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以下是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实施细则:
1. 建立规范的作息时间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上学、做作业、休息等时间节点,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2. 培养独立自理能力: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整理书包、收拾房间、自己洗漱等,提高他们的独立自理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
4.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推荐优秀的图书和读物,组织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培养阅读兴趣。
5.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
6. 培养社交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7. 学习艺术和音乐:开展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能力。
8.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环保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9.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康的心理教育体系,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0.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定期沟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阶段制定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一、引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旨在规范小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细则适用于全体小学生,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遵守。
二、校内行为规范1. 尊重师长:学生应尊敬教师,遵守教师的教学安排和管理规定,不得辱骂、侮辱或恶意攻击教师。
2. 尊重同学:学生应友善相处,互相尊重,不得欺负、嘲笑或歧视其他同学。
3. 遵守纪律:学生应遵守学校的纪律规定,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早退或旷课。
4. 保持卫生:学生应保持教室、操场、食堂等公共场所的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5. 文明用语:学生应使用文明、规范的语言交流,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言辞。
6. 爱护设施:学生应爱护学校的设施和物品,不损坏、乱涂乱画或擅自拿走他人物品。
三、校外行为规范1. 安全第一:学生在校外行为时,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不玩火、爬高等危险行为。
2. 社会礼仪:学生应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3. 文明出行:学生应排队有序,不推搡、争抢,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
4. 保护环境:学生应保护环境,不乱丢废弃物,不破坏花草树木。
5. 社交礼仪:学生应尊重长辈,礼貌用语,不插队、不打闹,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6. 守时守信: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约定,不撒谎、不作弊。
四、家长参与1. 家长示范: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遵守社会公德,引导孩子正确行为。
2. 家校合作: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 家庭教育: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4. 约束引导:家长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约束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奖惩措施1. 奖励机制:学校将设立奖励制度,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处罚措施:学校将依据不同情况,对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以教育为主,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5篇)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能给予积极的评价。
(4)能仔细倾听老师讲解。
(5)能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能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3)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1)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1)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2)和书交朋友,广泛阅读。
(3)不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5)早到后能设法早读。
(6)常写读书笔记,注重知识的积累。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能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鼓励自己与他人。
8.收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收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2)对收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实践的习惯(1)能积极、主动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
(2)工具准备充分,不丢三落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在校时能完成作业再去玩,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即时订正。
(2)尽早完成家庭作业,睡前交家长检查。
(3)睡觉前对当天学习的主要内容能进行回忆。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制定并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细则。
一、尊师重教1.1 尊重老师:小学生应该尊重老师,不得对老师进行侮辱、恶作剧等行为。
1.2 遵守课堂纪律:小学生应该按时到校,不得迟到早退,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得打闹、说话或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1.3 完成作业:小学生应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得抄袭、作弊。
二、团结友爱2.1 尊重同学:小学生应该尊重同学,不得欺负、嘲笑或歧视其他同学。
2.2 合作学习:小学生应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分享知识。
2.3 爱护公共财物:小学生应该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不得随意损坏或浪费。
三、文明礼仪3.1 礼貌用语:小学生应该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得说脏话或恶语。
3.2 文明用餐:小学生应该有良好的用餐习惯,不得大声喧哗、乱扔垃圾。
3.3 文明交往:小学生应该学会与人友好交往,不得打架斗殴或进行欺凌行为。
四、安全意识4.1 交通安全:小学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学会安全过马路,不得乱穿马路或与车辆搏斗。
4.2 食品安全:小学生应该注意食品卫生,不得随意食用不洁食物。
4.3 防火安全:小学生应该学会预防火灾,不得玩火或使用危险物品。
五、环保意识5.1 垃圾分类:小学生应该学会垃圾分类,将废纸、塑料、玻璃等物品进行分类投放。
5.2 节约用水:小学生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不得浪费水资源。
5.3 爱护环境:小学生应该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或破坏植被。
结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细则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尊师重教、团结友爱、文明礼仪、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三篇)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1. 细化行为习惯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每个年级的行为习惯目标。
例如,一年级可以注重礼貌和整洁,而四年级可以注重独立和自律。
2. 制定行为规范: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
例如,要求学生做到守时、守纪律、尊重他人、关注卫生等。
3. 设计行为习惯培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以组织礼仪培训、环保宣传、卫生检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到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4. 倡导示范引领:教育工作者应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榜样。
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5. 建立奖惩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建立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不良行为,可以适度的惩罚措施,促使学生改正。
6. 设置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建立学校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评等方式,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
7. 与家长合作: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行为表现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8. 持续监督和改进:通过定期评估和总结,持续监督和改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总之,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全面规划和实施。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通过明确的目标、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以及相关的活动和监测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持续监督和改进,确保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二)1. 建立规范的行为习惯: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包括课堂纪律、礼貌待人、守时等方面的要求,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和习惯。
2. 培养良好的上课行为习惯:学生应准时到校、准时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随意离席、不说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标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小学生是学校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学校的秩序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细则。
一、课堂行为规范1.1 守时听课:小学生应该按时到达教室,认真听讲,不做无关的事情。
1.2 尊重师长:小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随意打搅他人。
1.3 完成作业:小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者抄袭他人。
二、校园行为规范2.1 遵守规则:小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不得违反纪律。
2.2 爱护环境:小学生应该爱护校园环境,不得随意破坏植被和设施。
2.3 礼貌待人:小学生应该礼貌待人,不得欺负同学或者其他人。
三、食堂行为规范3.1 文明用餐:小学生应该文明用餐,不得大声喧哗或者乱扔食物。
3.2 遵守规定:小学生应该排队领取食物,不得插队或者浪费食物。
3.3 清洁卫生:小学生应该保持餐桌整洁,不得乱丢垃圾或者餐具。
四、操场行为规范4.1 安全第一:小学生在操场上应该注意安全,不得在操场上打闹或者推搡。
4.2 合作精神:小学生应该团结合作,不得排斥他人或者形成小团体。
4.3 尊重规则:小学生应该遵守操场规则,不得在操场上违反规定行为。
五、宿舍行为规范5.1 爱护卫生:小学生应该保持宿舍整洁,不得乱扔垃圾或者弄脏床铺。
5.2 肃静歇息:小学生应该在规定时间歇息,不得在宿舍内大声喧哗。
5.3 互相尊重:小学生应该尊重室友,不得随意借用他人物品或者侵犯他人隐私。
总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细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小学生遵守规范,培养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小学生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是一个实施方案。
一、确定目标:1.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培养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尊重他人、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礼仪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尊重师长、关心他人,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制定具体措施:1.制定规章制度:与学生一起制定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规章制度,如课间禁止奔跑、上课要专心听讲等。
规章制度必须明确简练,并带有相关奖励和惩罚措施。
2.建立班级协作小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的学生合作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设置榜样表扬机制:每周选出一名优秀榜样学生,对其进行公开表扬,并给予奖励。
该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应该符合所设定的目标,激励其他学生向其看齐。
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定期组织一些与行为习惯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礼仪教育讲座、道德故事分享等。
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5.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介绍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并鼓励家长在家中给予孩子表扬和奖励。
家长可以通过与学校协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6.在校园中设置标语和海报:在校园中设置一些醒目的标语和海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礼貌待人,友善相处”、“守时守纪律,才能进步”。
7.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参观养老院、帮助老人过马路等。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让学生从小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实施与管理:1.任课教师的监督:任课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奖惩。
他们应起到榜样的作用,自身就要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2.班会和家长会:每月举行班会,进行行为习惯的跟踪和考核,并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通过明确学生的行为准则,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本细则适用于全校小学生,包括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
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 课堂行为规范1.1 准时到校:学生应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
1.2 敬重师长:学生应尊敬和遵守老师的教学安排,不打扰老师的讲课。
1.3 课堂纪律:学生应保持安静,不交头接耳,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1.4 作业完成:学生应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不拖延、不抄袭。
1.5 课堂秩序:学生应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入场、退场,不吵闹、不乱扔垃圾。
2. 操场行为规范2.1 安全第一:学生应在操场上注意安全,不乱跑、不打闹,不攀爬高处。
2.2 遵守规则:学生应遵守操场使用规定,不随意踩踏花草,不乱扔垃圾。
2.3 爱护设施:学生应爱护操场设施,不损坏、不涂鸦。
2.4 合作精神:学生应积极参与操场活动,互相合作,不欺负、不歧视他人。
2.5 穿戴整齐:学生应穿戴整齐的体育服装,不穿拖鞋、不穿不符合规定的服装。
3. 食堂行为规范3.1 文明用餐:学生应排队有序,不插队、不浪费食物。
3.2 饮食卫生:学生应保持饭具清洁,不乱扔餐具、不随地吐痰。
3.3 合理膳食:学生应合理搭配膳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4 尊敬食堂工作人员:学生应尊重食堂工作人员,不辱骂、不恶作剧。
3.5 清洁环境:学生应保持食堂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
4. 楼道行为规范4.1 安全行走:学生应在楼道内保持安全距离,不奔跑、不打闹。
4.2 静音行走:学生应在楼道内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乱扔纸屑。
4.3 爱护公物:学生应爱护楼道设施,不乱涂乱画、不破坏门窗。
4.4 礼貌待人:学生应礼貌地与他人相处,不推搡、不欺负他人。
4.5 维护秩序:学生应积极维护楼道秩序,不乱扔垃圾、不乱丢杂物。
三、行为规范的落实与评价1. 落实措施1.1 学校将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宣传计划,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规定。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一、引言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行为规范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制定本实施细则,旨在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校园行为规范1. 守时小学生应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
在上课期间,要遵守老师的课堂纪律,不随意离开座位,不打扰他人。
2. 穿着整洁小学生应穿着整洁、干净的校服,不允许携带过于夸张或不适宜的服饰、饰品。
不穿拖鞋或高跟鞋上学,以确保安全。
3. 文明用语小学生应使用文明、礼貌的用语与他人交流,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言辞。
尊重他人的感受,避免恶意揶揄和谩骂。
4. 遵守纪律小学生应遵守校园纪律,不在校园内奔跑、打闹,不擅自离开校园。
遵守课间休息规定,不在课间乱丢垃圾。
5. 爱护环境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涂写或损坏公共设施。
积极参与校园环境整治活动,共同营造整洁的学习环境。
三、课堂行为规范1. 注意听讲小学生应专心听讲,不打瞌睡、玩手机或进行其他与课堂无关的活动。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2. 尊重师长小学生应尊重老师和班主任,不随意打断老师讲课,不与老师争吵或对老师不敬。
遵守老师的指导和要求,积极配合教学工作。
3. 同学友善小学生应友善对待同学,不欺负、歧视或排斥他人。
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共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4. 完成作业小学生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上交。
不抄袭、作弊,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社交行为规范1. 尊重他人小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不侵犯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
不进行欺凌、恶作剧或其他伤害他人的行为。
2. 礼貌待人小学生应礼貌待人,不随意推搡、打骂他人。
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礼让他人,不插队或争抢。
3. 合理使用网络小学生应正确使用互联网,不浏览不适宜的内容,不发布不良信息或恶意攻击他人。
提倡健康、积极的网络行为。
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实施方案
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实施方案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本校决定实施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和课程,我们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品德风貌。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3.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育他们的品德素养。
二、活动内容:1.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 晨间礼仪:每天早晨集中进行晨间礼仪活动,学生需整齐划一地站队,进行正确认识国旗、礼貌问候等相关教育。
(2) 日常生活习惯养成:在每周一、三、五的早读课中,通过播放相关教育短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洗手、整理书包、整理座位等日常生活习惯。
(3) 生活技能训练:安排适龄学生参加生活技能训练课程,包括独立穿脱衣物、自行洗漱、收拾房间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2. 社交能力培养:(1) 小组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小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2) 同伴关系培养:开展同伴关系培养活动,例如小组合作游戏、同伴间互助激励活动等,加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互助意识。
(3) 社交礼仪教育:在生活技能课程中加入社交礼仪教育,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正确的社交行为,包括尊重他人、用语文明等方面。
3. 行为习惯培养:(1) 课堂纪律引导:在各科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包括按时进出教室、尊重教师、不打闹等,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 课间活动规范:加强对课间活动的规范管理,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秩序、礼貌和协作习惯。
(3) 家庭作业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的督促,要求学生按时完成、认真做好作业,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责任心。
三、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将教育月安排在下个学期的第二个月,持续4周。
2. 活动计划:(1) 第一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
学生分学段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一、二年级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一)要求1、认识国旗、国徽,会跟唱国歌,初步做到升国旗奏国歌时能立正、脱帽、少先队员敬礼。
会跟唱三小校歌。
2、能注意衣服书包整洁,口袋里不装脏东西,做到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做到用手帕或手纸擦鼻涕,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杂物。
3、不在教室墙上、课桌上及其他公共场所乱写乱画。
4、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
5、爱惜荣誉,拾到东西要交给失主或交给老师。
(二)父母作业1、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每天教孩子自觉整理书包,适当抽查孩子书包的成绩情况。
2、父母示范,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帮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三)学校活动1、开展有关国旗、国徽的识图活动。
2、结合升旗仪式,初步教会学生升旗礼仪。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一)要求1、做到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有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别人缺少学习用品能帮助解决。
2、不骗人、不说谎,有错肯改,未经允许不拿别人东西,借了东西要及时归还。
3、会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文明礼貌用语十个字。
4、不给老师、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
(二)父母作业1、结合实例,教孩子如何与亲友、邻居的孩子交往。
2、创设相关情景,让孩子练习文明礼貌用语十个字。
(三)学校活动举办文明礼貌用语等相应的教育活动。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一)要求1、上学不迟到、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课前做准备,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发言先举手,声音响亮。
3、作业自己做,书写认真,能够按时完成。
4、认真上体育课、活动课,认真学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5、参加学校会议或体育、文娱活动时,要按老师的要求做。
6、不在教室、楼道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游戏玩耍在楼外进行。
(二)父母作业1、鼓励孩子用正确的姿势读书写字。
2、每天与孩子交流学校的学习、活动情况,学会欣赏孩子。
(三)学校活动定期举办作业展览、读书欣赏等活动。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一)要求1、孝敬父母,听从长辈教导,不任性撒娇,有好东西要先让长辈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一、引言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规范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匡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了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旨在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行为规范1. 穿着规范:小学生应穿戴整洁,服装要符合校规,不得穿着暴露或者不雅的服饰。
2. 遵守课间歇息规定:小学生在课间歇息时应保持肃静,不得奔跑、打闹或者吵闹影响他人。
3. 遵守课堂纪律:小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在课堂上妨碍他人学习,要认真听讲,积极参预课堂活动。
4. 恭敬师长:小学生应恭敬师长,遵守师长的教导和要求,不得对师长进行侮辱、挑衅或者不礼貌的行为。
5. 维护校园环境:小学生应保持校园环境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不损坏校园设施。
6. 禁止欺凌行为:小学生应尊重他人,不得进行欺凌、恶作剧或者歧视行为。
三、社交行为规范1. 尊重他人:小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见,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者言语辱骂。
2. 合作与分享:小学生应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资源和知识,不得伤害他人的利益。
3. 礼貌待人:小学生应学会礼貌用语,对他人说话要有礼貌,不得使用粗卤或者侮辱性的语言。
4. 培养友善:小学生应培养友善的品质,与同学相处融洽,互相匡助,不得进行欺负或者排斥行为。
5. 解决冲突:小学生应学会合理解决冲突,通过沟通和妥协寻求解决方案,不得使用暴力或者恶言相向。
四、个人行为规范1. 自律与自我管理: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学校的规定和要求。
2. 健康生活方式:小学生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均衡,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 爱护公共财物:小学生应爱护公共财物,不得损坏或者浪费学校和社区的设施和资源。
4. 安全意识:小学生应培养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和他人的安全,不参预危(wei)险活动。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一、引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是为了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制定的。
本细则旨在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校园行为规范1. 课堂行为规范1.1 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
1.2 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说话、不乱扔物品。
1.3 尊重师长,听从老师的指导和要求。
1.4 认真听讲,积极参预课堂活动。
1.5 完成课堂作业,不抄袭、不做弊。
1.6 整理课桌,保持教室卫生。
2. 操场行为规范2.1 遵守操场纪律,不打架、不推搡、不追逐。
2.2 尊重体育教师,听从指导和安排。
2.3 穿着适当的运动服装和鞋子。
2.4 维护操场设施,不乱丢垃圾。
2.5 爱护草坪和花坛,不踩踏植物。
3. 食堂行为规范3.1 文明用餐,不插队、不浪费食物。
3.2 保持餐桌整洁,不乱扔餐具。
3.3 尊重食堂工作人员,礼貌用餐。
3.4 吃饭时不说话,不大声喧哗。
3.5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食品。
4. 图书馆行为规范4.1 肃静进入图书馆,保持肃静学习。
4.2 尊重图书管理员,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
4.3 借阅图书要认真填写借阅卡。
4.4 爱护图书,不乱涂乱写。
4.5 不在图书馆吃零食和喝饮料。
5. 卫生行为规范5.1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5.2 爱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5.3 做好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和校园整洁。
5.4 定期打扫课桌、椅子和书包。
5.5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行为规范的培养方法1. 示范引导老师和家长要做好行为规范的示范,让学生看到良好行为的模范。
2. 课堂教育在课堂上加强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3.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匡助他们纠正错误,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4.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形成合力。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4篇)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和品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学生。
第三条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
第四条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人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培养、学习方法指导等。
第五条养成教育应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家校合作等方式进行。
第六条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并逐步完善和改进。
第二章个人习惯养成第七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定期洗澡、坚持刷牙等。
第八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吃饭、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糖果零食等。
第九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包括按时睡觉、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第十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第十一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完成作业、提前预习复习,按照学校规定参加考试等。
第三章道德品质培养第十二条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第十三条学校应开展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守纪律的品质。
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学习方法指导第十七条学校应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十八条学校应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十九条学校应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学习工具,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十条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积极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班级管理第二十二条班主任应负责班级学生的养成教育,并定期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第二十三条班主任应制定班级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第二十四条班级应开展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是指为小学学生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操作细则。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实施细则的示例:
1. 目标:培养小学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
2. 班级管理:班主任负责组织和管理养成教育活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并监督学生遵守。
每周举行班会,讨论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定期向家长汇报。
3. 学生自主管理: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
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4. 品德教育:开展品德教育课程,教育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友善合作等品德。
每月评选优秀学生典型,表彰他们的优秀品德。
5. 学习支持: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和提高学习成绩。
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
6. 生活教育:开展生活教育课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健康、个人卫生、环境保护等。
组织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助人为乐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 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并告知家长养成教育的目标和计划。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成长。
8. 考核评估:定期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评估,包括品德评价、学习成绩、参与活动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个别辅导和奖惩措施,帮助学生改进不足,激励他们进一步发展。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示例,具体的实施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本(2篇)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引言本教育实施细则旨在帮助学校和家长对小学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细则包括学生的自律能力、学习习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形成、社交能力培养和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自律能力:1. 以身作则:学校和家长应以身作则,展现出自律的榜样,引导学生模仿。
2. 奖惩分明:学校和家长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并及时给予奖励和惩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律意识。
3. 给予责任:学校和家长应逐步给予学生一些责任,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培养他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第三章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的关键。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制定学习计划: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他们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
2. 培养集中注意力:学校和家长应指导学生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通过合理的休息和注意力训练等方式。
3.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校和家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四章健康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1. 定期锻炼:学校和家长要鼓励学生每天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晨跑、课间活动等。
2. 规律作息:学校和家长要培养学生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3. 合理饮食:学校和家长要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他们选择均衡的营养餐。
第五章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培养社交能力:1. 互助合作:学校和家长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沟通:学校和家长指导学生学会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结合学区实际,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要求,,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认真坚持文明入校和整队放学1.文明入校。
学生入校时,均应着装整洁,佩戴红领巾(除未入队的一年级学生外),任何学生不准在学校门口逗留、买东西,不准追逐打闹。
2.文明接送。
凡接送学生的家长均应在指定地点接送。
禁止家在校园内接学生。
3.护送路队。
班主任老师或各护送点教师放学时应及时到护送点。
凡不能护送的(因公、因事、因病请假外),可委托其他教师护送,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教育学生过马路时不要跑动、追逐、嬉戏、打闹等。
4.步伐整齐。
放学路队均应成行,步伐整齐,精神饱满,队伍保持安静,无打闹、说话现象。
放学回家,所有同学必须跟路队出校。
5.检查组织。
文明入校、护送路队、步伐整齐、秩序井然、文明接送等内容由学校领导和文明小卫士每天上学、放学时检查。
文明小卫士值勤队员由大队部在三、四年级选派。
6.检查标准及有关要求。
路队检查每班每天满分为10分,其中值周人员检查为6分(上午、下午检查的平均分即为此部分最后结果),学校文明小卫士值勤队员检查为4分(上午、下午检查不再算平均分,所扣分值直接从该项中扣除)。
每周五天平均分即为当周该班路队检查分。
学校根据结果颁发流动红旗。
二、切实抓好卫生工作,确保校园全日保洁1.卫生打扫及保持。
值日教师、值日学生每天下午要督促各班学生打扫干净室内外卫生。
教室、办公室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
门窗玻璃要全天保持清洁无任何尘土,室内外地面无废纸、饮料盒、塑料袋等垃圾物。
办公室、教室、卫生区打扫都要有明确具体的分工。
各校室内卫生要坚持一天一打扫。
中午、下午放学前,各班值日生要将室内外地面上的废纸、塑料袋等垃圾物捡干净,将室内桌凳摆放整齐,凳子一律放在课桌下。
卫生区每天要认真打扫一次,如果卫生区内有树林、花池、果皮箱的班级,要及时将树林、花池和果皮箱内的废纸、塑料袋等垃圾清理干净,并坚持每天派保洁小组对卫生区进行卫生保持。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每个方面有具体的内容和培养目标:1、文明礼貌习惯。
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2、卫生行为习惯。
讲好卫生,不但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一个身体洁净、衣装整洁的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一个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会慢慢影响周围的环境,让整个社会环境都干净起来。
3、生活行为习惯。
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求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要形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4、道德行为习惯。
即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国家、对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向小学生提出了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5、学习行为习惯。
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养成教育实施流程表养成教育法流程表具体说明1、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孩子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校讲文明礼貌。
老师要告诉学生,早上来到学校,同学之间要相互问好,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同学或老师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如果无意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要说“对不起”;接递物品用双手。
让学生懂得,不管是打扫厕所的老爷爷,还是看大门的保安叔叔,他们和老师一样,都是为同学们服务的,要象尊敬老师一样尊敬他们。
(2)在社区讲文明礼貌。
教育学生在社区、在自己住所附近,见到周围的邻居,不管认识与否,都要加以适当的称呼,礼貌地问好打招呼;和小朋友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时刻以一个优秀少先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认识,尤其是小学教育,它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性格、习惯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规范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及原则(一)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具备诚实、守信、勤奋、进取等品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备认真、专注、自觉、主动等学习态度。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具备自律、整洁、环保、健康等生活观念。
4.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使他们具备尊重、理解、合作、互助等交往技巧。
(二)原则1. 寓教于乐: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认识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 榜样示范: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 循序渐进:教育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要求。
4. 家校共育: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三、具体措施(一)道德品质教育1. 开展主题班会,如“诚信、友善、尊重”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快乐。
3. 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二)学习习惯培养1. 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2. 加强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的良好习惯。
3. 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生活习惯养成1. 加强宿舍管理,培养学生自律、整洁的生活习惯。
2. 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3. 关注学生饮食健康,提高学生的饮食素养。
(四)交往能力提高1. 开展团队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结合学区实际,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要求,,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认真坚持文明入校和整队放学
1.文明入校。
学生入校时,均应着装整洁,佩戴红领巾(除未入队的一年级学生外),任何学生不准在学校门口逗留、买东西,不准追逐打闹。
2.文明接送。
凡接送学生的家长均应在指定地点接送。
禁止家在校园内接学生。
3.护送路队。
班主任老师或各护送点教师放学时应及时到护送点。
凡不能护送的(因公、因事、因病请假外),可委托其他教师护送,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教育学生过马路时不要跑动、追逐、嬉戏、打闹等。
4.步伐整齐。
放学路队均应成行,步伐整齐,精神饱满,队伍保持安静,无打闹、说话现象。
放学回家,所有同学必须跟路队出校。
5.检查组织。
文明入校、护送路队、步伐整齐、秩序井然、文明接送等内容由学校领导和文明小卫士每天上学、放学时检查。
文明小卫士值勤队员由大队部在三、四年级选派。
6.检查标准及有关要求。
路队检查每班每天满分为10分,其中值周人员检查为6分(上午、下午检查的平均分即为此部分最后结果),学校文明小卫士值勤队员检查为4分(上午、下午检查不再算平均分,所扣分值直接从该项中扣除)。
每周五天平均分即为当周该班路队检查分。
学校根据结果颁发流动红旗。
二、切实抓好卫生工作,确保校园全日保洁
1.卫生打扫及保持。
值日教师、值日学生每天下午要督促各班学生打扫干净室内外卫生。
教室、办公室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
门窗玻璃要全天保持清洁无任何尘土,室内外地面无废纸、饮料盒、塑料袋等垃圾物。
办公室、教室、卫生区打扫都要有明确具体的分工。
各校室内卫生要坚持一天一打扫。
中午、下午放学前,各班值日生要将室内外地面上的废纸、塑料袋等垃圾物捡干净,将室内桌凳摆放整齐,凳子一律放在课桌下。
卫生区每天要认真打扫一次,如果卫生区内有树林、花池、果皮箱的班级,要及时将树林、花池和果皮箱内的废纸、塑料袋等垃圾清理干净,并坚持每天派保洁小组对卫生区进行卫生保持。
2.卫生检查与监督。
各班每天要有2名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监督本班室内外卫生。
学校大队部从三、四、五、六年级选派卫生值勤员,按照分工,在每个课间、课前佩带标志检查各班、卫生区卫生情况。
学校教导处每周将不定时对各班卫生进行两至三次检查。
卫生值勤员将各班五天检查结果汇总(即各班当周卫生检查最后分值)于每周五下午放学前交教导处。
教导处根据结果评选出优秀班集体,于下周一升旗时下发卫生流动红旗。
三、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安全)习惯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杜绝零食、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物进校园。
全校同学不乱花钱,不乱买三无食品,也不要从家里往学校带零食。
不接收陌生人给的食品或其他物品。
2.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全校同学要认真遵守学校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做安全有益的游戏,创建“平安校园”。
严禁攀爬篮球架、杆子、柱子、树枝、窗台、楼栏杆等,严禁在楼梯、走廊、教室、操场、厕所等地追逐打闹。
严禁任何同学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严禁任何同学在桌凳上走动。
要注意用电安全,严禁触摸电源插头、插座、电视机开关等。
严禁到施工场地附近玩耍或进入施工场地。
注意防溺水、防火,不到河边、水渠边玩耍,严禁携带火种进校园,不燃放烟花鞭炮。
严禁骑自行车上学、放学。
课间操、升旗、放学各年级各班要按指定路线进出。
3.严格到校、静校时间。
早晨7:20前、中午1:30之前学生不要到校。
学生到校后要上好早读,不准在校内玩耍、打闹,到校后不准出校。
因特殊情况确需出校的由班主任写清原因并签字,学生出校时交门卫存档。
中午、下午放学后任何学生不得在校内逗留(寄宿生除外)。
中午、下午放学后半小时全校静校。
4.检查与反馈。
静校及各项安全工作检查由学校值周工作人员负责检查。
学校文明小卫士值勤队员协助检查并做好记录,其结果每天下午交教导处汇总,各班每周五天检查平均分即为当周该班规范检查最后得分。
各班每天要安排2名规范监督员,负责检查监督本班学生课间时间做健康、有益、安全、文明的游戏,制止打闹行为。
四、各年级段学生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
(一)学习习惯
一、二年级: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回家后先做作业,再做其它事;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让家长督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和“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要求;不乱撕作业本。
三、四年级: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二)文明习惯
一、二年级: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对老师有礼貌;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早上起床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晚上休息时向爸爸妈妈说“晚安”;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
三、四年级: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体贴父母;礼貌待客,上下车时要按顺序、不拥挤,主动让座;不追逐打闹,做有益的游戏;爱护课桌凳,不乱刻乱画。
(三)生活习惯
一、二年级:认真做值日,不让家长帮忙;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有废纸要放到果皮箱;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按时睡觉、起床;学会自理,自觉在指定位置徒步入校。
三、四年级:积极主动做值日;自己整理房间;帮父母做扫地、刷碗、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捡起来放到果皮箱里;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五、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监督、检查与反馈
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力合作,关键是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要加大检查与反馈力度,不断发现先进,激励后进,并且常年坚持,常抓不懈。
1.学校构建日常管理工作小组、文明小卫士值勤队员和班级监督员三支队伍参与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检查、监督与反馈的组织网络。
日常管理工作小组对涉及养成教育的班会、文明入校、护送路队、安全护导、楼层巡视、卫生等工作进行日常检查。
班级监督员的检查结果要于当天报告给班主任,以便班主任每天进行及时反馈。
各班级路队、卫生、规范检查结果,学校每周通过红领巾广播站下发通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公布。
2.根据各班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情况,学期末分别评选出“先进班集体”(优秀中队)1个,各班评选“优秀少先队员”1名、“文明学生”2名,学校评选校级“十佳少先队员”10名
永固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