调适
失恋的自我调适
单恋的自我调适
恋爱纠葛
的自我调适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二、大学生恋爱挫折的自我调适
2
单恋的自我调适
当前大学生恋爱的一个新变化和新特点,无疑是性观念上的变化。
第二节大学生的恋爱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恋爱动机与心理健康
恋爱动机恋爱动机是个体自身为何而进行恋爱行为的一种内在动力。
错误的恋爱动机大学生错误的恋爱动机大致可分为空虚恋、虚荣恋、轻率恋几种。
第二节大学生的恋爱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恋爱观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恋爱动机多种多样
大学生恋爱讲求短频快
大学生恋爱普遍
在竞争、开拓、进取的时代里,人们往往追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种观念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恋爱上人们也追求快节奏。
第一节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现状特点
大学生恋爱考虑较单一
大学生恋爱中性行为增加
大学生恋爱普遍
①敢于面对失恋的现实
②多为对方着想
③加强自我调控,减轻心理压力
④合理化树立自信心
⑤积极转移情感与情境⑥适当地进行情感宣泄⑦努力使情感得以升华
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二、大学生恋爱挫折的自我调适
2
失恋的自我调适
①客观、理智地对待恋爱问题
大学生恋爱中性行为增加②重新评价自己与恋爱对象的关系第二节大学生的恋爱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关注、幻想、焦躁和冲动。恋爱心理健康无疑是大学生心理所谓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大学生错误的恋爱动机大致可分为以及相应的诱因,如异性之间身单恋也是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一种恋爱挫三、恋爱道德与心理健康一、恋爱动机与心理健康二、大学生恋爱挫折的自我调适人处于抑郁、焦虑、自卑、悲愤甚至绝望第一节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第一节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四、恋爱挫折与心理健康带来一系列的情感危机,引发极度紧张、失恋会给当事人带来剧烈的心理创伤,使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四、恋爱挫折与心理健康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从现阶段咨询心理学自身发展状况来看,心 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的某些症状 之间,界限混浊不清。一来造成咨询心理学 对精神病学的依附;而来给咨询心理学的临 床分类诊断和确定工作目标带来麻烦。
ppt课件
17
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咨询所涉及的主要工 作内容——属于心理不健康状态。
对“心理健康咨询对象”的分类,用“用途” 和“效度”这两个维度,作为分类的可靠检 验标准。 许又新
(六)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是否有恰当的自信) (九)社会交往 (十)环境适应能力:
ppt课件
10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
正常心理——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或:不包含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异常心理——有典型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的 心理活动
降了。 (二)意识水平: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
若经常分散——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ppt课件
8
(三)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易被环境无关因素引起情 绪波动、思维动摇。
(四)心理活动强度:抵抗能力(强烈精神打击)
认识水平
与人的 生活经验
有关
性格特征
神经系统的素质
ppt课件
9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内受力) 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过程。
ppt课件
14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使用心理学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端 正生活方式,除去种种不良生活习性,如吸烟、大量 饮酒、不好的饮食习惯等等,以便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等等。
有以下3个方面: 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2.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 3.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程正方《心理学》第9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程正方《心理学》第9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 精神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求知
需要、娱乐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需要 物质需要:如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
时髦等。
我饿!!
想让人陪!!
一、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1.理论提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 学派的主要创始人。1943年他提出了 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主要有五种 基本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 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联系形成 一个系统。
• 主要观点: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 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 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 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西方心理学中关于个性结构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二)卢特卡尔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三)艾森克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本我是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例如,我们有性欲的 冲动、有贪生怕死的冲动、有贪图享受的冲动等。本我的活动 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追求无条件、一时的满足。
需要
动机
行为
诱因
结论:人缺乏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一、需要
(二)需要的种类
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需要: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 关的需要。如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 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生育需要等
社会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 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求知需要等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九章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ppt课件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九章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ppt课件

end
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5
父母教师强化合性别行为儿童的行为儿童观察和模仿他人通常是同性别的同伴对他人的行为起着强化作用认知分类解释注意模仿儿童观察和模仿榜样因为性别相同儿童一般认知发展性别认同知识儿童参加活动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活动适合于他人的性别10一生物因素1
第八章 小学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性别差异 第二节 儿童角色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学习理论
无论儿童性别角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还是性别角色规范,都是儿 童在生活环境中一方面由成人,特别是父母和教师塑造而成;另 一方面是通过儿童的观察学习或模仿而获得。 父母 教师 强化合性别行为→儿童的行为→儿童观察和模仿他人 (通常是同性别的) 同伴 对他人的行为起着强化作用

6
7
8
3.认知发展的观点
1.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 2.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
(二)性别特征行为的发展
5
二、有关性别定型化的理论
(一)生物学的观点
男女两性之间的心理差异以及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主要是由两性 在遗传及生物因素方面的差异所决定。(生物因素直接导致性别 差异,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能强化儿童性别角色的程序,不能改 变性别角色的发展方向。)
认知—分类—解释—注意、模仿
儿童观察和模仿榜样,
因为性别相同
儿童一般认知发展 → 性别认同知识 →

儿童参加活动,
因为他们知道
这些活动适合于他人的性别
9
10
三、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染色体生物遗传特性的影响 2.荷尔蒙的影响 3.大脑单侧化的影响 (二)家庭因素 (三)同伴因素 (四)学校教育因素 (五)媒介与文化因素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 件
欢迎来到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本课程将带领你深入了解健康心理学的 基本概念和重要特征,以及身体健康心理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什么是健康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健康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它关注身体、心理和社 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幸福。
身体感知和健康心理
正念饮食
通过正念饮食来增强对身体 需求和食物摄入的意识,保 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身体扫描冥想
通过冥想习惯,提高对身体 感觉和健康状况的觉察度。
瑜伽
瑜伽练习可以促进身体灵活 性、平衡感和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来解决身体和心 理问题。
心理教育
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 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 身体健康心理问题。
社会支持
通过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理 解,减轻身体健康心理问 题的负面影响。
总结和展望
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 干预身体健康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 些知识,促进人们的整体健康与幸福。
行为影响
良好的身体健康心理可 以促进积极的健康行为, 如定期锻炼、良好的饮 食习惯和规律作息。
心理影响
身体健康心理与心理幸 福感、积极情感和自尊 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减压技巧和身体健康
1
深呼吸
通过缓慢、深入的呼吸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2
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升心情和免疫力。
3
冥想
通过冥想练习来放松大脑,增强专注力和抗压能力。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

健康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健康
一、健康的生物医学定义 常识:“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贝克尔认为: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 部分处于安宁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 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 健康的生物医学标准: 二、健康的社会学定义 帕森斯认为:“健康是已经社会化的个人完成 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 健康的社会学标准:
第二节健康心理学的发展
健康心理学诞生于1978年,标志是1978年美国 心理协会正式将健康心理学看成一个分支(38) 不久,George Stone和他的同事合编了第一本 健康心理学著作 1982年,第一本健康心理学杂志正式出版 Joe Matarazzo提出第一个健康心理学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治生病、 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 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 政策形成的融教育、科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贡 献为一体的结合体
健康心理学绪论
• 五、健康的三维立方体模型 1.基本假设 完美的健康只是一种理想,我们只讨论正常的健康 我们把健康的三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的范围限定 为健康和疾病两个范畴 所有这三个方面在确定个人健康状态时所起的作用 大体相同 健康或有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一种 不断变化的状态 由此产生的综合结果(健康状态)被看做是理想的 类型。理想的类型在现实中可能并不存在,但在被 看做由强调典型行为的某些方面所形成的抽象观念 时可能是有用的
健康心理学绪论
6.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 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 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健康心理学绪论

健康心理学课件

健康心理学课件
2 应用健康心理学
我们可以运用健康心理学的知识和策略,来改善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3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健康心理学面临着新的研究领域和科技应用的机遇和挑战。
3
心理弹性
发展心理弹性和适应性,以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健康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健康评估
通过评估和测量心理健康状 况,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心 理支持和干预方案。
心理干预和治疗
使用心理疗法和干预策略来 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和提 高身心健康。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促进 健康行为和预防慢性疾病。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 件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关系的领域,探讨心理对健康的影响, 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干预和治疗改善身心健康。
什么是健康心理学
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历史演变
健康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随着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增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 究。
心理与身体健康
关系
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包括免疫系统、 慢性疾病和生活习惯。
健康行为
心理因素对健康行为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如运动、饮食和睡眠习惯。
应对压力与适应
1
压力类型
了解不同类型的压力,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经济压力,及其对身心健康 的影响。
2
应对策略
培养健康的应对策略,如积极应对、寻求支持和放松技巧,来减轻压力对身体的 影响。
健康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1
健康科技的应用
2
利用现代科技,如智能设备和健康应用
程序来辅助健康促进和心理干预。
3新Leabharlann 究领域探索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更深层次的关 系,如基因环境互动和社会健康。

人格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人格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五)猜疑及其纠正
3、消除疑心心理的建议: (1)培养坦荡无私的心态。 (2)要抛弃成见和自我暗示。 (3)当真的怀疑某脚踏实 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地去争取胜利。
5、不管形势多么险峻,也要去争取有利的条件 6、失败了,但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
值得庆幸的。 7、多与乐观的人交往。 8、悲观不是天生的。
31
这样如何走出悲观的阴影??
32
(二)纠正A型性格中的不良品质
8
1、 双趋式冲突又称正冲突
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具有同样 吸引力的动机。当实际条件限制而无法获取两个目标,鱼 和熊掌不可兼得,就会产生难以做作出取舍的心理冲突。 比如周末既想复习功课又想去看精彩影片,内心感到矛盾。 解决双趋式冲突的原则是两利取其重。
9
2 、双避式冲突,又称负冲突
26
为了便于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将偏执型人 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
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信任别人; 3、尽量淡化荣誉、成就观念,要注意生活的和谐; 4、在时间安排上要井然有序而留有余地,从容不迫
地去干每件事;
34
5、要主动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争论和冲 突;
6、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7、有目的地利用机会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悠闲感; 8、多交一些知心朋友,建立归属感和安全感。
35
(三)急躁
价值观的心理健康意义。弗洛姆认为,对具有健 康人格的人来说,生活的目标犹如食物一样不可缺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九章大学生的挫折心理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九章大学生的挫折心理ppt课件

第九章 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理论实践及方法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总论概论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经验偏瘫截瘫康复训练手册偏执性精神障碍品管圈实践
3. 挫折能提高个体的认识水平 个体面对挫折与失败,往往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所 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第九章 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理论实践及方法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总论概论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经验偏瘫截瘫康复训练手册偏执性精神障碍品管圈实践
第九章 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理论实践及方法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总论概论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经验偏瘫截瘫康复训练手册偏执性精神障碍品管圈实践
3. 有损于身心健康 个体遭受挫折,不能实现目标,会引起紧张、焦虑、矛 盾冲突等心理状态,当情况严重而得不到解决时,就发展为 应激状态。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挫折所导致的应激状态对 个体有威胁性的影响。加拿大生理学家谢尔耶的研究发现 (1974),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击溃个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 从而降低抵抗力,使人体易为病菌侵袭。个体因挫折而产生 的消极情绪发展到应激状态是激发精神病的发病机制。近年 来,病理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采用“应激”学说探索精 神病的发病机制时发现,导致精神病的应激源来自于机体和 心理,其中由各种各样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精神刺激是更为 主要的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由于长期心境不良而出现 神经衰弱或其他神经症的屡见不鲜。
第九章 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理论实践及方法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总论概论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经验偏瘫截瘫康复训练手册偏执性精神障碍品管圈实践
(一) 挫折对个体心理的有益影响 1. 挫折能增强个体的情绪反应 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 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有人虽然屡遭挫折,但却百折 不挠,愈战愈强。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身处逆境但通过努力实 现自己夙愿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就是挫折这种内驱力驱动 的结果。 2. 挫折能增强个体的承受力 个体对挫折的承受力的大小,与其过去生活中的挫折经 验有关。生活阅历经受挫折的锻炼多了,对挫折的承受力就 会增强。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职业规划与招聘
1 2
职业匹配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个性倾向性,将员工安 排在与其个性相匹配的职位上,提高员工的工作 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招聘选拔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应聘者的个性 倾向性,选拔出符合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
3
职业发展
企业可以针对员工的个性倾向性,为其制定个性 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弗洛伊德认为个性倾向性是在童年时期通过与环境和他人互 动而形成的,特别是那些与性有关的经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 远的影响。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构成,其 中无意识又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 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经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心中的 原始意象。
03 个性倾向性的构成要素
价值观
价值观定义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对客 观事物(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 价和看法。
价值观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价值观 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道德价值观、个人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等。
价值观的功能
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和决 策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 能影响个体的情感和态度。
决定心理健康
个性倾向性还与心理健康 密切相关,不良的个性倾 向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 焦虑、抑郁等。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早期研究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 希腊时期,当时哲学家们开始探
讨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现代研究
现代心理学对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始 于19世纪末,随着心理测验和人格 理论的不断发展,个性倾向性的研 究逐渐深入。
卡特尔认为个性倾向性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表面特质来推断根源特质,从而更深 入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第九章 动机 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第九章 动机 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第九章 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 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的对象,从而 产生了动机。
如:热时寻找凉爽的地方,饿时寻找食物,孤独 时寻找朋友等。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第九章 动机
(一)动机与行为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不同人:同种动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不 同种动机可能产生相同的行为。 如同一个班级 学生学习动机各不相同;同是想减肥,但是不同 人选择方式不同。
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 如:为了消除饥饿,寻找食物; 为了摆脱孤独,结交朋友。
2、指向功能 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例如个体在学习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和教室
学习;在成就动机支配下,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
如为目标一直努力学习 动机的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
同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可能多种多样,有些占 主导地位,叫做主导动机,有些占从属地位,叫 做从属动机。 如,对于努力工作,有的人的主 要动机是为了养家糊口,从属动机是为了使自己 生活更有意义。有的人则相反。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第九章 动机
通常情况下,良好动机产生良好的效果,不良动 机产生不良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行为的效果与动机往往并不 一致,还受到其他因素,如能力,机遇等因素影响。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第九章 动机
价值观:主体就客观事物对自身及社会的意 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价值观与动机: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 心,它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对个人 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如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引导个体不断努力,不 断完善自己,个体对这种目标价值看得越高,动 机就会越强。

健康心理学-健康生活方式课件

健康心理学-健康生活方式课件

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1
身体健康
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血管功能。
2
心理健康
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3
认知功能
促进大脑健康,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
睡眠管理的重要性
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注意力、情绪稳定和提升免疫力。
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
冥想和放松
通过冥想和深度放松技巧来减轻 压力和焦虑。
均衡饮食
通过食用多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摄取所需的营 养素,维持身体健康。
压力管理
采取放松技巧,寻求支持和建立健康的应对机 制,以减轻压力。
定期锻炼
通过参与身体活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血 管健康。
良好的睡眠习惯
确保每晚获得足够的睡眠时间,提高大脑功能 和注意力。
饮食习惯的影响
• 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降低患病风险。 •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体重和血糖水平。 • 合理摄入各类食物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提高心理健康。
健康心理学-健康生活方 式课件
欢迎来到健康心理学-健康生活方式课件!本课程将带你了解健康心理学的基 本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养理学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如何影响身体健康,并提供方法来提高生活 质量。它探索情绪、行为和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
社交支持
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感受 和寻求支持。
亲近大自然
度过时间在户外,享受大自然的 美丽和宁静。
总结和应用建议
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改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逐步采用 这些建议,你将享受到健康与幸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第9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第9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第九章
提升你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影响 因素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试
课程导入
洞穴试验
1996年,著名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利奇· 蒙泰尔做了一 个非常著名的试验。他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很深的洞穴中,在 这个洞穴里,有足够他吃一年的食物和维持生命的生活用品, 有100多部电影碟片和一些健身车、健身球供他娱乐。但是, 在这个洞穴里除了他自己,没有其他人。1997年,蒙泰尔 从洞穴里出来了。经过一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蒙泰尔变得目 光呆滞,脸色惨白,语言不畅。他的记忆力、交往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都发生了严重的退化。 案例真实地向我们证明了参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般因素
“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空间位置距离近的优势。例如, 上学时的同桌,同住一个寝室的宿友,或经常在一起学习的同 学,由于经常近距离接触,容易建立亲切的人际关系。距离的 临近性为什么会增加人际吸引呢?空间距离的接近,使人们之 间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彼此之间更容易了解、熟悉 和理解,这样自然就会产生感情,正所谓“日久生情”。人们 总是希望自己周围的人能有利于自己,而不是有害于自己。
包容需要是指个体想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 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 支配需要是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利关系 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支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 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主动性 包容需要 支配需要 情感需要 主动与他人交往 支配他人 主动表示友好 被动性 期待与他人交往 期待他人支配 期待他人情感表达

(完整版)第九章心率变异性

(完整版)第九章心率变异性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9.1 概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所介导的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

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的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的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HRV分析的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的只有5分钟,最长1小时;长期的可达24-48小时。

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和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va 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和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是将随机变化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的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成瘾行为
(二)吸烟的危害 1.对个体的危害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2出
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 成瘾行为
v ●1支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 v ● 25支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v ● 40~60毫克的尼古丁可毒死一个人 v ●中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居世
界第一 v ●中国肺癌死亡率增长为世界第一,且以每年4.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8出
健康心理古丁):先兴奋后抑制,警觉性增强、 思维敏捷、感到惬意、放松、去疲劳等
烟草中主要尼古丁对大脑具有阳性强化作用,具 成瘾性,尼古丁占干烟草0.6%~3%,1800年 发现,具有强的神经毒性,曾用作杀虫剂
尼古丁可引起其他成瘾物质同样效果:自我给药 行为、运动增加、强化大脑奖赏刺激、条件性地 点偏好
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 成瘾行为
(二)全球和中国的吸烟现状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5出
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 成瘾行为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6出
健康心理学 二、烟草与健康 (一)烟雾成分的毒副作用
第九章 成瘾行为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7出
健康心理学
5%的速度上升 v ●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 v ● 53.6%的不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优选文档 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3出
健康心理学
二、烟草与健康 (二)吸烟的危害 1.对个体的危害
第九章 成瘾行为
长期吸烟的女性雌激素分泌水平低下: ✓ 吸烟会对下一代的呼吸道产生不利的影响; ✓ 吸烟妇女发生宫外孕的危险比不吸烟者高40%; ✓ 吸烟女性比不吸烟女性患不孕症的可能高2.7倍; ✓ 患子宫颈癌的机会高50%; ✓ 吸烟20年以上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30% ✓ 吸烟导致绝经提前约1~3年,加速衰老。
第九章 成瘾行为
第一节 烟草与吸烟
一、烟草的历史与传播
(一)历史
从美洲到欧洲 烟原产于中南美洲,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把烟草带到欧洲。 1881年发明卷烟机,才以香烟形式大量生产销售。 1575年,烟草从菲律宾经越南到福建、广东进入长 江下游,从此中国的吸烟人口大增。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4出
等戒断症状
Jarvis MJ. BMJ. 2004; 328:277-279. 2. Picciotto MR, et al. Nicotine and Tob Res. 1999: Suppl 2:S121-S125.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8出
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 成瘾行为
戒断综合征
• 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机率 比常人高出6倍
• 女性吸烟患肺癌的危险性更大,是男性 吸烟者的1.9倍
• 短短20年间,男性肺癌增加了122%; 女 性肺癌更增加了177%。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6出
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 成瘾行为
三、成瘾理论 1.生物医学观点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7出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0出
健康心理学
焦油
• 点燃烟草时产生,性 质与沥青相似
• 形成焦油分子,以烟 为载体进入人的肺部 ,并大量沉积
• 约含有5000种有机和 无机的化学物质,是 导致癌症的元凶
第九章 成瘾行为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1出
健康心理学 二、烟草与健康
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 成瘾行为
第九章
成瘾行为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1出
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 成瘾行为
本 章 目录
烟草与吸烟 酒精与酗酒 网络与网络成瘾
2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健康心理学
教学要求
第九章 成瘾行为
3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健康心理学
抽吸香烟是一种高效的使用方式,每只香烟含1~ 2mg尼古丁,其他方式使用尼古丁吸收较慢,使 用方式与依赖发展速度有关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9出
健康心理学
一氧化碳
第九章 成瘾行为
• 吸烟时燃烧不完全产生较多 的一氧化碳
• 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心血 管的血氧供应
• 促进胆固醇增高,也可以间 接影响某些肿瘤的形成
生理及心理的共同作用,增加了戒烟的难度
戒断综合征
易激惹,挫折感 或愤怒
焦虑
失眠/睡眠紊乱 食欲增加或体重增加
坐立不安或急燥
烦躁或抑郁情 绪
集中注意力困难
1.2007年版《中国临床戒烟指南》(试行本) 2.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 to Quitting Smoking. Available at: .
第九章 成瘾行为
香烟中含哪些有害物质?
• 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 • (1)血管内膜损害: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 • (2)刺激呼吸道:醛类、氮化物、烯烃类对。 • (3)毒性物质: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 • (4)致癌物: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
他放射性物质。 • (5)加速癌变: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 • (6)降低氧输送:一氧化碳。
Accessed June 2006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9出
健康心理学
四、戒烟
(一)戒烟的障碍 1.戒烟现状 2.影响因素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4出
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 成瘾行为
二、烟草与健康 (二)吸烟的危害 2.被动吸烟的危害
优选文档章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5出
健康心理学 吸烟与肺癌
第九章 成瘾行为
• 研究证实吸烟是引致肺癌的罪魁祸首。 每天吸烟20根、烟龄超过20年的人,患 肺癌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0倍。
健康心理学
第九章 成瘾行为
2.心理社会理论
尼古丁成瘾环 ——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尼古丁与受体结 合导致多巴胺释
多巴胺
多巴胺带来平 静愉快感
放增加
吸烟者一般来讲会
增加吸烟量,以获
尼古丁
得更大的愉快
感并避免戒断症状
和对烟草的渴求
吸烟者为了恢复 平静愉快感渴求 尼古丁
每支烟之间,多巴胺 减少引起易怒和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