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

合集下载

黑塞的写作特点

黑塞的写作特点

黑塞的写作特点
赫尔曼·黑塞的写作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象征手法:黑塞的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描绘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

2. 心理深度:黑塞的作品具有相当的心理深度,他擅长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想,使得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心理洞察力。

3. 优美的文笔:黑塞的文笔优美细腻,他用词精准,语言节奏感强烈,使得他的作品极具艺术魅力。

4. 哲学思考:黑塞的作品深受欧洲文化和哲学传统影响,作品中常常融入深刻的哲学思考,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

5. 强烈的个人风格:黑塞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悟为素材,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6. 独特的叙事方式:黑塞的叙事方式独特,他擅长通过故事和人物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7. 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关注:黑塞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思考和探索,他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回归自然。

黑塞抒情诗选

黑塞抒情诗选

黑塞抒情诗选引言黑塞(Hermann Hesse)是20世纪德国作家,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和画家,被誉为现代文学的先驱。

他的作品以及他的人生经历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其中尤以他的抒情诗闻名。

本文将选取一些代表性的黑塞抒情诗作品,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爱与孤独爱的挣扎黑塞的抒情诗中,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他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爱的挣扎和困惑。

例如,他在《深蓝之路》一诗中写道:深蓝的水面上,泛起无数波纹,我的灵魂在这里摇动,因为你让我感到孤独。

当我离开你的怀抱,无家可归的感觉,我陷入深渊中,彷徨于黑暗之中。

我渴望与你的相遇,追随你的脚步,然而,爱常常伴随着痛苦,留下伤痕。

即使我与你相遇,相拥在一起,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思念你转瞬即逝。

这是我爱你的代价,我的心为你而颤动,尽管孤独和痛苦,爱依然是唯一的选择。

孤独的力量对于黑塞来说,孤独并不是一种负面的情感,它也被赋予了力量的象征。

在《孤独之泉》一诗中,黑塞写道:孤独的泉水从我内心涌出,它清湛而纯净,注入我的灵魂。

在寂静的夜晚,我独自欣赏它的美丽,我的思绪在孤独的泉水中漫游。

它给予我力量,使我在荒原中前行,尽管孤独,我依然坚定地追寻自由。

孤独的泉水,是我最真实的伴侣,它让我与自己对话,找到内心的寄托。

这些诗作表达了黑塞对于爱和孤独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孤独并非坏事,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使人能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自省与反思自省的力量黑塞的抒情诗中,自省和内心的探索也是常见的主题。

他通过自省与反思,试图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探索之旅》一诗中,黑塞写道:我踏上探索之旅,寻找自己的真实,艰难跋涉,穿越人生的曲折。

在沉思中,我逐渐变得虚空与充实,寻找内心的声音,渴望自己的重启。

镜子前,我审视着自己无尽的脸庞,发现在生活的迷宫中迷失的痕迹。

在痛苦中,我找到了无限的宽容与理解,我知道,自省是成长的源泉。

真实的自我黑塞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对自我存在的反思和自由思考的呼唤。

例如,在《从自我解放》一诗中,他写道:永远不要忘记,你是自由的存在,你拥有思想的自由,不被外界所束缚。

黑塞文集12卷

黑塞文集12卷

黑塞文集12卷介绍黑塞(Hermann Hesse)是德国一位著名的作家,他被公认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德语作家之一。

黑塞的文学作品广泛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内心的追求和困惑。

其中,黑塞文集12卷是他最具代表性和成就丰富的作品之一。

作品背景黑塞生于1877年,在德国和瑞士度过了他的一生。

他在文学创作上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青春期的挣扎、个人意识觉醒的追求、对东方文化的深入研究等。

他的文学风格独特,以诗意和哲学性见长。

黑塞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为他赢得了多个重要的文学奖项,如196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文集12卷的主题1. 自我探索与成长黑塞的文集中,深入探讨了人类内在的情感、欲望和迷茫。

他通过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个人成长和自我发现的重要性。

黑塞的作品鼓励读者主动反思,寻找真实的自我,摆脱社会的束缚,追寻内心的追求。

2. 自然与人的关系黑塞对自然的描写充满了敬畏之情,他认为自然是人类灵魂的源泉。

他通过生动的描写,将自然景色融入到作品的背景中,让读者体验到与自然的共鸣。

他展示了自然与人的亲密联系,认为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大自然。

3. 爱与性的探索黑塞的作品中,对爱和性的探索是一个重要主题。

他通过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内心的欲望,提出了对于爱与性的积极思考。

他认为爱是人类存在的基本需求,但也存在着个人的追求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

通过对爱与性的深入探索,黑塞试图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来满足人的需求。

黑塞文集12卷的意义黑塞文集12卷代表了黑塞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对于德国现代文学和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德国本土广泛传播,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赞誉。

黑塞文集12卷通过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爱与性等主题的探讨,引发了读者的深入思考。

他的作品展示了个人成长和自我发现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去追寻内心的追求。

同时,他也提倡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历史趣谈: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 后人是如何评价黑塞的?

历史趣谈: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 后人是如何评价黑塞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后人是如何评价黑塞的?
导语:黑塞,著名的德国作家和诗人,全名赫尔曼黑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1877年7月2日,卒于1962年8月9日,是德国浪漫主义学派的代表作家...
黑塞,著名的德国作家和诗人,全名赫尔曼·黑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1877年7月2日,卒于1962年8月9日,是德国浪漫主义学派的代表作家,诗作清新自然,质朴高远,具有非常治愈人心的力量,主要作品有《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黑塞照片
1877年7月2日黑塞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父亲、祖父都是传教士,家庭宗教氛围浓厚,宗教信仰一直影响着黑塞的一生,从青年时期到晚年,体现在他的众多作品和诗歌中,而且因为家人身具多国血统,从小黑塞就接受了多国文化的熏陶,这种条件下塑造了黑塞开放包容的思想,在1884年,七岁的黑塞就开始写作诗歌了,在1892年开始独立谋生时期,期间黑塞走遍了很多城市,并从事了多种工作,但是做得最多的还是书店管理员。

这也他爱好文学爱好写作是分不开的。

1899年,黑塞发表了《浪漫之歌》诗集,但是没有影起注意,在1904年,黑塞发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获得热烈反响,还获得包恩费尔德奖,从此进军文坛。

之后和妻子移居波登湖畔,潜心写作达八年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参与了保卫家园的战争。

在194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享誉世界,在当时的中国也有小众的推崇者,1962年在瑞士的家中因脑溢血逝世。

黑塞作品
生活常识分享。

黑塞 诗歌

黑塞 诗歌

黑塞诗歌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

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

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

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

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七月的孩子我们,七月里出生的孩子,喜爱白茉莉花的清香,我们沿着繁茂的花园游逛,静静地耽于沉重的梦里.大红的罂粟花是我们的同胞,它在麦田里,灼热的墙上,闪烁着颤巍巍的红光,然后,它的花瓣被风刮掉.我们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背著幻梦,把它的轮舞跳完热中于梦想和热烈的收获节,手拿着麦穗和红罂粟的花环.白云瞧,她们又在蔚蓝的天空里飘荡,仿佛是被遗忘了的美妙的歌调一样!只有在风尘之中跋涉过长途的旅程,懂得漂泊者的甘苦的人才能了解她们。

我爱那白色的浮云,我爱太阳、风和海,因为她们是无家可归者的姊妹和使者。

美好的世界无论年老或年轻时,我始终感觉到:黑夜里,一座山,阳台上一个沉默的女性,月光下略有起伏的一条白色的路,从我怀着眷念的躯体里夺走了恐惧的心。

啊,火热的世界,啊,你这位阳台上白皙的女性,山谷里吠叫的狗,滚滚远去的火车,你们始终是我最甜蜜的幻想和梦境,啊,尽管你们撒谎,尽管你们骗得我好不伤心。

我常常尝试踏上通往可怕的“现实”的道路,那是官吏、法律、时髦和金钱行市主宰的地方,但我始终孤独地逃跑,既死亡又感到获得了解放,返回那幻梦与令人幸福的痴愚如清泉喷涌的地方。

黑夜里树间闷热的风,黝黑的吉普塞女人,充满愚蠢的眷念和诗人的芳香的世界,你的闪电使我震颤,我听到你的声音在呼唤,我永远沉醉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对黑塞的评价有哪些

对黑塞的评价有哪些

对黑塞的评价有哪些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及文学家。

曾获得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

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那你知道对黑塞有哪些肯定的评价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黑塞的评价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

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

西方学界对黑塞的评价并不高于同为诺奖得主的托马斯·曼,及他的兄弟亨利希·曼。

但托马斯·曼说过,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

他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

黑塞是反现代文明、反美的,在他眼中,美国正是现代文明的化身。

他在堤契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创作之余和农人、村夫闲话家常,欣赏他们的质朴。

堤契诺的居民作息一如远古,时间在此似乎停滞不前了,黑塞的思古情怀油然而生,流露于笔尖,因而想起德国文学史中著名的浪漫诗人艾兴多夫,仿效他唤醒酣睡于万物之中的诗歌,同时,他也回忆起施蒂弗特,学习他体会隐藏于万物形体之下的神性。

在堤契诺,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

文学家黑塞的影响1962年黑塞逝世,但他的生命在作品中延续着,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

黑塞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三种语言,有七百四十二种译本,仅在印度,《席特哈尔塔》就被译成了十二种方言。

二次大战后,美国文坛霸主一直是海明威。

然而自六十年代中起黑塞渐渐取代了海明威,一时成了美国大众的文学崇拜偶像。

特别是《荒原狼》,它在问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在美国掀起一股“狼潮”,甚至有的摇滚队也取名“荒原狼”(这个队曾在黑塞纪念活动期间去德国演出)。

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

开始创作
作家生前写作的房间 1884年,七岁的黑塞开始写诗。 1886年黑塞一家再次回到卡尔夫。到十三岁为止, 就读于卡尔夫小学和拉丁语学校。《在轮下》《德米安》《童心》《回忆少年时》,皆以此四年的少年时代为小 说的题材。1891年,黑塞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伦修道院。但是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他过了一年 便逃离了学校。他还曾企图自杀,于是父母不得不顺从他本人的意旨。1892年至1899年这一段独立谋生的时期, 黑塞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先在工厂当学徒,后到书店当店员。
人物生平
早年 开始创作
辉煌时期 逝世
早年
黑塞一家,左边赫尔曼 赫尔曼·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的施瓦本地区一个叫卡尔夫的小城。 父亲是基督教新教牧师,外祖父也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通晓多种印度方言,黑塞的母亲出生于印度, 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因而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同时黑塞的家庭具有多国血统,他的父亲是德国人, 但出生于爱沙尼亚,母亲是法籍瑞士人,黑塞本人也可以说混有德国、法国、瑞士和英国血统。这使黑塞从小就 接受比较广泛的文化和开放的思想,不仅受到欧洲文化的熏陶,也有东方、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的古老文化的影响, 这对黑塞日后的文学创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黑塞在晚年所写的一篇童年回忆录中作了这样的描述:“这 幢屋子里交错着许多世界的光芒。人们在这屋里祈祷和读《圣经》,研究和学习印度哲学,还演奏许多优美的音 乐。这里有知道佛陀和老子的人,有来自许多不同国度的客人……这样美的家庭是我喜欢的,但是我希望的世界 更美,我的梦想也更多。现实是从来不充足的,魔术是必要的。”黑塞在这篇名为《魔术师的童年》的回忆中, 把自己青少年时期所受的各种教育,加上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幻想,归结为一种对自己有巨大影响的无与 伦比的魔力,因此他希望成为一名魔术师。黑塞后来毕生从事的工作,就是他自己所谓的魔术师的工作。幼年的 黑塞就显示出优异的禀赋和叛逆的倾向。

黑塞最著名的一首诗

黑塞最著名的一首诗

黑塞最著名的一首诗
黑塞最著名的一首诗是《雾中》。

雾中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创作的诗歌。

这首诗歌结构完整,通篇押韵。

诗歌开篇描写诗人在雾中散步的场景,引申出孤独的主题。

由雾及至黑暗,再走回雾中,最后回归到人的孤独,强化了“孤独”的主题。

《雾中》
在雾中散步,真正奇妙!
一木一石都很孤独,
没有一株树看到别株树,
每一株树都很孤独。

当我的生活还很明朗的时候,
我在世间有无数的友人;
如今,大雾弥漫,
我再也看不到一人,
的确,不知道黑暗的人,
不能称为贤智的人,
黑影轻轻地把他和一切世人
隔开,使他无法逃遁。

在雾中散步,真正奇妙!
人生十分孤独。

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另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很孤独。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黑塞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以及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一、生平事迹:黑塞于187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的卡尔斯鲁厄,他的父亲是一个传教士,母亲是实验室助手。

尽管他的童年并不幸福,黑塞在青年时期展现了卓越的文学才华。

然而,他的写作生涯并不顺利,多次出版的作品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黑塞游历了欧洲各地,并在印度寻求灵感。

这段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对东方哲学和精神思想的深入研究。

这些体验为他日后的代表作奠定了基础。

二、代表作品:2.1 《德米安》《德米安》是黑塞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

这部作品以一个青年的成长故事为主线,探讨了自我实现、精神追求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主人公德米安代表了黑塞自己的心灵探索之旅,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理解,最终实现了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2.2 《草原》《草原》是黑塞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以一个隐居在山间的森林看守人为主角,描述了他与大自然的深入交流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小说中融入了黑塞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体现了他对于现代社会迷失的解药。

2.3 《彼此》《彼此》是黑塞对友谊、爱情和真实自我探索的探讨。

通过主人公彼此的故事,小说呈现了黑塞对于人际关系和人性的独特见解。

作品中的哲思和故事情节相互交织,使读者更能体味到黑塞对人类存在本身的深刻洞察。

三、对世界文学的贡献:黑塞的作品不仅在德国文学界引起了轰动,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我认知、人生意义和人性的深度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这些思想贯穿于他的作品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类情感和心灵共鸣。

此外,黑塞的作品也对后世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赫尔曼黑塞的历史故事

赫尔曼黑塞的历史故事

赫尔曼黑塞的历史故事赫尔曼·黑塞的历史故事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是德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哲理而著称。

黑塞的作品中常常融入历史元素,通过描绘历史故事来探讨人类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的意义。

本文将为您带来几个赫尔曼·黑塞作品中的历史故事,一同领略他的独特魅力。

1. 《德米安》(Demian)《德米安》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初的德国,讲述了一个青年德米安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挣扎与内心的斗争。

在故事中,黑塞巧妙地融入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崛起等历史事件的描述,通过这些历史背景,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成长的历程和他对世界的思考。

2. 《草叶之书》(Das Glasperlenspiel)《草叶之书》是黑塞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小说设定在一个虚构的乌托邦世界,以文明兴衰、知识和历史的回忆为主题。

通过描写一个玻璃珠游戏作为主要场景,黑塞以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式展现了人类的智慧、艺术和哲学,同时也探讨了人性与理性的关系以及内心的追求。

3. 《西伯利亚的海滩》(Der Steppenwolf)《西伯利亚的海滩》是黑塞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之一。

故事以一个孤独而内向的主人公哈里·豪尔主导,描述了他在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和痛苦。

在小说中,黑塞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探讨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读者思考生命的真谛以及如何在纷扰的现实中找到自己。

赫尔曼·黑塞的作品中,历史故事成为了他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抒发的重要手段。

通过融入历史背景和事件,他表达了对社会状况、人类情感和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人性、人情和人生的深层探索,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和启迪。

结语:赫尔曼·黑塞的历史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黑塞作品阅读顺序

黑塞作品阅读顺序

黑塞作品阅读顺序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

出生在德国。

主要作品《悉达多》《精神与爱欲》《在轮下》《德米安》《荒原狼》《玻璃球游戏》,有对这几本小说,建议用这个顺序来读:
1、《悉达多》
三四个小时就能读完,内容很具故事性,容易上手读,能一下子get到黑塞的魅力。

这本颇具代表性,一本书就能对黑塞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有大概的了解,所以最先推荐读这本。

2、《精神与爱欲》(《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感觉是对《悉达多》的“扩充”,接着读能对黑塞“寻找自我”的写作内核有一个接续性的了解。

这本故事性更加丰富,可读性也很强,对自我追求的描写更疯狂。

3、《在轮下》
一本可以被看作自传体性质的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不同于上面两本,这本更注重描写压力和世俗对人的天性的摧残。

4、《德米安》
这本和《在轮下》一样,是关于少年成长与觉醒的故事。

比起上面三部,这部易读但不易懂,需要思考之后才能有一些后劲。

5、《荒原狼》
黑塞从这本开始充满哲思。

前半本书都不太容易读,到中间篇幅才有了小说的故事性,但恰恰是前半本让人震撼。

这本对个体的痛苦和压抑描写很深刻,读完后劲非常大。

6、《玻璃球游戏》
我觉得是最难读也最难懂的一本,所以一定要有一定基础之后再读。

有人说文学的尽头是哲学,这本哲思太深刻,虽不易读,但一定要读。

【文学常识】黑塞简介

【文学常识】黑塞简介
黑塞——德国浪漫派最
后一名骑士
赫尔曼·黑塞(1877—62),德国作家、诗人,生于德国南
部小城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考
入毛尔布伦修道院。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过了一年便
逃离学校,独立谋生,游历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1904
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一举成名。他在艺术上深
受浪漫主义诗歌影响,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名骑士”。
1912年迁居瑞士,除了写诗、撰文抨击沙文主义外,支援德
国流亡者出版刊物,坚持同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斗争,直至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战结束。
西方青年读者的精神偶像 1927年发表自传体长篇小说《荒原狼》,引起德国文学界的
激烈争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诗人黑塞的作品有哪些

诗人黑塞的作品有哪些

诗人黑塞的作品有哪些黑塞,全名赫尔曼·黑塞,德国著名的浪漫派作家和诗人,那么黑塞的作品有哪些?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黑塞的作品,希望对你有帮助!黑塞的作品黑塞,全名赫尔曼·黑塞,生于1877年7月2日,卒于1962年8月9日,是德国著名的作家和诗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被雨果称赞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在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作品,主要分为三类小说、诗歌和散文,小说有《彼得·卡门青》、《在轮下》、《盖特露德》、《印度之行》、《漂泊的灵魂》等,诗歌集有《浪漫之歌》、《孤独者之歌》、《一根断枝的呻吟》等,散文有《堤契诺之歌》等。

黑塞的童年时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道路,他的父亲、祖父都是传教士,具有多国文化素养,而黑塞在这种环境接受了宗教信仰和多国文化的启蒙,性格上也更开明和包容,在成年后,黑塞接触了中国古典哲学,深受老子、庄子等道家思想的影响。

这种影响直接表现在了他的作品上。

黑塞作品,充满了孤独、漂泊、出世的感觉,他爱好大自然,喜欢乡村生活,曾经在波登湖畔潜心写作达八年之久,在早期的作品充满了感伤孤独的气息,成熟期的作品,更多的关注了内心心理的对立和统一,因为对精神分析的刻画,让黑塞的作品显得深度有内涵。

黑塞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受到了主流大众的喜爱,而黑塞成了继海明威后,新一代的文学崇拜偶像。

特别是他的小说《荒原狼》,成为当时美国青少年的流行文化,引起了青少年模仿的“狼潮”。

黑塞成就黑塞,全名赫尔曼·黑塞,德国著名的作家和诗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1877年7月2日,卒于1962年8月9日,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在轮下》、《盖特露德》、《浪漫之歌》、《孤独者之歌》、《一根断枝的呻吟》等。

黑塞成就,可以用诺贝尔文学奖来表明,作为全世界最有权威的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足以说明黑塞的文学成就,黑塞被大文豪雨果·巴尔喻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位骑士,这是对黑塞成就的极大褒奖,黑塞的作品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在诗歌作品中,随处都能感受到黑塞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他热爱自然,享受孤独,安于质朴的物质生活,启迪很多深受困境的心灵,而小说作品中,黑塞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人类怎样在世界的两极中寻求完美统一,理想和现实,有限和无限,人性和道德等等,都是黑塞小说中经常探讨的主题,这在小说《彼得·卡门青》、《在轮下》等都有体现。

黑塞 素材

黑塞 素材

赫尔曼·黑塞萧遥整理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的施瓦本地区一个叫卡尔夫的小城。

父亲是基督教新教牧师,外祖父也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通晓多种印度方言,黑塞的母亲出生于印度,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因而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

同时黑塞的家庭具有多国血统,他的父亲是德国人,但出生于爱沙尼亚,母亲是法籍瑞士人,黑塞本人也可以说混有德国、法国、瑞士和英国血统。

这使黑塞从小就接受比较广泛的文化和开放的思想,不仅受到欧洲文化的熏陶,也有东方、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的古老文化的影响,这对黑塞日后的文学创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始创作1884年,七岁的黑塞开始写诗。

1886年黑塞一家再次回到卡尔夫。

到十三岁为止,就读于卡尔夫小学和拉丁语学校。

《在轮下》、《德米安》、《童心》、《回忆少年时》,皆以此四年的少年时代为小说的题材。

1891年,黑塞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伦修道院。

但是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他过了一年便逃离了学校。

他还曾企图自杀,于是父母不得不顺从他本人的意旨。

1892年至1899年这一段独立谋生的时期,黑塞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先在工厂当学徒,后到书店当店员。

从1895年起,黑塞大量阅读德国和外国的书籍,深入研究了18、19世纪的欧洲文学和哲学,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对黑塞日后影响巨大的作家是:歌德、诺伐利斯、让·保尔、梯克、荷尔德林和艾兴多夫等人,尼采、叔本华、克尔克郭德尔则是他所喜爱的哲学家,而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都是黑塞崇拜的东方哲人。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偶像的影响,黑塞形成了他独特的美学世界观。

1899年,《浪漫之歌》由德累斯顿的毕尔森书店印行(自费出版),这部处女诗集收载诗人18岁至21岁之间的诗作。

接着又由来莱比锡的第底利西斯书店出版《午夜后一小时》,包括图宾根时代的九篇散文习作,仅获得里尔克的好评。

7月末离开赫肯豪尔书店。

秋天在巴塞尔的莱希书店工作,起先在贩卖部其后转任旧书部。

黑塞的作文素材

黑塞的作文素材

黑塞的作文素材嘿,咱们今天来唠唠黑塞的作文素材呀!哎呀呀,黑塞可是个超级宝藏的作家呢!首先哇,他的人生经历就是超棒的作文素材呀!黑塞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探索。

他出生在德国,可是他的内心世界却像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宇宙,不断地追寻着自我的价值与意义。

他经历了不同的文化碰撞,这种跨文化的体验呀,就可以用来写在关于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或者个人成长在多元环境下的作文里呢!比如说,在写关于“文化包容”的作文时,就可以提到黑塞如何在德国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融中找到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呀!再说说他的作品风格吧。

哇,那真是独树一帜呢!黑塞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入挖掘。

像《荒原狼》这部作品,他把主人公的内心挣扎描写得淋漓尽致呀!这种对人性内心的黑暗面与光明面的挣扎描写,在写有关人性复杂性的作文里简直是绝佳的素材呢!他笔下的人物不是那种简单的好或者坏,而是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充满了矛盾和纠结。

哎呀呀,这不是很像我们有时候自己内心的写照吗?在面对抉择的时候,我们内心不也有两个甚至多个声音在打架呢?这时候就可以把黑塞作品中的人物拉出来当例子啦!还有哦,黑塞对自然的描写也非常细腻。

他的作品里常常有对自然景色的诗意描绘。

这对于写关于自然之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类作文来说,就是一个宝库呢!想象一下,在写一篇描述大自然如何治愈人心的作文时,引用黑塞笔下那灵动的森林、潺潺的溪流的描写,多有感染力呀!另外呢,黑塞的精神追求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素材呀!他一直在探索心灵的归宿,寻找精神的家园。

这对于那些关于理想、梦想、精神追求的作文主题来说,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嘛!他不断地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着对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世界的向往。

这难道不启发我们去思考自己的精神追求到底是什么吗?黑塞在不同时期的创作转变也很有趣呢。

他早期的作品可能和后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这反映了他自己的成长与思考的转变过程呀。

这对于写有关成长、变化的作文主题,简直是量身定做的素材呢!我们可以从他的创作轨迹里看到一个人是如何随着时间、经历而发生思想上的蜕变的。

赫尔曼-黑塞简介

赫尔曼-黑塞简介

赫尔曼·黑塞简介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

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

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

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

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赫尔曼·黑塞(1877-1962)。

诗人、小说家。

生于德国,后入籍瑞士。

赫尔曼·黑塞在他一生中始终是一位求索者。

不仅那些于1946年给他带来诺贝尔奖的伟大文学作品,而且他的生平也可以为此作证。

1877年7月2日,黑塞生于卡尔夫市,在他出生的城市里,他在家庭的圈子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那些时光给他留下深深的烙印,在他的书中可以找到许多痕迹。

1904年,他搬入波登湖畔盖恩霍芬的一所旧农舍,过着自由作家的生活。

1911年他进行了一次尤之行,回来之后不久便移居瑞士,先搬到伯尔尼,1919年最终定居蒙塔诺拉(提契诺),他最丰富的创作期在那里开始并于1962年在当地逝世。

克服个人危机是黑塞作品的焦点之一,但是,他的作品也涉及宗教和政治问题。

孤独、彷徨、感伤、怀乡、哀叹失去的青春,对童年时挖的回忆,梦幻、黑夜、死亡,这些常常出现在浪漫主义诗人诗中的主题,也多见于黑塞的诗中。

浪漫主义诗人受歌颂大自然,黑塞也是如此,他写了不少歌咏自然景色的田园诗。

浪漫主义诗人爱向民歌学习,黑塞的诗也有很多具有民歌色彩。

浪漫主义诗人常发思古之幽情,怀念中世纪,而黑塞则常把古代希腊、埃及、东方的印度和中国作为他怀古伤今的寄托。

黑塞非常仰慕中国文化,特别崇拜孔子、老子、庄子。

老庄哲学对他的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赫尔曼·黑塞为何被称为自然之子?

赫尔曼·黑塞为何被称为自然之子?

赫尔曼·黑塞为何被称为自然之子?赫尔曼.黑塞,德国著名作家、诗人,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名骑士”。

他还有另一个称呼——自然之子。

年幼的黑塞聪明又活泼梦想成为一名诗人,但却在牧师父亲的强制安排下进入神学院学习。

这对黑塞来说是痛苦的,他试过逃课去对抗父亲的意志。

但并不凑效,被抓住后黑塞又被父亲遣送回了神学院。

万念俱灰的黑塞选择了自杀,庆幸的是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同时也得到了祖父的理解。

黑塞的父亲被迫改变了想法,黑塞终于脱离了神学院。

之后黑塞进入康诗塔特文科中学,未待毕业却又因校方歧视辍学。

1894年17岁的黑塞在科隆做了一名钟表厂学徒,一边工作一边博览群书。

22岁黑塞在巴塞尔经营书店的时候,自费出版了两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和《午夜后一小时》。

此后到1919年黑塞发表了多部颇具影响的小说,其中《乡愁》、《在轮下》使他成为当时德国最优秀作家之一。

但盛名并没有消除神学院毁灭性的心里阴影,为了追寻内心的安宁,黑塞隐居到盖恩豪夫乡间。

并在这里写出了长篇小说《盖尔特鲁特》、《罗斯哈尔德》、《克尔帕》,乡村生活使他获得了短暂的灵魂安静。

几年之后随着黑塞自身神经衰弱持续发作、父亲病故、儿子重病缠身、妻子精神病恶化、黑塞重新陷入痛苦之中。

1912年黑塞结束了八8年的隐居生活,前往印度旅行寻求东方智慧慰藉心灵。

然后在东方殖民地,他看到了更加病态的西方文明。

不久之后一战打响,向往和平的黑塞无法容忍残酷的战争,写出了著名反战文章《啊,朋友,不要这般腔调》。

然而这篇文章却让何塞成为了众矢之的,德国国内仅仅只有两个朋友敢公开站出来支持黑塞,其他朋友都与黑塞绝交。

一时间“叛徒”的帽子漫天飞舞,祖国的二十多家报刊骂他“卖国贼”。

出版商中断了与他的合作,并且黑塞的个人生活受到了严密的控制。

手握真理的作家,却得不到自己祖国的包容。

他只好选择逃避。

阿尔卑斯山南麓堤契诺山谷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山谷,这里尖顶小屋,湖水静谧,森林幽深,教堂古朴。

读黑塞有感

读黑塞有感

读黑塞有感黑塞,作为法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位作家,其创作中藏着深刻的精神哲理,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关怀。

本文旨在探讨黑塞的文学作品,以及个人读黑塞作品所获得的感受或者灵感。

黑塞的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戏剧和论文等不同类别,他的诗歌颇富于情感,充满了对友谊、家庭和爱情等内容的关注。

他的小说多以社会问题为线索,强调爱国精神,抨击社会不公,倡导公正平等、民主宪政和社会公正,充满理想主义或悲情色彩。

他的戏剧则通过深刻的剧情表现去阐释社会中肢解的尴尬,反映人在不同社会时代中的精神状态与情绪。

此外,他的论文也探究了社会学、政治哲学、哲学等多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指明了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价值。

在个人的感受方面,读黑塞作品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法国社会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内部的矛盾和解决方案。

他对自由、民主、权利的提倡也使我们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建立一个公平、人人平等的社会,这其中不仅要求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的发展,同时也要求对社会以及精神文化的关注与关怀。

另外,黑塞的作品也让我们意识到,人在社会的进步中,需要保持一种探索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以获得一种更加完整的世界观。

总的来说,黑塞的文学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法国社会早期发展的过程,并使我们明白,人在社会问题上的思考是极为重要的,不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应有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与认识。

在面对一些新矛盾时,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哲学思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进行一次反思,以获得一种全新的思考视角。

黑塞的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感受和一种全新的思想视角,从而激发我们深刻思考社会发展的精神。

希望我们能够保持一种探索精神,像黑塞一样,以自我去发现社会中的不同变化,把握不同时代的转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黑塞的写作特点

黑塞的写作特点

黑塞的写作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黑塞(Hermann Hesse)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德国作家,他的作品被广泛翻译为多种语言,并影响了许多读者和作家。

黑塞的写作风格独特,充满了哲学思考、内省和精神探索,深受人们喜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黑塞的写作特点,解读他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

一、内心探索与哲学思考黑塞的作品充满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哲学思考。

他常常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角色,表达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黑塞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深思熟虑、内心丰富、感情丰富的人,他们身处于困境之中,时常陷入困惑和矛盾。

通过这些人物,黑塞传达了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探讨了自我认知、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自然与精神的融合黑塞的作品中,自然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然被描绘得美丽、神秘、神奇,成为人类内心的寄托和精神的启示。

黑塞将自然与精神融合在一起,认为自然是人类内在精神世界的反映,是灵魂的寄托和栖居地。

在他的作品中,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感悟,得以重拾内心的平静和自我认知,实现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三、精神解放与自我实现黑塞的作品对自我实现和精神解放的探讨贯穿始终。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只有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常常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最终实现了对自我真实的认识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黑塞鼓励人们勇敢地探索内心世界,敞开心扉,面对自己内心的疑惑和困扰,勇敢追求内心的真谛和精神的解放。

四、文风朴素而深刻黑塞的文风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语言朴素而深刻,充满了哲学思考和内在的力量。

他不拘泥于虚华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而是以平实、真诚的语言表达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思考。

黑塞的文字朴实而质朴,充满了力量和深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和心灵的启示。

他的作品通常以散文的形式呈现,情感真挚、思想深远,让人们产生共鸣和思考。

黑塞读书目的与前提阅读理解

黑塞读书目的与前提阅读理解

黑塞读书目的与前提阅读理解一、背景解读《读书:目的与前提》是德国作家黑塞“关于文学的思考和评论”文章中的节选。

黑塞(1877-1962)出生在德国许瓦本地区小城卡尔夫一个传教士家庭,父母和外祖父母曾长期在印度传教,使黑塞自幼受到东西方不同思想文化的熏陶。

黑塞禀赋优异,童稚年代便意识到了自己倾向写作的诗意天性,然而,不了解儿子的父亲却强制他学习神学,以致年方十五的黑塞违抗父亲意志逃离神学院而独立谋生,从一八九二年至一九〇四年,他一面在工厂当学徒工,在书店当小伙计等,一面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书籍,为日后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黑塞的文学生涯始于诗,成名作却是一九〇四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卡门青特》。

他一生创造丰厚,重要的作品有小说《在轮下》《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玻璃球之谜》,诗集和散文集《在途中》《流浪》《印度之旅》,论著《望人混沌》等。

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重要的有冯泰纳奖、歌德奖及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作为二十世纪前半叶著名德国小说家、诗人,深为世界人民喜爱,不断引起“黑塞热”。

他受浪漫主义诗歌和心理分析学影响较大,喜欢用印象手法和象征手法描写和分析他所处的资产阶级社会。

他的著作“洋溢着一种黑塞特有的精神气氛,他那逃避现实、提倡归真返璞、从宗教、哲学中寻找精神解放的思想特点,再加上从精神和心理领域来描写和分析他所处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艺术特点”,被西方评论家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文章选自《读书》1990年第4期,杨武能编译。

当时,杨武能共编译了四篇文章,发表在1990——1991年《读书》杂志上。

这些文章是从黑塞“关于文学的思考和评论”文章中节译而出,杨武能称之为《黑塞说书》。

杨武能,德语翻译家,是一位大翻译家,一位大学者,他感情丰富,文采斐然,还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因此,他不同于许多翻译家。

他受丽尼、傅雷等前辈影响,重视将研究与翻译结合起来,力求保持原著的艺术风格,翻译语言准确而富有文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2分)
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赫尔曼〃黑塞
○1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2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3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4每一年,我们都看见成千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开始学写字母,拼读音节。

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

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

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

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他们儿时便在课本里发现了诗和故事。

但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

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

昨天的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将变为一座庙堂,一座有着无数的殿宇和院落的庙堂;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

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

这个从童话和印地安人故事出发,继续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但丁;那个从课本里第一篇描写星空的短文开始,走向开普勒或者爱因斯坦……
1. 依据文意,对第○1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将研读世界文学作为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是一桩既幸福又痛苦的事情。

B.把研读世界文学作为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挤出时间来阅读。

C.如果我们能通过阅读与整个人类建立起精神上的联结,我们的生活就可能变得有意义。

D.时下盛行的“心灵鸡汤”很可能会使我们被麻痹,从而对人生无意义的真相视而不见。

2. 第○2段方块处应填写的两个字是:______。

这两个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分)
3. 依据上下文,找出作者认定第○2段划线句成立的理由。

(3分)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2分);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 根据文意判断,下列二附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中,哪一种符合作者提出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4分)
A.从高一到高三,多次借阅《经济学原理》并认真研读,做详尽的阅读笔记,一步步发现西方世界的社会思潮背后有深邃的。

B.高中三年里,因为选修课看过一次张爱玲的《小团圆》,被那虐心的亲情与爱情折磨得辗转反侧,理解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C. 偶然在高二时候发现生物世界的精彩,于是翻阅大量相关书籍并自学《大学生物》,通过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将生物研究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选择。

你的选择:______(1分),你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2分)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赫尔曼〃黑塞
1、B
2、望洋1分。

抬头仰视的样子1分。

3、陈述理由式例
理由一:第○1段提到“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第○2段提到“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但必须加上问题在于什么:和整个人类精神世界发生关联。

理由二:第○2段提到“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第○3段
提到“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4、选择B;依据(一)第○1段研读世界文学(二)第○1段这种阅读不在乎多少,而应该与人类精神世界缔结关联(三)第○4段从阅读张的亲情与爱情经验中可以看到(现在或未来的)自己/ 或借此了解人性的丰富多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