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48c4c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e.png)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简要介绍了统计学的概念和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答: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
统计研究对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与变异性的特征。
2、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答:(1)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2)构成整体的个体是整体的单位。
总的来说,每个单元的具体性能是不同的。
3.简要描述质量标记和数量标记的区别。
答: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无法量化。
数量标记表示单位数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量化。
4.简要描述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答:统计指标与符号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2)统计指标可以用数量表示;在符号中,数量符号可以用数量表示,质量符号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按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2)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指标和指标可以相互转化。
5.简要描述时间点指数和周期指数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可加性;(2)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连续统计的方式获得。
时间点指标的特点:(1)不可加性;(2)指数值的大小通常与时间间隔的长度没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是通过不连续统计得到的。
6.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答:抽样调查的特点是:(1)按随机原则抽样(2)用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7、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不同?答:(1)典型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的,抽样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出的(2)典型调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推算总体,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算总体(3)典型调查若用于推算总体,无法计算和控制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0bcf50b90d6c85ec3ac679.png)
1.影响必要的抽样数目的因素有哪些?答:(1)总体方差或总体标准差(2)允许误差范围(3)置信度(4)抽样方法(5)抽样组织方式2.概率抽样的组织方式有哪些?答:(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等距抽样(4)整群抽样3.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哪些?答:普查;抽样;统计报表;重点;典型;其他方式的结合。
4.抽样估计有哪些方法:抽样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5.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答:抽样调查的特点有:(1)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2)用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6.抽样调查的特点及作用:答:1.抽样调查的优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2.抽样调查的作用表现为:(1)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很难解决的问题;(2)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3)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4)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7.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1)样本容量(2)方差或标准差(3)置信度(4)抽样方法(5)抽样组织方式8.什么是专门调查,它有哪几种?答: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
专门调查可以分为:(1)普查,指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2)重点调查,指对总体中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3)抽样调查,指按照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加以研究,并以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资料收集方式。
9.描述数据离散程度测度指标有哪些?答:(1)极差(2)方差或标准差(3)离散系数(4)平均差10.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答:(1)均值(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众数(5)中位数11.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答:(1)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并确定其分布形式(3)选择显著性水平,确定临界值(4)作出结论12.简述区间估计的步骤?答:第一步:首先求样本参数;第二步:求标准差或方差;第三步:求抽样平均误差;第四步:求概率度;第五步:求允许误差;第六步:求置信区间13.什么是分配数列及其构成?答:统计总体中所有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状态和分布特征的一个数列。
(完整版)统计简答题
![(完整版)统计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27652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c.png)
(完整版)统计简答题统计简答题1.请写出三种常⽤的描述统计资料离散趋势的统计量,以及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这些统计量。
为例,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抽样误差?(2)引起抽样误1、以估计总体均数差的原因?(3)如何估计抽样误差的⽔平?①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2分)②造成抽样误差的原因是个体差异的存在(2分)③样本均数的标准差也就是标准误常⽤来估计抽样误差的⼤⼩(2分)3请回答关于两组独⽴样本的⾮参数检验的问题:(1)什么时候⽤⾮参数检验?(2)为什么不管原始数据的分布情况⽽直接采⽤⾮参数检验对我们是不利的?(3)在两独⽴样本的秩和检验中H0的内容?①当总体分布未知或者资料为等级资料不满⾜参数检验的条件时,可⽤⾮参数检验。
(2分)②因为⾮参数检验丢弃了观察值的具体数值⽽只保留了其⼤⼩次序的信息,⽽当资料满⾜参数检验时⽤⾮参数检验就损失了数据信息,也降低了检验效能,所以不管数据的分布直接使⽤⾮参数检验对我们是不利的。
(2分)③⾮参数检验的H0内容是假设两样本所在总体中位数相同或假设两样本总在的总体分布相同。
4 简述针对数值变量资料制作频数表的过程?答:(1)计算极差 2分(2)确定组数、组段和组距 2分(3)列表划记 2分5 两个样本均数或多个样本均数⽐较时为何要作假设检验?答:两个样本均数或多个样本均数⽐较时之所以要作假设检验,是因为均数之间的差异有两种可能,⼀是由于抽样误差引起,解释⼀下抽样误差(3分)⼆是均数之间的确实存在差异,尤其是多个样本均数之间存在差别时,有必要进⾏两两之间的⽐较(3分)。
假设检验可以判断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
6 参数检验和⾮参数检验的区别是什么?答(1)参数检验、⾮参数检验的定义 2分(2)⽆严格的条件限制,适⽤范围⼴,计算简便 2分(3)秩次代替变量值 2分样题21 以总体均数的估计为例,试说明何为点估计,何为区间估计?点估计:以样本均数作为总体均数的点(值)估计区间估计:以预先给定的概率(或可信度)估计总体参数在哪个范围内的估计⽅法3 系统抽样的具体做法是什么?有何优、缺点?系统抽样也称为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统计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统计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0645a3bceb19e8b8f6baf3.png)
统计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c773c49ec3d5bbfd0a74c0.png)
1.“统计”一词有哪些含义?什么是统计学?(1)统计工作或统计实践活动: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3)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2.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测度:集中趋势的测度(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离散程度测度(极差、内距、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与峰度测度(偏态及其测度、峰度及其测度)3.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有哪些?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4.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是永远存在,它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作为集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较少,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在编制物价指数时,农贸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常以很多摊位报价的中数值为代表。
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既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的最充分,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它在整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对经济管理和工程等实际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代表值和统计量。
5.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哪些?极差、内距、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6、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如何?(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得每一个总体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3)系统抽样:在抽样中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直至抽取n个单位形成一个样本。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0f43f84693daef5ef73db5.png)
1]普查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搜集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2、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3、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4、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5、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因此它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依据。
6、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2、采用组距分组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组数。
第二步:确定各组的组距。
第三步: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3、权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叫权数。
权数决定指标的结构,权数如变动,绝对指标值和平均数也变动,所以权数是影响指标数值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权数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绝对数(频数)表示,另一个是用相对数(频率)表示。
相对数是用绝对数计算出来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的,又称比重。
平均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中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频数),由于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对其在平均数中的影响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权数。
4、取得集中趋势代表值的方法有两种: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
分布的离散程度分类数据:一.分类数据:异众比率顺序数据:二.顺序数据:四分位差三.数值型数据:方差及标准差数值型数据:相对位置的测量:四.相对位置的测量:标准分数相对离散程度:五.相对离散程度:,众数反映了数据的集中情况,中位数反映了数据的中间值,它的好处就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平均数就反映了数据的总体趋势.具体例子很多了,想GDP就是平均数,众数例子是几百个人的身高里面,哪个阶段的人最多,中位数就是这些人里面中间阶段的人身高大概是多少.具体情况你要根据需要选择数据.平均数:特点:计算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它具有优的数学性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
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应用场合:没有极端值的情况下数据集中趋势的刻画。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63c72c192e45361066f556.png)
统计学简答题1、统计研究对象的主要特点。
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
从其研究对象看,统计具有以下特征:①数量性,②总体性,③变异性。
2、简述总体、样本、个体三者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1)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总体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或变小;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发生变化;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与个体的角色可以转换。
(2)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样本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总体和样体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例如考察某厂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该厂生产的所有灯泡为总体,每个灯泡为一个个体,选择部分灯泡对灯泡使用寿命作检验,抽取的灯泡就是样本。
3、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则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指标和标志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则说明个体的特征;其次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而标志则既有只能用文字来表现的品质标志,又有用数值来表现的数量标志。
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标志是计算统计指标的依据;由于总体与个体的确定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因而指标与标志的确定也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
4、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简述其作用。
标志变异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度,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程度大小的综合指标。
变异指标值越大,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
作用:①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②测定现象变动的均衡性或稳定性;③研究总体标志值分布偏离正态的情况;④衡量统计推断效果。
5、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四个环节:确定数据收集目的,设计数据收集方案,开展数据收集活动,评估数据收集是质量。
6、如何设计统计数据收集方案?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项目;④调查表格和问卷的设计;⑤确定调查时间;⑥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36e802964bcf84b9d57b90.png)
1.5.1如何理解统计学的性质?答:为了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性质,我们应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其二,统计学研究的是群体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性;其三,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1.5.2统计数据有哪些基本分类?答:统计数据有三种基本分类。
一是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二是按其收集方法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三是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5.3什么是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答:描述统计学(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的显示方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方法等。
推断统计学(Inferential Statistics)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作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1.5.4什么是统计总体?它具有何特点?答: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简称为总体。
总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同质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在某个方面(或某一点上)必须具有相同的性质,这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
其二,变异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除了至少在某一个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以外,其他方面应该存在差异,这是进行统计研究的前提。
其三,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要求足够的多,这是探究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基础。
1.5.5什么是样本?它具有何特点?答:从全及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称为样本。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606dd60c22590102029d73.png)
1.如何理解统计的含义?答:所谓统计,使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
2.如何理解统计的研究对象?试述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1)数量性:这是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资料是统计的原料;(2)总体性: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的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差异。
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就是说,总体各单位除了必须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作为它们形成统计总体的客观依据以外,还必须要在所要研究的标志上存在变异的表现。
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
3.什么是统计总体?其基本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总体单位?答: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4.举例说明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
答: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标志和指标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需要通过对各单位标志的具体表现进行汇总和计算,才能得到相应的指标。
如果要研究某一企业的职工状况,企业职工人数是统计指标,每个职工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性别、年龄等是标志。
5.什么是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统计指标: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统计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反映所研究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构成要素:指标的概念和指标的取值1.什么是统计数据整理?简述统计数据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4e50e9b8f67c1cfad6b8a3.png)
第一章1.怎样理解统计的不同涵义?它们之间构成哪些关系?参考答案:“统计”一词的涵义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统计资料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
2.统计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数量性: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数量。
统计是在质的规定性下研究与所研究现象内容性质密切联系的具体数量。
(2)总体性:统计是以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统计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标志特征由于复杂的随机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它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⒊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参考答案: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如一个煤炭工业局(公司)的煤炭总产量,是从所属各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汇总出来的。
(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调查研究各分支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情况,那么分支企业是总体指标,如果转为研究煤炭工业局的总产量情况,那么各分支公司就成了个体标志)4、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者有何关系?参考答案: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统计学简答题(完全)
![统计学简答题(完全)](https://img.taocdn.com/s3/m/42c8275e69dc5022abea0025.png)
简答题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
(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能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3.时期指标有什么特点?(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表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直接相关,时期越长,时期指标数值就越大。
4.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1)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动程度(总体内部差异程度);(2)抽样单位数的多少;(3)抽样组织方式;(4)取样方法(重复抽样或不重复抽样).5.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区别: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只有名称,没有数值;而质量指标是统计指标中的一种,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综合性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组成。
联系: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之间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可以利用按某一品质标志分组的资料,计算各组某种质量指标,研究这种质量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变动规律,这时两者之间便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6、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区别?(1)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时点指标表示现象处在某一时刻上的状态(2)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时点指标则不能(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7、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间?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fd1bd3d15abe23482f4d8c.png)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简述总体、样本、个体三者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答:(1)所谓总体就是统计研究客观现象的全体,它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为母体。
(2)所为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为子样。
(3)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与个体的关系:1.总体的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变小。
2.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以发生变化。
3. 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和个体的角色可以变换。
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2.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答: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1)说明的对象不同。
标志说明个体的特征,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
(2)表现形式不同。
标志既有只能用文字来表现的品质标志,又有用数量来表现的数量标志,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
联系也有两个方面:(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标志与指标与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可加性;(2)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连续统计的方式获得。
时点指标的特点:(1)不可加性;(2)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一般没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间断统计的方式获得。
4.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答:数量指标也称总量指标,它是反映现象总体某一方面绝对数量特征的指标,表明现象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
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内在对比关系或总体间对比关系的指标,表明现象所达到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工作质量或相互依存关系。
5.如何设计统计数据收集方案?答:一般而言,统计数据收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收集目的(2)数据及其类型(2)数据收集对象和观测单位(3)观测标志和调查表(4)数据收集方式与方法(5)数据所属时间和数据收集期限(6)数据收集地点(7)数据收集的组织6.什么叫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应遵循什么原则答: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事物本身的特点,选择一定的标志(一个或几个)将研究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的一种统计研究。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5d2e173169a4517723a33b.png)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它有以下的特点: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4)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设计调查项目;〈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5〉确定调查时间;〈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dbdc9e7f1922791788e80d.png)
简答题1、统计学研究对象、统计学性质和统计学研究基本方法分别是什么?答: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即研究大量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通过对这个对象的研究,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规律性。
统计学的性质是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研究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
2.标志和统计指标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1)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标志有用文字表述的品质标志,而指标都用数值表示。
(2)联系:许多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到的(统计指标的数值多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综合汇总而来的),指标与标志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3、统计测量的层次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主要有四种,即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1)定类尺度特点有:计量层次最低;具有=或≠的数学特性;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型是平等的;各类别可以指定数字代码表示。
(2)定序尺度的特点有:比定类尺度精确些;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序;具有>或<的数学特性。
(3)定距尺度特点有:比定序尺度精确;数据表现为“数值”;没有绝对零点;具有 + 或 - 的数学特性。
(4)定比尺度特点:数据表现为“数值”,与定距尺度处于同一层次;不仅具有具有 + 或–的特性,还具有⨯和÷的数学特性;有绝对零点,零表示没有。
4、搜集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常用的方法分别有哪些?答: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采访法4.登记法次级数据的收集方法:查找法、咨询法、交换法、购买法5.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项目(3)确定调查表或调查问卷(4)确定调查时间(包括调查资料所属时间,调查工作期限)(5)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6、统计数据整理的步骤包括哪些?答:统计整理的步骤主要有:第一,设计统计整理方案;第二,对数据进行审核、筛选、排序;第三,对数据进行处理(分组和汇总);第四,要用适当的形式(统计图、表)显示数据;第五,进行数据积累和保管。
(完整)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完整)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9852d8cfc789eb162dc88e.png)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
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3。
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4。
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
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
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40393d580216fc700afdcc.png)
四、简答题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含义?答: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什么是变量?举例说明离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答:变异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
变异标志又被称为变量,即变量泛指一切可变标志,既包括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
在统计中的变量是用于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都是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称为变量值。
比如商品销售额可以是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等等,这些数字就是变量值。
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举例离散变量:对家庭总体按家庭成员数分为以下几组:一个人的,两个人,三个人的,四个人的,五个人的,六个人的组,这里“两个”“三个”等,就是单项式分组的组名称,具有离散型数量特征举例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帮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如,工人按工资分组,可作如下组距式分组:1300~1400元,1400~1500元,1500~1600元等。
3、请分别说明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普查是全面调查。
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简答题
2.2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信息已经存在,我们只是对这些原信息重新加工、整理,使之成为我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使用的数据,则把他们称为间接来源的数据。
注意二手资料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资料的相关性不够、口径可能不一致,数据也许不准确等等,在使用二手资料前,对二手资料进行评估是必要的。
2.3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以及类型?什么情况下分别适合采用?
概率抽样特点:1.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2.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3.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也就是说,估计量不仅与样本单位的观测值有关,也与其入量概率有关。
非概率抽样特点:操作简便,时效快,成本低,对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概率抽样类型: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系统抽样、多阶段抽样;非概率抽样特点:方便抽样、判断抽样、自愿样本、滚雪球抽样、配额抽样。
非概率抽样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也适合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概率抽样适合调查目的在于掌握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3.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数据的与处理是在对数据分类或分组之前所做的必要处理,包括数据的审核、筛选、排序等。
3.4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直方图与条形图不同。
首先,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其次,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在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最后,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3.6饼图和环形图有什么区别?
环形图中间有一个“空洞”,每个样本用一个环来表示,样本中的每一部分数据用环中的一段表示。
因此环形图可显示多个样本各部分所占的相应比例,从而有利于构成的比较研究。
3.7茎叶图与直方图相比有什么优点?它们适用的场合是什么?
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据,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
而直方图虽然能很好地显示数据的分布,但不能保留原始的数值。
在应用方面,直方图通常适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通常适用于小批量数据。
3.9制作统计表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首先,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其次,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再次,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这样使人看起来清楚醒目。
最后在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意注明数据来源,以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以备读者查阅使用。
4.7标准分数有哪些用途?
给出了一组数据中各数值的相对位置;并可以用它来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有异常值。
在对多个不同量纲的变量进行处理时,常常需要对各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4.8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对于平均数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组别的变量值,是不能用标准差直接比较其离散程度,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7.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无偏性,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指对同一参数总体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标准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随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
7.5 Za/2δ/√(n)的含义是什么?
Za/2δ/√(n)是估计总体均值时的估计误差。
A是事先所确定的一个概率值,也被称为风险值,它是总体均值不包括在置信区间的概率,Za/2是标准正态分布上侧面积为a/2时的Z值
8.3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一类错误是原假设H0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a表示,也称a 错误或弃真错误;另一类错误是原假设为伪我们却没有拒绝,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所以也称β错误或取伪错误。
8.7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它的基本思想可以用小概率原理来解释.所谓小概率原理,就是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对总体的某个假设是真实的,那么不利于或不能支持这一假设的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一的;要是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 竟然发生了,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这一假设的真实性,拒绝这一假设.
11.8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哪些基本的假定?
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在重复抽样中,自变量x的取值是固定的,即假定x是非随机的;误差项ε是一个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即E(ε)=0;对于所有的x值,ε的方差&2都相同;误差项ε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11.10解释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合、残差平方和的含义,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一个具体的观测值来说,变差的大小可以用实际观测值y与其均差来表示,而n
次观察值的总变差可由这些离差的平方和来表示,称为总平方和(SST)。
由于自变量x 的变化引起的y的变化,而其平方和反映了Y的总变差中由于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因其的y的变化部分,它是可以由回归直线来解释的变差部分,称为回归平方和(SSR)。
除了x对y眼的线性影响之外的其他因素对y变差的作用,是不能由回归直线来解释的变差部分,称为残差平方和(SSE).关系:SST=SSR+SSE.
11.11简述判定系数的含义和作用?
判定系数是对估计的归回方程拟合优度的度量。
判定系数R^2测度了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优度。
取值范围【1,1】。
越接近1,表明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越大,拟合程度越好,反之。
11.14怎样评价回归分析的结果?
所估计的回归系数^β1的符号是否与理论或事先预期相一致;如果理论上认为y与x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正的,而且是统计上显著的,那么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也应该如此;回归方程多大程度上解释了因变量y取值的差异?考虑关于误差项ε的正态性假定是否成立。
12.2多元回归模型中有哪些基本的假定?
误差项ε是一个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即E(ε)=0;对自变量x1,x2,…,xk的所有值,ε的方差&^2都相同;误差项ε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相互独立,即ε~N(0,&^2)
12.3解释多重判定系数和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的含义和作用?
是多元回归中的归回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它是多元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一个统计量,反映了在因变量y的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
为避免增加自变量而高估R^2,统计学家提出用样本量n和自变量的个数k去调整R^2,即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Ra^2)。
13.1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成分分为四种,即趋势---是时间序列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的变动(T)、季节性或者季节变动---是时间序列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S),周期性或循环波动---时间序列中呈现出来的围绕长期趋势的一种波浪形或者振荡式变动(C),随机性或不规则变动(I)。
13.3简述平稳序列和非平稳序列的含义。
平稳序列是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序列,这类序列中各观察值基本上在某个固定的水平上波动,虽然在不同的时间段波动的程度不同,但并不存在某种规律,波动可以看成是随机的。
非平稳序列是包含趋势、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序列,它可能只含有其中的一种成分,也可能是几种成分的组合。
14.3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各有什么特点?
拉氏指数:计算综合指数时将作为权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帕氏指数:计算综合指数时将作为权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4.5什么是指数体系,它有什么作用?
指数体系是指,一个总量往往可以分解成为若干个构成要素,其数量关系可以用指标体系的形式表现出来。
反映了总量指标与因素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同样可以表现为各指标指数之间的联系。
备注:11.10问题因为符号未能打出来,建议翻阅书籍进行背记,详见P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