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课件_血液_ppt
㈣血小板生理功能:
1、参与凝血和生理性止血:
出血时间1^3min
•
2、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
第四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所需时间叫做凝血时间。 • 实质: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 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 形成凝血块 • 需多种凝血因子参与。 • 血清≠ 血浆 • (一)凝血因子 血浆中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除以国际法命名的12种,还有前激肽释放酶和高分子激 肽原
物原凝 成的 激 血 形活酶
• 内源性凝血途径( intrinsic pathway)
• 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 来自血液,通常因血 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 (如玻璃、白陶土、 硫酸酯、胶原等)表 面接触而启动。
• 外源性凝血途径( extrinsic pathway)
• 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 组织因子(TF)暴露 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 过程,又称组织因子 途径
•
• 凝血过程 • • • • • • • •
分
类
•
凝
血
小
结
外源性凝血 •
内源性凝血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 激活因子Ⅻ 结合因子Ⅶ • 因子X ↓ ↓ • 激活因子Ⅺ→ ← 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 凝血酶原 凝血酶 ↓ • 纤维蛋白原 •
• 凝血因子分布 参与酶数量 凝血时间
凝血因子特点: •
1、除Ca2+外都是蛋白质 2、Ⅱ、Ⅶ、Ⅸ、Ⅹ、Ⅺ、Ⅻ、PK 都属于蛋白内切酶 3、大多数凝血因子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浆1.血浆的基本成分是晶体物质溶液。
2.血浆的另一成分是血浆蛋白。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用电泳法可进一步将球蛋白分为α1-、α2、β1-、γ1-球蛋白。
正常成年人血浆蛋白含量为65~85g/L,其中白蛋白为40~48g/L,球蛋白为15~30 g/L。
3. 血浆蛋白的功能: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②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结合,使血浆中的这些激素不会很快经肾脏排出;③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一些异物;④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等生理过程;⑤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⑥营养功能。
(二)血细胞1.分为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
红细胞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
2.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的百分比。
3.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4. 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
6.大血管中血液的血细胞比容略高于微血管。
二、血量1.全身血液的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称为循环血量,小部分在肝、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内,流动很慢,称为储存血量。
2.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或每公斤体重70—80ml。
3.血浆量和红细胞量可按稀释原理进行测定。
4.血量=红细胞总容量/血细胞比容;血量=血浆量/(1-血细胞比容)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1.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
2.血浆的比重为1.250~1.030,其高低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1.092,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
(二)血液的粘度1.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
2.全血粘度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比容,血浆的粘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水、酒精、血浆的粘度不随切率的改变而变,称为牛顿液体。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教案、教学设计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血量一、血液的组成1.血浆的化学成分(晶体物质溶液、血浆蛋白);2.血细胞的分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新生儿约55%。
血细胞比容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贫血。
二、血量(blood volume)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简称为血量,指存在于循环系统中的全部血液容积。
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也即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ml血液。
血量分为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
1.循环血量:占绝大部分,在心血管中快速流动;2.储备血量:小部分,休息时滞留在肝、脾、腹腔,流动慢、应急时可加入循环血量。
血量相对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Specific Gravity)全血1.050-1.060;血浆1.025-1.030;红细胞1.090-1.092。
(二)血液的粘度(Viscosity)水1<血浆1.6-2.4<血液4-5。
(三)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指溶液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是渗透现象发生的动力。
由溶液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
渗透压单位:用1升中所含的非电解质或电解质的毫摩尔表示,称为毫渗透摩尔,简称毫渗。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300m0sm/L(5776mmHg)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血浆晶渗压:血浆中晶体物质所形成,如Na+、Cl-,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血浆胶渗压:血浆中蛋白质所形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容量。
(四)血浆pH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NaHCO3/H2CO3。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造血过程和造血干细胞(一)造血过程包括1.造血干细胞(hemopoitic stem cells);2.定向祖细胞(committed progenitor);3.前体细胞(precursors)。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 血液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 状态的过程
血清:在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逐渐回缩,并析出 透明的淡黄色液体,称为~~。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 称为凝血因子
❖粘多糖,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具有强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 酶Ⅲ的活性而间接抗凝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EPI抑制凝血过程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二、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 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酶原激活物
系统包括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一节 概述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悬浮其中的血细胞组成的红色粘稠液体。
血细胞比容
55%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 的容积百分比。
45%
男性:40~50%
女性:37~48%
(二)血 量
➢ 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
小的溶液。
等张溶液一定是等渗溶液,而等渗溶液不一定是等张溶液
第一节 概述
四、血浆PH值
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
取决于: ① 血液缓冲系统
NaHCO3/H2CO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② 肺排酸功能
Na2HPO4/NaH2PO4
③ 肾排酸保碱功能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尿素、肌酸酐、尿酸、 胆红素 气体:氧、二氧化碳、氮 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类、胆固醇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ppt课件
生成调节物质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
红细胞的破坏:平均寿命120天
白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leukocyte
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有核,正常年人:(4.0~ 10)×109/L。
白细胞的形态
特性:变形、游走、趋化和吞噬
白细胞
%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内源性途径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 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血液凝固的调控
1.细胞抗凝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⑴屏障作用 ⑵抗凝和抗血栓
✓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2.纤维蛋白吸附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 (Ⅱa Ⅸa Ⅹa Ⅺa Ⅻa)
⑵肝素 ⑶蛋白酶C系统: Ⅷa、Ⅴa ⑷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FⅦa-Ⅲ复合物
X→Xa
⑵凝血酶原被激活成凝血酶 Ⅱ → Ⅱa
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Ⅰ→Ⅰa
外源性凝血途径
组织损伤 Ⅲ
内源性凝血途径
表 面
PK
K,胶原,异物
激 活
Ⅻa
Ⅻ
Ⅶa/Ⅲ
Ca2+
Ⅺa
Ⅶ
Ⅸa
Ⅸ
Ca2+ PL
Ⅷa
HK Ⅺ
Ⅷ
①凝
血酶原 酶复合 物形成
Ⅹ
Ⅹa
Ⅹ
磷 脂
Ca2+ PL
Va
V
表
面
Ⅱ
Ⅱa
阶
②凝
血酶原 的激活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
㈠数量和形态:
⒈形态:成熟RBC无核,双凹圆盘状,周边稍厚
⒉数量:正常成人
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二)2024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二)引言概述:第三章血液(二)是生理学中的重要章节之一,本文将对血液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血液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液态组织,承载着多种重要的功能和生理过程。
本文将从血液的成分、循环与输送、凝结机制、免疫功能和调节功能五个大点进行探讨。
一、血液的成分:1. 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包含水、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而血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3. 白细胞作为身体的免疫细胞,起到免疫防御和清除病原体的作用。
4. 血小板参与了血液凝结的过程,对止血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循环与输送:1. 血液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进行循环,在全身输送养分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物带回肺和肾脏进行排除。
2. 血液通过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的系统相互连接,保证血液在全身顺畅流动。
三、凝结机制:1. 血液凝结是保护机体的重要机制,主要通过凝血酶生成、凝血因子参与、纤维蛋白生成等过程实现。
2. 凝血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相互作用,形成血栓,起到止血和修复伤口的作用。
四、免疫功能:1. 血液中的白细胞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淋巴细胞的识别和杀伤病原体等。
2. 血液中的抗体和补体参与了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对病原体进行特异性识别和消灭。
五、调节功能:1. 血液通过携带激素和调节物质,对机体的各种功能进行调节,如调节酸碱平衡、维持体温等。
总结:第三章血液(二)对血液的成分、循环与输送、凝结机制、免疫功能和调节功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血液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液态组织,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和抵御外界侵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学习血液的相关知识,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复杂生理过程,为临床实践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详解
因子Ⅹ酶复活物
缺乏F Ⅷ、 Ⅸ、Ⅺ的病人,凝血过程非常缓慢, 甚至微小的创伤就可导致出血不止--- 甲、乙、丙型血友病 (hemophilia A,B,C)
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
定义:指始动凝血的组织因子来自组织,
而不是血液。
Ⅲ
Ⅲ既是Ⅶ和Ⅶa 的受体;又是 辅因子,能使 Ⅶa对Ⅹ的激活 效力增加1000 倍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由血液中蛋白质(白蛋 白占75~80%)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4. 血浆pH值: 7.35~7.45 pH值的恒定:血浆的缓冲对
肺、肾的调节 NaHCO3/H2CO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二) 凝血的过程
a.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阶段; b.凝血酶原的激活; c.纤维蛋白的生成
Ⅹ 凝血酶原
Ⅹa(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Va、Ca2+、PL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1、凝血酶原激复活物的形成 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
定义: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表面激活: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
(一) 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 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 固的物质。 种类:14种(其中按国际命名法命名的有 12种,即FI~FXIII;另外还有前激 肽释放酶和高分子激肽原等)
因子
凝血因子的特点
① 除Ca2+和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② 除FⅢ(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 于新鲜血浆中,F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 需维生素K参与。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课件课件
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同时调节血液的温度、pH值和渗透压等。此 外,血管系统还参与免疫反应和物质交换等功能。
血液循环的动力和调节
血液循环的动力
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心肌收缩时,心室内压力升高,将血液泵出心脏;心 肌舒张时,心室内压力下降,血液从静脉回流到心脏。
血液循环的调节
血液循环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神经调节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影响心脏的 收缩力和心率,体液调节则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此外,心血管系统内部也存 在自我调节机制,如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心脏的结构
心脏是一个肌肉泵,由四个心腔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右心 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心脏内部还有瓣膜,用于控制血液的 流动方向。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将血液从心房泵到心室,再从心室 泵到全身各部位。心脏的泵血功能依赖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 运动。
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系统的结构
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 部位,静脉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返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 使血液能够顺利通过。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课件课件
目 录
•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血细胞 •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血型与输血 • 血液循环
01
CATALOGUE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执行着特 定的生理功能。
血浆
血液中除血细胞外的透明液体部 分,占血液总体积的55%左右, 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无机 盐和血浆蛋白。
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
血小板聚集
生理性止血
第三步:血液凝固,形成坚实止血拴:启动血液凝固过程,形成的
纤维蛋白加入到松软止血栓内,形成牢固止血栓,达到有效的二期止血。 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章目录
1 2 3 4 5
概
述
血
浆
血 细 胞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量与血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血细胞比容、等渗溶液、血浆、血清的概念 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血细胞的数量及功能
血液凝固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难点
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和调节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悬浮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可以用红细胞沉降率(ESR)表示,简称血沉。血沉 管内抗凝血中红细胞在血浆中第一小时末沉降的距离。 正常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血沉为0~20mm/h。红细胞沉降 率越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越小。
渗透压: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渗透压 的高低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 上面实验中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却不能透过。细胞 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人工制造的火 棉胶膜、玻璃纸等也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 两侧必须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白细胞分类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白细胞生理
2、生理特性
所有的白细胞具有变形、游走、趋化、吞噬的特性。
主要作用: ①将入侵细菌包围在一个局部吞噬掉,防止病原微 生物在体内扩散; ②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 ③参与坏死组织的清除。
渗出
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的 白细胞都能伸出伪足作 变形运动,凭籍这种运 动,白细胞可以通过毛 细血管的内皮间隙,从 血管内渗出。
实质 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形 成血凝块。
血液凝固图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凝血因子
1. 定义: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2. 数量: 目前已知的有14种, 按国际命名法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 3. 化学本质: 除凝血因子IV是Ca2+外,其余因子均为蛋白质。 4. 存在部位: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量:人体全身血液的总和
• 占体重的7~8%≈70~80ml/kg体重; • 60kg体重者,血量约为4.2~4.8L。 血量恒定 → 血压恒定,是维持全身器官血供的必要条件 失血<10% 机体调节机制可进行代偿→恢复 失血≥20% 代偿不能维持动脉血压,可导致功能障碍 →临床症状 失血≥30% 出现生命危险
第三章
血液
blood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 是构成体液的重要部分,在心血管系统 内循环流动。 血液的基本功能: 运输功能 缓冲功能 吸收热量 生理性止血和防御功能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的组成
晶体物质溶液 血浆 血浆蛋白 血液 血细胞 红细胞 (RBC) 99%
白细胞 (WBC)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凝血的过程 血液凝固的三个阶段
人体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90%衰老红细胞被 巨噬细胞吞噬,(肝、脾)-血管外破坏。10%血管内破坏。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三、白细胞(leukocyte, WBC)
白细胞是一类无色有核的血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白细胞的数量与分类
1、数量:
正常值:成 人--(4.0~10.0)×109/L 新生儿--(12.0~20.0)×109/L
1、形态:双凹圆碟形,平均直径约7~8μm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2、数量: 红细胞数量:男-- (4.0~ 5.5)×1012/L 女-- ( 3.5 ~ 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血红蛋白含量:男 -- 120~160g/L 女 -- 110~150g/L
新生儿 -- 200g/L
血浆
白细胞和 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 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
男: 40%~50% 女: 37%~48% 新生儿 :55%
全血
离心后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浆
水(91%~92%)
血
白蛋白
浆
血浆蛋白 球蛋白
(6 ~ 8%) 纤维蛋白原
溶质(8%~9%)
胺、血栓烷A2、组胺等。 病理性致聚剂 —— 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
药物等。 ③ 聚集机制(不明):
致聚剂+血小板膜的相应受体 → 血小板内的第二信使浓 度改变 → 血小板聚集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4、收缩 与血小板的收缩蛋白有关,使形成的血凝块回缩 5、吸附 血小板表面吸附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在发生
《生理学03血液》课件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占血液总 量的40%~45%。
红细胞
数量最多,呈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负 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血液的功能
物质运输
血液负责运输氧气、营 养物质和激素等重要物 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
官。
免疫功能
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和 产生抗体等方式,抵御
感染和疾病。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通过血浆渗透压和酸碱 平衡的调节,维持内环
血小板粘附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迅速到达受损部位并粘附在受损的血管壁上,形成止血栓 。
血小板凝集
血小板会释放出血小板因子等化学物质,诱导血液中的其他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发生 凝集反应,进一步促进血液凝固。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血小板寿命
血小板的寿命约为7-14天,它们在骨髓中 发育成熟后释放到血液中发挥作用。
组织损伤修复
白细胞释放生长因子等生 物活性物质,参与组织损 伤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05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
血小板形态
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直 径约为2-4微米。
VS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主要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同 时也在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红细胞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衰老 的红细胞在脾脏等处被破坏并清除。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具有适应通过狭小血管的能力 ,可在微循环中顺利通过。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正常血液中红细胞能稳定悬浮于血浆 中而不易下沉。
04
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
白细胞数量
正常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x 10⁹/L,其中中性粒细胞 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 嗜酸性粒细胞占1%-5%,嗜碱性粒细胞占1%-2%。
生理学全书笔记第三章血液(一)
生理学全书笔记第三章血液(一)引言概述:本文是对《生理学全书》第三章“血液(一)”的笔记总结。
血液是人体最重要的液态组织,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维持身体正常运行。
本章将详细介绍血液的组成、功能以及与其他生理过程的关系。
正文:一、血液的组成1. 血浆:血液的液态部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质组成。
2.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充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
二、血液的功能1.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红细胞携带氧气,血浆中运输营养物质。
2. 排除代谢产物:血液通过运输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将其带到适当的排泄器官进行清除。
3. 免疫和防御: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4. 维持酸碱平衡:血液中的缓冲剂能够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维持稳定的pH值。
5. 血液凝固:血小板和凝血蛋白参与血液凝固,防止出血。
三、血液与循环系统1. 心脏和血管:血液通过血管系统循环,心脏负责将血液推送到全身。
2. 毛细血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包括氧气和营养的传递以及代谢产物的回收。
四、血液的形成与破坏1. 骨髓:血细胞的产生主要发生在骨髓中。
骨髓造血干细胞通过分化生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2. 血红蛋白的合成: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合成过程,包括铁的吸收和利用。
3. 血细胞破坏:血细胞老化和损伤后会被脾脏和肝脏清除。
五、血型和输血1.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由血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
2. Rh血型系统:Rh抗原的存在与否决定了Rh阳性和Rh阴性血型。
3. 输血的原理:根据供者和受者的血型匹配来确定输血的适宜性。
总结:本文概述了《生理学全书》第三章“血液(一)”的内容,从血液的组成、功能,以及与循环系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了解血液的特性对于理解人体其他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TPO增加巨核细胞从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TPO增加巨核细胞从巨核TPO增加巨核细胞从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集落形成单位 (MK-CFC) 到成熟巨核细胞的分化宽度; TPO调控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阶段:诱导造血干细胞 向巨核细胞分化,刺激巨核细胞增殖和核内复制, 增加巨核细胞的胞浆底物,最终形成碎片,并以功 能性循环血小板的形式释放,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vWF变构
与血小板上 GPIb糖蛋 白结合
2、聚集 血小板相互之间的结合,静息时 无聚集, 刺激时 聚集 伸出伪足,尚不清楚,凡能降低血小板内cAMP浓度, 提高游离 Ca2+ 浓的因素,均可使血小板聚集)
3、 释放 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储存于致密体中,α-颗 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致密 体释放ADP、5-羟色胺、Ca2+ ;α-颗 粒释放PF4、PF5、纤维蛋白原等) 4、 吸附 吸附凝血因子 5、收缩
(四)红细胞寿命与破坏 平均寿命: 120天 破坏部位:血管内、血管外
三、白细胞生理 (一)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 数量:4.0~10.0x10 9/L 分类:
四、血小板生理 (一) 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形态:呈两面微凹的圆盘状,平均直径24μm,平均面积8μm2,受刺激 时伸出伪足。 数量:正常成年人:100-300x109/L
(二) 血液的粘度 来源:血液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 大小:水 1<血浆 1.6-2.4<血液4-5 决定因素: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浆粘 度 血细胞比容 全血粘度
(三) 血浆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2、渗透压的分类 血浆晶体渗透压 形成:血浆中晶体物质 (80%来自Na+和Cl-) 作用: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大小:770kPa 血浆胶体渗透压 形成:血浆中蛋白质所形成(75%~80%来自 白蛋白) 作用: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为什么?) 大小: 3.3kPa
(三)血液凝固
1、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液体状态变成 不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 。
A
B
2、本质: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3、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
(一) 组成
编 号
因子I 因子II 因子III 因子IV 因子V 因子VII 因子VIII 因子IX 因子X 因子XI 因子XII 因子XIII
同 义 名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凝血酶原(prothrombin) 组织凝血激酶(tissue thromboplastin) Ca2+ 前加速素(proaccelerin) 前转变素(proconvertin) 抗血友病因子(antihemophilic factor) 血浆凝血激酶(plasma thromboplastin component) Stuart-Prower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 接触因子(contact factor)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stabilizing factor)
3、生理性抗凝物质:①丝氨酸蛋白抑制物: 抗凝血酶III与酶(凝血因子Ⅸa、Ⅺa、Ⅹa、 Ⅻa)活性中心 的丝氨酸残基结合,酶(凝血因 子)失活 ②蛋白质C: a、灭活凝血因子V 和VIII, b、限制因子Xa和 血小板结合 c、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 ③组织因子抑制物(TFPT) a、先与Ⅹa结合抑制Ⅹa的催化活性 b、在 Ca2+作用下与Ⅶa复合物结合,形成四合 体, 使Ⅶa复合物灭活。 ④肝素 a、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 b、促进TFPT释放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一、 血细胞生成部位 和一般过程
二、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1、成年男性: 4.0-5.5X10 12 /L 成年女性: 3.5-5.0X10 12 /L 2、血红蛋白含量: 成年男性: 120~160g /L 成年女性:110~150g /L
红细胞的形态
(二)红细胞的生理学特性和功能 1、生理学特性 可塑变形性 悬浮稳定性 渗透脆性
4、血液凝固的途径
5、体内生理性凝血: ①外源性凝血途径在
体内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起关键
作用。 ②内源性途径对凝血反应开始
后的维持和巩固起非常重要作用。
(四)血液凝固的控制(抗凝系统) 1、 血管内皮的抗凝系统 ①内皮光滑,屏障:防止凝血因子、血小 板与内皮成分接触②抗血小板功能:血管内 皮细胞可以合成、释放前列环素(PGI2)、 NO,抑制聚集③抗凝血功能:内皮细胞合 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与抗凝血酶Ⅲ结 合,灭活激活的凝血因子④分泌抗凝物质: 抗凝血酶Ⅲ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细胞生理 生理性止血 血型和输血原则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的组成 ( 水、无机盐、血浆蛋白的功能) (二)血细胞
二、血量
人体重7%~8%,60Kg体重,4.2~4.8L
循环血量、储存血量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 血液的比重 全血 1.050-1.060 血浆 1.025-1.030 红细胞 1.090-1.092
功能:血小板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与生理止 血全过程。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三)血小板生成及其调节 1、生成: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 巨核系祖细胞产生巨核细胞 成熟巨核细胞胞质伸向骨髓窦腔 裂解脱落为血小板 进入血流
2、调节 受血小板成素(TPO)的调节 TPO是一种糖蛋白。是原癌基因编码的产物。 ①刺激造血干细胞向巨核系祖细胞分化 ②促进巨核系祖细胞增值、分化 ③促进巨核细胞成熟 ④释放血小板
第四节血型和输血原则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1、血型的概念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的类型。 凝集原: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 白质或糖脂,在凝血中起抗原作 用。
二、红细胞血型 (一)ABO血型系统 1、 ABO血型分型 2、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
3、ABO血型的遗传
4、ABO血型的鉴定
(二)Rh血型系统 1、 Rh血型的发现和分布 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
恒河猴的红细胞 家兔体内
用家兔的血清与 人红细胞混合
家兔体内产生抗体
2、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 医学上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称为Rh 阳性。缺乏D抗原称为Rh阴性。 3、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①特点: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 的天然 抗体。 ②意义:二次输血反应
四、纤溶系统
(一)纤溶的概念 纤维蛋白被溶解液化的过程。 (二)纤溶系统的组成 1、纤溶蛋白溶解酶原、 2、纤溶酶、 3、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型纤溶酶 原激活物=t-Pt、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 物、前激肽释放酶) 4、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 α 2 -抗纤溶酶) (三)纤溶过程:
输血的原则 输同型血
(一)、血管收缩 1、意义:受损血管局部小血管收缩,使 局部血流量减少。 2、原因:①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 缩 ②血管肌源形收缩 ③缩血管物质的释放
(二)、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1、粘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即血小板与血管内皮下成分结合过程。
血管受损 胶原暴露
血浆中 vWF因子 与胶原结 合
3、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 等张溶液:能够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 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是 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 所形成的等渗溶液。 (等张溶液必定是等渗溶液,等渗溶液不一定是等 张溶液。1.9%尿素,0.85%NaCl)
(四)血浆的PH值 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血浆缓冲对:NaHCO3/H2CO3最重要, Na2HPO4/NaH2PO4, 蛋白质钠盐与蛋白质
2、 红细胞的功能 ①运输O2和CO2
②缓冲作用:缓冲物质
(三) 红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 1、 红细胞生成 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 : 铁、蛋白 质、维生素B12、叶酸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①爆式促进激活物(BPA) 促进早期祖细胞的增殖。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a、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的增殖,并向 原红分化;b、抑制晚期红系祖细胞凋亡c、加速幼 红细胞的增殖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③性激素
(四)血小板的破坏
平均寿命:7-14天 破坏:脾、肝、肺组织中被吞噬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一、 概念: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 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 象称生理性止血。指标:出血时间 (凝血 时间) 二、基本过程 (一)、血管收缩 (二)、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初步止血) (三)、血液凝固(加固止血)
(二) 特点: 1、除Ⅳ外,都是蛋白质。 2、Ⅲ存在于血管外,其余都位于 血管 内。 3、活化 例:Ⅹa。
4、多数在肝脏中合成,Ⅱ、Ⅶ、 Ⅺ、 Ⅹ合成 需要维生素K。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4、凝血途径(coagulation pathway)
相同点:①都激活 Ⅹ②都有Ca2+参与
区别: ①启动因 子不同 ②步骤不 同:内繁外简③速 度不同:内慢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