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不良地质处理与分析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不良土质路基指的是路基土质质量较差,容易发生沉降、塌陷、侧滑等问题,给道路使用和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为了解决不良土质路基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方法。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处理。
土壤改良是指通过添加适量的改良材料,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加固、加密、加强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沉降能力。
可以采用添加石灰、水泥、矿渣粉等材料,通过与土壤充分混合反应,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可以进行排水处理。
排水是指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将路基内的积水及时排除,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将积水导入排水渠或排水沟,保持路面的干燥与稳定。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还可以采取加固处理。
加固是指通过增加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提高路基的抗沉降和抗滑移能力。
可以采用加筋土工格栅、土工合成材料等加固材料,将其嵌入土体中,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压能力,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还可以采取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是指对路基下方的地基层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加固、加密地基的方法,如进行地基加固桩、地基加固槽等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不良土质路基的问题。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路基设计和施工监控。
在路基设计中,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合理选择路基的宽度、高度和横坡等参数,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进行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排水处理、加固处理和地基处理等。
通过采取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解决不良土质路基带来的问题,保证道路的使用安全和交通畅通。
同时,合理的路基设计和施工监控也是保证路基质量的重要手段。
公路工程中常见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公路工程中常见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在公路的建设中,由于自然条件复杂,会遇到多种多样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崩塌,岩溶等。
这些不良地质现象对道路交通的破坏十分严重。
因此,分析不良地质现象成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不良地质现象;滑坡;泥石流;崩塌;岩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在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不良地质地段,会给公路路线的合理布局,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带来的困难,又或者给道路的稳定和正常使用造成危害。
因此,清楚的认识不良地质现象,了解它们产生的条件及原因。
掌握它们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以便我们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改善或克服其不利的一面,提高道路测设质量,减少公路病害,刻不容缓。
不良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风沙,沼泽,软土,黄土,盐渍土等。
本文以略阳县及周边的地质状况为例,分析几种常见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不良地质现象成因滑坡是山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
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滑坡,常使道路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
并且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
略阳地区有将军箭滑坡,以及在略阳电厂周边的滑坡,对周边设施危害严重。
沿着八渡河由南向北,略阳电厂滑坡由1号滑坡体,2号滑坡体以及3号滑坡体群组成。
其中1号滑坡体下面基岩为各种千枚岩和片岩,前部为八渡河冲洪积层,表层为3-5m的残破积层,2号滑坡体,表面极不平整,表层极不平整,表层为残破积层,下层为积岩,3号滑坡体群表层为残破积层,下层为积岩。
滑坡按受力可分为牵引式与推移式滑坡,按组成分成分分为松散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黏土滑坡与积岩滑坡等,滑坡的发生是由于斜坡岩土体平衡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当稳定系数k小于1时,斜坡平衡条件遭到破坏形成滑坡。
由此可看出,斜坡平衡条件破坏与否,等同于滑坡发生与否,这取决于下滑力与抗滑力的对比关系。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
公路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其中地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不良地质条件会给公路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常见的不良地质条件包括软土地基、岩溶地质、地震地质、滑坡地质等。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不良地质条件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在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会导致路基沉降、路面变形等问题。
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包括加固、加厚、加筋等。
加固可以采用灌浆、加固桩等方法,加厚可以采用填土、加厚路基等方法,加筋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方法。
岩溶地质是指地下岩石溶解形成的地质条件,容易发生地面塌陷、地下水涌出等问题。
处理岩溶地质的方法包括填洞、加固、加厚等。
填洞可以采用注浆、灌浆等方法,加固可以采用加固桩、钢筋混凝土等方法,加厚可以采用填土、加厚路基等方法。
地震地质是指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容易发生地震灾害。
处理地震地质的方法包括加固、减震等。
加固可以采用加固桩、钢筋混凝土等方法,减震可以采用减震器等方法。
滑坡地质是指地形陡峭、土壤松散的地区,容易发生滑坡灾害。
处理滑坡地质的方法包括加固、排水等。
加固可以采用加固桩、钢筋混凝土等方法,排水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方法。
不良地质条件会给公路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只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在公路施工前,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路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防与处理方法
路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防与处理方法1、土路床的压实宽度不到位1.1质量问题及现象路床的碾压宽度普遍或局部小于路面结构宽度。
土路床的碾压宽度窄于路面结构宽度,路面结构的边缘坐落在软基上。
当软基较干燥时有一定的支承力,结构层能成活,当软基受雨水浸透或冬春水分集聚。
土基失去稳定性时,路边将下沉造成掰边。
1.2原因分析边线控制不准,或边线桩丢失、移位、修整或碾压失去依据。
1.3预防处理方法1.3.1是填土路段填筑路基时,还是挖方路段,开挖路槽时,测量人员应将边线桩测设准确,随时检查桩位是否有变动,如有遗失或位移,应及时补桩或纠正桩位。
1.3.2碾压边线应超出路面结构宽度(包括道牙基础宽度)每侧不得小于10cm。
2、路基“弹簧”2.1质量问题及现象路基土压实时受压处下陷,四周弹起,呈软塑状态,体积得不到压缩,不能密实成型。
2.2原因分析2.2.1填土为黏性土时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2.2.2碾压层下有软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2.2.3翻晒,拌合不均匀;2.2.4局部填土混入冻土或过湿的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腐殖土以及含有草皮、树根和生活垃圾的不良填料;2.2.5透水性好与透水性差的土壤混填,且透水性差的土壤包括了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
2.3预防和处理方法2.3.1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2.3.2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2.3.3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台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2.3.4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事宜后重新碾压;2.3.5严禁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水囊”;2.3.6填筑上层时应开好排水沟,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50cm以下;2.3.7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上的压实度和含水履进行检查,待构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 谢晓红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谢晓红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公路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设施,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良的地质状况,这会给道路施工造成非常大的麻烦,因此,掌握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的类型以及加强不良地质处理的能力都是值得重视的工作。
公路的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实践中善于总结遇到不良地质的处理方法,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带来优质的公路设施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不良地质;处理方法1.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的类型1.1滑坡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滑坡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地质之一。
道路施工时周围的斜坡往往会处于土质松软的状态,加之两侧没有大量植被的保护,遇到暴雨的天气,大量雨水对斜坡处本就松软的土质进行猛烈冲刷,就很容易造成常见的滑坡现象。
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暴雨这种恶劣的天气本身就会耽误工程的进度,若再发生滑坡就更会对施工产生严重的影响,施工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滑坡往往就是由于土质的松软和暴雨等恶劣天气造成的,为了有效改善此类状况的发生,首先道路两侧的土壤质量要提高,对于土质松软的状况也要做出及时有效的管理。
1.2崩塌崩塌是由于斜坡处存在着不同的斜度,使得它的力学性质极其不稳定,加之此地方的岩土本身的结构不稳定、土质不均匀,发生剧烈的地质活动时极易滑脱。
另外,遇到暴风雨等恶劣的天气以及山洪等自然灾害时,就更容易造成岩土的滚动和崩塌,此类不良地质状况的发生对公路施工产生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不仅会耽误施工的工期,有甚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所以,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崩塌现象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1.3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非常常见的不良地质之一,它是指地面的土地、岩石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原因而发生的向下凹陷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十分明显的,对公路造成的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而且它的修复非常困难。
地面塌陷是对地质的结构的整体性产生的破坏,它对公路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市政道路路基沉降处理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路基沉降处理施工方案市政道路路基沉降是指由于地质条件不良或工程施工不当等原因,道路路基部分产生下沉或沉降现象。
如果不及时处理,路基沉降会给道路使用和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针对市政道路路基沉降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一、路基沉降原因分析:1.地质条件不良:柔软粘性土、弱胶结土等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容易发生路基沉降。
2.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引起路基沉降。
3.施工工艺不当:施工时控制不好填方夯实、排水等工艺,导致路基沉降。
二、路基沉降处理方法:1.加固处理:对于路基沉降较小的情况,可以采取加固处理。
主要包括增加填土层厚度、采用加筋土壤等方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荷载承载能力。
2.地基改良:对于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区,可采用地基改良技术来解决路基沉降问题。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加固地基、灌浆加固以及地基加固等。
3.排水处理:地下水位变化是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排水处理对于防止路基沉降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建设排水设施、挖设排水沟等方式,提高路基的排水效果。
4.维护养护:加强市政道路的维护养护工作,定期检查路基状况,并及时采取补强措施,修复路基沉降问题。
三、施工方案:1.调查研究:在进行路基沉降处理前,需要对道路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包括实地勘察、检测地下水位、测试土壤性质等。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道路的具体情况,为后续的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2.方案设计: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设计路基沉降处理方案。
方案设计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路基沉降程度等因素,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材料准备: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包括填料材料、加固材料、排水设施等。
确保施工过程中可以顺利进行。
4.施工过程:根据方案设计和材料准备好与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工作。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验收调试: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调试工作。
不良地质地段及特殊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评 价 进 行 探 讨 .希 望 能 为 以 后 类 似 的
研 究提 供帮助 。
开 挖 边 坡 等 因素 的 触 发 下 常 会 发 生 落 基 岩 边 坡 ,陡 峭 ,岩 性 为板 岩 、 变质 砂 石 、飞 石 等 这 些 落 石 、飞 石 往 往 零 星 岩 ,坡 面 危 岩 .植 被 较 少 ;局 部 路 段 内 分 布 ,不 能 成 片 或 较 大 规 模 堆 积 ,但 威 侧 为土 质 边 坡 .坡 体 堆 积 碎 砾 石 土 ,结
6 0 。 的 陡 坡 上 ;崩 塌 常 发 生 在 坚 硬 性 发 生 在 公 路 边 坡 陡峻 ,岩 体 中节 理 、裂 脆 的 岩 石 构 成 的 斜 坡 及 由软 硬 互 层 { 如 砂 页 与 千 枚 岩 互 层 )构 成 的陡 峻 山坡 崩 塌 还 多 发 生 在 构 造 破 碎 、风 化 作 用 强 烈 、地 震 频 繁 、暴 雨 多发 等 地 段 。
境 , 以 及 地 下 水 的 活 动 特 点 和 气 候 状 续 需 要 养 护 相 结 合 。
崩 塌 是 陡 坡 或 陡 崖 上 的 岩 土 体 在 况 ,决 定 和 控 制 着 全 线 的崩 塌 的分 布 规
律性。 o 全 线 崩 塌 集 中分 布 于 构 造 线 交
泥 石流
浆等。
流 侧 蚀 作 用 下 发 生 的 。分 布 规 律 :
河 展 线 ,两 岸坡 陡 ,人 为破 坏 植 被 坡
沿 线 所 处 地 层 岩 性 、 地 形 地 貌 环 体 崩 塌 、 落 石 具 有 一定 的 不 确 定 性 ,后
崩塌 落石
重 力 作 用 下 受 地 震 影 响 突 然 向下 倾 倒 、
设 的 建 设 周 期 和 成 本 .制 约 和 影 响 了公 路 的正 常运 营和 运 输安 全 。
不良地质路基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施工方案一、前言地质条件是影响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进行路基施工,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方案,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
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案1.土层处理: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土层经常会出现软弱、易液化等问题,对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造成威胁。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土层进行充分的处理。
(1)软弱地基处理:对于软弱地基,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地下榀木桩、灌注桩等。
通过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确保路基的安全性。
(2)液化地基处理:对于易液化地基,可以采取加重或混凝土填充等方法,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防止液化发生。
(3)坚硬地基处理:对于坚硬地基,可以采取预处理措施,如钻孔爆破等,使地基更加易于开挖和平整。
2.施工工艺: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需要重视施工工艺的选择和调整。
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地质条件带来的问题。
(1)挖填工艺:对于软弱地基,可以采用软弱地基挖填法。
先挖掉软弱层,再进行填充,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抽水工艺:对于液化地基,可以采用抽水工艺,将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减少液化发生的风险。
(3)削方工艺:对于坚硬地基,可以采取削方工艺,在地表上进行削方,减少开挖深度和施工难度。
3.施工技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中,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以解决地质条件带来的问题。
(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特征,识别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监测与预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同时,可以采用地质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
(3)抢险与处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
因此,需要有应急抢险队伍和设备,及时处理地质灾害,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4.施工管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中,施工管理必不可少。
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不良地质路段处理措施
不良地质路段处理措施1.补充土壤:在不良地质路段施工时,可以通过补充土壤的方式来改善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补充土壤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会选择土层稳定性较好的土壤来进行补充,同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压实和固结处理。
2.修建挡墙:对于路段上出现坡体滑坡等情况时,可以采取修建挡墙的措施来稳定路基。
挡墙的材料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砖石等材料,施工时需要考虑到挡墙的高度和坡度,以及与路面的连接处的设计。
3.安装防护设备:在不良地质路段,如有可能出现岩石滑落、土石流等危险情况时,可以在路面边缘或者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护栏等防护设备,以减少人员和车辆受到伤害。
4.排水处理: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地质路段的不良现象,如泥石流、塌方等。
在路面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到水流的排出方向,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地下水在路面及其周围流动,减少对路基的承载力影响。
5.定期监测:对于不良地质路段,应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可以利用地下水位、土壤位移等监测方法来检测不良地质状况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加固处理:对于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可以采取加固处理的方法来提升路面的稳定性。
加固材料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钢板桩等,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加固方式,以提升路段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7.管理维护:不仅要在处理不良地质路段后,还需要对路段进行管理和维护,定期巡视和清理沟渠,清理路面垃圾和积水,以保持路段的良好状况,避免不良地质再次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不良地质路段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特征、气候条件和施工技术等因素,因此对于实际的不良地质路段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才能确定最适合的处理措施。
同时,处理不良地质路段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不良地质路基是指路基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存在诸如软弱土层、沉积层、断层、滑坡、塌陷等地质问题,对道路安全和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稳定,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抗滑性,需要采取适当的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下面就以一个具体道路工程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工程地理概况:本工程位于XXXXX,总长度为xx km,沿线地质情况复杂,主要存在软弱土层和沉积层。
为了保证道路的设计要求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合理的地质路基处理。
处理方案:1.地质勘探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包括地质剖面、土壤采样和试验等,以了解地质情况和土壤特性。
在特殊地质部位,如断层和滑坡等,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勘探,以确定施工方案和处理方法。
2.软弱土层处理对于存在软弱土层的路段,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地基加固、排水和加铺加筑等。
地基加固可以采用灌浆法、挤浆法等方法,将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注入软弱土层,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排水是为了降低土壤含水量,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防止土体失稳。
加铺加筑是指在软弱土层上铺设加筑块或钢板,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沉积层处理沉积层常常存在较大的变形和沉降,会对路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处理沉积层可以采用控制沉降、加固地基和加厚填料等方法。
控制沉降可通过改变填筑层的性质和厚度,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后期沉降预留合适的空间。
加固地基可采用灌浆、振动加固等方法,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加厚填料是指在沉积层上加铺更多的填料,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
4.断层和滑坡处理对于存在断层和滑坡的路段,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断层处理可以采用填充断层、边坡修整和加固等方法。
填充断层是指在断层裂缝中填充碎石、混凝土等材料,修建连接断层的道路。
边坡修整是指调整边坡的坡度和坡高,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加固措施可采用锚杆加固、喷锚加固等方法,增加边坡的抗滑性和抗震能力。
滑坡处理可以采用边坡加固、土体改良和排水等方法,以减小滑坡的风险。
路基不良土处理方案浅析
路基不良土处理方案浅析摘要:路基设计时应保证路基有足够的强度、整体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路基不良土处理方法有换填法、土体改良法、桩处理方法等等。
结合南宁市常见的不良地质情况,浅析各不良土处理方法的适用情形。
关键词:路基;不良地质;换填;土体改良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引言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既承受路面结构的重量,又承受车辆行驶时产生动荷载。
路基设计时应保证路基足够有的强度、整体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因此,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路基土,应进行处理。
南宁市在地质历史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喜山期三个发展阶段,沉积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古近系和第四系地层。
场地属丘陵地貌,植被发育。
主要不良土有膨胀土、耕表土、素填土、杂填土、淤泥、泥质粉砂岩。
本文以当地常见不良地质情况,总结不良土处理方案的运用。
1 路基处理方法1.1换填法挖除部分厚度不良土,再回填符合要求的路基填料并压实,压实度不得小于一般路基压实度要求。
当挖除面底下为正常湿度状态下的原状土时,可回填合格土;当挖除面底下仍为中湿状态以上的不良土时,可视情况回填合格土或者设置一层硬壳层,如回填片石或者碎石,再回填合格土;当挖除面以下为软弱土且受表层水或地下水影响时应回填片石、砾石或者碎石等水稳定性好的材料,此时材料压实度应参照道路路面结构垫层要求执行。
1.2改良法1.2.1物理改良翻晒:当土质在干燥或者中湿状态满足规范规定的CBR及颗粒大小要求时,可通过翻晒将过湿土部分水分蒸发至满足填筑要求。
此方法一般用于正常湿度状态下为合格路基填筑料,开挖作业时含水量大于中湿状态含水量的情形。
掺砂石、碎石或砾石:在细粒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砂石、碎石或砾石,通过掺入骨料抑制土体变形,增强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此类混合土水稳定性较原土改善较大,可以用于软弱层界面或者浸水路段。
1.2.2化学改良在不良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石灰+粉煤灰,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或者在含水量较大的不良土中注入水泥或细粒式混凝土,使土体与水泥或混凝土混合固化,增加土体的承载力及水稳定性。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是指在道路建设中出现的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可能会导致路基沉降、塌陷、开裂等问题,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施工方案,介绍了处理的方法和流程。
施工前准备1.工程勘察:对路基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类型、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等。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处理方案。
2.施工图设计:根据勘察结果进行施工图设计,确定施工的具体方案和方法。
地基处理(填方处理)1.地表清理:清除路基上的杂草、泥土、垃圾等,确保施工面整洁。
2.坑槽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层剖面开挖,将部分黏土、砂土等土层挖除,使土体达到稳定状态。
3.坑槽回填:将符合要求的填土逐层回填坑槽,每层要按要求进行压实处理,如使用压路机或振动锤进行碾压或振动。
4.地基均匀压实:对填充土进行均匀压实处理,保证填方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地基处理(加固处理)1.灌浆处理:针对有大量孔隙的地质层,进行灌浆处理,填充空隙,增加土体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2.土挡墙或挡土墙:对于较高的路堤,可以采用土挡墙或挡土墙进行加固处理,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土钉墙:对于较陡峭的边坡,可以采用土钉墙进行加固处理,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4.排水处理:通过设置排水设施,排除地下水对路基的不良影响,保证路基稳定。
边坡处理1.边坡整形:根据边坡的形状和设计要求进行整形,使其具备一定的坡度和稳定性。
2.边坡加固:针对边坡的松散土壤,可以进行加固处理,如喷锚、喷涂混凝土等技术手段,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植被覆盖:对于边坡进行绿化处理,种植草坪或其他绿植,增加边坡的抗冲刷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施工质量检查:对填方、回填、压实等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施工记录和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工程量、质量情况等,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不良地质路段处理措施
推荐线不良地质统计表1)软基、翻浆、沉陷整治原则在冻胀翻浆地段上的路基,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路线尽量设置在干燥地段,当路线必须通过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其次,应根据地区与路段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原则,采取合理处治方案。
另外,在一般情况下,应做好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处理,并保证一定的路基填土高度。
病害治理做好地基处理:对于沿线翻浆严重路段,采用水稳定性好、冰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碎石、砂卵砾石等粗颗粒换填表层容易翻浆的粉土、粘土、泥炭、草甸等松软垫层,从土质这一根本问题上解决翻浆问题。
换填一般不超过1m,特殊情形下最大换填深度不得超过3m。
做好路基排水:在路堤两侧设置排水沟、挖方段设置边沟、路堑坡顶设置截水沟、地下水位特别高的路段设置渗沟或加深边沟,以有效地排除或拦截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向路基,从而降低路基附近的地下水位,减少冻结过程中水分聚流的来源;在路线跨越河流、溪沟或其它地表有水流的地段增设桥梁、涵洞,减少路基涉水或过水,以保证路基尽量与水隔离。
同时,使桥梁涵洞与排水沟渠组成一个完整畅通的排水系统。
做好路基设计:可从提高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隔离层和换土等几个方面进行。
提高路基填土高度,增大路基边缘至地下水或地面水水位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冻结过程中水分向路基上部迁移的数量,使冻胀减弱,使翻浆的程度和可能性变小。
提高路基同时也保证了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设置隔离层是在路基中一定深度处填筑透水性材料,防止水分进入路基上部,从而保证土基干燥,起防治冻胀与翻浆的作用。
在低填或零填的翻浆路段设置隔离层其效果与作用等同于地基换填土处理;在路基上部采用水稳定性好、冰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土,以提高土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一般在路基上部填筑60~80cm厚的粗颗粒土,路基可以基本稳定。
加强路面结构:为使翻浆路段的路基在承受一定的行车荷载时保持稳定,工可研究中推荐面层结构为沥青砼柔性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或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结构层,底层则采用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透水层。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探讨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探讨【摘要】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问题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
本文通过对不良地质类型及特征、钻孔灌浆、加固桩和爆破除障等处理方法的探讨,总结了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钻孔灌浆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高和土质较松软的地段,加固桩则适用于处理土质较硬的地段,而爆破除障则可以有效地处理岩石等不易被其他方法处理的地质问题。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不良地质处理的重要性,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公路施工中的地质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施工、不良地质、钻孔灌浆、加固桩、爆破除障、处理方法、重要性、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一直是施工中的重要问题。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良地质会给施工带来一系列困难和风险。
不良地质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延误工期,甚至发生严重事故。
对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处理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施工中,不良地质常见于软土地区、山区和水域地带,包括但不限于塌方、滑坡、地质断裂等。
这些不良地质在施工过程中会给工程带来挑战,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
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地质,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包括钻孔灌浆、加固桩、爆破除障等。
这些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障。
对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不良地质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有效指导施工实践,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并为未来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公路施工中遇到不良地质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不良地质会给施工带来许多困难和风险。
研究如何有效处理不良地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效处理不良地质可以保障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不良地质处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关系着广大道路使用者的出行安全。
线路所经不良地质路段的处理
线路所经不良地质路段的处理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迅猛增长,举国上下都实行了建立了道路网络,在这当中,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关于不良地质路段路基的处理。
下文对不良地质路段的地貌特征做了讲诉,根据实际的操作情况,探讨和分析了地质结构特征,并举出了几种不良地质路基在不相同的情况中的具体施工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业界的人士。
关键词不良地质;质量控制;处理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6-0161-02许多不合格的地质构造与地质现象往往会出现在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中,危害了正常生产和生活中中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
道路工程需要经过的地段具有复杂的地形,有时需要从地质构造不良或者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地段经过,经常会出现道路工程的损害。
某些需要从岩石地区经过的道路,岩层与岩石之间具有的产状关系会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里,如果岩层有着和边坡方向一致的倾向,岩层倾角如果比边坡坡角要大或者是相等的时候,边坡通常才会具有稳定性。
如果坡角比岩层倾角大,一旦岩层没有外力支撑的话,就会失去滑动趋势;假若这个时候岩层之间结合力度较小的话,很容易出现滑动。
如果岩层倾向和边坡坡向不一致的时候,只有岩层之间结合比较紧密,边坡才会稳定;但是有的时候岩层内会向节理发育的坡外倾斜,结合状况较差,就很容易出现倾倒破坏的情况。
预防是关键,一定要针对不良地质构造进行及时的处理,对道路边坡造成的破坏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
对治理措施进行制定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是增强滑动面的抗滑力,第二是对会变形的下滑岩体采取降低下滑力。
有锚固、岩体内排水、修护面、地面排水、灌浆、削坡减重与反压、修支挡构筑物等措施。
对道路工程的影响也要考虑地震、断层等不良地质构造的因素。
1 我国的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区的地质特征滑坡、岩溶、泥石流、风砂、崩塌等各种各样的现象都是我国特殊的地质及不良地质地区的地质现象。
1)岩土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出现大量整体下滑的现象,这就是山区中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中的一种——滑坡。
道路路基设计中不良地质对路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分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203工程技术1 道路不良路基的概况及其主要危害1.1 冻土路基冻土路基的形成原因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于季节性冻土所导致的冻土路基,第二种是由于常年性冻土所导致的冻土路基。
然而一般的道路路基的修筑材料主要是含水量较高的黏土或者是粉性土,此类道路路基修筑材料中因为加入了适量的水,再加上遇到较低温的环境,极易凝水成冰,形成冻土环境,而这种冻土的强度又比较高,因此处理起来十分的复杂。
如果此类冻土属于季节性冻土,那么所冻结的土壤就会因为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夏季气温较高,此类冻土很有可能发生融化,就会出现流沙状的土壤环境,也有可能形成泥沙类的土壤环境,如果随着季节的推移,到了秋季或者是冬季,此类土壤会因为自身含水量比较高,而再次发生冻结,经过长年累月的变化,土壤的性质极易发生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在此类冻土上开展道路路基建设的困难也随之增加[1]。
尤其是此类冻土在融化之后,冻土表面所能承受的力量会急剧变化,土壤沙粒之间的凝结程度变低,土壤变得更加稀松,冻土会发生膨胀,有可能出现坑洼地带,或者是出现土壤表面变形问题,也有可能出现沉降现象,进而对道路路基形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1.2 湿陷性黄土路基湿陷性黄土路基在实际的道路路基建设过程中,相比于冻土路基而言,具有较高的建设难度,湿陷性黄土只要是因为雨天的积水长期堆积在黄土处而导致的,由于黄土地区长年的降水量比较少,一旦出现降雨天气,就会导致原本干燥的黄土过量的吸收水分,从而形成坑洼地带或者是严重积水地带。
而黄土地区降雨天气的持续时间并不长,因此黄土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之后,就会经过暴晒而快速地蒸发掉水分,黄土就会因为阳光的强烈照射而变得更加坚硬,此时的黄土会出现裂缝甚至是断裂的现象,黄土表面一旦发生断裂,就会严重破坏道路路基,如果黄土表面存在大量积水,则会造成道路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判断坑洼处的积水深度,车辆极有可能陷入黄泥中,因为湿陷性黄土路面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城市道路不良地质路段路基处理措施
探析城市道路不良地质路段路基的处理措施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城市,必须实现旧城区公路改造和扩建工程和建设新的道路网络,其中关于不良地质路段路基的处理成为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大要点。
本文阐述了不良地质路段路基的成因,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对地质结构特征进行讨论与分析,提出不同情况下几种不良地质路基的具体施工方法,希望对同业人士能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道路;不良地质;路基;质量控制;处理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各行各业的建设都提高了要求,对道路等级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路基的变形与稳定性也进行更严格的质量把关。
而在实际地区道路建设中,发现存在着很多不良地质的情况,比如:常年积水的路段路基、伴着腐植土的风积沙路基等,它们使得土层变厚、地质差异变大,这些都会给施工技术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探究不良地质路段路基的成因,是施工者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不良地质路段的路基表现形式不良地质路段路基形成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与当地的气候特点,例如雨水、日照的情况。
通常这些路段由于地下水水位高,长期作用于土质中的沙层,沙层自然会变得软一些。
与此同时,地下水又可以与其中的微量植物发生化学作用,沙层慢慢会呈现出褐色或者是灰色,这时沙层可称为软沙层,视为软土地区。
软土地区的土质特点:水分丰富、孔隙较大、可伸缩性强、抗震强度低。
它们与一般的软土相比较,含沙量较大,且流动性质基本退化,仅有少量的流沙在大量的地下水中流动。
2.1老路基弯沉值较大通常情况下,在旧道路改扩建工程中能及时地发现不良地质的路段,这些路段大多是经过时间沉淀的老路基。
在老路表面上存在着小但为数不少的起伏处,沥青路面已经模糊不清。
老路基的弯沉值大多在500左右,有些弯沉值大的甚至可以达到1,100以上,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会感到很不平稳。
2.2形成沙丘路段常年的风化现象使道路的两侧会伴有风积沙丘或者是风积沙带,老路基的路面两侧会长出一些野生植物。
浅谈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
浅谈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近几年,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程建设质量也在日益提高,这也就对公路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路基工程施工中,特别是存在不良地质和特殊路基工程中,我们的技术人员在细节问题上往往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出现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路基病害。
比如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路基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由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路基横向开裂;由于路基不稳定造成的滑动及边坡坍塌;路基翻浆等等。
这里我们说的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包括:深挖路堑边坡、岩溶地段处理、填挖交界处、软土地段、高填和陡坡路堤、高填方路堤、零填路基及土质路堑处理、崩塌、路桥(涵)过渡段路基处理等。
针对不同情况我们逐一进行分析:1、纵向填挖交界路段处理对于填挖路段,填挖方结合部的处理直接关系着整体路基的稳定性,为减少填挖段落之间不均匀沉降,视填高不同铺设多层土工格栅,并在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渗沟,以阻断地下水排泄途径。
(1)纵向填挖交界处设置过渡段,填高大于5m小于12m时,过渡段不小于20m,填高小于5m时过渡段不小于15m。
过渡段填方路基填料采用碎石土填筑。
(2)为了减少纵向路基结合部不均匀沉降及增加路床的稳定性,填挖交界处的挖方段路基超挖80cm,然后回填合格填料,保证路床cbr满足设计要求。
(3)当填挖过渡段原地面缓于1:2.5时,在清表后,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基;当填挖过渡段原地面陡于1:2.5时,将原地面沿填挖交界线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为2m,向内倾3%,然后分层填筑台阶,再按一般路基填筑,而且,自路床底面根据设计要求依次向下铺设2层或3层土工格栅,层间距为50cm。
(4)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拉伸聚炳烯土工格栅,纵向长度为6米,填挖处各置一半,横向全断面铺设。
①铺设格栅时,纵向顺路基横向(与路线方向垂直)、格栅纵、横向连接处的强度不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接缝采用u型钉连接等方法使格栅间连成整体,格栅间互相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
道路路基设计中不良地质对路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各地区的交流不断加强,交通行业的发展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在一些道路修建的过程中,由于路基不合格对我国的交通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本文分析出目前阶段主要存在的不良地质的种类,以及它们对路基的影响,提出来一些提升路基质量的建议,得出了良好的地质对于路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地质对路基的影响,重视路基在设计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这一结论。
一、引言
交通行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当一个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对道路的需
求量也会越来越多,对道路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良好的路基是保证道路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目前我国仍存在许多由于地质情况不良而对路基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我们必须对这一情况进行重视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法来解决由于地质不良对路基的破坏这一问题。
二、不良地质的影响
我国大量兴建公路,提高公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但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由于地质情况不良引起的问题也日益增多,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地质不良的地区即使修建公路也会发生一些变形、塌陷,冻
柯锐
道路路基设计中不良地质对路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分析
Dao lu lu ji she ji zhong bu liang di zhi dui lu ji de ying xiang ji chu li cuo shi fen xi
J
IAN SHE
YAN JIU
规划设计
58
规划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基不良地质处理与分析
摘要:为了促进每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公路项目往往需要穿越一些地质
复杂的地区。
由于地质条件恶劣,公路工程已成为建设项目中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
因此,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和经验积累,克服各种恶
劣地质条件对公路建设及其正常运行的影响,尽量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
文通过笔者的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了公路施工常见的不良地质与处理方法,并进
行了讨论。
关键词:公路工程;条件;不良地质;处理措施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处理不
良地质断面,促进城市交通发展,确保路堤安全指标,防止地质恶劣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社
会形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压力。
我国从法律上明确了道路等级,对路基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因此,道路建设工程要严格把好路基质量,提高道路工程的工作水平,以达到国家规定的
法定标准。
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道路建设存在诸多不利的地质条件,容易发生涝渍和风沙
堤现象,增加了施工难度。
为此,要研究和探讨市政路段路基不利的地质条件,找出合理的
治理方案,解决地质条件恶劣造成的干扰。
1地质条件在公路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穿越多个不同的地形地貌,遇到各种复杂的地质问题,给高速公路的安全施工造成巨大的障碍。
例如,由于覆盖范围广泛,对路基工程的影响
是线性结构。
它具有长距离,与大自然接触的特点。
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路面使用质量和
使用寿命。
桥梁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穿越河流,山谷或道路的线路需要安装桥梁,
这也是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主线。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如果不注意地质条件,会造成桥墩倒塌,影响桥梁的安全。
同一公路隧道工程地质环境的内涵也十分广泛,包括地层特征,地下
水状况,隧道开挖前地层中原有的应力状态,地温梯度等。
因此,围岩稳定性是一个较好的
地质环境指标,也是研究隧道围岩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路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
不良地质现象是指建造不良或不良的地质动力现象。
它指的是由地外力量作用而产生的
各种地质现象,如滑坡,滑坡,沉降,泥石流等。
不仅影响场地的稳定性,还影响道路基础,边坡工程,隧道桥梁等特定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2.1滑坡
山体滑坡是公路建设中容易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
是指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在客观环境下,某些岩体沿弱面向下滑动的现象。
山体滑坡的具体原因如下:
(1)地形的原因
高陡的斜坡或陡峭的山崖使斜坡上部的软面形成正面状态,岩石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
岸边的锋利的山脊也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2)地质原因
松散的沉积物,特别是粘土和黄土浸泡,凝聚力下降,大大增加其滑动性。
基岩地区的
滑坡通常与薄弱的岩层如页岩,粘土岩,泥灰岩和板岩有关。
当构成斜坡的岩石具有不同的
岩石性质时,较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特别是下面的硬岩石和顶部上的松散积聚。
2.3坍塌
坍塌是指岩石与土体突然从母岩壁上冒出,使岩体崩塌,滚动的现象。
坡度条件是崩溃
的根本原因。
在黄土地区,坡度可能会超过50°。
当坡度大于45°,高差大于25米时,由松
散的岩土组成的坡面可能会发生小规模的塌陷。
当坡度大于50°,海拔大于50米时,可能发
生大于45米的大差异尺度崩溃。
松散破碎的岩石容易发生崩塌,当软岩层与硬岩层发生夹
层时,由于风化硬岩的突出差异,在接触面容易导致崩塌。
施工不当很容易导致倒塌。
在公
路施工过程中,山体开挖或斜坡脚土体大量开挖,会削弱边坡的支护力,容易造成倒塌。
3公路施工中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
3.1做好道路勘探地质条件
公路建设要高度重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如发现一些严重的地质问题,及时制定合理的
可靠处理解决方案,以保证工程设计和施工顺利进行,从而保证质量的可靠的建设质量。
在
公路桥梁施工中,如果不注意地质条件会造成桥墩的倒塌,从而影响整座桥梁的安全。
桥梁
应选择坡度稳定,基础条件好,区域内不发生不良地质现象,尽量避免大断层,特别是不在
无粘结断层破裂带,有可能造成断层桥。
因此在隧道施工前,要做好隧道岩体的调查工作,
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3.2完善工程设计,提高公路抗地质灾害能力
在公路工程设计中,根据水文,气候等大多数地质断面的性质、成因、变形机制、边界,危险程度和地质环境条件,正确评价地质危险性。
当路线经过不良地质区域时,要综合考虑
地质治理的有效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选择不同方案并对其进行比较。
重点地质防
治工程必须进行专项可行性研究。
如有必要,可能会因为施工过程中对原有地质条件的不可
避免的影响,例如在岩石基础上喷射和锚固抗滑桩而进行工艺试验。
挖沟等,不会因施工扰
动对变形地质体造成新的破坏。
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要正确评估施工扰动对变形地质体的
影响,并对原设计进行补充修改。
3.3通过建设防止地质灾害的技术手段
3.3.1道路塌方和滑坡现象,应采取以下两种措施来预防和控制:
(1)提高边坡岩土的机械强度
坡变形和稳定是存在密切联系的,关于两者的关系,很多学者通过各种方法对此做了深
入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
如图1所示的挡土墙土压力示意图,可以说明
变形和结构稳定的关系。
当允许土体向挡土墙运动时,土体能够发挥其自承力,则所需挡土
墙的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要远小于静止土压力;当给挡土墙一个外在的推力,使其向土体
运动,则挡土墙的土压力(被动土压力)要远大于静止土压力。
这就说明挡土墙的稳定、加
固力和变形是密切相关的。
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提高边坡岩土体的机械强度,提高其
抗滑力,降低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切坡减载;手动加固坡面;采用预应力锚索或锚索加固
有裂缝或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通过固结灌浆加固边坡岩体或电化学加固体或土的强度等。
(2)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的破坏
滑坡的发生往往与水的作用密切相关。
通过降低孔隙水压力和水动压力,可以防止滑坡
软化溶解,消除或减少水蚀和波浪作用。
沟渠可以在滑坡边界进行修复,以防止周边地表水
进入滑坡区或在斜坡上建造排水沟。
可用于砌筑砂浆或人造铺垫的覆盖层,防止地表水渗入。
3.3.2软土路堤进行有效加固
主要有抛石挤压法:挖基本处理厚度,一般30cm,快速抛石,整平,抛石找平光滑碎石
垫层施工,解决了快速解决公路桥涵软基处理,提高整体施工进度。
还可以用砂,砾石等材
料代替或混合的方法,形成软基层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3.3.3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
对不良地质区域的道路工程,应根据地质调查结果确定监测预报的重点区域。
在每年汛
期之前,要对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综合调查,加强对汛期的监测。
认真审查,及时
把握地质条件的变化,提高前瞻性。
总结:路基是高速公路的基础。
路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公路能否正常使用。
因此,本文
对路基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虽然路基将有助于公路建设。
但现场情况经常发
生变化,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路基遇到的
问题。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覆盖城乡的道路交通网络极大地促进了经济
社会发展但高速公路建设往往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在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保证方面
存在一定困难。
防治公路地质灾害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地质灾害应成为公路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部门和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技术,新途径,为公
路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希强. 高速公路路基不良地质路段处理方式浅谈[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275-00276.
[2]李平. 浅谈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35).
[3]胡海波. 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思路[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24):91-92.
[4]蓝敏珍. 城市道路不良地质路段路基的处理[J]. 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11):40-41.
[5]徐盛. 谈不良地质状况在路基中的处理方法[J]. 房地产导刊, 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