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研究

合集下载

儿童多动症实验报告

儿童多动症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儿童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和关注度逐渐提高。

为了进一步了解儿童多动症的特点和成因,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对儿童多动症进行探讨。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2. 探讨儿童多动症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3. 为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30名学龄儿童,其中15名为多动症儿童,15名为正常儿童。

2. 实验工具:- 儿童多动症筛查量表(ADHD Rating Scale-IV)- 注意力测试软件- 行为观察记录表3. 实验步骤:- 对所有儿童进行儿童多动症筛查量表(ADHD Rating Scale-IV)的评估,筛选出多动症儿童。

- 使用注意力测试软件对多动症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注意力测试,包括注意广度、注意转移和注意持久性等指标。

- 对多动症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行为观察,记录其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表现。

- 对多动症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家庭背景、心理状态等因素。

四、实验结果1. 多动症儿童的临床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儿童在注意力测试中表现出注意广度、注意转移和注意持久性等指标的显著差异。

- 活动过度:多动症儿童在行为观察中表现出明显的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特征。

- 情绪不稳:多动症儿童在问卷调查中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易冲动等心理状态。

2. 多动症儿童的成因:- 家庭背景:多动症儿童的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儿童多动症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 心理状态: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也可能导致多动症的发生。

- 生物因素:多动症儿童可能存在某些生物因素,如神经递质失衡等。

五、实验结论1.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和成因。

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心理行为疗法效果分析

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心理行为疗法效果分析

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心理行为疗法效果分析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在行为和学习方面的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这种疾病一直是家长和医生所关注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不同的疗法来帮助治疗这种疾病。

当前,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疗法是心理行为疗法。

本文将讨论学龄前儿童多动症心理行为疗法的效果。

心理行为疗法心理行为疗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用于教授病人如何自我控制工具和技术,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心理行为疗法在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效果得到了证实。

心理行为疗法的效果多项研究表明,心理行为疗法在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效果显著。

以下是心理行为疗法在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方面的优势:1. 帮助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调节情绪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理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通过认知重构、放松训练、情感调节等技术调节自己的情绪。

2. 改善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心理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改善注意力问题。

通过教授患者专注性训练、目标设置和实践技巧,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可以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注意力。

3. 提高学龄前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往往难以自我控制,这会阻碍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心理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通过行为改变技术,如自我监控、反馈和奖励,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行为疗法的实施心理行为疗法在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治疗方面的应用需要细致入微的实施。

以下是一些简要指导:1. 制定计划治疗前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治疗计划。

医生和家长需讨论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教育家长和家庭成员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家长和家庭成员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心理行为疗法的原理和技术。

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可最终提高治疗的效果。

3. 联合治疗心理行为疗法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如家庭治疗、药物治疗等,以强化治疗效果。

结论虽然心理行为疗法已经被广泛使用,并在不同的研究中证实了其有效性,但是,治疗多动症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浅论多动症儿童心理症状表现及其干预手段

浅论多动症儿童心理症状表现及其干预手段

浅论多动症儿童心理症状表现及其干预手段一、前言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从广义的定义来看,是指由于各种有实质性损害的大脑疾病所导致儿童的多动,注意障碍、冲动任性、认知能力或协调动作障碍等症状,是继发性的多动综合症,也是一个多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症。

从狭义定义来看,多动症儿童并无明显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却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

突出表现为: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活动量多且经常变换内容,行为冲动、唐突、不顾及后果。

多动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注意缺陷或多动、冲动障碍,而且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学习、情绪、行为、人际关系及适应问题。

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老师家长对多动症儿童缺乏耐心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当,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二、儿童多动症产生原因(一)生物和遗传因素。

遗传是 adhd 的主要原因。

30%的多动症儿童的家属也患有多动症。

并有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父母的精神异常、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体现出多动症患儿的轻微脑功能失调与遗传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用于控制思维和行动的大脑区域组织不能够正常运作,此外,梁福成等人2002年通过对29名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事件相关电位各成份的比较研究发现多动症组与正常儿童组存在显著差异。

(二)家庭因素。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父母关系不够融洽或教育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儿童心理障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活动过度等多动症特征。

正确恰当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三)环境因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变得日益迅速,父母与子女日渐出现了代沟,并且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城市儿童在家中大多感到孤单,从而导致多动症等行为异常增多。

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城市儿童的自尊心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对应试教育体制更加反感、抵制,更容易受到伤害。

同时,城市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差,相比之下更加脆弱,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学调查研究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学调查研究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学调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儿童多动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帮助这部分儿童,心理学调查研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学调查研究,对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儿童多动症,也被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通常表现为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的行为,给儿童本人、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扰。

了解其病因对于开展心理学调查研究至关重要。

病因方面,儿童多动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多动症具有较高的遗传风险,家族研究发现,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有较高的家族发病率。

此外,环境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稳定性、学校教育水平等也会影响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发展。

心理学调查研究通过对这些病因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找到更好的干预措施。

心理学调查研究不仅关注多动症的病因,更重要的是对其症状进行准确的描述与评估。

根据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分类标准,多动症包括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两个维度。

注意力缺陷表现为无法持续关注、经常分心、做事缺乏条理等;多动冲动则表现为过度活跃、难以安静、冲动行为等。

心理学调查研究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室观察等方法来评估儿童的症状和行为表现。

在多动症的治疗方面,心理学调查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以刺激性药物为主,如甲基苯丙胺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多动症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儿童有效,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副作用。

因此,心理学调查研究重点关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和教育干预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教授儿童一些适应性的行为技巧和自我控制策略来改善其注意力和行为问题。

家庭疗法则着重对家庭关系和家长教养方式进行干预,帮助家长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和正确的教育方式。

教育干预则通过提供适应性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帮助儿童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

儿童多动症80例心理行为治疗观察

儿童多动症80例心理行为治疗观察

在用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 对 患 儿进行心理行 为治疗 , 结 果显示 : 观察 组 8 0例中经过治疗显效 6 6例 ( 8 2 . 5 %) , 有

要 目的 : 探 讨 儿 童 多动 症 心 理 行 为
治疗效 果。方 法 : 收 治 儿 童 多 动 症 患 儿
1 6 0例 , 随即 分为 对 照组 和观 察 组 , 每 组
的行 为 来 替 代 不 适 当 的行 为 模 式 。笔 者
4 5 0 0 5 3河 南 郑 州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患儿年龄 、 性别、 病程 等一 般资料 比较无 显著性差异。 方法 : 对 照 组 给 予 哌 甲酯 ( M e t h y 1 .
p h e n i d a t e ) S m g / 次, 3次 /日, 口服 , 并 进 行
3 B r o wn RT,F r e e me n W S,P e r r i n J M ,e t a 1 .
P r e v a l e n e e a n d a s s e s s me n t o f a t t e n t i o n— —d e t f . . c i t /h y p e r a c t i v i t y d i s o r d e r i n p r i ma r y c o l e s e t —
8 0例 。对 照 组 给 予 哌 甲 酯 S mg / 次, 3坎 /
效1 0例 ( 1 2 . 5 %) , 无效 4例 , 总有效率为
9 5 . 0 %; 对 照组 8 O例 中经过治疗显 效 2 5 例( 3 1 . 2 5 %) , 有效 3 0例 ( 3 7 . 5 %) , 无效 2 5例 , 总有效率为 6 8 . 7 5 % 。两组 比较差 异有显 著 性 ( P< 0 . 0 5 ) 。治疗 组 效果 明 显优于对照组 , 可见儿 童多动症 心理 行为 治疗效果显著 , 值 得推广。

多动症最佳治疗方案

多动症最佳治疗方案

多动症最佳治疗方案引言:多动症,也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影响儿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神经发育紊乱性疾病。

它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

多动症给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许多挑战,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多动症的常见治疗方法并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个体思维模式和行为来改善多动症症状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并教授他们采用更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

CBT也可以教授技巧,如时间管理、计划和组织,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注意力和冲动。

最近的研究表明,CBT可以显著改善多动症患者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多动症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如Ritalin)和阿莫西林(如Strattera)。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减少冲动行为。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适用,而且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因此,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必须进行全面评估,并与医生讨论潜在的风险和好处。

三、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旨在改变患者的行为模式的治疗方法。

它包括正向激励、奖励系统和限制不良行为等。

通过建立结构和规律,行为疗法帮助患者学习如何管理他们的注意力和冲动。

行为疗法也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参与,以确保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饮食调整饮食对多动症患者的症状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某些食物和添加剂可能会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加重。

因此,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可以帮助减轻多动症症状。

例如,减少食用含有人工添加剂和食物色素的食物,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种子)等。

然而,饮食调整的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建议在改变饮食之前先咨询专业医生。

五、家庭教育和支持多动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需要教育和支持。

家庭成员可以参加认知行为疗法和行为疗法课程,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多动症症状。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早期干预研究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早期干预研究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早期干预研究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特点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等。

该病症对儿童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发展轨迹,早期干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早期干预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一、早期干预研究的意义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通常在学龄前期开始出现症状,且长期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早期干预研究可以在儿童的关键发展时期提供有效的帮助,以纠正其不适当的行为和提升其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对ADHD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学习表现和社交适应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二、早期干预的方法1. 心理教育干预心理教育干预是早期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向家长和教育者提供关于ADHD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的行为问题。

提供家长和教育者的培训课程和支持网络可有效增加他们的应对策略,改善家庭和学校环境,进而促进儿童的正常发展。

2.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致力于通过对儿童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干预,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控制冲动、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和应对挫折。

此外,认知行为疗法还通过情绪管理技巧改善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从而减轻其对焦虑和抑郁的倾向。

3. 药物治疗一些研究显示,药物治疗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早期干预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和阿莫西林等,它们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问题。

但相应的副作用和长期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4. 家庭和学校合作家庭和学校合作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早期干预中的重要环节。

家庭和学校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规划和推进早期干预计划。

家长和教育者通过共同行动,共同设定可行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以确保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得到最佳的干预效果。

小孩多动症心理治疗方法

小孩多动症心理治疗方法

小孩多动症心理治疗方法小孩多动症,哦,那可真是个让家长们心头大石的难题。

小朋友们就像是装了电池的小火车,停不下来,总是东跑西颠,根本不愿意乖乖坐在椅子上。

别说上课,就连吃饭时都像在参加马拉松比赛,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可别急,这里有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可能会让这些“小火车”稍微放慢点速度,毕竟谁都希望小宝贝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对吧?先说说“情绪管理”这块。

小孩子有时候情绪就像过山车,一会儿高高在上,一会儿又跌入谷底。

这时候,家长可以试试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情绪表达的游戏,比如用表情包,画画,甚至唱歌。

让他们把心里的小秘密用画笔表达出来。

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发泄情绪,还能帮助他们学会辨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慢慢地,他们就能学会控制这些“小火车”的速度。

再来聊聊“注意力训练”。

在这方面,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有趣的专注力游戏,比如拼图、积木或者迷宫。

这些游戏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集中注意力。

就像捉迷藏一样,孩子们会在找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了他们的专注力。

可千万别觉得这些都是小事,实际上,这些小玩意儿能让孩子的注意力逐渐提升,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课。

然后呢,别忘了“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

这一点超级重要。

孩子们的生活就像是一部机器,如果作息不规律,机器就容易出故障。

试着为孩子制定一个简单的日程表,清晨起床、上学、做作业、玩耍,甚至是睡觉,都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

像个时钟一样,咔嚓咔嚓转动,这样他们就能慢慢适应这种规律性,生活自然也会变得更加有序。

最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耐心和陪伴。

多动症的孩子就像是一颗小种子,成长需要阳光和雨露。

家长可以尝试多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互动活动,比如一起去公园玩、一起做手工。

这些亲子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要记住,陪伴是最好的良药,孩子在你身边,才会感受到安全感,进而放下那些小烦恼。

当然了,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那一款。

小孩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小孩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小孩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小孩多动症(ADHD)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疗法、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家庭教育等。

1. 心理疗法:心理疗法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儿童改变消极的想法和行为模式,发展积极的应对策略。

2.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提高专注力。

例如,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3. 药物治疗:一些儿童多动症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管理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类药物(如哌酮类和苯基丙酮类药物)以及非刺激剂类药物(如艾司洛尔)。

4. 家庭教育:给予儿童家庭环境的支持和教育也是治疗小孩多动症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学习如何与孩子良好沟通、制定规则和规律生活。

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儿童管理和控制多动症状,提高学习和生活功能。

然而,治疗方案因个体差异而异,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治疗计划。

重要的是,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的紧密合作也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多动症治疗中的认知行为疗法

多动症治疗中的认知行为疗法

多动症治疗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多动症(ADH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也可延续至成年期。

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为了帮助多动症患者控制这些症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被广泛运用于多动症的治疗。

CBT通过帮助患者改变其认知和行为模式,以提高自我控制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CBT在多动症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其效果。

一、认知行为疗法概述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理论。

CBT的核心观点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相互作用,并且思维模式可以通过训练和改变来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这种疗法的目标是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以及发展积极的行为策略来应对问题和挑战。

二、认知行为疗法在多动症治疗中的应用2.1 认知重塑CBT在多动症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认知重塑。

多动症患者常常有一种认知失调的模式,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评估存在偏差。

CBT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使患者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和解释周围的事物。

例如,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CBT会帮助他们发展新的认知模式,如:“我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整我的行为反应”。

2.2 时间管理技巧多动症患者常常由于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而无法有效地管理时间。

CBT通过教授患者一些时间管理技巧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CBT可以帮助患者设置目标、制定时间表和优先级清单,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规划日常活动。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多动症患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2.3 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CBT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教授患者如何自我监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CBT可以帮助多动症患者更好地控制冲动行为和情绪爆发。

例如,患者可以学习使用行为日志来记录和分析他们的行为,从而更好地认识到某些行为模式的触发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三、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评价研究表明,CBT在多动症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心理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理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理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注:本篇文章为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绪论多动症是一种在儿童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为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多动症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也会对其成年后的生活产生长期影响。

因此,提高多动症儿童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干预是多动症治疗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多动症儿童的临床疗效的观察。

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了48名被诊断为多动症的6-12岁儿童,其中26名男孩和22名女孩。

研究设计在治疗开始时,将48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

其中,心理干预组接受8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不接受治疗。

在治疗之前和之后,分别采用父母反应量表、注意力测试和动作行为量表评估两组儿童。

心理干预方法本研究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大运动训练和亲子教育。

治疗过程中,儿童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参与认知行为训练和大运动训练,家长也参与了亲子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和教育儿童。

结果治疗前,两组儿童在注意力、动作行为和父母反应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治疗后,心理干预组的儿童在注意力和动作行为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而且父母反应方面也有所改善(P <0.05)。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治疗是有效的。

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动作行为,还能够改善他们的家庭和社交环境,这对儿童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另外,研究中使用的各种方法组合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治疗方案,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多动症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本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心理干预对于多动症儿童的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大运动训练和亲子教育。

治疗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动作行为,在家庭和社交环境中也能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为了更好地管理儿童的多动症,研究中使用的这种组合方法具有更具体和详细的治疗方案。

心理学在应对儿童ADHD中的治疗方法研究

心理学在应对儿童ADHD中的治疗方法研究

心理学在应对儿童ADHD中的治疗方法研究摘要: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行为。

心理学在儿童ADHD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儿童ADHD治疗中的方法研究,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等。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儿童改变其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以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交技巧。

在儿童ADHD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认知重构、行为技能训练和问题解决技巧的培养。

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儿童ADHD的注意力和行为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社交适应能力。

二、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行为原理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奖励系统,以增强儿童ADHD的适应性行为,减少不良行为。

行为疗法主要包括行为管理、奖励系统和时间管理等。

研究表明,行为疗法可以显著减少儿童ADHD的冲动行为和多动行为,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

三、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以促进儿童ADHD的康复。

家庭治疗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家庭沟通和家庭支持等。

研究表明,家庭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儿童ADHD的行为问题和家庭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

结论:心理学在儿童ADHD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儿童改善注意力、行为和社交问题。

然而,每个儿童的情况是独特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特点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调整。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心理学在儿童ADHD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报告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报告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心理行为问题。

据统计,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约为5%-10%,对患者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儿童多动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和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问题的提出源于对儿童多动症患病率逐年上升的关注,以及目前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本研究目的在于深入分析儿童多动症的病理机制,探讨更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研究假设:儿童多动症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生物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相关,且通过综合干预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儿童多动症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限制在年龄范围为4-16岁,地域范围为我国部分地区。

本报告将从儿童多动症的背景、重要性、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假设、研究范围与限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临床医生、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儿童多动症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

早期研究认为,儿童多动症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环境、生物等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多动症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且神经生化、神经心理学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生发展。

在诊断方面,研究者们主要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和《国际疾病分类》(ICD)等诊断标准,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等多手段。

药物治疗以兴奋剂为主,如哌甲酯、阿托莫西汀等,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

文献中存在的争议或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诊断标准的普适性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二是药物治疗与行为干预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三是多动症共病现象普遍,如学习障碍、焦虑障碍等,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综上所述,尽管前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探讨儿童多动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策略,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案例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案例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幼儿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动症儿童。

这些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过于活跃等行为特征,给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针对这些儿童,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发展健康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解读,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心理疏导工作。

1. 案例一:小明小明,3岁半,是XX幼儿园的一名多动症儿童。

他的注意力不集中,非常好动,经常无法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参与课堂活动。

在幼儿园中,小明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导致园内的教学秩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与家长交流后,了解到小明在家庭中也经常表现出多动的特征,对待问题缺乏耐心,难以静下心来完成一件事情。

幼儿园老师意识到,小明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对其心理状态影响较大,需要与家长积极合作,帮助小明解决心理问题。

2. 案例分析:针对小明这样的多动症儿童,首先需要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其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和成长环境。

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为幼儿园的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在与家长合作的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生活活动,针对小明的特点,加强专项训练,引导他合理释放能量,提高专注力和自控能力。

幼儿园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小明更好地适应园所生活环境,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案例二:小红小红,4岁,是XX幼儿园的一名多动症儿童。

她在幼儿园中表现出过于活跃的特点,经常难以按时入睡,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

在家长的反映和老师的观察下,发现小红在家庭中缺乏规律的生活作息,对玩具和游戏过于依赖,缺乏自控能力。

根据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特点,幼儿园需要从生活规律、家庭教育和心理疏导入手,帮助小红调整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 案例分析:针对小红这样的多动症儿童,幼儿园可以通过与家长配合,建立孩子在家和园所之间的良好过渡措施。

对一名多动症倾向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

对一名多动症倾向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

对一名多动症倾向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一名具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进行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

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

这种病症对儿童的学习、社交和行为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及时的教育和心理干预。

本文将通过深入研究一名多动症倾向儿童的具体情况,探讨适合该儿童的教育干预方法,以期为类似情况的儿童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观察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

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多动症的相关理论和治疗方法;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该儿童的具体表现和行为特征;结合个案研究法,针对该儿童的特点制定教育干预方案,并评估干预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了解多动症倾向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探索有效的教育干预方法,帮助这些儿童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实现全面发展。

本文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多动症儿童的关注和重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文献综述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导致社交困难、自尊心下降等心理问题。

因此,对多动症倾向儿童的教育干预至关重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对于多动症倾向儿童的教育干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以及综合干预等。

行为疗法主要通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改善儿童的行为习惯;认知行为疗法则着重于调整儿童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药物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多动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综合干预则结合了上述多种方法,旨在从多个层面改善儿童的症状。

然而,尽管已有多种干预方法,但多动症倾向儿童的教育干预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刍议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刍议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刍议摘要: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由于儿童注意力的缺失而造成儿童学习障碍、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通过支持疗法、放松训练、强化、自我控制训练等方法的心理干预能够较好地对儿童多动症起到缓解、消除作用。

关键词:多动症;心理;干预一问题的提出1845年,外国学者霍夫曼描述了一些孩子,他们小动作频繁、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任性及学习成绩不良。

霍夫曼首先指出,他们这些异常行为绝不是精力旺盛和顽皮,而是一种病态表现。

1931年,温考夫更加详细地描述了这类病态表现,把它称作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引起各国学者长达一个世纪的持久兴趣。

目前多动症在儿童精神科和儿童保健科门诊病例中几乎位居第一、二位。

多动症的学名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英文为(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也有人将此症称之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等[1]。

儿童多动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为8~10岁,10~12岁次之。

由于各国的诊断标准不一致,因此各国报告的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异。

美国报告的患儿发病率是20%,而我国统计的发病率不超过10%[2]。

但无论中国或外国,多动症群体都体现出两个基本规律:一是男孩多于女孩;二是城市多于农村,这可能是由于城市中汽车尾气等污染源较多导致。

二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多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儿童多动症可能与遗传、轻微脑损伤、不当的教育、铅中毒、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每个多动症儿童可能是由于其中的某一种原因致病。

目前,虽然多数学者相信儿童多动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但是对多动症病因的各种学说如脑轻微器质性损害说、遗传因素说、生化代谢紊乱说、环境因素说等却均有存疑。

人们期望尽快揭开儿童多动症病因之谜,以便能更有效地防治这种妨碍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多发病、常见病。

多动症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1.注意涣散多动症患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极易因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

案例-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优秀篇)

案例-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优秀篇)

案例-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案例: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我想,只要家园继续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目标,相信李廷会成为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我在一幼儿园小班实习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李廷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

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

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

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我向原任老师询问过他家庭的情况,他爸爸与妈妈是不同省份的结合,爸爸是来自外省,现任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本省,现做美容推销工作,平时工作忙,对儿子的教育很少。

二、个案观察记录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

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1、上课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

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下位打扰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指了一下他的头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

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撑着腿往前看。

2、课间操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研究本章主要论述儿童多动症的特殊人群的心理治疗,尽管这些特殊群体的治疗目前研究尚不充分,但是,病情更为复杂,不同程度影响预后,因此,积极治疗非常重要。

这些特殊群体包括儿童多动症的共病患者和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一、对立违抗障碍的心理治疗对立违抗障碍是儿童多动症最常见的共患病。

对于共患对立违抗障碍的儿童多动症,在其他治疗的同时,也应予以心理治疗。

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认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家庭治疗等。

在上述治疗方法中,关于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多。

这些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对立违抗障碍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父母培训基本相当。

认知行为治疗之所以有效,主要原因在于对立违抗障碍儿童常常缺乏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因此,运用认知行为治疗,设计人际交往情景、利用示苑、排演、角色扮演,自我评价的内部语言等具体方法,帮助患儿学会如何有效地控制愤怒及解决问题的技巧方法,对改善患儿的症状将会有所帮助。

除认知行为治疗外,行为矫正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柯可(Kolko)等1994年对其患对立违抗障碍或品行障碍的儿童多动症进行行为矫正治疗,发现行为矫正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对立违抗行为和品行障碍症状,因此,对于共患对立违抗障碍的儿童多动症运用行为矫正治疗改善患儿的对立违抗行为非常重要。

在多种行为矫正中,可运用正性强化法、塑造法、代币制(见行为矫正与教育干预)等方法帮助患儿建立良好行为,运用消退法、罚时出局、反应代价等方法减少患儿不良行为,还可运用行为契约进行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治疗虽然有效,但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去实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疗效。

二、品行障碍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品行障碍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予以适当的心理治疗,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和家庭治疗最为主要。

目前,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已经得到较好的证明。

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改善患儿的沟通交流技巧,解决问题的技巧,也可控制冲动,处理愤怒情绪等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患儿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所处情境,运用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减少患儿的反社会行为,增加患儿的亲社会行为,患儿的症状就能得到改善。

除了认知行为治疗以外,已有研究证明行为矫正治疗和家庭治疗也能够有效地改善品行障碍的症状。

因此,对于共患品行障碍的儿童多动症儿童,进行行为矫正治疗和家庭治疗,尤其是功能式家庭治疗,显得很重要。

三、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生常常与患儿个性特征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帮助患儿消除社会心理因素,对改善患儿症状是有帮助的。

心理治疗也是广泛性焦虑症的重要治疗方法,因此,对于共患广泛性焦虑症的儿童多动症的儿童,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予以适当的心理治疗。

目前,可采用的心理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治疗,游戏治疗,家庭治疗等。

在这些治疗方式中,有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认知行为的小组治疗和个别治疗均有效。

认知行为治疗的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辨认焦虑情感和焦虑的躯体反应,对激发焦虑情景的认知重建,应用自我谈话技术,对恐惧刺激的暴露,对自我表现的评价,自我强化。

如果认知行为治疗合并家庭干预,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四、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这里所说的心境障碍主要针对抑郁障碍和心境恶劣。

心理治疗是对于轻度和中度抑郁障碍的治疗,对儿童多动症共患这种病症的儿童,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心理治疗。

在各种心理治疗方式中,认知行为治疗是研究最多的治疗,并有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其有效性。

该治疗主要通过改变患儿的认知歪曲,鼓励增进正性心境的活动来缓解患儿的抑郁症状,同时,帮助患儿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更好地处理负性生活事件,除认知治疗外,尚需加强对患儿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并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予以人际关系等治疗方法。

家庭指导和家庭治疗对于共患抑郁障碍的儿童多动症儿童也非常重要,从而帮助父母认知患儿疾病的特点,了解治疗中应予注意的事项,建立治疗联盟,更好地促进患儿康复,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复发。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加上药物治疗可以提高重性抑郁障碍患儿的疗效,在维持治疗期间,心理治疗可以减少患儿重性抑郁障碍的复发。

心境障碍的另一种则是双相障碍。

对于共患双相障碍的儿童多动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

治疗的方式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家庭指导与家庭治疗等等。

卡·克·丹尼尔松(CarlaKmettDanielson)(2004)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青少年双相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这个模式包括:心理教育,促进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情绪的监测,预见应缴原和合理解决问题,辨识和改正没有帮助的思想,睡眠的调整和放松,家庭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各种心理治疗,增进患儿家庭成员的沟通,帮助患儿掌握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促进患儿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帮助家长和儿童早期发现情绪变化,从而促进康复,减少和预防复发。

五、学习障碍的心理治疗学习障碍是儿童多动症常常共患的一种障碍。

学习障碍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注意障碍与活动过度;智力发展不平衡,言语智商相对落后于操作智商,工作记忆受损;空间知觉异常;存在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比如特定阅读障碍等等。

对于存在学习障碍的儿童,应做必要的测查和评定,仔细分析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予以治疗和帮助。

因共患学习障碍的儿童多动症儿童,常常处于慢性应激之中,这种儿童的自信心、伙伴关系、与父母的相互作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方面常常都有问题。

因此,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的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家庭治疗,小组治疗等。

同时,有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考试焦虑,增强患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因此,对于共患学习障碍的儿童多动症的儿童,认知行为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六、物质滥用的心理治疗帮助患儿了解物质滥用的危害,加强健康教育,是共患物质滥用的儿童多动症的治疗基础。

心理治疗是物质滥用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予以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

在各种形式的心理治疗中,家庭治疗非常重要。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治疗可以有效治疗物质滥用。

认知行为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儿学会如何拒绝他人的诱惑,如何控制自己对滥用物质的渴求和想使用的想法。

同时,因物质滥用患儿常常缺乏沟通交流及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而这种缺陷与物质滥用的持续存在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儿掌握沟通交流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改善患儿物质滥用的症状也非常重要。

此外,还可运用行为契约等行为矫正治疗方法帮助患儿,对于患儿回避用药等良好行为予以正性强化,对于患儿违反契约的行为,用反应代价等方法予以矫正,从而改善患儿物质滥用症状。

对于物质滥用患儿,通过自助小组,自我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七、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心理行为治疗对于成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改善症状,最大程度的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生活及工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目标应是现实的,可以达到和可以评价的,具体包括:改善注意分散,减少冲动及破坏性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及按时完成任务及质量;改善与家人、同事、上司的关系,提高社交技巧;改善自尊、减少挫折感;提高生活质量,自我管理情绪,合理安排生活。

要建立与之相应的治疗计划及治疗联盟,并由患者、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医生共同参与形成治疗方案。

有效治疗方案应包括社会心理行为干预(环境干预和职业技巧训练),个体与家庭治疗加上药物治疗的综合模式。

小结儿童多动症,有诸多共病,治疗这些共病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心理行为治疗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心理治疗对于恢复儿童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是有极大好处的,不可忽视。

(肖代齐)儿童多动症的行为矫正研究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行为矫正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干预心理治疗中的一种,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与兴奋剂同属一线治疗。

这一治疗过程,医生、家长、教师对儿童的家庭和学校环境进行一系列的改变,提供更有序的活动,使儿童能专心致志学习。

在治疗之前必须了解病情和有关因素观察患儿的行为的主要问题,确定病情的基线,选定治疗靶行为,选用适合的行为矫正方法,增加期望行为减少不希望行为,为此需要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才能进行。

行为治疗(Behavioraltherapy)是把治疗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应用“学习的原则”,根据具体的治疗步骤改善非功能性或非适应性行为。

学习的原则是指个体行为如果受“正性应答”,即受他人的鼓励或赞赏,或自身取得满意的结果,则这种行为就容易学到而且能够保持下去;反之,如果个体的行为受到“负性应答”,即遭到惩罚或自身得到不愉快的结果,则这种行为就不易学习或保持到,甚至会放弃。

行为治疗的第一步是评价儿童多动症的行为,获得信息;第二步是制订和实施行为方案。

在第一步的行为评价中,治疗者先要注意儿童的家庭功能问题。

应告诉儿童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中需要自我控制,使儿童青少年必须意识到行为症状能够自行控制,这也是改变儿童多动症不良行为的基本保证。

只有在不良行为得到控制后,患儿童多动症的人才能开始新的学习和学习新的良好行为。

为了使得行为治疗取得成功,要遵守两个基本行为原则:第一,奖励较惩罚更易使行为发生改变,奖励可使儿童产生期望的行为,惩罚则使儿童产生不期望的行为;第二,在行为治疗中,对可接受的行为和不可接受的行为的应答必须自始至终保持一致,而不一致的应答方式可能强化负性行为。

行为矫正治疗的种类:1、正性强化法(Positivereinforcementprocedures)或称阳性强化法。

该方法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依据,强调行为的改变是由行为后果所决定的,用于矫正不良行为,建立良好行为。

正性强化法即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行为,或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赏的方法,立即强化,以增强某一行为出现的频度。

方法:(1)确认目标行为,了解该行为的基线水平。

所设定的目标行为应该是儿童能客观控制,可以观察到的,且能够反复进行强化的。

例如:确认儿童作业分心为目标行为,了解该儿童作业时间20分钟可以不分心为基线水平。

(2)选择有效的强化方式,包括:社会性强化,如赞扬或鼓励;活动性强化,如儿童所喜欢的游戏和活动;物质性强化,如儿童的玩具、物品、食品或钱币等。

(3)制订行为矫正方案,每当目标行为出现时,应立即给予强化;例如:儿童做作业20分钟内不分心,立即给予儿童所喜欢的强化物,并使儿童知道强化的具体行为,懂得该行为的结果。

(4)当目标行为重复出现时,应逐渐延长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增加至25分钟,然后更长的时间,最终使儿童作业时间与上课的35分钟相匹配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