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新审定)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选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本框题所在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该问题也是《生活与哲学》整本书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单元中最终是由“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

本框题是所在单元的归宿,是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整体呈现与升华,是如何正确看到我们周围世界问题在世界观上的升华,是单元的最基本的知识目标之一。

二、学生分析1、认知起点: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内容,基本具备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学习兴趣: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人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学习障碍:学生喜欢热闹,但动机不够明确,不太注重效率,在探究学习中有畏难心理;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有的学生还习惯于“等、靠、要”。

4、学习难度: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学习中难免会有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三、设计思想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为指导,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科探究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本节课的教学。

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习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并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教师从课堂的主宰变为课堂的主导,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多元选择,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坚持用教材为主,做到用教材与教教材相结合,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取舍与调整;坚持生活逻辑为主,做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思路。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搜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兴趣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是谁吗?(播放课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索,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呢?(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

)二、直奔重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段,认真读这段话,你能读懂这段话的意思吗?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学生质疑,相机解决疑问:“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指什么?“!”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这句话,齐读。

)三、学习三个具体事例1、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三个真实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体写了哪三件事。

指名回答。

2、默读3~5自然段,自学批画:每个事例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每个科学家是这样把“?”拉直变成“!”的?⑴自学批画。

⑵小组交流讨论。

⑶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关键语句。

六年级语文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阐述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

2.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事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激发他们的科学热情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阐述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

2.学习课文中的事例,理解这些事例所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阐述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理解“问号”和“真理”之间的关系。

2.学习课文中的事例,如何从看似普通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如何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以及相关的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真理总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将告诉我们答案。

”2.整体感知: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随后,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事例。

3.深入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中的事例,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事例所蕴含的科学精神。

同时,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事例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激发他们的科学热情和探索精神。

同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发现身边现象的小论文。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如科学、探索等。

2. 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理解其中的细节和意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谈论故事的主题。

2. 学习新知识
(1)教师讲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如科学、探索等。

(2)让学生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理解其中的细节和意义。

3. 实践操作
(1)让学生分组讨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他们了解到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了解,以及他们对科学和探索的感受。

5.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对科学和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6. 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和家人一起到图书馆借阅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认识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科学和探索的兴趣程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能根据具体事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

2.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标点导入,点明观点1.书写标点,观察思考。

(1)课件出示“?”,教师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它有什么含义?(2)学生自由发言。

(3)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标点符号?它又有什么含义?(课件演示动画,把“?”拉直变成“!”)(4)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引入课题,解释“真理”。

(1)引入课题:由问号变成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用来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2)启发思考:先看看这两个标点符号的变换,再看看课题,想一想“?”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又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

(?:问号!:真理)(3)理解“真理”:你们知道哪些真理?可引导学生说几个揭示真理的名言警句。

(4)小结:以上的名言警句、公式等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

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指导着我们的言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题目的含义,体会课文是怎样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3. 尝试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小孩用理由作为依据来说明观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看作者是怎样说明观点的?2、出示学习目标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大家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测?1.出示词语2.理解“见微知著”强调易错字3.回顾课文,谁来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4.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体事例:(1)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2)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3)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5.理清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6.学以致用一三、细读事例学习方法学习提示(一)默读课文第3—5段,思考: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名交流2.事例二和事例三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3.出示表格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三个事例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事例一事例二事例三学习提示(二)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紧扣观点、多角度、多领域选材、过渡语)学以致用二四、学完课文,我们可以从中悟出许多哲理,你能从中提炼出哪些属于自己的格言?五、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议论文如何谋篇布局,怎样运用具体事例证明观点。

老师希望大家从现在起,能树立科学精神,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锲而不舍地去探索,让我们一起前行在发现真理的路上!【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2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教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教案(部编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 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运用事例, 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 科学真理的发现,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

然后, 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二件事例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于海洋的形成。

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 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 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 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却都发现了真理. 因此, 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成就”。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总结全文, 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 也不遥远, 关键在于“知微见著”, 不断探索, 善于独立思考, 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域()诞()疑()或()延()凝()惯()观()圃()贯()砚()葡()二、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真理”“敏感”“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含义,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欲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相关背景知识:关于真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的关键词“真理”“一百个问号”。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词义。

(2)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交流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真理。

4. 指导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相互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5.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后》教案(精选15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后》教案(精选15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后》教案(精选15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后》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懂得把“?”拉直变成“!”的含义,并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好处。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证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证明一个观点。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

老师:多媒体课件、分析三个事例的表格。

教学过程:一、形象导入,点明观点1、黑板上画出“?”,让学生认。

2、把上部分拉直会变成(“!”),板书“!”从而导入课题3、读课题。

二、质疑题目,解释观点1、读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2、了解“司空见惯”的意思以及来历。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明白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的意思以及这句话所表达的好处。

(指名回答)三、学习事例,证明观点1快速默读3、4、5自然段,圈画出3个事例的发现者,发现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并做上相关的批注。

2用简短的语言完成表格。

发现者发现的问题(?)研究过程得出结论(!)3、交流表格的填写,同时运用多媒体展示表格的填写。

(指名回答)4、交流三个事例的相同点。

并从中明白3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但侧重于介绍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在于证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5、运用这种方法去介绍“功夫不负有心人”,侧重于介绍事例的过程部分才能显出“功夫”深。

6、相同的事例为什么要用3个,1个或两个不行吗?(一个是偶然,两个是去无独有偶,三个就是真的了)(指名回答)7、作者说完了三个事例觉得还不够,又作了一个总结,请同学读第6自然段,说说“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8、说说文中3个事例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再说说它们的区别。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依据这一目标,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文中用了哪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课题中提出的观点,这三个事例中的‘?’和‘!’分别是指什么”,将其作为教学重点。

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探究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内涵,以期达到全体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训练和提升的教学目的。

最后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进行当堂小练笔,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全体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科学事例,制作教学课件。

2.准备学生活动卡。

学生准备:1.查阅文中不懂的词语,如:盐酸、石蕊试纸等。

2.搜集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探求真理的科学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激思,谈话入境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3.导入:同学们,这是一篇议论文,课题便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了作家叶永烈先生紧紧围绕这个观点,运用了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来加以说明。

现在,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看看文中都向我们展示了哪些真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既是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表现,也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

利用谈话法在新课伊始便告诉学生关于文章体裁的特点,对后面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初读感知,自学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遇到难读的字音或是句子,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2.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

3.教师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测。

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可以问学生:“你们平时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看似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是怎样发现的?”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现象。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交流讨论:课文中讲了哪三个故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描述三个故事时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这些表达手法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指名朗读“蚯蚓的分布”和“水凝固成冰体积会增大”两个故事,思考:这两个故事中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3.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普遍性。

4.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与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关的成语、名句或古诗文等。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的求知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科普文章,讲述了科学家通过观察、发问、实验等手段,发现真理的过程。

2. 课文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3. 课文内容:课文以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为例,阐述了观察、发问、实验等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述相关故事,引起学生对真理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真理的,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方法和精神。

6. 情境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真理的探索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重点:科学家发现真理的方法和过程4.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和科学精神七、作业设计1. 课内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诞、澡”等11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

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

同学们,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唤起学生对真理这个话题的兴趣)(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单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诞(dàn)生锲(qiè)而不舍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诞”“澡”“械”“域”“锲”,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不要忘写倒数第二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学习第2自然段,并思考:句子中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的是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指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

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

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的区别和联系。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理解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明确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进而懂得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材料的分析判断,思考体会,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明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通过辨析让学生感受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真理的信念;理性地看待追求真理过程中出现的谬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真理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的认识与理解;关于对谬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懂得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依学情而定)2.难点: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教学策略“真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抽象,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可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地理等知识创设综合学习的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真理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并懂得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教师: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为了明辨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结果被教会施以火刑。

他是谁学生回答。

教师:布鲁诺。

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教师:看PPT材料,他是一位西班牙青年科学家,提出血液小循环说,这与教会所宣扬的有关血液的观点相对立,于是他受尽迫害,却毫无畏惧。

这是谁学生回答。

教师:塞尔维特。

教师:这些人共同追求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真理!如果我们将真理拟人化,把它想象为一位女神,那么真理女神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人甘愿为之终生奋斗,不懈追求呢学生回答。

过渡:真理女身之所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其魅力首先在于她的内在品质美,顾名思义,就是真,这是她最大的魅力之源。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真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含义;2.理解在探究真理的过程中,是需要提出问题的;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4.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表达对真理的理解;5.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紧扣主题,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2.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3.辨析作者的写作目的;4.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难点1.辨析真理和谎言的不同之处;2.提出对真理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开展导入:•什么是真理?有没有一个一定的答案?•如何判断某个事情是否是真理?让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2. 阅读教材 (20分钟)让学生阅读《名人传》中的“克利斯多佛·哥伦布与蛋”的文章,并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哥伦布为什么要向国王提出一个看似“幼稚”的问题?•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什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如何面对?3. 分组讨论 (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探讨以下问题: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提问来找到答案?3.我们应该如何评判一个事情是否是真理?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识别真理和谎言的区别。

4. 个人写作 (15分钟)让学生就“真理”这一概念发表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你认为除了哥伦布之外,还有哪些人因为提问、探究、质疑而找到了真理?•你认为不同的人对真理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正常吗?为什么?5. 课堂展示 (15分钟)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部分自己的文章来进行课堂展示。

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并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吸取更多的思路和灵感。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其他文章并写出自己的“真理诞生”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通过提问和解答,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掌握。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如“真理”和“探索”。

教学准备:课文PPT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学习单科学实验材料(如火山模型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真理”吗?你们认为真理是如何诞生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展示图片:展示一些科学发现的图片,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现的过程。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

2. 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逐一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诞生”、“探索”等。

学生跟读并记忆,教师检查发音和记忆情况。

3.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

三、深入探究(15分钟)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科学发现的故事。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2.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科学家,模拟发现真理的过程,通过表演展示他们的理解。

教师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提示,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科学实验: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简易火山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本文的主题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阐述这一观点。

只有不断发问、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真理。

教材选用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规律,领悟到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同时研究如何运用具体事例来论证观点。

在研究本课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点拨与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本课的中心观点,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三个具体的典型事例,研究如何运用具体事例来论证观点的方法。

在研究本文之前,学生已经对议论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研究议论文的方法。

通过研究本文,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还可以继续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及常见的论证方法,研究本文运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教师应该重点教授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帮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还应该揣摩文章语言,感受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研究如何运用具体事例来论证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本文的观点及论证观点的方法,同时需要理清作者的论证顺序,给文章划分层次。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难点,教师可以采用XXX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来激趣导入,引起学生的谈话兴趣。

同时,教师还需要教授一些生字,例如“惯、圃、盐”等,帮助学生正确读写文章中的生字词语。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XXX从一个落地的苹果中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的故事呢?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科学家从身边的小事中获得启发,不断探索,经过锲而不舍的实验探究得来的。

你们有没有特别崇拜的科学家呢?把他们的故事说给同学听一听吧!在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并做好板书。

最新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题材是议论文。

课文开头提出了中心论点,接着用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发现真理这一科学规律,议论文阅读是一种理解性阅读,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对文中的事例、表述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有别于散文记叙文等感受性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3.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初步体会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表格来进行复习)师:发现者是怎样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的?”我们一起来回顾文中的三个故事。

(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1.除了题目中的语句,还有哪些语句也向我们描述了问号和真理间的关系?(1)学生根据老师提示进行自主学习。

(2)指名让学生来回答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展示语句①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感受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探讨真理的发现过程,强调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2. 文章结构: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

3. 文章内容:通过讲述科学家们如何通过不断提问、实验、观察、思考,最终发现真理的过程,强调追求真理的必要性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深奥的哲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真理的含义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课堂讲解: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奥哲理。

5. 情感教育:通过讲述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正文:科学家追求真理的过程3. 结论:追求真理的必要性和价值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推荐相关科普书籍,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故事。

2. 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追求真理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1. 教材背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的阅读教材,该文本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介绍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提问、实验与猜想等方法来获取真理。

因此,针对该篇文章的阅读与理解,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提问、实验与猜想等;•掌握文章中重要问题的含义和答案;•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加深思考。

(3)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科学问题,鼓励学生探索未知世界。

3.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理解文章中的重要问题及答案;3.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简要复习一下上节课的知识点。

第二步:阅读及理解(25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本文,理解文章大意和重点。

2.学生根据文中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尝试回答问题。

3.老师逐个带领学生回答文中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问题的答案。

第三步:科学探究的方法(15分钟)1.老师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提问、实验、猜想等。

2.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第四步:总结(5分钟)1.学生分享自己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和经验。

2.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4. 课后作业1.回答部分难题练习题目;2.根据测验题目复习和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3.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探究具体科学问题。

5. 教学评估1.调查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找到文章重点和主旨;2.针对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3.针对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答案评测,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型精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11个生字。

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3.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4.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5.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11个生字。

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7)分钟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出示课件2】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

)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3】: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6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相信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新课教学(30)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4】: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词语:【出示课件5】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1)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6】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学说: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第1自然段: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

第2到第8自然段:证明观点,举三个例子来证明。

①洗澡水的漩涡。

②蚯蚓活动发现大陆与海洋的分布。

③做梦时眼珠转动。

第9、10段:总结观点。

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就能找到真理。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2 )分钟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2.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3.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5 )分钟一、复习导入检查生字:洗澡机械教授叛逆花圃玫瑰谨慎盐水石蕊试纸奥秘领域锲而不舍复习前课,做好衔接。

新课教学(25 )分钟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1.【出示课件7-9】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2.【出示课件10】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全班交流,抓住发现事物的顺序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板书)3.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出示课件11】①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课件12】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这一设计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联系前课,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出示课件13】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板书:见微知著)这句话和课文开头首尾照应,说理深刻。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出示课件14】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再读课文,感悟写法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

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本文所用的证明事例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10 )分钟四、拓展阅读,随文练笔【出示课件15-20】下面我们来阅读《千年圆梦在今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精神。

写一写。

群文阅读,巩固提升板书内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见微知著课堂作业新设计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都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探索真理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