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评价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 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 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 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3.基础设施——决定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 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
2.客源市场条件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的前提。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 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 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 文化水平等。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 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1)客源地:客源地是指游客的来源地,是经济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 区,如国际上的西欧、北美、日本。
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可增加旅游资源的 ____吸__引__力__。 (2)交通条件:决定着旅游资源所在地的 “__可__进_入__性___”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规模、 档次和___难__易__程__度___。
2.客源市场条件 (1)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所针对的_旅__游__者__类型。 (2)正确估计旅游资源与客源地的__距__离___,旅游 资源最具有吸引力的__特__色__,旅游资源所在地的 __接_待__能__力___与交通运输能力。 3.其他开发条件:包括__投__资___条件、施工条件、 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____服__务__设__施条件等。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主要包括对旅游资源所在的 环境容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社会经济环境等 三方面进行评价。
指标
具体内容
环境容 量状况
旅游资源所在地规模大、景象艺术特征显 著、内容丰富、游程较长、布局合理、质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三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第一节旅游者一、填空题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它可以定义为,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为主要目的的人。
2、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的决定》,其中元旦、节、“五一”节、节和节各放假一天。
3、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
4、按旅游的目的划分,可把旅游者分为、、。
5、对旅游活动具有决定意义,它将决定旅游者到何处去旅游、逗留时间的长短以及消费水平的高低。
二、单项选择题1、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包括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介。
A体系 B内容 C要素 D部门2、闲暇时间是指()。
A时间 B可支配的时间 C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D非自由支配时间三、多项选择题1、一个人可以成为旅游者的条件,可归纳为()。
A社会条件 B个别条件 C个人条件 D社会个别条件2、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有()。
A每日空闲 B周末闲暇 C病假休养 D假日时间3、按旅游区域划分,旅游者可分为()基本类型。
A国内旅游者 B国外旅游者 C国际旅游者 D来华旅游者4、社会消费主要有()的预支等。
A健康人寿保险 B老年退休金 C失业补贴 D衣食住行开支5、美国著名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认为旅游动机主要有()的动机等几种类型。
A身体方面 B文化方面 C社交方面 D地位和声望方面四、判断正误并改错1、旅游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游览者。
()2、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产生旅游者的前提条件。
()3、旅游者个人条件中的有“钱”是指有足够支付旅游费用的“收入”。
()4、一个在访问国停留不超过24小时并不过夜,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国获得经济利益的游客称为“当日游客”。
5、旅游者须排除非纯消遣性旅游的旅行活动中产生的旅游行为。
()五、问答题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旅行社的广告:丽星邮轮海上皇宫游(新加坡、槟城、普吉)(七日游)7880元海南超豪华五星纯玩双飞五日游3188元北京西安双飞五日游2489元黄山精品四日游658元似水年华乌镇一日游158元(1)在今年的国庆长假,你会参加以上哪条路线?为什么?(2)假设你参加了上面和某条路线,你有什么要求?2、现代旅游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欧美地区一直占据绝对优势,该地区产生了80%左右的国际旅游者。
(完整版)《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1.旅游资源调查从其实践的程序上可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准备阶段、实地调查阶段、数据整理阶段。
2. 旅游区空间开发的“三区结构模式”中的三区分别是服务区、娱乐区、自然区。
3. 分析开发地区位状况主要从自然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区位、旅游区位。
4、旅游项目的更新与创新,都必须遵循一个总体原则,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6.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组合战略中,4P理论的组合要素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7.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是一个由三大要素组成的有机体系。
其中区域发展目标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实质性主体;旅游区的发展功能则是由发展目标决定的内在功能;旅游区发展形象是发展目标的外在表现。
8、根据旅游者的来源地不同可以将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分为本地客源市场、国内客源市场和国外客源市场。
9.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包括建设施工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和投资条件。
10.旅游形象制胜战略的内容包括旅游形象设计和旅游区形象推广。
11.根据旅游规划与开发效益产生的效果,旅游开发的效益评估大致分为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12.旅游资源所处的社会环境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政治局势、社会治安、医疗保健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等内容。
13.旅游系统的经济结构可以简单地用“旅游需求----旅游市场---旅游供给”模型来描述。
14.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是分别对旅游项目、旅游功能、旅游形象等三方面加以设计15、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区原则包括:突出分区的原则、集中功能单元、协调功能分区原则、合理规划动视线、保护旅游环境原则。
16.有人预测,主题公园将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新兴旅游消费增长点。
17、.对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环境产生影响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区位和旅游区位。
18、按属性组合分类,根据旅游者的行为和意愿特征,旅游线路大致可分为周游型和逗留型。
19、旅游资源概查以定性为主,主要目的是确定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分布和开发程度。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产价格上涨。 造成破坏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与特性
1、旅游资源的内涵:
能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可 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说一说这一概念 包括了旅游资源 哪三个内涵?
旅游资源形成的必备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 定的吸引力,使旅游者能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 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旅游资源包括自然 风景、文物古迹、民俗风情;
促进经济
发展国内旅游,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 旅文游化业繁的荣不稳定
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促进文化交流
导致区域经济的 有利于对旅游地自然风光和历史遗产进
不稳影定响区域
行保护
旅游环业境的发展导 致消费品和房地
也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现代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原因?
国民收入增加
国际旅游界研究表明: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超过300美元 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1000美元 时,产生出国旅游的动机;超过3000美元时,产生洲 际旅游动机。
假期增加(二战后欧美实施带薪休假制度)运输Biblioteka 的发展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物质的与精神的 自然的与人工创造的 已开发的与潜在的 古代的与现代的
从赤道到两极 从海洋到内陆 从平原到高山 从城市到乡村 从地球到太空
❖ 旅游资源的特性
北京的哪些旅游 资源最能体现北 京的地域特色?
❖ 2、空间上的地域性:不同地 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地方特 色。
❖ 3、季节上的变化性:同一旅游 资源(尤其是自然景观)在不 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旅游概论章节练习题(1-3)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1—3章)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名词解释享乐旅行:二、填空题1、旅游的产生有先有后,但都经历了一个从()()()而()的过程。
2、旅游是在()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3、旅游源于()活动。
4、在农业生产方式发明以前,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们一直过着()生活,依靠()()()等集体劳动并共同分享劳动产品而延续生命。
这种生活方式又叫()生活。
5、“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
6、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行为,而旅行时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行为。
7.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是对人类有自主意识的旅行()。
8.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
9.旅游在()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0、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逐渐转化成商品,()应运而生,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和(),并促使有自觉目的意识的()的萌芽。
11、()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12、在()驱动下,商人们已“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13、()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14、“()”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15、旅游的产生源于()、()、()的成熟。
16、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特征的()活动。
17、享乐旅行或旅游之所以发生,是源于人类()的发展,尤其是()的发展和()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18、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皇宫中人所想的,和茅屋中人所想是不同”,说明旅游活动产生的历史条件中,()条件起决定作用。
19、旅游时人类进化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
20、旅游产生的基础条件是()的发展、()的提高,以及()、()、()等的发展。
21、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22、旅游是超出()而具有()性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三、问答题1、辨析“迁徙”和“旅行”。
2、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旅游是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名词解释1、旅游2、旅行3、游览二、填空题1、对异域的()的探索,对异地()的向往,以及获得()的感受、()的欲望,正是驱使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动力。
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综述
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综述引言:旅游是一种人类活动,涉及到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因果关系。
而在旅游目的地中,居民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其旅游感知和态度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国外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综述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1. 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知研究发现,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事业的认知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
居民普遍认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业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变化,如文化交流和民俗传承等,这些变化被大多数居民认为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不过,也有部分居民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2. 居民对旅游资源的认知居民对旅游资源的认知和评价直接影响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态度和行为。
研究表明,居民对旅游资源的认知多样化,既有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认know,也有对休闲设施和娱乐设施的认知。
不同居民对同一旅游资源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其中一些差异可能源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属性和旅游经历。
二、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态度1. 对旅游发展的支持程度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其对旅游的感知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外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事业的发展,并且愿意参与旅游业的发展过程。
然而,也有少数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持否定态度,这往往与他们对旅游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持负面看法有关。
2. 对旅游者行为的态度居民对旅游者行为的态度是产生旅游人文冲突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多样化,既有欢迎和友好的态度,也有敌对和冷漠的态度。
这种态度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居民对旅游者行为的感知、旅游者的个人特征以及旅游者与居民之间的互动。
三、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的热点与展望1. 研究热点当前,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旅游沟通与互动、旅游人口流动与文化冲突等。
旅游概论练习题
《旅游概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是具有现代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勺古代旅游活动。
3. 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_________ 和_______ 熟的结果。
4. ____________ '勺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 ________ 旅行它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6. 我国古代最早把“旅”和“游”连城“旅游” 一词者,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_________ 词中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有人”。
7. 在诸多学者对旅游的定义中,最具权威性的首推_________ 义。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旅游的定义表述中,____________________ 性的有旅行和游览表明了旅游与游览的区别;为寻求__________ 的愉快感受表明了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9旅游是以__________ 主,集于一体的综合社会活动。
包括_______10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_________ 功能和________ 目结合的活动形式。
11 •旅游者是具有社会意识、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变革能力的人,说明旅游具有性。
12.旅游的文化属性表现在 __________ 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___________ 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_______ 和_____ 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13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_________ 肖费形式,这种消费形式是指_________ 和_________ 机结合起来。
14旅游的参与性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必须_________ 体力行的__________ 性。
它_________ 与和 __________ 与之分。
旅游的季节性特点
旅游的季节性特点一、旅游季节性的定义旅游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这种特点集中体现在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及整个旅游业方面。
被称为旅游中最容易理解却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关于旅游季节性的定义,国内的学者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傅云新认为旅游资源由于受自然力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往往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节律性,反映为周期变化和随即变化两个方面[1]。
陆林[2]、苏勤和陆玉麒[3]、周修宇[4]等学者则从旅游活动的角度研究旅游季节性,认为旅游季节性是指客流流向、流量集中于一年中相对较短时段的趋势,反映了旅游流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平衡,导致市场出现明显的淡旺季差异[5]。
马勇从旅游业经营的角度界定旅游季节性,认为旅游的季节变动性是旅游者外出旅游时间的选择和旅游接待地企业经营业务上所体现的明显淡旺季差异性[6]。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旅游季节性并不单单是旅游的一个特点,而是旅游资源季节性、旅游活动季节性及其旅游业季节性综合作用的结果[7]。
二、旅游季节性的成因笔者在前文写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等是旅游季节性特点集中体现的重要方面,因此旅游季节性的成因也与此密切相关。
同时,旅游季节性的成因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人为原因。
接下来进行详细的阐述: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时限性,即季节性。
孙文昌认为,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是由其所在地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所决定的[9]。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文旅游资源也同样会受到影响。
例如婺源的篁岭晒秋,因篁岭古村几乎挂在山崖上,独特的地形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每到秋季,村庄里的村民就利用屋前屋后及自家的窗台屋顶晾晒农作物,这种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画家、摄影师和游客前来,也使婺源的篁岭古村成为了秋季旅游胜地。
由此可见,自然因素使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因此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的旅游也具有季节性。
2.旅游活动中游客的旅游需求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季节性主要是因为旅游者出游的时间具有季节性,即旅游需求具有季节性特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
1. 旅游资源分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 自然资源:指景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景观,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动植物种类等。
- 人文资源:指景区的人文景观和人文活动,包括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节庆活动等。
2. 旅游线路规划:
- 线路设计:根据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选择合适的旅游线路,考虑到交通便利性、景点之间的距离、景点的开放时间等因素。
- 线路安排:确定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制定出行计划,安排酒店住宿和交通工具。
3. 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
- 旅游目的地选址:根据景点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作为旅游目的地。
- 旅游设施建设:包括酒店、景区门票、交通设施、游客服务中心等,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设施。
- 旅游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利用好旅游资源,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高中旅游地理的一些知识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旅游学概论第六版整本书超强大内容复习总结知识点
1、旅游学研究对象:主体-旅游者;媒介-旅游业;客体-旅游资源2、早期的旅游学研究;集中在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美国,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问题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文献:1899年,波迪奥(意大利),《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系统剖析论证1927年,马里奥蒂(意大利),《旅游经济学讲义》3、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它目的,暂时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前往外地他乡的旅行以及在该地的逗留活动。
4、旅游活动的构成条件:1、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2、异地性: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3、暂时性:不超过一年4、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政治和经济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5、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2、商务旅行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6、产业革命对现代旅游的影响:加速城市化发展;改变工作性质;阶级关系新变化;技术的进步7、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需求方面: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给方面: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目的地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8、大众旅游:大众化旅游;旅游活动的参加者范围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大众型旅游;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模式。
大众性旅游的功过:功:帮助人们解决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安全感障碍;节省开支过: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9、季节性产生的原因:旅游目的地自身方面—气候条件;客源地方面—出游目的,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我国旅游活动季节性波动不大的原因: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吸引外国旅游者的大部分是历史人文资源。
10、旅游活动的类型: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居民到大陆地区旅游,成为海外游客)出境旅游。
高职《旅游概论》第三、四、五章练习题
《旅游概论》第三、四、五章练习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3分)1.旅游的社会条件,一指,二指。
2.旅游资源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3.旅游资源具有的四个共同特点是和季节性。
4.主题公园共典型的代表是1954年,始建于国“迪斯尼乐园”。
5.旅游具有明显的性质和性质。
从产业性的性质看,旅游业是一个性产业。
从旅游业的职能和实际作用来看,旅游业也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行业。
6.旅游业具有的五个特点是。
7.旅行社具有的四项业务是。
8.旅游者对旅游饭店的四个方面的要求是。
9.旅游市场是市场和市场的总和。
我国的旅游市场包括市场和市场。
10.国际旅行社经营入境旅游业务时,交纳元人民币;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另需交纳元人民币。
国内旅行社交纳元人民币。
11.地区市场一直是祖国大陆旅游业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12.旅游业对文化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一是科学文化交流的,二是促进事业。
二、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1.旅游者2.旅行社3.旅游饭店4.旅游购物品5.旅游市场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A.自然旅游资源 B.历史遗存 C.时代建设风貌 D.主题公园2.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而就具有()A.游览性 B.观赏性 C.垄断性 D.吸引性3.组织和接待旅游者的中介组织是()A.旅游饭店 B.旅行社 C.旅游交通 D.旅游团体4.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一种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 B.水上运输 C.汽车运输 D.铁路运输5.下面不属于欧美旅行社类型的是()A.国际旅行社 B.旅游批发商 C.旅游零售商 D.旅游经营商6.我国旅行社的类型是()A.三种类型 B.经历了三个阶段C.两种类型 D.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旅游区(点)特点的是()A.专用性 B.可控性 C.观赏性 D.长久性8.下列旅游购物品中,属于旅游工艺品的是()A.刺绣 B.出土文件复制品 C.玉石 D.旅游鞋9.下列旅游购物品中,属于文化艺术品的是()A.古玩和历史文物 B.名酒 C.陶瓷 D.玩具10.下列旅游购物品中,属于风味土特产的是()A.碑刻 B.药材 C.织锦 D.丝绸制品11.下列旅游购物品中,属于旅游日用品的是()A.拐杖 B.装饰品 C.棉毛制品 D.名茶12.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供给市场是()A.欧洲地区 B.北美地区 C.欧美地区 D.东亚太平洋地区13.我国必须挖掘的、富有潜力的入境旅游市场是()A.日本市场 B.韩国市场 C.东南亚市场 D.港澳台市场14.()已经成为我国入境旅游人次数最多的欧洲国家。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表
谷地型旅游地
河谷地区内可供观光游览的整体区域或个别区段。
AAC
沙砾石地型旅游地
沙漠、戈壁、荒原内可供观光游览的整体区域或个别区段。
AAD
滩地型旅游地
缓平滩地内可供观光游览的整体区域或个别区段。
AAE
奇异自然现象
发生在地表面一般还没有合理解释的自然界奇特现象。
AAF
自然标志地
标志特殊地理、自然区域的地点。
GAG
其他物品
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产的其他物品。
H人文活动
HA人事记录
HAA
人物
历史和现代名人。
HAB
事件
发生过的历史和现代事件。
HB艺术
HBA
文艺团体
表演戏剧、歌舞、曲艺杂技和地方杂艺的团体。
HBB
文学艺术作品
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的概括而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
HC民间习俗
HCA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地方性的习俗和风气,如待人接物礼节、仪式等。
FAH
动物与植物展示地
饲养动物与栽培植物的场所。
FAI
军事观FAJ
边境口岸
边境上设立的过境或贸易的地点。
FAK
景物观赏点
观赏各类景物的场所。
FB单体活动场馆
FBA
聚会接待厅堂(室)
公众场合用于办公、会商、议事和其他公共事物所设的独立宽敞房舍,或家庭的会客厅室。
FBB
祭拜场馆
供观光、游乐、休憩的水库、池塘等人工集水区域。
FGB
水井
向下开凿到饱和层并从饱和层中抽水的深洞。
FGC
运河与渠道段落
正在运行的人工开凿的水道段落。
FGD
堤坝段落
旅游概论练习题
《旅游概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是具有现代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古代旅游活动。
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_________和_______成熟的结果。
4.___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__________旅行它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6.我国古代最早把“旅”和“游”连城“旅游”一词者,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 _________一词中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有人” 。
7.在诸多学者对旅游的定义中,最具权威性的首推_________定义。
8.在旅游的定义表述中, _________性的有旅行和游览表明了旅游与游览的区别;为寻求 __________上的愉快感受表明了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9.旅游是以 _________为主,集于一体的综合社会活动。
包括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10.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_________功能和 ________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11.旅游者是具有社会意识、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变革能力的人,说明旅游具有_________属性。
12.旅游的文化属性表现在 _________是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____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________和_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13.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_________消费形式,这种消费形式是指 _________和_________有机结合起来。
14.旅游的参与性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必须_________身体力行的 _________性。
它_________参与和 _________参与之分。
15.现代旅游具有突出的 _________,旅游者构成日趋大众化、平民化。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类型、资源品质评价、资源开发潜力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类型、资源品质评价、资源开发潜力引言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一个地区或景点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评价旅游资源的类型、资源品质以及资源的开发潜力,我们可以了解该地区的旅游发展状况,并为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旅游资源类型自然景观资源1.山川河流:如高山、深谷、江河湖泊等。
2.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草原等。
人文景观资源1.历史遗迹:如古城墙、古建筑等。
2.文化传统:如民俗文化、民族风情等。
特色资源1.特色风景:如独特的地貌、特殊的风景线等。
2.特色活动:如特色节日、民俗表演等。
资源品质评价自然景观资源品质评价1.生态环境保护:如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等。
2.景观质量:如自然景观的美观程度、独特性等。
人文景观资源品质评价1.历史价值:如历史建筑的保存情况、历史故事的传承程度等。
2.文化表现:如传统文化的展示、民俗活动的丰富性等。
特色资源品质评价1.独特性:如特色资源的稀缺性、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等。
2.营造感受:如特色资源能够带给游客的特殊体验、感受等。
资源开发潜力可持续开发1.保护措施:如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等。
2.公众参与:如社区居民对资源开发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营销潜力1.目标市场:如适合开展的旅游市场类型、游客的特点和需求等。
2.竞争优势:如与其他景点相比的独特性、吸引力等。
旅游基础设施1.交通便利性:如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航班数量等。
2.住宿和餐饮设施:如酒店数量和质量、餐厅类型和水平等。
结论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规划和开发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品质评价以及开发潜力的分析,可以为目标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也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完整版)旅游概论第二章复习知识点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考点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賽索,本握旅游者的概念及形成条件,3.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丰题公园的概念,4.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5.掌握旅游业的定义、性质特点,6.能运用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复习指导]一旅游者(--)旅游者的概念(重点掌握)1. 旅游者:就尽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2. 旅游者概念的产生(了解)(二)旅游者的条件(熟悉)1.社会条件;①社会高裕和社会闲眼②旅游权利2.个人条件①有“钱”②有“闲”③旅游动机①身体条件其中,有“钱”是指有足够用于支付旅游费用的“可随意支配收人”,有“闲”基指闲吸时间,就是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自由支配的时间,(三)旅游者的类型(了解)1.按旅游区城划分国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2.按旅游目的划分:观光旅游者度假旅游者事务旅游者其中,国际旅游者又可分为人境旅游者和出境旅游者1在事务旅游者中又有商务旅游者、会议旅游者宗教旅游者和购物旅游者之别。
二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概念(重点掌握)1.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家。
2. 该定义具有的4个方面的含义吸引性可进人性价值性变化性(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熟悉)①地文景观②水城风光③生物景观④天象与气候景观⑤遗址遗迹⑥建筑与设施⑦旅游商品⑧人文活动其中,上述前四种景观统称为自然旅游资源,后四种则统称为人文旅游管源1自然旅游资源的功能是向旅游者提供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自然美,人文旅游资似的功能是为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中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市美情趣(三)旅游资源的特点(掌握)吸引性变化性- 垄断性季节性(四)主题公园1.主题公园概念(掌握),是传统的城镇公园和游乐网的有机结合,非集休用、游乐、餐仗购物乃至住宿于体的多功能的旅游服务体系成游乐场所2.主题公园的发展历史,特点(了解)。
旅游地理(保继刚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
2.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3.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尊重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互相作用的条件有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6.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根据历史资料推测将来形势的是趋势外推模型。
7.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8. 大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环状旅游路线。
9. 汇率下跌,价格不变,旅游需求上升。
10.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主题,由人工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业。
11. 共性大,个性强是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
12. 娱乐购物属于旅游活动的提高层次。
13. 当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时,高峰指数等于 0 。
14.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
15.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类型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型、特色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选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16.偶发性饱和与超载常是由于旅游地或其他附近发生了偶然性的事件,这些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来大量旅游者17. 旅游区的特性有系统性、层次性、地域性和优化性。
18.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19.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定性模型的代表是特尔菲法。
20. 中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
21. 游览观光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层次。
22. 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强度指数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的时间分配越均匀。
23、郦道元是岩溶地貌研究的鼻祖。
24、在海岸堆积地貌中,最适于海浴的地貌是砂砾质海岸地貌。
25、替代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产生的制约条件。
26、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27、瀑布是最活跃、最生动同时也是陆地上最壮观的水景。
28、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目的是保护珍稀物种。
3. 概论辨析答案
第三章1.人们的旅游权利属于旅游者产生的个人条件。
(X)(1)旅游者产生的社会条件,一指社会富裕和社会闲暇,二指人们的旅游权利。
旅游者产生的个人条件主要是有“钱”有"闲”有旅游动机和身体健康。
(2)人们的旅游权利属于旅游者产生的社会条件。
2.按照国际惯例,我国的人境旅游者还包括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X)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入境旅游者还包括华侨、港澳台同胞,但按国际惯例不将其统计为国际旅游者,因此,为了便于国际上的对比和分类,特把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分开统计,而在称谓上通称为“来华入境旅游者”。
3.一般来说,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分为三种:一是每天都有的较短空闲时间末的闲眼时间,三是假日时间。
这三种时间都可用来完成短途或长途旅游活动。
(X)(1)一般来说,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分为三种:一是每天都有的较短空闲时间,工是周末的闲暇时间,三是假日时间。
(2)前一种空闲时间只能就地或在家中消遣,不足以外出旅游,(3)只有后两种闲暇时间才能使短途或长途旅游得以实现。
4.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吸引性、可进入性、价值性和变化性。
()(X)(1)旅游资源的特点应该是吸引性、变化性、垄断性和季节性;(2)而旅游资源概念则具有吸引性、可进入性、价值性和变化性四个含义。
5.经济原则就是指要依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X)(1)市场原则是指要依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2)经济原则是指在开发建设中力求投入最少,产出最多,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6.自然旅游资源的功能是向旅游者提供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艺术美和社会美,使观赏者产生心旷神怡愉情悦性的美感体验;人文旅游资源的功能是为旅游者提供旅行醉览中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
()(X)(1)自然旅游资源的功能是向旅游者提供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自然美,使观赏者产生心旷神怡、愉情悦性的美感体验;(2)人文旅游资源的功能是为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中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4年3月第33卷第2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黄筱焯,范能船(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摘要:旅游地居民是构成旅游地人文景观的主要因素,古往今来的各种历史遗迹或现代景观都是在旅游地居民特有的文化中形成的。
从这一角度解释,可以认为旅游地居民也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旅游地居民对于旅游业的态度更是影响到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而发展旅游业,有必要研究旅游地的居民。
关键词:旅游地居民;旅游资源;旅游业;态度旅游业的迅速壮大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地居民是旅游业无法逃避的话题,是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有着研究的价值。
出于发展旅游业的考虑,现在对旅游地居民的提法也有很多,但是国内专门针对旅游地居民的学术论文却并不多见。
一般为发展旅游业,提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包括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修养,培养旅游观念,养成文明礼貌,热情好客的习惯等,都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最佳的旅游环境,却很少为旅游地居民考虑。
旅游地居民究竟在旅游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本文尝试做出解释。
一、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资源的关系1.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凡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
.不管是何种定义,旅游资源包括有至少有两方面——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球圈层中的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以及大气圈形成的各种自然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则是指人文景观,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的结晶,以其多姿多彩的造型、宏微有序的布局、五彩缤纷的色调、神奇奥妙的物象,展示了人类活动的大干世界,给游客以各种各样的美感。
[2】可见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少不了当地居民从古至今的长期作用。
2.旅游地居民: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1)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诚如以上提出,一个地区所以能成为旅游目的地,与当地特殊的人文气息是分不开的。
是当地居民造就了特殊而吸引游客的文化,当地居民与人文旅游资源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
从这一意义来说,旅游地居民就是旅游资源的特殊一分子。
A.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资源的相同点根据^文旅游资源的定义,人文景观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结晶,而当地居民是形成这些景观的主体,何以会出现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文化,吸引其他群的到来,当地居民就是答案。
仅仅拥有各种景观的旅游地并不具有十足的魅力,只有当地人的融人其中,景观因之活泼起来,才使旅游地真实地体现了当地的本来面貌。
所以旅游地居民是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因素。
B.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资源的相异点旅游地居民与一般的旅游资源最大区别就在于他具有生命力,有主观能动性。
换句话说,旅游地居民可以为自己选择于己有利的行为。
他们可以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选择容忍游客一些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行为;他们也可以因为承受不了过多的游客、过多的污染破坏而排斥旅游业。
旅游地居民是可以做出自己决定的一个群体,因而在旅游业规划中,他们不像一般的旅游资源,被动地接受人为的安排,而是可以参与决策,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为旅游规划提出一些意见,而这些将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顺利与否。
(2)旅游地居民于旅游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当人们经济上达到一定水平,并有可供自己支配的余暇时间时,就产生了更高层次上的精神追求,旅游业因而成为人们的选择之一。
旅游吸引物是吸引人们到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的中心要素,它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在因素的总和,包括旅游资源、适宜的接待设施和优良服务”而旅游地居民则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文化是由人造出来的,人是文化的主体,一个能吸引游客的地方,总是少不了人为的渲染。
游客到当地免不了要与当地人接触,免不了要浸染当地人文。
当地人的好客可能是吸引游客回来的原因,不好的印象则会失去包括旅游者周围潜在游客在内的一大批游者,所以当地的民风是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何种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旅游地居民事实上也是当地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发展。
二、实际生活中旅游地居民与旅游业1.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及表现国外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态度作过不少调查。
旅游地居民显然对旅游业抱有一种矛盾的看法。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为他们的收入创造了一个新的出路,从中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旅游业也为他们带来了困扰:交通拥挤,人满为患;酒醉闹事,犯罪率上升;当地悠久朴素的民风岌岌可危,道德风貌堕落等等。
而在选择何去何从的问题上,反对发展旅游业的呼声被淹没在快速发展旅游业、以赢得经济效益的洪潮中在美国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的克里斯汀娜·约瑟夫(Christina A.Joseph)等写的《妥协下的反抗——旅游业与东道社区》(Me—diated Resistance,Tourism and the Host Community) 中,对印度普什卡地区作的调查研究就说明了这一倾向。
“妥协下的反抗”即小镇居民在谴责旅游业为当地社会、风俗、宗教等带来破坏的同时,又都积极地投身于旅游业以获得经济收入。
显然在各种需求中,他们选择了先填饱肚子。
在当地人赚取外快的同时,他们也让西方的性解放、毒品、拜金主义等在他们的土地上漫延开来。
美国费城的德克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朱里奥·阿拉姆贝瑞(Julio Aramberri)的《迷失的东道主——旅游理论的范例》(The Host Should Get )st— Paradigms in the Tourism Theory 中也有所反映。
旅游业就是一种消费商品或服务生产的社会现象,旅游者消费的就是当地居民所能生产或提供的服务。
丹恩(G.H.S Dann)在其著作中描述当地人为“虽然与游客并肩走着,却是一些仆人、供人娱乐者及小贩的形象”[41(r61-81),正反映了当地人所能提供的商品服务。
旅游业的回报是惊人的,以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为例。
1998年当地游客数达到1,010万人次,而1960年代仅有4O万,同年人均年收人为18,600美元,远高于欧洲中等收入水平,是西班牙收入最高的地区。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地区前仆后继地发展旅游业,而很少顾虑当地社会和居民将会付出的代价。
同时,阿拉姆贝瑞指出旅游地真正赚大钱的并不是当地旅游资源的拥有者,而是大批外来投资人和办企业的人以及少数当地人,而大部分当地人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出卖体力为主的低层次工作。
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并不能使当地人真正实现自身需求,必然为旅游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为什么旅游地居民会放弃自己更好的享受,而愿意充当外来享受者的奴仆,从事一些低等的服务活动呢?是什么使旅游地居民纷纷掉进钱眼里的呢?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A.理论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20世纪50年代成形的层次需求理论在人本主义浪潮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以探求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而马斯洛的这一理论不难用来解释旅游活动中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者间这一矛盾的关系。
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与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等5个层次。
只有满足了低级需求,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喂饱自己及全家之前,登高、潜水等工作是否安全不在人们考虑范围之内,维持自己的尊严或潇潇洒洒地出外游历一番更不可能。
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主宰时,“其他需要可能会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后”,“它还会显示另一个奇异的特点,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
B.解释旅游地居民消极参与旅游业的原因旅游者能出外旅游休闲,至少是达到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除了日常开支外还能支付额外如休闲活动的开销;二是有了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
这也就意味着解决了温饱等生理需求开始寻求更高层次需求。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很容易达到受尊敬,实现自尊的需要,同时很多旅游者通过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审视自己,观察社会,寻求自身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旅游能较好满足人们高层次精神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越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潜力,而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因而最初除有部分当地居民担心本地民俗的异化外,很多人因为旅游业表面上的“一本万利”满足了其基本的解决温饱、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而欢迎该产业。
在满足旅游地居民最低级需求之前,人们还不会考虑更多的需求。
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理解为何旅游地居民对于旅游业中出现的不合理隋况采取容忍、妥协的态度。
国外不少对旅游地居民的研究指出了这类现象。
一方面,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者出现在同一时空却为满足不同等级的需求,旅游地居民显然在需求层次上要低于旅游者,旅游者得到满足是以当地居民的付出为前提;另一方面,旅游地居民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又不得不忍耐所受的损失,所谓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以上例子都印证了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旅游地居民通常都感到了由旅游业带来的诸如交通拥挤、犯罪率提高、民风堕落等消极影响,然而金钱上、物质上的收益暂时掩盖了这些瑕疵,或者说旅游地居民在满足其最低需求前还不愿考虑其他因素。
(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A.理论巴特勒(Butler)1980年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就被广泛地运用于旅游地规划中,这一理论将旅游地的发展划分为开发、参与、发展、巩固以及停滞等五个阶段:旅游开发初期,旅游地受旅游业的影响比较小,旅游设施也不完善;参与阶段中,当地社区开始涉人旅游业,而旅游设备等也开始逐步完备,旅游业发展加快;以后旅游地社区经历旅游业高速发展,稳步发展及至最后的停滞不前,能否重振旗鼓,还是最终衰败则取决于当地努力。
B.旅游地居民所处的参与阶段相应地,旅游地居民初期只是处在好奇、摸索时期,旅游业开始起步,旅游地居民会以从事低层次行业来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从经济收益角度来看,他们是乐于见到旅游业的欣欣向荣的。
而这一状态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旅游地的发展阶段,直到旅游地居民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开始考虑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此时由于大量游客的涌人而带来的诸多麻烦与不便等弊端就凸显出来,引发当地不满,使得旅游地居民相比旅游地本身提前进人滞后甚至衰落期。
而在中国,由于旅游业起步相对较迟,很多旅游地也还处在探索、开发阶段,因而旅游地居民相应地也只是处在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的阶段。
具体来说,旅游地开发初期,旅游地居民刚接触旅游业,结队而来的游客带来陌生的文化,给当地人开了眼界,就好奇心理来说,人们是很乐意接受偶尔而来的游客,甚至结成友谊。
而旅游业开发初期,旅游设施的缺乏,没有造成明显的隔阂。
相反也可能在无形中拉近游客与当地人的关系。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访的游客大幅度增多,如上文提到的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1998年当地游客数达到1,010万人次,而1960年代仅有4o万,这就很难再出现开发初期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和谐氛围,初期游客带来的新鲜感为各种不适所取代,外来文化成了入侵的异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