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四大基本组织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0 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

Histology(组织学):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对象太小——显微镜

(microscope)

光学显微镜(LM)

明场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EM)

透射电镜(TEM)

扫描电镜(SEM)对象无色——染色

(staining)

H&E 染色法

苏木精(Hematoxylin)——染嗜碱性物质(细胞核、核糖体)——蓝紫色

伊红(Eosin)——染嗜酸性物质(细胞质、ECM)——

红色

其他染色法

硝酸银

醛复红

对象生化成分不同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PAS 反应识别糖类

(紫红色)

免疫组化

(Immunohistochemistry)

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对象是活体

培养→制片

(切片、涂片、铺片、磨片)

Chapter 1 Epithelium Tissue 定义:由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特点:Ⅰ、细胞多、排列紧密、间隙少。

Ⅰ、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Ⅰ、借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

Ⅰ、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排泄。

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um cell):帮助腺泡排出分泌物。收缩+分泌两种功能。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Chapter 2.1 Connective Tissue

定义:由多种无极性的细胞和大量ECM构成。

其中,ECM包括纤维(fiber)、基质(matrix)和组织液(tissue fluid)。Origin: Mesenchyme (间充质).

●Fibers in CT

●网状细胞(reticular cell):星形多突起,突起互连成网;胞质RER丰富,核大,着色浅,核

仁明显。网状组织中存在。

Chapter 2.2 Cartilage & Bone

一、软骨(Cartilage)

●源于胚胎间充质●功能:缓冲、支撑、减少摩擦

●同源细胞群: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聚集成群。

☆软骨基质(Cartilage matrix):纤维+无定形基质(蛋白聚糖“分子筛”+水)。

●软骨囊:软骨陷窝周围的软骨基质,硫酸软骨素较多,呈强嗜碱性。

●软骨陷窝: 软骨细胞在软骨基质内所在空间。

软骨膜(perichondrium):软骨表面的薄层致密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淋巴。

●外层:胶原纤维较多——保护作用。内层:骨祖细胞较多。

●功能:营养、生长、修复、保护。

●软骨的发生

1)间充质细胞聚集增生,形成骨祖细胞

2)骨祖细胞→成软骨细胞

3)成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4)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形成

5)软骨周围的间充质形成软骨膜

●软骨的生长

➢附加性生长(软骨膜下生长): 软骨膜内骨祖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软骨加厚➢间质性生长(软骨内生长) : 软骨细胞增殖和生长→产生新基质→软骨由内至外扩大

二、骨(Osseous tissue)

●功能:支持、运动、保护、造血、储存钙磷。

骨基质的组成:

● 羟磷灰石的结晶:不溶性的中性盐,细针状,长10-20nm ,沿胶原原纤维长轴排列。 ● 功能:粘合纤维,骨的钙化,细胞与骨质的粘附。

● 骨质结构的变化:编织骨(早期骨质结构)→板层骨(存在骨板)

● ☆骨板(bone lamella):含大量胶原纤维,同一骨板内相互平行,相邻骨板间相互垂直。→增强了骨的强度。

● ☆密质骨(Compact bone ,大量规则骨板紧密排列,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骨板间

有横向的穿通管)

➢ 环骨板(circumferential lamellae):外环骨板、内环骨板

➢ 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 / 骨单位(osteon):同心圆状的哈弗斯骨板+中央管(含

骨膜组织、毛细血管和神经等)。长骨中起到支撑作用的主要结构。

➢ 间骨板(interstitial lamellae):骨单位之间/骨单位和环骨板之间,骨改建过程中残留。 ➢ 粘合线(cement line):骨单位之间、骨单位与内、外环骨板之间折光性较强的轮廓线。

骨盐多胶原纤维少。

➢ 穿通管:与中间管相连,内含神经、血管、淋巴管。

● 松质骨(Spongy bone ,不规则骨板形成多孔网状结构,网孔即骨髓腔,其中充满骨髓)

➢ 骨小梁(Bone trabecula ,针、片状)

长骨(long bone)的结构

● 骨干(密质骨+少量松质骨)、骨骺

● 表面:骨外膜、关节软骨;内部:骨内膜、骨髓腔、骨髓

骨膜

● 骨外膜(periosteum):

骨基质

有机成分(35%)

胶原纤维(90%)

无定形基质

GAG (较少)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

蛋白多糖

“分子筛”糖蛋白骨钙蛋白骨连蛋白骨桥蛋白无机成分(65%)

羟基磷灰石

⏹外层:致密结缔组织,含穿通纤维(perforating fiber)。

⏹内层:疏松结缔组织,含骨祖细胞。

●骨内膜(endosteum):骨髓腔,骨小梁、穿通管、中央管表面,含骨祖细胞。

●功能:营养、保护、修复、生长

骨的发生

●起源:间充质

●过程:骨组织形成与骨组织吸收,二者相辅相成。骨发育完善后,仍交替进行内部改建。

●方式:☆膜内成骨(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软骨内成骨(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膜内成骨:原始结缔组织膜内直接成骨。扁骨、不规则骨。

1)成骨部位形成原始结缔组织膜;

2)间充质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产生骨组织;

3)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形成,血管长入,骨小梁形成;

4)骨小梁→松质骨;松质骨表面→密质骨;成骨部位周围的结缔组织→骨膜。

⏹软骨内成骨:软骨雏形被替换成骨。四肢骨、躯干骨。

1)软骨雏形形成:成骨部位间充质细胞→软骨(形状与长成的骨相似)

2)骨领形成:软骨雏形中段,软骨膜内骨祖细胞→成骨细胞→薄层骨组织

3)初级骨化中心、初级骨髓腔形成:软骨基质骨化,软骨细胞凋亡→血管进入→破骨

细胞分解软骨,成骨细胞产生过渡型骨小梁→初级骨化中心、初级骨髓腔。

4)间充质细胞→网状组织;造血干细胞→骨髓

5)过渡型骨小梁被吸收,骨髓腔扩大,骨化向两端转移,骨加长。

6)次级骨化中心和骨骺的形成:出生后,类似初级骨化中心的形成,骨干和骨骺之间

的软骨——骺板。

●骨的增长——骺板不断生长并替代骨组织

1)软骨储备区:细胞分散、小、扁椭圆

2)软骨增生区:细胞扁平,纵行细胞柱

3)软骨成熟区:细胞大、圆,基质变薄4)软骨钙化区:细胞开始凋亡

5)成骨区:形成过渡型骨小梁

●骨的加粗

⏹骨外膜: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表面添加骨组织

⏹骨干内表面的破骨细胞吸收骨小梁,骨髓腔横向扩大

Chapter 3 Muscle tissue

定义: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组成。

横纹肌:骨骼肌、心肌

随意肌:骨骼肌【骨骼、内脏(食管)】——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非随意肌:心肌【心脏、近心大血管】、平滑肌【内脏、血管壁】——内脏运动升级支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