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对策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不断增加,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存在的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现状农民工是指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村居民。
他们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待遇却严重滞后于城市职工。
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工参加城市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较低,享受的待遇有限。
一旦发生大病,他们往往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而缺乏足够的经济保障。
2. 养老保障问题:农民工养老金水平普遍较低,部分地区甚至没有制定相关政策。
很多农民工没有养老金来源,老年生活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3. 工伤保障问题: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但很多地方缺乏有效的工伤保险制度。
一旦发生工伤,农民工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伤残赔偿、就业问题等。
4. 社会救助问题:农民工在城市面临较多的生活困境,包括低收入、缺乏稳定的就业机会等。
然而,他们往往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社会救助待遇。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困境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性问题:农业户口与城镇户口之间的差别限制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同地区之间的制度差异也导致农民工待遇的差异化。
2. 资金来源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很多地区财政压力较大,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3. 意识与宣传问题:部分农民工对社会保障权益的认知度较低,缺乏主动争取的意识。
同时,社会媒体等渠道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农民工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不够重视。
三、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1.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户籍限制,为农民工提供与城市居民相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经费的落实。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与问题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和权益保障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1. 工资支付问题农民工往往面临工资支付不及时、拖欠甚至不支付的情况。
这主要由于用人单位资金链断裂、违法成本低等原因导致。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来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支付,但执行力度仍然不够,导致问题依然存在。
2. 社会保险缺失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由于户籍限制等原因,往往无法享受到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
这使得他们在面临意外伤害、医疗费用等问题时,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增加了他们的生活风险。
3. 劳动条件恶劣农民工多为从事体力劳动的工种,他们往往面临着劳动条件恶劣的问题。
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因素,使得农民工的身体健康面临较大威胁。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1.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执法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低,形成一定的监管漏洞。
2. 利益分配不公平农民工的劳动所得往往被剥夺,利益分配不公平。
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将农民工当作廉价劳动力,剥夺他们应有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劳动中介机构的存在也加剧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他们往往以虚假宣传、高额中介费等手段剥削农民工利益。
3. 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维权渠道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维权渠道。
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农村,缺乏相应的组织和社会网络,使得他们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困难。
同时,一些维权渠道的存在问题,如维权成本高、维权渠道繁杂等,也限制了农民工权益的保障。
三、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政府和相关执法机构应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与改进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与改进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以及改进措施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1. 法律保障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用于保护农民工的权益,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以及中介机构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未按照法定程序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将合同内容规定不合理,限制农民工的权益。
另一方面,农民工在维权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包括缺乏法律意识、维权渠道不畅等,导致他们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2. 薪酬支付问题突出农民工的工资支付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重要问题。
一些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甚至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与此同时,一些农民工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渠道的不畅,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导致拖欠工资问题长期存在。
3.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农民工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他们往往无法在城市落户,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
此外,农民工在工伤、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还不够完善,导致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二、改进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和责任,规范合同内容,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同时,加大对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依法追究其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护。
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教育和权益保障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形式,向农民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维权途径,帮助他们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尽快解决农民工在工伤、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改进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改进近年来,我国农民工人数不断增加,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他们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本文将就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改进方向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1. 社会保险覆盖率不高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率仍然较低。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1.6%,而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率仅为40.8%。
这意味着大部分农民工在退休后无法享受到基本养老金的待遇。
2. 缴费难题待解决农民工普遍面临着缴费难的问题。
由于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等原因,他们很难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此外,一些用人单位也存在违法违规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使得农民工的保障权益受到侵害。
3. 制度不完善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
一方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障项目之间缺乏协同性,导致农民工在享受社会保障时需要多次办理手续,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和时间成本。
另一方面,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落地和实施环节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执行力度不够。
二、改进方向1. 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为了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率,应加大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工积极参加社会保险。
同时,建立健全灵活的缴费制度,让农民工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方式,降低他们的经济负担。
2. 简化缴费流程为了解决农民工缴费难的问题,可以推动建立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险缴费平台,实现线上缴费、在线查询等功能。
此外,加强用人单位的监管,确保其按照法定要求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3. 完善制度设计在制度设计上,应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一方面,加强各项社会保险项目之间的协同性,实现信息共享和一站式办理,减轻农民工的办理负担。
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提高他们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4. 增加法律保障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维权机制。
农民工福利保障的现状与改进方向

农民工福利保障的现状与改进方向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建设者和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农民工的福利保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农民工福利保障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方向。
一、农民工福利保障的现状1. 住房保障不足众所周知,农民工在城市中租住的房屋条件普遍较差,很多人居住在拥挤、简陋的出租屋中。
此外,农民工在购买住房方面也面临很大的困难,房价高涨使得他们难以承担购房压力。
2. 医疗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往往没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
他们在就医时面临高额费用、报销难等问题,许多农民工家庭因患重病而面临巨大的经济困境。
3. 教育保障不公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时面临诸多不公平待遇,包括就读权利、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4. 社会保险覆盖率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企业逃避缴纳、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险意识等。
二、农民工福利保障的改进方向1. 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投入力度,增加公共租赁房源,提供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以解决农民工租房问题。
同时,鼓励农民工通过合作社等方式集资购买住房,降低购房门槛。
2.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工医疗保险的推广和实施,提高报销比例,降低个人负担。
此外,建立农民工就医绿色通道,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农民工就医的便利性和质量。
3. 推进教育公平废除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限制,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资助力度,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助学金和补贴,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 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缴纳到位。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保险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保险意识和参保率。
鼓励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互助组织,增加互助保障的覆盖范围。
浅谈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民工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基本社会保障缺失、根源深远、责任不明确等是主要困扰。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为农民工提供更多保障。
企业也应该承担起更多责任,为农民工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
农民工自身也应提高保障意识,主动参与社会保障。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共同努力改善农民工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全社会应当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缺失,根源,政府责任,企业责任,参保意识,制度建立,共同努力,社会地位提高。
1. 引言1.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工的法律地位不明晰、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障存在缺失,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旦患病往往需要自费治疗。
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仍然存在难题,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参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老年生活面临严峻挑战。
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和失业保障也存在很大不足,一旦发生意外或失业,农民工往往很难获得相应的救济和帮助。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凸显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落地不实的现实问题,亟需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1.2 为什么需要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通常来自农村,到城市务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明显不足,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农民工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险覆盖,一旦遭遇意外或疾病,农民工往往无法获得及时的医疗救助,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压力。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迅速推进,农民工成为了中国社会的重要群体。
他们为城市输送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我们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发展方向,以期能够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1. 法律保障不完善虽然我国立法已经对农民工权益保障作出一定规定,如《劳动合同法》等,但实施层面仍存在一定限制。
一些用人单位存在逃避法律的行为,如拖欠工资、不购买社会保险等。
2. 维权渠道有限农民工在维权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由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部分农民工对维权途径了解不足。
同时,部分地方维权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也存在不足。
3. 公众意识有待增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一些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关注度不高,这也影响了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进展。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发展方向1. 完善法律与制度建设应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法律与制度的建设,针对用人单位逃避法规的行为,对其进行处罚,加大法律的制约力度。
同时,加强相关法律言机构和维权机构的建设,提升其服务能力。
2. 提升意识和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认知度。
通过媒体、教育等途径,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关心农民工的权益。
3. 加强社会资本和组织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农民工权益保障中来,如设立农民工维权基金,引导社会力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就业培训等服务。
4. 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和用工行业的监管,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建立完善的用工制度,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确保农民工的权益不受侵害。
5.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同时,加强劳动法律知识和权益保障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待改善之处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待改善之处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然而,对于农民工来说,由于特殊的身份和工作性质,他们在社会保障方面面临着一些困境和待改善的问题。
本文将就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需要改善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1.1 养老保障养老保障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构成,而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大、户籍制度限制等原因,往往难以在城市落户并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主要依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但由于缴费意愿、缴费能力等问题,导致农民工的养老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1.2 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构成,农民工同样面临着参保难、报销难等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他们在城市工作期间往往无法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报销比例较低,往往需要承担较大的医疗费用。
1.3 工伤保障工伤保障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农民工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伤事故频发,但农民工在工伤保障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参保率较低,很多农民工没有及时参加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他们将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工伤赔偿方面的权益保护相对较弱,往往难以获得应有的赔偿。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待改善之处2.1 完善制度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应当加强制度建设。
一方面,可以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对农民工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障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工参保率和报销比例,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2 加强宣传农民工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应当加强对农民工的宣传工作。
如何保障农村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权益

如何保障农村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权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产业工人逐渐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农村产业工人在社会保障权益方面往往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保障农村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权益,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保障农村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权益。
一、农村产业工人社会保障权益的现状目前,农村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权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参保率低由于农村产业工人就业形式多样,工作稳定性差,很多人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导致他们在社会保险参保方面存在困难。
同时,一些农村产业工人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2、保障水平低即使部分农村产业工人参加了社会保险,其保障水平也相对较低。
例如,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和待遇标准较低,难以满足他们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求;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和比例有限,无法有效减轻大病医疗负担。
3、制度不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主要针对城市职工,对农村产业工人的适应性不足。
例如,在工伤保险方面,农村产业工人在工作中受伤后,往往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赔偿和救治。
二、保障农村产业工人社会保障权益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农村产业工人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保障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能够让他们享受到与城市产业工人同等的待遇,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2、提高农村产业工人的生活质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为农村产业工人提供养老、医疗、工伤等方面的保障,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3、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稳定的社会保障能够增强农村产业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农村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保障农村产业工人社会保障权益的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农村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政策宣传,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和维权意识。
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法规;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讲座,为农村产业工人答疑解惑。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却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因此,深入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一)参保率低目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仍然较低。
在养老保险方面,由于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大,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导致许多农民工不愿意参保。
在医疗保险方面,虽然部分地区推出了针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政策,但由于报销范围有限、报销比例不高,实际保障效果并不理想。
在工伤保险方面,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导致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
(二)保障水平低即使农民工参加了社会保险,其保障水平也普遍较低。
以养老保险为例,由于农民工缴费基数低、缴费年限短,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往往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所能享受的医疗服务和报销待遇与城镇职工存在较大差距。
(三)制度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特点和需求,存在制度性障碍。
例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使得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障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此外,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存在差异,给农民工跨地区就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农民工自身原因1、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对社会保障政策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就业不稳定农民工的工作具有临时性和季节性特点,就业不稳定导致他们难以持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3、传统观念影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工认为参加社会保险不如多拿现金实惠,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二)用人单位原因1、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故意逃避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责任,或者采取各种手段减少缴费金额。
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中国农民工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是制约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就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进行探讨。
一、现状: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问题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参保率较低。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动,许多农民工并未参与到社会保险制度中,使得他们在面临风险时无法享受到相应的保障。
其次,社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狭窄。
现行制度主要覆盖城镇职工,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保险政策的适用性不高,他们无法获得与城镇职工相当的社会保障待遇。
再次,保障水平不高。
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农民工在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时,所获得的补偿金额偏低,远远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
最后,机制不完善。
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有关转移接续、跨地区用工等问题,缺乏一体化的政策解决方案。
二、展望: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改革创新。
首先,要加大政策宣传和推动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
政府应该增加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工普及社会保险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保。
其次,要扩大社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专项基金,推动社会保险扩大到农村地区,并逐步将待遇水平与城镇职工接近。
再次,要提高保障水平。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投入,提高补偿金额,确保农民工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得到及时、足额的保障。
最后,要完善制度机制。
政府应加大合作力度,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险信息共享与服务协调,建立有效的转移接续机制和跨地区用工保障机制,推动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发展。
三、结语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工权益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和完善机制,我们能够逐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实现农民工权益的真正保障。
在未来的改革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劳动力,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目前,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薪资拖欠问题农民工的工资拖欠一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些用工单位存在恶意拖欠工资、克扣工资、拖延支付工资等行为,给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劳动条件恶劣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些劳动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安全保障不到位。
一些工地存在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给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3.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往往面临着社会保障待遇不完善的问题。
他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往往不如城市居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保障。
二、改进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措施为了改善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
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机制,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农民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权益保护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
3.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工地安全生产的监管,提高工地的安全保障水平,保护农民工的身体健康。
4. 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待遇的改革力度,使农民工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完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5. 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农民工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组织,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服务。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对策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加速,中国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数量持续增加。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中获得的权益保护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障,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境。
本文将聚焦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目前,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薪酬问题。
尽管国家法律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但实际上,许多雇主并未按照规定支付农民工应得的工资。
有些雇主甚至拖欠工资、恶意减薪或推迟支付工资,给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劳动条件问题。
由于农民工往往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他们的劳动条件非常艰辛。
许多农民工没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缺乏劳动保护和安全设施,容易受到工伤事故的影响。
再次,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通常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福利。
他们缺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一旦发生意外或疾病,往往无力承担医疗费用。
最后,权益维护问题。
由于农民工的身份较为特殊,他们在城市中的权益维护存在困难。
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农民工不敢或不知道如何维权,导致他们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改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改善农民工的权益保护。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
应该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农民工的权益保护要求,并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监督和调解机制。
同时,公布实时、透明的劳动市场信息,便于农民工了解工作机会和薪酬待遇。
其次,加强雇主责任的监管。
政府应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农民工的工资,并建立相应的举报和惩罚机制,以确保农民工能够正常获得应得的薪酬。
再次,加强劳动条件的改善。
通过加大对企事业单位和工地的巡查力度,督促雇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施。
对没有劳动保护设施的企事业单位要严惩,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励提供良好劳动条件的企事业单位。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方向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方向农民工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的流动,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进的方向。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1.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为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农民工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组织在保护农民工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工会作为代表劳动者利益的组织,积极参与维权活动,为农民工发声。
此外,一些非政府组织也致力于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支持。
3.执法力度的加大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违法用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雇主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工维权的难度,提高了权益保护的效果。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改进方向1.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对自身权益的认识和维权意识。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减少权益受侵害的可能性。
2.完善法律法规尽管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法律法规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可以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用工企业、用工项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的打击。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工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4.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通过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增加劳动者与用工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政府可以加大调解力度,推动用工企业与农民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确保工资支付的透明和稳定。
5.加强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工会、非政府组织等积极参与到农民工权益保护中来。
通过社会组织的力量,更好地汇集农民工的诉求和意见,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加强农民工维权能力。
农民工福利保障的现状与改善之策

农民工福利保障的现状与改善之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然而,农民工福利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福利保障的现状,并提出改善之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一、农民工福利保障的现状1.1 社会保险覆盖率不高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险制度,其中包括了农民工。
然而,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他们的社会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
据统计,截至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覆盖率仅为50%左右。
1.2 工资支付问题突出农民工的工资支付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令人担忧的。
一方面,一些雇主存在拖欠工资、虚报工资等不诚信行为,给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另一方面,农民工在维权过程中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成本高昂等困难。
1.3 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待遇不平等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条件普遍较为艰苦,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突出。
同时,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也与城市居民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使得他们在面对风险和困境时难以获得及时的支持。
二、改善农民工福利保障的策略2.1 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为了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应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农民工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社会保险权益无缝对接。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认知和参与意识。
2.2 加强工资支付监管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执法力度,严惩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
同时,建立完善的工资支付监管机制,提高农民工维权的效率和成本,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3 提升农民工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待遇为了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待遇,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当的社会保障待遇。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对其公民提供的一种保障和福利体系,旨在确保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并提供社会稳定和公共福利。
然而,农民工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他们的福利待遇。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现状1. 养老保险: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并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较为普遍,然而,由于流动性较高,很多农民工在不同城市之间工作轮换,导致他们无法连续缴纳养老保险。
这使得他们在退休后的养老金福利受到影响。
2. 医疗保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相同的医疗保险权益,但由于传统农村医保要求户口迁移等限制,很多农民工无法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此外,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使得农民工需要自掏腰包承担高额医疗费用。
3. 工伤保险:农民工在工地上经常面临危险的工作环境,然而,对于农民工而言,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并不容易。
很多工地没有为农民工购买相应的工伤保险,这导致农民工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和赔偿。
4. 失业保险:农民工在遭遇失业时,很难获得失业保险金的支持。
很多农民工没有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这使得他们无法满足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申请条件。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的改善方向1.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政府部门应加强与各地社保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确保农民工在城市间工作时,社会保障和医疗信息能够顺利跨地区传递和共享,保障其权益不受损害。
2. 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政府应推动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提前参保和持续缴纳,减少因工作流动性导致的社会保险断档问题。
此外,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保障他们在工作中的权益和生活稳定。
3. 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政府应逐步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包括养老金水平和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通过提高保险待遇水平,使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提高其生活质量。
4. 加强工地安全管理:政府和雇主应共同加强对工地安全的管理,确保农民工的人身安全。
论农民工社 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农民工社 会保障

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农民工社会保障《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背井离乡,投身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城市的繁荣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然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1、参保率低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仍然较低。
很多农民工从事着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就业不稳定,导致他们对社保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也常常逃避为农民工缴纳社保的责任。
2、保障项目不全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往往只能享受到部分项目,如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则覆盖不足。
这使得他们在面临失业、年老等风险时,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3、保障待遇低即使农民工参加了社会保险,其享受的保障待遇也相对较低。
比如在养老保险方面,由于缴费基数低、缴费年限短等原因,退休后所能领取的养老金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4、转移接续困难由于我国社保制度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农民工在跨地区流动就业时,社保关系的转移接续面临诸多障碍,导致社保权益受损。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1、制度缺陷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主要针对城镇职工,未能充分考虑农民工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民工在社保制度中处于边缘地位。
2、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农民工社会保障,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强制性规定,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实。
3、企业利益驱动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想方设法逃避为农民工缴纳社保的责任,通过各种手段减少用工成本。
4、农民工自身因素农民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缺乏维权意识。
同时,为了获得更高的即时收入,他们往往愿意接受企业不缴纳社保的条件。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带来的影响1、影响社会公平农民工在城市中付出了辛勤劳动,却无法享受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这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保障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保障在现代社会中,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劳动力。
然而,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质和劳动环境的限制,他们在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方面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的现状,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制度。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失业保险。
首先,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缺乏保障,很多农民工无法在劳动年龄结束后获得足够的养老金。
其次,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率有限,他们经常面临高额医疗费用的负担。
此外,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农民工在工伤和失业方面也缺乏足够的保障。
二、农民工福利保障现状农民工的福利保障主要涉及住房、子女教育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
首先,住房问题一直是农民工关注的焦点。
由于他们经常在城市打工,许多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公平的住房待遇。
其次,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他们难以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
此外,农民工在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三、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与福利保障的措施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应加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建设,提高养老金发放水平和覆盖范围。
其次,要扩大农民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降低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
同时,要完善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在福利保障方面,应加大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力度,推动公平住房制度的建设。
同时,要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在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的过程中,宣传和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宣传,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享受的保障。
同时,要加强对社会的教育,让人们能够理解和关心农民工的问题,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权益。
综上所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与改革方向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与改革方向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农民工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并提出改革方向。
一、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1. 养老保障:农民工在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由于流动性强,他们往往无法在一个城市连续工作满15年,无法满足养老保险的缴费要求。
同时,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和缴费单位,他们也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养老金待遇。
2. 医疗保障:农民工在医疗保障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
他们往往无法在城市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服务,医疗费用也无法得到合理的报销。
缺乏医疗保障的农民工在面临疾病时往往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
3. 工伤保障: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多为体力劳动,工伤事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然而,他们在工伤保障方面的权益保护相对较弱,一旦发生工伤,往往很难获得合理的赔偿。
二、改革方向1. 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与城镇职工同等化,使其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养老金待遇。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的监管,确保其权益得到保障。
2. 提升农民工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农民工医疗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农民工能够在城市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服务,并得到合理的医疗费用报销。
3. 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障: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加强对农民工工伤事故的预防和管理,提高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 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待遇,从而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
5. 加强政府监管和政策支持:加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社会保险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而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保险权益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一、现状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范围不完善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相对较窄,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
而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在农民工中并未得到有效覆盖,这导致了农民工在面临失业或生育等特殊情况时缺乏相应的保障。
2. 缴费难度较大农民工的就业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成为了一项较大的负担。
由于缺乏稳定的就业和收入,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农民工在缴纳社会保险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3. 维权渠道不畅通农民工在享受社会保险权益时,常常面临维权渠道不畅通的问题。
一方面,农民工对社会保险政策了解不足,对自己的权益缺乏有效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维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农民工维权渠道的堵塞。
二、问题分析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我们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扩大保障范围应该将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将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纳入保障范围。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强他们在特殊情况下的保障能力。
2. 减轻缴费负担针对农民工缴费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减轻其缴费负担。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使其有能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出资补贴等方式来降低农民工的缴费负担。
3. 健全维权机制为了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险权益,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权机制。
一方面,应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政策宣传,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维权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建立畅通的维权渠道,及时解决农民工的维权问题。
三、解决思路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研究和设计,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对策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对策——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程瑜陈瑞文[摘要]分析当前广州市外来流动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和面临的生活困境,指出了城市中的农民工在社会福利政策中的边缘和弱势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人口;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一、引言农民工,又称进城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外来民工等,通常简称农民工。
农民工涵盖的范围较广,既包括“离土不离乡者”的乡镇企业工人,“不离土也不离乡者”、“不离土却离乡者”的农场或种植大户的雇工,也有“离土又离乡者”的进城农民工。
其中以进城农民工的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并形成了独特的“农民工”群体。
[1]中国目前在城镇中就业的农民工有1.3亿人。
而农民工实际参加养老保险的仅仅为6%左右,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也十分有限。
如果此问题不引起重视,长期下去,将给中国未来带来较大的社会问题。
一是生活在城里的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体系,将极大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比如患有重大疾病却无法负担医疗费用而耽误治疗;二是二三十年后,甚至五六十年后,数亿不能再劳动的农民从城镇回到农村,从东部回到中西部,没有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由于今天城市和东部的发展在透支未来农村农民,中西部农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金,为了应付养老等成本,几十年后,经济发展的负担将十分沉重,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由于要填补养老金等缺口将大幅下降。
有鉴于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认真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和现实需要,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方案。
本文只对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遇到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讨论,所涉及的社会保障方面也只是城市对农民工的保障而非全面的社会保障。
二、田野调查概况2006年8月,笔者在广州市黄埔区针对该区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与农民工与社会保障有关的生活工作状况。
具体的抽样方式是先从黄埔区10个居委会中随机选择3个居委会,然后在选中的居委会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各选择一个社区,在社区中则采用偶遇抽样的方式选择具体的农民工(选择研究对象的标准是:一是农村户口;二在黄埔区务工;三是年满18周岁)进行调查。
我们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是93%;其中男性146人,女性145人,基本持平。
另外我们也分别选择了男女各25名农民工人进行了深入访谈。
以下是根据黄埔区调查所显示的关于农民工生存的一些基本状况:职业:黄埔区调查的数据显示,95.3%农民工都从事过多种行业。
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低通常是他们换工作的原因。
对职业更换意愿的调查中,可以发现,职业更换的意愿与年龄呈负相关的关系;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民工一般都是年富力强的劳动力。
18~30岁之间占45. 3% , 31~39岁的占28. 9% , 40岁以上的占25. 8%,与我们在其他调查中对外来工调查的年龄分布近似。
[2]通过深入访谈,我们了解到:在城市中工作的大部分民工觉得年轻可以在城市中闯荡,通过不断地变换工作这种方式希望找到一份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但是,由于自身的发展潜力有限,而且公司企业又没有对应于他们的晋升机制,他们常常会去找另一份工作重新开始。
公司晋升制度的缺陷和不断地转业让相当部分人失去了在一个地方升职的机会,许多人一直处于最低层的位置。
近年来由于内地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的工作并不比自己家乡的好多少,他们之中有的人已经产生了回家干的念头,甚至已经辞职回家了。
调查显示:有40.3%的农民工有回乡创业的愿望。
社会交往:农民工的社会关系普遍简单,社会圈子较小,交际只限于自身周围的熟人。
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也使得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社交活动。
下班后通常与最接近的工友同事相处,偶尔会在找到自己的同学和老乡。
通过我们对50个调查对象的访谈,请他们自由列出平时交往的对象,社会交往频次最多的群体分别是:工友 (出现49次)、老乡(45次)、同学(22次)、邻居(20次)、本地人(10次)。
在回答遇到困难找谁的问题时,61.1%的农民工首先选择老乡和同学,30.5%的农民工选择工友,只有5. 4%的农民工会首先向政府部门和单位寻求帮助。
由此可见,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还是以地缘为主要依托。
社会福利: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
其中尤其表现在教育、医疗和失业保障等方面。
有98.6%的农民工在调查中认为他们没有享受到与本地人一样的社会福利;在291份有效问卷中,只有2人回答享受到与本地人相同的社会福利。
通过深入访谈,他们都是在黄埔区中的两个外国企业中从事技术工种。
精神生活:农民工工作强度大,文化生活贫乏。
生活圈子小,工作繁重,娱乐方式少。
心灵上容易产生失落感,有时甚至觉得百无聊赖。
在农民工业余生活的调查中,看电视、聊天、打牌、上网分别排在娱乐方式的前四位;只有5. 3%的人选择学习看书。
有59.2%的农民工觉得生活枯燥, 23.6%的农民工觉得生活比较有意思;62.5%的农民工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如以前在家里(农村)的时候。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李强教授从农民工的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农民工所出现的问题。
他认为农民工在城市里较长时期地居住、生活和工作,但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整个社会并不认为他们是归属于城市的,而是认为他们是归属于农村的社会群体。
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处在城市里的边缘位置上,在生活方式上也成为城市里的一个特殊的亚文化群体。
他们与农民也有根本的区别,他们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接受了城市的不少文化和观念,这些使得他们很难再复原到农村原来的生活轨道上。
[3]正因为他们处于这种城乡二元分割结构中间的边缘地带,因此他们很多时候享受不到城市或者农村的优惠政策,处于一种被忽视或者是被社会福利政策边缘化的地位。
1.职业待遇保障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一直遭到职业歧视和待遇歧视的双重不公平对待。
黄埔区调查显示:82.3%的农民工曾经受到过职业或者待遇方面的歧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劳资关系不对称。
首先,因双方在生产资料、社会资本占有上的悬殊决定农民工必须依赖企业雇主,他们只有出卖劳动力才能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
其次,因双方占有不对称的信息,作为农民工他不可能找到一种简便而经济的方法来回避雇主的试用、考核这些陷阱来保障自己劳动的权利。
再次,因双方组织化程度不对称使农民工始终处于分散的、个体化的状态,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和经济进行法律抗争,通常他们都只是在“寻求补偿”和“忍受交易损失”之间理性地选择后者。
最后,由于监控机制不对称使得企业雇主“违法”损害农民工利益受罚的预期风险小于其获益的机会成本,使得企业雇主常常会“理性地”违背法律。
农民工的就业方式主要还是依靠血缘、地缘、亲缘所构成的传统的社会网络。
大部分人在城市就业是通过老乡、熟人介绍的。
劳动部门和正规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还不是他们获得就业机会的主要途径,还有的农民工则因为对正规的职业中介单位不信任而选择流动到其他地方工作。
农民工就业机会虽多,但是由于与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农民工就业的工作往往比较差,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危险而且往往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受到很多限制和歧视。
一旦失业,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他们在失业期间多是靠积蓄,或向他人借钱维持生计。
当然有一部分人不得不重回农村老家,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回老家的,但是生活又没有着落,为了生存就很容易产生做违法行为的念头,容易造成社会问题。
2.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最基本、最急需的一项生存权利。
但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有许多障碍因素。
据李强教授组织的一次调研显示,农民工生病以后,59.3%的人并没有花钱看病,仗着自己年纪轻,挺一挺也就过来了。
另外40.7%花钱看病的这一部分人,他们人均支出是885.46元,而他们所劳动的单位为他们看病的平均支出却只有72.3元,没有实际看病费用的1/12。
由此可见在医疗看病方面,农民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保障待遇。
杨惠芳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制度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度上有障碍。
以户籍制、劳动用工制制度等为标志的城乡分割局面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当前许多社会权利都是以公民的户籍为享受依据的。
已成为社会重要一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游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基本被排斥在打工所在地的社会体制之外,与“本地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
第二,观念上的障碍。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他们由于经济所迫,首先选择的是获得工作、维持生计。
为此他们会主动放弃其他权益,甚至认为社会保障是寻找工作的负面因素。
同时,由于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认识不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维权意识不强。
第三,管理上的障碍。
当前我们社会保险管理还缺少一个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的管理机制,即使是在一个县或市的范围内,也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暂时失业或者频繁变动工作,使社会保障部门面对烦琐的手续而疲于应付,管理成本很高。
第四,法制上的障碍。
中国社会保险立法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险的需求与改革发展,现行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中,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规定很少并且笼统。
而各地关于外来工社会保障的地方性法规差别很大,而且立法层次较低,执行力有限。
同时,现有法规执行不到位,政府行政手段等社会保障刚性制约明显缺乏。
劳动用工制度的不规范更阻碍了外来工社会保障权利的获得。
[4]工伤事故赔偿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农民工的工作条件往往是非常恶劣的,农民工很容易发生工伤事故。
我们在黄埔区的调查显示:56·9%的农民工曾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
其中只有20·1%农民工享受到了单位提供的工伤补偿。
在其他医疗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近年来的东莞孕产妇死亡率很高。
据报道,东莞市外来人口孕产妇的死亡率连续四年超标。
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费用高,而且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窄,该市没有把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纳入社会保障机制,是孕产妇的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的迅速增长,一些人口较为集中的镇区成为了非法游医和接生婆的温床。
有关部门数据显示,自2002年到2005年,东莞市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死亡人数正在逐年上升,远远高于每10万人死亡率40人的国家标准。
据该专家介绍,随着近年来医疗费用的普遍上涨,与之相关的生育费用也在不断上涨。
目前,市、镇级40间有接产资格的医院,产前的12项检查需要473.90元,另外顺产费用大多在2000~3000元之间,剖腹产在5000~6000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