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迁徙_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_
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研究
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历史,通过分析其起因、过程、影响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了这一历史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研究指出,湖广填四川移民源于人口过剩和生计压力,经历了从单纯迁移到文化交流的演变,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移民历史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结构变迁、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等方面。
在当今社会,湖广填四川移民仍然对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和关注。
结论部分强调了这一研究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了解和传承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研究、起因、演变、影响、文化交流、当今社会、意义、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研究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在清朝时期,四川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灾害频发,导致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有限,生活条件相对困苦。
而湖广地区则由于地理位置较好,资源丰富,生活条件较为优越。
四川地区的一部分人口开始向湖广地区迁移,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湖广填四川移民的规模逐渐扩大,涉及到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移民史、地方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为当今社会理解和解决移民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对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移民史的发展轨迹和特点,为探讨中国社会演变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和研究依据。
湖广填四川移民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口迁移现象,对于加深我们对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和社会互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不仅体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影响,也反映了人类移民行为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对于推动移民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00多年前“湖广填四川”,移民四川的不仅是3个省,还有14个省
300多年前“湖广填四川”,移民四川的不仅是3个省,还有14个省展开全文古代我国有名的移民潮有4次: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填四川,其中“填四川”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湖广填四川”。
四川是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历史上在四川建立的王朝也不少。
三国时刘备选择四川,也是为了图谋中原。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历代王朝都不想丢掉。
关于“湖广填四川”的说法有很多,有记载元末明初就已经发生,但那是陆续的移民,真正的大规模移民还是清朝。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期频繁的战乱导致全国人口急剧减少,清王朝收不上税。
于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时,清朝对全国人口进行了一次统计,当时的四川省只剩下9万多人。
而且全省的官员仅缺,清朝就让一批批新考入的官员到四川任职。
在这些官员中,四川巡抚张德地很有见解,他到了四川后对荒凉的天府之国感到忧心,视野中几乎没有人烟,尽是战争留下的创伤。
于是张巡抚就上书康熙皇帝,尽快把其他省份人移民到四川,开垦荒地,提高税收。
康熙皇帝不仅接到张巡抚奏折,他还接到其他官中的奏折,也是请求康熙移民。
于是1694年,康熙皇帝下了一道诏令:《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要求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向四川移民,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移民运动开始了。
当时清朝移民政策很吸引人,凡是入川垦荒种地的,这些地就属于个人土地了,而且可以带老婆孩子一起来。
5年内不收税收,要求新增人口也不增税。
在当时来看,这种政策无疑就是一场“土地革命”,除了湖南、湖北、广东外,还有其他省份的人也加入移民大潮中。
清朝末年有一本书叫《成都通览》对这次移民活动进行详细记载。
据书中统计,这次“湖广填四川”中湖广移民占了25%,河南和山东两省占了5%,陕西省移民占了10%,云南和贵州两省占了15%,江西省移民占了15%,安徽省占了5%,江浙两省占了10%,广西占了10%,福建、山西和甘肃三省移民占了5%。
或许在这些移民就有我们先人本族。
这次大规模移民一直持续到清朝道光年间,四川的人口出现了增长。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这个事件发生在那个朝代之间又相距多久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这个事件发生在那个朝代?之间又相距多久?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
这点可以从当年移民活动流传下来的“走西口”、“闯关东”、“充军云南”等民谚中,得到一丝信息。
本文将回答你:今天的湖南、湖北人从何而来!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作“江西填湖广”。
“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
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
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把两省总督叫作湖广总督,只是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
民谚中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
与这句民谚相伴的还有许多生动的传说。
比如:不少湖南、湖北人(尤其在乡村)称自己是“江西种”,并说凡江西人后裔其小脚指的指甲多一块。
又如,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当地人解释说,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
移民的来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
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
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
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
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
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
“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
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迁移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
这点可以从当年移民活动流传下来的“走西口”、“闯关东”、“充军云南”等民谚中,得到一丝信息。
本文将回答你:今天的湖南、湖北人从何而来!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作“江西填湖广”。
“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
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
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把两省总督叫作湖广总督,只是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
民谚中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
与这句民谚相伴的还有许多生动的传说。
比如:不少湖南、湖北人(尤其在乡村)称自己是“江西种”,并说凡江西人后裔其小脚指的指甲多一块。
又如,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当地人解释说,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
移民的来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
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
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
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
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
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
“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
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
重新解读清代四川移民史“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评介
本、文谠本、方崧卿本、南宋蜀本、朱熹本、魏仲举本都采用过欧本,从而判定欧阳修韩集校本对韩文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产生过重大影响。
南宋监本被置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通过北宋监本可以上推李汉原编本,通过方、朱校理本可以下溯明清诸本,1200年来的韩集传本,真正做到了条分缕析、各得其所。
以上的考察,除了揭示韩集在宋元时期的传播状况之外,对韩集文本整理尤为重要。
现代注本从蒋抱玄《注释评点韩昌黎文集十卷诗全集四卷》、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到屈守元《韩愈全集校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旧注去取失当的问题,正是由于混淆了诸本的源流关系。
例如:当旧注内容相近时,往往删削早出的洪兴祖、祝充、樊汝霖等注,而采用晚出的孙汝听、韩醇等注,因为五百家注往往以孙、韩列前。
该书考定韩集宋代注本的先后顺序:洪兴祖、祝充、樊汝霖、文谠、严有翼、孙汝听、韩醇、方崧卿、朱熹、魏仲举、王伯大、廖莹中,有助于现代韩集整理对旧注的取舍安排。
有意识地将韩集宋元传本源流关系的实证性考察结论作为韩集整理时旧注取舍及排序的依据,必将从根本上提升韩集整理的学术品格,从而对现代古籍整理学术规范的建设产生有益的影响。
三、思想文化批评:文献研究的接受史视角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文献学研究的最高境界。
《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贯穿始终的学术史意识。
其《内容提要》揭橥该书的撰著宗旨:“通过对韩文流传的考察,揭示韩学在宋代传播与接受的状况,进而展现宋代韩学乃至宋学本身兴起、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
”该书的学术视野主要聚焦在两大方面:韩学与宋学。
而这两大主题又交相渗透,融合为一。
作者这样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韩愈的学说奠定了宋学的基础:具体说来,韩愈倡导的儒学道统通过理学得以发扬光大;韩愈倡导的古文通过欧、苏、曾、王得以蔚为大国;韩愈议论化、散文化的诗风,则通过欧、苏、黄、陈发展为宋诗的主流。
从上述意义上考量,宋学即是韩学;宋人对韩学接受与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宋学兴起、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考量,韩学即是宋学。
湖广填四川
四明宗风,泰和贺氏源出会稽,后唐迁湘,明成化迁鄂,乾嘉间迁居川渝、陕南。
湖广填四川(2011-05-20 17:28:33)标签:杂谈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兵燹、灾荒、瘟疫等社会原因以及“迁海”、“圈地”、“剃发”、“平台”等政治原因,晋冀、两湖、两广、赣粤、苏皖等地区居民大量向西部川陕地区迁徙,史称“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移民运动改变了汉、唐以来由北向南移民的格局,开创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实现了由政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民间自发移民的政策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移民运动导致了川陕乃至鄂西部分地区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变化,使川陕鄂三边地区生态和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川陕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和冲击;对上自秦汉、下至唐宋以来所形成的川陕传统社会来了一次重塑。
这场空前大规模的移民,客观上促成了自成一隅的秦巴山区对全国的一次大开放。
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入,促进了秦巴山区人口繁衍和人种的优化;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大交融,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
南人北移,秦关汉河,五方杂处;东民西迁,巴山蜀水,客家云集。
寻宗问祖,追根溯源,回眸聚焦《明清川陕大移民》,或许,你能从其中寻找到你的根,你的血缘,你的宗亲,你先祖西迁川陕的足迹。
湖南移民长沙地区01、延陵世家,善化吴氏祖籍江西,元末迁居湖南,清初迁居川东、鄂西和陕南。
02、三槐衍派,善化王氏乾隆七年迁居陕西安康汉阴县。
03、庐陵望族,善化彭氏世居江西吉安庐陵县,洪武七年迁湘,道光十年迁陕、川。
04、潭州镇守,善化陈氏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安康。
05、江右流移,善化李氏乾隆七年迁居陕南。
06、豫章世家,善化唐氏源出江西,南宋末迁湘,乾隆七年迁秦。
07、武威世家,长沙石氏康熙乾隆间迁居陕西安康、湖北、四川等地。
08、茶陵千户,长沙柳氏先祖为茶陵千户所指挥,乾隆三十七年迁陕。
“湖广填四川”真相解密
湖⼴填四川“湖⼴填四川”真相解密湖⼴填四川定义“湖⼴填四川”是⼀个特定的称谓,它专指清代初年,四川因战乱⼈⼝锐减,从⽽由清政府在⼤半个中国推⾏的移民填川政策。
这次⼤规模的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开始,⼀直持续到嘉庆初年,前后长达⼀百多年。
其中,康熙中叶⾄乾隆年间是这次移民运动的⾼潮,四川⼈的祖先,绝⼤部分是在这时候背井离乡进⼊四川的。
虽然当时共有⼗⼏个省份的移民被卷⼊这次移民浪潮,⽐如湖北、湖南、⼴东、江西、福建、⼴西、陕西、贵州、云南、⼭西、河南、⼭东等,但因为当时移民⼊川的外省⼈以“湖⼴籍”最多,因⽽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填四川”。
所谓“湖⼴”,是指湖北、湖南两地。
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省”。
介绍在⼀般⼈的记忆中,“湖⼴填四川”这⼀历史事件是跟明朝末年“张献忠剿四川”分不开的。
时⾄今⽇,仍有不少四川的⽗⽼乡亲能够讲述“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不留”的恐怖故事。
似乎“湖⼴填四川”这⼀事件的起因,是张献忠把四川的⼟著⼈⼝杀光了。
张献忠是对四川造成过严重的破坏,但他在四川停留的时间前后只有⼏年,⽽明末清初四川⼤规模的战乱却持续了34年。
因此,张献忠⽆疑成为了清初四川残破和⼈⼝锐减的替罪⽺。
四川不愧为“天府之国”。
当⼗⼀⼆个省份的⼀百多万移民来到四川安家落户(康熙⼆⼗四年,四川的⼈⼝只有1.8万余丁,折合⼈⼝9万余;然⽽到乾隆三⼗⼆年的时候,四川⼈⼝已达290余万),⼀个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时代来临了。
“异乡⼈”开始在这⽚⾦⾊的⼟地上纵情舞蹈。
他们从故乡带来新的物种、新的⽣产技术、地⽅戏、习俗、⽅⾔,然后在这个新的竞技场上⼋仙过海,各显神通。
随着漫长⽽艰⾟的创业过程的逝去,⼀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像汹涌的潮⽔如期⽽⾄。
他们获得了财富,获得了新⽣,获得了主⼈的称谓,同时也获得了这⽚⼟地的嘉奖。
“湖⼴填四川”对中国近现代史产⽣了⼀种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移民⼊川的第六代后裔开始,四川经过多⽂化、多民族的⼤融合以后,涌现出邓⼩平、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郭沫若、巴⾦等杰出⼈物。
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
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一、大夏政权的移民1、明氏大夏政权元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在颖州(今安徽阜阳)爆发,是为红巾军。
巴蜀之地,因李喜喜青巾军入掠,杀虐甚甚,直到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率红巾军西征,占据巴渝,始得稍安。
明玉珍义军首定夔万,同年四月,攻下重庆,以此为中心四出扩张,至正二十一年(1361)攻下成都。
同年十月,在重庆称陇蜀王。
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明玉珍称帝,都重庆,国号夏,改元天统,是为大夏政权。
明洪武四年(1371),大夏政权为朱元璋派兵灭亡。
2、移民概况明玉珍占领巴蜀后,广招移民,发展生产,稳定四川,巩固政权,除了入川时所带20万大军外,还从湖北招移民入川,发展经济。
宋元之际,四川战争长达半个世纪,人口损失严重,待元朝统一,历90年左右,但因元统治残暴,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据李世平先生研究,元末人口约773,388人,估算为80万人。
时四川辖9路3府。
巴渝地区有重庆路、夔路,约20万人口。
即元末巴渝地区(以今重庆市为主)有人口约20万。
明玉珍率兵入川到建立政权称帝,共约有军队20万。
对此数,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曾作估算说:“(明玉珍)以偏师入蜀,度其兵有三分之一”。
当时,明玉珍归徐寿辉部西红巾军,其师为陈友谅掌握权纲。
而陈友谅与朱元璋决战鄱阳湖,倾巢而出,“号六十万”。
明玉珍也曾言“区区人马二十万,北下汉中,东下荆楚……”。
可以确定,明玉珍有兵20万。
这20万军队,基本上都是明玉珍从湖广带入四川的。
由于在巴渝地区战事并不激烈,明玉珍军队很快占领了此地区,因此,此次战争对巴渝之地人口损伤并不很大。
明玉珍入川后,有割据一方之心,因此,很可能要求军队携家室入川。
若按1:1比例计,20万军队,则有20万家属相随。
这些家属,由政府统一安置,故合称这些兵士和家属为军事移民,不会少于40万人。
这40万余人的分布,主要是在巴渝地区,按2/3计,则有27万左右。
湖广填四川移民相关知识
湖广填四川移民相关知识湖广填四川移民相关知识《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
及明末兵败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还不及现在一个大乡镇的人口数。
成都平原残留的极少量人口,大多藏匿在交通不便、战火不易滋扰的荒山野谷中。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1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桂叛乱,攻入四川,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
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厮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
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
一些州县人口只剩下10%或20%。
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湖广填四川“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移民入川的第六代后裔开始,四川经过多文化、多民族的大融合以后,涌现出邓小平、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郭沫若、巴金等杰出人物。
他们中有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有在共和国元帅中占五分之二比例的开国元勋,有共和国第五任国家主席,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堪称“大师“的文学巨匠等。
就是因为“湖广填四川“对四川文化和人口质量的影响甚为深远。
《荒书》记载成都城遭受劫难后的情形说:“成都空,残民无主,强者为盗,聚众掠男女屠为脯。
继以大疫,人又死。
是后虎出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
湖广填四川经历了100年,作为四川人你知道你是哪里迁来的吗?
湖广填四川经历了100年,作为四川人你知道你是哪里迁来的吗?湖广填川的由来四川有过两次大的'湖广填川'事件。
一次是宋末元初时期四川经历了长达50年之久的宋元战争,四川的土著,百姓70%至80%因战争而毁灭,余下的20%至30%的土著人丁,又在元期末和明朝末年的再次大战乱中遭到死亡。
其间,全国有10余个省相继迁徙填川,在此次迁徙填川的人数达100万之多,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当时的行政区划叫湖广省)的移民为最多,后就被人称之为'湖广填川';二是明末清初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义同统治者争战,接着是清军、地主武装的围巢,张献忠的反围巢的拉据战;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混战,以及南明将领内部之间的互相争夺撒杀;还有吴三桂反清后,其判军与清军的拉据战,又称'三藩之乱'。
这些战争持续了30余年之久,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大的屠杀。
由于战争的撕杀,尸横遍地,长久没有掩埋,其瘟疫灾害战乱接踵而来,其瘟疫、大旱席卷了许多城市与乡村、致不少地方人丁严重死亡,出现了人自相食,人皆徙散。
数百里断了炊烟,幸存者万分之一的景况。
在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来的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四川历史上前后就相继出现了六次的大的移民活动。
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国、巴国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以一户四五口计)约四五万人。
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人口南迁,在这个时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
第三次是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期陕甘移民大量入川。
第四次是在元末明初,南方移民进入四川,这就是经湖广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虽然仍有北方移民,但已为数不多。
这次以湖广居民为主的移民入川,标志着移民来源发生了首次南方人居多的变化。
第五次是清代前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
因为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辖区湖北、湖南和广西一部份)的移民最多,移民人口数达一百万以上,后被人们称之为'湖广填川'。
湖广填四川的确切年代及事由
湖⼴填四川的确切年代及事由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些⽼⼈,问他祖籍何在,⼗有⼋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填四川迁进来的。
"如再问从何处迁来?往往仍是同样的回答:"湖北⿇城孝感乡。
"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填四川的⾏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王剿四川嘛!"由是可知,⼤多四川⼈都认为境内的汉族⼈的祖辈都不是四川⼟著,⽽是从湖⼴迁⼊的。
⽽迁⼊的原因⼜是因为⼋⼤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王为称)剿四川。
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很深。
"湖⼴填四川"这⼀历史过程确实是存在过的,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的长期的移民运动。
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与渲染,也有⼀定的偏差。
"张献忠剿四川"这⼀历史事件也是发⽣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些歪曲。
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民出版社1981年版。
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了多年的⼈⼝与⽂化的⼤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的影响。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化的发展中居于最前列。
到了宋代,其经济⽂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却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可是,在巴蜀军民尽最⼤努⼒坚持了长期的抗⾦战争,终于取得了使⾦兵未能进⼊四川盆地的巨⼤胜利之后,⼜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
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的。
蒙古军先后曾三⼊成都,⽽蒙古⼤汗蒙哥也被击伤⽽死于钓鱼城下。
长期的拉锯战使⼈民的⽣命财产受到极⼤的损失。
“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湖广填四川”的由来在重庆,人们常常说起“湖广填四川”的事,并且说抗战前的四川、重庆人大多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代。
那么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将简略介绍。
一、“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一次由政府主导的,以经济发展、社会重组为动因的大规模人口迁移运动。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一次在元末明初,一次是在明末清初。
所谓“湖广”原指元代所设“湖广行省”(含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贵州一部分)的简称。
到明代,“湖广行省”分为广东、广西、湖广三个布政司(省)。
这时的“湖广布政司”辖今湖北、湖南之地,习称“湖广”。
明末清初迁往四川、重庆的移民主要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甘肃、江苏、浙江、贵州和云南等十余个省,尤以湖南、湖北为多,故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称。
再加之清朝政府以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为湖广移民入川的主要集散地,因此今天四川、重庆土著居民大都以“湖北麻城孝感”为祖籍。
“湖北麻城孝感”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成为重庆和四川移民祖籍的代名词。
而重庆又是“湖广”移民进入四川后定居、繁衍、创业的重要地域,也是再向全川扩散或“二次移民”的“中转站”。
二、“湖广填四川”的原因明末清初的天灾人祸,造成四川、重庆人口的大量死亡和逃迁,使社会生产力降到最低水平,成为四川、重庆最严重、最现实的社会危机。
为了恢复经济,重组社会,从清初顺治朝开始,中央政府对四川、重庆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鼓励移民的措施,从而出现了空前规模的史称“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
四川人口锐减是“湖广填四川”的直接原因。
明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人口总户数为26万户,约131万人,是为明代最高峰。
到清初四川人口仅残存62万左右(另一说为50万左右),出现了“有可耕之地,而无可耕之民”的境况。
引起四川人口如此陡降的原因主要是战乱、瘟疫、虎患三重天灾人祸。
1.战乱连年关于“湖广填四川”的原因,在民间传说中最普遍的说法是“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
湖广填四川
成都竹枝词
大姨嫁陕二姨苏, 大嫂江西二嫂湖。 戚友相逢问原籍, 现无十世老成都。
湖广填四川
百科名片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 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 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 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 行省人口最多。
另外,与临近四川的贵州中北部以及两湖西部等地的操官话的居民, 也多半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有关。
背景
宋末,公元1236年,蒙古军队与宋军在川北门户阳平关展开激战, 宋军大败,蒙古铁骑从此踏进天府之国。
在经历半个世纪的抵抗之后,四川地区最终被蒙古军队征服。 据史料统计,1223年,四川有人口660万,到了1290年,这一地区
相传明末清初,一移民在入蜀途中,其赖以充饥之蚕 豆遇连日阴雨而霉生。不忍弃,遂置于田埂晾干就以 鲜辣椒拌和而食,竟鲜美无比,余味悠长,其后竟以 此为生。此概为郫县豆瓣之最初起源。
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 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 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 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 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 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 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 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 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 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 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 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 四川。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由来明代的江西人,在朝野上下颇为引人瞩目。
早在宣德年间,民间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谚:“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吉水在江西的吉安府。
在整个明代,吉安府科甲鼎盛,产生的进士数超过一千人,这一纪录在全国无与伦比。
而在明代,非进士不入翰林,故此吉安所出的翰林也就特别之多。
他们与其他江西籍官僚一起,在官场上形成了一个颇具势力的江西帮。
不仅在朝如此,在野亦不例外。
尤其是在一些未开发及新开发的地区,江西人更是随处可见,甚至有“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的说法。
举个极端的例子,十七世纪前后,有人曾从云南出发,沿怒江(萨尔温江)顺流而下进入缅甸,竟发现沿途各地只要出现聚落的地方,其酋长头目必定是江西移民及其后裔。
不知从何时起,这些江西人有了个绰号,叫做“腊鸡”。
江西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被称作“腊鸡”不得其详,但揆情度理,这与江西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当有着密切联系。
因为在长途移徙的过程中,不仅风干的腊鸡更易于保存,而且,给遍布全国的远方亲人捎点儿土宜,腊鸡无疑亦是不易变质的上品。
大概是元明时代的江西人随处可见,江西人制作腊鸡的工艺及食用习俗更是别致,久而久之也便有了“腊鸡”的绰号。
在元明以前,江西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北宋时期,江西人口曾居各路之首,经济开发在南方属于先进地区。
及至明代,虽然江西人口较浙江稍逊一筹,居全国十三布政司的第二位,但每年所纳税粮有时甚至要超过浙江。
不过,从总体趋势上看,当时东南沿江、沿海区域经济已日趋多元化,相形之下,地处内陆的江西,以农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注定了其发展水平将日趋下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准也只能是每况愈下。
由于地瘠人稠,大批的江西人纷纷外徙谋生。
明人张瀚就曾指出:(江西)地产窄而生齿繁,人无积聚,质俭勤苦而多贫,多设智巧挟技艺经营四方,至老死不归。
外出商贾负贩、打工趁钱的江西人,有南、西两个流向最为便捷。
明人叶权的《贤博编·游岭南记》就曾描述,一些江西人在秋收结束后,大都越过梅岭到广东打工。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揭秘史上震撼人心的江西大移民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揭秘史上震撼人心的江西大移民江西大移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儿时听村上老人讲故事,讲的最多的是我们的祖辈200多年前从江西吉安迁徙来湖南的,当时刘氏三兄弟来湖南做生意小有积储在当地买田建房,兄弟沿丘陵山坡地各建一幢初见规模三进厢房,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一个二百余人刘氏后裔族群仍居住在近两百年历史的祖屋里,儿时家族一群屁孩追赶嬉闹巷道蜿蜒祖屋弄里,这些年偶尔回乡一趟目睹祖屋破烂飘摇,脑海不由浮现一幅祖辈由赣迁湘图景。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江西先民的大迁移,开创了中国历史一片片新的天地。
江西先民大迁移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
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
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因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在德阳地区作战频繁。
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
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
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数个世纪过去了,浩瀚的中国历史上,5次大移民中,江西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时空演奏的宏大交响乐中,江西的先民们就如顽强的种子一般,落在大邑通途,撒在穷乡僻壤,直至根深叶茂。
今日,小编就与读者一同撩开历史的尘埃,感触江西先民大迁移那震撼人心的音符,重回壮阔史诗。
四川三石碑再现史实据四川媒体称,四川清溪镇清溪高中附近发现的三块清代江西墓碑,使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历史再度浮出水面,史学家们因此认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历史至少被延长近60年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政府的移民,起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止于四川西北金川之战(公元1776年)。
天府之国的重生
天府之国的重生摘要: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国移民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此次移民浪潮赋予了战后经济萧条的四川地区新的活力,给巴蜀地区的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就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移民浪潮及移民迁入四川后对当地产生的影响作了介绍和分析,希望借此文章让世人对四川地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影响一、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在现如今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们祖籍,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
”如若继续追问:你知道为什么你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吗?往往还是会得到一致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此可知,大多数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地区迁来的。
而迁入的原因是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后不久自称八大王)剿四川。
这种说法影响很深远。
本人也是四川人,小时候身边的老一辈一直都存在这样的观念。
这种民间传说较之真实的历史有明显的的扩大和渲染,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历史上的所谓的“湖广填四川”其实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地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和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
一直到了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浩劫。
在此区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义入川,1644年二次入蜀后建立了大西政权,地主、清军、南明军联手攻向起义军,次年11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造成四川人死亡人数过半;1647至1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纷飞;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起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平西王吴三桂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史七年总。
计这些战争持续近四十年,军官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汉两族相互残杀,使得四川人口剧减。
湖广填四川
四明宗风,泰和贺氏源出会稽,后唐迁湘,明成化迁鄂,乾嘉间迁居川渝、陕南。
湖广填四川(2011-05-20 17:28:33)标签:杂谈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兵燹、灾荒、瘟疫等社会原因以及“迁海”、“圈地”、“剃发”、“平台”等政治原因,晋冀、两湖、两广、赣粤、苏皖等地区居民大量向西部川陕地区迁徙,史称“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移民运动改变了汉、唐以来由北向南移民的格局,开创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实现了由政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民间自发移民的政策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移民运动导致了川陕乃至鄂西部分地区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变化,使川陕鄂三边地区生态和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川陕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和冲击;对上自秦汉、下至唐宋以来所形成的川陕传统社会来了一次重塑。
这场空前大规模的移民,客观上促成了自成一隅的秦巴山区对全国的一次大开放。
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入,促进了秦巴山区人口繁衍和人种的优化;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大交融,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
南人北移,秦关汉河,五方杂处;东民西迁,巴山蜀水,客家云集。
寻宗问祖,追根溯源,回眸聚焦《明清川陕大移民》,或许,你能从其中寻找到你的根,你的血缘,你的宗亲,你先祖西迁川陕的足迹。
湖南移民长沙地区01、延陵世家,善化吴氏祖籍江西,元末迁居湖南,清初迁居川东、鄂西和陕南。
02、三槐衍派,善化王氏乾隆七年迁居陕西安康汉阴县。
03、庐陵望族,善化彭氏世居江西吉安庐陵县,洪武七年迁湘,道光十年迁陕、川。
04、潭州镇守,善化陈氏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安康。
05、江右流移,善化李氏乾隆七年迁居陕南。
06、豫章世家,善化唐氏源出江西,南宋末迁湘,乾隆七年迁秦。
07、武威世家,长沙石氏康熙乾隆间迁居陕西安康、湖北、四川等地。
08、茶陵千户,长沙柳氏先祖为茶陵千户所指挥,乾隆三十七年迁陕。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的起因及历史贡献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的起因及历史贡献大迁徙“湖广填四川”的起因及历史贡献为着探访"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大潮的起因以及它的历史贡献,而对它进行系统考察时,地方志和族谱无疑是最理想的参考资料。
移民大潮来有痕,去留踪。
作为私家档案性质的族谱,在记录下家族世系渊源和人口繁衍历史的同时,也把移民运动潮起潮落的蛛丝马迹留给了后世。
[ 转自铁血社区/ ]一、战乱--白骨堆·万人坟2002年4月3~4日,在成都新南门立交桥修建的过程中,在红星路与滨江路交叉口的工地上,施工的工人们连续两天从土层中挖出大量死人的尸骨,具体数量在百具以上。
后经成都考古专家初步勘察,结论是:这些尸骨是"非正常死亡"。
根据尸骨颜色、分布和地层情况来看,这是一种"二次性集中埋放",时间可推断在明末清初。
有专家还指出,这些尸骨不是一具具埋放在一起,而是采用腿骨放在一起,指骨又放在一起的埋葬方式,估计可能是因为战争或瘟疫大规模死人后,集中进行埋放的。
正当人们在追问成都"万人坑"之谜,试图弄清这些尸姓,其理由是解放前这一姓,其理由是解放前这一带是民房,不可能把这么多的尸带是民房,不可能把这么多的尸骨埋在房子下面。
对于成都、崇州两地何以会发现这样的"万人坑"的问题,尽管各家解释不一,留下重重迷雾,但是,在某些地方志上,却是有着明确记载的。
例如,光绪《潼川府志》记载,三台县有座"万人坟",位置在县城东门外,系遭张献忠"屠戮"所致。
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政权"左都督杨展封筑。
光绪四年重竖碑"。
清人万谷踢曾作有《初到东门外见万人坟诗》,可以为证。
另据记载,在盐亭县也有座"万人冢",位置也在县城东门外江神庙右,乃明末张献忠所"屠戮","白骨如阜"。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明清交替之际,四川人口锐减。
据《明会要》卷五十载:明万历六年(1578),四川省尚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人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这还不包括大量的荫户、漏户以及逃亡人口。
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锐减至“通省之户口,总计一万八千零九十丁”,若把妇孺估算在内,设每丁折合五人,也只有九万余口。
近百年来,许多史学家都惊奇地发现,没有几个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几乎都是“湖广填四川”,从外省迁来的。
张献忠,生于1606年,陕西延安人,出身贫寒,当过捕快、边兵。
崇祯三年(1630),他率领米脂县十八寨穷人举起义旗,绰号“八大王”。
他同李自成分兵两路,一个往东北,一个向西南,彻底埋葬了朱氏王朝。
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历时两年多的农民政权大西王朝。
有关张献忠“屠蜀”的记载,野史中比比皆是。
其中最大规模的是“屠城”。
崇祯十七年(1644)八月,张献忠攻打成都,因城墙坚固,久攻不下,后来在城外隐秘处挖地洞,打隧道,一直掏挖到城墙根,埋入火药,又把竹竿捅穿竹节,竿竿相连,然后在空心竹竿内装置很长的导火线,悄悄点燃。
守城兵丁见“贼兵”撤退一空,正要欢呼,忽然爆炸掀天,城墙垮了。
《蜀难》记载,城陷后,“屠城三日,贵贱同尽。
唯少艾妇女为营伍所匿者暂得免”。
这一年,张献忠还派孙可望等四将军分四路出城搜杀,穷乡僻壤,危崖深谷,无不搜及。
得男子手足两百双者升把总。
正月出,五月回。
《蜀乱》记:“每官兵回营,以所剁手掌验功。
凡有军官衙门掌如山积,而成都城内,几如假山之千叠万峰。
”每屠杀一地,他都要详细记录所杀人数,其中记有人头几大堆,人手掌几大堆,人耳朵几大堆,等等。
《蜀碧》一书,还大量记载了张献忠残忍、变态的杀人方法。
如张献忠常常把小孩子掷在空中,让其落在枪尖上,以观赏那流着鲜血狂叫乱动的惨景为快乐。
“正史”如是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张廷玉,主持编修了前朝历史《明史》。
《明史》中对张献忠入蜀后的行迹大体记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