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探讨

合集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及调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及调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及调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病原菌,它常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

除了上述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与肠胃功能紊乱有关,引发诸如胃胀气、腹泻和便秘等症状。

本文将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并提供一些调理方法和建议。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胃功能紊乱的关系1.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胃酸分泌异常,引发呕吐、酸反流和胃痛等症状,从而对胃肠道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

2. 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溃疡可以干扰肠胃功能,造成胃酸过多或胃酸不足,从而引发胃痛、胀气等肠胃不适的症状。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胀气: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胀气存在一定的关联。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影响胃肠道蠕动,从而加剧胃肠胀气等不适感。

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腹泻和便秘:一些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腹泻和便秘存在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干扰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而引发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二、调理方法和建议1. 就医咨询:如果出现胃痛、胀气、腹泻或便秘等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咨询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2. 幽门螺杆菌抗菌治疗:通过使用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来消灭感染,以改善胃部疾病和肠胃功能紊乱。

抗菌治疗的具体方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3. 药物辅助治疗:在抗菌治疗的同时,医生也可能会根据症状给予药物治疗,比如胃酸抑制剂、抗胀气药物、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等。

4. 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改善肠胃功能紊乱非常重要。

建议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和抽烟等不良习惯。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能够寄生在胃黏膜上的螺旋形细菌,是人类胃部最常见的感染源之一。

多年以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胃疾病如胃溃疡、慢性胃炎和胃癌等密切相关。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本文将就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根据广泛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人类主要通过口-口接触和食物-口接触途径感染幽门螺杆菌。

这意味着亲密接触(如家庭成员之间)、不洁食品及水源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虫媒也被认为是其中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

母体传播也是导致婴儿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原因。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其特有的致病因子引起。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尿素酶(urease)和细胞毒素(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简称CagA)。

尿素酶可以将胃内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从而中和胃酸,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给细菌。

CagA则可以通过进入寄主上皮细胞并与其相互作用来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并介导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致病因子如细菌表面黏附分子(adhesins)、组蛋白变构酶等也参与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

这些致病因子协同作用引发的产物,如氧化应激、促炎性因子和错过免疫反应等,均对宿主组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1. 胃溃疡:多数胃溃疡患者(超过80%)被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细菌通过破坏胃粘膜抵御感染,引起黏膜屏障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对黏膜产生直接损害。

2.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

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炎性细胞浸润和局部免疫反应,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和氧自由基等,导致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

3. 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

细菌引起的持久慢性肠上皮炎症可导致DNA突变、细胞增殖异常以及凋亡抑制等,从而增加了癌前期阶段及早期癌变的风险。

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根除治疗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根除治疗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根除治疗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慢性胃病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而胃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较为普遍,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会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还会增加患者患上胃癌等恶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对慢性胃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根除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慢性胃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慢性胃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为了解胃病患者中该病原体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及患病和感染的相关因素。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慢性胃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率、感染程度以及不同患者群体之间的差异情况。

**二、根除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慢性胃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患者自身情况、治疗药物的选择和配合情况等。

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失败的风险,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慢性胃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根除治疗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促进慢性胃病患者的康复,
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水平。

希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造福更多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探讨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探讨
1 ・临 床研 究 ・ 8 4
M r 02V 10 N . ac 2 1,o. , o h 1 8
幽门螺旋杆 菌相关 性慢性 胃炎探讨
程 绍 海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 人民医院 ,吉林 辽源 1 6 0 ) 3 2 0
【 摘要 】 讨 治疗 幽 门螺旋 杆 菌相 关性 慢性 胃炎 的临床 效 果 , 探 分析 2 0 幽 门螺 旋杆 菌感 染 与慢性 胃炎的 临床 资料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1 5 , 1例 2 例 单 用西 医治疗 8 5例 ,每 1 d为 1 5 个疗 程 。结 果发现 治疗 纽 幽 门螺旋杆 菌阴转 率 9 %,对 照 6 . 2 47 %。一年 ~一年 半后 两纽 复发率 71 . %。 探 讨 结 果表 明 :中 西 医结 合 治疗 幽 门螺旋杆 菌相 关性慢 性 胃炎效 果显著 。部 分 中药对 幽门螺 旋杆 菌的抵制 杀 灭作 用而达到 清 除幽 f螺 旋杆 l
显地 抑制食物 、组胺 或五肽 胃泌 素等刺激 引起的 胃酸分泌 ,并使其 酸
活 检组 织Wati—tr 银染 色及 尿素 酶阴性 、标 本观 菌量 阴性 r nSar h y 为 幽 门螺 旋杆菌 清除 。幽门螺旋杆 菌观菌量 由 (+ )转为 (+ ++ + )、 ( ),或 由 (+ + + )转为 ( )为好转 。与治疗前无变化 为幽门螺旋杆 + 菌清除无效 。
煎服 ,早饭 前晚饭后服用 ,连 用1 d 5。
中药方剂组成 :党参 、黄芪2g 白勺 、白术 、川练 子、枳实 、厚 0 朴 、茯 苓 1g 香 附、黄 连 、黄 芩 、大黄 、地 丁 、元胡 、龙骨 、牡蛎 5
lg ,按临床症状 酌情加减… 5 。
13疗 效评价 .
西 医疗 法 中呋喃唑酮 、 甲哨唑 能抵制杀灭 清除 幽门螺旋 杆菌 ,缓 解 炎症 的反应 ,利于炎症消散 。甲氰眯胍为一 种H 受体拮 抗剂 ,能明 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主要病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被开发出来。

本文将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更高。

据估计,全球有超过50%的人口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腹胀、反酸、嗳气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抗生素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这些抗生素可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PPI可以抑制胃黏膜表面的氢钾ATP酶,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消化道症状。

常用的PPI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铋剂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可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常用的铋剂包括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一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

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联合治疗,即抗生素+PPI+铋剂。

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缓解消化道症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然而,联合治疗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等。

因此,如何制定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是消化道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联合治疗,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耐药性。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对于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致病菌,是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g n p te t t h o i a t t n e t d wi . y o i M e h d e h n r d p t n s wi h o i a t tswe e r n y i a i n s wi c r n c g sr i i f c e t H p l r. h i s h t o s On u d e a i t e t c r n c g s r i r a — h i
dmi dit togo p cu igtet a n o p 3 ae n ew n 0d ysq e t l h rp , 0 ae eevda o z o w ru s n ldn et t u ( 0cssu d r e t 1 a e u ni eay 3 cssrcie e n i h r me g r a at 7 d yq a rpetea y a dtecnrl ru ( 0c ss . l cssrc i a n s m s lh t teayw t rl o - a udu l h rp )n h o t o p 4 ae ) Al ae eev m g ei up ae h rp i oa fr8 og e u h
t l o p(. ± 1 4 P< . 5 . o c s nP t ns i hoi at t fce i p lr so l eev rd r u 28 og r 0 . )( 0 0 ) C n l i ai t w t crncg s isi etdwt H. yoi h udrcieea - 2 u o e h ri n h
w e s Reut h r w ss nf a t iee c u di yp pi smpo , rs n p tooyc mprdwt ae n ( ek . s l T ee a i icn f rn ef n ds et y tms eoi , ah lg o ae i b sl e P gi df o n c o h i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健康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健康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健康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其感染往往引起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健康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状细菌,通常通过口-口、口-手、口-食物等途径传播。

在感染后,它会侵袭胃黏膜并繁殖,导致胃炎、胃酸过多以及溃疡的形成。

长期以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直与许多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

首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息息相关。

胃炎是一种胃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常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幽门螺杆菌通过分泌毒素侵袭胃黏膜,导致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患者常常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甚至可引发严重的胃炎并进一步发展成胃溃疡。

其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

胃溃疡是一种胃黏膜损伤的疾病,其主要病因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胃酸侵蚀黏膜,最终形成溃疡。

临床上,胃溃疡患者常常表现为上腹疼痛、胃灼热感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因此,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胃溃疡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第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据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长期慢性胃炎可能进一步演变为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病理过程,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因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胃炎、胃溃疡,还对胃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然而,并非每个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都会出现严重的胃肠问题。

有一些人身体的免疫力较强,能够抵御幽门螺杆菌的侵袭,从而不会产生明显的胃肠道疾病。

而一些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却没有临床症状的人,则被称为“健康菌携带者”。

这也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引发胃肠道问题,个体差异和其他环境因素同样重要。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抗菌药物联合酸抑制剂。

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酸分泌,可以有效根治感染并缓解胃肠道症状。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研究进展摘要现代医学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引发胃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多种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西药疗效单一,存在不同毒性和不良反应,而大量实验药理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证实,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有良好疗效和独特的优势,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1 中药治疗1. 1 化浊解毒方由柴胡、黄芩、连翘、藿香、瓜蒌等组成。

霍永利等[1]用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兰索拉唑对照治疗60例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30 d后治疗组Hp根除率85.71%,对照组86.21%。

1. 2 失笑散合痛泻要方加味由蒲黄、五灵脂、白芍、白术、姜半夏等组成。

刘江龙等[2]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对照治疗96例Hp感染胃炎,4周后中药组愈合率70.00%,西药组71.73%。

1. 3 胃愈胶囊由法半夏、黄连、吴茱萸、黄芪、八月札等组成。

董勇云等[3]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照治疗64例Hp感染胃炎。

治疗后Hp 治疗组转阴率87.50%,对照组93.75%。

1. 4 益胃散由党参、砂仁、延胡索、黄精、白术等组成。

祝玉朴[4]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照治疗68例Hp相关胃病,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6.47%。

1. 5 运脾除湿杀菌汤由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丹参等组成。

乔晓林[5]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对照治疗80例Hp感染性慢性胃炎,3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6.67%。

1. 6 甘露消毒丹由黄芩、滑石、藿香、茵陈、石菖蒲等组成。

徐小平等[6]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治疗60例Hp相关糜烂性胃炎,2周后治疗组Hp根除率43.33%,对照组94.00%。

2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2. 1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王方石等[7]临床观察127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对照组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莫沙必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治疗8周后观察组Hp 阴转率95.2%,对照组80.6%。

幽门螺杆菌:揭秘胃病的隐形杀手

幽门螺杆菌:揭秘胃病的隐形杀手

天,我们将一起揭开幽门螺杆菌的神秘面纱,深入探讨它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并了解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它。

幽门螺杆菌的前世今生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菌,1982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马歇尔和沃伦发现。

幽门螺杆菌具有在胃黏膜上生长的能力,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由于其独特的螺旋形态,被命名为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1.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胃癌发生风险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会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异型增生,进而发展为胃癌。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可以产生一些酶类和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胃癌风险。

2.多因素综合作用引发胃癌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为胃癌。

胃癌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感染途径既然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它?首先,要了解快速移动。

2.感染途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其中,口-口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共用餐具、接吻等。

我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家庭为基础的H p感染率远高于以个体为基础的感染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

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尽量分餐或使用公筷。

幽门螺杆菌胃镜评估的必要性通过胃镜,医生可以看到胃部的黏膜、溃疡、炎症和其他异常情况,还可以在胃镜下进行活检,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同时评估胃黏膜健康情况,确定是否存在活动性炎症,及萎缩、肠化生,甚至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

对于已经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胃镜评估也非常重要。

通过胃镜评估,医生可以确定感染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在胃黏膜中生存的螺旋状细菌,它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胃肠疾病密切相关。

虽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一些人群中并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但在另一些人中,它可能会导致胃痛、溃疡和其他严重的胃肠疾病。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被证实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病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疾病的关系已经被广泛研究和证实。

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胃癌等胃肠疾病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清除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胃肠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是由于脾胃失调、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而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主要方法是调和脾胃、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中医药认为,胃肠疾病的根本问题是脾胃失调,调理脾胃是治疗胃肠病的首要任务。

中医药注重平和肝胆、利气行滞、清热解毒,以及抑菌消炎。

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时,中医药往往会选择一些具有理气健脾、清热解毒、抑菌消炎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1.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主要方法是中药治疗。

传统中医药认为,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健脾、抑菌消炎作用的中药可以清除幽门螺杆菌,改善胃肠道环境,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从而达到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黄芪、炙甘草、山药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这类疾病。

中医药也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来调配中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饮食调理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还注重饮食调理。

慢性胃炎的治疗进展及新的疗法探索

慢性胃炎的治疗进展及新的疗法探索

慢性胃炎的治疗进展及新的疗法探索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当前慢性胃炎治疗的现状以及新出现的疗法。

一、慢性胃炎的治疗现状1. 传统药物治疗传统药物治疗慢性胃炎常常采用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拮抗剂。

这些药物通过降低胃液的酸度和分泌量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如头痛、腹胀和恶心等。

2.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而四联疗法则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一种抗菌药物,如甲硝唑。

二、新的慢性胃炎治疗疗法1. 中药治疗传统中医认为,慢性胃炎是由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问题引起的。

因此,一些中草药被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如黄连、陈皮等中药。

这些中药被认为具有抗炎、抗酸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对于改善慢性胃炎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2. 食疗饮食是慢性胃炎患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低脂、低盐、低咖啡因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慢性胃炎的症状很重要。

此外,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也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3. 微生态调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慢性胃炎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

因此,调节肠道菌群成为慢性胃炎治疗的新方向。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应用被认为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减少胃炎的发生和发展。

4. 特殊疗法除了传统药物治疗和常规的治疗方法之外,一些新的疗法也开始受到研究和应用的关注。

例如,神经调节疗法(如电针和经络注射)被认为可以调整胃肠道的神经系统,缓解慢性胃炎症状。

此外,慢性胃炎的外源性干预疗法,如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粘膜端粒酶活性的相关性探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粘膜端粒酶活性的相关性探讨

呜, 谢
鹏 .神 经 内科 学 [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M] 人
2 O 2 7 O 8: 7 .
[ ] 汤晓芙 . 3 神经系统临床 电生理学 ( ) J .北京 : 民军医 出 下 [] 人
版社 ,0 2 2 . 20 :8
[ ] C i L , l e aA , ab i A h n f m t e y— 4 l a a C Oi i S G b a A .C r i i a a r dm e vr o cnm l o y l a n o m i l er t , t y es [ ] rN u p— i t g l d u nu a y S d 1 a J .Aq er o n i py co p b u o 8 e f o
C ueadTet n (N A )G op R no zdcmrl dta as n ra met I C T ru . a dmi a o l il e e r
o ta e o s i f i r v n u mmu o l b ln v l u r lp r n s l n n c r n c n n g o u i e ̄ 8 o a e d io o e i h o i
鞘 改 变 , 中 2例 出现 洋 葱球 样 改 变 , 报 道 CP 其 据 ID 神 经 活检 6 7 % 的患 者 可见脱 髓鞘 和髓 鞘 再生 的 0— 0 洋 葱球 样改 变 。1例 神 经 活检 未 见 异 常 , 虑 CD 考 IP 是 一种 多灶 性 神经 病 , 理 活检 仅 表 示 活 检 所取 部 病 分正常, 而不 能代 表 全 部 神 经 正 常 .而神 经 活检 出 现 以上异 常并非 CD I P特 有 , 不 能对神 经 活检 过分 故 依 赖 .对 于 电生理 达 不 到 脱 髓 鞘 诊 断 要 求 , 临 床 或 表 现不 典 型 , 以及 怀疑其 他原 因者 ( 血 管炎 或 遗传 如 性 周 围神经 病 等 )神经 活检 会有 更 大帮 助 . , CD IP一 般对激 素敏 感 , 素 到 目前 为 止 仍 是治 激 疗 CD IP等 的主要 药 物 , 该 越 早 用 越好 J但 易 复 应 , 发 , 发原 因 与 激素 过 早 减 量 或 减 量 过 快 有 关 。主 复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慢性胃炎是一种很容易被忽视的胃病,长期的慢性胃炎会导致胃壁发生萎缩,增加患上胃癌的风险。

而幽门螺杆菌则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步骤之一。

四联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下面将从治疗机制、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治疗机制四联疗法由贝达药业研制,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具有很高的疗效。

四联疗法主要由二线抗生素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组成。

其中,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是常用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抗生素,奥美拉唑则可以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壁,而铋剂则可以起到胃黏膜保护的作用。

这四种药物组合可以针对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问题,达到高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目的。

2. 疗效四联疗法的根除率一般可以达到90%以上,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治疗周期一般为7-14天。

同时,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四联疗法的耐受性非常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几乎不受影响。

3. 不良反应四联疗法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不良反应往往可以在停药后自行消失。

同时,四联疗法中的胃黏膜保护剂铋剂会使舌头变黑,这是一种可逆性反应。

总之,四联疗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对于根治慢性胃炎这类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由于药物的代谢和不同的人体生理状态不同,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用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作息等方面的卫生保健,对于预防慢性胃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研究进展【摘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感染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着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本文综述了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疗效评价以及研究进展。

通过对中药复方、针灸等治疗方法的探讨发现,中医药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展现出了重要作用,并且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该疾病的重要选择。

研究认为,中医药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疗效,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中医药、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治疗、研究进展、临床实践、疗效评价、针灸、中药复方、疗效、发展前景。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有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被不断探索和总结。

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理论基础扎实,包括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目前,针灸疗法、中药复方、中成药等多种中医药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对于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疗效评价、疗效机制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深化理论探讨,完善临床实践,为慢性胃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和机制,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总结当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诊疗现状,明确中医药在该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分析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探讨其疗效评价方法;三是归纳针灸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疗效评价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中药复方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四是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02
四联疗法在Hp胃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可有效缓解患者
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预防胃癌的发生,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
03
亡率。
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样本量较小 ,研究时间较短,未能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 异等因素。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胃炎,需要进一步探讨 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分析四联疗法对患者症状缓解和胃黏膜修复的影 响。
探讨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生 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设计
治疗方法
观察指标
数据分析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幽 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 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 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试验组采用四联疗法( 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 铋剂+抗幽门螺杆菌药物 )进行治疗,对照组采 用常规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根除
四联疗法可以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减少患者的 复发率。
不良反应情况
胃肠道反应
01
部分患者在使用四联疗法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腹胀等

过敏反应
02
部分患者对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
促等。
肝肾功能异常
03
少数患者在使用四联疗法后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但停药后可恢
复正常。
参考文献3
张丽华, 王慧. 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3): 49-52.
THANK YOU.
3
本研究旨在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 慢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中医分型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中医分型相关性研究
毒素相关抗原 ( aA 测定 ( Cg ) 检测试剂 由第 四军 医大学研 究所提
幽 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有两种 , 一种是侵人性检测需要消化
道 内视镜检查 , 同时配合切片采取检体 , 此方法 虽然检出率多 , 准
确性好 , 但病人较痛 苦, 许多患者 不愿 意接受 胃镜 检查。而非侵 入性检测法( 血、 抽 吹气 、 验粪 便) 虽然方便 、 , 简单 , 但检 出率 低 , 准确性差。本研究 的目的是观察 H P感染与慢性 胃病 中医分型及
舌 象 的关 系 , 图 寻 找一 种 简便 的判 定 H 试 P感 染 的方 法 , 不 做 各 在
供) 。所有病例均检查肝 、 肾功能 , 部分病例做 B超 , 慢性 胃病 以
外的其它疾病 , 如肝胆疾病 、 肠病 、 肾病等 , 均不在 观察之列 。
1 2 中 医辨 证 .
参照 中医学概论 ] 。寒热夹 杂型 : 胃脘 隐痛 或胀 痛 , 暖喜 喜 按, 嗳气 泛酸 , 口苦 , 口干 , 便干结 , 时溏 时干 , 红胖 、 白 大 或 舌 苔 黄或黄腻 , 脉弦细或滑数。胃阴不足型 : 胃脘隐痛或 灼痛 , 口干 、 咽干 , 眠 , 失 大便干结 , 心烦热 , 红干 、 苔、 苔 或剥 苔, 五 舌 少 无 脉 细数或弦数 。肝 胃不 和型 : 胃脘胀 痛 , 窜及 两胁 , 气 , 暖 纳差 , 泛 酸, 善叹息 , 嘈杂 , 舌淡 红、 苔薄 白, 脉弦或沉 弦。脾 胃虚寒 型 , 胃 脘隐痛 , 喜暖喜按 , 空腹痛重 , 得食痛减 , 口吐清水 , 神倦便 溏 , 舌 淡胖 、 有齿印、 苔薄 白, 脉沉细或虚弱。慢性 胃病 病程长 , 型可 病
疫 、 汁反流 等因素有关 l 。为 了探讨 H 胆 1 】 P感染与慢性 胃炎中医

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C u n o gP o ls s i l f in a g J n a g Sc u n 6 1 0 hn ) h a k n e e Ho t o J y n , i y n i a , 4 0  ̄C ia p ' pa a a h
Abta t sr c :0b etv oiv siaeterlt n hpo eifcino eio a trp lr a dc rncg sr i. t o s1 4c sso j cieT etg t eai s i f h ne t fh l b ce yoi n ho i a tt Meh d 2 ae f n h o t o c is
ga t cwa h i h s. epo ii a eofb l e u a ti swa o e t sr st eh g e t Th stver t i ierfx g s t slw s. l r i Thedfee ewa ini c ntP<005 . ncuso vea o ifr nc ssg f a . i . % Co l i nsSe r lc mm o n c o i srtsw e ea s c ae i d fee gr e ft nf ci n ofhei o a trpy o iTh nf ci n r t n dif rntt p h o i hr n cga tii r s o it d w t ifr ntde e so h he i e to lc b c e l r. e i e to a ei fe e y e ofc r n c ga t tsw eesg i c n if rnc s sr i r i n f a td fe e e . i i Ke wor y d: Chr n cg srt ; lc b ce ylr; n e to o i a tii He io a trp o i I f ci n s

IL_1B基因多态性_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

IL_1B基因多态性_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College of TCM 2006年3月第8卷第1期March 12006,Vol 18,No 11 作者简介:江绍伟(19722),男,湖北中医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系,医学硕士,讲师。

I L 21B 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江绍伟1,章晓联2,高尚民1(1.湖北中医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系,湖北武汉430064;2.武汉大学医学免疫系,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IL 21B 2511基因多态性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 y lori ,H.p y lori )感染后胃黏膜萎缩、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探讨IL 21B 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可能机制。

方法 (1)采用PCR 2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RFL P )分析法检测胃癌低发区广东省普通人群192例的基因型;(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 )检测上述人群的H p 感染率、胃蛋白酶原I (P G l )、胃蛋白酶原Ⅱ(P GII )和胃泌素(G astrin )的浓度。

结果 H p 阳性者P GI/P GII 显著低于H p 阴性者(P <0.01),H p 阳性的IL 21B 2511T/T 基因型者P GI/P GII 比值显著低于C/C 和T/T 基因型者(P 均<0.05)。

血清胃泌素浓度与IL 21B 2511的基因型没有明确的关系(P >0.05)。

结论 在胃癌低发区,IL 21B 2511基因型可能增加感染H.p y lori 后胃黏膜萎缩、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和发展的危险性。

关键词:IL -1B ;多态性;幽门螺旋杆菌;胃黏膜萎缩;萎缩性胃炎中图分类号:R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7X (2006)01-0054-02Study of the Relation of Interleukin -1B Gene Polymorphism andH 1Pylori Infection o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J IAN G Shao 2wei 1,ZHAN G Xiao 2lian 2,GAO Shang 2ming 1,et al(1.Department of Medical Laboratory and Technology ,Hube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430064;2.Department of Medical Immunology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terleukin 2lB gene polymorphism effect the mucosal atrophy and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ith H.p y lori infection .Methods :(1)IL 21B gene polymorphisms of common people were analyzed by PCR 2RFL P.(2)The H.p y lori infection rate ,P G I ,P GII and gastrin were examined using EL ISA or RIA.Results :In low prevalent region people with H.p y lori infection have higher P G I level ,but lower P G I/P G II ratio ,compared with individuals without H.p y lori infection.IL 21B 2511T/T genotype individuals with H.p y lori infection have lower P G I/P GII ratio than the C/C and T/T genotype H.p y lori individuals ,the gastrin level was similar among each genotype in IL 21B 2511locus no matter whether H.p y lori infected or not.Conclusion :In low 2prevalent region ,IL 21B 2511T/Tgenotype was a risk factor for mucosal atrophy and atrophic gastritis after H.p y lori infection.Key words :Interleukin 2lB ;Polymorphism ;H.p y lori ;Mucosal atrophy ;Atrophic gastritis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重要的病变,幽门螺旋杆菌(H p )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有研究表明,H p 阳性患者发生萎缩性胃炎的危险系数是阴性患者的6倍[1]。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中的作用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中的作用

消化不 良是消 化 内科 常见 病 症 , 占消化 门诊 患 者 数 的5 %左 右 , 严 重影 响患 者 的生 活 质 量 。研 究 表 0 且 明 , 分 幽门螺 杆菌 ( p 相关 性 胃炎 患者 可合 并 消 化 部 H )
菌有抑制 的药物如 : 质子泵抑制剂( P )H 受体拮抗 PI、
患者 , 症状 均 消 除或 得 到不 同 程 度 的改 善 , 报 告 如 现
下。
治疗 组 给予 根 除 H p治 疗 。 口服奥 美 拉 唑 ( 斯 阿 利 康 公 司 生 产 ,0mg粒 ,4 粒/ ) 0mg次 , 2 / 1 瓶 ,2 / 2
次/ 早晚饭前 服用 ; 日, 阿莫西林 ( 华北制药有 限公 司
查 , 评 价 疗 效 。 结 果 : 疗 组 症 状 改 善 总 有 效 率9 . 5 , 照 组 为 8 . 3 , 组 相 比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并 治 37 % 对 33% 两 P 0 0 )。 论 : .5 结 Hp感 染 的 慢 性 胃 炎伴 消化 不 良症 状 的 患 者 , 除 幽 门螺 杆 菌 后 消化 不 良 症 状 消 除 或 得 到 不 同程 度 根
生 产 ,5 g粒 ,0粒/ ) 0 / , 20m / 2 盒 ,100mg次 2次/ 日, 早 晚饭后 服 用 ; 拉 霉 素 ( 药 集 团 中诺 药 业 有 限公 克 石 司 生产 ,5 / , 20mg片 6片/ ),0 g次 , 盒 50m / 2次/日, 早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 本 资料 共 6 2例 , 为 门 诊 患 者 , 龄 在 2 均 年 0~6 0 岁, 病程 在 1个 月 以上 。治 疗前 患者 的症 状 主要有 : 上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效果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效果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应用与观察。

方法选择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观察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三联疗法治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联疗法;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在临床中慢性胃炎属于一种极为常见的多发病,通过胃镜检查资料显示占活检的80%左右,其中萎缩性胃炎仅占6%~20%,主要是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1]。

营养障碍、感染、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神经心理因素以及免疫因素等均有可能使患者出现慢性胃炎,但是在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还是由幽门螺杆菌所引起的感染,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患者发生慢性胃炎的根本诱因。

相关文献表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95%,同时会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高[2]。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造成的[3]。

在治疗方面,传统的三联疗法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针对于部分患者而言治疗效果依旧不太理想,本次研究将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应用与观察,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观察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2.3±10.2)岁,其中包括1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3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5.3±9.3)岁,其中包括1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3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探讨
本文通过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的影响,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并采取相应的检查及治疗措施进行控制。

标签: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根除
幽门螺杆菌,简称H 帕罗瑞,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微需氧杆菌,主要定植在胃窦,是至今为止唯一一种已知胃部细菌[1],可以在胃酸内存活。

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感染率很高,几乎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0%的人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胃部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性,有大量的有关幽门螺杆菌和胃肠道疾病关系的研究结果问世.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使得慢性胃炎黏膜损害、糜烂的病变逆转,从反复复发的慢性疾病,成为可以治愈的疾病[2]。

1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1.1世界范围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这种感染比较盛行于发展中国家,比如拉丁美洲、非洲、东欧感染率都在70%~90%,而亚洲是70%~80%,发达国家的感染率通常比较低,比如美国、加拿大、西欧他的感染率在30%~50% ,澳大利亚最低为20%[3]。

1.2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我国在2001~2004年曾经进行过一次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牵头进行的,涉及了19个省市,39个中心。

发现全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都比较高,为40%~90%,平均为59%,感染率最低的地区是广东省为42%,最高的地区是西藏,为90%,这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相符[3]。

1.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途径目前不清楚,通常认为有口口、粪口、和胃口的传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具有家族的聚集性,与居住的密度相关,而且父母感染者的子女感染率也非常高。

目前在口腔的牙菌斑、胃液和粪便中可以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且近年受关注的是医源性感染,进行胃镜检查也可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途径之一[4]。

2慢性胃炎病因及发病机理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有确定的关系,这主要基于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都可以发生慢性胃炎。

Hp 感染者可以呈现慢性胃窦的炎症或者是全胃的炎症,并且这种炎症和胃黏膜中性胃细胞浸润的程度,也就是它的活动性呈平行的关系,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明显的消退。

此外,在动物实验也基于人体口服的研究,也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导致胃类的炎症改变,因此Hp感染和慢性胃炎的关系是已经被众所周知的。

3诊断和根除标准
3.1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任一项现症感染诊断方法阳性可诊为Hp 阳性。

既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组织学检查阳性、13C尿素酶呼气实验阳性、快速尿素酶实验阳性或者是粪便抗原阳性都可以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5]。

3.2疗效判断(是否根除)①呼气试验,简单、易行,无创,临床上应用的最为广泛;②粪便抗原检查;③内镜下的快速尿素酶试验
4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中的假阴性
4.1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的时间确定检测时间很重要,检测前必须停服PPI 2 w,停抗生素、铋剂、抗菌作用中药4 w,不然会导致假阴性。

根除治疗后必须至少间隔4 w进行检测,在间隔期服用PPI、抗生素、铋剂和抗菌作用的中药会导致假阴性。

4.2当胃黏膜有活动性炎症时,高度提示感染;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排除NSAID 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95%。

在上述情况下,如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要高度怀疑假阴性[6]。

应进行多种方法的重复检测。

4.3当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值处于临界值附近时,结果不可靠。

例如13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界值多用4‰,这时检测值在2~6就会不可靠,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或用其他方法检测。

5内镜
5.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在内镜下可以表现为黏膜红斑、出血点,其中糜烂性胃炎在这次的诊治共识中提到,可以分为平坦型和隆起型,所谓平坦型就是在比较光滑的胃黏膜的表面,有一些糜烂的分布,点片状的分布,而隆起型可以看到胃黏膜表面凸凹不平,而在隆起的部位可以看到那种轻微凹陷的糜烂改变。

5.2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内镜下可以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皱襞变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

内镜下还可以遇到一些特殊类型胃炎,这些类型的胃炎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如化学性胃炎、放射性胃炎以及嗜酸细胞性胃炎,嗜酸性细胞性胃炎还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

6治疗
6.1根除Hp 推荐对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有消化不良症状者根除Hp,根除治疗可以长期缓解Hp阳性的FD症状,可以改善胃黏膜组织学,根除Hp对预防PU和胃癌有重要意义[7]。

6.2抗酸剂、H2RA、PPI 的使用使用抗酸剂、H2RA、PPI,主要用于胃黏膜糜烂,就是内镜下可以看到糜烂,症状上以反酸、上腹痛症状为主的患者,
可以使用抗酸剂或抑酸剂。

抗酸剂包括:铝碳酸镁、硫糖铝、替普瑞酮。

H2RA 包括:法莫替丁、雷尼替丁。

PPI 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

6.3促动力药、消化酶的使用促动力药主要用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为主的患者;消化酶主要用于进食相关腹胀或者是食欲不好,进食以后到下一餐之前还没有食欲的患者;对于胆汁反流,通常可以使用促动力药加上结合胆酸作用的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

7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7.1强调个体化治疗所谓个体化治疗就是要对患者既往抗生素应用史,包括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过敏史和潜在不良反应史;伴随的疾病,可能会影响药物代谢、排泄,增加不良反应[8-9],如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铋剂等有详细的了解。

另外,在个体化治疗中,年龄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高龄者药物不良反应率增加,而某些根除指证获益降低,如预防胃癌的作用,吸烟会降低疗效。

7.2根除治疗前停服PPI不少于2 w,停服抗生素、铋剂等不少于4 w。

如是补救治疗,建议间隔2~3个月。

7.3告知根除方案潜在的不良反应和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

8总结
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有确定的关系,在我们国家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首先推荐含铋剂以及PPI 的抗生素四联疗法;根除治疗可以长期缓解Hp 阳性的FD 症状,改善胃黏膜组织学,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治疗慢性胃炎和预防胃癌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郝玉玲.临床护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68.
[2]司红军.上消化道穿孔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2,07:133-134.
[3]苏爱平,许翠萍,房晓芬,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危险因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33):3810-3813.
[4]杜坤庭,杨伟捷,葛勤利,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3):1414-1415.
[5]党霞,玛尔哈巴,钟咏梅,等.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40-41.
[6]闫春晓,张翠萍,戴素美,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相关性[J].齐鲁医学杂志,2012,27(1):40-42.
[7]李本华.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J].吉林医学,2010,31(12):1597-1598.
[8]赵丽华,林竞,位嘉,等.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326例相关性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2):84-86.
[9]张群勇,杨其法,王海英,等.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5):430-432.编辑/肖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