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及其进入中小学教材的论述
小学课本中李白的诗歌
小学课本中李白的诗歌在小学的课本中我们学习过很多古诗,其中有哪些古诗是我国古代“诗仙”所作呢?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李白的诗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小学李白的诗歌(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通:惟)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李白的诗歌(二)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创作背景佚名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
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小学李白的诗歌(三)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只有一作:惟 / 唯)创作背景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
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上册《李白》评课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李白》评课稿简介《李白》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文以李白为主角,生动地描述了他飞黄腾达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对英雄的向往与崇拜之情。
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成就,培养学生的历史与文化意识。
2.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掌握李白的主要事迹和名篇诗作。
2. 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 材料:教师课件、学生课本、图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出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
-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李白的了解程度。
2. 阅读理解(15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朗读与赏析(10分钟)-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练音、调、节奏和语感。
- 分析李白诗作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欣赏其中的美。
4. 创作活动(15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
-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写下自己的诗句。
5. 归纳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整理出课文的主要信息。
- 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分享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阅读理解和朗读能力。
2. 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和表达能力。
3.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情况。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诗人的作品,扩大文化视野。
2. 组织学生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自信心。
参考资料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
2. 《李白诗集》- 李白著。
3. 互联网资源:李白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李白诗歌及其进入中小学教材的论述
李白诗歌及其进入中小学教材的论述一、中小学课本中关于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二、中小学课本中李白诗篇全集(人教版):小学阶段:静夜思 (第一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郎月行 (第二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夜宿山寺(第三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独坐敬亭山(第六册)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第七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第七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第八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八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XX。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第九册)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中学阶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十三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第十四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第十四册)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渡XX送别(第十五册)渡远XX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送友人(第十五册)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行路难(其一)(第十六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研究摘要:本文依据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拟从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内容和价值、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研究。
关键词:李白诗歌;教学价值;教学现状;教学改革一、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内容和价值1.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李白诗歌的比重有所不同。
比如:人教版课标本中一共选入了五首,它们分别是第一册的《静夜思》、第四册的《望庐山瀑布》、第五册的《望天门山》、第七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第八册的《独坐敬亭山》。
人教版课标本是辽宁一些地方使用的语文教材,如北票等地。
而沈阳市以前用的语文课本是北师大版,现在只有六年级在用,它包括的李白诗歌比较少,课内只有两篇,分别是第四册的《早发白帝城》和第十册的《秋浦歌》。
而现在沈阳市小学五年级以下的学生都用的是语文s版,它囊括的小学李白诗歌比较多,它们分别是第一册的《静夜思》、第二册的《古朗月行》、第三册的《望庐山瀑布》、第五册的《早发白帝城》和第九册的《望天门山》。
还有一些语文版本,但它们的课内选材都离不开上面所提到的诗歌。
此外,即使在课内没有选入的,在课外读物中也能见到。
2.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价值(1)追求生命的自由。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立功和享受;他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2)展现丰富的想象。
通过想象,李白为世人展现了无限广阔的幻想世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创作过程中,他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其间包裹着强大的力量。
放荡不羁的气质、傲世的人格、易于触动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歌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浅论在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歌教学——以李白诗歌为例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函授毕业论文( 届)题目 浅论在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歌教学 ——以李白诗歌为例浙师大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金教院班 2011-6-21浅论在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成绩作者姓名专业 学院 班级 指导老师完稿时间学号——以李白诗歌为例摘要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关键词古诗的涵义古诗的分类李白诗歌的特点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古诗古诗在时间上说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
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
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
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小学课文教材中的“古诗”,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泛指古代的诗歌,因此它包容了汉魏“古诗”、“近体诗”和“古风”。
收入教材的40多首古诗中,除两首李绅的古风(《锄禾》、《古风》),一首杜甫的古乐府(《前出塞》)外,其余都是近体诗。
近体诗因韵律极严,又称格律诗。
近体诗的特点是: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声有间重,颈颔对仗,偶句叶韵。
每首八句的叫律诗,四句一首的叫绝句,这就是诗有定句,这是句数上的分类;七个字一句的叫七言诗,五个字一句叫五言诗,这就是句有定字,这是字数上的分类。
判定一首近体诗的形式,要综合字数和句数两个因素,因此近体诗分四类: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分别简称为七律、七绝、五律、五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李白》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李白》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李白》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事迹。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能够了解到李白的生平和他的诗歌创作。
2. 教材目标和要求通过研究《李白》,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和要求:- 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成就;- 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 培养对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3. 教材重点和难点- 教材重点:生平事迹、诗歌创作特点。
- 教材难点:理解并欣赏李白的诗歌。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成就;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李白和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成就,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
- 教学难点:在欣赏和解读李白的诗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教学过程安排- 导入:通过讲述李白的一首诗歌或者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李白的了解和兴趣;-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成就,以及他的诗歌创作特点;- 诗歌欣赏: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鉴赏,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和情感;- 合作探究:分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解读,并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展示自己的理解;-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李白的作品特点和他对诗歌的贡献;-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一首类似李白的诗歌,并进行朗读和分享。
4.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展示,评价学生对李白的生平和诗歌的理解;- 评价学生对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评价学生在合作探究和自由创作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资源准备- 课文《李白》的教材和课件;- 李白的诗歌选集;- 图片或PPT等辅助教学材料;- 分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李白》的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李白古诗的选编特点与教学策略
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李白古诗的选编特点与教学策略作者:罗琴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22期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李白古诗的选编特点(一)容易激发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共节选李白九首古诗,分别是《古朗月行》(一年级上册)、《静夜思》《赠汪伦》(一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二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三年级上册)、《独坐敬亭山》(四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下册)。
这九首古诗是李白人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深长。
《古朗月行》《静夜思》)《夜宿山寺》中李白都把月亮、星空的形和美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出来,而月夜和星空是小学生无比向往和感兴趣的主题。
《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两首赠别诗,写出了李白与好友的真挚深厚情谊。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这些都是写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些作品的内容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使遥远的唐代古诗贴近现代生活。
(二)选文经典,浅显易懂从诗歌的体裁和篇幅层面看,统编教材所选的李白诗歌均为是绝句,且都是五言七言绝句。
这种诗歌样式篇幅短小、形式整齐、注重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小学生记诵。
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层面看,选编的李白诗歌以写景为主要内容,所抒之情也主要是送别之情。
但这九首古诗是李白人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都是李白的经典之作。
《古朗月行》创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然而诗人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
《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的时间已有整整十年了。
长期飘泊的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三)多样呈现,渗透语文要素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
李白实践性教学(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唐代诗人李白为例,探讨实践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李白诗歌的深入解读,结合实际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引言李白作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对李白的诗歌进行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的特点入手,探讨实践性教学在李白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二、李白诗歌的特点1. 丰富的想象力李白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2. 强烈的个性色彩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他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如《庐山谣》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庐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深厚的文化底蕴李白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广泛涉猎古代文化,将诗歌与历史、哲学、宗教等相结合,使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通过对古代宫廷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三、实践性教学在李白诗歌教学中的应用1. 诗歌朗诵比赛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受李白的诗歌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比赛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气、语调、停顿等技巧,使朗诵更具感染力。
2. 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李白的诗歌主题,进行诗歌创作。
通过创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李白的诗歌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结构、韵律等方面进行创作,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
3. 诗歌主题演讲组织学生以李白诗歌为主题进行演讲,让学生在演讲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演讲内容可涉及李白诗歌的背景、意境、主题等方面,使学生在深入了解李白诗歌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早发白帝城》 说课稿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早发白帝城>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早发白帝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古诗。
这首诗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对于古诗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他们对于古诗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古诗的意境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体会。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诗人遇赦后欢快的心情,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走进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讲授法:对于诗中的重点字词和难点内容,我将进行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我将其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白帝城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白帝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从而引出课题《早发白帝城》。
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
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说教材《望天门山》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中的第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
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2、能正确背诵和并试默写《望天门山》。
3、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能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默写《望天门山》。
说教学法众所周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种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读通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本课教学我采用以读为主,以练习为辅的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练中读熟课文,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意,并达到巩固所学知识。
说教学过程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扎实,我以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李白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情感丰富,想象奇特,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李白的诗歌文化,本文将探讨李白实践教学的意义、方法及实施过程。
二、李白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李白诗歌,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3. 传承民族文化: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实践教学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4.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通过学习李白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学生可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提高写作水平。
三、李白实践教学的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李白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内涵。
2. 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感受李白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 诗歌鉴赏:让学生对李白的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其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
4.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模仿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5. 文化活动:组织与李白诗歌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比赛、讲座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李白实践教学实施过程1. 准备阶段(1)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情感表达及创作背景。
(2)搜集资料:收集李白的生平事迹、诗歌作品及相关研究资料。
(3)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
2. 实施阶段(1)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李白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内涵。
(2)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感受李白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诗歌鉴赏:让学生对李白的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其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
(4)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模仿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结合初中教材文本 解读李白浪漫主义
结合初中教材文本解读李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一种创作方法,运用丰富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反映现实生活。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初中河大版语文教材选取了其五首诗,分别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渡荆门送别》、《将进酒》、《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下面笔者结合教材文本,具体解读一下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特色。
一、意境开阔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开阔”指“面积大,视野宽广的。
”诗歌的意境是由若干意象构成的,比如《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意思是说“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山是重重叠叠,长江是滚滚向前,原野广阔无际,视野可谓是宽广的,从视觉的角度上看,首先是地面的事物,从山、长江、原野等再到天上的事物,月和云,天地之间的事物尽在诗中。
《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描写黄河之水好似天上飞来,然后一直奔腾流行东海,在这里诗人好像把整条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都纳入诗里。
《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两句的意思是“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准备登上太行山,大雪又堆满了山。
”黄河和太行山尽在茫茫大雪和厚厚的坚冰的覆盖之下。
李白的诗歌之所以呈现如此浩大的意境,一是其表现意境的意象的词语本身的就大,这不仅跟他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有关,而且跟他博览群书,胸有千秋紧密相连。
二是这些意象跨度大,拓宽了人们的想象力。
这种效果是跟他的表现手法有关,就像布置一个舞台,他总是让道具适当地拉开距离,这样让读者需要站在高处和远处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布局。
中学语文教材李白诗歌作品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教材李白诗歌作品教学研究内容摘要:李白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李白诗歌教学的关键步骤,选择正确恰当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李白诗歌有效教学的保证。
本文从李白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建议与教学方法选择建议三方面论述李白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为李白诗歌的有效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李白诗歌诗歌教学教学内容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样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在历代诗人中,李白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之一。
李白诗歌作为文学史上的奇葩,不仅是众多文学家和诗人鉴赏品味的对象,还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李白诗歌,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现文化传承的责任。
而完成这一任务,选择正确恰当的李白诗歌教学内容是关键。
教学内容的选择关乎李白诗歌教学的方法选择,也关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李白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1.课程标准李白詩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最根本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以文件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内容与语文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选择必须要遵循的依据。
例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祖国语言运用的基础上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因此,在李白诗歌教学中,诗歌的语言特色、诵读以及文化内涵都应当是李白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将进酒》的教学中,诗歌的吟诵、《将进酒》的语言特色及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酒文化”都应是其教学的重要内容。
2.教材编排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工具和媒介,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对象,也是教学内容最重要载体和教学内容选择最直接的依据。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一方面是必须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教材的内容更是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来源。
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必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但教学内容又不是完全从属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改换,加工、重构。
中学语文教材中李白诗歌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教材中李白诗歌教学研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李白诗歌是必学的内容之一。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豁达和激情,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李白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李白的诗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以自然、人生、爱情、历史为主题,情感丰富、表达深刻、意境优美,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历史角度来看,李白的诗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他的诗歌记录了唐朝的社会生活、政治风貌和文化氛围,对于学生了解唐代的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李白诗歌教学的方法1.导入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对李白诗歌的背景、历史和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进入李白诗歌的世界,探究其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鉴赏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对李白诗歌的语言、意境、形式和思想进行鉴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创作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创作和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
三、李白诗歌教学的途径1.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和解读李白的诗歌,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阅读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李白的诗歌,通过阅读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课外拓展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如李白文化节、李白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李白的诗歌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李白诗歌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李白诗歌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研究
李白诗歌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研究
一、教学内容选择
由于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其诗歌表达的内容丰富,内容领域涉及大量的重大的历史、文化现实。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分级统筹,根据学情、学生特点以及课本要求,合理选
择教学内容。
1、注重启蒙教育,引起学生诗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冷落学生对
李白诗歌内容的厌倦情绪,避免单一、冗长乏味,以有趣的方式把学
生带入李白诗歌的学习旅程,营造有趣的教学气氛。
可以读一些流传
较广的李白诗歌或把传统诗词编织成有趣的故事和双关语,激发学生
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诗歌带来的快乐。
2、注重从历史文化角度研究李白诗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的学习。
从
历史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可以讲解李白诗歌背景、节日礼俗,引领
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对于宫廷文化、拓荒科技等,也可以介绍李
白诗歌里关于这些主题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诗歌里的文化内涵,加
深对李白诗歌的理解。
3、注重从内容类型和语言特点研究李白诗歌。
从诗歌的内容的角度,
教师应尽可能详尽地介绍李白诗歌的类型,如咏物诗、爱国诗、寓言诗、对寇诗等,同时凸显其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鲜明特色,让学生更深
刻地了解诗歌的魅力,在直观上牢牢把握住诗歌类型的内容特点。
从
诗歌的主题角度,学习诗歌里出现的典故及相关语境,让学生更加生
动形象地理解诗歌里的主题思想。
二、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分析解读诗歌。
3、帮助学生提升欣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诗歌学习文化内涵,发展文学素养。
语文初中二年级教案:了解古代诗人李白及其作品
语文初中二年级教案:了解古代诗人李白及其作品一、了解古代诗人李白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李白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伟大诗人。
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白的作品在艺术性和表现力方面享有盛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李白及其作品。
二、李白的生平及背景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中国湖北省军人家庭。
在他的一生中,李白经历过飘泊流浪的岁月,他游历过大半个中国,陪伴着他的是豪放不羁的心境和辽阔的想象力。
李白天赋聪颖,能文能武,年轻时曾才华横溢地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他对于朝廷政治的不满和自由奔放的个性使他无法进入官场。
而这种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正是他诗歌艺术的精髓所在。
三、李白的诗歌特点李白的诗歌富有朝气和豪情,他善于把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怀相结合,借助诗歌的力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他的诗作使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和华丽的修辞手段,使作品充满了艺术感和美感。
此外,李白的诗歌还表现出他的无拘无束和奔放不羁的心境。
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世界,将世间万物与自己的感受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思维方式。
四、李白的代表作品李白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作,其中很多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例如,他的《将进酒》一诗,描述了他豪饮的场景,并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短暂的思考和挥霍的慨叹。
这首诗以舒展豪放的词语和形象,展示了李白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另外一首著名的诗作是《静夜思》,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人在深夜里静谧思考的场景。
通过描述月色、庭院和梧桐树等自然景致,李白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短暂和人情冷暖的思考。
此外,李白还创作了很多描写自然和思考人生的诗作,如《登金陵凤凰台》、《望庐山瀑布》等等。
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诗人对于世界的抒发和思考。
五、李白对后人的影响李白的诗歌作品对于后世的诗人和文人影响深远。
他的诗风独特,有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创造性,使人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追寻李白教材分析(1)
授课教师:
2023-12-28
目
CONTENCT
录
• 李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李白的诗歌特色 • 李白的代表作品分析 •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 李白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01
李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
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李白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 化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李白的诗歌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被广泛传播 和传承,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李白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被翻译成多种 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
05
李白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李白的文化意义
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
李白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自由的风格,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束 缚,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
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其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诗人、文学家都Leabharlann 受其影响。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白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其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02
李白的诗歌特色
李白的诗歌风格
豪放不羁
李白的诗歌风格以豪放不羁为主要特点,他善于抒 发个人情感,不受拘束,语言奔放。
浪漫主义
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 色彩,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
意象独特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运用独特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 象和比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语文李白写诗教案中班
语文李白写诗教案中班教案标题:《语文李白写诗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李白的诗歌,培养中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和听力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学习他的一首诗。
2. 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1. 李白的诗歌材料(可选取适合中班学生的简短诗歌,如《静夜思》)。
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李白的生平和他的诗歌作品。
3. 诗歌朗诵音频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李白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李白形象,提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做什么的?”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猜测。
探究(15分钟):1. 给学生播放李白的诗歌朗诵音频或视频,让他们聆听诗歌的声音和韵律。
2. 以《静夜思》为例,教师逐句读诗,让学生跟读。
3. 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意境。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学习。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用自己的话向全班朗读所选诗歌。
3.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诗歌中的景物和情感,让他们通过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总结(10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谈论他们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特点,如韵律、表达方式等。
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作,可以尝试写一首简短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自行查找李白的其他诗歌,进行朗读和分享。
2. 制作一个李白的诗歌展板,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作作品。
3. 组织一次小型的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教学反思:在中班的语文教学中,引入中国古代文化和著名诗人的诗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李白诗歌对学生语文审美影响刍谈-教育文档
李白诗歌对学生语文审美影响刍谈-教育文档李白诗歌对学生语文审美影响刍谈我们从小生活在诗书传家的国度里,自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得到唐诗的滋养。
唐代的诗歌琳琅满目,唐代诗人流光溢彩。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吟诵度最高的就是李白的诗歌。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的李白诗歌就高达八首,可见编排者对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它们是:七年级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八年级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行路难》其一、《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和九年级的《月下独酌》。
诗歌是最具美学价值的文学样式,无论是诗歌的语言和格律,还是意境和节奏都能给读者带来审美的愉悦,思想的启迪和情操的培养。
李白的诗歌又是古典诗歌的典范,代表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它的诗最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给与我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希望让学生通过李白诗歌的学习,真正理解诗人的人格特征,爱国情操,把握李白诗歌所体现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构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要分析李白诗歌对初中学生审美能力构建的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品味清新质朴、不加雕饰的自然美李白的诗歌在创作上体现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即把自然美作为他的文学观核心。
在诗歌内容方面是指直抒真情不矫揉造作,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为自然天成和不加雕饰。
如《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出蜀时所作,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即峨眉山、平羌江、清漆、三峡和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
通过山月和江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千里蜀江行旅图。
全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意境明朗而优美,音韵流畅,自然天成。
再如《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的诗三年级
李白的诗三年级
(最新版)
目录
1.李白的诗歌背景
2.李白的诗歌特点
3.三年级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意义
正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仅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李白的诗歌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李白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特点。
首先,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既有豪放不羁的气势,又有奔放自由的想象力。
其次,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古诗,又有七言绝句,还有乐府诗等。
这些形式各异的诗歌,展现了李白丰富的艺术才华。
最后,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李白的诗歌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学习李白的诗歌,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唐代的历史和文化,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其次,李白的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可以启发学生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学习李白的诗歌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三年级的学习阶段,让学生接触李白的诗歌是非常有益的。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诗歌及其进入中小学教材的论述
一、中小学课本中关于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二、中小学课本中李白诗篇全集(人教版):
小学阶段:
静夜思 (第一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郎月行 (第二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夜宿山寺(第三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独坐敬亭山(第六册)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第七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第七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第八册)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八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第九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中学阶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十三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第十四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第十四册)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渡荆门送别(第十五册)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送友人(第十五册)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行路难(其一)(第十六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月下独酌(第十八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三、对李白诗文进入中小学课本的自我观点论述:
古诗文作为中华的瑰宝,以其凝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千百年来一直为炎黄子孙所传承。
在语文教育中,恰当地进行古诗文教学,能使学生走进自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特别是中小学学生学习古代诗文,如若有意识地进行积累、感悟和运用,从而还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将诵读经典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认真感悟其精当的语言,学习其精妙写法,都将能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表达能力。
唐诗宋词中,爱国精神、民族气节、英勇献身、追求自由、乐观豁达、热爱自然、珍重友谊、珍惜时间、勇于创新等等,这些思想精神,都与学校的德育内容相一致。
因此,学习唐诗宋词能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感化。
而且,诵读古诗文,不仅能熏陶学生的情感,厚重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作文中的语言表达也是大有帮助。
仔细研读古诗文,我们还不难发现,我们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在古诗文中也随处可见,而且运用更为经典酣畅。
此外,古诗文中不仅有多种多样的修辞,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并巧妙运用于作文中,一定会让文章熠熠生辉。
而李白,作为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作为中国诗坛一代表性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情神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实在美不胜收。
故,其诗文中所传递的自然有值得学生学习的精妙之处。
下面仅从其中的部分诗篇来举例分析:都知道,李白的七绝是有其独到之精妙的。
《望天门山》便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于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
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望庐山瀑布》和《早发白帝城》也都是其七绝的佳作。
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
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
中小学学习李白的诗歌,除了去体会和学习其诗歌所表现的美轮美奂的诗文及诗文所展现的美卷以外,当然还与其运用得挥洒绝妙自如的表达方式有关,从他的诗文中可以教会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表达的精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还能在其中将李白的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可以读出李白自由自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心志。
从而在教育中向学生传递为人不能趋炎附势,要正直有傲骨,将来为官更要清廉等教育思想。
又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而下,真是让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夸张的手法道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描写瀑布的壮观景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诗人用生动的形象表现无形的情感,真切自然,巧妙表达了作者对汪伦的感激之情和深情厚谊。
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正是交给学生如何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写作从而使自己的文章鲜活达到一语惊人的效果的典例。
再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
游天姥吟留别》中“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这里想象的运用教会学生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来进行表达传递情感的方式。
四、李白的诗在中小学课本中以这样的顺序安排的原因:
李白的诗歌在中小学课本中以上述顺序排列是具有其逻辑性的,而不是随意胡乱的编排。
首先,从诗歌的结构来看,它是从五言到七言慢慢地过渡的。
体现了阶段教学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逐层递增的宗旨。
其次,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低段课本先是安排的比较浅近的诗,老师稍加引领便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再是高段,选取相对比较深化的内容,诗所描述的情境也逐渐加深,同时,诗人所隐含的思想情感也更难以通过表面的诗句进行理解,而是要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加以体验。
再次,从小学和中学学习的诗篇来看,小学阶段主要以山水景致为创作主体,而中学阶段则更偏向于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是情感体验上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