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分叉病变的边支保护策略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与方法的选择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与方法的选择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究竟是采用简单的单支架还是采用复杂的双支架策略治疗分叉病变极具争议。

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单支架术处理分叉病变有略优的临床疗效,且前者有手术操作简单、曝光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材料和费用低的优势,故现行指南或共识倾向于简单策略。

然而,对一些分叉病变如严重真分叉病变、主要血管分叉病变等,为规避术中重要血管的闭塞丢失、提高PCI术的安全性,双支架术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选项。

那么,何时选择单支架术?何时需要双支架术?这是医生常需面对的艰难抉择。

一、决定单或双支架术的重要因素:哪些边支血管不容丢失?如果边支丢失与否都不在术者的考虑范围内,那么就不存在分叉病变了。

只有术者不想丢失的边支,才有分叉病变。

那么,什么样的边支是术者不想丢失的呢?1.供血范围较大的边支:供血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管的直径和长度。

因长度较难测量且血管直径越大长度越长,故主要考虑边支血管直径。

此外,向重要部位供血的边支(如房室结、窦房结等)均是不容丢失的。

一般认为,边支血管直径≥2.0 mm需要保护、≥2.25mm应考虑支架植入。

2.狭窄程度较重的边支:包括狭窄的位置、程度和长度。

开口狭窄程度与边支闭塞风险相关。

狭窄越重,越易闭塞,单支架风险越大;边支病变越长,边支闭塞风险越高,越需支架覆盖。

一般认为,边支直径≥2.25 mm、开口狭窄≥50%、且病变长度≥10 mm需考虑支架植入。

3.斑块负荷较重的分叉:分叉部斑块负荷较大,尤其是斑块分布于边支同侧或逼近边支开口者,术中发生斑块推移导致边支闭塞的机会高。

4.分叉夹角极端的边支:分叉远角大('T'型病变)不容易发生嵴移位及斑块推移;而分叉远角小('Y'型病变)则容易发生嵴移位及斑块推移。

因此,'T'型病变更适合单支架术,'Y'型病变更需要双支架术。

然而,主支支架植入后,'T'或超大远角'T'型病变(边支倒钩状发出)一旦发生边支闭塞则拯救十分困难,故应综合其它因素可考虑是否先在边支植入支架,以防止边支丢失。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运用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运用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运用展开全文CTO老伙计的故事一群匠人匠心痴迷于CTO的老伙计交流心得和体会分享经验与教训愿通过我们的努力一起实现介入治疗的再规范、再普及、再提高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运用讲者:聂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总监制:葛均波院士导读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约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变15%到20%。

处理好主支同时又要尽可能保证分支的开通是分叉病变处理的要点。

正如不存在一个完全一样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每一个分叉病变都有其特异的分叉角度、斑块分布、管径差异。

因此在分叉病变处理中也不存在一种所谓的“万能通用”处理术式。

KIO技术和POT技术随着多个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当下单支架术式成为一个趋势。

必要性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是最经典的单支架术式,通过单导丝保护边支来达到保证边支开通的目的。

应用必要性支架术为了最大程度避免边支尤其是开口损伤,建议对待边支“不娶不约”——不计划边支植入支架,就要避免边支预扩张、重新穿网眼(rewiring)等操作。

就此提出了KIO技术(Keep it open)和近端优化技术(proximal optimal technique)。

KIO技术中保护边支的导丝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不动,以术后边支有血流就认为达标。

可以看出KIO技术仅仅使用于边支细小的情况,如果是大分支和/或分支开口严重狭窄情况,此术式有很大局限性。

POT技术通过主支支架内大一号、短球囊高压扩张达到改善边支通畅的目的(见图1)。

▲图1 POT技术图解如何预防斑块和嵴移位?但仅仅应用上述技术不能保证单支架术后分支不受损。

临床研究中证实,主支支架释放后造成边支开口受损的两个常见原因是斑块移位(plaque shift)和嵴移位(carina shift)(见图2)。

主支支架置入后一旦出现上述两种原因造成的边支开口严重受损,小压力对吻球囊扩张是一个有效方法。

早读冠脉分叉病变治疗策略详解!

早读冠脉分叉病变治疗策略详解!

早读冠脉分叉病变治疗策略详解!有统计显示伴有明显侧枝的分叉病变达15-20%,临床上治疗策略有单支架及双支架策略,那么优化治疗策略的最关键技术是什么?在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2019)上,陈良龙教授详细讲解了分叉病变的治疗策略。

对于冠脉分叉病变的PCI策略,有单支架/临时侧枝支架(PSS)和双支架技术。

对于PSS的治疗策略有四大原则,即KISSS原则,KIO 原则,FBI原则及S2S原则,以及四大技术,即POT、DTW、POT+及BOS技术。

四原则1.KISSS原则(Keep It Simple,Swift and Safe):即操作要简单、安全、快速2.KIO原则(Keep It Open):判断边支开口是否开放,主要为TIMI血流是否正常,如果是的话符合KIO原则即可,即保持血管持续开通;3.FBI原则(Further Branch Intervention):如果部分病人出现功能障碍,或夹层,或边支开口出现严重狭窄等,则就要进一步边支干预(FBI);4.S2S原则(Switch 2 Stent):即单支架改为双支架技术,边支在FKBI后,TIMI分型<3、FFR<0.80、夹层分型>C型、重度残余狭窄的情况保持不变或恶化时,应选择从单支架策略转换为双支架策略。

边支支架技术1. 近段优化技术(Proxim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POT)冠脉分叉病变必须使用POT技术POT技术操作关键:1.足够短而大的球囊;2.球囊远端肩部应刚好位于靠近分叉嵴的位置,而近端部分应位于支架内以避免地理丢失;3.远端过钢丝POT技术用于:POT几乎适用于所有冠脉分叉病变,尤其是在分支血管较大的分叉病变中,其中主支近端(PMB)和主支远端(DMB)直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时。

POT还可以担当其他角色:1.纠正支架变形;2.避免意外的管腔rewire,利于边支血管 rewire;3.充分扩张边支血管开口;4.增强边支通过性2. 钢丝过远端网孔技术(Distal rewiring technique,DWT)当需要进一步的处理SB时,DWT对于随后优化POT +技术至关重要。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处理策略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处理策略

表1边支闭塞检查与治疗情况人数边支闭塞病发率(%)分型(例)血管直径(mm)边支闭塞处理后的不良反应(例)Ⅰ型Ⅱ型Ⅲ型2mm以下2mm以上,2.5mm以下 2.5mm以上2525/80571314831占比(%)31.2520.0028.0052.0056.0032.0012.00 4.003讨论在冠心病分叉病变的治疗中,针对患者复杂病变情况,医生多需要使用介入术对其疾病进行治疗;在其治疗中,支架置入术应用较多[1]。

该种介入手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减轻,但是其多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即边支闭塞。

该并发疾病在手术的治疗中,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如果患者出现该种情况,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导致患者冠心病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情况不断加剧,最终致使患者死亡。

因此对于该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

首先,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对该病发作的发生风险进行合理的预估,并且制定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一旦患者出现此疾病,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治疗[2]。

同时在患者进行手术期间,医生需要对患者身体的边支部分进行保护,可以使用经过简化的介入操作技术,对病灶部位进行处理,使得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得到显著好转。

此外,针对已经罹患该疾病的患者,医生需要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处理策略张挺挺(都昌县人民医院,江西都昌332600)【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中边支闭塞的处理策略。

方法选取80例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分叉病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疾病诊断后均采用介入治疗,对出现的边支闭塞进行了有效的干预处理。

结果本组25例患者出现了边支闭塞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1.25%。

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经过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手段的积极干预,所有患者均康复。

结论边支闭塞在冠心病治疗期间,经过有效的干预处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

【关键词】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边支闭塞处理策略DOI:10.19435/j.1672-1721.2018.16.100临床冠心病分叉病变的治疗时,边支闭塞疾病是其介入治疗中,十分容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病症,使得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加重,或者是引起心肌梗死。

冠脉分叉病变支架术式

冠脉分叉病变支架术式

分叉病变双支架术式介绍冠脉分叉病变并非少见,约占所有PCI的10%~15%。

与非分叉病变比较,分叉病变PCI成功率低,手术并发症明显增加,围术期心肌梗死增加,远期再狭窄发生率显著增高。

在BMS时代,分叉病变PCI再狭窄率甚至高达60%。

即便进入DES时代,临床和造影再狭窄率仍居高不下,而且双支架技术是支架内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

多个临床研究显示,采用单支架或Provisional策略处理分叉病变,其效果优于双支架策略。

但是,并非所有分叉病变均适合单支架策略。

对于边支血管直径≥2.5 mm,边支开口病变负荷重且涉及近段5 mm 以上,边支难于再次进入的情况下,包括Medina分型(1,1,1)、(0,1,1)、(1,0,1)等真性分叉病变,不可避免需要采用双支架策略,以保护边支血管,避免急性闭塞。

一、常用分叉支架术式按照边支开口覆盖情况,主要的双支架术式包括:T或TAP(T and Protrusion)、Crush或mini-Crush、Culotte、SKS(Simultaneous Kissing Stent)(图1)。

T或改良T技术不能保证边支开口的充分覆盖。

标准T技术,先置入边支支架,然后置入主支支架;而改良T技术,则先置入主支支架,然后通过网眼,置入边支支架。

TAP技术的要点是边支支架定位时,比标准T技术略为回拉支架,部分突入主支,以确保边支覆盖。

T支架常用于主支和边支夹角大于70度时,能较好的覆盖分支开口。

采用Provisional策略时,常选择此技术。

但是,无论是标准或改良T 支架,还是TAP技术,边支开口残余狭窄和再狭窄问题仍未解决。

在过去10年中,Crush支架技术被广泛采用,包括标准Crush、reverse-Crush、mini-Crush、DK-Crush等。

适用于主支和边支夹角小,且血管直径不匹配。

同步置入主支和边支支架,先扩张边支支架,然后撤出边支球囊和导丝,主支支架挤压边支支架,并进行对吻扩张。

冠脉分叉病变的边支保护策略53页PPT

冠脉分叉病变的边支保护策略53页PPT
冠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分叉病变分支的保护策略与技巧(全文)

分叉病变分支的保护策略与技巧(全文)

分叉病变分支的保护策略与技巧(全文)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量的15%~20%。

在主支冠脉植入支架术时,分支血管因为斑块移位、夹层或痉挛等致严重狭窄或闭塞,是PCI术围手术期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占57.3%),且心肌梗死组3年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肌梗死组(5.7%vs4.2%, P<0.001)。

因此,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中,分支保护防止其闭塞的策略和技巧极为重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分支的开通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一、分支闭塞风险的评估根据Medina分类(见图1)评估:分支角度>70度;分支直径:<2.0mm;2.0--2.25mm;≥2.25mm。

开口狭窄:<50%,闭塞风险小(12%);>50%,闭塞风险大(41%)。

分支狭窄病变长度>5-10mm。

根据评估情况决定分支保护策略,以防止分支闭塞。

但要特别注意,不管评估分支闭塞风险的大和小,保护措施都是需要的。

二、保护分支的策略和技巧1、分支血管预置PTCA导丝技术(Jailed Wire,JW)冠脉主支、分支分别放置PTCA导丝,是PCI术的常规操作方法,分支导丝在主支植入支架后对分支的保护作用有限,更大的意义是在于再次进入分支导丝时路径标识(Mark)作用,有利于找到分支开口。

但缺点是高压释放支架后,分支导丝难于拉出冠脉,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有时可发生导丝断裂在冠脉内,因此,分支预置导丝在支架释放时,要防止分支导丝不能拔出或断裂。

2、分支血管预置球囊技术(Jailed Balloon,JB)(1)被动球囊技术操作要点,主支、分支分别送入PTCA导丝,并用球囊对主支病变进行扩张预处理,分支病变是否球囊扩张预处理以具体情况而定;然后将主支支架送至冠脉病变处,再送入分支球囊至分叉处,标准大气压释放支架,撤出分支球囊,再高压扩张主支支架,使其充分贴壁。

该技术适合较小的分支血管,如果分支球囊加压扩张,易致分支开口夹层,不利于分支的保护。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策略探讨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策略探讨
关 键词 : 冠心病分叉病 变; 介入 治疗 ; 边 支 闭塞 ; 预 防及 处理 策略
中图分类 号 : R 5 4 1 _ 4 R 2 5 6 2 文献标 识码 : B d o i : 1 Q 3 9 6 i . i s s n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51 a 0 1 3 文章编 号 : 1 6 7 2 —1 3 4 9 ( 01 2 5 ) 1 0 —1 1 8 7 —0 3
oc c l u s i on o f i n t er v en t i on aI t r ea t m en t o f c or o nar y he ar t di se as e b i f ur c at i on was 1 4. 3% . 40 c as es of c or o nar y h e ar t di s ea s e i n t e r v en-
中西 医 结 合 心 脑 血 管 病 杂 志 2 0 1 5年 8月 第 1 3 卷第 1 O期
・ 1 1 8 7 ・

心 血管病I 临床 观 察/ 研 究
冠 心 病 分 又病 变 介 入 治 疗 中边 支 闭塞 的 预 防 及处 理 策 略探 讨
郑云 燕 。 黄凤荣
摘要: 目 的 探 讨 冠 心 病 分 叉 理 策 略 。 方 法 对 甘 肃 省 人 民 医院 和 深 圳 市 龙 华 新 区 人 民 医院 2 0 1 2年 1月一 2 O 1 4年 9月 收 治 的 2 8 0例 冠 心病 患 者 中 4 0例 发 生 边 支 闭塞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冠 心 痛 分 叉病 变 介 入 治 疗 中边 支 闭 塞发 生 率 为 1 4 . 3 %。4 0例 冠 心 病 分 叉病 变 介 入 治 疗 中边 支 闭 塞 患者 分 叉 病 变 部 位 主 要 为 前 降 支 和 对

分叉病变的冠脉介入治疗(全文)

分叉病变的冠脉介入治疗(全文)

分叉病变的冠脉介入治疗(全文)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病变类型,具有难度大、耗时长和并发症多的特点。

必要时双支架术式为基础的介入处理策略是目前的主流观点。

当边支血流受损或出现其他需要处理的边支改变时,需转换术式,这是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难点所在。

1. 分叉病变关键解剖结构和分型血管分叉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分叉嵴远端因近端分流而形成低剪切应力区域,通常是斑块首先出现的区域。

分叉嵴近端迎血流面因为高血流剪切应力存在,通常不是动脉粥样硬化首先出现的部位,但当斑块发展至此区域时,高剪切应力则是促进后期斑块破裂的主要因素。

角度是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首先应当关注的解剖结构。

角度是指血管分叉部多边汇合区域中近端主干(PM)和主支(MB)或分支(SB)开口之间的角度。

分叉血管角度是实施双支架术式难度和术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角度过大者,可能给器械通过带来一定困难。

嵴是导致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变得具有挑战性的核心解剖结构。

嵴一个明显特点是容易被推移,这也是分叉病变处理过程中出现主支远端或分支开口狭窄的主要原因。

当边支开口需要处理时,嵴的重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有许多学者对分叉病变提出不同分型方法,Medina分型虽然存在不能体现分叉血管角度、直径和指导术式等不足,但简单易记,而且容易区分真假分叉病变,仍然是目前实用性最强的分型方法。

Medina以3个的数字代表PM、MB和SB,其中“1”代表存在病变(狭窄≥50%),“0”代表不存在病变(狭窄<50%)。

当MB和SB开口均存在病变时定义为真性分叉病变(即1,1,1或0,1,1分型)。

在MB和SB的区分中,除了考虑血管直径外,还要考虑远端血管床数量和支配区域的对心功能影响。

2. 必要时分支支架(PS)策略虽然争论不断,但PS策略仍是目前多数学者接受的处理分叉病变的主要方法。

PS策略必须配合分支保护技术,球囊拘禁(JBT)技术是理想方法。

球囊浅埋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嵴推移,而球囊深埋则可更容易地评估MB处理后SB血流,再决定是否扩张SB开口,同时不会增加撤出保护球囊前rewire的困难,是笔者最常使用的SB保护技术。

分叉病变的分支的保护策略教学课件

分叉病变的分支的保护策略教学课件

02
分叉病变的分支保护策略
血管内超声的应用
血管内超声(IVUS)在分叉病变介入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详细 的血管结构和病变特征信息,有助于精 确评估病变程度和制定合适的介入治疗
方案入分
支血管或穿出血管壁。
IVUS还可以用于评估支架植入后的效 果,观察支架贴壁情况、有无夹层、血 栓形成等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医生与患者互动讨论环节
医生介绍
介绍参与讨论的医生背景、专业 特长及在分叉病变领域的学术成
果。
患者分享
邀请已接受治疗的分叉病变患者 分享治疗过程及术后恢复经验。
互动问答
预留时间供现场观众提问,医生 进行解答,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
与沟通。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涂层球囊的合理使用
药物涂层球囊(DCB)在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抑制血 管内斑块的生长和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在使用DCB时,需要根据病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涂层球囊,并严格按照操作规 范进行使用。
DCB的使用需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分支保护装置的选择与使用
05
分叉病变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与分析
病例一
患者张某,男性,52岁,因胸闷、胸痛入院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冠状动脉 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分叉处狭窄程度超过70%,需进行介入治疗。
病例二
患者李某,女性,65岁,因心绞痛反复发作入院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分 叉处存在严重狭窄,需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分叉病变的分支的保护策略教学课 件
目录
• 分叉病变的介绍 • 分叉病变的分支保护策略 • 分叉病变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 分叉病变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 分叉病变病例分享与讨论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保护策略及操作技巧(全文)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保护策略及操作技巧(全文)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保护策略及操作技巧(全文)一、分叉病变概述及Provisional术式简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约占整个PCI的15-20%,其即刻手术成功率及远期心脏事件方面,仍然是最有挑战的冠状动脉病变之一,支架策略选择包括Provisional术式和Clinical术式。

分叉病变Medina分型,依据主支近、远侧、分支顺序,按有(1)无(0)病变显示:欧洲分叉病变俱乐部(EBC)对于分叉病变处理策略的推荐—对于绝大多数分叉病变推荐的策略是:主支支架置入+近端优化技术,必要时分支支架置入(MV Stenting with POT and Provisional SB Stenting )。

主支支架置入后分支血管存在一定几率发生闭塞的风险。

其危险因素包括:斑块分布、主支支架置入前分支TIMI血流、分叉核直径狭窄程度、分叉角度、主支/分支直径比、主支支架置入前分支狭窄程度。

分支闭塞的机理包括:主支支架置入后,斑块的铲雪效应、分支开口痉挛、分支开口斑块出现夹层、主支斑块出现夹层。

分支闭塞是PCI围术期MI最常见的原因,而围术期MI将增加患者死亡率。

所以,Provisional术式分支血管需要保护。

二、分支保护技术—导丝保护EBC专家共识推荐:分支导丝保护应作为分叉病变的常规操作,除非术者认为分支即使闭塞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操作时应注意(1)导丝头端塑形,做好交换导丝的准备,(2)第二根导丝进入时,尽量减少旋转以避免导丝缠绕影响后续操作。

但分支导丝有时进入困难,影响因素包括:(1)主支近端严重狭窄,(2)分支开口部位狭窄,(3)分叉钝角且TIMI<3。

如果分支导丝进入困难,可使用特殊导丝技术:(1)可考虑使用亲水涂层导丝,但会增加夹层的风险,(2)特殊的导丝头端塑性,包括“导丝反转技术”,(3)可考虑使用单腔或双腔微导管,(4)如果导丝仍无法进入分支,可考虑使用球囊重塑斑块或者使用旋磨技术(最后使用,慎重使用)。

分叉病变如何预防边支的闭塞

分叉病变如何预防边支的闭塞

First #
分支血管 分支血管
= 主支血管近端
= 分支血管
Second # = 主支血管远端 Third #
Safian 分型
主支血管在分叉前后出现狭窄
Type I
A
B
主支血管狭窄位于分叉前
Type II
A
B
Type III
主支血管狭窄位于分叉后
A
B
Type IV
主支血管无狭窄,分支血管开口 部位狭窄
单一分支血管的近端或开口部位
Duke 分型
Type A
Type B
Type C
狭窄位于分叉之前,不累及 两分支血管的开口
狭窄位于分叉之后的主支血管 狭窄位于主支血管,不累及 分支血管的开口 ,不累及分支血管的开口
Type D
病变同时累及主支血管和分 支血管的开口部位
Type E
F
病变仅仅累及分支血管的开 病变累及主支血管和分支血 口部位 管的开口部位
分类
依据:
1) 分叉的成角
2) 斑块负荷的位置
决定: 1) 斑块移位 2) 进入分支的难易 3) 治疗策略
分叉病变分类原则与边支策略基础
A) 分叉病变分型原则是主血管与分支血管受累的程度 与角度 B)边支血管发生术后狭窄或闭塞的风险取决于
1)分支血管是否存在严重病变 2)分支血管是否从“母血管”病变部位发出 3)分支血管与“母血管”间的角度
如何防止边支血管的闭塞?
I) 分支成角
Y型病变: 当分支和主支之间的成角 <70°(进入 分支容易,斑块移位更为显著) T型病变:当分支和主支之间的成角 >70° (进入 分支较为困难,斑块移位不甚显著)
如何防止边支血管的闭塞?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单支架术中的分支保护策略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单支架术中的分支保护策略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单支架术中的分支保护策略雍辉;纵静【摘要】With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The interventional strategies of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 tend to be single-provisional stenting.In the protection process of single stent strategy ,there are still 30%of cases requiring double stenting strategy because of the complications such as blood flow restricted vascular interlayer and acute occlusion.Therefore,effective branch protection strategy is the key to reduce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side branch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the single branch of coronary artery bifurcation,it can better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随着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术已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策略相关研究倾向于单支架-即兴支架术,而在单支架策略边支保护过程中,因边支发生血流限制性夹层、急性闭塞等并发症,仍有30%的病例需实行双支架术,因此有效的分支保护成为降低围术期心肌梗死及相关并发症的关键;现综述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单支架术中的各种边支保护策略用以指导介入治疗的实施.【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5页(P1043-1047)【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脉介入术;分支保护【作者】雍辉;纵静【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徐州 2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冠心病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而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治疗策略是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其中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因长期随访结果提示再狭窄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分叉病变而成为介入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占到心内科PCI的15%~20%[1-2]。

分叉病变边支球囊保护技术主支支架后扩张对边支的影响

分叉病变边支球囊保护技术主支支架后扩张对边支的影响

分叉病变边支球囊保护技术主支支架后扩张对边支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对冠脉真性分叉病变采用主支预扩张球囊预留、扩张边支介入技术中行主支支架后扩张对边支血流的影响。

方法对51例冠心病患者51处真性分叉病变行主支支架外侧球囊保护冠脉边支操作技术后,用和主支支架相同的非顺应性球囊对主支支架行高压后扩张。

结果介入治疗术后边支100%≥TIMI2级血流,主支均达TIMI3级血流。

结论对采用边支预留主支预扩张球囊保护边支技术的患者行高压后扩张是安全、可行的,对边支血流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具有操作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术后再狭窄率高以及支架内血栓易发生等特点[1],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支架外预留球囊保护边支的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节省费用、围术期疗效好等特点,本文是研究此介入治疗中行支架后扩张对边支血流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对2013年9月~2014年12月51例冠心病患者51处真性分叉病变(边支开口内径在2.0~2.5 mm)行主支支架外侧球囊保护冠脉边支操作技术。

患者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61±7.5)岁,男38例,女13例。

危险因素:高血压36例,糖尿病14例,嗜烟27例,早期冠心病家族史3例,均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

分叉病变部位:左主干/前降支2例(3.92%),前降支/对角支39例(76.47%),回旋支/钝缘支8例(15.69%),右冠状动脉/后降支2例(3.92%)。

1. 2 方法1. 2. 1 患者术前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格雷300~600 mg负荷量,1例因对氯吡格雷过敏选用替格瑞洛180 mg/d。

常规采用桡动脉为手术入路,6F引导导管:左冠状动脉多选用EBU3.5,极少量选用JL4,右冠状动脉选用JR4。

支架均选用雷帕霉素支架。

术后服用氯吡格雷75 mg/d (至少1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

边支rewire技巧

边支rewire技巧

边支rewire技巧
在处理分叉病变时,采用Rewire导丝反复进入边支的方式是开放边支的关
键步骤,需要所有临床医师熟练掌握。

以下是一些关于边支Rewire技巧的
建议:
1. 适当调整导丝的Rewire方式,以应对边支导丝难以进入支架、导丝抽出后难以再进入支架、植入主支支架使边支明显受累等情况。

2. 在进行Rewire导丝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主支支架未完全打开或开口偏小,这可能导致导丝误入主支支架与血管壁之间。

此外,导丝也可能在主支支架与血管壁之间穿梭,导致Rewire失败或进入假腔造成夹层,增加边支丢失的风险。

3. 边支保护导丝技术可以配合球囊保护技术,将边支的保护做到最大化。

具体操作包括在支架释放后另一血管未闭塞的情况下,Rewire成功后撤出球囊;如果支架释放后另一支血管濒临闭塞或闭塞,Rewire成功后撤出球囊;如果Rewire困难,可以回撤球囊、低压力扩张该血管或/和其开口,以恢复血流;如果Rewire失败,可以考虑回撤预埋球囊Crush已释放支架,转换成Crush术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对于任何医疗操作,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资料。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边支保护和补救技术策略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边支保护和补救技术策略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边支保护和补救技术策略宋林林;金哲【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6(024)012【总页数】3页(P700-702)【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闭塞预测;边支保护;边支补救【作者】宋林林;金哲【作者单位】563003 贵州遵义,遵义医学院;辽宁大连,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长久以来一直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难点之一,主要在于手术操作复杂,术中并发症及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远期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ition,TLR)、支架内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均较高[1-2]。

目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策略大致分为简单策略(即主支置入支架,必要时边支也置入支架)和复杂策略(即各类双支架技术)。

多项研究及meta分析结果表明,简单策略和复杂策略的远期临床结果是相当的,复杂策略不但不能提供远期获益,各类双支架技术还会导致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的延长、围术期心肌梗死风险增加[3-5]。

因此,简单策略被建议作为首选的分叉病变治疗策略。

实施简单策略时,主支置入支架后可能引起边支开口狭窄加重甚至闭塞,其中边支闭塞发生率为7%~10%[6-8]。

目前考虑边支受累机制包括主支斑块移位(尤其是主支近段、分支开口同侧)、分叉嵴移位重构、支架钢梁覆盖,还有边支开口部痉挛、夹层或血栓形成等[9]。

边支闭塞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围术期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在 Park的研究中占所有原因的57.3%[10]。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围术期心肌梗死与远期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10-11]。

COBISⅡ研究[7]也发现较大的边支闭塞与不良临床结局有关。

因此,如何有效避免边支闭塞的发生成为简单策略中的重中之重。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受压的预防及处理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受压的预防及处理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受压的预防及处理
陈健
【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6(022)0z2
【摘要】目的::研究分叉病变放置指引钢丝对边支开口受压保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52例,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18例。

治疗组采用边支血管放置指引钢丝保护边支血管开口,防止受压,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边支血管开口,复查冠脉造影观察边支血管开口狭窄改变及远端血流情况,随访疗效和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 I)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开口狭窄减轻不明显,治疗组术前、术后T IM I 血流无明显差别,随访18±6个月,Q 波及非Q波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率并不高于对照组。

结论:冠脉分叉病变主支放置支架时放置指引钢丝对边支血管开口处保护、防止边支受压是一种简单和有效的处理方法。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陈健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天津 3019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处理策略 [J], 张挺挺
2.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 [J], 王勇;刘晓飞;李宪伦;曾玉杰;石兵;施乐;柯元南
3.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策略探讨 [J], 郑云燕;黄凤荣
4.拘禁球囊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非左主干分叉病变\r边支保护中的即刻及近期疗效分析 [J], 杨和银;田云涛;冯伟;胡育英
5.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处理策略 [J], 陈延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策略探讨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策略探讨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策略探讨郑云燕;黄凤荣【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策略。

方法对甘肃省人民医院和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280例冠心病患者中40例发生边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发生率为14.3%。

40例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患者分叉病变部位主要为前降支和对角支处,类型主要为1.1.1,边支直径主要为2 mm~2.5 mm,主要采用边支支架置入术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死亡率、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例分别为5.0%(2/40)、37.5%(15/40)、0、0。

结论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在临床较为常见,1.1.1分叉病变较为多见,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side branch occlusion i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bi-furcation lesion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0 cases of side branch occlusion occurs patients among 28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Gans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and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hua New District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occurence rate of side branch occlusion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ifurcation was 14.3%.4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bifurcation lesions in the side branch oc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bifurcation lesions mainly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d diagonal branch at the main type was type 1.1.1,while thediameter of the main branch was 2 mm~2.5 mm,mainly in the side branch stent implantation treatment;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the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mortality,emergenc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proportions were 5.0%(2/40),37.5%(15/40),0,0.Conclusion Side branch occlusion i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bifurcation lesion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more common in clinical,1.1.1 type of bifurcation lesions more com-mon,medication an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n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treatment of bifurcation le-sion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side branch occlusion.【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3页(P1187-1189)【关键词】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边支闭塞;预防及处理策略【作者】郑云燕;黄凤荣【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256.2边支闭塞在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过程中是一个极难处理的问题,虽然直径在2 mm以下的边支闭塞很少引发严重后果,但是直径在2 mm以上的边支闭塞通常情况下会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tps:///10.1016/j.ihj.2018.0
改良拘禁球囊技术
DOI:
பைடு நூலகம்
传统的拘禁球囊与改良的拘禁球囊的区别
DOI: 10.1002/ccd.27
改良的拘禁球囊支架塌陷率更小
DOI: 10.1002/ccd.2733
分支药物球囊主支植入支架随访
TLR, clinically driven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 TVR, clinically driven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单导丝保护技术 边支双导丝技术 拘禁球囊技术 边支药物球囊保护技术 边支拘禁微导管技术 边支拘禁球囊合并拘禁微导管技术 边支补救技术
边支单导丝保护技术
单导丝边支保护的技术难点 导丝通过问题
边支双导丝保护技术
Cardiovasc Interv and Ther (2010) 25:11
专用分叉支架的应用(The Tryton Side Branch Stent)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6;9:13
专用分叉支架的应用(The Tryton Side Branch Stent)的效果图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00:00–
总结:哪些方法有助于分支保护
单支架: 单导丝保护技术 边支双导丝技术 拘禁球囊技术 边支药物球囊保护技术 边支拘禁微导管技术 边支拘禁球囊合并拘禁微导管技术 边支补救技术
总结:哪些方法有助于分支保护
双支架 DK-crush优选 近段POT 远段网眼导丝 分叉自膨胀支架 二代支架选择 注意防止在分支保护时发生各种并发症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00:00–
dedicated self-expanding AxxessTM biolimus-eluting bifurcation stent的随访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00:00–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7;10:84
边支补救技术
DOI 10.1007/s12928-015-037
球囊扩张及双腔微导管支持下的导丝重置
DOI 10.1007/s12928-015-037
最终补救效果
DOI 10.1007/s12928-015-037
双支架边支保护技术
/10.1016/j.iccl.2015.12.0
近段POT后的分支网眼扩大
/10.1016/j.iccl.2015.12.0
无POT后的支架贴壁不良
J Am Coll Cardiol Intv
POT后FFR明显改善
Circ Cardiovasc Interv.
近段网眼还是远段网眼 重置导丝对分支的 保护作用
同时拘禁微导管与拘禁球囊技术
同时拘禁微导管与拘禁球囊技术
拘禁导丝的缺点 导丝损伤
非涂层导丝损伤可能比涂层导丝损伤大
J Am Coll Cardiol Intv
拘禁球囊后的支架损伤
https:///10.1016/j.carrev.2018.1
无论是拘禁导丝还是拘禁球囊尽量避免导 管深插
谢谢
拘禁Corsair微导管技术
/10.1016/j.carrev.2017.01.
拘禁Corsair微导管技术
/10.1016/j.carrev.2017.01.
拘禁球囊与拘禁微导管的比较
/10.1016/j.carrev.2017.01.
冠脉分叉病变的边支保护 策略
分叉病变的分型
分叉病变的分布
doi: 10.1016/j.carrev.2017.07.003
分叉病变的处理原则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6;9:1861–78)
单支架与双支架的随访 单比双好
双支架中术式选择?DKCRUSH的优势
Previsional术式中的边支保护策略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6;9:1861–78
近段网眼还是远段网眼 重置导丝对分支的 保护作用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5;8:12
一代支架还是二代支架对分支的保护作用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 Interventions 87:E248–E260 (20
边支双导丝可以较好的纠正斑块移位
Cardiovasc Interv and Ther (2010)
拘禁导丝可能会更多的无法阻止斑块移位 及嵴移位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7;10:84
拘禁球囊示意图
(J Interven Cardiol 2015;28:420–4
拘禁球囊技术
经典裤裙支架术 挤压支架术 经典T 形支架术 DK-crush支架植入术 自膨胀支架植入术 专用分叉支架植入术
经典裤裙支架术 挤压支架术 经典T 形支架术 示意图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6;9:186
DK-crush支架植入术示意图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6;9:186
分叉专用支架与其他双支架效果对比
/10.1080/17434440.2017.1338
分叉专用支架随访效果欠佳
/10.1080/17434440.2017.1338
近段优化在分支保护中的作用 贴壁良好
(J Am Coll Cardiol Intv
POT对分支开口的影响
自膨胀支架与T支架示意图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00:00–0
自膨胀支架边支边缘贴壁较好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00:00–
自膨胀支架的植入效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