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机械原理讲义课件

合集下载

电梯结构与原理 ppt课件

电梯结构与原理  ppt课件
厢能达到相对平衡,在电梯运行中即使载 重量不断变化,仍能使两者间的重量差保 持在较小限额之内。
组成:由对重装置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二)对重装置
1、对重装置的作用 (1)平衡轿厢载荷重量,减少曳引机功
率损耗; (2)保证了曳引力的产生 (3)避免冲顶或蹾底事故发生 (4)大大提高提升高度
2、对重装置的种类与结构
榫头与榫槽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起到连 接定位作用;接头处的强度由连接板和连 接螺栓来保证。
2、导轨的固定
导轨需要固定在导轨架上,固定方法一般 不采用焊接或直接用螺栓连接,而是采用 压板固定法。
对于杂物梯、低速小吨位电梯的对重导轨, 也可以采用螺栓固定法,把螺栓直接穿过 导轨,将它固定在导轨架上。
Fy=0.5Fx
(三)导靴的种类
1、导靴的分类 (1)按运动方式分类:
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 (2)按靴衬结构分类:
单体式和复合式
2、固定式(刚性)导靴
固定式导靴的靴头是不动的,直接由靴头 中的凹形槽与导轨工作面配合,三个配合 的面需保留一定量的间隙(5-10mm)。
(1)简单型无靴衬滑动导靴。 (2)简单型有靴衬滑动导靴。 (3)刚性(固定)滑动导靴。
1、材质要求 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2、截面几何特性 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
3、工作面的粗糙度 导轨工作面的粗糙度对电梯运行平稳性有影 响,宜采用刨削加工。
4、几何形状精度 主要指工作面的直线度和扭曲。
四、导轨的安装技术要求
1、导轨的连接 导轨连接安装时两根导轨的端部要加工成
凹凸形的榫头与榫槽楔合定位,底部用连 接板固定。
4、导轨架在井道墙壁上的固定方法有 预埋螺栓、式 膨胀螺、栓式 、 焊接式 、 对穿螺栓固、定式 埋。入式

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第二章课件

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第二章课件

3、开关门机构
电梯轿门和层门的开启和关闭,有手动开关门和自动开关门两种不同的开关方法和结构
形式。
(1)有手动开关门
(2)自动开关门机构
电梯的自动开、关门机构由机、电两部分构成。机械部分由开关门传动机构、轿门和
门刀、层门和门锁构成。电气部分由开关门电动机及其拖动、控制器件组成的拖动控制电
路部分构成。我国曾批量生产过的电梯开关门机构主要有以下叁种。
1)直流电动机拖动、拔杆或连杆传动的电梯开关机构
2)交流感应电动机VVVF 拖动微机控制、同步带传动开关门机构
交流感应电动机VVVF 拖动微机控制,同步带传动的电梯开关门机构是进入21世纪后
设计生产的新一代电梯开关门机构。这种新一代开关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7所示。
(2)有减速器(简称有齿)曳引机在电梯产品中的应用及其结构原理
1)有齿曳引机在电梯产品中的应用
20世纪末前主要用在额定速度V﹤2.5m/S的客、货、医梯上。
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
2)有齿曳引机的结构原理
①结构:有齿曳引机由曳引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和曳引绳轮构成。为提高平稳性
减速器多采用蜗轮付作为的传动装置。蜗轮付的齿型有阿基米德齿型和K型齿型齿型、惭
(1)绳头组合
绳头组合俗称曳引绳锥套。在曳引方式为1:1的曳引系统中,是曳引绳连接轿厢和对重
装置的过渡机件。在2:1的曳引系统中,则是曳引绳连接曳引机承重梁绳头板及绳头板大梁
的过渡机件。按结构形式分有组合式、非组合式、自锁楔式三种,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10
所示。
(2)曳引机承重梁和绳头板大梁与绳头板
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
一、曳引驱动系统的优特点 1、当电梯轿厢超越上端站楼面一定距离时对重坐在它的缓冲器上,避免轿厢冲撞井道

电梯的主要零部件及原理ppt课件

电梯的主要零部件及原理ppt课件
15
5、电梯基本工作原理
安装在机房的电动机通过减速箱、制动器等组成的曳引机,使曳引钢丝绳通 过曳引轮,一端连接对重装置,一端连接轿厢,轿厢和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 丝绳压紧在曳引轮绳槽内产生摩擦力,这样曳引机转动,带动曳引轮转动,驱动 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即轿厢上升,对重下降,轿厢下降,对重 上升。于是轿厢和对重就在井道内沿着各自的导轨上下往复运行,电梯就能执行 它竖直升降的任务。
10
(6)安全保护系统
1、电梯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故障。 a)轿厢失控,超速运行;
由于电磁制动器失灵,减速器中的蜗轮、蜗杆的轮齿、轴、销、键等折断以及曳 引绳在曳引轮内严重打滑等情况发生,那么正常的制动手段已无法使电梯停止运 动,使轿厢失去控制,造成运行速度超过极限速度,即额定速度的115%。 b)终端越位 由于平层控制电路出现故障,轿厢运行到层站时,不停而继续运行或超出正常的 平层位置。 c) 冲顶或蹲底 当上终端限位装置失灵等,造成电梯冲向井道顶部,称为冲顶; 当下终端限位装置失灵或电梯失控,造成电梯轿厢跌落井道底坑,称为蹲底。 d) 不安全运行 由于限速器失灵,平层感应器失灵,层门、轿门不能关闭或关闭不不严,超载, 电动机断相、错相等状态下运行。
11
e) 非正常停站 由于控制电路出现故障,安全钳误动作或电梯停电等原因,都会造成在运行 中的电梯突然停止.
f) 关门障碍: 电梯在关门时,受到人或特体的阻碍,使门无法关闭。
2、电梯安全保护系统的基本组成 1.超速(失控)保护装置——限速器、安全钳; 2.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的保护装置——包括强迫减速开关、终端限位开
1、电力推动系统 功能: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对电梯的启动加速、稳速运行、制动
减速起着控制作用。 组成:曳引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 2、电气控制系统 功能: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通过电路控制电力推动系统工作程序,完成各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课件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课件
安全钳装置?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 3.1 导轨
– 导轨和导靴是电梯轿厢和对重的导向部分。 – 导轨种类:T型、L型(低速)、槽行、其他 – 导轨长度一般为3~5m,不允许采用焊接和螺
栓直接连接,需用专门的连接板连接。 – 对导轨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安装精度都有要
求。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 齿轮曳引机-用于低、快速电梯(<2.0m/s),有减速箱、 常用蜗轮蜗杆传动、传动比大、运行平稳、噪音较低、体 积较小。
– 无齿轮曳引机-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2.0m/s),传 动效率高、噪音小、传动平稳、但能耗大、造价高、维修 不便。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 曳引机结构组成:
– 电动机 – 制动联轴器 – 制动器 – 减速器(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箱) – 曳引轮 – 底座 – 光电码盘(调速电梯装有)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 滚轮式导靴--由滚轮、弹簧、靴座、摇臂组成。 滚轮代替了滑动导靴,大大减小了运行的摩擦力, 使电梯运行平稳、舒适、噪声小、节约能源。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 3.3 缓冲器
– 缓冲器的作用
• 是电梯最后一道保护装置。将运动着的轿厢和对重 在一定的缓冲行程或时间内减速停止。
“轿厢或对重谁掉下来都不是它的责任,但它却是电 梯中最倒霉的一个倒霉蛋,因为谁掉下未都要砸到 它”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 电梯机房(控制间):一般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 (机房上置式)。
– 机房内设备:曳引机、导向轮、控制柜、限速 器、总电源控制盒等。
“虽然乘客看不列它,但它和人的心脏一样重要, 电梯的运行全靠它!”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 2.1 曳引机

电梯机械基础PPT课件

电梯机械基础PPT课件
电梯是机电合一的大型复杂产品,机械部分 相当于人的躯体,电器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机与
电的高度合一,使电梯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和 产品.对于电梯的结构而言,传统的方法是分为机 械部分和电气部分,但以功能系统来描述,则更能 反映电梯的特点.下面简单介绍电梯机械部分的 结构,而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怎样来控制它.
§2-1 概 述
啮合型带传动 ----同步带传动
优点:1. 传动比恒定; 2. 结构紧凑; 3. 抗拉强度高,故带速高达40m/s,传动比可达 10,传递功率可达200 KW; 4. 效率高,高达0.98。
缺点:成本高;对中心距及其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
§2-1
(一)带传动的类型
按横截面形状可分为:
一、轮齿的失效形式
疲劳折断
轮齿折断
过载折断
失效形式
局部折断
§2-3齿轮传动 一、轮齿的失效形式
轮齿折断 齿面点蚀
失效形式 齿面胶合
高速重载传动中,常因啮合区温 度升高而引起润滑失效,致使齿 面金属直接接触而相互粘连。当 齿面向对滑动时,较软的齿面沿 滑动方向被撕下而形成沟纹。
措施: 1. 提高齿面硬度 2. 减小齿面粗糙度 3. 增加润滑油粘度低速 4. 加抗胶合添加剂高速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传动之一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
▲ 传动效率高 η可达99%;
▲ 结构紧凑; ▲ 工作可靠,寿命长; ▲ 传动比稳定; ▲ 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价格较贵。
§2-3齿轮传动
(二)分类
开式传动
齿轮传动 半开式传动 闭式传动
按两轴线相 对位置分
直齿轮
§2-3齿轮传动
两轴线相互平行的圆柱齿轮传动 两轴线相交的圆锥齿轮传动 两轴线交错在空间既不平行也 不相交的螺旋齿轮传动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1. 引言电梯是现代社会中高楼大厦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垂直运输服务。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电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本讲义将详细介绍电梯的机械原理,包括电梯的基本结构、驱动系统、安全装置等。

2.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梯井、电梯轿厢、导轨、驱动系统等。

2.1 电梯井电梯井是电梯安装的垂直通道,它与建筑物的楼层相对应。

为了满足电梯的需要,电梯井通常比实际的电梯轿厢略大一些,以便安装电梯的各种设备。

2.2 电梯轿厢电梯轿厢是电梯中供乘客乘坐的空间,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轿厢内部配有按钮、照明设备等,方便乘客使用。

2.3 导轨导轨是电梯轿厢的运动路径,它通常由一对垂直的导轨和一对水平的导轨组成。

导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具备一定的精度,以确保电梯的平稳运行。

2.4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动力源将电梯轿厢垂直运动。

常见的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驱动和电机驱动两种。

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液压缸将电梯轿厢提升或下降;电机驱动系统通过电机和齿轮装置将电梯轿厢移动。

3.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上行、下行和停靠。

3.1 上行当乘客在楼层按下上行按钮后,电梯控制系统会接收到信号,并将电梯调度到最近的楼层。

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时,控制系统会使电梯轿厢的门打开。

乘客进入轿厢后,按下所需楼层的按钮。

控制系统会根据乘客所需的楼层信息,通过驱动系统控制电梯轿厢垂直上行到乘客所需楼层。

3.2 下行当乘客在楼层按下下行按钮后,电梯控制系统会接收到信号,并将电梯调度到最近的楼层。

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时,控制系统会使电梯轿厢的门打开。

乘客进入轿厢后,按下所需楼层的按钮。

控制系统会根据乘客所需的楼层信息,通过驱动系统控制电梯轿厢垂直下行到乘客所需楼层。

3.3 停靠当电梯轿厢到达乘客所需的楼层时,控制系统会使轿厢停靠,并打开轿厢门。

乘客可以从轿厢中出来,完成乘梯过程。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PPT课件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PPT课件
• 结构组成:制动电磁铁、制 动臂、制动瓦块、制动弹簧。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 工作原理:电梯准备通电启动时,制动器上 电松闸;当电梯停止运行,或电动机掉电时, 制动器立即断电并靠弹簧力使制动器制动, 曳引机停止运行并制停轿厢运行。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4. 减速器
• 对于有齿轮曳引机,在曳引电动机转轴和曳引轮转 轴之间安装减速器(箱)。
–齿轮曳引机-用于低、快速电梯(<2.0m/s),有减速箱、 常用蜗轮蜗杆传动、传动比大、运行平稳、噪音较低、体 积较小。
–无齿轮曳引机-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2.0m/s),传 动效率高、噪音小、传动平稳、但能耗大、造价高、维修 不便。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 曳引机结构组成:
–电动机 –制动联轴器 –制动器 –减速器(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箱) –曳引轮 –底座 –光电码盘(调速电梯装有)
• 常用的曳引轮绳槽的形状:半圆槽、楔形槽和带切 口的半圆槽(又称凹形槽)。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各槽型优缺点:
• 半圆绳槽:与钢丝绳的接触面积最大,钢丝绳在绳 槽中变形小、摩擦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但其 摩擦系数小,所以必须增大包角才能提高其曳引能 力。一般只能用于复绕式电梯,常见于高速电梯。
• 带切口半圆槽:槽底部切制了一个楔形槽,使钢丝 绳在沟槽处发生弹性变形,有一部分楔入槽中,使 得当量摩擦系数大为增加,一般可为半圆槽的1.5— 2倍。由于有这一优点,使这种槽形在电梯上应用最 为广泛。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减速比――其蜗杆轴的转速与蜗轮轴的转速之 比。
• 例如:蜗杆螺线数(也称头数)为1,蜗轮的齿数为 40.那么其减速比E=40/1=40:1。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PPT课件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PPT课件

输出与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限制轿厢和对重活动自由度,使 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运动 用以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组件
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 轮、返绳轮
轿厢和对重导轨、导靴、导 轨架
轿厢架、轿厢
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口,运行时层、 轿厢门、层门、门锁、开门 轿门必须封闭,到站时才能打开 机、关门防夹装置
平衡轿厢重量以及补偿高层电梯 对重、补偿链(绳) 中曳引绳重量的影响
构形式可分为中分门、旁开门,垂直滑动门、铰链门等。 可以预见,在调速驱动的场合,将会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天下。
导向轮:顾名思义,就是为曳引绳导向的轮子,让钢丝绳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的两头引到其适当的位置.
中分式门主要用在乘客电梯上,旁开式门在货梯和病床梯 中分式门主要用在乘客电梯上,旁开式门在货梯和病床梯上用得较普遍,垂直滑动门主要用于杂物梯和大型汽车电梯上。
有齿轮曳引机



行 星 齿 轮 曳 引 机
蜗 轮 蜗 杆 曳 引 机
下 置 式 蜗 轮 蜗 杆 曳 引 机
减速器种类 斜齿轮减速器
行星齿轮减速器
蜗轮蜗杆减速器
特点: 效率高 寿命长 发热少 外型较大
特点: 减速比大 传动效率高 结构紧凑 加工精度高
特点: 传动比大 噪音小 传动平稳 具有自锁能力
导向轮用于拉开曳引轮两侧曳引绳的距离,使曳引绳垂直 作用于轿厢与对重。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架上或承重梁上。 当曳引比大于1时,应在轿厢顶或底和对重架上设置反绳 轮。
曳引机
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 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 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 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 有齿轮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通过中间减速器传递到 曳引轮上的曳引机,其中的减速箱通常采用蜗轮蜗杆传动 (也有用斜齿轮传动),这种曳引机用的电动机有交流的, 也有直流的, 无齿轮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不用中间的减速器而是 直接传递到曳引轮上的曳引机。

电梯工作原理资料课件

电梯工作原理资料课件

检查电梯导向系统是否有异常响声或震动 ,调整导轨的垂直度、平行度等参数。
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有老化、短路等现象, 更换损坏的电气元件。
电梯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电梯门无法关闭或开启
检查门间隙是否合适,清理门滑道 ,调整门机皮带等。
电梯运行过程中有异响
检查曳引机、导向轮等运动部件是 否正常,更换损坏的轴承或齿轮。
坠落。
03
制动器一般安装在曳引机上 ,通过制动轮与制动片的摩 擦力来控制电梯的停止状态

电梯的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电梯的调速系统是控制电梯运行 速度的重要装置。
通过调速系统可以调节曳引电机 的转速,从而控制电梯的运行速
度。
调速系统一般采用交流变频技术 ,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调节电机 的转速,实现电梯的平滑加速和
减速。
04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超速保护装置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超速保护装置用于防止电梯运行速度超过额定值,保障乘客安全。
超速保护装置通常采用限速器,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额定值时,限速 器会触发安全机构,使电梯停止运行或降低速度至安全范围。
缓冲装置
总结词
缓冲装置用于吸收电梯在意外情况下 产生的冲击力,减轻对乘客的伤害。
05
电梯的维护与保养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
电梯机房的清洁与保养
保持机房的清洁,定期清理电梯控制柜 、电机等设备,确保散热良好。
电梯钢丝绳的检查与保养
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断股、松股现象,定 期润滑,确保安全。
电梯门系统的检查与保养
检查电梯门开关是否顺畅,调整门间隙 ,保持门系统正常运行。
电梯控制系统的检查与保养
电梯突然停止运行

电梯机械原理培训讲义ppt课件

电梯机械原理培训讲义ppt课件
联动机构及自复门机构等组成。 • 开门机:使轿厢门及层门开启或封锁的安装。 • 门锁安装:设置在层门内侧,门封锁后将层门锁紧,同时接通平安回路,使电
梯方能运转的机电连锁平安安装。
分量平衡系统
• 功能:相对平衡轿厢分量,使轿厢与对重间的分量差坚持在某一个限额之内, 减少电梯曳引电动机功率的损耗,减少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曳引力〔摩擦 力〕,从而延伸钢丝绳的运用寿命,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驱动调速
1889年直流驱动调速→1900年交流双速驱动〔AC2〕→1930年交流三速〔AC3〕 →1967年〔晶闸管技术〕交流调压调速〔ACVV〕→1984年交流调频调压调 速〔VVVF〕
电梯来源与开展
第三阶段:智能化控制电梯方式 迅达首先于1994将智能控制运用在电梯上,实现了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记忆、 判别、分析…. 在电梯的控制系统中综合表达了:
电梯根本知识
➢ 理想的速度曲线如以下图
➢ 乘坐觉得的不温馨主要产生在电梯加速、减速阶段,人对电梯的速度变化特 别敏感,尤其是垂直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大。
电梯根本知识
➢ 不温馨感包括上浮感、下沉感、浮游感、失重感、不平稳感〔上下振动及 垂直振动〕等
➢ 加速度小,加速度变化率小,电梯加速时不会出现急剧的速度变化而产生 振动,温馨感好,但加速时间长。
电梯的分类
直流电梯 曳引电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 88年起停顿消费,目前已被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电梯所取代。
电梯的分类
• 按驱动方式分 • 钢丝绳曳引驱动式电梯〔摩擦式〕 • 液压驱动式电梯〔分为柱塞直顶式和柱塞侧顶式〕 • 齿轮齿条式电梯:普通用于工程电梯。
电梯的分类
• 按控制方式分 • 手柄控制:支配厢内的手柄来控制 • 按钮控制:轿厢内或厅门外按钮来控制 • 信号控制:厅外上、下呼梯信号、轿厢内指令信号及其它信号加以综合分析,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ppt课件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ppt课件
平层位置,以隔磁板对磁感应器的插入起隔磁作用,发出平层信号。
;.
电气控制系统
选层器 ➢ 机械选层器:设置在机房之中,通常以钢带与
电梯轿厢连接,模拟电梯运行状态的机械-电 气装置,起到指示轿厢位置、选层及消号、确 定运行方向、发出减速信号等作用。 电子选层器:通过井道格雷码或控制系统(位 置编码器如IGS200等)来完成。
对制造厂而言是设计与制造的主要依据,对用户而言则是选用电梯的主要依据,因此是电梯的主 参数。 额定速度:设计规定的电梯运行速度。为保证电梯正常运行所允许的电梯速度,单位为米/秒, 额定速度与额定载重量一样,也是电梯设计与制造和选用的主要依据,因此也是电梯的主参数。
;.
电梯基本知识
拖动方式:电梯采用的动力类型,有交流电力拖动、直流电力拖动及液力拖动三种。 控制方式: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的方式,即手动控制、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
控制、群控等。 轿厢尺寸:指轿厢内部尺寸和外廓尺寸,以深×宽表示,内部尺寸由梯种和额定载重量决定,外
廓尺寸则关系到井道的设计 门的型式:电梯门的结构型式,可分为中分式、旁开式及直分式等。 上述七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基本确定一台电梯的服务对象、运送能力、工作性能及对井道及机房
的土建要求,因此被称为电梯的基本规格,上述这些内容的搭配方式,称为电梯系列型谱
连锁安全装置。
;.
重量平衡系统
功能:相对平衡轿厢重量,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某一个限额之内,减少电梯曳引电 动机功率的损耗,减少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曳引力(摩擦力),从而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组成:对重和对重块及重量补偿装置。 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其重量与轿厢满载时的重量成一定比例,与轿厢间的重量差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 顺向截车,反向最远截车。 ➢ 下集选电梯:主要用于住宅电梯。 n 并联电梯
两、三台电梯共用厅外召唤信号,由控制系统自动调度电梯运 行,当电梯无任务时,一台电梯自动返回基站,另一台电梯则 停在其它层楼或停在设定的区域中心。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群控电梯 三台以上的电梯共用厅外召唤信号,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和集
中层: 21-40 层 超高层: >60 层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按拖动电动机类型方式分 交流电梯 曳引电动机采用交流电动机 单速电动机,速度一般不高于0.5M/S。 双速电动机,速度一般不高于1M/S。 交流调压调速电梯,速度一般不高于1.75M/S。 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电梯,广泛应用于各速度段。
电梯的分类
n 按控制方式分 手柄控制:操纵厢内的手柄来控制 按钮控制:轿厢内或厅门外按钮来控制 信号控制:厅外上、下呼梯信号、轿厢内指令信号及其它信号
加以综合分析,司机只需按下启动按钮,电梯即可自动运行停 靠的电梯,一般用于客梯或客货两用梯。 集选电梯: 将各种信号加以综合分析,自动决定轿厢运行的无司机操纵的 电梯。 在司机状态下,转为信号控制。
驱动调速
1889年直流驱动调速→1900年交流双速驱动(AC2)→1930年交流 三速(AC3)→1967年(晶闸管技术)交流调压调速(ACVV)→1984 年交流调频调压调速(VVVF)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起源与发展
第三阶段:智能化控制电梯模式
迅达首先于1994将智能控制运用在电梯上,实现了模拟人的视 觉、听觉、记忆、判断、分析…. 在电梯的控制系统中综合体现了:
• 最大提升高度≤ 46 M • 钢丝绳根数最多不超过3根 • 载重量不大 • 安全性差 电机驱动力矩: A.轿厢自重 B.轿厢内人或货物重量 C.钢丝绳重量 D.传动机构的摩擦力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起源与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引式传动
• 最大提升高度≤800M • 钢丝绳根数不受限制 • 载重量大大增加 • 安全性增加 电机驱动力矩: A.轿厢自重+轿厢内载荷与对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基本构造
调速 交通管理:单梯→并联→群控→人工智能控制(AITP、M10
) 电梯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更加舒适快捷
安全可靠、方便舒适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基本构造
n 电梯是机、电合一的大型复杂产品,机 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电气部分相当 于人的神经。
n 机与电的高度合一使电梯成为现代科技 的综合产品。
n 电梯的组成结构 按机电划分 机械与电气 按结构划分 机房、井道、底坑、层楼
· 轿厢的合理、预先分配 · 客流量的计算 · 经济运行 · 等待限制 · 大厅监控、远程监控 · 故障自诊断 · 特殊功能模块化配置:残疾人等待、语音引导、提示、基站随机设置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定义
定义:电梯是指用电力作为拖动动力,具 有乘客或载货轿厢,并运行于垂直或垂直 方向倾斜角度不大于150的两侧刚性导轨之 间,运送乘客和货物的固定设备。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按运行速度分: · 低速梯:V≤1.0m/s · 快速梯:1.0m/s<V<2.0m/s (10层以上) · 高速梯:2.0m/s≤V<3.0m/s (16层以上) · 超高速梯:V≥3.0m/s ~ 10.0m/s · 试验用梯>10m/s
行业术语:
n 低层: 20 层以下 n 高层: 41-60 层 n 假定层距 = 2.8 m
中调度电梯的运行、停车及返回基站或区域中心,主要用于高 层建筑中。
n 群控智能控制电梯 由电脑控制系统根据召唤信号、轿厢位置、轿厢负载等自动选
择最佳运行控制方式的群控电梯。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综合而言 电梯速度:低速→快速→高速→超高速10米/秒以上,最高已
达16米/秒 电气控制:由有触点(继电器→无触点(PLC、半导体) 元气件:分立元件→集成电路→微处理器 驱动:交流双速→直流调速(可控硅)→交流调速→交流变频
重重量之差 B.传动机构的摩擦力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起源与发展
第二阶段:电气控制与驱动调速技术 电气控制
• 控制器件演变: 1889年继电器→1955年小型计算机→1963年无触点半导体 →1969年可编程控制器PLC→1971年集成电路→1972数字控制 →1976年微机控制
• 控制模式: 1889年手柄控制→1915年按钮自动平层控制→1930年信号控制 、集选控制、并联控制→1949年群控控制
技术培训中心 主任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一、电梯机械原理培讲义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培训内容
n 电梯基本概述 电梯起源与发展 电梯定义 电梯分类 电梯基本构造 电梯基本知识 电梯曳引传动型式 • 电梯主要零部件结构原理及安装要点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起源与发展
第一阶段:动力与曳引方式的确定 鼓轮式传动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直流电梯 ➢ 曳引电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 ➢ 88年起停止生产,目前已被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电梯所取代。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按驱动方式分 钢丝绳曳引驱动式电梯(摩擦式) 液压驱动式电梯(分为柱塞直顶式和柱塞侧顶式) 齿轮齿条式电梯:一般用于工程电梯。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基本特点:
• 以电力作为拖动动力 • 有一个轿厢,可以运送乘客或货物 • 轿厢运行在两根垂直的或垂直倾斜度小于15 度
的刚性导轨之间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轿 厢
对 重
电梯的分类
按用途分 • 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乘载乘客。 • 客货电梯(服务梯):轿厢装潢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 和载物。 • 货客电梯(货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 • 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通常用在单向截车的住宅楼内 。 • 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 杂物电梯:无乘人必备的安全装置,决不允许载人的小型货 梯。 • 观光电梯:轿厢壁透明,便于乘客观光电梯外景的客梯。 • 其它专用电梯:汽车梯、船梯、矿用梯、施工梯、防爆电梯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