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4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考试测试卷
第十三章《光》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光是偏振光B.在平静的湖面上出现树的倒影是光的全反射现象C.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的照射下出现彩色的花纹是光的衍射现象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条纹间距将变宽2.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光的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B.红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D.玻璃中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3.在完全透明的水下某深处,放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见到一个圆形的透光圆面,若透光圆面的半径匀速增大,则光源正()A.加速上升B.加速下降C.匀速上升D.匀速下降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B.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紫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就可以发生全反射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5.下列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频率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相干光源C.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暗条纹D.在光屏上能看到光的干涉图样,但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却没有干涉发生6.让激光照到VCD机、CD机或计算机的光盘上,就可以读出盘上记录的信息经过处理后还原成声音和图象,这是利用激光的 ()A.平行度好,可以会聚到很小的一点上B.相干性好,可以很容易形成干涉图样C.亮度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D.波长短,很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7.关于光的偏振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偏振光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B.自然光在水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一定程度的偏振光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D.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8.光线从折射率为的介质中射向空气,如果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光路可能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9.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光导纤维由内、外两种材料制成,内芯材料的折射率为n1,外层材料的折射率为n2,如图的一束光信号与界面夹角为α,由内芯射向外层,要想在此界面发生全反射,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n1>n2,α大于某一值B.n1<n2,α大于某一值C.n1>n2,α小于某一值D.n1<n2,α小于某一值10.点光源照在一个剃须刀片上,在屏上形成了它的影子,其边缘较为模糊,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强太小C.光的干涉D.光的衍射1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左侧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食盐),右侧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下列是在肥皂膜上观察到的干涉图样示意图,其中最合理的是()A.B.C.D.12.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湖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图乙为俯视图).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B.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C.a光的频率比b光的大D.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窄13.已知一束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则()A.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波长为真空中的B.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频率为真空中的C.对于这束光,水的折射率为D.从水中射向水面的光线,一定可以进入空气中14.如图所示,让自然光照到P偏振片上,当P、Q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间的夹角为以下哪些度数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A. 0°B. 30°C. 60°D. 90°15.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射向空气,在界面上的入射角为45°,如图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二、实验题(共3小题)16.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以白炽灯为光源,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调节并观察实验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A.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B.各元件的中心可以不在遮光筒的轴线上C.双缝间距离越大呈现的干涉条纹越密D.将滤光片移走则无干涉现象产生(2)当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第一次对齐A条纹中心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戊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 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 m,则图戊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 mm,所测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己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来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Δx时,测量值____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如图,画有直角坐标系Ox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的原点,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得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得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了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的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1)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的有__________,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2)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计算题(共3小题)19.由折射率n=的透明物质制成的三棱柱,其横截面如图中△ABC所示,一光束SO以45°的入射角从AB边射入,在AC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最后垂直BC边射出,求:(1)光束经AB面折射后,折射角的大小.(2)△ABC中△A和△B的大小.20.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5的棱镜,用于某种光学仪器中,现有一束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入射角的大小sin i=,求:(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2)画出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要求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不考虑返回到AB和BC面上的光线)21.如图,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砖置于水平面上,在其上方水平放置一光屏.一单色细光束从玻璃砖上表面入射,入射角为i,经过玻璃砖上表面和下表面各一次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两个光斑.已知玻璃砖的厚度为h,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1)两个光斑的间距d;(2)两个光斑出现的时间差Δt.四、简答题(共3小题)22.将手电筒射出的光照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后,再用偏振片观察反射光,发现旋转偏振片时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23.在真空中,黄光波长为6×10-7m,紫光波长为4×10-7m.现有一束频率为5×1014Hz的单色光,它在n=1.5的玻璃中的波长是多少?它在玻璃中是什么颜色?24.凸透镜的弯曲表现是个球面,球面的半径叫做这个曲面的曲率半径,把一个凸透镜压在一块平面玻璃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机械波》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一列简谐横波以10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质点的振动图象为( )A. B. C. D.2.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的速度v和加速度a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v变小,a变大 B.v变小,a变小C.v变大,a变大 D.v变大,a变小3.如图所示,MN是足够长的湖岸,S1和S2是湖面上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它们激起的水波波长为2 m,S1S2=5 m,且S1与S2的连线与湖岸平行,到岸边的垂直距离为6 m,则岸边始终平静的地方共有( )A. 2处 B. 3处 C. 4处 D.无数处4.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的可能值(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下列四种声现象,哪一种是声波的干涉( )A.在门窗关闭的屋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旷野里响B.隔着院墙与人谈话,虽然不见其人,却能闻其声C.环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走一周,会觉得声音有强弱的变化D.将两只固有频率相同的音叉稍稍间隔一点距离并列放置,敲击其中一只音叉后用手将它按住,让它停止振动,却能听见未被敲击的音叉发出了声音6.如图所示,呈水平状态的弹性绳,右端在竖直方向上做周期为0.4 s的振动,设t =0时右端开始向上振动(如图),则在t=0.5 s时刻绳上的波形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7.一根弹性长绳沿x轴放置,左端点位于坐标原点,A点和B点分别是绳上x1=2 m、x=5 m处的质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手开始沿y轴做简谐振动,在t 2=0.5 s时,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列波的波长为1 m,波速为4 m/sB.此列波为横波,左端点开始时先向上运动C.当t=2.5 s时,质点B开始振动D.在t=3.5 s后,A、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8.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 cm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4 cm处的质点.乙图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A.t=0.3 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B.波的传播速度为20 m/sC.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D.t=0.7 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9.如图甲所示,O点为振源,OP=s,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沿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乙为P点从t1时刻开始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的振动图象,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B.t2时刻P点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C.该波与另一频率为Hz的同类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D.某障碍物的尺寸为(t2-t1),该波遇到此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10.如图P1、P2是两个频率相同、同相振动的波源,产生两列波,O点是P1、P2连线的中点,A、B、C、D是距O点均为半个波长的四个点,有关A、B、C、D四点的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是振动减弱点,C、D两点是振动加强点B.A、B两点是振动加强点,C、D两点是振动减弱点C.A、B、C、D四点均为振动加强点D.A、B、C、D四点均为振动减弱点11.一列横波在x轴上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与t+0.4 s两时刻在x轴上-3 m~+3 m的区间内的波形图恰好重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最小周期为0.4B.该波最大波速为10 m/sC.从t时刻开始计时,x=2 m处的质点比x=2.5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在t+0.2 s时刻,x=2 m处的质点位移一定为a12.如图为一横波发生器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出波由O点从左向右传播的图象,屏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 cm.在t=0时刻横波发生器上能显示的波形如图所示.因为显示屏的局部故障,造成从水平位置A到B之间(不包括A、B两处)的波形无法被观察到(故障不影响波在发生器内传播).此后的时间内,观察者看到波形相继传经B、C处,在t =5.5 s时,观察者看到B处恰好第三次出现波谷,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波的振幅为10 cmB.该波的波长为12 cmC.该波的周期为2 sD.在t=5.5 s时,C处应显示为波峰二、多选题13. 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 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 1 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a 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 s<t<5 s 这段时间内( )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C.质点d向下运动D.质点f保持静止14. 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若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B.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减弱的C.质点P振动的振幅最大D.质点P振动的位移有时为015. 一列在竖直方向上振动的简谐波沿水平的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0 cm,周期为4×10-2s.现沿x轴任意取五个相邻的点P1、P2、P3、P4、P5,它们在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向上,大小都为10 cm.则在此时刻,P1、P2、P3、P4四点可能的运动方向是( )A.P1向下,P2向上,P3向下,P4向上B.P1向上,P2向下,P3向上,P4向下C.P1向下,P2向下,P3向上,P4向上D.P1向上,P2向上,P3向上,P4向上16. 如图所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0.6 m/s,P质点的横坐标x=1.20 m.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谐横波的频率为2.5 HzB.经过1.6 s,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C.P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D.直到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时,x=0.06 m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95 cm17. 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三、计算题18.某雷达站正在跟踪一架飞机,此时飞机正朝着雷达站方向匀速飞来;某一时刻雷达发出一个无线电脉冲,经200 μs后收到反射波;隔0.8 s后再发出一个脉冲,经198 μs收到反射波,已知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求飞机的飞行速度v.19.如图所示,A、B、C、D、E为波沿传播方向上间距均为d=1 m的五个质点,一简谐横波以5 m/s的水平速度向右传播,t=0时刻到达质点A且A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周期为0.4 s,试求:(1)该简谐波的波长;(2)自0时刻起到质点E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20.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 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35 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 s,振幅A=5 cm.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 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1)P、Q之间的距离.(2)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路程.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点此时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排除A、B,由于周期T===0.4 s,故D正确.2.【答案】D【解析】从波的图象可以判断此时P点向上运动,正靠近平衡位置,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D项正确.3.【答案】C【解析】当空间某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始终减弱;水波的波长为 2 m,S1S2=5 m,当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 1 m、3 m、5 m时,振动减弱;路程差为1 m是双曲线,与岸边有2个交点;路程差为3 m是双曲线,与岸边有2个交点;路程差为5 m是以S1为起点向左的射线和以S2为起点向右的射线,与岸边无交点;路程差不可能大于S1S2=5 m;由上分析可知,岸边始终平静的地方共有4处,故A、B、D错误,C正确.4.【答案】D【解析】作出通过距离为L的P、Q两质点满足题设条件的波形,如下图中的(a)、(b)、(c)、(d)四种情况,在图(a)中,由图可知,=L,则λ=2L,由波速及波长关系可知:T==,而Q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t=T=同理可知:在图(b)中,λ=L,T==,t=T=在图(c)中,λ=L,T==,t=T=在图(d)中,λ=,T==,t=T=故有四种,故D正确,A、B、C错误.5.【答案】C【解析】在门窗关闭的屋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旷野里响,是波的反射现象.隔着院墙与人谈话,虽然不见其人,却能闻其声是波的衍射.将两只固有频率相同的音叉稍稍间隔一点距离并列放置,敲击其中一只音叉后用手将它按住,让它停止振动,却能听见未被敲击的音叉发出了声音,是波的共振现象.6.【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在t=0时波源O点开始向上振动,该波的周期为T=0.4 s,则时间t=0.5 s=1T,可知,在t=0.5 s时O点位于波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则在t=0.5 s=1T,波传播的最长的距离为1波长,故B正确,A、C、D错误.7.【答案】C【解析】由图知,波长λ=2 m,周期T=1 s,则波速为v==2 m/s,故A错误.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此列波为横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左端点开始时的运动方向与图示时刻x=1 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即为向下,故B错误.波从图示位置传到质点B用时t===2 s,因此t=2.5 s时质点B开始振动,故C正确.由于AB间的距离s=3 m=λ,则知它们的振动情况不总是相同,故D错误.8.【答案】C【解析】由乙图可知,t=0.3 s时,质点Q的位置在正向最大位移处,故其加速度是达到反向最大,故A是错误的;由甲图可知,波长为8 cm,由乙图可知,周期为0.4 s,故波速为v==20 cm/s,所以B也是错误的;由于质点Q在t=0时的振动方向是向下的,故可以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的,故C是正确的;当t=0.7 s时,实际上是经过1T,O位置处的质点会运动到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P点的质点会运动到x轴以下正在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的位置,故D是错误的.9.【答案】B【解析】介质中各质点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由乙图知P点起振方向沿y轴正向,故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选项A正确;由乙图知t2时刻P 点在平衡位置,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选项B错误;由乙图知质点振动周期为T=t2-t1,故波的频率为=Hz,根据波的稳定干涉条件知只有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才可产生稳定干涉现象,故选项C正确;波速为v=,由乙图知波的周期为T=t2-t1,所以波长为λ=vT=,选项D中障碍物尺寸为λ,与波长相近,故能发生明显衍射,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选项B是错误的.10.【答案】C【解析】图中A、B两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一倍的波长,故是振动加强点;图中C、D两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零,故也是振动加强点.11.【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在t与t+0.4 s两时刻在x轴上-3 m至+3 m区间内的波形图如图中同一条图线所示,则有 0.4 s=NT(N=1,2,3…),得:T=s.所以当N=1时,周期最大,为T=0.4 s,由图知,λ=4 m,根据v=,知当N=1时,波速最小为10 m/s,故A、B错误;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x=2 m处的质点正向下运动,x=2.5 m处的质点先向上运动再回到平衡位置,所以x=2 m处的质点比x=2.5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故C正确;时间t=0.2 s,由于=,若N是奇数,则x=2 m处的质点位移为-a;若N是偶数,x=2 m处的质点位移为a,故D错误.12.【答案】A【解析】由图读出振幅A=5 cm,故A错误.由图读出波长λ=12 cm,故B正确;波由A传到B的距离为波长,传到B所用时间为周期,则t=5.5 s=2T+T,得到周期T=2 s,故C正确;B、C平衡位置间距离为半个波长,振动情况总是相反,在t=5.5 s时,B处恰好第三次出现波谷,则在t=5.5 s时,C处应显示为波峰,故D正确.13.【答案】ACD【解析】由题知,该波的周期为T=4 s,则波长λ=vT=4 m.波由a传到c的时间为=2 s,所以,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质点c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故A正确;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质点a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故B错误;波由a传到d的时间为3 s,d起振方向向上,则在4 s<t <5 s这段时间内,d点从波峰向平衡位置运动,即向下运动,故C正确;波从a传到f点需要5 s时间,所以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f还没有振动,故D正确.14.【答案】ACD【解析】因为两列水波发生干涉,在P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则P点一定是振动加强点,振幅最大;振动加强点某时刻的位移为零到最大值之间的某个值,选项A、C、D 正确.15.【答案】AB【解析】特别要注意,题目中指出的五个相邻的、位移向上且相等的质点,只能是如图(a)或(b)所示中的一种.在(a)中,由上、下坡法可知P1、P3、P5向下,P2、P4向上.在(b)中,由上、下坡法可知P1、P3、P5向上,P2、P4向下.16.【答案】ACD【解析】由波动图象知λ=0.24 m,T==0.4 s,f==2.5 Hz,A正确;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需时t==1.7 s,B错误;所有质点起振方向都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由带动法知,各质点起振方向均沿y轴负方向,C正确;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需时t′==s=1.9 s=4.75T,x=0.06 m处质点经过的路程s=4.75×4×5 cm=95 cm,D正确.17.【答案】AD【解析】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幅相消,故实际振幅为|A1-A2|,故选项A正确;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最大,合振幅为A1+A2,但此处质点仍处于振动状态中,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故选项B错误;振动减弱点和加强点的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选项C错误;波峰与波峰相遇时振动加强,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加强点的振幅大于减弱点的振幅,故选项D正确.18.【答案】375 m/s【解析】由于c>v,故可不考虑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飞机的位移;设雷达两次发射电磁波时飞机分别位于x1、x2处,则第一次:2x1=ct1,第二次:2x2=ct2,则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为Δx=x1-x2,飞机的飞行速度:v==375 m/s.19.【答案】(1)2 m (2)1.1 s【解析】(1)由公式λ=vT=2 m(2)A点振动形式传到E点需要的时间是0.8 s,E点起振后到达波谷需要0.3 s,故自0时刻起到质点E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t= 0.8+0.3=1.1 s.20.【答案】(1)133 cm (2)125 cm【解析】(1)由题意,O、P两点的距离与波长满足:OP=λ波速与波长的关系为:v=在t=5 s时间间隔内波传播的路程为vt,由题意有:vt=PQ+综上解得:PQ=133 cm(2)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运动时间为:t=t+T1波源由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波源运动的路程为A,由题意可知:t1=25×T,故t1时间内,波源运动的路程为s=25A=125 cm.。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第4章填空题专项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是使用光电管的原理图,当用某种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 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1)当变阻器的滑动端P 向______滑动时(填“左”或“右”),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将会减小,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则阴极K 的逸出功为______________(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 ,普朗克常量为h ,可见光的频率为ν).(2)如果保持变阻器的滑动端P 的位置不变,也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将会_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3)如果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将变阻器的滑动端P 从A 端逐渐向B 端移动的过程中,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先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电压足够大)右hv-eU 不变增大增大保持不变【解析】(1)电流表中的电流减小则两极上的反向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应向右滑动因为反向电压为U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得故 解析:右 h v -eU 不变 增大 增大 保持不变【解析】(1)电流表中的电流减小,则两极上的反向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应向右滑动,因为反向电压为U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km E eU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得0km W h E γ=-,故W h eU γ=-(2)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km E h W γ=-,可知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增加入射光的强度,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由于光照强度越大,光子数目多,那么通过电流表的电量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将增大.(3)对调后反向电压变为正向电压,光电子受到的电场力是动力,滑动变阻器从A 到B 过程中两极间的电压增大,使得更多的光电子到达另一极,即电流增大,因为光电子数目由限,所以当所有光电子都到达另一极时,随着电压的增大,光电流不再增大,故先增大后保持不变2.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21/1,2,3,...n E E n n == (n 为量子数,1E 为基态能级且大小已知),一个氢原子从3n =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射一个光子的频率是___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解析】基态的能量为E1n=3激发态对应的能量为:E3=E1/9氢原子发射的光子能量为:△E=E3−E1==hν所以ν= 解析:189E h -【解析】基态的能量为E 1,n=3激发态对应的能量为:E 3=E 1/9,氢原子发射的光子能量为:△E=E 3−E 1=18E 9-=hν,所以ν=18E 9h-. 3.如图所示,图甲、图乙是物理史上两个著名实验的示意图,通过这两个实验人们又对光的本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1)图甲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做的_________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波动说的有力证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机械振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运动中可以看作机械振动的是( )A.声带发声B.音叉被移动C.火车沿斜坡行驶D.秋风中树叶落下2.关于单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摆球所受的合外力指向平衡位置B.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C.摆球运动到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等于零D.摆角很小时,摆球所受合力的大小跟摆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行的是( ) 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要适当大一些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4.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若某一过程中振子的加速度在增加,则此过程中,振子的( )A.速度一定在减小B.位移一定在减小C.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D.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 =2 kg和mB=3 kg的A、B两物块,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后竖直放在水平面上,今用大小为F=45 N的力把物块A向下压使之处于静止状态,然后突然撤去压力,则(g取10 m/s2) ( )A.物块B有可能离开水平面B.物块B不可能离开水平面C.只要k足够小,物块B就可能离开水平面D.只要k足够大,物块B就可能离开水面6.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到的回复力F、振动时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那么在F、x、v、a中,方向有可能相同的是( )A.F、x、a B.F、v、a C.x、v、a D.F、x、v7.曾因高速运行时刹不住车而引发的“丰田安全危机”风暴席卷全球,有资料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当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时,其振动的频率和车身上一些零部件的固有频率接近,使得这些零部件就跟着振动起来,当振幅达到一定时就出现“卡壳”现象.有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又发现丰田召回后的某一维修方案,就是在加速脚踏板上加一个“小铁片”.试分析该铁片的作用最有可能的是( )A.通过增加质量使整车惯性增大B.通过增加质量使得汽车脚踏板不发生振动C.通过增加质量改变汽车脚踏板的固有频率D.通过增加质量改变汽车发动机的固有频率8.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其位移为负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一定为负值B.速度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C.速度不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不一定为正值D.速度不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9.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用力把弹簧压缩x后开始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2x后开始振动,则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和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之比分别为( )A.1∶21∶2 B.1∶11∶1 C.1∶11∶2 D.1∶21∶1 10.关于机械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往复运动就是机械振动B.机械振动是靠惯性运动的,不需要有力的作用C.机械振动是受回复力作用D.回复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力11.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将两单摆的摆球由平衡位置拉起,使摆角θ甲<θ乙<5°,由静止开始释放,则( )A.甲先摆到平衡位置B.乙先摆到平衡位置C.甲、乙两摆同时到达平衡位置D.无法判断二、多选题12. 如图所示,乙图图象记录了甲图单摆摆球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随摆球位置变化的关系,下列关于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线表示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B.b图线表示动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C.c图线表示机械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D.图象表明摆球在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13. 振动着的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 )A.回复力指向悬点 B.合力为0C.合力指向悬点 D.回复力为014. 两个简谐振动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个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振动周期相同 B.两个振动振幅相同C.两个振动初相相同 D.两个振动的表达式相同15. 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振动的是( )A.小鸟飞走后树枝的运动B.爆炸声引起窗子上玻璃的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的运动三、实验题16.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为______.(填序号)①1米长细线②1 米长粗线③10厘米细线④泡沫塑料小球⑤小铁球⑥秒刻度停表⑦时钟⑧厘米刻度米尺⑨毫米刻度米尺(2)实验中,测出不同摆长对应的周期值T,作出T2-L图象,如图所示,T2与L的关系式是T2=____________,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出图线斜率k,再由k可求出g=____________.(3)在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下列原因中的______.A.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度,而未加小球半径B.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C.计算摆长时,将悬线长加小球直径D.单摆振动时,振幅偏小四、计算题17.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的质量m=50 g,若在弹簧振子处于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t=0),在t=1.8 s时,振子恰好第五次通过平衡位置,此时振子的速度大小v=4 m/s.求:(1)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2)在t=2 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18.如图所示,质量为M=0.5 kg的框架B放在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为k=100 N/m的轻弹簧竖直放在框架B中,轻弹簧的上端和质量为m=0.2 kg的物体C连在一起.轻弹簧的下端连在框架B的底部.物体C在轻弹簧的上方静止不动.现将物体C竖直向下缓慢压下一段距离x=0.03 m后释放,物体C就在框架B中上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框架B始终不离开地面,物体C始终不碰撞框架B的顶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 m/s2.试求:当物体C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和此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19.如图所示有一下端固定的轻弹簧,原长时上端位于O0点,质量为m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轻弹簧上端相连,且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当物体静止时,物体下降到O点,测得弹簧被压缩了x0.现用一外力将物体拉至O0点上方O2点,轻轻释放后,物1块将开始做简谐运动,已知O0、O2两点间距离x0,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过O1点时的速度v1是多大?(2)若物块达到O3点(图中没有标出)时,物块对弹簧的压力最大,则最大压力是重力的几倍?(3)从O2点到O3点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化了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通常简称为振动;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故A正确;音叉被移动、火车沿斜坡行驶都是单方向的运动,不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故B、C错误;秋风中树叶落下不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故D错误.2.【答案】C【解析】单摆既是简谐运动也是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沿圆心方向和切线方向均有合力,A项错误;在平衡位置时,单摆具有竖直向上的合力,加速度不为零,B项错误,但是此时回复力为零,C项正确;摆角很小时,摆球的回复力与摆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D项错误.3.【答案】A【解析】单摆的摆长越长,周期越大,适当加长摆长,便于测量周期,故A正确.要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应选体积较小的摆球,故B错误.单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才做简谐运动,则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5°,故C错误.单摆周期较小,把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测量误差较大,应采用累积法,测多个周期的时间取平均值作为单摆的周期,故D错误.4.【答案】A【解析】简谐运动中,根据a=-x可知振子的加速度增大时,则位移增大,振子从平衡位置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所以速度逐渐减小,故A正确,B错误;振子从平衡位置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同,故C错误;振子的速度在减小,做减速运动,则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5.【答案】B【解析】先假设物块B是固定的,A将做简谐运动,在释放点(最低点)F回=F=45 N,由对称性知,物块A在最高点的回复力大小F回′=F回=45 N,此时F回=GA+F弹,所以F弹=25 N<GB,故物块B不可能离开水平面,选项B正确.6.【答案】B【解析】回复力F=-kx,故回复力和x方向一定不同;但是位移和加速度,在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方向相同,速度的方向也可能相同.故A、C、D错误,B正确.7.【答案】C【解析】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加一个小铁片,对整车的惯性影响不大,A错误;振动是不可避免的,B错误;通过增加质量改变汽车脚踏板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C正确,D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若位移为负,由a=-可知加速度a一定为正,因为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方向,所以速度可正可负,故D正确,A、B、C错误.9.【答案】C【解析】弹簧振子的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的特性决定,与振幅无关.所以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1∶1;由简谐运动的特征:a=-得: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 m1∶a m2=x∶2x=1∶2,故选C.10.【答案】C【解析】机械振动应该是以某一点为中心对称的运动,不是所有的往复运动都是机械振动,A错误;机械振动是需要力来维持的,B项错误、C项正确;回复力不一定是合力,也可能是合力的一部分,D项错误.11.【答案】C【解析】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则两个单摆的周期相等,单摆从最大位移摆到平衡位置所用的时间相等,选项C正确.12.【答案】CD【解析】A点摆球的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所以a是摆球重力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b是摆球动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整个过程中摆球机械能保持不变,所以c是摆球机械能随位置变化的关系,故答案为C、D.13.【答案】CD【解析】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位移为0,由F=-kx可知回复力为0,故A错误,D 正确;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其合力指向圆心(即悬点),故B错误,C正确.14.【答案】AB【解析】从振动图象可以看出两个振动的周期相同,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即振幅相同,A、B对.两个振动的零时刻相位即初相不同,相位不同,表达式不同,C、D错.15.【答案】AB【解析】物体所做的往复运动是机械振动,A、B正确;圆周运动和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的运动不是振动,C、D错误.16.【答案】(1)①⑤⑥⑨(2)(3)A【解析】(1)摆线选择1 m左右的长细线,摆球选择质量大一些,体积小一些的铁球,测量时间用秒表,测量摆长用毫米刻度尺,故选①⑤⑥⑨.(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得,T2=,可知图线的斜率k==,解得g=.(3)根据T=2π得,g=,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度,而未加小球半径,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故A正确.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则周期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大,故B错误.计算摆长时,将悬线长加小球直径,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大,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C错误.单摆振动时,振幅偏小,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故D错误.17.【答案】(1)0.8 s (2)0.4 J【解析】(1)在t=1.8 s时,振子恰好第五次通过平衡位置,则有:2T=1.8 s振子振动周期为:T=0.8 s(2)由题意可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根据对称性,从最大位移处释放时开始计时,在t=1.8 s时,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弹性势能为零,动能为:E=mv2=×0.05×42J=0.4 J,k则振子的机械能为:E=E k+E p=0+0.4 J=0.4 J.t=2 s=2.5T,则在t=2 s末到达最大位移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最大,动能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即为0.4 J;18.【答案】15 m/s210 N【解析】物体C放上之后静止时:设弹簧的压缩量为x0,对物体C,有:mg=kx0解得:x0=0.02 m当物体C从静止向下压缩x后释放,物体C就以原来的静止位置为中心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幅A=x=0.03 m当物体C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物体C,有:k(x+x0)-mg=ma解得:a=15 m/s2当物体C运动到最低点时,设地面对框架B的支持力大小为F,对框架B,有:F=Mg+k(x+x0)解得:F=1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框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10 N.19.【答案】(1)2(2)最大压力是重力的3倍(3)4mgx0【解析】(1)因为O1、O2两点与O0点距离相同,所以弹性势能相同,故:mg(2x)=mv-mv其中:v2=0解得:v1=2(2)最高点合力为2mg,最低点合力也为2mg,故在最低点,有:F-mg=2mgN解得:F=3mgN即得弹力是重力的3倍;(3)由动能定理可知:+W N=mv-mvWGE=-W Np又因为初末状态速度为零,所以:ΔE p=-W N=WG=4mgx0.。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4测试题及答案
or s o 物理(选修3-4)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如图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在t =4s 时,质点的( ) A .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B .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C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2. 如图所示为某时刻LC 振荡电路所处的状态,则该时刻( )A .振荡电流i 在增大B .电容器正在放电C .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D .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3. 下列关于光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光的干涉和衍射不仅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还说明了光是横波B 、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C 、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工作的D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4. 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 、b 、c 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把温度计放在c 的下方,示数增加最快;B .若分别让a 、b 、c 三色光通过一双缝装置,则aC . a 、b 、c 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D . 若让a 、b 、c 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空气中某方向射入一介质,b 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 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5. 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出所携带的有用信号的过程叫做( )A .解调B .调频C .调幅D .调谐6. 在水面下同一深处有两个点光源P 、Q ,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当它们发光时,在水面上看到P 光照亮的水面区域大于Q 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P 光的频率大于Q 光B .P 光在水中传播的波长大于Q 光在水中传播的波长C .P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 光D .让P 光和Q 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 光条纹间的距离小于Q 光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大B .各种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出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C .医院里用γ射线给病人透视D .假设有一列火车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运行,车厢内站立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第十四章 电磁波 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第十四章电磁波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时很多地方在考场使用手机信号屏蔽器,该屏蔽器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频率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时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连接,达到屏蔽手机信号的目的,手机表现为搜索网络、无信号、无服务系统等现象.由以上信息可知()A.由于手机信号屏蔽器的作用,考场内没有电磁波了B.电磁波必须在介质中才能传播C.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时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不能传播到考场内D.手机信号屏蔽器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干扰手机工作来达到目的的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C.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3.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电阻不计的线圈,C为电容器,R为电阻,开关S先是闭合的,现将开关S 断开,并从这一时刻开始计时,设电容器A极板带正电时电荷量为正,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A.B.C.D.4.振荡电路的线圈自感系数为L,电容器的电容为C,则电容器两极电压从最大值降到零的最短时间为()A.2πB.πC.D.5.图示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数为n,面积为S,若在t1到t2时间内,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右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大小由B开始均匀增加,该段时间线圈两端a和b之间的电势差为-U,则在时刻t2磁感应强度大小B′为()A.-+BB.-BC.D.+B6.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短的是()A.无线电波B.红外线C.γ射线D.紫外线7.关于真空中的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无线电波传播不需要介质且波速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波长越大传播速度越大D.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产生电场8.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和机械波都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它们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都不变B.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和解调C.雷达发射的是直线性能好、反射性能强的超声波D.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电磁波是横波9.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0×108m/s.某广播电台发射波长为50 m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频率是()A. 1.50×106HzB. 6.0×106HzC. 5.0×106HzD. 3.0×106Hz10.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射线的频率比其他电磁波的频率高B.可见光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干涉、衍射现象C.傍晚的阳光呈红色,是因为大气对波长较短的光吸收较强D.电磁波谱中的紫外线不具有能量11.若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频率增大,则该电磁波传播的()A.速度不变,波长减小B.速度不变,波长增大C.速度减小,波长增大D.速度增大,波长不变12.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的电荷量最大时()A.电场能开始向磁场能转化B.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C.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完毕D.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13.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的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A.红外报警装置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B.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解调C.所有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D.麦克斯韦首先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第Ⅱ卷二、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已知一广播电台某台的接受频率为4×106Hz,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求:(1)该电磁波的波长为多少;(2)若接受者离发射台的距离为3 000 km,电磁波从发射到接受所经历的时间.17.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仪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每次发射时间约为10-6s,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如图乙所示,根据两个波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汽车距雷达的距离,请根据给出的t1、t、t2、c求出汽车车速的表达式.18.在波长分别为290 m、397 m、566 m的无线电波同时传向收音机的接收天线,当把收音机的调谐电路的频率调到756 kHz时,(1)哪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2)如果想接收到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该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进一些,还是旋出一些?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分)19.如图中A为某火箭发射场,B为山区,C为城市.发射场正在进行某型号火箭的发射实验.为了转播火箭发射的实况,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与电视信号.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550 m,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 0.566 m.为了不让山区挡住信号的传播,使城市居民能收听和收看火箭发射的实况,必须通过建在山顶上的转发站来转发________(填“无线电广播信号”或“电视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_.20.如图所示为振荡电路在某时刻的电容器的带电情况和电感线圈中磁感线方向情况,由图可知电容器在________电,电感线圈中的电流在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振荡电流的周期为π×10-4s,电容为C=250 μF,则自感系数L=________ H.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电磁波在空间的存在,不会因手机信号屏蔽器而消失,故A错.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错.由题意知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由低端频率向高端频率扫描,干扰由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使手机不能正常工作,故C错,D正确.2.【答案】C【解析】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λ,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由于红光波长大于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故B错误;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故C 正确;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3.【答案】B【解析】开关S闭合时,由于线圈电阻为零,线圈中有自左向右的电流通过,但线圈两端电压为零,与线圈并联的电容器极板上不带电,本题LC回路的初始条件是线圈中电流最大,磁场能最大,电场能为零.断开开关S时,线圈中产生与电流方向相同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减小,使线圈中电流继续自左向右流动,从而给电容器充电,B板带正电,A板带负电,电荷量逐渐增加,经电荷量达最大,这时LC回路中电流为零,从~时间内,电容器放电,A板上负电荷逐渐减少到零.此后在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作用下,电容器被反向充电,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并逐渐增多,增至最多后,又再次放电,所以A极板上电荷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B所示.4.【答案】C【解析】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T=2π;则第一次放电完毕的时间,即电容器两极电压从最大值降到零的最短时间为:T==,故C正确,A、B、D错误.5.【答案】D【解析】题目已经说明磁通量增加,故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U=nS解得:B′=+B故选D.6.【答案】C【解析】电磁波按照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伦琴射线)、γ射线;故无线电波、红外线、γ射线、紫外线中波长最短的是γ射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故选C.7.【答案】B【解析】在真空中任意电磁波的速度均相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大小为3×108m/s,和电磁波的频率大小、波长长短、周期长短无关,故A、C错误,B正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说明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故D错误.8.【答案】D【解析】电磁波不需要通过介质,而机械波都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它们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都不变,故A错误;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而接收时,则需要解调,故B错误;雷达发射的是直线性能好、反射性能强的微波,故C错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电磁波是横波,故D正确.9.【答案】B【解析】根据c=λf得f===Hz=6×106Hz.所以无线电波的频率为6×106Hz,故B正确,A、C、D错误.10.【答案】C【解析】γ射线的频率比X射线高,A错误,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B错误,C正确,电磁波都具有能量,D错误.11.【答案】A【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由c=λf知: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A 正确,B、C、D错误.12.【答案】A【解析】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最大时,电场能最大,磁场能为零,是电场能开始向磁场能转化的时刻,也是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完毕的时刻,故选A.13.【答案】A【解析】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的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红外线报警装置是感应红外线去转换成电学量,从而引起报警.而遥控器调换电视机的频道的过程,也发出红外线.故A正确;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实际是将声波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故B不正确;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是将压力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故C不正确;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是将温度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故D不正确.14.【答案】A【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A正确;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故B错误;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光可以在真空中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D错误.15.【答案】C【解析】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横波,A错误;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调制,将声音和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这个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叫做解调,B错误;所有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C正确;麦克斯韦首先提出了电磁波理论,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错误.16.【答案】(1)75 m(2)0.01 s【解析】(1)根据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可得:λ==m=75 m.(2)根据t=,代入数据,则有:t=s=0.01 s.17.【答案】v=【解析】第1次测量时汽车距雷达距离s1=,第二次测量时汽车距雷达距离s2=,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则汽车车速v===.这里有一个微小误差,即t不是两个位置的时间差,准确值应为t-+,但和相差很小,对v计算结果的影响可略去不计.18.【答案】(1)波长为397 m的无线电波(2)旋出一些【解析】(1)根据公式f=得f1==Hz≈1 034 kHz,f2==Hz≈756 kHz,f3==Hz≈530 kHz.所以波长为397 m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2)要接收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增大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因此,应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一些,通过减小电容达到增大调谐电路固有频率的目的.19.【答案】电视信号电视信号波长较短,很难发生衍射现象【解析】从题中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电磁波长为550 m,根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该电磁波很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绕过山坡而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因而不需要转发装置.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0.566 m,其波长很短,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几乎沿直线传播,能传播到山顶却不能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要想使信号传到C区,必须通过建在山顶的转发站来转发.20.【答案】充减小10-5【解析】根据题图中的磁感线方向,用安培定则可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由下往上,故正在对电容器充电,磁场能正在转化为电场能,电流正在减小,又由T=2π可得L=,所以L=10-5H。
高中物理 选修3-4 第13章 光 单元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3
第13章光单元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3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点光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夜间我们看到的恒星都可以看作点光源B.发光的萤火虫一定能看作点光源C.发光的白炽灯泡一定不能看作点光源D.通常我们用日光灯做光学实验时,是把它看作点光源的解析本题考查点光源模型.点光源像质点一样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是把光源看作一个能发光的点.恒星离我们很远,可以看作点光源;萤火虫虽然小,但研究它自身大小范围内的光学问题时,不能看作点光源;研究的光学问题离灯泡很远时,可以把它看作点光源,但研究的光学问题离灯泡很近时,不能把灯泡看作点光源;通常我们用日光灯做光学实验时,是把它看作线光源的.故A正确.答案A2.关于光线的概念,下列正确的理解是()A.光线是从光源直接发出的,是客观存在的B.光线的作用类似于电场线,但前者是具体的,后者是抽象的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束传播方向的有向直线D.光束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人为画上的解析本题考查对光线的理解.人们为了形象地研究电场,引入了电场线,但电场中并不真实存在“电场线”.同理,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引入的物理模型,光在传播中并不存在“线”.光束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用光线表示光束时,光线的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故正确选项为C、D.答案CD3.在我国古代学者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如下记载:“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意思是说,若鹞鹰在空中飞翔,它的影子随鹞鹰而移动;如鹞鹰和影子中间被窗户孔隙所约束,影子与鹞鹰做相反方向移动,鹞鹰向东则影子向西移,鹞鹰向西则影子向东移.这里描述的是光的()A.直线传播现象B.折射现象C.干涉现象D.衍射现象解析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及形成的现象.前段鹞鹰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后段所说的“影子”实际是鹞鹰经小孔所成的像,即小孔成像,这也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正确.答案A4.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在人们观察到日落的时刻(太阳刚落在地平线上),太阳的实际位置()A.完全在地平线下方B.完全在地平线上方C.恰好落在地平线上D.部分在地平线上方,部分在地平线下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折射.由于太阳光从真空进入地球大气层时要发生折射,使我们看到的太阳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因此当人们观察到太阳还在地平线上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已在地平线以下.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A5.光纤通信的优点是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部使用光纤通信,为各项比赛提供清晰可靠的服务.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包层两层介质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依据的原理是光的全反射B.内芯和包层的折射率相同C.内芯比包层的折射率大D.包层比内芯的折射率大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全反射的应用.光纤通信依据的原理是光的全反射.A 对.为了使光在光纤内以全反射的方式传播,内芯的折射率应该比包层大,C 对.答案AC6.在水中同一深度并排放着红、蓝、紫三种颜色的球,若在水面正上方俯视这三个球,感觉最浅的是 ( )A.紫色球B.蓝色球C.红色球D.三个球同样深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的一个推论,即视深公式.在视深公式h ′=hn 中,h ′为看到的深度,h 为实际深度,n 为折射率,因为水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看到最浅的是紫色球,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A7.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尾灯的构造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B.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C.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D.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解析本题考查全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光线应该从右边入射,在左边两个直角边上连续发生两次全反射,利用全反射棱镜的原理使入射光线偏折180°.所以正确选项为C.答案C8.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了全反射,临界角分别为1θ、2θ,且1θ>2θ.1n 、2n 分别表示玻璃对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1v 、2v 分别表示这两种单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则( )A. 1n <2n ,1v <2vB. 1n <2n ,1v >2vC. 1n >2n ,1v <2vD. 1n >2n ,1v >2v解析本题考查折射率与临界角、折射率与传播速度的关系.根据:sin θ=n 1,n =θsin 1.因1θ>2θ,故1n <2n ;又v =nc ,1n <2n ,所以1v >2v .只有B 正确. 答案B9.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红光的偏折角最小B.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偏折角最小C.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大D.屏幕上各色光在光谱上由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解析本题考查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及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实验表明,A 、D 正确,B 错.根据v =nc 知,C 正确. 答案ACD10.如左下图所示,AB 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左侧的端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右下图,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 轴正方向均匀减小.现有一束单色光a 从原点O 以某一入射角θ由空气射入该材料内部,则该光线在该材料内部可能的光路是右下图中的 ( )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及全反射和微元思想.如图所示,由于该材料折射率由下向上均匀减小,可以设想将它分割成折射率不同的薄层.光线射到相邻两层的界面时,射入上一层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偏离法线.到达更上层的界面时,入射角更大,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光线开始向下射去,直到从该材料中射出.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的图线如图所示.当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砖时,则1θ和2θ中为入射角的是 ;当光线由玻璃砖射入空气时,临界角的正弦值是 ;从图线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 .解析本题考查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数据的处理及临界角的概念.1θ比2θ的正弦值大,所以1θ为入射角.由图线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 =21sin sin θθ=1.50 则临界角的正弦值为sin C =5.111=n =0.67. 答案1θ 0.67 1.5012.如图所示,a 、b 两束平行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由光路图可以看出,a 光的折射率比b 光 ,a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 光 .若两平行光束由水射向空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 光先发生全反射.解析本题考查折射率、临界角及折射率与速度的关系.由图可知,a 光的折射角大,a 光的折射率比b 光小,故a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 光大;由sin C =n 1知,b 光的折射率大,临界角小,故随着入射角的增大,b 光先发生全反射.答案小 大 b13 .1027 m 这个距离通常称为 ,它是人类所能观察到的宇宙的最大半径.若一光线刚进入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视野,则它传播到太空望远镜处约用 年.解析本题考查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作用和光的传播速度.答案哈勃半径1×111014.一束光从某介质射向真空,当入射角为θ时,折射光恰好消失.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则此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解析本题考查临界角及折射率.由临界角的概念,知sin θ=n 1 又n =vc 由以上两式解得,此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 =c sin θ.答案c sin θ15.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 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7.5°角下射,而在A 城正南方,与A 城地面距离为L 的B 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据此他估算出了地球的半径.试写出估算地球半径的表达式R = .解析本题设计新颖,灵活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关键是作出示意图,示意图如图所示.由题意得L =2πR ×3607.5 可得R =π24L . 答案π24L 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8分)在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轻木塞中心插一大头针,然后把它倒放在液体中,调节大头针插入的深度,当针头在水面下深度为d 时,观察者不论在液面上方何处,都刚好看不到液体下方的大头针.求液体的折射率.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全反射.观察者在水面上任何位置都刚好看不到水下的大头针,说明由针头射出的光线,恰好在水面与木塞的边缘处发生全反射.由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这时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由几何关系可得sin C =22d r r+又sin C =n1 由以上两式解得液体的折射率为n =rr 22d +. 答案rr 22d + 17.(10分)如图所示,一等腰直角三棱镜放在真空中,斜边BC =d ,一束单色光以60°的入射角从AB 侧面的中点入射,折射后从侧面AC 折射出.已知三棱镜的折射率n =26,单色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 ,求此单色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1)单色光在AB 面上发生折射,光路如图.根据折射定律:n =αsin 60sin ︒,n=26 由以上两式得:α=45°.(2)因α=45°,故光在棱镜内传播的路径DE 与BC 平行,且DE =21BC =21d . (3)光在棱镜中的速度:v =n c =62c 所以,t =vDE =c d 46. 答案cd 46 18.(10分)(激光液面控制仪)如图所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 以入射角i 照射液面,反射光OB 射到水平光屏上,屏上用光电管将光讯号变成电讯号,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发现光点在屏上向右移动了s 的距离射到B '点,则液面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变化了多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反射的光点B 右移到B ',所以液面降低.但因入射的激光束方向不变,所以液面降低后的入射角不变,光路图如图.由几何关系知,四边形OM B 'B 是平行四边形,OM =B 'B =s ,三角形NO O '是直角三角形.设液面降低的高度是h ,则h =NO ·cot i =2s ·cot i =2cot i s 即液面降低的高度是s cot i /2.答案降低s cot i /219.(12分)为从军事工事内部观察外面的目标,在工事壁上开一长方形孔,如图所示.设工事壁厚d =34.64 cm ,孔的宽度L =20 cm ,孔内嵌入折射率n =3的玻璃砖.(1)嵌入玻璃砖后,工事内部人员观察到外界的视野的最大张角为多少?(2)要想使外界180°范围内的景物全被观察到,应嵌入多大折射率的玻璃砖?解析本题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在军事上的应用,应作出光路图,利用光学规律和几何关系解答.(1)光路图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得n =21sin sin θθ 由几何关系得sin 2θ=22d L L+由以上两式解得1θ=60°2θ=30°则视野的最大张角为θ=21θ=120°.(2)为使外界180°范围内的景物全被观察到,则当1θ=90°时, 2θ=30°应是光线在该玻璃砖中的临界角,即sin30°=n '1 解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应为n '=2.答案(1)120° (2)2。
(完整版)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光学单元测试题
Su 开,眼痛犹如许多沙粒进入眼睛一样,视物很模糊。有人想利用薄膜干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d 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
号
ing a 膜材料的折射率为 n=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 8.1×1014Hz,那 eth 么它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
word 资料可编辑
以看到干涉条纹,那么关于两束干涉光及干涉条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nd C.干涉图样太小看不清楚
)
ing a D.两个光源并不是相干光源
A.两束干涉光是 a,b 面反射形成的;
meth 7.在学习光的色散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某特制 so 的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玻璃较厚),经折射分 for 成两束单色光 a、b,已知 a 光是红光,而 b 光是蓝光,你认为图 3 中哪 d 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B )
只有几十米,天空变黄发暗。这是由于发生沙尘暴时
om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 ( )
for s 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
A.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d 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B.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All B.干涉条纹中的暗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
C.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
and C.干涉条纹是平行等间距的平行线时,说明膜的厚度处处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e D.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同一侧
6.某同学在学习了光的干涉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学校实验室借了两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的周期是4 s,某时刻该振子的速度为v,要使该振子的速度变为-v,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 )A. 1 s B. 2 s C. 4 s D.无法确定2.小球做简谐运动,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同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C.小球的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D.小球速度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3.弹簧振子沿直线作简谐运动,当振子连续两次经过相同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回复力相同 B.加速度相同 C.速度相同 D.机械能相同4.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研究表明,如果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水平方向上振动时的固有频率约为5 Hz.当工人操作风镐、风铲、铆钉机等振动机械时,操作者在水平方向将做受迫振动.在这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者的实际振动频率等于他自身的固有频率B.操作者的实际振动频率等于机械的振动频率C.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振动机械的频率应尽量接近人的固有频率D.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应尽量提高操作者的固有频率5.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先后以振幅A和2A振动,振子从左边最大位移处运动到右边最大位移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A.v1=2v2 B. 2v1=v2 C.v1=v2 D.v1=v26.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在0~4 s内的振动图象,则( )A.质点在3 s末的位移为2 m B.质点在4 s末的位移为8 mC.质点在4 s内的路程为8 m D.质点在4 s内的路程为零7.如图所示是单摆做阻尼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在P与N时刻的势能相等 B.摆球在P与N时刻的动能相等C.摆球在P与N时刻的机械能相等 D.摆球在P时刻的机械能小于N时刻的机械能8.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的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他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1,测得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为L2,测得周期为T2,根据上述数据,重力加速度g的值为( )A. B. C. 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为演示简谐振动的沙摆,已知摆长为l,沙筒的质量为m,沙子的质量为M,沙子逐渐下漏的过程中,摆的周期( )A.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逐渐变大10.关于简谐运动周期、频率、振幅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是矢量,方向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最大位移处B.周期和频率的乘积不一定等于1C.振幅增加,周期必然增加,而频率减小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频率固定,与振幅无关11.将一个电动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单摆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图线提供的信息做出了下列判断①t=0.2 s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②t=1.1 s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③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④摆球摆动的周期是T=0.6 s.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2.如图为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B.t=0.1 s时,质点具有y轴正向最大加速度C.在0.2 s~0.3 s内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D.在0.5 s~0.6 s内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13.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最高点,D是圆环上与M靠得很近的一点(DM远小于).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d球从D点静止出发沿圆环运动到M点.则下列关于四个小球运动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tb>tc>ta>td B.td>tb>tc>ta C.tb>tc=ta>td D.td>tb=tc=ta14.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在甲物体上,甲、乙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杆连接,已知甲、乙两物体质量均为m,且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的振幅为A(A>).若在振动到达最高点时剪断轻杆,甲单独振动的振幅为A1,若在振动到达最低点时间剪断轻杆,甲单独振动的振幅为A2.则( )A.A2>A>A1 B.A1>A>A2 C.A>A2>A1 D.A2>A1>A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5.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从此图线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t2时刻绳子最长C.t3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D.t3与t4时刻小球速度大小相同16.物体做简谐运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位置就是回复力为零的位置B.处于平衡位置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到达平衡位置,合力一定为零D.物体到达平衡位置,回复力一定为零17.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摆长时,应用力拉紧摆线B.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18.(多选)如图所示为半径很大的光滑圆弧轨道上的一小段,小球B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O处,另有一小球A自圆弧轨道上C处由静止滚下,经t秒与B发生正碰.碰后两球分别在这段圆弧轨道上运动而未离开轨道,当两球第二次相碰时( )A.相间隔的时间为4t B.相间隔的时间为2tC.将仍在O处相碰 D.可能在O点以外的其他地方相碰19.如图所示,物体A与滑块B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A、B之间无相对滑动,已知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回复力是由滑块B对物体A的摩擦力提供B.滑块B的回复力是由弹簧的弹力提供C.物体A与滑块B(看成一个振子)的回复力大小跟位移大小之比为kD.物体A的回复力大小跟位移大小之比为k E.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则A、B间无相对滑动的最大振幅为三、实验题20.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Ⅰ.选取一个摆线长约1 m的单摆,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Ⅱ.用米尺量出悬线长度,精确到毫米,作为摆长.Ⅲ.放开小球让它来回摆动,用停表测出单摆做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摆动一次的时间.Ⅳ.变更摆长,重做几次实验,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出每次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并求出平均值.(1)上述实验步骤有两点错误,请一一列举: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将单摆全部浸入水中做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变______.已知测得的单摆周期为T,摆长为L,摆球质量为m,所受浮力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g =____________.21.在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T和摆长L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在细线的一端扎上一个匀质圆柱体制成一个单摆.(1)如图,该同学把单摆挂在力传感器的挂钩上,使小球偏离平衡位置一小段距离后释放,电脑中记录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读出N个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重物的周期为____________.(2)为测量摆长,该同学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85.72 cm,又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如图甲)与高度(如图乙),由此可知此次实验单摆的摆长为______cm.(3)该同学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完成操作后得到了下表中所列实验数据.请在坐标系中画出相应图线(4)根据所画的周期T与摆长L间的关系图线,你能得到关于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哪些信息.四、计算题22.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1)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2)写出此振动质点的运动表达式;(3)在0~0.6 s的时间内质点通过的路程;(4)在t=0.1 s、0.3 s、0.5 s、0.7 s时质点的振动方向;(5)振动质点在0.6 s~0.8 s这段时间内速度和加速度是怎样变化的?(6)振动质点在0.4 s~0.8 s这段时间内的动能变化是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要使该振子的速度变为-v,可能经过同一位置,也可能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另外一点;由于该点与平衡位置的间距未知,故无法判断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故选D.2.【答案】B【解析】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位移关系为:F=-kx,方向相反,A、C、D错;a=,所以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B正确.3.【答案】C【解析】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两次连续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加速度、回复力、动能、势能、速度的大小均是相同的.但速度的方向不同,故速度不同.故选C.4.【答案】B【解析】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可知操作者的实际频率等于机械的振动频率,故A错误,B正确;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产生共振现象,所以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振动机械的频率应尽量远离人的固有频率,故C错误;有关部门作出规定:拖拉机、风镐、风铲、铆钉机等各类振动机械的工作频率必须大于20 Hz,操作者的固有频率无法提高,故D错误.5.【答案】B【解析】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与振幅无关,设为T,则从左边最大位移处运动到右边最大位移处所用的时间为;第一次位移为2A,第二次位移为4A,即位移之比为1∶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平均速度之比为1∶2.6.【答案】C【解析】振动质点的位移指的是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因此3 s末的位移为-2 m,4 s末位移为零.路程是指质点运动的路径的长度,在4 s内应该是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置这段距离的4倍,即为8 m,C正确.7.【答案】A【解析】由于摆球的势能大小由其位移和摆球质量共同决定,P、N两时刻位移大小相同,关于平衡位置对称,所以势能相等,A正确;由于系统机械能在减少,P、N时刻势能相同,则P处动能大于N处动能,故B、C、D错.8.【答案】B【解析】设摆球的重心到线与球结点的距离为r,根据单摆周期的公式T=2π得T1=2π;T2=2π;联立解得g=,故选B.9.【答案】B【解析】在沙摆摆动、沙子逐渐下漏的过程中,沙摆的重心逐渐下降,即摆长逐渐变大,当沙子流到一定程度后,摆的重心又重新上移,即摆长变小,由周期公式可知,沙摆的周期先变大后变小,故选B.10.【答案】D【解析】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A错;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B错;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频率和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决定,C错误,D正确.11.【答案】A【解析】摆球经过最低点时,拉力最大,在0.2 s时,拉力最大,所以此时摆球经过最低点,故①正确;摆球经过最低点时,拉力最大,在1.1 s时,拉力最小,所以此时摆球不是经过最低点,是在最高点,故②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在最低点F-mg=m,则F=mg+m,在最低点的拉力逐渐减小,知是阻尼振动,机械能减小,故③正确;在一个周期内摆球两次经过最低点,根据图象知周期:T=2×(0.8 s-0.2 s)=1.2 s,故④错误.1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在t=0时,质点经过平衡位置,所以速度最大,故A错误;当t=0.1 s时,质点的位移为正向最大,速度为零,由加速度公式a=-y,知加速度负向最大.故B错误;在0.2 s时,质点经过平衡位置,0.3 s时质点的位移为负向最大,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C错误;在0.5 s时,质点的位移为正向最大,速度为零,0.6 s时,质点经过平衡位置,速度负向最大,可知在0.5 s~0.6 s内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D正确.13.【答案】C【解析】对于AM段,位移x1=R,加速度a1==g,根据x1=a1t得,t1=2.对于BM段,位移x2=2R,加速度a2=g sin 60°=g,根据x2=a2t得,t2=. 对于CM段,位移x3=2R,加速度a3=g,由x3=gt得,t3=2.对于D小球,做类单摆运动,t4==.故C正确.14.【答案】A【解析】未剪断轻杆时,甲、乙两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0=;当剪断轻杆时,甲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可知,平衡位置向上移动.则在振动到达最高点时剪断轻杆,A1<A;在振动到达最低点时间剪断轻杆,A2>A;所以有:A2>A>A1.15.【答案】BD【解析】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让小球自由下落,t1时刻绳子刚好绷紧,此时小球所受的重力大于绳子的拉力,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当绳子的拉力大于重力时,小球才开始做减速运动,所以t1时刻小球速度不是最大,故A错误;t2时刻绳子的拉力最大,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绳子也最长,故B正确;t3时刻与t1时刻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小球动能不是最小,应是t2时刻小球动能最小,故C错误;t3与t4时刻都与t1时刻小球速度大小相同,故D正确.16.【答案】AD【解析】平衡位置是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但物体所受合力不一定为零,A、D对.17.【答案】BCD【解析】测量摆长时,要让摆球自然下垂,不能用力拉紧摆线,否则使测量的摆长产生较大的误差,故A错误.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否则单摆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故B正确.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故C正确.由于摆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测量周期引起的误差最小,故D 正确.18.【答案】BC【解析】因为它是一个很大的光滑圆弧,可以当作一个单摆运动.所以AB球发生正碰后各自做单摆运动.T=2π,由题目可知A球下落的时间为t=T,由此可见周期与质量、速度等因素无关,所以碰后AB两球的周期相同,所以AB两球向上运动的时间和向下运动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所以要经过2t的时间,AB两球同时到达O处相碰.19.【答案】ACE【解析】A做简谐运动时的回复力是由滑块B对物体A的摩擦力提供,故A正确;物体B作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弹簧的弹力和A对B的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故B错误;物体A与滑块B(看成一个振子)的回复力大小满足F=-kx,则回复力大小跟位移大小之比为k,故C正确;设弹簧的形变量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整体的加速度为:a=,对A:F f=ma =,可见,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大小F f,即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之比为:,故D错误;据题知,物体间达到最大摩擦力时,其振幅最大,设为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kA=(M+m)a,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联立解得:A=,故E正确.20.【答案】(1)Ⅱ.测量摆球直径,摆长应为摆线长加摆球半径Ⅲ.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小于5°位置释放小球,经过最点时进行计时(2)小+【解析】(1)上述实验步骤有两点错误Ⅱ.测量摆球直径,摆长应为摆线长加摆球半径;Ⅲ.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小于5°位置释放小球,经过最点时进行计时.(2)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将单摆全部浸入水中做实验,等效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变小.已知测得的单摆周期为T,摆长为L,摆球质量为m,所受浮力为F,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得出T=2πg=+.21.【答案】(1)(2)88.10 (3)如图所示(4)摆长越长,周期越大,周期与摆长呈非线性关系【解析】(1)摆球做简谐运动,每次经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此时绳子拉力最大,则两次到达拉力最大的时间为半个周期,所以t=(N-1)T解得:T=(2)图乙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47 mm,游标读数为0.1×5 mm=0.5 mm,则最终读数为47.5 mm=4.75 cm.所以圆柱体的高度为h=4.75 cm,摆长是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则摆长l=85.72 cm+=88.10 cm(3)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4)由图象可知,摆长越长,周期越大,周期与摆长呈非线性关系.22.【答案】(1)5 cm (2)x=5sin(2.5πt) cm(3)15 cm (4)正方向负方向负方向正方向(5)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越来越小(6)零【解析】(1)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5 cm,此即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2)由图象可知A=5 cm,T=0.8 s,φ=0.所以x=A sin(ωt+φ)=A sin(t)=5sin(t) cm=5sin(2.5πt) cm.(3)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0.8 s,0.6 s=3×,振动质点是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的,故在0~0.6 s的时间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s=3×A=3×5 cm=15 cm.(4)在t=0.1 s时,振动质点处在位移为正值的某一位置上,但若从t=0.1 s起取一段极短的时间间隔Δt(Δt→0)的话,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振动质点的正方向的位移将会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判断得出质点在t=0.1 s时的振动方向是沿题中所设的正方向的.同理可以判断得出质点在t=0.3 s、0.5 s、0.7 s时的振动方向分别是沿题中所设的负方向、负方向和正方向.(5)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在0.6 s~0.8 s这段时间内,振动质点从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故其速度是越来越大的;而质点所受的回复力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并且逐渐减小的,故其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且越来越小.(6)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0.8 s这段时间内质点从平衡位置经过半个周期的运动又回到了平衡位置,尽管初、末两个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反,但大小是相等的,故这段时间内质点的动能变化为零.。
高中物理选修3-4各单元检测试题(完整版)附解答与解析
第一章·机械振动·单元检测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2012·青州一中检测)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2.如图是甲、乙两个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以向右的方向作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正方向,从t=0时刻起,当甲第一次到达右方最大位移处时,乙在平衡位置的()A.左方,向右运动B.左方,向左运动C.右方,向右运动D.右方,向左运动3.关于质点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一时刻,它的速度与回复力的方向相同,与位移的方向相反B.在某一时刻,它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的方向都相同C.在某一段时间内,它的回复力的大小增大,动能也增大D.在某一段时间内,它的势能减小,加速度的大小也减小4.下表记录了某受迫振动的振幅随驱动力频率变化的关系,若该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固,则()驱动力频率/Hz304050607080受迫振动的10.216.827.1228.116.58.3振幅/cmA.f固=60 Hz B.60 Hz<f固<70 HzC.50 Hz<f固<70 Hz D.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对5.有一弹簧振子,振幅为0.8cm,周期为0.5s,初始时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则它的振动方程是()A .x =8×10-3sin(4πt +π2)mB .x =8×10-3sin(4πt -π2)mC .x =8×10-1sin(πt +3π2)mD .x =8×10-1sin(π4t +π2)m6.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振动频率是4HzB .在10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C .第4s 末质点的速度是零D .在t =1s 和t =3s 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7.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A .频率、振幅都不变B .频率、振幅都改变C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8.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列车经过钢轨接缝处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第4章选择题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哪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A .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B .光的衍射和光的干涉C .泊松亮斑和光电效应D .以上三组现象都不行C解析:CA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光的干涉说明了光的波动性,不能说明粒子性,故A 错误;B .光的衍射、干涉现象只说明了光的波动性,不能说明粒子性,故B 错误; CD .泊松亮斑是由于光的衍射形成的,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2.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A 、K 为光电管的两个电极,电压表V 、电流计G 均为理想电表。
已知该光电管阴极K 的极限频率为ν0,元电荷电量为e ,普朗克常量为h ,开始时滑片P 、P '上下对齐。
现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阴极K (ν>ν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hν0B .若加在光电管两端的正向电压为U ,则到达阳极A 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hv-hv 0+eUC .若将滑片P 向右滑动,则电流计G 的示数一定会不断增大D .若将滑片P '向右滑动,则当滑片P 、P '间的电压为0hv hv e-时,电流计G 的示数恰好为0C解析:CA .由极限频率为ν0,故金属的逸出功为W 0= hν0,A 正确;B .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电子飞出时的最大动能为0k E hv W =- 由于加的正向电压,由动能定理kk eU E E '=- 解得0kE hv hv eU '=-+ 故B 正确;C .若将滑片P 向右滑动时,若电流达到饱和电流,则电流不在发生变化,故C 错误;D .P '向右滑动时,所加电压为反向电压,由k eU E =可得 0hv hv U e -= 则反向电压达到遏止电压后,动能最大的光电子刚好不能参与导电,则光电流为零,故D 正确;故选C 。
3.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A 极板材料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波长为0λ,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如图所示。
广州市第六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第4章填空题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C 减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解析】 解析:C 减小 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解析】(1)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根据 12mv m 2=eU c ,知遏止电压相等,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故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 (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由于要克服金属束缚做功,速度减小,则动量减小.【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电效应方程,知道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以及知道光强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光电管对光电效应现象进行研究,得到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由此可计算出普朗克常量h 。
电子电量用e 表示,由图象中的数据可知,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为____,计算出普朗克常量表达式为h =______。
解析:1ν 131U e νν-[1][2]根据E km =hv -W 0=eU c解得 0C hv hv U e e=- 可知,当U c =0时,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所以截止频率为1v ,图线的斜率h k e=,可得 131U e h v v =- 3.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粒子流,这些粒子是_____.若加在阴极射线管内两个电极的电压为U,电子离开阴极表面时的速度为零,则电子到达阳极时的速度v=_____.电子解析:电子 2eU m由阴极射线管射出的为高速电子流;电子在阳极的作用下高速向阳极运动. 由动能定理2102qU m =-v 解得:2qU v m=【点睛】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问题,电场中加速根据动能定理求解获得的速度. 4.一个电子绕氦核运动形成类氢氦离子,其能级图如图所示。
2020届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模块综合检测:含答案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1.(15分)(全国甲卷)(1)(5分)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题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B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C .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D .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E .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2)(10分)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 cm 。
O 和A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0和x =5 cm 处的两个质点。
t =0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 的位移为y =4 cm ,质点A 处于波峰位置;t =13 s 时,质点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 =1 s 时,质点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
求(ⅰ)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 (ⅱ)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解析:(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选项A 正确;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选项B 正确;电磁波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选项C 正确;电磁波可以通过光缆传输,选项D 错误;电磁波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波源不再产生新的电磁波,但空间中已产生的电磁波仍可继续传播,选项E 错误。
(2)(ⅰ)设振动周期为T 。
由于质点A 在0到1 s 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是14个周期,由此可知T =4 s ①由于质点O 与A 的距离5 cm 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x 轴正向传播,O 在t =13 s 时回到平衡位置,而A 在t =1 s 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23 s 。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除以传播时间,可得波的速度v =7.5 cm/s ②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得,简谐波的波长 λ=30 cm 。
高中物理选修3-4全册综合测试(全册)
选修3-4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共56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简谐运动中回复力总指向平衡位置;B.太阳光是偏振光;C.电磁波是横波,它的传播不须要介质;D.家电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的遥感。
2、依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的电场肯定产生改变的磁场B.匀称改变的电场肯定产生匀称改变的磁场C.稳定的电场肯定产生稳定的磁场D.周期性改变的电场肯定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改变的磁场3、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声速较大,则( )A.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B.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C.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D.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4、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有 a、b、c、d、e五个单摆,让a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振动;接着其余各摆也起先振动。
下列关于其余各摆说法中正确的有()A.各摆均做自由振动B. c摆的振幅最大C.摆长与a相差越大的,振幅越小D.各摆的振动周期与a摆相同5、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肯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侧是红色光,b侧是紫色光B.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C .三棱镜对a 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 侧光的折射率D .在三棱镜中a 侧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 侧光的传播速率6、如图所示,表示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其波速是8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波的周期为0.5s B .该波的振幅是5mC .从这一时刻起先经过1.75s ,质点a 经过的路程是70cmD . 从这一刻起先经过1.75s ,质点a 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4m 7、一束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上,穿过玻璃砖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 、b 两束平行单色光,如图所示。
教科版 高中物理 选修3-4 第四章 光的折射 寒假复习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 第四章光的折射寒假复习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己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此玻璃的折射率为()A.B. 1.5C.D. 2【答案】C【解析】作出光线在玻璃球体内光路图,A、C是折射点,B反射点,OD平行于入射光线,由几何知识得,∠AOD=∠COD=60°,则∠OAB=30°即折射角r=30°,入射角i=60°所以折射率为n=sinisinr=2.光线以某一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的玻璃中,已知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 A. 30°B. 45°C. 60°D. 75°【答案】C【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得,n=,解得入射角为60°.故C正确,A、B、D错误.3.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如图甲所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B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和折射角r,做出sin i-sin r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光由A经O到B,n=1.5B.光由B经O到A,n=1.5C.光由A经O到B,n=0.67D.光由B经O到A,n=0.67【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得:sin i<sin r,则i<r,所以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即光由B经O到A.根据折射定律得=由图象得:==所以可得,n=1.5,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B.折射定律是托勒密发现的C.人观察盛水容器的底部,发现水变浅了D.若光从真空射入液体中,它的传播速度一定增大【答案】C【解析】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也发生改变,故A错;折射定律是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总结得出的,故B错;由于折射现象,人观察盛水容器的底部,发现水变浅了,C正确;若光从真空射入液体中,它的传播速度一定减小,故D错误.答案为C.5.光导纤维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与科技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有机玻璃圆柱的横截面,B,C为圆上两点,一束单色光沿AB方向射入,然后从C点射出.已知∠ABO=127°,∠BOC=120°,真空中光速c=3.0×108m/s,sin 53°=0.8,cos 53°=0.6.则()A.光在该有机玻璃中传播速度为1.875×108m/sB.光在该有机玻璃中的折射率为1.8C.光在该有机玻璃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37°D.若将该材料做成长300 km的光导纤维,此单色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最短时间为1×10-3s 【答案】A【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得:n===1.6,则光在有机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v===1.875×108m/s,故A正确,B错误.根据sin C=得,sin C==0.625,故C错误.当光线与光导纤维平行时,传播的时间最短,则传播的时间t===s=1.6×10-3s,故D错误.故选A.6.一束单色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其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0.5倍,则()A.该介质对于这束单色光的折射率为0.5B.这束单色光由该介质射向真空时的临界角为60°C.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为其在真空中频率的0.5倍D.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其在真空中波长的0.5倍【答案】D【解析】介质对于这束中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2,故A错误.由临界角公式sin C=得:临界角C=30°,故B错误.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则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与其在真空中频率相等,故C错误.由v=λf得:f不变,则波长与波速成正比,所以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其在真空中波长的0.5倍,故D正确.故选:D7.“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在该届世博会上,光纤通信网覆盖所有场馆,为各项活动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光纤通信利用光的全反射将大量信息高速传输.如图所示,一条圆柱形的光导纤维,长为L,它的玻璃芯的折射率为n1,外层材料的折射率为n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若光从它的一端射入经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所需的最长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所示的φ为全反射的临界角,其中sinφ=)()A.n1>n2,t=B.n1>n2,t=C.n1<n2,t=D.n1<n2,t=【答案】B【解析】刚好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光是在玻璃芯中传播的,而不是在空气中传播的.传播距离为x==,传播速度为v=,故传播时间为t==8.“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讽刺没有见识的人,现有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处),两井底都各有一只青蛙,则()A.枯井中青蛙觉得天比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B.枯井中青蛙觉得天比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小C.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D.枯井中青蛙觉得天比较小,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答案】C【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出青蛙在枯井中的视野范围,如图(a).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井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变化的大致范围如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阴影区域所示,如图(b).所以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对“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几个同学发生了争论,他们的意见如下,其中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B.为了提高测理的精确度,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C.P1、P2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及入射角的大小跟测量的精确度无关D.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过弱,不易观察【答案】C【解析】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故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故A正确,C错误.入射角θ1尽量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故B正确.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过弱,不易观察,D正确.10.光线由空气射向某介质,当入射角为i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正好垂直,那么这种介质的折射率和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分别为()A.n=sin i,v=c·sin iB.n=tan i,v=c·tan iC.n=tan i,v=D.n=cos i,v=【答案】C【解析】依题意知光在玻璃的折射角ir=180°-90°-i=90°-i所以,玻璃的折射率为:n=sinisinγ=sinisin(90°?i)=tani光在该媒质中的速度:v=cn=ctani故选:C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11.(多选)一束白光从水中射入真空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若保持入射点O不变而逐渐增大入射角,则关于红光和紫光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红光射到P点,则紫光在P点上方B.若红光射到P点,则紫光在P点下方C.紫光先发生全反射,而红光后发生全反射D.当红光和紫光都发生全反射时,它们的反射光线射到水底时是在同一点【答案】BCD【解析】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小,则当它们从水中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空中时,由n=知,红光的折射角小.12.(多选)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B.根据=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C.根据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D.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答案】CD【解析】介质的折射率是一个表明介质的光学特性的物理量,由介质本身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由于真空中光速是个定值,故n与v成反比正确,这也说明折射率与光在该介质中的光速是有联系的,由v=λf,当f一定时,v正比于λ.n与v成反比,故折射率与波长λ也成反比.13.(多选)把长方体玻璃砖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从正上方观察报纸上红色和绿色的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红色和绿色的字一样高B.看到绿色的比红色的字高C.看到红色的比绿色的字高D.看到红色和绿色的字都比报纸高【答案】BD【解析】因为n红<n绿,由视深公式h=知看到的绿色的字比红色的字高,而且都高于报纸,故B、D正确.14.(多选)如图,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入射角为45°(相应的折射角为24°).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垂直于图面轴线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光束1转过15°B.光束1转过30°C.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D.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答案】BC【解析】玻璃体转过15°时,法线转过15°,则入射角变为60°,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竖直线成75°,故反射光线偏转了30°;故A错误,B正确;由题意知n≈1.74;偏转后,入射角为60°,故由几何关系可知,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故C正确,D错误.分卷II三、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15.如图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xO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 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出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另画一条更靠近y轴正方向的直线OA,把大头针P1、P2竖直地插在所画的直线上,直到在y<0区域透过玻璃砖能看到P1、P2的像竖直插上大头针P3,使P3刚好能挡住P1、P2的像【解析】无法看到P1、P2的像是因为OA光线的入射角过大,发生全反射的缘故.P3能挡住P1、P2的像说明OP3是OA的折射光线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16.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1)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2)一细束光线在O点左侧与O相距R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答案】(1)R(2)见解析【解析】(1)在O点左侧,设从E点射入的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θ,则OE区域的入射光线经上表面折射后都能从玻璃砖射出,如图.由全反射条件有sinθ=①由几何关系有OE=R sinθ②由对称性可知,若光线都能从上表面射出,光束的宽度最大为l=2OE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得l=R④(2)设光线在距O点R的C点射入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及①式和已知条件得α=60°>θ⑤光线在玻璃砖内会发生三次全反射,最后由G点射出,如图,由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OG=OC=R⑥射到G点的光有一部分被反射,沿原路返回到达C点射出.17.如图所示,△ABC为直角三角形三棱镜的横截面,∠ABC=30°.有一细光束MN射到AC面上,且MN与AC的夹角也为30°,该光束从N点进入棱镜后再经BC面反射,最终从AB面上的O点射出,其出射光线OP与BC面平行.(1)作出棱镜内部的光路图(不必写出作图过程);(2)求出此棱镜的折射率.【答案】(1)见解析图 (2)【解析】(1)光路图如图所示:(2)根据折射定律n=,n=.因为θ1=θ4=60°,所以θ3=θ2.又由几何关系知2θ3=60°,所以θ3=30°.n===.18.半球面形的碗中盛满水,碗底中央放置一枚硬币A.一位观察者的眼睛高出碗口B的竖直距离为h.当观察者向后缓缓退步的过程中,他离碗口B的水平距离x超过何值时,就不能再看到碗底的硬币.已知水的折射率为n=.【答案】2h【解析】作出光路图如图.由n=,得 sinθ=n sin 45°=×=由数学知识知x=h tanθ=2h。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第十四章《电磁波》测试题(解析版)
第十四章《电磁波》测试题(解析版)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彩色超声波检测仪,简称彩超,工作时向人体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当超声波遇到靠近或远离探头的血流时探头接收的回波信号频率会升高或降低.利用计算机技术给这些信号加上色彩,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帮助医生判定血流的状态.而用X射线对人体的摄影,简称CT.工作时X射线对人体进行扫描,由于人体各种组织的疏密程度不同,部分射线穿透人体而部分被遮挡,检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就有了差异,从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变.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彩超工作时利用了多普勒效应B. CT工作时利用了波的衍射现象C.彩超和CT工作时向人体发射的都是纵波D.彩超和CT工作时向人体发射的都是电磁波2.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波是()A. X光B.可见光C.红外线D.γ射线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在空间产生电磁波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4.设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T,玉兔号月球车所拍摄的月面照片从月球以电磁波形式发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所用时间约为(真空中的光速为c,月地距离远大于地球半径)()A.B.C.D.5.自从1862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利用电磁波的技术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无线电报、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导航、无线电话、电视、雷达,以及遥控、遥感、卫星通讯、射电天文学…,它们使整个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线电波波速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越容易沿直线传播C.手机所用的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比无线电广播所用的中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D.在无线电通讯中,声音信号通常要通过调谐“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后,才向外发射6.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B.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线圈中电流正在增大D.若电容器正在充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7.某收音机的调谐范围是从f1=550 kHz至f2=1 650 kHz,在它的调谐电路里,若自感系数不变,则可变电容器的对应电容之比C1∶C2是()A. 9B.C. 3D.8.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红外线也是电磁波D.超声波是电磁波9.电磁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也有不同的应用.下列器件与其所应用的电磁波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雷达——无线电波B.紫外消毒柜——紫外线C.手机——X射线D.遥控器——红外线10.一台简单收音机的收音过程至少要经过那两个过程()A.调幅和检波B.调谐和解调C.调制和检波D.调谐和调幅11.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是3.0×108m/s.已知某电磁波的频率是3.0×1010Hz,那么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A. 1.0×102mB. 9.0×1018mC. 1.0×10-2mD. 10 m1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C.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13.若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频率增大,则该电磁波传播的()A.速度不变,波长减小B.速度不变,波长增大C.速度减小,波长增大D.速度增大,波长不变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的热效应好B.天空是亮的原因是大气对阳光的色散C.天空呈蓝色的原因是大气对波长短的光更容易散射D.晚霞呈红色的原因是蓝光和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15.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周围一定存在磁场B.电流周围一定存在磁场C.电荷在磁场中一定要受到磁场力D.电流在磁场中一定要受到磁场力二、计算题(共3小题)16.一个雷达向远处发射无线电波,每次发射的时间为1 μs,两次发射的时间间隔为100 μs,在指示器的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图中刻度ab=bc,则障碍物与雷达之间的距离是多大?17.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仪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每次发射时间约为10-6s,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如图乙所示,根据两个波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汽车距雷达的距离,请根据给出的t1、t、t2、c求出汽车车速的表达式.18.在LC振荡电路中,如果C=100 pF,要发出波长为30 m的无线电波,应用多大电感的电感线圈?三、填空题(共3小题)19.我们在选择收音机的电台时,常要旋动收音机上的某个旋钮,这实际上是调节________.20.如图中A为某火箭发射场,B为山区,C为城市.发射场正在进行某型号火箭的发射实验.为了转播火箭发射的实况,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与电视信号.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550 m,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 0.566 m.为了不让山区挡住信号的传播,使城市居民能收听和收看火箭发射的实况,必须通过建在山顶上的转发站来转发________(填“无线电广播信号”或“电视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_.21.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法国物理学家________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英国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完善了电磁场理论.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的描述当超声波遇到靠近或远离探头的血流时探头接收的回波信号频率会升高或降低.可知,彩超工作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故A正确;CT工作利用的是X射线穿透不同组织后的强度不同,与衍射无关,故B错误;彩超发射的是超声波,超声波是机械波;CT发射的是X射线,X射线是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故C、D错误.2.【答案】C【解析】根据电磁波谱排列顺序: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伦琴射线)、γ射线.可见,题中红外线的波长最长.3.【答案】C【解析】电磁波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着直线传播,故A错误;电场随时间均匀变化时,产生恒定的磁场,则不会产生电磁波,故B错误;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变化的电磁场,形成电磁波,故C正确;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但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错误.4.【答案】B【解析】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①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时,由重力等于地球的万有引力得:mg=②由①②解得:r=再由t=,则有:从月球以电磁波形式发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所用时间约:t=.5.【答案】B【解析】电磁波只有在真空中速度才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小于真空中光速.故A错误.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则越不容易发生衍射,则更容易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波长越长,越容易产生衍射现象,微波的波长比中波短,在传播过程中中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故C错误.声音信号通常要通过调制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后,才向外发射,不是通过调谐.故D错误.6.【答案】B【解析】由楞次定律可得电流顺时针流动,若磁场正在减弱,电容器就处于充电状态,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故A错误;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可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故B正确;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说明电容器在充电,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则线圈中电流应该减小,故C错误;若电容器正在充电,则线圈自感作用正在阻碍电流减小,故D错误.7.【答案】A【解析】根据LC回路的固有频率公式:f=,得:C=,所以可变电容器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9.8.【答案】C【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A是错误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约等于3×108m/s,所以B是错误的;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C是正确的;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不是电磁波,所以D是错误的.9.【答案】C【解析】10.【答案】B【解析】11.【答案】C【解析】由波速公式c=λf,得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λ===0.01 m=1.0×10-2m.12.【答案】C【解析】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λ,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由于红光波长大于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故B错误;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故C 正确;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13.【答案】A【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由c=λf知: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A 正确,B、C、D错误.14.【答案】D【解析】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的热效应好,而紫外线的显著作用是消毒与荧光作用,故A正确;天空是亮的原因是大气对阳光的色散,故B正确;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得较多.故C正确;晚霞呈红色是因为红光波长最长,衍射性最好,故D不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15.【答案】B【解析】运动的电荷周围一定存在磁场,静止的电荷周围不会产生磁场,故A错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则电流周围一定存在磁场;故B正确;若是静止电荷在磁场中或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平行,不受到磁场力,故C错误;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磁场力,故D错误.16.【答案】7.5×103m【解析】图中a和c处的尖形波是雷达向目标发射无线电波时出现的,b处的尖形波是雷达接收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出现的,由ab=bc,可知无线电波由发射到返回所用时间为50 μs.设雷达离障碍物的距离为s,无线电波来回时间为t,波速为c,由2s=ct得s==m=7.5×103m17.【答案】v=【解析】第1次测量时汽车距雷达距离s1=,第二次测量时汽车距雷达距离s2=,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则汽车车速v===.这里有一个微小误差,即t不是两个位置的时间差,准确值应为t-+,但和相差很小,对v计算结果的影响可略去不计.18.【答案】2.5 μH【解析】由公式T=2π和v=,得L=式中v=3.0×108m/s,C=100×10-12F,L=H=2.5 μH19.【答案】频率【解析】我们调节的实际上是调谐器的一个旋钮,通过调节它可以改变收音机的接收频率,使收音机的频率与所选台的频率相同或相近从而使接收的电信号最强,则可收到想要找的台.20.【答案】电视信号电视信号波长较短,很难发生衍射现象【解析】从题中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电磁波长为550 m,根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该电磁波很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绕过山坡而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因而不需要转发装置.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0.566 m,其波长很短,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几乎沿直线传播,能传播到山顶却不能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要想使信号传到C区,必须通过建在山顶的转发站来转发.21.【答案】奥斯特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解析】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能生磁,法国物理学家安培通过分子电流假说,提出磁现象的电本质;而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磁能生电.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个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13章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13章单元测试题带答案综合检测(三)第十三章光(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23·南通高二检测)在医学上,光导纤维可以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胃、肠、气管等器官的内部.内窥镜有两组光导纤维,一组用来把光输送到人体内部,另一组用来进行观察.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输利用了A.光的折射C.光的干涉B.光的衍射D.光的全反射【解析】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输利用了内芯和外套之间的全反射.【答案】D【解析】单缝衍射条纹中间宽,两侧越来越窄,又由于单缝是水平的,衍射条纹也是水平的,故B对.【答案】B3.(2023·北京高考)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c【解析】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根据v=n知,光的速度v变慢,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频率不变,根据v=λν知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波长变短,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答案】AA.A、B均不变B.A、B均有变化C.A不变,B有变化D.A有变化,B不变【解析】白炽灯光包含各方向的光,且各个方向的光强度相等,所以旋转偏振片P时各方向透射光强度相同,故A点光的强度不变;白炽灯光经偏振片P后为偏振光,当Q旋转时,只有与P的偏振方向一致时才有光透过Q,因此B点的光强有变化,选项C正确.【答案】C5.据新华网报道,2023年1月11日中国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可以预见,如果太空中出现了报废的通讯卫星,我们可以用激光器击毁位于地平线上方的卫星,则应将激光器A.瞄高些B.瞄低些C.沿视线直接瞄准D.若激光束是红色,而卫星是蓝色的,则应瞄高些【解析】卫星反射太阳的光射向地球,通过地球大气层要发生折射,而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卫星也要发生折射,根据光路可逆原理,两者的光路相同,因此A、B错误,C正确;D选项中卫星是蓝色的,反射光也是蓝色的,比红色激光束的折射率大,由折射定律知,应瞄低些才能射中.【答案】CA.两束光仍平行,间距等于dB.两束光仍平行,间距大于dC.两束光仍平行,间距小于dD.两束光不再相互平行【解析】如图所示,光线经两表面平行的玻璃砖后方向不变,出射光线是sin isin i平行的,根据折射定律得na=sin r,nb=sin r,由题意知,na>nb,则raabd′【答案】C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解析】A选项中地月之间距离较大,激光能量不足以照亮整个月球;B选项中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红光被反射后应该朝向太阳一侧;D选项中不满足光的干涉条件.【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计算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题乙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甲乙【解析】。
高中物理3-4选修专项训练救命稻草
高中物理选修3-4专项练习1.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cm 。
P 、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 和-9m ,波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 =0.7s 时, P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试计算:①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②从t =0时刻起,经多长时间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③当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2.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波形如图甲所示,已知在0.6 s 末,A 点恰第四次(圈中为第一次)出现波峰,求:(1)该简谐波的波长、波速分别为多少?(2)经过多少时间x =5 m 处的质点P 第一次出现波峰? (3)如果以该机械波传到质点P 开始计时,请在图乙中画出P 点的振动图像,并标明必要的横、纵坐标值,至少画出一个周期的图像.3.如图甲所示,波源S 从平衡位置y =0处开始竖直向上振动(y 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为T =0.01 s ,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 =80 m/s.经过一段时间后,P 、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 =1.2 m ,SQ =2.6 m(1)求此波的频率和波长;(2)若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试在图乙中分别画出P 、Q 两点的振动图象.4.如图所示,在坐标原点O 处有一质点S ,它沿y 轴做频率为10Hz 、振幅为2cm 的简谐运动,形成的波沿x 轴传播,波速为4m/s ,当t =0时,S 从原点开始沿y 轴负方向运动.(1)画出当S 完成第一次全振动时的波形图; (2)经过多长时间x =1m 处的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5.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cm 。
P 、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 和-9m ,波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0.7s 时, P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试计算:①这列波的传传播速度多大?②从t=0时刻起,经多长时间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③当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 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6.湖面上一点O 上下振动,振辐为0.2m ,以O 点为圆心形成圆形水波,如图所示,A 、B 、O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OA 间距离为4.0m ,OB 间距离为2.4m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一课一练同步训练题含参考答案 (一中)
编者的话一中高二物理组为了方便高二的同学学习必修3-4的教材,深入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一中高二物理备课组编写了物理选修3-4的同步课课练。
此练习可以作为课后作业使用,也可作为补充练习。
本练习前5题属于基础训练,后7题属于提高练习,教师和同学可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本书适合人教版物理教材。
2016.11.高中物理选修3-4一课一练同步训练题目录11.1 简谐运动每课一练 3 11.2 简谐运动的描述每课一练 7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每课一练2 10 11.4 单摆每课一练 1311.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每课一练 16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每课一练 18 12.2 波的图象每课一练 20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 1每课一练 22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 2每课一练26 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每课一练3012.5 多普勒效应每课一练31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每课一练35 13.2 全反射每课一练38 13.3 光的干涉每课一练40 13.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每课一练41 13.5 光的衍射每课一练46 13.6 光的偏振每课一练4713.7 光的颜色色散每课一练13.8 激光每课一练 5014.1 电磁波的发现每课一练54 14.2 电磁振荡每课一练56 1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每课一练5814.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每课一练14.5 电磁波谱每课一练6015.1~2 相对论简介1每课一练62 15.3~4 相对论简介2每课一练64参考答案11.1 简谐运动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4)命题人:王蓉审核:刘军1.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振动的是( )A.小鸟飞走后树枝的运动B.爆炸声引起窗子上玻璃的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的运动2.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在某段时间内速度越来越大,则这段时间内( )A.振子的位移越来越大B.振子正向平衡位置运动C.振子速度与位移同向D.振子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3.关于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示质点振动的轨迹是正弦或余弦曲线B.由图象可判断任一时刻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C.表示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由图象可判断任一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4.如图6所示是某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A.因为振动图象可由实验直接得到,所以图象就是振子实际运动的轨迹B.振动图象反映的是振子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不是振子运动的实际轨迹C.振子在B位置的位移就是曲线BC的长度D.振子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图75.如图7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获得的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有关该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象的坐标原点建立在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B.从图象可以看出小球在振动过程中是沿t轴方向移动的C.为了显示小球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可让底片沿垂直x轴方向匀速运动D.图象中小球的疏密显示出相同时间内小球位置变化的快慢不同6.如图8所示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关于振子的振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图8A.振子沿如图所示的曲线运动B.图象描述的是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从0.5 s到1.5 s内振子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D.从1 s到2 s内振子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7.如图9所示为某质点在0~4 s内的振动图象,则( )图9A.质点在3 s末的位移为2 mB.质点在4 s末的位移为8 mC.质点在4 s内的路程为8 mD.质点在4 s内的路程为零8.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其振动图象如图10所示.假设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的位移向左且速度向右的时间段是( )图10A.0 s到1 s内B.1 s到2 s内C.2 s到3 s内D.3 s到4 s内9.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它的振动图象如图11所示,则( )图11A.图中的曲线部分是质点的运动轨迹B.有向线段OA是质点在t1时间内的位移C.有向线段OA在x轴的投影是质点在t1时刻的位移D.有向线段OA的斜率是质点在t1时刻的瞬时速率10.如图12所示是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由此可知( )图12A.t=0时,质点位移、速度均为零B.t=1 s时,质点位移最大,速度为零C.t=2 s时,质点位移为零,速度沿负向最大D.t=4 s时,质点停止运动11.一弹簧振子沿x轴振动,振幅为4 cm,振子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的O点.图13甲中的a、b、c、d为四个不同的振动状态:黑点表示振子的位置,黑点上的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图乙给出的①②③④四条振动图线,可用于表示振子的振动图象的是( )甲乙图13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象为①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象为②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象为③动图象可知,t=0.1 s时,振子的位置在点________,此后经过________ s,振子第一次到达C点.图1413.一个质点经过平衡位置O,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如图15甲,它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图15(1)OB=________cm;(2)第0.2 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向________.(3)0.7 s末,质点位置在________点与________点之间;(4)质点从O点运动到B点再运动到A点所需时间t=________s.14.如图16所示,简谐运动的图象上有a、b、c、d、e、f六个点,其中图16(1)与a位移相同的点有哪些?(2)与a速度相同的点有哪些?(3)b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有多大?11.2 简谐运动的描述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4)命题人:王蓉审核:刘军1.下列关于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是矢量,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最大位移处B.周期和频率的乘积不一定等于1C.振幅增加,周期必然增加,而频率减小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频率固定,与振幅无关2.弹簧振子在AOB之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测得A、B之间的距离为8 cm,完成3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为60 s,则( )A.振子的振动周期是2 s,振幅是8 cmB.振子的振动频率是2 HzC.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16 cmD.从振子通过O点时开始计时,3 s内通过的路程为24 cm图43.如图4所示,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间做简谐运动,从振子第一次到达P点开始计时,则( )A.振子第二次到达P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B.振子第三次到达P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C.振子第四次到达P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D.振子从A点到B点或从B点到A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4.一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 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向右运动开始计时,经过0.17 s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A.正在向右做减速运动B.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C.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D.正在向左做加速运动5.图5如图5所示,小球m连着轻质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O点为它的平衡位置,把m拉到A点,OA=1 cm,轻轻释放,经0.2 s运动到O点,如果把m拉到A′点,使OA′=2 cm,弹簧仍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则释放后运动到O点所需要的时间为( )A.0.2 s B.0.4 sC.0.3 s D.0.1 s6.如图6所示是一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振动周期是2×10-2sB .第2个10-2s 内物体的位移是-10 cm C .物体的振动频率为25 Hz D .物体的振幅是10 cm7.一简谐振子沿x 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 =0时刻的位移x =-0.1 m ;t =43s 时刻x =0.1m ;t =4 s 时刻x =0.1 m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A .0.1 m ,83 s B .0.1 m,8 sC .0.2 m ,83s D .0.2 m,8 s8.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A sin π4t ,则质点( )A .第1 s 末与第3 s 末的位移相同B .第1 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相同C .3 s 末至5 s 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D .3 s 末至5 s 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9.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 ,则( )A .若t 时刻和(t +Δt )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Δt 一定等于T 的整数倍B .若t 时刻和(t +Δt )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Δt 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C .若Δt =T ,则在t 时刻和(t +Δt )时刻振子振动的加速度一定相等D .若Δt =T2,则在t 时刻和(t +Δt )时刻弹簧振子的长度一定相等10.如图7甲所示是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漏斗下面的薄木板N 被匀速地拉出时, 振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板上的 直线OO 1代表时间轴,图乙中是两个摆中的沙在各自板上形成的曲线,若板N 1和板N 2 拉动的速度v 1和v 2的关系为v 2=2v 1,则板N 1、N 2上曲线所代表的周期T 1和T 2的关系 为( )图7A .T 2=T 1B .T 2=2T 1C .T 2=4T 1D .T 2=14T 111.有一个弹簧振子,振幅为0.8 cm ,周期为0.5 s ,初始时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加速度, 则它的振动方程是( )A .x =8×10-3sin ⎝⎛⎭⎪⎫4πt +π2 mB .x =8×10-3sin ⎝⎛⎭⎪⎫4πt -π2 mC .x =8×10-1sin ⎝⎛⎭⎪⎫πt +32π mD .x =8×10-1sin ⎛⎪⎫4t +π m12.如图8所示为A 、B 两个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8试根据图象写出:(1)A 的振幅是______cm ,周期是________s ;B 的振幅是________cm ,周期是________s. (2)这两个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3)在时间t =0.05 s 时两质点的位移分别是多少?13.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 附近做简谐运动,从它经过平衡位置起开始计时,经0.13 s 质点 第一次通过M 点,再经0.1 s 第二次通过M 点,则质点振动周期的可能值为多大?14.在心电图仪、地震仪等仪器工作过程中,要进行振动记录,如图9(a)所示是一种常用的记录方法,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装一支记录用笔P ,在下面放一条白纸带.当小球振动时,匀速拉动纸带(纸带速度与振子振动方向垂直),笔就会在纸带上画出一条曲线,如图(b)所示.若匀速拉动纸带的速度为1 m/s ,作出P 的振动图象.图9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每课一练2(人教版选修3-4)命题人:王蓉审核:刘军1.如图1所示,下列振动系统不可看做弹簧振子的是( )图1A.如图甲所示,竖直悬挂的轻弹簧及小铅球组成的系统B.如图乙所示,放在光滑斜面上的铁块及轻弹簧组成的系统C.如图丙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根轻弹簧系住一个小球组成的系统D.蹦极运动中的人与弹性绳组成的系统图22.如图2所示为某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P→Q,位移在增大B.由P→Q,速度在增大C.由M→N,位移先减小后增大D.由M→N,位移始终减小3.一弹簧振子在一条直线上做简谐运动,第一次先后经过M、N两点时速度v(v≠0)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子在M、N两点受回复力相同B.振子在M、N两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C.振子在M、N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D.从M点到N点,振子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4.如图3所示,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图3A.t=1 s时,速度的值最大,方向为负,加速度为零B.t=2 s时,速度的值最大,方向为负,加速度为零C.t=3 s时,速度的值最大,方向为正,加速度最大D.t=4 s时,速度的值最大,方向为正,加速度最大提升练5.一个质点a 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4A .质点的振幅为4 cmB .质点的振动频率为0.25 HzC .质点在10 s 内通过的路程是20 cmD .质点从t =1.5 s 到t =4.5 s 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程为6 cm6.如图5为某简谐运动图象,若t =0时,质点正经过O 点向b 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图5A .质点在0.7 s 时的位移方向向左,且正在远离平衡位置运动B .质点在1.5 s 时的位移最大,方向向左,在1.75 s 时,位移为1 cmC .质点在1.2 s 到1.4 s 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在增加,方向向左D .质点从1.6 s 到1.8 s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正在增大,方向向右7.如图6所示为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由图象可知在t 1和t 2两时刻,质点的速度v 1、 v 2,加速度a 1、a 2的大小关系为( )图6A .v 1<v 2,方向相同B .v 1>v 2,方向相反C .a 1>a 2,方向相同D .a 1>a 2,方向相反图78.如图7所示是一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简谐运动的振幅为6 cm ,周期为8 sB .6~8 s 时间内,振子由负向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C .图中的正弦曲线表示振子的运动轨迹D .该振动图象对应的表达式为x =3sin (πt4) cm9.如图8所图8示,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C.升降机的加速度最大值等于重力加速度值为应在何处起跳?________(填“最高点”“最低点”或“平衡位置”).11.图9如图9所示,将质量m A=100 g的平台A连接在劲度系数k=200 N/m的弹簧上端,形成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在A的上方放置m B=m A的物块B,使A、B一起上下振动.若弹簧原长为5 cm,求:(1)当系统进行小振幅振动时,平衡位置离地面C的高度;(2)当振幅为0.5 cm时,B对A的最大压力;(3)为使B在振动中始终与A接触,振幅不得超过多少?11.4 单摆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4)命题人:王蓉 审核:刘军1.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有( ) A .振幅 B .摆长 C .重力加速度 D .摆球质量图42.如图4所示,在两根等长的细线下悬挂一个小球(体积可忽略)组成了所谓的双线摆, 若摆线长为l ,两线与天花板的左右两侧夹角均为α,当小球垂直纸面做简谐运动时,周 期为( )A .2π l gB .2π 2lgC .2π2l cos αgD .2πl sin αg3.将秒摆(周期为2 s)的周期变为1 s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将摆球的质量减半 B .振幅减半C .摆长减半D .摆长减为原来的144.摆长为l 的单摆做简谐运动,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取t =0),当振动至t =3π2lg时, 摆球恰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则单摆的振动图象是下图中的( )5.如图5所图5示为演示简谐振动的沙摆,已知摆长为l ,沙筒的质量为m ,沙子的质量为M ,M ≫m , 沙子逐渐下漏的过程中,摆的周期为( ) A .周期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逐渐变大图66.如图6所示,用绝缘细丝线悬吊着带正电的小球在匀强磁场中做简谐运动,则( ) A.当小球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动能相同B.当小球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大小相同C.当小球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丝线拉力相同D.撤去磁场后,小球摆动周期变大7.一个单摆的摆球偏离到最大位置时,正好遇到空中竖直下落的雨滴,雨滴均匀附着在摆球的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要增大,周期也增大,振幅也增大B.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没有变化,周期减小,振幅也减小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没有变化,周期也不变,振幅要增大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要增大,周期不变,振幅要增大图78.图7为甲、乙两单摆的振动图象,则( )A.若甲、乙两单摆在同一地点摆动,则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l甲∶l乙=2∶1B.若甲、乙两单摆在同一地点摆动,则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l甲∶l乙=4∶1C.若甲、乙两摆摆长相同,且在不同的星球上摆动,则甲、乙两摆所在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之比g甲∶g乙=4∶1D.若甲、乙两摆摆长相同,且在不同的星球上摆动,则甲、乙两摆所在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之比g甲∶g乙=1∶4图89.如图8所示,光滑槽的半径R远大于小球运动的弧长.今有两个小球(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其中甲球开始时离槽最低点O远些,则它们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在( ) A.O点B.O点偏左C.O点偏右图9(1)单摆的振幅为__________,频率为__________,摆长约为______;图中所示周期内位 移x 最大的时刻为______.(2)若摆球从E 指向G 为正方向,α为最大摆角,则图象中O 、A 、B 、C 点分别对应单摆 中的__________点.一周期内加速度为正且减小,并与速度同方向的时间范围是 ________.势能增加且速度为正的时间范围是__________. (3)单摆摆球多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下述物理量变化的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动能 E .摆线张力(4)若在悬点正下方O ′处有一光滑水平细钉可挡住摆线,且O ′E =14OE ,则单摆周期变为______ s ,挡后绳张力______.11.一根摆长为2 m 的单摆,在地球上某地摆动时,测得完成10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为284 s.(1)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将该单摆拿到月球上去,已知月球的重力加速度是1.60 m/s 2,单摆振动的周期是多 少? 12.图10摆长为l 的单摆在平衡位置O 的左右做摆角小于5°的简谐运动,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 O (O 在A 点正上方)向右运动的同时,另一个以速度v 在光滑水平面运动的小滑块,恰好 经过A 点向右运动,如图10所示,小滑块与竖直挡板P 碰撞后以原来的速率返回,略 去碰撞所用时间,试问:(1)A 、P 间的距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滑块刚好返回A 点时,摆球也同时到达O 点且 向左运动?(2)AP 间的最小距离是多少?11.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4)命题人:王蓉审核:刘军1.一单摆在空气中振动,振幅逐渐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动的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B.后一时刻的动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动能C.后一时刻的势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势能D.后一时刻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机械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B.某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其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C.某物体发生共振时的频率等于其自由振动的频率D.某物体发生共振时的振动就是无阻尼振动3.下列振动中属于受迫振动的是( )A.用重锤敲击一下悬吊着的钟后,钟的摆动B.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振针的振动C.小孩睡在自由摆动的吊床上,小孩随着吊床一起摆动D.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沿上下方向振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的自由振动必然是阻尼振动B.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是受迫振动C.阻尼振动的振幅可以保持不变D.受迫振动稳定后的频率与自身物理条件有关5.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筛子在做自由振动时,20 s内完成了10次全振动.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转速是36 r/min,已知如果增大电压可以使偏心轮转速提高;增加筛子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那么,要使筛子的振幅增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提高输入电压 B.降低输入电压C.增加筛子质量 D.减少筛子质量6.部队经过桥梁时,规定不许齐步走,登山运动员登高山时,不许高声叫喊,主要原因是( )A.减轻对桥的压力,避免产生回声B.减少对桥、雪山的冲量C.避免使桥、使雪山发生共振D.使桥受到的压力更不均匀,使登山运动员耗散能量减少7.正在运转的机器,当其飞轮以角速度ω0匀速转动时,机器的振动并不强烈,切断电源,飞轮的转动逐渐慢下来,在某一小段时间内机器却发生了强烈的振动,此后飞轮转速继续变慢,机器的振动也随之减弱.在机器停下来之后若重新启动机器,使飞轮转动的角速度从零较缓慢地增大到ω0,在这一过程中( )A.机器不一定会发生强烈振动B.机器一定会发生强烈的振动C.若机器发生强烈振动,强烈振动发生在飞轮的角速度为ω0时图7A.驱动力的频率为f2时,振子处于共振状态B.驱动力的频率为f3时,振子的振动频率为f3C.假如让振子自由振动,它的频率为f2D.振子做自由振动时,频率可以为f1、f2和f39.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固有频率,如果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水平方向的固有频率约为3~6 Hz,竖直方向的固有频率约为4~8 Hz,拖拉机驾驶员、风镐、风铲、铆钉机等操作工在工作时将做____________振动,这时若操作工的振动频率跟振源的频率____________就会对操作工的身体造成伤害,为保障操作工的安全与健康,有关部门做出规定,用手操作的各类振动机械的频率必须大于20 Hz,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 所造成的危害.10.如图8所示,轻直杆OC的中点悬挂一个弹簧振子,其固有频率为2 Hz.杆的O端有固定有光滑轴,C端下边由凸轮支持,凸轮绕其轴转动,转速为n.当n从0逐渐增大到5 转/秒过程中,振子M的振幅变化情况将是____________.当n=________转/秒时振幅最大.若转速稳定在5转/秒,M的振动周期是________.图811.如图9所示是一个单摆的共振曲线.图9(1)若单摆所处环境的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试求此摆的摆长.(2)若将此单摆移到高山上,共振曲线的峰将怎样移动?12.汽车的质量一般支撑在固定于轴承上的若干弹簧上,弹簧的等效劲度系数k=1.5×105 N/m.汽车开动时,在振幅较小的情况下,其上下自由振动的频率满足f=12πg l(l为弹簧的压缩长度).若人体可以看成一个弹性体,其固有频率约为2 Hz,已知汽车的质量为600 kg,每个人的质量为70 kg,则这辆车乘坐几个人时,人感觉到最难受?(已知π2=10,g取10 m/s2)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4)命题人:王蓉 审核:刘军1.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 ) A .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B .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迁移C .介质将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D .介质将振动的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2.下列有关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水平方向传播的波为横波B .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介质中传播C .纵波与横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D .凡是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波都是纵波 3.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 A .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 B .波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C .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是在一条直线上D .波传播距离的远近4.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 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法听到,这是因为( ) A .月球太冷,声音传播太慢B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 .宇航员不适应月球,声音太轻D .月球上太嘈杂,声音听不清楚5.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 分析其原因是( ) A .大钟的回声 B .大钟在继续振动C .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D .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6.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 .有机械振动必有波C .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较慢D .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止传播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B .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C .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D .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8.图3如图3所示为波源开始振动后经过一个周期的情景图,设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周期为T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M 点为波源,则M 点开始振动时方向向下B .若M 点为波源,则P 点已经振动了34TC .若N 点为波源,则P 点已经振动了34TD .若N 点为波源,则该时刻P 质点动能最大9.如图4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 正向上运动,如图 中箭头所示,由此可判定此横波( )图4A .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 正向上运动 B .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 正向下运动 C .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 正向上运动图510.如图5所示是沿绳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 (1)在图上标出B 、D 两质点的速度方向.(2)______点正处于波峰,它此时具有最____(填“大”或“小”)的位移,最____(填 “大”或“小”)的加速度,最____(填“大”或“小”)的速度. (3)再经________,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11.一同学不小心把一只排球打入湖中,为使排球能漂回岸边,这位同学不断将石头抛 向湖中,圆形波纹一圈圈地向外传播.能否借助石块激起的水波把排球冲到岸边?12.如图6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方向做简谐 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 =T4时,1到达最上方,5开始向上运动,问:图6(1)t =T2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2)t =3T4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3)t =T 时,质量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选修3-4测试题
任丘一中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测试题(三)
1、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
系式为x=Asin
4t
,则质点()
A.第1 s末与第3 s末的位移相同
B.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相同
C.3 s末至5 s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
D.3 s末至5 s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2、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
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小
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
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 至左边最高点N运动过程的闪光照片,如右图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动中的最低点。
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则小钉与悬点的距离为
()
A.L/4 B.L/2 C.3L/4 D.无法确定
3、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列车经过轨端接缝处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
由于每一根钢轨长度相等,所以这个冲击力是周期性的,列车受到周期性的冲击做受迫振动。
普通钢轨长为12.6m,列车固有振动周期为0.315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的危险速率为s
40
m/
B.列车过桥需要减速,是为了防止列车发生共振现象
C.列车运行的振动频率和列车的固有频率总是相等
D.增加钢轨的长度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4、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
播速率分别约为4km/s和9km/s.
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
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题20
图).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地地震仪下方,观
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则()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5、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
谐横波在t=0和t=0.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 Z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
C.t=0时x=1.4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
D.各质点在0.03s内随波迁移0.9m
6、一列简谐横波以1m/s的速度沿绳子由A
向B传播,质点A、B间的水平距离x=3m,
如图甲所示.若t=0时质点A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B点的振动图象为下图中的()
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
质点的振动图象如下图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 s时波形图是( )
8、根据多普勒效应,我们知道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由实验知道遥远的星系所生成的光谱都呈现“红移”,即谱线都向红色部分移动了一段距离,由此现象可知()
A、宇宙在膨胀
B、宇宙在收缩
C、宇宙部分静止不动
D、宇宙只发出红光光谱
9、目前,一种用于摧毁人造卫星或空间站的激光武器已研制成功.如图所示,某空间站位于地平线上方,现准备用一束激光射向该空间站,则应把激光器()
A.沿视线对着空间站瞄高一些
B.沿视线对着空间站瞄低一些
C.沿视线对准空间站直接瞄准
D.条件不足,无法判别
10、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
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
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
与边AB的夹角为o30
θ,E、F分
=
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
A .该棱镜的折射率为3
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
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
11、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增大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x∆将增大
B.若将像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C.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x∆将增大
D.如果减小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而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x∆将增大
12、将铁丝圈在肥皂水中蘸一下,让它挂上一
层薄薄的液膜.液膜竖直放置时,由于重力作用,上面薄,下面厚,且时间越长,下面越厚.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撤上一些食盐,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竖直放置的液膜,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可观察到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如图所示.则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这
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
B.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说
明光反射后出现了偏振现象
C.像上亮暗相间的条纹是肥皂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光叠加而形成的
D.用同一块竖直放置的液膜观察灯焰的像
时,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里,应该会看
到像上亮暗相间的条纹间隔逐渐变密13、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
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为
竖直方向。
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
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14、自从1862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
的存在、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利用电磁波的技术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无线电报、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导航、无线电话、电视、雷达,以及遥控、遥感、卫星通讯、射电天文学……它们使整个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线电波波速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
B.微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导体时,会在其中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C.手机所用的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比无线电广播所用的中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D.在无线电通讯中,声音信号通常要通过检波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后,才向外发射
15、在地面附近有一高速飞过的火箭,关于地
面上的人和火箭中的人观察到的现象中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短了,火箭上
的时间进程变快了
B .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变短了,火箭上
的时间进程变慢了
C .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火箭的长度和时间进
程均无变化
D .火箭上的人看到地面物体长度变小,
时间进程变慢了
16、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
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59.65cm ,然后用
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
78.5 s 。
则:
(1)他测得的摆球直径如图
所示的10分度的游标卡尺
的读数,则摆球直径是 mm 。
(2)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 m/s 2.
(86.92
=π,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他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
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3 4 c 0 1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则重力加速度g = 。
(用K表示)
17、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
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 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
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
比。
第二卷(填空每个4分,共60分)
16、(1)(2)(3)
(4)
17、
(10分)如图,一透明半圆柱体折射率为2 18、
n ,半径为R、长为L。
一平行光束从半圆柱体的矩形表面垂直射入,从部分柱面有光线射出。
球该部分柱面的面积S。
19、(10分)如图所示是一列横波上A、B两
质点的振动图
象,该波由A传
向B,两质点沿
波的传播方向
上的距离Δ
x=4.0m,波长大
于3.0m,求这列波的波速.
t
A B
20、(12分)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o,斜边AB=a。
棱
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
一条光线以45o的入射角
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
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