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两种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两种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两种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治疗结果与数据分析•两种方法比较研究•研究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23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并发症发生率高。

传统治疗胃溃疡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存在疗效不显著、副作用大等问题。

研究两种新的治疗方法对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目的比较两种新的治疗方法与传统方法在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问题两种新疗法是否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胃溃疡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传统治疗、新疗法1和新疗法2。

研究结构本文将分别介绍两种新疗法、传统疗法的具体方案、疗效评价指标、数据分析方法等。

研究方法与结构02文献综述胃溃疡是指胃壁的局限性组织缺损,通常深达黏膜下层,是消化道溃疡最常见的类型。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作用、应激和药物等因素。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优点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优点可迅速缓解症状,治愈率高。

•缺点易复发,部分患者疗效不佳。

•缺点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现有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探讨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研究新药物和新疗法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估指标。

03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观察指标治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等随机对照试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新疗法A,对照组接受传统疗法B数据收集与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设计研究对象选择与分组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无其他严重疾病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妇女、有胃部手术史、恶性肿瘤等的患者分组根据上述标准,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新疗法A,包括服用针对性药物、饮食调整、心理干预等多方面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B,主要药物治疗,包括抑酸剂、抗生素等治疗方法介绍04治疗结果与数据分析评价指标: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等。

依卡倍特钠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研究进展

依卡倍特钠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研究进展

依卡倍特钠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研究进展叶青林;秦立;李献玉;郝少君【摘要】胃炎及胃溃疡是以胃黏膜损伤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胃部疾病,临床以抑酸、保护胃黏膜及去除病因等为主要治疗方式。

常见的胃黏膜保护药有铋剂、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硫糖铝、替普瑞酮等。

依卡倍特钠是从松香中提取出的萜类衍生物,是一种新型胃黏膜保护药,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以及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广泛用于胃炎及胃溃疡等的治疗。

该文就近年来依卡倍特钠在胃炎及胃溃疡方面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着重探索其临床应用、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等。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35)011【总页数】3页(P1205-1207)【关键词】依卡倍特钠;胃炎;溃疡,胃;胃黏膜保护药;幽门螺杆菌【作者】叶青林;秦立;李献玉;郝少君【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药械科,新乡 453000;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39;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药械科,新乡 453000;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药械科,新乡 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6;R573.3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6.11.012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

胃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部的慢性溃疡,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是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的结果。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胃酸分泌异常是引起溃疡的常见病因。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均具有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表现。

在治疗过程中,均不同程度需要给予胃黏膜保护药。

依卡倍特钠(ecabet sodium)是从松香中提取的一种萜类衍生物,于2009年经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在我国上市(商品名:盖爽)。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引言:消化道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不适和生活质量下降。

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溃疡的治疗中。

本文将从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其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1.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上质子泵的酸分泌,从而降低胃酸的分泌量。

奥美拉唑通过共价结合胃黏膜上的H+/K+-ATP酶,抑制胃酸的产生。

它能够显著降低胃酸的酸度和分泌量,从而有效地减轻消化道溃疡的症状。

2. 奥美拉唑在消化道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奥美拉唑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溃疡的治疗中,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能够显著缓解溃疡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并降低溃疡复发的风险。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用于预防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道溃疡,并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道溃疡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一项针对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试验发现,与传统抗溃疡药物相比,奥美拉唑能够更快地缓解疼痛症状,加速溃疡的愈合,并且具有更低的复发率。

另一项研究发现,奥美拉唑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道溃疡中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且能够减少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

此外,奥美拉唑联合其他药物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项研究发现,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道溃疡的治愈率,并且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奥美拉唑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胃肠道微生态,促进溃疡的愈合。

4. 奥美拉唑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奥美拉唑在临床应用中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等,严重的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骨折风险增加等较为罕见。

因此,在使用奥美拉唑时应注意剂量的选择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胃漂浮制剂技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中的应用进展

胃漂浮制剂技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中的应用进展

胃漂浮制剂技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中的应用进展胃漂浮制剂以其长时间漂浮、缓慢释药的特点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剂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领域采用胃漂浮制剂技术的应用进展。

标签:胃漂浮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胃漂浮制剂是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体系设计,使制剂在胃中的密度小于胃内容物密度,从而能长时间漂浮于胃液之上。

胃漂浮制剂可延长药物在胃肠道的停留时间,从而延长药物在胃肠道中总的释放时间,增加药物在胃和十二指肠的吸收,或增强药物在胃局部的治疗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

理想的胃漂浮制剂具有如下特征:①与胃液接触后表面迅速发生水化并形成凝胶层屏障,继而膨胀但依然保持片剂原有形状;②膨胀后制剂的密度小于胃液的密度;③药物可以缓慢的释放,制剂在胃中能够维持较长的停留时间,一般为5-6个小时。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消化系统疾病。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根除HP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但由于药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太短,黏膜层不能达到杀菌的有效浓度,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1]。

因此采用新型制剂技术,延长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1 常用辅料1.1 骨架材料骨架材料是保持制剂长时间漂浮的重要因素,骨架材料遇水后会迅速在制剂表面形成一层胶体屏障,既可保持制剂的漂浮,又可阻止水分向内渗透,从而控制药物的溶解和扩散[2]。

常用的骨架材料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乙基纤维素(E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甲基纤维素(MC)等。

1.2 其他材料为了提高制剂的漂浮性能可在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等起泡剂或加入高级醇、油类、蜡质等轻质水水性材料。

此外还可加入乳糖、甘露醇等水溶性辅料或疏水性辅料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

2 胃漂浮技术在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2.1 克拉霉素胃漂浮制剂边佳明等[3]将海藻酸钠和液体石蜡乳化后经钙离子交联后制备克拉霉素的胃漂浮小丸,结果表明当液体石蜡和2%海藻酸钠水溶液比例为2:10,乙基纤维素增重达到10%时,小丸在pH为1的盐酸溶液中漂浮超过12个小时,持续释放时间达5个小时。

中药复方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进展

性溃疡有抑制作用 , 疡发生 抑制率 、 溃 溃疡 指数 与生理 盐
水 组 有 明 显 差异 ( 0 0 P< .5或 P<00 ) 对 幽 门 结 扎 型 溃 .1 ;
疡 的作用表现为溃 疡指数 和溃疡 发生率较 生理 盐水组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00 ) 对 乙 酸 引 发 胃溃 疡 的 作 用 , 生 理 P< . 1 , 与 盐水 组 比其 抑 制 率 和 溃疡 面 积 均 有 差 异 ( 0 0 ) 胃液 P< .5 。 分析 发现 胃液 量 、 胃蛋 白酶 排 出量 与 生 理 盐 水 组 比 差 异 非
适 、 胀 嗳气 、 酸 或 餐后 定 时 的慢 性 中 上 腹 疼 痛 , 重 时 饱 泛 严
溃 疡 的 发生 均 有 抑 制 作 用 , 减 少 溃疡 的形 成 ( 0 0 可 P< .5或
P> . 1 。对 胃酸分 泌有一定 的影 响 ( 0 0 ) 但无降 00 ) P< .5 ,
低 胃蛋 白酶 活 性 的 作 用 ( 0 0 ) P> .5 。从 以上 结 果 来 看 , 当 归 建 中汤 的 作用 部 位 在 周 围 神 经 系 统 , 能直 接 抑 制 胃酸 它
00 ) 黏 膜 肌 层 缺 损 宽 度 小 于 生 理 盐 水 组 ( .1, P<00 ) N .1 ,O
芪健 胃膏来源于黄芪 小建 中汤 , 由黄 芪 、 桂枝 、 白芍 、 生姜 、
甘草 、 枣 、 大 饴糖 组 成 。董 福 云 等 实 验 显示 , 药 对 应 激 该
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 ( P<00 . 1或 0 0 ) 柴胡 桂枝汤组黏 .5 ;
1 1 益气理 中方剂 村上 禾宪 报道 , 实验证 实六 君 . 经
子 汤对 溃疡 的形 成 具 有 抑 制 作 用 , 作 用 机 制 为 六 君 子 汤 其 对 活 化 的 中 性 粒 细 胞 弹 性 蛋 白 酶 的 释 放 有 抑 制 作 用 。 黄

中药抗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进展

中药抗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进展

中 药 治 疗 胃溃 疡 ( GU) 史 悠 久 、 效 肯 定 , 究 历 疗 研 人 员 对 中 药 的 抗 溃 疡 作 用 进 行 了 火 量 实 验 研 究 , 者 笔 就 近 3年 来 一 些 中 药 抗 实 验 性 胃 溃 疡 的 现 状 作 一 概
述 :
分 主 要 位 于 醇 容 部 分 , 用 机 制 与 活 性 物 质 吸 收 入 血 作
维普资讯
J OURNAL OF CHENGDE M EDI CAL COLLEGE







Vo . 9 No 3 2 0 1 1 . 0 2
L 1 Ume i i Ume aM , iaa iK, ta To y J . 1] ns F, h d M y zk e l・ k o[ ] J
Bic e , 9 1 1 0: 8 . o h m 1 9 , 1 1 9
的 表 达 及 其 与 细 胞 凋 亡 相 关 性 的 研 究 [ ] 中 国 肿 瘤 临 J.
床 , 0 0 2 ( o 7 8 2 0 , 7 1 ): 3 .
[ 2 S f GA , o d rwi , aay S, ta. x rsin o 1] o t S n eo t J G tl e 1E pes f z o pamio e ciao n ii rt p yh ma rsae l n g n at trihbt u clb u n po tt s v o crio el ihbt pi r u rgo h,u ra一 acn macl ii r sn s mayt mo rwt tmo —s
0 70 ) 6 0 0
【 图分 类号 ] 7 . 中 R5 4 1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41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41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摘要】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达10%。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虽不完全清楚,但多数认为主要与胃粘膜损伤因子的侵袭和粘膜自身防卫能力降低有关。

【关键词】中药胃溃疡研究进展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口中约有 10%在其一生中患过本病。

胃溃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5~55岁最多见,在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基本相同。

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和或防护机制减弱,均可促发溃疡发生。

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在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及抗复发方面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可喜进展,现综述如下。

中药治疗PU的实验研究,从单味药有效成分的针对性治疗,到中药复方的辩证论治,针灸等治疗均取得一定进展。

目前,胃黏膜的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之间的失衡理论为多数学者所接受[1]。

1 攻击因子侵袭因素主要有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胆盐、乙醇、药物及其它有害物质。

1.1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王滨等[2]研究溃疡平对大鼠乙酸胃溃疡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P<0.01)。

江涛等[3]高良姜总黄酮对水浸拘束应激、幽门结扎型、口服乙醇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高良姜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对四种溃疡模型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使大鼠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能降低大鼠胃液量和总酸排出量,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武桂娟等[4]通过水浸束缚法复制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观察白芨多糖低剂量(15mg?kg-1)、中剂量(30mg?kg-1)、高剂量(60mg?kg-1)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白芨多糖具有明显的抗应激性胃溃疡作用,低、中、高剂量组溃疡抑制百分率分别为28.34%、63.16%和65.23%;白芨多糖能增加胃粘膜粘液含量,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 水平。

临床常用胃溃疡药物研究现状及进展

临床常用胃溃疡药物研究现状及进展

未来,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胃溃疡的治疗 将更加精准、有效、安全,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内容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 膜的自身消化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胃溃疡的药物 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总的来说,胃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主要体现在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促 进胃黏膜修复药物和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的发展。这些药物不仅提高了胃溃疡的 治疗效果,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因 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有更多新型的、更有效的药物 出现,为胃溃疡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预后。也希望医学界能更深入 地理解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从而寻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临床常用胃溃疡药物研究现状 及进展
01 研究现状
03 结论
目录
02 进展与趋势 04 参考内容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 多、药物刺激等多种因素。临床上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 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来治疗胃溃疡。本次演示将介绍这些常用胃溃疡药物 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熔融沉积建模是一种以熔融态塑料为原料的3D打印技术。该技术的优点是设备 成本低、无毒环保、操作简单。然而,FDM技术的打印速度较慢,且对丝材的 要求较高,不适合大型FRCs的制造。
1、性能评价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产品的性能评价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耐腐蚀 性能等方面。其中,力学性能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包括拉伸强度、压缩强 度、弯曲强度等。常用的性能评价方法包括试样拉伸测试、三点弯曲测试、四 点弯曲测试等。

中医中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A review on treating gastric ulcer in TCM胡羽肖景东(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3)中图分类号:R32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29-0142-04【摘要】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痈”等范畴。

现对胃溃疡中医药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胃溃疡;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Abstract】Gastric ulcer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of digestive system,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epigastric pain, gastric abscess and so on in TCM. Now a review on gastric ulcer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Keywords】Gastric ulcer;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CM treatment; Acupuncture treatment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29.071胃溃疡(Gastri Culcer,GU)是胃酸以及胃蛋白酶对消化道黏膜自身消化所致的炎性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痈”“吞酸”“嘈杂”“痞证”等范畴。

胃脘痛之病名最早见于《内经》[1]。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心痛胃脘痛。

”本文将胃溃疡中医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1.1 病因本病的病因病机可分为外邪客胃、饮食伤胃、七情内伤、脾胃虚弱和瘀血阻络几个方面。

1.1.1 外邪客胃即外感风、寒、湿、热等邪均可致使胃失和降、气机阻滞,从而引发胃脘痛。

胃溃疡的诊治新进展

胃溃疡的诊治新进展

胃溃疡的诊治新进展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胃黏膜的局部缺损引起,常常伴随着明显的疼痛和不适。

随着医学技术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胃溃疡的诊治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下将从病因、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胃溃疡的病因胃溃疡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是导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都有感染H. pylori的病史。

该细菌通过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促进溃疡的形成。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是许多人缓解疼痛、抗炎症时常用的药物,但其对胃黏膜有明显的损害作用,长期使用会增加胃溃疡的发生几率。

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压力过大等,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使患者更易发生溃疡。

饮食因素虽然饮食对胃溃疡的影响并不如H. pylori或NSAIDs明显,但某些食品如辛辣、酸性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遗传因素一些研究显示,家族中有胃溃疡史的个体可能更易发病。

二、胃溃疡的诊断方法在早期阶段,胃溃疡常常难以被发现,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的诊断工具已经被引入,以提高诊断效率及准确性。

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是一种直接观察消化道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清晰地看到黏膜损伤情况,并可在必要时进行活检,以排除恶性肿瘤。

组织活检在内窥镜检查时,医生可以通过组织活检检测H. pylori感染、探查潜在的癌变情况及判断溃疡程度。

幽门螺杆菌检测包括非侵入性的尿素呼气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这些方法可有效确认H. pylori感染,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和CT扫描等方法能够帮助观察肠道结构及溃疡发展伴随情况,但通常不作为首选诊断工具。

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等)有助于确定患者整体健康情况,评估合并症风险。

三、胃溃疡的治疗手段随着对疾病机制了解的加深,胃溃疡治疗也日趋精细化,从传统治疗到新兴疗法层出不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除H. pylori治疗鉴于H. pylori在胃溃疡发病中的关键作用,根除该细菌成为治疗的重点。

中医药对胃溃疡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胃溃疡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胃溃疡治疗的研究进展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特征为胃黏膜损害所致的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

传统中医药对于胃溃疡的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胃溃疡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药独有的病机病理观念和药物治疗原则。

中医认为,胃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湿内生等因素导致。

基于此,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行气活血、化痰祛湿。

二、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常用方法1. 中药内服治疗:中医药内服治疗胃溃疡常用的方剂有很多。

例如,四君子汤、平胃散等具有温中健脾、调胃止痛的功效。

此外,中药材如黄连、陈皮、白芍等也常用于胃溃疡的治疗,具有清热解毒、理气降逆的作用。

2. 中药外用治疗:中医药外用治疗胃溃疡主要是通过中药熏洗等方式来减轻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

常用的中药外用方法包括艾灸、石膏敷贴等。

3.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身体的影响,因此在胃溃疡的治疗中,也会进行相应的饮食调理。

例如,忌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等。

三、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1. 药物研究:目前,一些中药和中药组方已经被证实对胃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例如,中药黄连具有明显的抗溃疡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胃溃疡。

此外,一些中药组方如四君子汤、清晨保和汤等也被证实对胃溃疡具有一定的疗效。

2. 针灸研究: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也在胃溃疡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来改善胃溃疡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3. 中西医结合研究:在胃溃疡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模式。

一些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中医药或西医药物治疗。

总结:中医药在胃溃疡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医药治疗胃溃疡仍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宜盲目自行用药。

胃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

胃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

胃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一、本文概述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深入,针对胃溃疡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胃溃疡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治疗策略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胃溃疡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为后续药物治疗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后,重点介绍了各类抗溃疡药物的研发进展,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铋剂、前列腺素等)、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如抗生素组合疗法等)以及其他新型抗溃疡药物(如生长抑素、细胞因子等)。

通过对这些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文章还关注了胃溃疡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价问题,介绍了相关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疗效指标的选择与评估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长期效果与安全性等问题。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文章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胃溃疡药物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并推动胃溃疡药物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二、胃溃疡药物治疗的历史回顾胃溃疡药物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那时,人们主要依靠天然植物和传统药物来缓解胃溃疡的症状。

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胃溃疡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使得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0世纪初,人们开始认识到胃酸在胃溃疡形成中的重要性,因此,抗酸药成为最早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中和胃酸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然而,抗酸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胃溃疡。

随后,H2受体拮抗剂的出现为胃溃疡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减轻胃溃疡的症状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H2受体拮抗剂的问世,使得胃溃疡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进入21世纪,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胃溃疡药物治疗的进步。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年 第 2 卷 第 2 期 08 4・
奥 美 拉 唑 治 疗 消 化 性 溃 疡 的研 究 进 展
李 芳 梅 杰 杨 拯 张 晓
消化 性 溃 疡 为最 常见 的 消化 道 疾 病 ,可 由各 种 原 因引 起 , : 良的 生活 习惯 、 传 因素 等 , 季 节 性 , 如 不 遗 有 易反 复 , 可 致 消化道 出血 穿孔 、癌 变等严 重后果 。直到 2 纪 8 O世 0年代
良反 应 少 的 理 想 治 疗 效 果
展. 而作 为质 子 泵抑制 剂代 表 药物 的奥 美拉 唑也 因其抑 酸 能 力 强 、 作 用小 、 副 价格 相 对低 廉 等 优 点成 为 治 疗 消化 性 溃 疡
的 首 选 药物
时 三联 疗法 治疗 1周 与治
疗 2周 同样 有 效 . 能达 到根 除率 高 ( 过 9 %) 疗程 短且 不 超 0 、
目前 , 除 根 治 疗 的最 优 方案 有 : 1 O C 0 ( 关拉 ( )A 50 奥
1 奥 美拉唑 的发展情 况 奥 美拉唑 (merzl) o paoe 又名洛 赛克 . 为第 一个 上 市的质子
泵 抑 制 剂 , 瑞 典 AS R 由 T A公 司研 究 开 发 ,9 2年 用 于 临 床 治 18
32 奥 关 拉 唑 对 非 甾 体 抗 炎 药 ( S I S 相 关 性 胃溃 疡 的 治 . N AD ) 疗 作 用 N AD S I S是 至 今 临 床 上 广 泛 运 用 于 抗 炎 镇 痛 和 治 疗 风 湿 性 疾 病 的 药 物 . 要 的 作 用机 制 为 抑 制 环 氧 化 酶 的 活 性 主
疗 消化性 溃疡 ,9 8年正 式上 市 .至 1 9 18 9 2年 已有 6 5个 国家 批 准使 用[ 目前 已在 全世 界广 泛使 用。 。

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进展与新药研发

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进展与新药研发

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进展与新药研发胃肠道疾病是指发生在胃、肠和消化道其他部位的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等。

近年来,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给世界各地的健康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治疗胃肠道疾病,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发新药,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发现。

本文将介绍胃肠道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新药研发。

1. 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进展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和促进愈合。

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抗炎药等。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一些严重的病例,如胃肠道出血、胃肠道梗阻等。

综合治疗则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药物研发的现状与困境虽然已有一些药物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许多患者对现有药物的疗效并不理想,容易出现药物耐受性或不良反应。

其次,一些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复发和迁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因此,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成为了当务之急。

3. 新药研发的前景和挑战为了应对胃肠道疾病治疗的需求,科学家们不断进行新药的研发。

新药的研发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靶向治疗:通过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分子靶点,设计出靶向特定病理过程的药物。

例如,抗癌药物能够靶向癌细胞并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2)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胃肠道疾病。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抑制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或抑制病理免疫反应。

(3)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的基因或基因组部分导入人体,以达到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改变疾病的发展进程或促进伤口的愈合。

(4) 仿生药物:仿生药物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生物活性物质来治疗疾病。

这些药物可以更好地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并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

抗溃疡药物雷贝拉唑的现代研究进展

抗溃疡药物雷贝拉唑的现代研究进展

抗溃疡药物雷贝拉唑的现代研究进展李祎;王善春【摘要】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synthesis pathway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 novel antiulcer proton pump inhibitors-rabeprazole. Methods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searches published since 2000 on rabeprazole were retriev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Rabeprazole as a new generation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can quickly inhibit the gastric acid secre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gastric ulcer, duodenal ulcer, erosive stomach-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Rabeprazole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on clinic because of it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and little side effect.%目的:综述新型抗溃疡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的合成路线及临床应用。

方法检索2000年以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雷贝拉唑的研究报道。

结果与结论雷贝拉唑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能更强、更快地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疾病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作用高效,不良反应较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6(025)013【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雷贝拉唑;抗溃疡;质子泵抑制剂;进展【作者】李祎;王善春【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2;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6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是一种慢性溃疡。

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消化道器官正常功能的一类疾病,如胃炎、溃疡、胃癌、肠炎等。

这些疾病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同时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在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药物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药物种类、应用原理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探讨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一、抗酸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抗酸药物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石。

在胃酸超常分泌导致胃溃疡的治疗中,抗酸药物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与胃黏膜的接触,从而达到治疗胃溃疡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抗酸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终末步骤,起到持久抑酸的作用。

它们通常以口服药物形式给予患者,通过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胃黏膜细胞,嵌入细胞膜的质子泵酶从而抑制。

质子泵抑制剂具有作用强度大、作用持久、耐受性好等特点,成为胃酸相关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H2受体拮抗剂是另一类常用的抗酸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胃酸分泌的过程。

它们与胃黏膜中的H2受体结合,阻断组胺对H2受体的活性,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

虽然H2受体拮抗剂的抑酸效果相对较弱,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但对轻度酸相关疾病的治疗仍然具有一定的疗效。

二、抗生素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对抗幽门螺杆菌感染。

其中,最常用的方案是联合用药,将常用的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增加患者所接受抗生素的覆盖范围,提高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成功率。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使用多种抗生素的联合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此外,联合用药方案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三、抗肿瘤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消化系统肿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如胃癌、肠癌等。

抗肿瘤药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激性胃溃疡治疗的研究进展

应激性胃溃疡治疗的研究进展

应激性胃溃疡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由于胃肠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致使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称消化性溃疡。

最为常见的是胃及十二指肠。

长时间饮酒、服用固醇类药物、不良生活习惯和精神因素是诱发此病的原因。

本文就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应激性胃溃疡质子泵抑制剂抗酸剂【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031-02临床发病率约10%-12%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应激性胃溃疡,其癌变率可达1%~3%,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疾病,到目前未完全清楚其复杂病因[1]。

1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大部分溃疡患者是由于化学因素导致,即长时间饮酒、服用固醇类药物。

还有因为生活习惯和精神因素而诱发此病,不良的情绪活动可使迷走神经兴奋,使胃酸分泌过多。

此外,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也是慢性活动性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的主要的诱因[2],但难以解释清楚,溃疡患者只占hp感染患者的少数[3]。

2 治疗方法2.1 质子泵抑制剂。

2.1.1 埃索美拉唑。

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ppi)通过抑制h+-k+-atp酶来控制h+进入胃,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4],作为最新的ppi来联合阿莫西林克、克拉维酸钾和替硝唑起效更快,作用更强[5]。

2.1.2 奥美拉唑。

强效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具有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可降低胃壁细胞膜中的质子泵h+-k+-atp酶的活性,控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同时可以作为协同抗菌药增强对坳的杀灭作用[6],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具有疗效好、低复发、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2.1.3 康复新液。

美洲大蠊干燥虫体乙醇提取物——康复新液含有肽类、多元醇类、表皮生长因子、粘糖氨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活性物质。

研究表明,它可以促使表皮和肉芽组织活跃,使黏膜毛细血管和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加速创面修复。

党参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

党参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

党参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摘要:党参(Codonopsis Radix)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传统补益类中药,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本文对党参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理进行总结,为党参属药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科学数据。

关键词:党参;胃溃疡;作用机制在我国,党参是常用的补益中药,又名中灵草、黄党、防党参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桔梗科属,全球有40余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

我国有39种,大部分根部可入药,党参在我国分布广泛[1]。

其中《中国药典》( 2020年版) 收录的正品为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pilosula Nannf.var.modesta (Nannf.) L. T. Shen 或川党C.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或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或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2]。

1党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党参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发现党参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生物碱类、炔类、萜类、黄酮类、木质素类、甾体类、糖类等成分。

其中,生物碱类、聚炔类、木脂素类、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被认为是主要的活性成分[3]。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具有调节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机能、抗缺氧、抗应激、耐疲劳、延缓衰老、调节胃收缩、保护胃肠道黏膜及抗溃疡等多种作用[4]。

2胃溃疡简介胃溃疡( gastric ulcer,GU)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基于我国饮食特异性,我国潜在胃溃疡患者比例较大,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加、生活及饮食不规律,临床胃溃疡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常于用餐后发作,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周期性上腹部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幽门梗阻与呕血,甚至胃穿孔并癌变,由于其发病周期长,易反复及并发症多,常给患者精神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5]。

中医药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的研究进展
维 及 黏膜 肌层 的再 生 清况 、 症 细胞 浸 润 程 度 来 衡 量 。研 究表 炎
见粗 大 颗 粒状 的再 生 绒 毛 。a : 疡 瘢 痕 中央 部 凹 陷 。 b : sm 溃 s期 溃疡 瘢 痕 中央 凹 陷消 失 , 生绒 毛呈 粗 大 颗 粒 状 。 S期 : 疡 再 c 溃 瘢 痕 中央 凹 陷 消失 , 生绒 毛呈 细 密 颗 粒 状 , 痕 部 黏 膜 平坦 再 瘢 接 近 正 常 黏膜 形 态 。 中医 药 通过 提 高 内镜 下 再 生 黏 膜 成熟 度
仅要达 到良好的组织结构重建 ,更重要的是恢 复正 常胃黏膜 的黏膜保护和黏液合成 功能 。 于Q U 较完整 的评价方法 对 O H,
包括3 方 面 I : 个 内镜 下 再 生 黏 膜 成 熟 度 评 价 ( ae a 对 溃 2 T km t o
平 等 采用 随机对 照研 究方法将4 例活动期 消化性 溃疡患 6 者随机 分为治疗组2 例 ( 2 服用益气活血方 加奥美拉唑 )对照 ,
组 2 例 ( 用 奥 美 拉 唑 )H 阳性 者 予 三 联 根 除 疗 法 , 组 均 4 服 ,P 两
疡 进 行 新 的 内镜 分 期 )再 生 黏 膜 组 织 成 熟 度 评 价 、 、 再生 黏膜 功 能 成 熟 度 评 价 。 目前 , 酸 和根 治HP 治疗 胃溃 疡 的 重 要 抑 是
胃溃 疡 ( U) 临 床 常 见 消 化 系统 疾 病 之 一 。目前 在 胃溃 G 是 疡 的研 究 中 , 疡 复 发 的 防治 仍 然 是 一 个有 待解 决 的 问题 。 溃 对
于 胃溃 疡 的 复发 机 理 ,国 内 外 尚 未取 得 一 致 的 认识 。19 年 91
( < .5 。治 疗 组 和 对 照组 的溃 疡 直 径 缩 小 率 分别 为 (27 P 00 ) 6 .± 1.) 、5 .±57 %, 者也 有显 著差 异性 ( < . ) 0 % (79 .) 两 2 P 0 5 。朱 雄 0 雄 等 … 将 4 例 消 化 性 溃 疡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2 例 和对 照 6 2

雷贝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学效果研究

雷贝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学效果研究

雷贝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学效果研究摘要:目的:胃溃疡治疗时,探究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的应用价值。

方法:电脑随机法指导下,将选取研究患者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调查发现,以上患者全部指征与“胃溃疡”诊断指南涉及内容符合,抽取时间阶段在: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2组患者病例数为68;在治疗阶段,将奥美拉唑为对照组提供,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为实验组提供,各组样本数为34,对比疗效。

结果:实验组抽取胃溃疡患者检测后,总有效率数值(94.12%,32/34)和对照组胃溃疡患者(76.74%,26/34)比较,实验组居更高水平,P<0.05。

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在疾病症状缓解,促进胃溃疡患者总有效率提升方面,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效果更佳,可推荐、应用。

关键词:胃溃疡患者;总有效率;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效果分析消化内科疾病中,胃溃疡有较高发生率,对于好发群体,临床调查后表现为:中年患者、老年患者[1];在诱发机制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占据关键比例,此外,长时间精神压力过大、吸烟、酗酒、食用强刺激食物,也属于胃溃疡诱发时的危险因素,持续进展阶段,对患者生活质量、身体健康造成的威胁较大[2]。

本次研究围绕68例胃溃疡患者开展,旨在探究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详情整理后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研究患者68例,均为同一阶段入院,即: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调查发现,全部患者确诊为:胃溃疡,分为2组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参照依据为:电脑随机法,分析资料如下。

对照组:34例,女患/男患为16例:18例,年龄分布中,区间范围在44岁-78岁,平均值计算后为(61.04±1.55)岁;实验组:34例,女患/男患为15例:19例,年龄分布中,区间范围在46岁-75岁,平均值计算后为(60.55±1.72)岁。

以上信息(组内病例数、性别比、年龄分布值)均衡可比,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达10%。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虽不完全清楚,但多数专家认为主要与胃粘膜损伤因子的侵袭和粘膜自身防卫能力降低,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方面,目前应用最多且广泛的是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联合用药或手术切除;同时新型质子泵抑制剂、中药、天然药物提取成分和生长因子及靶向受体抑制剂等促溃疡愈合剂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

关键词:胃溃疡;联合用药;化学药物;天然药物;生长因子
过去胃溃疡药物治疗一般需8周才能痊愈,现在根据病情至少也要4~5周的维持治疗。

因其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更合理、周期更短的治疗方法和更好的药物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新的治疗方案和新药物的研究做一综述,将有助于未来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

1 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导致胃溃疡产生有五大因素:胆汁返流、胃酸过多分泌、胃动力减退、粘膜抵抗力降低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

而现在公认,胃酸过多分泌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溃疡的最主要因素,根除感染是关键。

轻度溃疡经休息和改善饮食就可以康复,而重度则需要手术切除。

临床上大多是药物治疗,而且为避免复发,通常采用酸抑制药物进行维持。

药物三联疗法为:一种抑酸药即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现在采用最多的是奥美拉唑(omeprazole)阿莫西林(A)、克拉霉素(C),2004我国消化病学会提出的一线治疗方案还包括:PPI+M、C,PPI+A、F(M为甲硝唑,F呋喃唑酮)和以铋剂为核心加上述两种抗生素[1]。

以PPI为基础的三联抗Hp治疗已成治疗溃疡病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人们对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天然提取物及其衍生物给予了高度关注,促进了新药研究的开展。

2 药物改进和新药研究进展
胃溃疡的治疗药物大致可分为以抑酸剂为代表的削弱攻击因子(胃酸的消化作用)药物和以枸橼酸铋钾为代表的增强粘膜保护因子药物。

2.1 化学药物研究新进展
以omerazole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强、副作用小,其化学结构由苯并咪唑环、吡啶环和连接这两个环系的亚磺酰基构成。

亚磺酰基
与H+/K+-ATP酶的结合而对胃酸分泌产生的不可逆抑制有可能引起高胃泌素血症和导致胃癌,人们在研究改进的同时也在开发没有亚磺酰基的可逆质子泵抑制剂。

2.1.1 不可逆质子泵抑制剂的改进
在omeprazole之后改进得到了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一系列比omeprazole抑酸作用强2~10倍的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均高于omeprazole。

而在2000年上市的埃索美拉唑、莱米诺拉唑,都是更好、安全性更高的PPI,后者更是有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食管粘膜的双重作用[2]。

新PPI研究主要是以omeprazole为化学实体,对苯并咪唑环、嘧啶环和亚磺酰基进行改构。

苯丙咪唑环上的改构以Ilap razole(IY281149)和Yoon等人得到的咪唑吡啶半合成苯并噻唑(imidazopyridines fused with benzothiazole moiety)如图1,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上市的PPI,前者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研究,而后者和莱米诺拉唑一样既有相当的抑酸作用,又有很好的粘膜保护作用,这是PPI研究的一个新突破[3]。

而对嘧啶环和亚磺酰基的改构近年来没有得到更好合成产物。

日本研究者Mitsubishi Pharma以异咪唑吡啶环代替苯丙咪唑环得到的泰妥拉唑(化合物编号TU-199)已上市,泰妥拉唑半衰期达7h,对胃酸分泌具有更为强大和持久的抑制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噻唑类化合物和T-199都是新的化学实体,围绕它们进行的取代改构将有可能产生一类新的PPI。

图1 苯并噻唑
2.1.2 可逆质子泵抑制剂研究
可逆质子泵抑制剂是通过竞争性地结合K+而抑制H+/K+-ATP的活性,也称为钾竞争性的酸阻滞剂(P-CABs)或酸泵阻滞剂。

通过离子型结合抑制H+/K+-ATP 酶,离解后酶活性恢复。

该类药物可分为咪唑吡啶、邻苯二甲酰磺胺嘧啶、异咪唑吡啶和喹啉衍生物,其中部分制剂已进入II期(AZD0865)和III期(revap razan)临床研究;Revap razan的试验发现其抑酸效果是omeprazole的4倍,而且P-CABs 的可逆性竞争抑制没有导致胃癌的风险,将可能成为新一代抑酸药物[2]。

2.1.3 H2受体拮抗剂和胃泌素抑制剂研究
胃壁细胞上介导质子泵运转从而导致胃酸分泌的有3种受体,即组胺(H2)、乙酰胆碱和胃泌素受体,尽管H2受体的介导作用比乙酰胆碱和胃泌素受体大得多,但是也因其固有的局限性逐渐被PPI取代。

最近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H2-RA 与PPI的连用对食管返流性疾病的夜间控制是有效的,已见编号OX17的H2-RA 与泰妥拉唑复方制剂在瑞典被申请专利。

尽管H2-RA市场被逐渐压缩,一种既能抑酸又具粘膜保护双重作用的新H2-RA——lafutidine抢先在日本研制成功并上市[4]。

2.2 天然活性提取物的研究
传统医学和民间医药都有很多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天然药物,国内外学者对传统植物药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和筛选评价。

2.2.1 国外研究
H.S.Falcao等人对美洲大陆的58种相关药用植物的研究发现,墨西哥传统医药中用于治疗消化疾病的草药Hippocratea excelsa HBK的根皮乙醇提取物有很好的抗溃疡活性,相关制剂的研究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之中[5,6]。

巴西植物Mouriri pusa Gardn(Melastomataceae)的甲醇提取成分用于几种不同因素所致的大鼠试验性溃疡模型,抑制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剂量的兰索拉唑,而且无明显的毒副
作用。

酚类化合物的存在可能是其抗溃疡活性的物质基础[7]。

特别是STW5
不仅有与当前上市抑酸药同等的抑酸疗效,而且作用更持久;此外,还通过抑制血清中胃泌素含量调节胃酸分泌[9]。

2.2.2 国内研究
中医药对消化道溃疡的辨证归结在胃上,主要证候是“胃脘痛”、“吞酸”,把胃脾辨证以及和其它脏腑的调和认为是主要的内在因素。

也通过外感因素把溃疡分为湿、寒、热、滞、瘀、虚等,采用健脾益胃、清热化湿、益气活血的综合调节治疗思路,这也符合现代医学的以抑酸除菌为主多靶点联合用药的治疗原则。

2.2.3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
从金龙胆草中提取得到苦蒿素和秋茄枝水提取物,对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有明显作用,而且秋茄水提取物还有抗应激性溃疡作用[10,11]。

夏明等[12]对冬瓜提取物进行了抗小鼠胃溃疡活性研究表明,提取物能保护胃粘膜上皮细胞并抑制溃疡发生,冬瓜是无毒蔬菜,防治胃溃疡显示了优越性。

水黄皮根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和蓝靛果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都被证明有很强的抗溃疡活性[13,14]。

天然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大多是清除自由基、提高NO水平、增加粘膜前列腺素(PGE)含量,从而提高粘膜抵抗力,促进粘膜修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