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解表药PPT(大学时张廷模教授课件)学习课件.ppt

中药学:解表药PPT(大学时张廷模教授课件)学习课件.ppt

三、清热解毒--热毒疮痈
四、平抑肝阳--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
最新.课件
112
“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 《本经》
最新.课件
113
蔓荆子
最新.课件
114
最新.课件
115
疏散风热、清利头-风热表证头痛,偏头痛 目赤肿痛多泪
最新.课件
116
柴胡
最新.课件
117
最新.课件
118
一、疏散退热--外感发热,少阳证
最新.课件
44
防风
最新.课件
45
最新.课件
46
一、祛风解表--外感表证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 最要,故名。”
最新.课件
47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
“防风为风病之主要……驱除外 风,兼能通痹起废,其效最弘。”
《本草正义》
最新.课件
48
辛而不燥,乃风药中润剂 三、止痉--破伤风
最新.课件
49
羌活
最新.课件
50
最新.课件
51
一、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
最新.课件
52
特点: 1、主要用于身半以上风湿痹痛 2、药性辛燥,为风药中燥剂
最新.课件
53
藁本
最新.课件
54
最新.课件
55
一、祛风散寒--风寒表证, 颠顶头痛
颠顶痛,非此不能治。 (张元素)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28
三、行气安胎--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四、解鱼蟹毒--食鱼蟹中毒
最新.课件
29
生姜
最新.课件
30
一、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二、温肺止咳--风寒咳嗽

中药学课件-- 解表药共35页PPT

中药学课件-- 解表药共35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药学课件-- 解表药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PPT课件

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PPT课件
.
药材
30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 效]: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临床应用]:
1 . 用于外感风寒表夹湿证。解表湿要 要,如:九味阳经和督 脉经的阳气,常用于肩周炎,颈椎病。
如蠲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
羌活、桂枝、当归、没药、桑枝、防风、 姜黄、天麻、蜈蚣。
.
12
麻黄与桂枝
药物 相同 发汗力 功效 点
主治
麻黄 辛 大 温 解
兼能宣 肺平喘, 利水退 肿
表寒 实证
桂枝 表 小
兼能温 表寒 经通阳 虚证
.
用法
自汗 盗汗
虚喘禁 用
温热
血热
月经禁

13
紫苏
来源:为唇形科 一年生草本紫苏 的干燥茎、叶, 其叶称紫苏叶, 其茎称紫苏梗。 全国各地均产, 夏季枝叶茂盛时 采收茎叶,阴干, 切段,生用。
3 . 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如:瓜蒌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
4、用于膀胱气化不利的小便不利,五苓散 5、用于子宫肌瘤、桂枝茯苓丸。 6、振奋脾阳用:苓桂术甘汤
.
10
[用法用量]:煎服,3~ 10g。
[使用注意]:凡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 月经过多者,均忌用。
.
11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 既能温通扶阳、助卫实表而发汗解肌,治外 感风寒表证,无论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皆宜; 又能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通阳化气,治寒 凝血滞之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或水 湿内停之痰饮、水肿及心阳不振、血脉不利 之胸痹、心痛或心悸、脉结代等证。
.
药 材
14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 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

解表药-中药PPT课件

解表药-中药PPT课件

6
麻黄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g;或 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 敷。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 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 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 【药理】本品有促进发汗、解热、镇痛、 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 痰、平喘、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及兴奋 中枢等作用。了解
第一章 解表药
编辑版ppt
1
第一章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
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本类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
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主具发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
疹、祛风湿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
致的等表症。部分药物还可用于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 药 材 根茎、根
编辑版ppt
18
羌活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主 入太阳经,善治太阳经头痛(头痛连及项 背)。 (2)风寒湿痹。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
编辑版ppt
19
细辛
编辑版ppt
20
细辛
编辑版ppt
7
桂枝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樟科植物肉桂 药 材 嫩枝
编辑版ppt
8
桂枝
•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 经闭,癥瘕。 (3)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4)虚寒腹痛。 (5)阳虚水肿,痰饮证。
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

中药学课件(解表药) PPT课件

中药学课件(解表药)  PPT课件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功效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 祛寒,故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概 述
适应证: 主治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 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 薄白,脉浮紧等。 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 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 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 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临 床 研 究

★★★
4.低血压:麻黄碱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麻 黄碱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可防治硬膜外麻醉引 起的低血压。麻黄碱口服可以治疗低血压。
5.鼻塞: 0.5%~1%麻黄碱溶液滴鼻,可治疗鼻粘 膜充血引起的鼻塞。
6.其他:麻黄所含的麻黄碱有中枢兴奋作用,在 延脑受抑制和麻醉药中毒时有苏醒作用。也可 用于发作性睡病。此外,应用麻黄治疗皮炎、 老年性皮肤瘙痒、小儿遗尿症、阳萎、风湿性 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疗效。
麻 黄
辛 、 微 苦 、 温 归 肺 、 膀 胱
发汗解表 -风寒表实证 + 桂枝(麻黄汤) 为辛温解表之要药及峻品
宣肺平喘 -肺气壅遏之喘咳实证 + 风寒咳喘- 寒饮咳喘- 杏仁
三拗汤(麻、杏、甘) 小青龙汤(细、干、半)
肺热喘咳- 麻杏石甘汤
具良好宣肺 平喘作用
利尿消肿 -风水证
风寒- 风热-
为宣肺利尿之要药
临 床 研 究
1.感冒:桂皮油能使血管扩张,使血液流向体表,有利 于发汗和散热。桂枝单用发汗力弱,常与麻黄配伍,促 进汗液分泌。复方桂枝气雾剂(桂枝、香薷)喷咽喉部, 可预防流感。
2.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桂枝煎剂、总挥发油等有 抗炎、抗过敏作用。以桂枝为主的复方制剂治疗风湿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效果。如有报道用桂枝芍药知母 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中国现代医 学杂志,2004,14(8):140)。

中药学8解表药ppt课件

中药学8解表药ppt课件
火旺、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小柴胡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
柴胡 葛根
葛根
豆科野葛、甘葛藤干燥根 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口渴、消渴症、泻
痢 生用:解肌透疹生津;煨用:升阳止泻 化学成分:黄酮 葛根汤、升麻葛根汤、玉泉丸、气味白术散
总结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浮萍 解鱼蟹之毒:紫苏、生姜 止血:荆芥(发散风寒药中) 发散风热、利咽:薄荷、蝉蜕、牛蒡子 发散风热、明目:菊花、桑叶、蝉蜕、决明子 发散风热、疏肝解郁:柴胡、薄荷 解表、透疹:荆芥、薄荷、蝉蜕、牛蒡子、葛
根、升麻 发散风热、清热解毒:菊花、升麻、牛蒡子 清利头目:蔓荆子
一、解表药概述
定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 药物。
主要功效:发散表邪(宣肺、利水、透疹、 祛风湿)
适应病证: 外感风寒或风热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
分类: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麻黄(辛、苦、温;肺、膀胱经 )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无汗、咳喘、水肿等 生用:解表 蜜炙:平喘 慎用: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咳喘 化学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
麻黄
桂枝
桂枝
樟科肉桂嫩枝
辛、甘、温;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生用)
风寒表实表虚均可、阳气凝滞等
有热像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化学成分:挥发油(桂皮醛)
枳子汤
麻黄与桂枝比较
共同:发汗解表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较强、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汗力较弱、风寒表实表虚、有汗无
二、多项选择题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
第一章 解表药
.
1
定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
.
2
性能特征: 大多味辛发散 大多入肺、膀胱经 通过发散或发汗,解除表证
.
3
功效: 发散解表 祛风(胜湿止痛) 透疹、 宣肺
.
4
适应证: 1、表证----恶寒、发热、无汗 或有汗,脉浮等
(温病、麻疹、疮疡、水肿初起 兼表证)
.
68
一、祛风解表--风寒表证
阳虚外感
“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 《本草经疏》
风寒头疼,咳喘,咽喉疼痛,鼻流清涕。
.
69
风寒之邪 细辛、麻黄 阳气虚弱 不能抵御外邪
《本草纲目》
.
21
桂枝
.
22
.
23
一、发汗解肌--外感风寒表证 二、温经通脉--寒凝血滞诸痛证
.
24
一、发汗解肌--外感风寒表证
风寒表实证:与麻黄配 风寒表虚证:发热恶寒,汗出恶风,身
体痛,舌红苔白,脉浮缓。营卫不和
.
25
二 温经通脉
温暖经脉,祛散寒邪,通行 经络:寒凝之痹痛,与活血 药物配伍。
二、透疹止痒--麻疹透发不畅,
透疹,麻疹初期,配连翘治疗 皮肤病、风疹瘙痒 。常常配解毒药 物如公英地丁黄芩丹皮等等。
.
47
三、消疮解表--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治疗瘰疬,消疮肿。
四、止血--出血证
炒碳止血,炒后变涩,收涩止血。吐血鼽血便血。
.
48
防风
.
49
.
50
一、祛风解表--外感表证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 名。”顾名思义 辛散风邪,略有驱寒效果,常常与荆 芥羌活配伍。

中药学PPT课件-解表药

中药学PPT课件-解表药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通利血脉 4.吐衄下血 治多种出血证——吐衄、便血、痔血、崩漏等
防风
【性能】 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
【适应证】 1.外感表证
——无论外感风寒、风热、风湿均可配伍应用。 2.风疹瘙痒 3.风湿痹痛 4.破伤风证(既袪内风,又袪外风)
另外,柴胡又能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是治疗 少阳证要药,常与黄芩同用,和解少阳,治疗伤寒邪 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 2.肝郁气滞——逍遥散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还可退热截疟
疟疾是因感受疟邪,正邪交争而出现寒战壮热、头痛、汗出、 休作有时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传染性疾病。
【用法用量】
散风寒 通鼻窍
辛夷
风寒头痛 鼻渊头痛
又能祛风湿止痛 —治风湿痛
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包煎)
发散风寒药
• 掌握:麻黄、桂枝、细辛、防风、荆芥、 羌活、白芷。
• 熟悉:香薷、紫苏叶、苍耳子、生姜、藁 本、辛夷。
• 参考:葱白、胡荽、柽柳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1、发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初起邪在卫分 2、适应证: ①风热表证—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干,头痛,
【适应证】
1.风寒感冒 ——鼻塞不通、头身疼痛、咳嗽、 阳虚外感+附子、麻黄。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少阴)——内服外用均可 3.鼻渊(鼻腔给药还可急救昏厥) 4.肺寒咳嗽——寒饮伏肺+麻黄、半夏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0.5—1g(细辛不过钱)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藁本
【性能】 辛,温。 归膀胱经。
【使用注意】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药 物 来 源C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草质茎
草麻黄
2020/9/22
木贼麻黄
草质茎
医学课件
中麻黄
22
性 味 归 经A
➢ 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2020/9/22
医学课件
23
功 效A
功 效
2020/9/22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证 咳喘实证 风 水水肿
发汗力较强,
体质
兼证配伍 四时气候
气血


虚虚


外外


感感


2020/9/22
医学课件
14
➢总 论
• 中医表证的发病机理 • 解表药相关的概念
• 解表药性能及功能主治 • 解表药配伍方法 • 解表药使用注意
2020/9/22
医学课件
15
解表药使用注意
➢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耗伤津液。 ➢多汗,热病后期, 疮家、淋家、亡血家、
医学课件
11
解表药性能及功能主治
解表 药
多具辛味
发散作用


2020/9/22
归肺、膀胱经 偏行肌表
医学课件
发散解表
主 治
12
➢总 论
• 中医表证的发病机理 • 解表药相关的概念
• 解表药性能及功能主治 • 解表药配伍方法 • 解表药使用注意
2020/9/22
医学课件
13
解表药配伍方法
解表药配伍
2020/9/22
指治疗表证的方法。《内 经》:“其在表者,汗而
发之”——汗法
外感病邪侵入肌表,正气与邪气 相争而出现的恶寒发热,头痛、
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证
医学课件
10
➢总 论
• 中医表证的发病机理 • 解表药相关的概念
• 解表药性能及功能主治 • 解表药配伍方法 • 解表药使用注意
2020/9/22
叶:苏叶,长于发表散寒
茎:苏梗,偏于理气宽中安胎
2020/9/22
医学课件
40
香薷
2020/9/22
医学课件
41
药 物 来 源C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地上部分。
2020/9/22
医学课件
42
性 味 归 经A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2020/9/22
医学课件
43
功 效A
利水消肿
水肿、脚气
解鱼蟹毒 食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医学课件
34
用法用量 C
煎服,5~10克。
叶:苏叶,长于发表散寒
茎:苏梗,偏于理气宽中安胎
2020/9/22
医学课件
35
生姜
2020/9/22
医学课件
36
药 物 来 源C
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
2020/9/22
医学课件
37
性 味 归 经A
➢辛、温。归脾、肺、胃经。
治风寒表实 无汗者,配 麻黄;治表 通四虚肢汗之阳出 恶 风 , 通脉胸阳浮 缓 , 配 白芍
通心阳
通脾阳
通膀胱之阳
通经脉之阳
29
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B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 1.温热病、阴虚阳热、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用 2.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
2020/9/22
医学课件
30
紫苏
2020/9/22
医学课件
31
药 物 来 源C
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的茎、叶
2020/9/22
医学课件
32
性 味 归 经A
➢辛,温;归肺、脾、胃经
2020/9/22
医学课件
33
功 效A
功 效
2020/9/22
发散风寒 行气宽中
风寒表证
兼有气滞 兼有咳嗽有痰
脾胃气滞的脘腹满闷、恶心呕吐
气滞的胎动证,如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气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止 血 吐、衄、尿、便血、崩漏
医学课件
48
用法用量 C
煎服,5~10克。
叶:苏叶,长于发表散寒
茎:苏梗,偏于理气宽中安胎
2020/9/22
医学课件
49
2020/9/22
医学课件
50
2020/9/22
医学课件
7
中医表证的发病机理
2020/9/22
医学课件
8
➢总 论
• 中医表证的发病机理 • 解表药相关的概念
• 解表药性能及功能主治 • 解表药配伍方法 • 解表药使用注意
2020/9/22
医学课件
9
解表药相关的概念
指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变化,外 邪侵袭人体肌表所有一切致病因 素——六淫
不宜发汗。 ➢入汤剂不宜久煎久药 ➢季节用药:夏量轻,冬量重。
2020/9/22
医学课件
16
章节提纲
➢背景介绍
➢学习要求
➢总 论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2020/9/22
医学课件
17
发散风寒药物的概念
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又 称为辛温解表药(?);主要用于治 疗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 鼻塞,清涕,咳嗽,苔薄白,脉浮以 及水肿,疮疡以及风湿痹痛等的风寒 表实证。
2020/9/22
医学课件
18
表虚证VS表实证
• 表虚证有两种 : 1、表证表虚:外感风寒(邪)表虚,
恶风、自汗为表证表虚 2、内伤表虚:肺脾气虚,卫气不固,
自汗易被外邪侵入,为内伤表虚。
2020/9/22
医学课件
19
发散风寒药具体药物
2020/9/22
医学课件
20
麻黄
2020/9/22
医学课件
2020/9/22
医学课件
3
章节提纲
➢背景介绍
➢学习要求
➢总 论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2020/9/22
医学课件
4
➢学习要求
➢掌握解表药的概念、作用、适应范围、禁 忌及使用注意;麻黄、桂枝、紫苏、防风、 白芷、羌活、细辛、薄荷、蝉蜕、菊花、 葛根、柴胡 升麻的性能、功效和应用。
➢熟悉荆芥、藁本、香薷、生姜、苍耳子、 牛蒡子、桑叶的功效 。
Hale Waihona Puke 功发散风寒效
阴暑证
化湿和中
2020/9/22
医学课件
44
荆芥
2020/9/22
医学课件
45
药 物 来 源C
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
2020/9/22
医学课件
46
性 味 归 经A
➢辛、微温。归肺、肝经
2020/9/22
医学课件
47
功 效A
功 效
2020/9/22
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外感表证
药性平和,风寒、 风热均可使用
➢了解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葱白、辛夷、蔓荆子、木贼的功效。
2020/9/22
医学课件
5
章节提纲
➢背景介绍
➢学习要求
➢总 论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2020/9/22
医学课件
6
➢总 论
• 中医表证的发病机理 • 解表药相关的概念
• 解表药性能及功能主治 • 解表药配伍方法 • 解表药使用注意
解 表药
主讲:熊 清 平
2020/9/22
医学课件
1
章节提纲
➢背景介绍
➢学习要求
➢总 论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2020/9/22
医学课件
2
➢背景介绍
➢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一生平均感冒 200次,每次平均持续9天。
➢患感冒的机率跟职业有关。47%的办公室计 算机、46%的鼠标和45%的电话带有感冒病 毒。而最容易感染感冒病毒的职业是律师、 教师、会计、银行职员、医生、主持人和 电视编导、学生等。
2020/9/22
医学课件
25
桂枝
2020/9/22
医学课件
26
药 物 来 源C
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肉桂
2020/9/22
医学课件
桂枝
27
性 味 归 经A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2020/9/22
医学课件
28
功 效
2020/9/22
功 效A
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
风寒表证 温经通阳
医学课件
2020/9/22
医学课件
38
功 效A
功 效
2020/9/22
发散风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解毒
风寒表证 胃寒呕吐证 肺寒咳嗽
辛散发表, 药力较弱, 宜冒温降逆于胃轻止风和证呕寒中。,感, 因此胃寒呕 吐风最寒宜客为肺呕, 家咳圣嗽药痰多
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医学课件
39
用法用量 C
煎服,5~10克。
尤宜于风寒
表发尤束 汗宜,实 解风肺证 表寒气, 第外壅为 一遏要之药咳喘。为 宣水 肿肺 、平小喘便良 药不利
散寒通滞 阴疽、痰核、寒痹
医学课件
24
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B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
平喘宜炙用。 ➢使用注意
1.体虚多汗,肾虚喘息不宜用。 2.失眠,高血压病不宜用。 3.解表宜生用,平喘宜炙用,儿科多用麻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