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6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国家管控(1)

合集下载

挥发性有机物国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国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国家标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由于VOCs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控制和减少VOCs的排放,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以规范VOCs的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

在中国,挥发性有机物国家标准主要由《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和《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HJ/T 400-2007)两部分构成。

其中,GB 31571-2015规定了不同行业和工艺中VOCs的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旨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HJ/T 400-2007则规定了VOCs的监测方法,包括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内容,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VOCs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各行业和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促使它们加强对VOCs排放的管理和控制。

其次,VOCs国家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和数据管理的水平,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此外,VOCs国家标准的制定还有利于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

然而,VOCs国家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企业存在对VOCs排放监管不严,甚至违法排放的情况,监管部门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和监测频次。

其次,VOCs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VOCs国家标准的修订和更新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最新要求。

综上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规范VOCs的排放和监测,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然而,VOCs国家标准的实施还需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技术支持,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希望未来VOCs国家标准能够不断完善和更新,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024年整理】我国VOCs排放控制标准

【2024年整理】我国VOCs排放控制标准

【2024年整理】我国VOCs排放控制标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学物质,常见的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乙醛等。

这些物质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装饰、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排放。

由于 VOCs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如形成光化学烟雾、导致雾霾天气、损害人体呼吸系统等,因此加强对其排放的控制至关重要。

我国为了有效治理VOCs 污染,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放控制标准。

我国的 VOCs 排放控制标准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

在工业领域,化工、涂装、印刷、制药等行业是 VOCs 的主要排放源。

针对化工行业,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废气收集和处理措施,以减少 VOCs 的无组织排放。

对于涂装行业,规定了喷漆、烘干等工序中 VOCs 的排放限值,推动企业采用环保型涂料和先进的涂装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

在印刷行业,限制了油墨中挥发性有机成分的含量,并对印刷设备的废气排放进行了规范。

制药行业也有相应的标准,以控制药物合成、提取、精制等过程中的VOCs 排放。

在交通运输领域,机动车尾气是 VOCs 的重要来源之一。

我国不断提高机动车的排放标准,要求汽车制造企业改进发动机技术,降低尾气中 VOCs 的含量。

同时,加强了对油品质量的监管,推广使用清洁燃油,减少油品挥发带来的VOCs 排放。

此外,对于非道路移动机械,如船舶、工程机械等,也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控制要求,以全面减少交通运输领域的 VOCs 排放。

建筑装饰行业同样是 VOCs 排放的重点关注领域。

室内装修中使用的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往往会释放大量的 VOCs。

我国出台了相关标准,对建筑材料中的 VOCs 含量进行限制,鼓励使用环保、低挥发性的装饰材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求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降低施工现场的 VOCs 浓度。

我国的 VOCs 排放控制标准还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3年第31号 2013-05-24实施)一、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参照采用。

(三)本技术政策提出了生产VOCs物料和含VOCs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消费各环节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

VOCs来源广泛,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

工业源主要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VOCs 原料的生产行业,油类(燃油、溶剂等)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生活源包括建筑装饰装修、餐饮服务和服装干洗。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药工业以及机动车排放的VOCs污染防治可分别参照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四)VOCs污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s 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s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的替代产品或低VOCs含量的产品。

(五)通过积极开展VOCs摸底调查、制修订重点行业VOCs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文件、加强VOCs监测和治理、推广使用环境标志产品等措施,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重点区域VOCs污染防治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VOCs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减排。

二、源头和过程控制(六)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

对于设备与管线组件、工艺排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过程产生的含VOCs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2.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含VOCs工艺排气宜优先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应急情况下的泄放气可导入燃烧塔(火炬),经过充分燃烧后排放;3.废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产生的含VOCs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关于VOCs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及方法

关于VOCs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及方法

40·November-CHINA Special Report栏目编辑:高中伟 ******************关于VOCs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及方法一、国家和地方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的技术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为节选内容)第二条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第二十七条 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

第四十四条 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

国家鼓励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第四十五条 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第四十六条 工业涂装企业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并建立台账,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去向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一百零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一)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未采取减少废气排放措施的;(二)工业涂装企业未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或者未建立、保存台账的。

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

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

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成为环保管理的热点问题之一。

VOCs不仅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各国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VOCs排放,其中包括制定相关的VOCs限制标准,并加大对VOCs排放的监管和治理力度。

本文将就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相关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此问题的了解。

一、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的制定背景早在20世纪70年代,各国就开始重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问题,并相继出台了相关的VOCs限制标准。

VOCs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化工生产、印刷、涂料和油漆、家具和部分日用品等行业。

VOCs排放不仅能够造成臭氧层破坏,还可能导致雾霾天气的形成,严重危害环境和人民健康。

针对VOCs排放问题,国际上有组织不断加大VOCs排放的管理和治理力度,鼓励各国制定能够适应当地情况的VOCs限制标准。

二、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将对涉及VOCs排放的产品进行具体的限制。

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涂料、油墨、清洁剂、粘合剂、香水、化妆品等。

为了有效控制VOCs排放,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通常会规定VOCs的排放限值,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1. 涂料产品VOCs限制标准:涂料产品是VOCs的主要排放源之一。

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对涂料产品的VOCs排放限值进行了严格规定,并要求涂料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VOCs排放达到限值要求。

2. 油墨产品VOCs限制标准:油墨产品也是VOCs的重要排放源之一。

国家级本市产品VOCs限制标准对油墨产品的VOCs排放量进行了具体的限制,鼓励企业采用低VOCs排放的生产技术和原材料,减少排放并降低环境风险。

3. 清洁剂产品VOCs限制标准:清洁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强制挥发或蒸发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多种化学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氯化乙烯、丙烯等。

它们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VOCs污染防治政策和监测技术,以减少VOCs的排放和传播。

本文将介绍VOCs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VOCs污染防治政策1.国际政策近年来,国际社会加强了对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VOCs污染防治政策。

如199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旨在减少氯氟烃等物质的排放,促进大气臭氧层的保护;2016年通过的巴黎协定,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2.国内政策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加强了VOCs污染防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

如2015年发布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2018年实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规定了VOCs的排放标准和监测要求,加强了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

二、VOCs监测技术1.仪器监测技术VOCs的仪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技术。

其中,GC技术可以对VOCs进行分离和分析,而MS技术可以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识别和结构确认。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VOCs的种类和浓度,是目前最常用的VOCs监测技术之一。

2.袋式取样技术袋式取样技术是一种简单、便捷的VOCs监测技术。

它使用气密袋进行取样,将大气中的空气通过吸附材料收集起来,然后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可以对现场进行取样,避免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失和污染,是一种实用的技术。

3.光谱监测技术光谱监测技术可以利用分子在特定电磁波段吸收辐射的原理,对气体成分进行分析。

其中,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VOCs监测技术。

它可以对气体成分进行快速和精确的分析,是一种无需取样和处置废料的技术。

三、未来展望VOCs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之一,各国正在加强对其污染防治的力度。

挥发性有害物质VOCs的管控

挥发性有害物质VOCs的管控

14
VOC的相关法规(例)
? China GB 18581-2001 to GB 18587-2001
13
供应链各环节的责任
法规要求 符合甲醛排放标准 CARB 授权的第三方认证 购买符合要求的木板/成品
产品标签要求 符合性声明 记录保存 设施检查
制造商 分销商 进口商 加工商 零售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工商-豁免项目 ?窗户-复合木制品不足窗户总体面积的 5% ?门-复合木制品不足外门或车库门总体面积的 3%
? 明尼苏达州和俄勒冈州也打算实施该类法案
11
限量要求
第1阶段的排放标准(PPM-ASTM E 1333-96)
生效日期 HWPW-VC HWPW-CC
PB
MDF
2009年1月 0.08
--
0.18
0.21
2009年7月
--
0.08
--
--
第2阶段的排放标准
2010年1月 0.05
--
--
--
2011年1月
?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VOC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 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2
VOC的定义
挥发性有机物 (VOC)
WHO
EU
沸点在 50-260?C之间的所 在 20 ?C条件下,蒸气压
有有机物, 除了杀虫剂
大于0.01KPa的所有有机物
US EPA
所有含碳的并参加大气中 光化学反应的有机物

环境保护部公告第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境保护部公告第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2013年第31号2013-05-24 实施)—、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参照采用。

(三)本技术政策提出了生产vocs物料和含VOCs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消费各环节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

VOCs来源广泛,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

工业源主要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VOCs原料的生产行业,油类(燃油、溶剂等)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i产品的使用过程;生活源包括建筑装饰装修、餐饮服务和服装干洗。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药工业以及机动车排放的VOCS亏染防治可分别参照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四)V OCS亏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S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s 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勺替代产品或低VOCs含量的产品。

(五)通过积极开展VOCS摸底调查、制修订重点行业VOCi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文件、加强VOCS监测和治理、推广使用环境标志产品等措施,至V 2015年,基本建立起重点区域VOCS亏染防治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VOCs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减排。

二、源头和过程控制(六)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

对于设备与管线组件、工艺排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过程产生的含VOC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 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2. 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含VOCsE艺排气宜优先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应急情况下的泄放气可导入燃烧塔(火炬),经过充分燃烧后排放;3. 废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产生的含VOCSS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并不断推动监测技术的发展,以提高污染防治的效果。

本文将结合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与监测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为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参考。

一、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1.1 美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美国作为环保领域的领先国家,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为世界公认的标杆。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和《清洁水法案》,明确规定了各类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其中包括VOCs的限制排放标准以及工业设施的排放监测要求等。

1.2 欧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欧盟也针对挥发性有机物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其中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指令》和《工业废气排放指令》等相关法规,通过减少VOCs排放量、使用低挥发性涂料和溶剂等方式,要求各成员国在一定期限内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的大幅降低。

1.3 中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中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对挥发性有机物的管理力度,相继颁布了《挥发性有机物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挥发性有机物大气排放标准》等法规,要求各类工业企业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控制VOCs的排放量,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监测技术2.1 VOCs在线监测技术VOCs在线监测技术是目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监测的主流技术之一,通过在工业园区、城市环境中建立在线监测站点,实时采集并分析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利用监测数据进行污染源追踪、行为监督和治理决策,提高了对VOCs污染的认识和监管力度。

2.2 VOCs传感器技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VOCs传感器技术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传感器技术具有便携、低成本和实时性强的特点,可以实现对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的快速检测和准确定量,为环保部门和企业提供了更灵活、更有效的监测手段。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1. 引言1.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及监测技术综述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指在大气中易挥发的有机物,包括各类溶剂、燃料、颜料和脱脂剂等。

挥发性有机物在人类活动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其过量排放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制定和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十分重要。

在国际上,各国纷纷颁布了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欧洲联盟的VOCs排放标准和美国的清洁空气法。

这些政策主要通过限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和加强监测管理来实现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

在国内,我国环境保护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法规和标准,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各地也加大了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监测力度,采用各种先进的监测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在线连续监测技术,以实时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和种类,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和监测技术的综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前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的研究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现状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易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燃烧和化工过程等。

这些化合物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

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气中VOCs浓度不断攀升,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在城市中,汽车尾气排放是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在交通拥堵时期,VOCs排放量会显著增加。

工业生产中的化工厂、油漆厂等也是VOCs的重要排放源。

这些排放源可能会引发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标,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和排放渠道十分复杂,其在大气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也受到复杂的气象条件和大气化学反应的影响。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简介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简介

行业
VOCs
3
6
广东省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 (DB44/814-2010)
行业
VOCs
3
7
广东省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
广东 行业
VOCs
3
8
广东省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 准(DB44/816-2010)
行业
VOCs
3
9
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 5242014)
行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MHC
2
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综合
NMHC
14
1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1993)
通用
6
(二)国家正在制修订的固定源VOCs排放标准
序号 1 2 3 4
5
标准制修订项目名称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树脂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煤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相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情况介绍
环境保护法 (已颁布新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中)
技术政策
管理条例
最佳技术导则
管理制度 与管理办法
工程技术规范
工程建设规范与 设施运营规范
排放标准体系
办法实施细则
设施环保验收 设施核查监理
综合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
(一)已有的VOCs国家排放标准(截止到2014年)
干洗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6
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7
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8
印刷包装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管制及排放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管制及排放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管制及排放标准第1 条本标准依空气污染防制法第二十条第二项、第二十二条第二项、第三项及第二十三条第二项规定订定之。

第 2 条本标准专有名词及符号定义如下:一、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指含有机化合物之空气污染物总称。

但不包括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化物、碳酸盐、碳酸铵等化合物。

二、石化制程:指以化学或物理操作产制各类石油产品、石化基本原料、石化中间产品或石化产品之制造程序,包括产制各类有机化学品、树脂、塑胶、橡胶及合成纤维原料等产品。

三、挥发性有机液体:指含挥发性有机物成份占重量百分比一○以上之液体。

四、密闭排气系统(Closed Vent System) :指可将设备或制程设备元件排出或逸散出之挥发性有机物,捕集并输送至污染防制设备,使传送之气体不直接与大气接触之系统。

该系统包括管线及连接装置。

五、污染防制设备:指处理废气之热焚化炉、触媒焚化炉、锅炉或加热等密闭式焚化设施、冷凝器、吸附装置、吸收塔、废气燃烧塔或其他经主管机关认定者。

六、制程回收系统:指用以回收制程排出物中有机物成分之一个或数个回收设备之组合,属原制程中考量经济因素,欲达设计产能不可或缺之设备。

七、非破坏性物料回收处理方式:指制程回收系统以外所额外加装之污染防制设备,具有回收物料之功能,以减少因破坏性燃烧生成额外之空气污染物。

八、标准操作温度:指焚化设施于焚化废气后符合规定排放浓度值或达排放削减率之操作条件下,其温度监测设施量测之平均温度。

九、废气燃烧塔:指炼油厂及石化厂中一种开放式燃烧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支撑结构之塔身、燃烧嘴、母火装置(Pilot)、辅助燃料系统、点火装置及其他附属设施。

可分为高架废气燃烧塔及地面废气燃烧塔。

十、蒸气辅助燃烧型式废气燃烧塔:指焰顶处使用蒸气喷嘴将蒸气喷入火焰中,藉以增加焰顶处空气紊流效应,促使燃烧更完全之废气燃烧塔。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第二阶段)的通告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第二阶段)的通告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第二阶段)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8.01.31•【字号】厦环控〔2018〕6号•【施行日期】2018.01.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固体废弃物与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正文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第二阶段)的通告厦环控〔2018〕6号各有关企业:为加强我市挥发性有机物(以下简称VOCs)污染防治,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通告如下:一、厦门市所有在生产、服务活动中产生VOCs污染物的化工、印刷、表面涂装行业(含涉及喷漆的汽车维修)的已建、在建和新建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下同)都应遵守本通告要求,减少VOCs排放。

化工行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为C26、C271、C282的企业。

印刷、表面涂装行业(含涉及喷漆的汽车维修)为第一阶段整治行业,以本通告整治要求为准。

二、各企业应建立物料管理台账,详实记录含VOCs的原辅材料的采购及使用情况,妥善保存原辅材料成分说明书、检验报告、发票等原始单据,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三、源头控制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提出以下要求:1.禁止新建采用硫酸法钛白粉、铅铬黄、1万吨/年以下氧化铁系颜料、溶剂型涂料、含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粉末涂料生产装置的企业;2.禁止新建生产防火封堵材料、溶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饰面型防火涂料、电缆防火涂料的企业;3.禁止生产改性淀粉、改性纤维、多彩内墙(树脂以硝化纤维素为主,溶剂以二甲苯为主的O/W型涂料)、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外墙、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水性聚氯乙烯焦油防水、聚乙烯醇及其缩醛类内外墙(106、107)涂料等、聚醋酸乙烯乳液类(含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外墙涂料;4.禁止生产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准的内墙、溶剂型木器、玩具、汽车、外墙涂料,含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三丁基锡、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全氟辛烷磺酸、红丹等有害物质的涂料;5.禁止生产VOCs含量超过200克/升的室内装修装饰用涂料和超过700克/升的溶剂型木器家具涂料;6.淘汰产量300吨/年以下的传统油墨生产装置,禁止生产含苯类溶剂型油墨,淘汰无VOCs收集、回收/净化设施的涂料、胶黏剂和油墨等生产装置;7.禁止生产用于凹版印刷的苯胺油墨。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们在常温下易于挥发进入大气中。

这些化合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许多潜在威胁,包括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臭氧层损坏以及空气污染相关疾病的发生。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VOCs 排放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首先,一个完善的VOCs排放管理制度应该强调源头管理。

这意味着在生产和工业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低挥发性化合物或者替代物。

例如,工业部门可以引入更环保的溶剂替代品,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与排放。

监管机构也应当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VOCs的排放量。

其次,监管机构应该制定针对VOCs管理的法规和标准,并确保企业严格遵守。

这包括限制VOCs排放的浓度和数量,以及规定必须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技术要求。

此外,监管机构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企业的VOCs排放及其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法规要求。

第三,培训和教育是VOCs排放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管机构应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使企业和从业人员了解VOCs 排放的危害性以及控制和减排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众对VOCs排放问题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减排行动。

最后,建立一个监督和应对机制也是VOCs排放管理制度的关键。

监管机构应具备足够的执法能力和监测能力,以确保企业的VOCs排放符合相关法规。

对于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应采取合适的惩罚措施,并督促其改正。

同时,应对突发的VOCs排放事件做好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遏制和处理排放事故,减少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

综上所述,一个科学、有效的VOCs排放管理制度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源头管理、法规和标准、培训和教育以及监督和应对机制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VOCs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

继续完善VOCs排放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并推进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以实现更全面、严格和可持续的VOCs排放管理。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防控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防控

一次源VOCs排放到大气中,在光照等条件下通过化 学反应可生成新的VOCs,成为二次源。
三、VOCs 的控制技术开展:第一,改进 涉及VOCs的产品生产工艺或使用替代材料或新的生 产工艺,从源头控制VOCs的产生;第二,对生产过程 产生的VOCs尽可能进行分离、回用;第三,末端治理, 即对必须排放的VOCs进行独立处理。末端治理技术 是适用最广泛的技术。传统的技术手段包括燃烧、吸 附、吸收,新技术包括一些集成技术等。具体到重点行 业的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各方面:
净化。吸附剂有蜂窝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净化效率 一般在90%以上。有部分企业采用了国外的沸石转轮 吸附浓缩装置,效果良好。国内目前在吸附材料沸石 的改性方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出现不同定义的原因是人们对VOCs的科学属性 认识存在一个演变的过程。美国对VOCs的定义和修 正历时几十年,先后经历了“反应性”“挥发性”等阶 段。不同的认识阶段,对VOCs的定义存在差异,管控 手段和环境质量改善效果也存在差异。美国现阶段对 VOCs主体的定义为,“除CO、CO2、H2CO3、金属碳 化物、金属碳酸盐、碳酸铵之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 反应的碳化合物”,与这个定义同时存在的还有一系 列豁免条款。美国还针对不同的豁免条款出台替代的 政策,最终形成一系列完整的、针对不同来源和特征 的VOCs的精细化管控措施。这是环境管理政策和手 段,随着环境质量要求不断加严和环境科学认知不断 深入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对中国治理VOCs具有很好 的借鉴作用。
VOCs的来源有天然源和人为源。天然源是由森 林、草原、海洋等植物排放的VOCs;人为源则可分为 固定源和移动源两大类,其中固定源包括化石燃料 和生物质燃烧,溶剂使用、工业过程等。移动源指机动 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排放,以上这些为一次源。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公司内部环境管理,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提升公司关于挥发性有机物的管理水平,降低公司环境风险,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场所。

3.名词解释:3.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指标准状况下,饱和蒸气压较高、沸点较低、分子量小、常温常态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3.2有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经收集,管道运输至专业的环保处理设施处理,经过排气筒有规律地进行排放。

3.3无组织排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密闭设备或者由于密封措施不完善而导致泄漏,使得废气不经过排气筒或者烟囱直接排向外面环境。

4.法律法规依据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3《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4.4有组织废气:江苏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1标准。

4.5无组织废气:江苏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2标准。

5.管理职责5.1总经理:对本公司执行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法律法规负总责。

5.2环境分管负责人:(1)负责收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有关法律法规,(2)建立本公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管理制度,(3)排查涉及VOCs的环境因素,(3)建立废气处理设施并对其日常检查和维护、含VOCs原材料和废料的管理及处置,(4)配合上级部门的重污染天气限产管理。

(5)上报政府生态部门有关VOCs的相关资料。

5.3采购部:负责管理含VOCs的原材料的采购、入库与出库统计、储存和发放工作。

负责采购合规的活性炭、过滤棉。

5.4生产部:(1)负责含VOCs的原材料料的正确使用、含VOCs 的废料的正确分类存放。

(2)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巡查、维护计划的制订及维护、故障检修。

(3)废气处理设施与产废气生产设备必须同时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se
VOCs政策导向 National Policy
我国 VOCs 控制工作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具有一定的可 操作性 . 2014 年石化行业VOCs治理全面启动,主要控制技术为 泄露检测与修复(LDAR);2015 年全面启动印刷行业 VOCs治 理,主要控制技术为转流浓缩和蓄热式催化燃烧联用。其他重点 行业的VOCs治理正在逐步开展。
VOC species vary by emission source
isoprene terpene
acetylene
glyoxal formaldehyde
pentane ethene benzene
xylene toluene ethane
全国分行业及分省人为VOCs排放的趋势
1990-2014年 分行业排放情况
上海
成渝
烷烃是最主要的 物种,其次是烯 烃和OVOCs
醇是OVOC中含量最丰富的物种
VOCs政策导向 National Policy
• 2010年5月,环保部等9部门联 合制定了《关于推进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工作 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正式地从国 家 层 面上提出了加强 VOCs 染防治工作的要求, 并将 VOCs 和 颗粒物等一起列为防控重点污染物。 • In May, 2010, 9 ministries, including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ointly prepared the
strengthening VOCs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at a national level and lists VOC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PM) as the most import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ollutants.
VOCs减排已成为当务之急。
氨的来源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农业氨肥使用、畜禽 养殖、SCR脱硝氨泄露等。
2014年机动车分省和分车型HC排放量
前体物(VOC):北京-上海-成都
浓度特征
地区 VOCs(ppbv) 北京 54.62
含氧有机 物 18% 烯烃 11% 烷烃 39% 卤代烃 13%
上海 63.64
• In conclusion, policy system of VOCs control work in China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 and it is of certain manipuility. • In 2014, VOCs treatment was fully launched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nd the main control technology is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 (LDAR); • in 2015, VOCs treatment was fully launched in printing industry, and the main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e joint applica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concentration method and regenerative catalytic combustion method; • VOCs treatment is also launched in other main industries gradually.
2014年分省排放量
京津冀VOCs排放量变化趋势
2014年,我国人为源VOCs排放量达3000多万吨,远 超出我国同期烟(粉)尘的排放量、二氧化硫 (1974.4万吨)和氮氧化物(2078万吨)的排放量。 并且有持续升高的趋势。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PM2.5和O3污染的主
要前体物,对我国目前大气污染的问题和变化态势 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国家空气质量改善的新要求,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国家管控
National Contro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柴发合 Fahe Chai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 Ambient air quality
Guiding Opinions on Promoting Joint Prevention & Joint Control Work on Air Pollution and Improving Regional Air Quality, which officially puts forward requirements for
大气法修订 Air Control Law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二节 工业污染防治
第四十四条【含挥发性有机物材料和产品】 第四十五条【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 第四十六条【工业涂装台账】 第四十七条【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泄漏管理】
炼油、石化、有机化学原料生产(包括溶剂)、化学原料药 Production 行业
VOCs排污收费试点行业范围表
试点行业 代码 C2511 C2614 C2651 石油化工 C2652 C2653 G5990 行业类别a 类别名称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有机化学原料制造
说明 指从天然原油、人造原油中提炼液态或气态 燃料以及石油制品的生产活动
包装印刷
C2319
指以石油馏分、天然气等为原料,生产有机 化学品的工业 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 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 制造 的制造 指人造橡胶或合成橡胶及高分子弹性体的生 合成橡胶制造 产活动 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用有 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 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合成纤维单体或聚合体的 造 生产活动 指含汽油、柴油等挥发性有机液体化学品的 仓储业 储存活动 指根据一定的商品属性、形态,采用一定的 包装材料,经过对商品包装的造型结构艺术 包装装潢印刷 和图案文字的设计与安排来装饰美化商品的 印刷
PM2.5
全国
2017年
珠三角
长三角
京津冀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 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 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在石化行业开展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限时完成加油站、 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在原油成品油 码头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完善涂料、胶粘剂 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 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 溶剂。 • 适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排 污费征收范围。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奋斗目标:经过5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 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 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 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具体指标:到2017年
2012年
10%
(AQI) PM10
15%
20%
25%
PM2.5
PM2.5
SO2
NOx
Greenpeace, 2014
The emission sources of VOC
Off-road Transportation Power Industrial Combustion Industrial Process
On-road Transportation Residential Combustion Residential Process
O3污染态势 The trend of O3 pollution
2014年 2015年
• O3浓度上升
• O3超标天数增加 • O3污染面积蔓延
VOCs是未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因素
VOCs对细颗粒物具有重要贡献
VOCs
Primary sources
NH3
•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VOCs emission amount is about 1.92 Billion tons; • These VOCs can contribute 19 percent of PM2.5.
“十二五”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13年5月)
• 生产VOCs物料和含VOCs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消费各环节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 法。VOCs来源广泛,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
• 工业源主要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VOCs原料的生产行业,油类(燃 油、溶剂等)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 业,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生活源包括建筑装饰装修、餐 饮服务和服装干洗。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药工业以及机动车排放的VOCs污染防治可分别 参照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注:行业分类依据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典型省市VOCs排放收费标准
北京:通过挥发性有机物清洁生产评 估、排放浓度不高于北京市排放限值 的50%,且当月未因污染环境受到环 保部门处罚的收费标准为10元/公斤; 未安装废气治理设施,或废气治理设 施运行不正常,或挥发性有机物超标 排放等环境污染行为的收费标准为40 元/公斤;其他情况的收费标准为20元
Transport
油库、油罐、仓储、物流环节、主要是产品储存转运、配 送过程
Industry process
油漆、建筑涂料、油墨制造、高分子合成、食品、日用品、 农药、饲料、轮胎制造行业 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纺织印染、造纸、汽车、船舶、 飞机、家电、建筑、集装箱、家具制造喷涂 、包装印刷 电子产品、皮革加工、电缆制造、农药使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