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探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生命哲学首先在其顺乎自然的处世哲学。 道家思想认为万事 万物都会按照其本来的运行轨迹进行发展变化,我们人类应该顺应这 种自然的运行轨迹,在顺应自然变化和社会人事规律的基础上生活生
存。 所以,道家反对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有为”,并提出“圣人处无 为之事”、“无为而无不为”等处世哲学。 道家生命哲学其次在其知足唯 真的生命态度。 道家认为,人类与万物同源于道,聚则有我(为生),散 则无我(为死),所以“古之真 人 ,不 知 说 生 ,不 知 恶 死 。 ”(《庄 子·齐 物 论》)要重视和珍惜已经存在着的“真我”,摆脱名利束缚而实现“逍遥 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道家生命哲学还在其阴阳平 衡、刚柔相济的人生智慧上。 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67 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 以 知无为之有益。 ”(《老子》43 章)这种“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主张就 是一种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人生智慧。 对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在这物 欲横流的时代,如何保持平衡心态,调整心理,避免争强好胜,抑制冲 动情绪而产生极端行为,道家思想给予了重要启示,淡然面对名利,顺 乎自然,脚踏实地,刚柔相济,人生才能获得平衡和平安。 1.3 释家的生命思想其根本精神在于引导和教育人们超越现 实 的 矛 盾,化解人生的痛苦,寻找生命的本质,实现心灵的自由。 在生命存在 态度上,认可一个“苦”字,即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主张人要通 过参禅悟道来学习、掌握和运用禅的智慧去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抛却 现实生活给人生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要求人要有一颗平常心和一种平 易闲适的处世态度,用平静的心境去体会生命的充实和幸福。 认为“心 静如止水”,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道的真谛,才能够使人净化心灵,热 爱生命,具有自信的生命素质和心理品质。
Biblioteka Baidu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 年 第 27 期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探析
贺新华 胡 凯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道家思想的勇退“出世”、释家思想“行出世之道,怀入世之 心”以及中国“和”文化的生命关系思想,对现代生命教育有重大启示。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学问。本文主要从儒道释生 命哲学和“和”文化生命关系两方面进行探析。
生命教育在我国根植深厚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 生命哲学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 学问。 本文针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从儒道释生命哲学和“和”文化生 命关系两方面进行理论探析。
1 儒道释生命哲学及现代启示
1.1 儒家思想认为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为珍贵的。 儒家的生命 哲 学 思 想尊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认为宇宙本质是“生生”,“天地”有“好生之 德”,即创生万物,亦长养万物。 人应该有“生生不息”之精神,珍惜生 命,注重人事,修养心性,以配天德。 认为“天地之性(生),人为贵。 ” (《孝经·圣治章》)。 儒家思想把人视为万物中最珍贵的存在,首先是从 属类意义上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 孔子讲“鸟兽不可与人同群”,孟 子反对“率兽而食人”,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 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都是 这个意思。 其次是将“仁”阐释为“爱人”(即“仁者爱人”),这也是孔子 毕生大力推行的认识基础。 第三,还体现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 灵 公 》),是 把 人 视 为 自 身 发 展 的 力 量 和 文 明 创 造 的 主 体 ,彰 显 人 的 意 志和作为。 这种“天地之生,人为贵”的思想,是现代生命教育最基本的 认识前提,也是实现“以人为本”重要理论注脚。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思想;理论;启示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ntains a wealth of life philosophies, Confucianism's "in the world", Taoism ’s "over the world”, Buddhist Philosophy "action in the world, think over the world ”, and China "He" culture, these thoughts of life relationship giv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s on the modern life edu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ctually a book about life and living. This paper is a research mainly on the life philosophy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the culture of “H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Life philosophy;Theory;Enlightenment
儒家生命思想还体现在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态度和生命价值追求 上。 在对生命存在的态度上始终怀着达观快乐情怀,提倡“安贫乐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学而》)、“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 不 堪 其 忧 ,回 也 不 改 其 乐。 ’”(《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卫灵公》)这些都是儒家思 想十分注重现世意义,快乐地活在当下的真实写照。 这些告诉我们每 个人应该为拥有了生命而感到快乐, 都应该快快乐乐地活着。 “未知 生,焉知死”体现了儒学思想对现世生命意义的探寻,儒学视野中人的 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于积极“入世”,在于“成人(仁)、立德”,在于“杀身 成仁”、“舍生取义”,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儒家生命文化用无限的道德追求、对宗族的仁与义积极构建不 朽的“内圣外王”生命意义世界,是人的生物性提升到社会性、精神性 的超越,对现代生命教育价值观、道德观有重要借鉴意义,告诉我们在 快乐活着的同时,更应该活出质量和意义。 1.2 道家生命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重已贵生, 高扬人性的 自 由 与 解 放。 《吕氏春秋·重己》中有言:“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 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 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 ”这是道家重己贵生思想的典型表现。
儒家思想尊崇人的地位,因而珍爱生命,而珍爱生命是从最基本 的孝道开始的。 《礼运》曰:“人为天之贵,孝为人之最”。 儒家的孝道在 《孝经》中有详述,其中第一章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这种爱护生命、身体,任何人都不能轻易作贱其肉身的认 识,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存。 所以,道家反对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有为”,并提出“圣人处无 为之事”、“无为而无不为”等处世哲学。 道家生命哲学其次在其知足唯 真的生命态度。 道家认为,人类与万物同源于道,聚则有我(为生),散 则无我(为死),所以“古之真 人 ,不 知 说 生 ,不 知 恶 死 。 ”(《庄 子·齐 物 论》)要重视和珍惜已经存在着的“真我”,摆脱名利束缚而实现“逍遥 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道家生命哲学还在其阴阳平 衡、刚柔相济的人生智慧上。 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67 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 以 知无为之有益。 ”(《老子》43 章)这种“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主张就 是一种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人生智慧。 对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在这物 欲横流的时代,如何保持平衡心态,调整心理,避免争强好胜,抑制冲 动情绪而产生极端行为,道家思想给予了重要启示,淡然面对名利,顺 乎自然,脚踏实地,刚柔相济,人生才能获得平衡和平安。 1.3 释家的生命思想其根本精神在于引导和教育人们超越现 实 的 矛 盾,化解人生的痛苦,寻找生命的本质,实现心灵的自由。 在生命存在 态度上,认可一个“苦”字,即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主张人要通 过参禅悟道来学习、掌握和运用禅的智慧去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抛却 现实生活给人生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要求人要有一颗平常心和一种平 易闲适的处世态度,用平静的心境去体会生命的充实和幸福。 认为“心 静如止水”,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道的真谛,才能够使人净化心灵,热 爱生命,具有自信的生命素质和心理品质。
Biblioteka Baidu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 年 第 27 期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探析
贺新华 胡 凯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道家思想的勇退“出世”、释家思想“行出世之道,怀入世之 心”以及中国“和”文化的生命关系思想,对现代生命教育有重大启示。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学问。本文主要从儒道释生 命哲学和“和”文化生命关系两方面进行探析。
生命教育在我国根植深厚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 生命哲学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 学问。 本文针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从儒道释生命哲学和“和”文化生 命关系两方面进行理论探析。
1 儒道释生命哲学及现代启示
1.1 儒家思想认为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为珍贵的。 儒家的生命 哲 学 思 想尊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认为宇宙本质是“生生”,“天地”有“好生之 德”,即创生万物,亦长养万物。 人应该有“生生不息”之精神,珍惜生 命,注重人事,修养心性,以配天德。 认为“天地之性(生),人为贵。 ” (《孝经·圣治章》)。 儒家思想把人视为万物中最珍贵的存在,首先是从 属类意义上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 孔子讲“鸟兽不可与人同群”,孟 子反对“率兽而食人”,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 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都是 这个意思。 其次是将“仁”阐释为“爱人”(即“仁者爱人”),这也是孔子 毕生大力推行的认识基础。 第三,还体现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 灵 公 》),是 把 人 视 为 自 身 发 展 的 力 量 和 文 明 创 造 的 主 体 ,彰 显 人 的 意 志和作为。 这种“天地之生,人为贵”的思想,是现代生命教育最基本的 认识前提,也是实现“以人为本”重要理论注脚。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思想;理论;启示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ntains a wealth of life philosophies, Confucianism's "in the world", Taoism ’s "over the world”, Buddhist Philosophy "action in the world, think over the world ”, and China "He" culture, these thoughts of life relationship giv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s on the modern life edu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ctually a book about life and living. This paper is a research mainly on the life philosophy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the culture of “H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Life philosophy;Theory;Enlightenment
儒家生命思想还体现在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态度和生命价值追求 上。 在对生命存在的态度上始终怀着达观快乐情怀,提倡“安贫乐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学而》)、“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 不 堪 其 忧 ,回 也 不 改 其 乐。 ’”(《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卫灵公》)这些都是儒家思 想十分注重现世意义,快乐地活在当下的真实写照。 这些告诉我们每 个人应该为拥有了生命而感到快乐, 都应该快快乐乐地活着。 “未知 生,焉知死”体现了儒学思想对现世生命意义的探寻,儒学视野中人的 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于积极“入世”,在于“成人(仁)、立德”,在于“杀身 成仁”、“舍生取义”,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儒家生命文化用无限的道德追求、对宗族的仁与义积极构建不 朽的“内圣外王”生命意义世界,是人的生物性提升到社会性、精神性 的超越,对现代生命教育价值观、道德观有重要借鉴意义,告诉我们在 快乐活着的同时,更应该活出质量和意义。 1.2 道家生命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重已贵生, 高扬人性的 自 由 与 解 放。 《吕氏春秋·重己》中有言:“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 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 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 ”这是道家重己贵生思想的典型表现。
儒家思想尊崇人的地位,因而珍爱生命,而珍爱生命是从最基本 的孝道开始的。 《礼运》曰:“人为天之贵,孝为人之最”。 儒家的孝道在 《孝经》中有详述,其中第一章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这种爱护生命、身体,任何人都不能轻易作贱其肉身的认 识,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